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选的是android 勾选框开发方向,求推荐个android 勾选框项目开发的资料学习下?

移动应用开发
服务器端开发
移动应用开发
线下合作课程
随着采用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产品飞速增长,Android平台人才的缺口日益显现,据业内统计,目前国内的3G研发人才缺口有三、四百万,其中Android研发人才缺口至少30万!清源特此推出《Android开发基础课程》让更多的开发者可以轻松的入门Android开发。视频教程从Android的系统架构开始、介绍了SDK安装、开发环境搭建,从最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实现,到应用如何发布到Google Play市场。通过此Android基础教程的学习,你完全可以独立开发一个Android应用,并顺利进军移动互联网行业。
教学目标:
1、掌握Android开发环境
2、了解Android体系架构
3、掌握Android基本组件
4、能够独立开发Android应用
课程人气:52688
课程原价格:598.0元
现优惠价格:298.0元
400-696-6627
周一至周日09:30-20:30节假日或特殊时段请使用在线留言
Android开发初级课程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免费试听)
购买完成课程,即可播放所有课件。
电话:010-地址:海淀区成府路五道口华清商务会馆1208号公司:移石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Button& & android:id="@+id/bt_dial"& &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 android:layout_alignLeft="@+id/et_dial"& & android:layout_below="@+id/et_dial"& & android:onClick="dial"& & android:text="拨&打" />& & <TextView& &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 android:layout_alignLeft="@+id/et_dial"& & android:layout_alignParentTop="true"& & android:layout_marginTop="32dp"& & android:clickable="true"& & android:onClick="info"& & android:text="@string/info" />& & & & 复制代码& & 注:LinearLayout (线性布局)、AbsoluteLayout(绝对布局)、RelativeLayout(相对布局)、TableLayout(表格布局)、FrameLayout(帧布局),这里采用的是相对布局.& & android:onClick="xxx" ,这里xxx对应的是MainActivity.java中的xxx方法,当点击时触发此方法.& & /and/res/values/strings.xml& & 复制代码& & & & & & and& & Settings& & Hello world!& & 在这里输入手机号码& & 请输入要拨打的手机号码:& & & & 复制代码& & 注:这里主要用来配置一些常量,供其它程序调用.& & /and/AndroidManifest.xml& & 复制代码& & & & <manifest xmlns:android="/apk/res/android"& & package="com.amos.and"& & android:versionCode="1"& & android:versionName="1.0" >& & <uses-sdk& & android:minSdkVersion="8"& & android:targetSdkVersion="8" />& & & & <application& & android:allowBackup="true"& & android:icon="@drawable/ic_launcher"& &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android:theme="@style/AppTheme" >& & <activity& & android:name="com.amos.and.MainActivity"& &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 & & & & & & & & & & & & & & 复制代码& & 注:注意权限分配问题& & /and/src/com/amos/and/MainActivity.java& & 复制代码& & package com.amos.& & import android.app.A& & import android.content.I& & import android.net.U& & import android.os.B& & import android.util.L& & import android.view.M& & import android.view.V& & import android.view.View.OnClickL& & import android.widget.B& & import android.widget.EditT& & /**& & * @ClassName: MainActivity& & * @Description: android开发实例,自定义实现电话拨号器& & * @author: amosli& & * @email:& & * @date 日 下午6:53:29& & */& &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implements OnClickListener{& & public static String tag = "MainActivity";& & //以内部成员变量的方式定义输入框,在加载主界面的时候就把此变量加载到内存中去,避免多次加载& & private EditText mEditT& & @Override& &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 mEditText = (EditText) MainActivity.this.findViewById(R.id.et_dial);& & //得到了activity界面上的button的引用& & Button button = (Button) this.findViewById(R.id.bt_dial);& & /*& &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 //方法二,使用匿名内部类的方式注册一个onClick监听事件& & @Override& &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arg0) {& & String phonenum = mEditText.getText().toString();& & Log.i(tag, phonenum);// 输出手机号码& & Log.e(tag, "error");& & Log.d(tag, "debug");& & Log.v(tag, "verbose");& & Log.w(tag, "warn");& & System.out.println("assert:"+Log.ASSER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意图,代表要执行动作的一个意图& & // 拨打动作,110代表的是一个data& & intent.setAction(Intent.ACTION_CALL);& & intent.setData(Uri.parse("tel:"+phonenum));& & startActivity(intent);& & }& & });*/& & //方法三:使用全局定义的switch进行事件的监听& &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this);& & }& & @Override& & public boolean onCreateOptionsMenu(Menu menu) {& & // I this adds items to the action bar if it is present.& & getMenuInflater().inflate(R.menu.main, menu);& && & }& & //方法三:使用全局定义的switch进行事件的监听,企业中一般常用此方法& & @Override& &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switch (v.getId()) {& & case R.id.bt_dial:& & String phonenum = mEditText.getText().toString();& & Log.i(tag, phonenum);// 输出手机号码& & Log.e(tag, "error");& & Log.w(tag, "这是方法三");&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意图,代表要执行动作的一个意图& & // 拨打动作,110代表的是一个data& & intent.setAction(Intent.ACTION_CALL);& & intent.setData(Uri.parse("tel:" + phonenum));& & startActivity(intent);& && & }& & ;& & }& & public void dial(View v){& & String phonenum = mEditText.getText().toString();& & Log.i(tag, phonenum);// 输出手机号码& & Log.e(tag, "error");& & Log.d(tag, "debug");& & Log.v(tag, "verbose");& & Log.w(tag, "warn");& & System.out.println("assert:"+Log.ASSER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意图,代表要执行动作的一个意图& & // 拨打动作,110代表的是一个data& & intent.setAction(Intent.ACTION_CALL);& & intent.setData(Uri.parse("tel:"+phonenum));& & startActivity(intent);& & }& & public void info(View v){& & Log.i(tag, "提示信息被点击了一次!")&&;& & }& & //方法一,自定义实现OnclickListener的内部类& & private class MyButtonOnClickListner implements OnClickListener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String phonenum = mEditText.getText().toString();& & Log.i(tag, phonenum);// 输出手机号码& & Log.e(tag, "error");& & Log.d(tag, "debug");& & Log.v(tag, "verbose");& & Log.w(tag, "warn");& & System.out.println("assert:"+Log.ASSERT);&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意图,代表要执行动作的一个意图& & // 拨打动作,110代表的是一个data& & intent.setAction(Intent.ACTION_CALL);& & intent.setData(Uri.parse("tel:"+phonenum));& & startActivity(intent);& & }& & }& & }& & 复制代码& & 注:这里主要实现了用户输入号码后,点击拨打按钮后,电话拨出情形. 这里用了四种方法去实现拨打动作,推荐第三次方法,更灵活,维护更方便,具体实现可以参见注释.& & 3、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出现如下所示的提示信息:& & 复制代码&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 FATAL EXCEPTION: main&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 java.lang.SecurityException: Permission Denial: starting Intent { act=android.intent.action.CALL dat=tel:xxx-xxx-xxxx cmp=com.android.phone/.OutgoingCallBroadcaster } from ProcessRecord{4:com.amos.and/10034} (pid=681, uid=10034) requires android.permission.CALL_PHONE&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os.Parcel.readException(Parcel.java:1322)&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os.Parcel.readException(Parcel.java:1276)&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app.ActivityManagerProxy.startActivity(ActivityManagerNative.java:1351)&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app.Instrumentation.execStartActivity(Instrumentation.java:1374)&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app.Activity.startActivityForResult(Activity.java:2827)&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app.Activity.startActivity(Activity.java:2933)&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com.amos.and.MainActivity$MyButtonOnClickListner.onClick(MainActivity.java:49)&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view.View.performClick(View.java:2485)&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view.View$PerformClick.run(View.java:9080)&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os.Handler.handleCallback(Handler.java:587)&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os.Handler.dispatchMessage(Handler.java:92)&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os.Looper.loop(Looper.java:123)&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android.app.ActivityThread.main(ActivityThread.java:3683)&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java.lang.reflect.Method.invokeNative(Native Method)&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java.lang.reflect.Method.invoke(Method.java:507)&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com.android.internal.os.ZygoteInit$MethodAndArgsCaller.run(ZygoteInit.java:839)&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com.android.internal.os.ZygoteInit.main(ZygoteInit.java:597)& & 02-25 18:03:45.164: E/AndroidRuntime(681):&&at dalvik.system.NativeStart.main(Native Method)& & 02-25 18:03:45.214: W/ActivityManager(97):&Force finishing activity com.amos.and/.MainActivity& & 02-25 18:03:45.814: W/ActivityManager(97): Activity pause timeout for HistoryRecord{ com.amos.and/.MainActivity}& & 复制代码& & 仔细一看是权限问题,权限是用来保护用户隐私的,当用户安装应用时会提示所需要的权限
说明:该文章系网友上传分享,若未进行原创声明,则表明该文章系转载自互联网;若该文章内容涉嫌侵权,请及时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经验教程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2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2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2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1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
的原创经验被浏览,获得 ¥0.005 收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x2d;&#x2d;&#x2d;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移动学习软件开..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移动学习软件开发教学互动子系统(可编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来自子话题:
这个必须答,与论文奋战多年,看到这个题目简直泪流满面。&br&&br&先来一个首先,如果你选的实验室的项目的最终目的就是发论文,而且还是灌水的论文,推荐放弃项目。灌水的论文提高不了能力,写了,发表了也没有成就感。 &br&&br&那我们来说说那些稍微有点价值的的论文,比如 IEEE TRANS系列,ACM系列,当然还包含一些顶会(CVPR, SIGGRAPH, DAC etc.)。&br&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发论文。论文是人类的知识积累,教科书上的大部分定理定律都对应着过去牛人的某些论文。(感觉说大了)&br&&br&简单粗暴的流程:1)做项目 2)找找创新点 3)包装创新点(所谓的写)。 &br&其实核心不是写论文,而是做项目。项目如果有意义,那么论文才有意义,才好写。写论文的难点是,如何才能把一个差的创新点包装成好创新点,文章还要显得有逻辑。个人感觉这个过程极其无聊。&br&&br&&b&1)做项目&/b&&br&最有价值和成就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你需要查阅文献,了解项目要求。当然还有就是做了。估计会出现的状况:看非常多别人灌水的论文,学习程序语言,学会如何用你说学。。。&br&&br&&b&2) 找创新点&/b&&br&本来可以不独立的,在做的过程中,如果项目没有问题,应该可以自然体现的。但是现实是,有很多项目是拍脑袋型或者追赶型。本来就是非常成熟的方向,很难发现创新点了。这时候只能是“创造困难也要上了”。(个人在工程型项目中,被导师天天追创新点,追了1个月,不堪回首。)&br&&br&&b&3)写论文了&/b&&br&这个大部分都是从模仿开始。找相似方向的论文,总结句式,总结关键词,表达出来正确的意思就行了。 总的来说就是,写加反复反复反复的改就对了。&br&&br&&b&其他经验:&/b&&br&1. 实验室的导师现在一般不会直接参与科研,他们的职责主要是拉项目。想快速入门的找一个同项目的好博士带是关键。&br&&br&2. How To Do Research In the MIT AI Lab&br&&a href=&http://www.cs.indiana.edu/mit.research.how.to.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w To Do Research In the MIT AI Lab&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Docs/PPT/%E9%BA%BB%E7%9C%81%E7%90%86%E5%B7%A5%E5%AD%A6%E9%99%A2%E6%88%91%E4%BB%AC%E5%A6%82%E4%BD%95%E5%81%9A%E7%A0%94%E7%A9%B6.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Docs/PP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9%BA%BB%E7%9C%81%E7%90%86%E5%B7%A5%E5%AD%A6%E9%99%A2%E6%88%91%E4%BB%AC%E5%A6%82%E4%BD%95%E5%81%9A%E7%A0%94%E7%A9%B6.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3. The Craft of Research, Third Edition, Booth, Colomb, Williams&br&此书用来查,不用看全文。&br&&br&4. 视频: We have to change the culture of science to do better research: Uri Alon at TEDxLausanne&br&&br&题外话:&br&科研是总的来说是一个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个体体验差异极大,和环境非常相关。个人是被 paper折磨了近3年,感觉收获是有,但是基本上对科研兴趣大减了。开始还想申请国外PHD,现在都只打算申请1年的master,然后赶紧工作了。其实很好奇,国外实验室也这样吗?&br&&br&上面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b&请在论文的压力下,保持对科研的热情&/b&。23333
这个必须答,与论文奋战多年,看到这个题目简直泪流满面。先来一个首先,如果你选的实验室的项目的最终目的就是发论文,而且还是灌水的论文,推荐放弃项目。灌水的论文提高不了能力,写了,发表了也没有成就感。 那我们来说说那些稍微有点价值的的论文,比…
来自子话题:
为什么要用C?用Go更方便,而且老师多半不懂,更容易通过答辩。
为什么要用C?用Go更方便,而且老师多半不懂,更容易通过答辩。
来自子话题:
我觉得效率最高的方法应该是找一个该领域内的同行问一下. &br&&br&网上的信息都不太可靠. 举个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在留学机构做兼职, 辅助申请美帝的master和PhD. 其中一个他辅导的同学想要申请Stanford某个计算机方向的教授. 他在PS上表示出对该教授很有兴趣. 可是事实上, 那个教授两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但他的主页和他们系的主页都没有表明这一点, 似乎只是把照片换成了黑白的. 幸好朋友正好知道这个教授去世的事情, 才避免了一场乌龙....&br&&br&当然有些时候可能也能找到圈内人士在网络上靠谱的讨论, 但对于一些小众学科不一定容易. 花费太多精力还不如直接找人问. &br&&br&有些回答提到了h因子和引用次数这样的量化指标. 这些指标确实有一定指导意义, 但一方面这些评价标准很片面, 一方面这些指标不同领域相差太多. 比如物理学家h因子超过50一般就很厉害了, 但生物学家和医学家h因子一般就高得多. &一般情况下,看引用次数,过万总是要得&... 我不知道其他学科怎么样, 但引用次数过万的纯数学家, 真是凤毛麟角... Yau好像也才七千不到的引用量...
我觉得效率最高的方法应该是找一个该领域内的同行问一下. 网上的信息都不太可靠. 举个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在留学机构做兼职, 辅助申请美帝的master和PhD. 其中一个他辅导的同学想要申请Stanford某个计算机方向的教授. 他在PS上表示出对该教授很有兴趣. 可是…
来自子话题:
说来惭愧。&br&程序以抄袭为主,论文以拷贝为主,答辩以糊弄为主。&br&因为:&br&1、大四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实习,而公司的东西又不允许当做毕设,只能这样。&br&2、除了实习的时间,其他时间也要忙着卖书、卖家当、各种告别、各种喝酒、各种纪念,没时间毕设啊。
说来惭愧。程序以抄袭为主,论文以拷贝为主,答辩以糊弄为主。因为:1、大四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实习,而公司的东西又不允许当做毕设,只能这样。2、除了实习的时间,其他时间也要忙着卖书、卖家当、各种告别、各种喝酒、各种纪念,没时间毕设啊。
来自子话题: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方向毕业论文定题:&br&&br&&b&Step 1:&/b&&br&找个自己感兴趣的翻译领域,如:文学翻译(诗歌,小说之类)、公示语翻译、新闻翻译、科技翻译, etc。&br&&br&&b&Step 2:&/b&&br&在这个领域里找一个合适的话题:&br&比如,要写文学翻译的话,可以找一本你感兴趣的,有中英文的书籍。你可以:&ul&&li&对这本书的翻译做一个多译本的比较(如有人对《红楼梦》大卫霍克斯和杨戴二人的译本做比较);&br&&/li&&li&对这本书出现的某些词汇和表达法的翻译做一个总结,探究翻译规律(如有人对《红楼梦》里食物、服饰、诗歌等等的英文翻译做一个总结和鉴赏);&br&&/li&&li&对不好的译本 —— 反面教材做一个翻译失误的分析;&/li&&/ul&……&br&(其他方向的写作以此类推…在此不做赘述…)&br&以上都需要运用一些理论,一篇论文得有一个支撑点—— 目的论,功能对等,归化异化……都是为人津津乐道的。&br&&br&&b&Step 3:&/b&&br&让现实照进梦想,在有了想法之后,分析其可能性:&br&被前人写滥了的,已经有权威研究的,最好不要去挑战(除非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做研究,不落前人窠臼)&br&参考文献太少的不要写,本科毕业论文不具有太大的权威性,必须得有足够的文献做支撑(当然,不排除有能超越前人的,能够得到学术界肯定的。但那样的话,本科毕业论文的字数显然不够 = =)&br&论文定题能有话可写,有理论支撑,又不反社会,你有兴趣去写,不至于写到一半感觉自己逻辑不行要换题目的,就可以了。&br&&br&&b&Tips :&/b&&br&1、所选的题目不能跟本学校历届翻译方向论文的题目、研究内容雷同。&br&2、所选的话题必须得有一个研究的意义(你的创新之处何在?写作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研究或是实用或是提出某个规范?)写作目的不能是单纯为写论文而写论文(即使是,也要说是为了研究 = =咳咳)。&br&3、所选的话题必须得有写头:被别人嚼烂了的,写不出新意的,就可以不用写了;太新的课题,连多少参考文献都找不到的,也不用写了,没有说服力。(像归化异化啊,目的论啊,奈达的理论啊之类都快要被用烂了……可以再来点有新鲜感的。不过该用还是得用,谁让人家经典呢!信达雅说了这么多年,依然是经典 = =)
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方向毕业论文定题:Step 1:找个自己感兴趣的翻译领域,如:文学翻译(诗歌,小说之类)、公示语翻译、新闻翻译、科技翻译, etc。Step 2:在这个领域里找一个合适的话题:比如,要写文学翻译的话,可以找一本你感兴趣的,有中英文的书籍…
来自子话题:
来自子话题:
少年别乱想了,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表明专业的文章你真看不懂。
少年别乱想了,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表明专业的文章你真看不懂。
来自子话题:
能翻牆是個前提。&br&--&br&■博碩士論文全文影像系統 &a href=&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hesis.lib.nccu.edu.tw/&/span&&span class=&invisible&&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a href=&https://srda.sinica.edu.tw/group/view/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rda.sinica.edu.tw/grou&/span&&span class=&invisible&&p/view/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中文電子學位論文服務 &a href=&.tw/e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tw/ec/&/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另外可以參考台灣清華大學圖書館的說明 &a href=&http://www.lib.nthu.edu.tw/guide/resource/academicpaper.htm#db&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lib.nthu.edu.tw/guide/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source/academicpaper.htm#db&/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能翻牆是個前提。--■博碩士論文全文影像系統
■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中文電子學位論文服務
另外可以參考台灣清華大學圖書館的說明
来自子话题:
谢谢邀请。&br&&br&你的问题中其实还少了一个词thesis。&br&&br&首先thesis和dissertation的区别:&br&在英国英语中,本科和硕士论文叫做dissertation, 博士论文用thesis。&br&在美国英语中,本科和硕士论文用thesis,博士论文用dissertation。&br&&br&你在校期间为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一个具体研究写的论文,通常叫paper,比如term paper, course paper, research paper。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将你的学位论文叫paper,这样做非常不专业。&br&&br&Essay的话意义比较广,既可以包括paper的意思,也可以是指我们中文意义上的散文或者杂文。
谢谢邀请。你的问题中其实还少了一个词thesis。首先thesis和dissertation的区别:在英国英语中,本科和硕士论文叫做dissertation, 博士论文用thesis。在美国英语中,本科和硕士论文用thesis,博士论文用dissertation。你在校期间为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一个具…
来自子话题:
“他个人判断是还不是很懂如何写取悦于编辑的文章。”,做出好研究的前提下才会有好论文,想着怎么去取悦编辑,这是要走邪路的节奏。。。。
“他个人判断是还不是很懂如何写取悦于编辑的文章。”,做出好研究的前提下才会有好论文,想着怎么去取悦编辑,这是要走邪路的节奏。。。。
来自子话题:
&b&物理学&/b&&br&&br&More Is Different. P. W. Anderson. Science, Vol. 177, No. 4047. (Aug. 4, 1972), pp. 393-396.&br&&ul&&li&英文原文下载地址:&a href=&http://www.ph.utexas.edu/~wktse/Welcome_files/More_Is_Different_Phil_Anderson.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h.utexas.edu/~wktse/We&/span&&span class=&invisible&&lcome_files/More_Is_Different_Phil_Anderson.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中文版下载地址:《&a href=&/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ved=0CCcQFjAA&url=%68%74%74%70%3a%2f%2f%73%6f%75%72%63%65%64%62%2e%73%63%72%2e%63%61%73%2e%63%6e%2f%7a%77%71%6b%6b%2f%67%77%71%6b%77%7a%2f%32%30%31%30%30%34%2f%50%30%32%30%31%30%30%34%30%31%35%31%38%34%33%30%32%37%36%30%35%37%2e%64%6f%63&ei=myDZUp7UPOiriAf3zoDADg&usg=AFQjCNEW4_oc1TcCrCjofHb2IOjTIiRe9w&sig2=UwaPApH9f7bBEolNAm5X8A&bvm=bv.,d.aG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多者异也&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ul&&br&另外,我再附带一篇。昨天我还回答了一个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哪些自然科学原理可以用来思考社科问题?&/a&有些朋友对与此相关的领域有些兴趣,这方面的文章如果推荐「经典」的,那么自然要推 Barabasi 等人的文章,但是如果是真的「外行」读了也能很受益,我推荐这篇比较新的文章供大家参考:《&a href=&/blog-.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人类行为时空特性的动力学&i class=&icon-external&&&/i&&/a&》,作者是周涛等人,这篇综述引述了大量的文献,对于做推荐系统、集体行为、大数据等问题的朋友很有些参考价值,而且文章是中文的,看起来也没什么压力,更重要的是,文章绝对有趣。不管是草草浏览一遍,还是仔细追踪几个问题并查找原始文献来读都会有些帮助。
物理学More Is Different. P. W. Anderson. Science, Vol. 177, No. 4047. (Aug. 4, 1972), pp. 393-396.英文原文下载地址:中文版下载地址:《》另外,我再附带一篇。昨天我还回答了一个问题:
来自子话题:
随便说两句。不是专门研究latex的,所以有些技术细节讲的可能不是很专业,专家轻拍。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这种非专家用的非专业方法,都可以玩得转latex,这个事实基本上可以给你信心了吧。&br&&br&首先,现在已经是utf8的时代了,传统的用gbk编码形式的中文tex编译方法可以洗洗睡了。latex语言的引擎发展到今天,完全可以通过xelatex直接从.tex编译出来.pdf,而不必传统的方式(比如pdflatex),从.tex先到.dvi再到.pdf,节省掉一个.dvi的中间环节,让时间和步骤都得到简化。所以,如果你是从零开始学latex,建议直接进入到utf-8环境,用xelatex命令来编.tex。换句话说,慎用百度!百度中文搜索出来的latex入门教程,如果还教你用“pdflatex”之类的语言,或者用zhpunct之类宏包的,就可以不要看了。天下文章一大抄,技术文档方面,中文blog都是抄来抄去,抄的还都是N年之前的内容。&br&&br&其次,多次编译是个洪荒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前读过相关的介绍)。似乎那时候计算机内存有限,一次能够运行的操作不够,所以文字、图片、参考文献、引用、表等似乎需要单独执行,导致你需要多编译几次才能得到完全的显示效果。如果你是指自己经常忘记了需要多编译几次才能完全显示功能(比如,少运行一次xelatex,会让文中的\cite{}部分仍然是???而没有显示正确内容),那有两个建议,一是用emacs+auctex之类的IDE环境,它会告诉你:你还需要再按一次ctrl+c ctrl+c多编译一遍xelatex,让pdf完整生成。二是“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坚持多编译几次,记住每种调整需要的编译次数。&br&&br&第三,写论文本来就有些强迫症倾向。你不会希望你投到杂志社的稿件,仅仅因为语法语病格式和排版方面的小问题而被据稿吧。主编个人的好恶会影响你一篇论文甚至学术生涯的命运(稍稍危言耸听了一些)。而良好的写作和排版习惯,是每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品质。这个就不展开说了。&br&&br&第四,模板,这东西其实本来就不必细说。用latex的时间稍稍长一些了之后,你自己就会积攒下来一个或更多自己用着趁手的模板了,然后就事半功倍,尤其是中文模板。英文模板么,你去Elsevier网站上下个现成的模板,回来直接用就行了,添加一些自己想用的包,行间距等格式自己调整一下,就可以了。&br&&br&第五,表格。有很多方法可以方便的生成表格,比如R的xtable包用来输出数据表,stargazer用来输出回归表。再比如,libreoffice之类的现在都支持将表格直接输出成latex格式了吧。善用这些工具,同时自己调整一下。&br&&br&顺便说一句,latex有自己的不足。但稍稍套用那句很经典的话:“在所有很烂的编程语言中,latex相对来讲比较不烂”。所以,尽可能多亲近它。
随便说两句。不是专门研究latex的,所以有些技术细节讲的可能不是很专业,专家轻拍。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这种非专家用的非专业方法,都可以玩得转latex,这个事实基本上可以给你信心了吧。首先,现在已经是utf8的时代了,传统的用gbk编码形式的中文tex…
谢邀。&br&先说看懂图表。&br&第一,要对文章大意有基本理解,每个图表都会有相应的说明(legend)和文章正文里的陈述性语句。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对图示有总体把握了。&br&第二,基本的统计学知识,知道P值,95% CI,standard deviation, standard error,T test和ANOVA之类的。刚好看到一篇日志,贴一下&br&&a href=&/share/?from=&ref=hotnewsfeed&sfet=102&fin=7&fid=&ff_id=&platform=0&expose_ti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转]医学统计学傻瓜教程---带图示&i class=&icon-external&&&/i&&/a&&br&第三,就是经验了,看的文章多了,统计图示就那几种,即使作者稍加修改,也变不出什么花脚乌龟来,建议多阅读带统计学内容的文章。开头会慢一点,痛苦一点,后面就触类旁通了。&br&&br&再说软件。&br&国内比较常用的是SPSS,本科上课时基本就是用的这个软件,优点是会的人比较多,可以直接找师兄师姐之类学习,易上手。&br&国外主要用R和SAS。两者都比SPSS功能强大。R较易上手,而且是免费软件,小巧轻便,附下载地址:&a href=&http://cran.r-project.org/bin/windows/bas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wnload R-3.0.2 for Windows.
The R-project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i class=&icon-external&&&/i&&/a& R做的图比SAS好看一些,而且学术界用R的居多。下图是R做的correlation matrix。&br&&img src=&/77c1b844cd377c9c3608e6_b.jpg&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77c1b844cd377c9c3608e6_r.jpg&&&br&SAS是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工业界的主流数据处理软件,功能强大,系统资源占有率高,需要交年费(但国人总能找到方法下载破解版的),不太容易上手,但真正熟悉之后比R更好用。美国业界流传一句话:只要会SAS,找工作就不愁了。下图是用SAS做的residual plot。&br&&img src=&/daa5174e23ffbd11d8d97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4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daa5174e23ffbd11d8d97_r.jpg&&&br&另外作图的话,EXCEL也可以用,下载各种插件(摸我&a href=&http://www.freedownloadmanager.org/download/hyperbolic-curve-in-excel-636556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est hyperbolic curve in excel downloads.&i class=&icon-external&&&/i&&/a&),虽然做出的图不够华丽,但发表论文也够用了。还推荐一个软件叫Kaleidagraph,做的图非常华丽上档次,见下图。&br&&img src=&/1a5ffb733bedbc7b3db98baf01b1eace_b.jp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2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1a5ffb733bedbc7b3db98baf01b1eace_r.jpg&&&br&欢迎讨论,谢绝转载。:)
谢邀。先说看懂图表。第一,要对文章大意有基本理解,每个图表都会有相应的说明(legend)和文章正文里的陈述性语句。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对图示有总体把握了。第二,基本的统计学知识,知道P值,95% CI,standard deviation, standard error,T test和ANOV…
来自子话题:
用中国知网搜索到的是大陆主办的中英文期刊中的文献,以及中文毕业论文。&br&&br&ScienceDirect, Wiley, springer都是出版商。不大适用于文献检索(除非你确定知道要从哪个期刊中查找文献,并知道这个期刊属于哪个出版商)。&br&&br&EBSCO的收录的期刊不太全。IEEE好像是电子通信类的。没听过OSA。&br&&br&用于文献检索的网站,流行好用的是下面几个。我是是学生物的。临床医学可能有其它的搜索方法。&br&&br&首推web of knowledge。非免费,但很多科研院所都会购买。这个网站收录的期刊很全,显示被引次数。可以进行高级检索和引文分析。非常非常强大。&br&&br&其次是pubmed(免费)。收录更全。高级检索功能稍弱,不显示被引次数。&br&&br&Google scholar(免费)。收录奇全,可搜中文,高级检索功能稍弱,显示被引次数。&br&&br&Google(免费)。神器。如果不了解领域、入门阶段随便搜搜,google秒杀其它一切文献检索办法。
用中国知网搜索到的是大陆主办的中英文期刊中的文献,以及中文毕业论文。ScienceDirect, Wiley, springer都是出版商。不大适用于文献检索(除非你确定知道要从哪个期刊中查找文献,并知道这个期刊属于哪个出版商)。EBSCO的收录的期刊不太全。IEEE好像是电…
来自子话题:
这个制度的危害就是异化了科研,就像应试异化了基础教育一样。&br&做科研的动力应该是源于内心深处求索未知的冲动,发表论文的唯一理由应该是确确实实有了新的科学发现,可以点滴增加人类的知识。而在我国的这种制度下,发表论文的理由变成了“我要毕业”。这其实是件很滑稽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已经麻木了。&br&&br&所以,这个制度是个坏的制度,但是即便取消它,事情也未必会好起来。因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此。根源在于,我国的科研系统就是一个名利场。教授、研究生、论文、科研项目,这四大件,构成了一条科研“产业链”:教授是包工头,研究生是民工,论文是筹码,项目是蛋糕。在逐利动机的驱动下,出现了各种“通货膨胀”:“教授”、“博导”的通货膨胀,硕士、博士的通货膨胀,论文、科研项目的通货膨胀。换句话说,我国现在有太多的不应该出现的教授、博导,太多的不应该出现的硕士、博士,太多的不应该出现的论文、项目。每年,有多少科研费用被浪费,多少青春被耽误,是一笔永远都算不清的糊涂帐。&br&&br&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适合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属于极少一部人。因为科学研究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是聪明人之间的竞争,科学发现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同时搞科研需要长期的学术训练,却又很难用来赚钱谋生。所以适合搞科研的人,首先应该比较勤奋,其次天资应比较聪颖(智商在130以上),同时又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科学,还有,家境应该还不错,可以衣食无忧。而这样的人,在以Hard模式下生存著称的我国年轻人中,是非常少的。而即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其基础研究,都依靠第三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青年人才。&br&&br&所以我国的许多硕士、博士,本来就是不适合做科研的人,却误入歧途。当然,他们中很多人,本就不是为了科研,而只是在就业压力下去求一张文凭,正好,教授们也需要更多的“科研劳力”来帮他们追名逐利,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在这场交易中,科研本来的意义、价值和尊严却被无情践踏了。&br&&br&当然无可否认的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非常需要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并且现在确实有一批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高水平的研究者,在默默地奋斗着。但是另一个方面,我国更需要大量的&b&应用领域&/b&的高水平人才,各行各业顶尖的&b&专业人士&/b&,以及富有开拓精神的&b&创新、创业和创意人士&/b&,来发展我国的产业。我国的企业,也需要更多的应用型的科研人才,不只为发表论文,更致力于申请更多更好的专利。&br&&br&一方面是年产博士数量第一、SCI论文前三的所谓“科研”大国,另一方面是享有制造大国、山寨大国“雅号”的创新沙漠。这一鲜明的事实对比,是评价我国教育、科研现状的最好注脚。
这个制度的危害就是异化了科研,就像应试异化了基础教育一样。做科研的动力应该是源于内心深处求索未知的冲动,发表论文的唯一理由应该是确确实实有了新的科学发现,可以点滴增加人类的知识。而在我国的这种制度下,发表论文的理由变成了“我要毕业”。这其…
来自子话题:
说几点:&br&&br&&b&1. 首先这是一个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b&, &a data-hash=&b32f091cfffaf8& href=&/people/b32f091cfffaf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吴丸子& data-tip=&p$b$b32f091cfffaf8&&@吴丸子&/a&和匿名用户已经提到, 无需赘述. 那些还不停的说贡献主要是恽的的人, 如果不是语文是数学老师教的, 只能说你们没有认真读全文: 戈已经很明确的说了, 恽只是告诉了他这个猜想 (这是一个公开问题不是恽提出的) 并告诉他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 (验证 107 种情况, 这个 approach 是不是 well-known 的原文中似乎没有明说), 显然恽自己做不出来, 应此戈有主要贡献.&br&&br&&b&2. 有人拿戈自称 &访问学者& 说事&/b&, 事实是研究生阶段去其它机构交流, 究竟是叫访问学生还是访问学者都只是一个称呼, 实际上出于签证原因 (比如英国) 有时就是需要把身份定义成访问学者; 这个不带荣誉性质, 只是一个称呼, 是很正常的.&br&&br&&b&3. 这个事件是大是小&/b&, 且不论其中的学术成分, 对于戈同学来说, 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很可能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非常认真的完成的一个学业上的阶段性的完整的作品, 4 年的青春岁月对每个人都是难以忘怀的, 只要是他本人重视的, 这就是一个大事.&br&&br&&b&4. 有人提到他说的 &&/b&&b&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划&/b&&b&&&/b&, 认为是夸大其词, 事实是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这个活动本身就分国家级的, 省级的, 市级的, 我看不出来这里的陈述有任何问题; 很多不了解的人还认为这个项目主要完成人是导师, 这也是很莫名其妙的, 笔者几年前读本科时也主持过这个项目, 主要贡献人并不是导师.&br&&br&&br&&br&最后, 非常支持戈同学,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说几点:1. 首先这是一个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 和匿名用户已经提到, 无需赘述. 那些还不停的说贡献主要是恽的的人, 如果不是语文是数学老师教的, 只能说你们没有认真读全文: 戈已经很明确的说了, 恽只是告诉了他这个猜想 (这是一个公开问题不是恽提出…
来自子话题:
法 学&br&&b&朱苏力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b&&br&这是一本论文集,作者是北大法学院前院长,个人认为书中每一篇论文均符合题主的要求。&br&我是大一时看的,还属于纯粹的法学门外汉。当时的感受是,每篇文章的精彩程度都完爆我之前看过的所有小说,读完一篇后几乎不忍心马上开始下一篇,因为害怕读完就没得看了。朱苏力先生解构问题的角度和思路让刚刚从应试教育中活下来的我,在心智上几乎完成了脱胎换骨和粉碎重塑的过程。&br&引用我国际法老师的一句话:&b&这本书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法学人。&/b&
法 学朱苏力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是一本论文集,作者是北大法学院前院长,个人认为书中每一篇论文均符合题主的要求。我是大一时看的,还属于纯粹的法学门外汉。当时的感受是,每篇文章的精彩程度都完爆我之前看过的所有小说,读完一篇后几乎不忍心马上开…
来自子话题:
钱伟长.宁波甬江大桥的大挠度非线性计算问题[J].应用数学和力学,-451&br&&img src=&/4c4def5ca210ffe4cfcf_b.jpg& data-rawwidth=&777&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7& data-original=&/4c4def5ca210ffe4cfcf_r.jpg&&
钱伟长.宁波甬江大桥的大挠度非线性计算问题[J].应用数学和力学,-451
坦白说,我不赞成翻译学术文献。&br& 在我看来,这样的文章翻译价值不大,虽然现在说了也是费话。可实际上就是这样,很少听说学术论文要翻译,好的论文,都用英语发表到世界著名期刊上了,业内需要看的人,好像也都会英语,因此没有必要翻译。&br& 再说翻译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掌握某个细分领域的所有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储备又是翻译专业论文的前提条件。我专业以外的学术论文,我连看懂都很难保证,更何况还要翻译成母语。&br& 我去年受朋友之托,帮他翻译一篇介绍德国高速铁路控制系统的德语论文,我整整拖了一年,无果而终,尽管后来把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翻译了给他,可我内心非常难受。一方面答应朋友的事情没有办好,另外一方面也是能力有限,要我把铁路控制系统的原理和专业词汇翻译成中文,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耗时耗力,典型的吃力不讨好。&br& 因此,我赞成翻译在接单的时候,有所舍弃。要衡量下自己的能力,不要为了翻译而翻译。翻不好,反而砸了自己的招牌,得不偿失。昨天还有一个翻译公司联系我,让我做一期医学方面的口译,我不加思索就推辞了,因为我根本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有限,不失为一种安全的策略。&br& 术业有专攻,你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翻译。&br& 抱歉,我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br&&br&&br&
坦白说,我不赞成翻译学术文献。 在我看来,这样的文章翻译价值不大,虽然现在说了也是费话。可实际上就是这样,很少听说学术论文要翻译,好的论文,都用英语发表到世界著名期刊上了,业内需要看的人,好像也都会英语,因此没有必要翻译。 再说翻译也不可能…
来自子话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稿多投事件,当年我笑cry了,太高能了。&br&这哥们儿发了文章跑到论坛秀,秀得过于明显过于没水平,被网友通过其ID和帖子中不多的信息人肉出来,并发现一稿多投(中文翻译成英文),热心网友给NEMJ杂志发邮件举报。最后无奈撤稿。&br&&img src=&/af610f86e84eaa_b.jpg& data-rawwidth=&746& data-rawheight=&1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6& data-original=&/af610f86e84eaa_r.jpg&&&br&具体剧情见下面链接:&br&&a href=&http://chem8.org/threa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国内某学者吹嘘自己发表牛文章的后果,惨哪 zt&i class=&icon-external&&&/i&&/a&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稿多投事件,当年我笑cry了,太高能了。这哥们儿发了文章跑到论坛秀,秀得过于明显过于没水平,被网友通过其ID和帖子中不多的信息人肉出来,并发现一稿多投(中文翻译成英文),热心网友给NEMJ杂志发邮件举报。最后无奈撤稿。具体剧情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ndroid 勾选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