25℃时,将硫酸亚铁和氨水氨溶液,硫酸亚铁和氨水氢氨溶液和氨水溶液混合混合溶液的ph等于7,则该混合液中…

当前位置:
>>>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
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NH4+)<c(SO42-)B.2c(NH4+)=c(SO42-)C.c(NH4+)>c(SO42-)D.c(OH-)+c(SO42-)=c(NH4+)+c(H+)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主要考查你对&&溶液pH的有关计算,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沉淀溶解平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溶液pH的有关计算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沉淀溶解平衡
溶液pH的计算方法:
总体原则 (1)若溶液为酸性,先求C(H+),再求pH; (2)若溶液为碱性,先求C(OH-),再由,最后求pH。 1.单一溶液pH的计算 (1)强酸溶液,如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强碱溶液,如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两强酸混合后pH的计算 由先求出混△后的再根据公式求pH。若两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小的加0.3。如pH=3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3.3。 3.两强碱混合后pH的计算由先求出混台后的再通过求出混合后的c(H+),最后求pH。若两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大的减0.3。如pH=9和pH=1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10.7。4.强酸与强碱混合后pH的计算强酸与强碱混合的实质是中和反应即中和后溶液的pH有以下几种情况: (1)若恰好中和,pH=7。 (2)若剩余酸,先求中和后的c(H+),再求pH。 (3)若剩余碱,先求中和后的c(OH-),再通过求出最后求pH.注意:强酸与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规律: ①若二者pH之和为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 pH=7②若二者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碱性 ③若二者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酸性, 5.溶液稀释后求pH(1)对于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增大1 个单位;对于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增大不足一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酸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大于7,只能趋近于7。 (2)对于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减小1 个单位;对于弱碱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减小不足一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碱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小于7,只能趋近于7。例如:pH=6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7 (不能大于7); 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7(不能小于7): pH=3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5; pH=10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8。 注意:弱酸、弱碱的稀释:在稀释过程中有浓度的变化,又有电离平衡的移动,不能求得具体数值,只能确定其pH范同。例如:pH=3的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pH=10的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8&pH=3的酸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pH=10的碱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方法:
(1)考虑水解因素:如溶液 所以(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它的影响。如相同浓度的三种溶液中,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3)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综合分析水解因素、电离因素。如相同浓度的的混合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为: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盐溶液的“三大守恒”: 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推出:②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c(Na+):nc(C)=1:1,推出:③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2)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 ①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A. 一元弱酸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c(显性离子)&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如:在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B. 二元弱酸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c(显性离子)& c(二级水解离子)&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如: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②比较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同一种粒子浓度的大小。应注意弱酸、弱碱电离程度的大小以及影响电离度的因素,盐类水解及水解程度对该粒子浓度的影响。 ③比较经过反应化学反应后离子浓度的大小: A. 确定电解质溶液的成分 B. 确定溶液中含哪些粒子(分子、离子),此时要考虑物质的电离和水解情况 C. 确定各种粒子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大小 D. 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判断 注:要抓住“两小”。即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小,故未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远多于已电离出离子数目;盐的水解程度小,故未水解的粒子数目远多于水解生成的粒子数目 沉淀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难容电解质的溶解速率与溶液中的有关离子重新生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此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和沉淀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例如:2、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1)逆:沉淀溶解平衡是可逆过程。 (2)等: (3)动:动态平衡,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4)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5)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3、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a.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b.温度:多数难溶电解质溶于水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变大。 c.同离子效应: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含原体系中某离子的物质,平衡向沉淀生成的方向移动,但不变。 d.其他:向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巾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或气体的物质,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不变。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意义:在涉及无机制备、提纯工艺的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方法 a.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b.加沉淀剂法:如以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 等沉淀,也是分离、除杂常用的方法。说明: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沉淀完全。 2.沉淀的溶解 (1)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使难溶物质溶解的问题、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就会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使沉淀溶解。 (2)方法 a.生成弱电解质: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某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如向沉淀中加入溶液,结合生成使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b.生成配合物: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反应生成配合物。如:c.氧化还原法:加入适当的物质,使其与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沉淀溶解。d.沉淀转化溶解法:本法是将难溶物转化为能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一溶解的沉淀,然后再溶解:如向中加入饱和溶液使转化为再将溶于盐酸。 3.沉淀的转化 (1)实质: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例如&(2)沉淀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的过程中,用FeS等难溶物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任何难溶物质的溶解度都不为零。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可将物质进行如下分类:
发现相似题
与“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7691248080210129213113242167213719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c(NH4+)=a mol/L,求硫酸根浓度?》为什么答案是0.5a?铵根不是会_百度作业帮
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c(NH4+)=a mol/L,求硫酸根浓度?》为什么答案是0.5a?铵根不是会
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现有25℃时0.1mol/L的氨水,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c(NH4+)=a mol/L,求硫酸根浓度?》为什么答案是0.5a?铵根不是会水解嘛?那不是稀硫酸的量要少吗?怎么是0.5a呢?
这个问题列电荷平衡式求解即可.[H(+)]+[NH4(+)]=[OH(-)]+2[SO4(2-)],而pH=7,即[H(+)]=[OH(-)],所以硫酸根浓度时铵根浓度的一半.如你所说,铵根会水解,硫酸铵pH小于7,所以氨水要过量pH才可能是7.氨水过量,铵根水解,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这类问题不要被水解迷惑,电荷平衡是通法.
H2SO4!请注意那里有2个H离子
[H(+)]+[NH4(+)]=[OH(-)]+2[SO4(2-)],而pH=7,即[H(+)]=[OH(-)],所以硫酸根浓度时铵根浓度的一半。【题文】在25℃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 c(NH4+)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pH=4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 增大
【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氨水属于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而硫酸属于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因此A选项是错误的。B选项醋酸属于弱电解质。因此稀释至原来体积的10倍之后,PH应该小于4.D选项硫酸铵是属于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因此在氨水中加入硫酸铵,溶液的酸性会增强,因此,氢离子浓度会增大,从而氢氧根离子浓度会减小,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的相关知识点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B.不说明用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C.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小心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
D.直接把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A)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B)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C)将粗盐加入到盛有10mL水的量筒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D)某同学用手拿盛有5mL稀硫酸和氧化铜的溶液加热.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10.0g水
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
C.用100mL量筒量取了5mL水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当前位置: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氨水是弱碱,所以pH=11的氨水浓度大于0.001mol/L,则A和D中氨水均过量,溶液显碱性,pH大于7;B中强酸强碱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pH=7;醋酸是弱酸,所以pH=3的醋酸浓度大于0.001mol/L,则C中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小于7,答案选C。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灵活性强,侧重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主要考查你对&&燃烧热,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电离的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平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燃烧热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电离的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平衡
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异同:
注意事项:(1)规定是在101kPa 下测出的热量。书中提供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25℃、101kPa下测定出来的 (2)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3)规定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例如 等 (4)叙述燃烧热时、不用“+”“-”,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实验测得:25℃时,1L纯水中只有的水分子发生电离,故25℃时纯水中
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下,水电离出的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用符号表示,即(1)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都是一个常数,在25℃时(2)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增大。(3)水的离子积常数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存在。在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中,当温度为25℃时,(4)在酸或碱的稀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总相等.即如25℃时或NaOH溶液中,溶液中c(H+)或c(OH-)的计算:
常温下,稀溶液中的乘积总是知道就可以计算出反之亦然 1.酸溶液当在水中加入酸后,将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抑制水的电离)。在酸的水溶液中,H+主要由酸电离产生,即而O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2.碱溶液同理,在碱的水溶液中,OH-主要由碱电离产生,即而H+是由水电离产生的: 3.盐溶液在盐的水溶液中,H+和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且 (1)若单一水解的盐的水溶液呈酸性,c(H+)& c(OH-),即弱碱阳离子水解(2)若单一水解的盐的水溶液呈碱性,c(OH一)& c(H+),即弱酸阴离子水解说明: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常温下(25℃):酸(或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中但总成立。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可以发生微弱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OH++OH-。25℃时,水电离出来的c(H+)=c(OH-)=10-7mol/L 注:水的电离是永恒存在的,不研究水溶液的体系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不要忽略H+和OH-共同存在。
发现相似题
与“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89172389521317970359950376545323590常温下pH=7的氨水与硫酸铵的混合液中c(NH4+)与c(SO42-)之比?_百度作业帮
常温下pH=7的氨水与硫酸铵的混合液中c(NH4+)与c(SO42-)之比?
常温下pH=7的氨水与硫酸铵的混合液中c(NH4+)与c(SO42-)之比?
如果硫酸铵浓度足够大,二者比例大约为c(NH4+):c(SO42-)=2:1,原因如下:硫酸铵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后浓度比例如上.由于同离子效应,氨水的电离程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如果硫酸铵浓度太小,根据氨的电离平衡常数:K=(c(NH4+) c(OH-) / c(NH3))其中电离平衡常数可以查表获得pH=7,则c(OH-) =10的负7次方假设NH3有x摩尔/L发生碱式电离,则c(NH4+) =2c0(SO42-)+ c(NH3))=c0(NH3)-x (c0(SO42-)和c0(NH3)分别为硫酸铵和氨水的初始浓度)上面条件代入方程后求解即可得到结果
电荷守恒:c(NH4+)+c(H+)=2c(SO42-)+c(OH-)因为溶液呈中性c(H+)=c(OH-)所以c(NH4+)=2c(SO42-)因此答案是1:2
首先分析溶液中有那些离子。由题得溶液中有:H+、OH-、NH4+、SO42-。由于常温水的离子积等于10的-14次方,则有[H+]*[OH-}=10的-14次方,题中说PH=7(即[H+]=10的-7次方)所以有OH-也为10的7次方(即[H+]=[OH-])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H+]+[NH4+]=[OH-]+2[SO42-]又因[H+]=[OH-]所以有[NH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酸铝和氨水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