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应届毕业生补贴大学2014届没毕业的学生怎么办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今年深大逾8000名学生毕业 毕业典礼上校长说了啥?
来源:南方网作者:孙颖 朱洪波
深圳大学2016届毕业典礼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孙颖 摄影记者/朱洪波)“对公益身体力行、对‘双创’坚持不懈、与母校情深意笃是我们荔园的气质……此时此刻,我想说的是,不管前方的道路宽广还是狭窄,不管沿途的风景壮丽还是迷离,这些气质都会与你终生相伴、不离不弃,因为你们是荔园的孩子!”“过了今天,景物依旧,心境不同……祝贺毕业,祝福青春,期待你们在梦想的天空振翅高飞!”19日,深圳大学(下简称深大)2016年毕业典礼拉开序幕。据悉,今年共有8000多名学生从深大毕业。深大校长李清泉以《荔园的气质》为题发表致辞,为毕业生们送上祝贺和祝福。
今年深大共有649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全校74个专业。截止5月31日统计,共有5168名本科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完成专业学习,按期取得毕业证书,约占2016届全部应届本科毕业生的79.59%,该批本科生有5167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其中包括有12名外国留学生。据悉,本学期期末考试后还将有部分学生达到相关教学计划要求并取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由于深大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今年有4名2013级的学生申请提前毕业。
一位深圳大学优秀毕业生举着荣誉证书走下台,十分激动。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目前该校2016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931名学生,被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占本届毕业生人数的15.4% ,比去年增加了157人,同比增长20.3%。其中不乏清华、北大、芝加哥大学等名校,另有188名学生被录取为深大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今年深大共有1532名研究生毕业,他们分布在哲学、经济学等9个学科。其中9人获得博士学位,1523人获得硕士学位,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56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67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5人。今年该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继续良好,截止到6月15日,就业率已达72.5%。签约单位包括中国银行、腾讯集团、中国科学院等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和机关事业单位。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编辑:傅鹏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48小时新闻排行
29920212121319113130681166946220534053074906
大家都喜欢看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深大毕业生平均薪酬高 毕业十年后平均月薪达15963元
来源: 深圳商报
[ 字号:大 中 小 ]
网络统计显示,深圳大学毕业生十年后平均月薪达到15963元。就业十年后,深圳大学平均薪酬达到15963.2元/月,高于广东省平均9081元/月,是全国平均薪酬8648元/月的近两倍。
根据这份报告,深圳大学学生在工作环境的选择上,有比较明显的偏好。据统计,有84.35%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深圳工作,4.37%的毕业生在广州工作,选择上海工作的占2.17%,还有1.57%的毕业生前往北京工作。报告显示,深圳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多数集中在一些高薪行业,如8.73%在金融行业,7.81%从事房地产行业,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毕业生有4.76%,在咨询行业工作的占3.89%。
根据统计,在深圳大学的所有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最为乐观,有13.13%的学生就职于腾讯、华为、深圳地铁集团等A级企业,43.9%的人从事与工程技术相关的工作,专业对口率也相当之高。
这个数据是否可信?记者采访了深圳大学就业办公室主任殷涛。殷涛告诉记者,虽然他不了解这个网站的数据是如何采集的,但是根据学校调查,深大毕业生就业半年的平均薪酬是4100元/月左右,可能是调查时点有差别,这个网站的数据也算基本接近现实。
至于学生毕业10年后的平均月薪,由于联系方式有变,学校目前没有调查数据。对于令人感到振奋的接近16000元/月的薪酬,殷涛表示他并不感到意外。他说两个理由能够支撑这个数据,一是深大学生综合素质高,另外有85%的毕业生在深圳就业,深圳地区薪酬水平高,某种程度拉升了平均薪酬。
由于各项数据优异,深圳大学在该网站的统计上,已经进入全国就业前景最好的20所大学。排列在前面的分别为清华、北大、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复旦、上海外国语、北京外国语、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外交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学院、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大、人大、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而进入就业前景20名的,只有外交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深圳大学,不是211等重点大学。
编辑: 边兴
         2  
山西太原旗袍快闪走秀
揭土豪明星牛气综艺装
丹麦芭蕾美女网络爆红
英夫妇拥有17个孩子
女药师保存丈夫尸体7年
长沙现2千平"天坑"深圳大学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关于2014届毕业生大学生医保个人自行停保的通知
请输入关键字搜索你想要的信息
关于2014届毕业生大学生医保个人自行停保的通知
学生事务服务中心
各学院、部:
  学校原计划于6月中旬为2014届毕业生(含研究生)统一办理大学生医保停保手续。但由于社保局系统近段时间维护,无法正常使用,学校通过社保局系统统一停保手续将延迟。
  市社保局大学生个人网上服务功能已经恢复,如因工作关系须停保的,个人可登录系统办理停保。()
  请周知各毕业生。
                                 &&&&&&&&&&&&&&& 学生部
                        &&&&&&&&&&&&&&&&&&&&&&&&&&&&& 日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部门窗口:9:00-11:50 ,14:30-17:10 综合事务窗口:9:00-11:50 ,14:30-19:00
中心地址:学生活动中心一楼 网址:深圳大学:毕业设计代替论文 让新闻学生在制作中成长
深圳大学:毕业设计代替论文 让新闻学生在制作中成长
日 09:53:16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
】 【】 【】&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 辜晓进
  深圳大学的“新传统” 毕业设计代替万字论文
  深圳大学2014年传播学院新闻专业毕业答辩现场,6位女生的多媒体深度调查《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受到好评。这个由一份36页全彩杂志、半小时的纪录短片以及长达4个月的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的实时传播组成的多媒体作品,不仅获得了本年度新闻系毕业设计最高分,还被《深圳晚报》高规格“礼赞”——以头版加内页8个整版的特大专题予以刊发。
  用报刊、视频、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呈现的毕业设计代替以往的万字论文,已成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传统。该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每年的毕业设计总会引起社会的关注,优秀作品会获得巡展甚至直接投入运营的机会,在2013年学院广告系的答辩现场,就有企业老总想以数十万元的资金购买一个小组的毕业设计作品。
  《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这个毕业设计,实际上是以专题报道(或称组合报道)为表现形式的一个大型多媒体深度新闻调查,它还有个副标题:《关于深圳渔村兴衰存亡的新闻调查》。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对深圳众多渔村由盛而衰乃至消失的实地调查,深刻揭示了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与渔业生产、渔民生活、本土文化的剧烈冲突和长期矛盾,不仅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更体现了较为难得的人文关怀和思辨色彩。
  最终的成果,是由学生们自己设计编排的承载这组报道的一份36页全彩杂志、从数千分钟拍摄视频中剪辑而成的半小时纪录短片,以及长达4个月的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的实时传播。这些对于新闻专业的本科生而言,确属难能可贵,但在深大传播学院并非孤例。
  一项改革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学上一直遵循务实的传统并积极推行新闻教育的改革。作为改革的重要举措,除了平时办报、办网、社会实习等大量新闻实践外(完全由学生创办和运行的一份内部学报在学界已小有口碑),还有已推行多年并不断完善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要求本科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不仅要完成个人的论文或研究报告(国内绝大多数新闻院校到此为止),还要以小组为单位,通常五六个学生为一组,以实际应用或理论探索为导向,结合4年所学知识、专业实习收获和当前理论或实务热点,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富有创意的集体制作,最终形成一部有实用价值或理论创新的作品,并以PPT形式集体演讲和面向全体老师答辩。就新闻系学生而言,作品可能是一部纪录片、一组深度调查报道、一份真实报刊的策划制作、对现有报刊或网络产品的改进创新等。每一组毕业设计都要包含文案、作品、演示PPT这三大项目。
  今年,除了备受瞩目的《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新闻毕业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生命不可承受之“弃”》(弃婴调查)、《垃圾焚烧之惑》(多地垃圾处理冲突调查)、《无处安放的童年》(深圳农民工子弟教育难题)、《用指尖感知人间冷暖》(深圳盲人按摩师生存实录)等众多题材。报告厅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过道、阶梯都坐(站)满了自发前来的观众,很多是其他院校的学生,甚至有逃课来听的。每年毕业设计,深大传播学院连续3天的现场答辩,都门庭若市,成为校内一大人文景观。
  从业前的实战演习
  毕业设计是强制性的,学生别无选择。方向和选题则由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商定,通常以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为主,学生实在想不出好的选题,老师才给意见。事实上,从毕业设计开始,学生就步入一个艰苦难熬、有时兴奋有时沮丧的复杂时期,这一时期往往从毕业季之前的学期就已开始。到了关键时段,不少学生通宵达旦、茶饭不思。而一旦最终完成,他们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并以对新闻实务前所未有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以及最接近实战的业务能力,与社会接轨。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毕业设计,确实远比一篇普通论文更能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仍以《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为例,6位女学生动手很早,2013年暑假就自发组成了小组,并开始选择指导老师(每个小组有1名~2名指导老师,采取双向选择,学生拥有首选权,老师的选择则往往是被动的)。2013年11月初步确定“深圳正在消失的渔村”的主题后,学生们就分头开始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这是个容量大、难度高的选题,学生们经历过很多次的四处碰壁、一筹莫展和焦虑不安,不止一次地委屈掉泪。春节也在偏远的乡村与渔民共度,到答辩前的半个月还在反复修改。这毕业前最后一役的煎熬与锤炼,已深深烙在几位学生的心里,她们感到自己确实在长大。
  当然,指导老师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事实上,从毕业设计开始,指导老师也就“不得安稳”了。他们在平时教学科研任务丝毫未减的情况下,要耗费很多额外精力、承担较大压力,甚至跟随学生的节奏起舞,例如夜晚的加班和深夜的电话长聊。以这组报道为例,我和另一位指导老师、新闻系主任黄春平从选题的确定、稿件类型的选择、主稿辅稿的策划、总体方案和稿件布局的敲定、中途的调整,到采写实施、平台呈现、版式设计乃至标题制作、图片筛选等,和同学们讨论了无数次。可以说,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设计态度、所下功夫、毅力韧性以及对指导意见的领悟程度等,外加指导老师的责任感和精力付出,才最终决定了设计成果的优劣。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届毕业生深圳落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