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只能是彼此生命里的过客翻译成中法语翻译

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时代》(Boyhood, 2014)?
【magasa的回答(189票)】:
林克莱特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去跟踪记录一个小男孩的成长,但这又不是一部纪录片,它是货真价实的故事片。林克莱特在十二年内维持着一个基本稳定的拍摄团队,主要工作人员和演员和他一起完成了这个漫长的历程(他戏称这是「十二年为奴」),这种拍的做法在电影史上应该非常罕见。
我们大约能想到一些可资参考的先例,比如弗朗索瓦·特吕弗围绕一个叫安托万的小孩的成长与生活,先后拍摄了《四百下》、《二十岁之恋》、《偷吻》、《夫妻之间》、《飞逝的爱情》五部影片,成千上万的观众看着演员让-皮埃尔·利奥在银幕上长大。但是,林克莱特的做法仍与特吕弗有本质不同,特吕弗隔几年才拍一部,他抽取的是安托万的人生片断,他做不到跟踪安托万的每一个成长步伐。林克莱特自己著名的「爱在三部曲」和安托万的情况差不多。
另一种比较接近的就是以季为单位播出的电视剧了,但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在于,它播出的时间跨度很长,观众和演员同步在变老,所以那种迅速见证成长的感觉被稀释了。
我们明白,电影是一项受到很多限制的艺术创作,创作中的奇妙构思常常会因为各种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所以电影(故事片)又是非常依赖虚构、造假来完成的艺术,《少年时代》这部影片调整了电影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它放弃了很多可以「作假」的地方,并故意限制自己无法「作假」,所以它是对现有电影制作规范的一次全面挑战,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影片突破了电影制作的时间限制。电影制作毕竟是巨额金钱的游戏,所以一般的电影在拍摄时总想着要省时省钱,不算前后期,一般拍摄期短则两月,长不过一年,不太可能细致地去跟踪一个角色的年龄变化,特别是对儿童来说,所以电影中人物成长一定是有跨度的。观众也意识到了大多数电影无法忠实记录人物成长这个缺陷,接受了电影采用「欺骗」和省略的手段,这是双方暗中达成的契约。
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说,投资一部电影终究是要看盈利率的,一个项目不能无休止地占有资金,它从开发到回收的周期顶多只有几年,《少年时代》大大突破了这个限制,这也要归功于影片制片人的鼎力支持。
电影的表演是可以公然「造假」的,所以有高超的化装术,让年轻人演老人,老人演年轻人,或不同的演员演同一个角色的不同阶段,这都有各种精彩的示范。但《少年时代》要求演员演刚好符合自己年龄状态的角色,而它又不是纪录片,观众或许会问,既然是虚构的故事片,有这必要吗?我想这在虚构和真实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影片像是一条无限逼近了真实的渐近线。即使现在的特效技术若不考虑成本,或许也可以做到以一个演员为模板,模拟他的成长变化,就像《本杰明·巴顿奇事》那样,但那绝对不如时间本身的流逝有力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少年时代》才是真正的不计成本,因为又有什么比时间更珍贵呢?
任凭时间流逝对演员的创作来说同样是一个的挑战,一般影片的表演都是在几个月内完成,一旦演完演员就永远地离开那个角色了。而对《少年时代》的演员来说,他们必须十几年的时间都一直住在那个角色体内,你离开一段时间又会被召回,这让演员和角色的感情发生变化。角色会和演员一道成长,演员自身的状态变化会影响角色的发展,角色发展何尝不会反过来影响演员。因此《少年时代》中角色的丰富和细腻超出了一般的影片,那并非演员本身的演技高超,实乃时光雕琢之功。
影片颠覆了电影创作和时代背景的关系。大多数电影或记录当下,或表现历史,它们都是从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出发来看待过去和现在,所以要么是用当代视角回溯性地评论历史事件,要么发表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新鲜感受,电影的时态总归是单一的,现在《少年时代》奇特地将完成时和进行时结合了起来,点状的观测时间被拉伸,它反应的所有历史,包括国际国内大事、流行文化符号、数码产品换代,在影片拍摄时都是处于当下的状态,但它的当下不再是一个点,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变成一条流动的线。
【黑色菠萝的回答(72票)】:
成长题材电影史上最佳。
经常会有人喜欢用“诚意”来形容一部看上去不错的电影,《致青春》不错,赵薇很有诚意;《绣春刀》不错,路阳很有诚意;但冷静下来看,这些电影不过一些合格以上的商业电影,只是遵循着最淳朴的电影市场商业规律,扎扎实实说一个故事,它们“端正严肃”,但称不上传奇,和《少年时代》相比,他们配不上“诚意”二字。
为了拍一部电影,耗时十二年,每一年夏天,剧组相聚几天,也没有成型的剧本,开拍前把剧本写好。如此十二年,主人公艾拉·萨尔蒙从萌正太逐渐变成一个英俊少年,伊桑·霍克也从30岁的“小生”变成了标准的气质大叔。也不知道是否是受到了影片的影响。艾拉·萨尔蒙从相貌到言谈,都透露出一股忧郁气质。
电影“疯子”我们见过很多,赫尔佐格拍摄《陆上行舟》,为了完整再现效果,把一艘重达340吨的蒸汽式航船搬到了山顶,用的是推土机,而不是任何特效;“天皇”黑泽明拍《梦》,为了一个乌鸦在麦田飞舞的四十秒镜头,耗时半年;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不疯魔不成活.....而理查德·林克莱特无疑是最疯的,十二年用同一批演员拍一部电影,谁也不敢保证这十二年里演员会出点啥事儿,一旦这种不幸发生,苦心经营的电影就打水漂了,用技术或者替身生硬地完成,不可能达到如今浑然天成的效果。幸好,十二年的坚持终于开花结果。
林克莱特是一个对“时间”有着执念的导演,“爱在”系列每一部之间间隔十年,看似是无心插柳,实则有意为之。正如 在答案中说到的“时光雕琢之功”,林克莱特热衷于通过真实时光的流逝营造出荧幕中更为真实的时光雕琢之质感。《少年时代》中,主人公梅森伴随着母亲婚姻的变化,辗转周折。他经历父母的离婚,母亲的两次再婚,自己被学校刺头欺负,逃学,初恋,分手,考上大学.....用男主角十二年人生的变化,为所有观众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了一次青春梦的重现。这种体验,没有其他电影能够做到。
想不到比伟大更好的词儿。
【oldsai的回答(36票)】:
《少年时代》的制作方式一定对其评价起到了直接加分作用。许多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就对电影形成了预判,“12年从孩子拍到了青年,不论这是噱头,还是开创新的电影拍摄模式”,至少感官上形成一种“这个电影了不起”的印象,一边倒的评价也说明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尽可能还原真实生活的拍摄方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其实《少年时代》就故事呈现方式而言确实是流水账,也很普通。无非是少年梅森及其家庭变迁十二年中的那些日常。电影并没有精炼出什么人生奥义,它和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短暂又漫长,似是而非的人生一样稀松平常。
“支离破碎”是生活流水账的原貌。当我们回首过往,脑海里闪现的往往只是片段和琐碎细节。《少年时代》便是这“琐碎”的质感,就像影片中梅森的对白,“你怎么一下快进了40年?” 上一个镜头梅森还是刚刚剃完寸头的孩子,下一个镜头他就蓄起长发变成了半熟少年。
大部分的生活都在时间里沉默了。
《少年时代》的意义,并非局限于影像本身。影片对观众可能会有某种启示,它暗含于琐碎的人生片段和对白里,也有可能躲在影像以外沉默的生活里。
一定要对《少年时代》来个总结陈词的话。伊桑在车里对“Hate it here”这首歌的点评就很适合:“没有机巧,返璞归真”。
(电影里伊桑说这首Hate it here是来自abbey road,不知是导演故意玩穿越还是藏的小Bug,事实上“hate it here"是Wilco“Sky Blue Sky”中的一歌,歌词确实就是非常率真...”(电影里伊桑说这首Hate it here是来自abbey road,不知是导演故意玩穿越还是藏的小Bug,事实上“hate it here"是Wilco“Sky Blue Sky”中的一歌,歌词确实就是非常率真...”我剪了草坪,自己铺了床单,甚至还学会了用洗衣机“...是不是和电影有几分神似?)
说一些电影幕后,主要关于梅森的扮演者科尔特兰
埃拉·科尔特兰小时候更多的是本色出现,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的让他在舒适的氛围中进行拍摄,随着他的成长,科尔特兰也逐渐适应表演,整个过程是随着拍摄逐渐的进步,用科尔特兰自己的话说,他虽然没有考虑过参与影片表演方面的细节,但在伊桑霍克和导演林克莱特身边一切发生的都很自然。
林克莱特在选主角的时候,他觉得很多小演员会有成年人的思维,会试图取悦你,而科尔特兰不一样,他根本不在乎你怎么看他,这让他耳目一新。
埃拉·科尔特兰双亲是艺术家,他的整个成长的轨迹就是要成为艺术家,他在7岁的时候就会与伊桑讨论音乐,电影和书籍,而且非常有见地。甚至在《少年时代》2002年拍摄之前,他就被父母要求去创造一些什么。但是他也说,自己在12年的拍摄过程中,从林克莱特,伊桑,阿奎特身上学到了太多东西,最重要的是,他觉得整个过程难能可贵,对于所有人而言就像朋友和家人。甚至对影片最终上映都觉得不可思议,就好像大家集体守护的一个小秘密终于公之于众了。
科尔特兰的双亲在拍摄过程中离异,他的成长也因此有一段时间受到影响,但他自己说拍摄过程中当拍摄离婚内容的戏的时候他并没有受到冲击,只是在最后回看影片,那份感觉会很相似。
埃拉·科尔特兰说自己只要有合适的方式去进行艺术表达,他就会去尝试,他会画画,会摄影,会弹班卓,他觉得如果如表演有利于他进行艺术展示,那他就会继续表演。
贴几个截图,影片中的时过境迁。
这是啥?电子宠物?
小时候粉哈利波特。经 小时候粉哈利波特。经 朋友指正书是《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电影里应该是新书发售活动。把书店入口弄成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样子。(欢迎朋友抓漏补漏,杜绝满嘴跑火车的我)
少年了在聊《暮光之城》少年了在聊《暮光之城》
进击的LADY嘎嘎和苹果产品。苹果和社交网络的兴起,也让梅森在电影里淡淡的吐了一槽。进击的LADY嘎嘎和苹果产品。苹果和社交网络的兴起,也让梅森在电影里淡淡的吐了一槽。
甲壳虫的黑砖。梅森是保罗铁杆粉,他爹伊桑一直在安利他要顾全大局。(哈)甲壳虫的黑砖。梅森是保罗铁杆粉,他爹伊桑一直在安利他要顾全大局。(哈)
伊桑带他们去看的这场比赛是真实发生的。这场比赛是号进行的一场休斯顿太空人棒球队对阵辛辛那提红人队的比赛,比赛中伊桑夸赞的球员叫威廉·罗杰·克莱门斯,外号"火箭人",他被认为是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史上最伟大的投手之一。当天比赛身穿22号球衣的克莱门斯在前七局只让辛辛拿提红人队得了一分,并且在以一个安打使太空人以三比一领先,他带领太空人队最终以3-2赢得胜利。截图是克莱门斯安打后全场欢呼。伊桑带他们去看的这场比赛是真实发生的。这场比赛是号进行的一场休斯顿太空人棒球队对阵辛辛那提红人队的比赛,比赛中伊桑夸赞的球员叫威廉·罗杰·克莱门斯,外号"火箭人",他被认为是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史上最伟大的投手之一。当天比赛身穿22号球衣的克莱门斯在前七局只让辛辛拿提红人队得了一分,并且在以一个安打使太空人以三比一领先,他带领太空人队最终以3-2赢得胜利。截图是克莱门斯安打后全场欢呼。
经 经 同学辨认,尼康D40。06年出产的D40已经是数码,在跟父亲的娘家拍摄照片,梅森回到学校泡在暗房里洗照片。假如时间线是连贯的,那就BUG了。但基于影片剪切时间上的跳跃...更大可能是我们牵强附会觉得抓住了一个BUG在傻乐。
...其实还有不少可以反映时间线的细节.汽车的变化,电视机的变化诸如此类。
那什么样的观众会喜欢这样《少年时代》?
如果你喜欢《美国派》《贱女孩》或《暮光之城》那种带点胭脂味,带点荷尔蒙的美式青春电影。《少年时代》大概不是你的菜,它淡定,含蓄,合适的距离,点到为止的碰撞。
如果你是一个对于电影故事要求很高的观众,对人物结局,对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有着不可退让的原则。那《少年时代》可能也不太适合你,电影没有试图去完成一个故事,剧中许多人物也没有起因结果。 就像梅森父母的离异没有说明原因,继父家的两个孩子也没了下文。
如果你喜欢《Before》三部曲,对压马路到日出这份青涩挺向往,可以适应节奏相对缓慢的话唠片公路片。《少年时代》不会让你失望。
【木易的回答(29票)】:
《少年时代》不仅仅关乎成长。
倘若你有花一些时间去仔细观察过一片树叶在风中的摇动、一条细流在溪中的流淌、一米阳光在地板的移动,那么,当你在观看《少年时代》(《Boyhood》)时,或许能得到类似观察的相同感受:岁月流转,一切顺其自然。
并非故弄玄虚或故作矫情,当我试图在看完《少年时代》后找寻一个恰到好处的关键词来评价这部电影时,我发现这甚至比猜透一个女孩的心思还要难。
如果从电影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耗时十二年以一种“跟随纪录”的方式拍摄这部电影的背景来说,《少年时代》无疑是别具一格且极具勇气与耐心的电影,这时候,将“伟大”这个词用在它身上应该再合适不过。毕竟,在百年多的电影历史长河里,以这种方式制作一部电影的并不多。敢为人先有时候就是一种伟大,更何况这背后有着许多极为不凡的创作经历。但我们在评价一部电影的时候如果将重点着在创作背景之上而忽略电影本身,则未免有些轻重不分。没错,电影创作者以及团队如此这般的努力的确堪称伟大,但却不是这部电影最主要的。
那对于《少年时代》而言,什么是最主要的呢?
如果从主人公梅森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可以是“成长”。纵观整部电影,无论是电影之外的十二年,还是电影之内的166分钟,成长伴随着梅森,梅森不断在成长,以他的视角诠释着作为人物个体在某种生活环境下的成长经历、成长烦恼以及成长意义。如果从梅森母亲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又可以是“岁月”。从年轻懵懂的婚姻孕育,到一己之力的家庭维持,到几次失败的婚姻考验,到儿女成年的逐渐独立,梅森妈妈始终在顽强地面对着岁月带来的磨砺,岁月雕刻着她容颜,岁月磨砺着她的心智,岁月带给她幸福与疼痛。如果从梅森父亲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可以使“成熟”。年少时期的懵懂幼稚,青年时期的狂放不羁,中年时期的反思归正,无论在面容还是在心智上,梅森爸爸逐渐在成熟,并且从与孩子的交流以及后期对梅森妈妈的感激,都在彰显着一个男人的成熟。
成长、岁月、成熟,足以概括《少年时代》的内核吗?显然还不够。《少年时代》这部电影之所以耐人寻味之处,就在于它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尽管不排除大多数人看着很乏味甚至枯燥,但其平淡的影像叙事背后,裹挟和传递出来的,却一点都不简单乏味。关于成长,关于岁月,关于成长,是一个显要内核,而关于家庭,关于教育,关于生活,关于爱,这种种元素的背后,实际上才构成了这部电影真正要输出的意义。这部电影对中国观众而言会存在不少新鲜之处或许在于,其美国文化形态下的家庭关系、婚姻关系、爱与教育,都将给我们带来某种别具一格的认知。这种认知或许也是这部电影值得我们耐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动力之一。
那究竟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关键词来形容整部电影比较恰到好处呢?我想到的是”自然“,顺其自然的自然。那究竟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关键词来形容整部电影比较恰到好处呢?我想到的是”自然“,顺其自然的自然。
是的,无论我们的成长多么的精彩纷呈或黯淡无光,无论我们的岁月多么的美好祥和或残酷躁动,无论我们的成熟多么的早悟老练或后知后觉,无论我们的家庭、婚姻、教育、爱等等生活元素多么的五花八门,到最后,细细想来,其实都归于自然。正如《少年时代》整个叙事风格那样,平淡行进的过程中,一切元素的出现和发展都那么的顺其自然。即使生活充满了阻碍,最终也还是归于自然。
我们终将归于自然,无论以何种方式,生命的璀璨或黯淡都无法改变这一点。如同摇曳于风中的树叶,无论金黄或枯败,最后的归宿都是大地。而大地,恰恰又是最真实的自然。我们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开始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朝着注定相同的归宿前进。岁月流转中,我们各自经历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走路、说话、吃饭、学习、成长、恋爱、工作、结婚、持家、养育、衰老、死去,这一路的人生轨迹,或悲或喜,或长或短,或爱或恨,在时间的不断洗礼中,逐渐明白,逐渐得到,逐渐失去,在看似绝望的时刻迎接希望,在满是希望的时候面对失望,潮起潮落,日降日升,岁月雕刻容颜,时间磨砺心智,当生命接近尾声,当命运临近终点,我们便会发现,所有的岁月蹉跎,所有的人生痕迹,不过顺其自然的一次漂流,最后的最后,终将归于自然。
正如《少年时代》片尾梅森与朋友彼此的相视一笑,在自然面前,无论岁月如何雕刻,无论时间如何磨砺,我们要做的,有时候就是那么一笑。正如《少年时代》片尾梅森与朋友彼此的相视一笑,在自然面前,无论岁月如何雕刻,无论时间如何磨砺,我们要做的,有时候就是那么一笑。
不求倾国倾城,但求活过爱过。
PS:像以往多数时候一样,本答案源于个人知乎专栏:,欢迎交流。
【陈兔虫的回答(23票)】:
没有公路的公路片,Richard 或许讲掉了韩寒想讲的故事吧。
我想任何人观看《少年时代》之前,差不多首先都会注意到的是这“十二年间隔拍摄”的“壮举”。
由此引出的两类评价,“神作”或者“过誉”或许都基于此。
其实就纪录片而言,这种方式并非有什么特别之处,分阶段跟个十年八年的有,三四年的更是常有之,详见:
但毕竟这是一个故事片。
电影到底是用项目章节式运作的,涉及诸如演员档期,投资信心之类太多的不定因素。
纪录片某种程度上,追求的就是某种不定因素,而电影则不是。
夸张点说,拍纪录片的时候,如果一个追踪对象死了,它意味着这片子有可能可以得大奖了;
但电影的演员可不能随随便便死去,不然恐怕就会像 Ed Wood 那样,留下个影史最烂电影,供我们膜拜。
一定要做类比的话,《少年时代》,可能更像是把特吕弗的“安托万五部曲”拼在了一部电影里。
不同的是,特吕弗用了20年时间,用同一个主演,来演绎同一个角色的五个人生段落。作为影迷的你在每一个段落时,当然都能回想起上一次的起始和停止,获得感动。
可毕竟是有段落式的间离感,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国的 GEEK 同学,会选择一两天,不间断看完魔戒三部曲,星球大战六部曲,或者哈利波特的缘故。
而《少年时代》里,一个真实的少年,与他周遭的所有角色及扮演者,同步成长了十二年,导演在其中割开若干切糕, 拼凑成了一个,
我想,公平点说,以处理及呈现方式叫“神作”,影片内容本身叫“过誉”,中和一下,还是可以叫做杰作吧。
在那里,角色和演员的界限被真实时间消弭了,不同于化妆特效,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看下图,
你不自觉就容易处在某种假象中,整个环境的自然变化,从翻盖到 IPHONE,从小布什到奥巴马,从 GTO 到 SUV,从洗印到尼康 D40,从哈利波特到暮光之城,当然这都只是技法,什么电影都能做到,
但角色(演员)的自然成长,却是真真切切能混淆故事和真实,以至于我常常错觉这是一个男主角的真实人生。
在这个没有过多公路的电影中,你仿佛能看到了男主从小到大的“平凡之路”。
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时间即绵延。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本体时间,绵延就是作为意识状态的陆续出现。简单说,恐怕正是这种不可重复的、相互渗透的“陆续”,使得生命充满了创造力本身,它即是活生生的生命本身。
好的电影,当然可以传达一种生命力,但很少能幻化成生命本身,因为你最多能演活一个“程蝶衣”,你也可以变成程蝶衣,但你永远没法让观众相信你就是程蝶衣。
可是对于《少年时代》,你在真实与故事的渐近线上,你在十二年的每一个暑假里,扮演着是时的自己。彼时的柯尔特兰就成了这个梅森。没有演技,在这里成了最好的演技。
不过针对另外一种觉得“影片平庸”的观点,
我倒是觉得不必“撇去这十二年的拍摄难度”,才能说“这部影片不过是流水账。”
这属于每个观众的观感,也是自我世界观和经验的彰显,接触一个故事,面对一个人物时,偏好的微妙力量显现,或喜爱,或厌恶,皆出于人的自察:人追忆自身的内心倾向,再将这种体验外化。这样的差别不是文学作品的差别,也不是读者处境的不同,而是由读者本质的内心力量造就——其根源仅在于,他们是不同的人。这才是1000个哈姆雷特的真正原因。我们从来就是被自己所打动,用自己的生命来穿越“创造”了作品。
所以我理解不少人觉得“过誉”的说法,
但对我来说,因为经历过接触过许多影片中的环节,这种看似琐碎的时间的拼凑,所有的细节足以让人觉得有些精妙。
或许对于不在西方生活的人来说,它完整体现了西方的一部分典型生活状态。
对于美国中部人来说,那这就是发生在身边,或者过去的事。
然后以此为基础,不同的观众,不同的性格,可以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就我而言,觉得其反映个体与时代精神的内核与《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或者《一一》是一致的。尽管它很西方化,缺少台湾新浪潮的东方式留白。
同时,在这个关于时间的故事里,我反而读出了“韩寒们”一直褒赞《后会无期》的一件事:“人生的无常,过客稍纵即逝”。
《少年时代》看似有着很稳固的人群结构,男主角,生父、母亲、姐姐、发小,可是他不经意间穿过了两个饮酒暴力的继父,两个情愫初生的女友等等过客,就这么轻易地消失了,有些甚至都没有多加交待,一个转场的工夫就散了去,没有多着笔墨,却真真让人留有余感。
尤其是那第二个家庭,一切开始的那么美妙,然后的暴力到分崩,竟突然就这么消失地无影无踪,我甚至总幻想着在后面的某一个段落,他们至少会与继父家的姐姐哥哥产生某种联系,但是并没有。就这么散去了。
加上如同整形刀的时间,在妈妈脸上刻下那么多皱纹,把小小萝莉变成个被父亲教导要用 condom 的少女,
这种无形的压迫感不仅裁缝了琐碎,也把溜来溜去的变化缝补成一条溪流。
即使你未必那么有代入感,也完全能顺流而下,少有造作,不觉突兀。
(即使是那一段:因为母亲而改变人生轨迹的管道工,作为餐厅经理重新出现在家人面前;那么容易变成做作的段落,导演处理家人的状态却没有一贯电影里的那种大惊小怪,反而冷漠的具有了合理性)
总结来说,“时间”在结尾里的那段对话里,也显得真真切切,
The moment seizes us,时间把握着我们,而不是 RobinWilliams 在《死亡诗社》里的那句“Carpe Diem”(Seize the time)
这不是主客体的简单对换,而是一个韩寒或许想明白,却没能说的太好的道理。
不如细细体会一下。
艺术 作品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极为浅显地呈现了值得思索,用几十页论文都解释不清的哲学命题。
导演Richard Linklater,他的姓本身就意味十足,link later, 仿佛他注定是要讲述一些时间的故事。
不论是处女作《都市浪人》《半梦半醒的人生》甚至是那个有点伪纪录片式的《快餐帝国》,包括代表作“爱在三部曲”,这种全程对话聊天的影片,竟然最终通过三部曲的方式,穿过了日出,日落及夕阳,这种时间流逝感升华了原来的精神意义上的清谈,我觉得这是格外讨巧和牛逼的地方。
许多独立电影人,好像多多少少都有话痨的倾向,比如多兰,恐怕正是因为有太多想说的,所以觉得只有独立影片能承载自己那么多的表达。
而 Richard 的话痨基因,可能和 Woody Allen 还不太一样,他没有那么神经质,
也一贯没有太过传统的三幕结构,或者间歇性暴烈的戏剧冲突。他的角色,永远是没完没了的说着永远停不下来的话。
顺便说一句,
爱在三部曲的男主, 伊桑·霍克 (Ethan Hawke)是《少年时代》的爸爸,是《死亡诗社》的学生,是乌玛瑟曼的前夫。
另外不管怎么说,这恐怕是我除了《百万美元宝贝》和《狩猎》之后,毫不犹豫打上五星并推荐的影片。
【舌在足矣的回答(24票)】:
一句话评价:过誉。
这里的过誉不是说这部片子很烂,而是对于烂番茄接近0差评、Metacritic100分的评价来说,盛名难副。
几乎所有有关这部电影的评论大概都在重复这些方面:长达十二年的拍摄,真实……抛去十二年真实的拍摄经历这个近乎于噱头的东西,整部影片还剩什么呢?一个普通德州男孩的十二年家庭DV剪辑罢了。理科莱特向来喜欢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使用一些看上去很琐碎的生活细节来构建影片,比如之前的Before三部曲。然而Before三部曲毕竟是三部电影二十年,而每一部电影几乎都是一天之内发生的内容,这次的Boyhood却是一部电影十二年的故事,于是就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流水账的俗套之中。
由于一部电影的篇幅所限,Mason的成长无法面面俱到,于是除了我们的男主和他的亲生父母,其他的角色在人物塑造上趋于扁平化和脸谱化,比如他的两任非常雷同的继父(初期人很好,后期开始酗酒家暴)。
许多影评认为这部片子的主题是时间,然而时间的流逝并未在片中明显的展现。由于导演没有加入任何有关年份的字幕卡,再加上没有一些明显表明时间变化的线索,有可能一年已过但是观众却没有反应过来。其实在影片前半段曾有两次出现的哈利波特来暗示年份,可惜在并未得到很好的延续。
如果说影片的主题是成长,那么当影片结束,我们看到十二年后的Mason进入大学,再回想片头那个躺在草地上可爱的小男孩,除了身体上的变化,他真的有成熟或者长大吗?答案当然不是否定的,但是到结尾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个人仍然觉得比较模糊。
就表演来说,整部影片最出彩的是小男孩的母亲。而对于小男孩来说,几乎就是本色出演(影片中不少桥段都是演员本身的经历,比如对摄影的爱好,导演也介绍过每年拍摄都是会根据演员这一年的经历来修改剧本)。
另外,影片中夹带的一些政治私货也算是一点瑕疵:生父说教般的反战宣言,肆意的毁坏他人门前的总统候选人支持牌、对于红脖们的无尽嘲讽(送圣经和猎枪那段)。确实,政治元素自然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如此一边倒且老掉牙的桥段却容易适得其反。
尽管上述多是对于这部影片的批评,但无法抹杀林克莱特拍摄这部片的突破之处。影片的独特制作之处足以让它载入电影史的教科书。对于观众来说,看着影片中的人物一点点长大,一点点变老,这样的观影经历也是很美妙的。
——————————————分割线————————————————
下面附上烂番茄上唯一的一个差评,虽然的确很有争议,但也不乏真知灼见
by Rebecca Cusey
As I write this review, encumbered by an embargo that doesn’t allow me to post yet, Richard Linklater’s Boyhood sits at 100% on Rotten Tomatoes, beloved by every critic who saw it.
As much as I wanted to love Boyhood and as much as I do love Linklater, I didn’t find the movie as much as a triumph as my esteemed critic colleagues.
First, the positives. The groundbreaking method of filming over 12 years using the same cast really pays off. It’s amazing to watch the children grow, their personalities emerge and yet stay the same, their humanity flowering. The adults are pretty amazing as well. They change physically as well as internally, something you never see on screen to this degree.
I also was impressed by the acting, especially of Patricia Arquette. She has moments of deep despair that feel very real. Ellar Coltrain is good in the leading role, Lorelei Linklater as his sister, and perennial Linklater collaborator Ethan Hawke has his moments as well.
However, it is not enough for me. It seems to be a trend that well-formed characters are lauded as excellent movies, when in reality it takes more than characters to make a story that works.
I had some of the same issues with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and Inside Llewyn Davis. In these movies, the audience comes to know the characters, yet story is absent.
Boyhood spans 12 years and has vivid characters, yet it’s hard to nail down what the movie is about. What is the conflict? What is the issue that must be resolved?
One might think it to be “Will Mason grow up?” but that’s a bit vague and not really in question. I hope it’s no spoiler to say that Mason does not die in the movie. Time is inevitable and does, indeed, move him into chronological adulthood.
At the outset, I thought the question might be “Will Mason make peace with his absent father?” but that is only a lightly trod theme. The same question applied to the mother applies even less.
I suppose the closest question is “Will Mason come into a sense of himself and the world, will he grow up in some way that matters?” This could be an excellent conflict but I think the film is more interested in just chronicling Mason’s evolution than really examining it.
Perhaps some viewers feel this question is answered. I did not. Mason at the end of the film felt no more in possession of this sense than he did in the beginning. Nor does he reject or fail dramatically. He’s still unformed, the question is still open.
Lack of conflict is no minor thing. It gives framework to a film and the viewer something for which to cheer. I never felt I had an outcome for which to cheer.
Of course, this very looseness is what characterizes a Linklater film, and the very quality that some people find deeply moving.
All I have to say is variety is the spice of life. 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 And, it’s a free country.
Which leads me to my other major issue with the film. I was not deeply moved. My heart was not touched.
Other critics describe the opposite. They relate on a primal level to this movie.
And that’s ok.
I did not. As much as I found Arquette’s acting to be good, her character did not touch my heart. I wanted her to take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her choices, especially moving a series of men through her children’s lives. I wanted a moment of redemption for her and I did not see it. She endures and she works hard and there is much to admire, but I did not see the internal change I wanted to.
My reaction to the film is that Linklater has a very insightful eye and wove some poignant vignettes together into a 2 hour 45 minute movie that never quite arrives at a destination. I found it novel, excellent in many ways, but ultimately lacking.
People who write about movies are a funny lot. I love my colleagues dearly and I am grateful for every one of them. However, we do tend to be uniform. The theater is overwhelmingly populated with white males, many of them in the first half of life. There are notable exceptions, of course. It makes sense that this movie touched so many critics because it connects with their experience.
Even more than demographic sameness, the type of person drawn towards criticism tends to be urban, liberal, and/or progressive, a mindset that I think of as BlueState. I do not say this because I think Boyhood is a political film. It’s not inherently political, although it does have political elements that reflect on the characters. I raise the issue because I think it shows that critics’ nearly universally shared values inform their reactions to movies and therefore the conversation on movies.
I am a white, conservative mother. My perspective is different.
Sometimes I agree with my colleagues. Sometimes I disagree greatly. This is one of those times.
The entire tone of Boyhood rubbed me the wrong way, the very lack of direction bothered me. I saw Mason as one of those Millennials who drifts through life, unconsciously embracing his entitlement attitude, never finding a passion for which to fight or a real problem to overcome. I saw him as one of those kids currently in their parents’ basement, burdened by school loans, still waiting for something to come along and bring meaning to his life. Perhaps it says way too much about me that I wanted to yell “Get a job, stop whining, and cut your hair!”
Not all Millennials are like that, of course, so many joined the military after 9/11 and were happy to serve their country. Others started businesses, raise families, serve others, and find joy in doing so. I’d rather celebrate them.
I only hope that with Mr. Linklater’s next film, I can join the crowd of enthusiastic admirers.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to him on a near perfect score.
【AndersonPaul的回答(8票)】:
答案轻微剧透,但这样一部电影,剧透再多也不妨碍观看心情吧。
很多电影都在讨论时间,可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像《少年时代》这样以从所未有的耐心和角度,给我们娓娓道来关于时间,家庭,成长,这些永恒的话题。
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总是流逝的,很早上学的时候老师就灌输了这种思想:你们要把握光阴,好好学习,因为别的一切都可以重来,只有时间一刻不停的往前走。
在影片的最后,导演还是借助男主梅森之口,试图扭转我们对时间的看法:时间是永恒的,我们试图把握时间的时候,其实是时间在抓住我们。
我们能很轻易的看到男女主的成长轨迹,他们从可爱纯真的少男少女,一步步成长为18岁的成年人,这让我们似乎跟着经历了自己的成长。可是,作为父母,在人生这样的舞台上,又何尝不需要,带着多多少少的被迫,一刻不停地成长呢?
12年有多长?在《少年时代》这部电影里,少年的成长经历魔法般地被浓缩在短短2小时45分钟里面,我们不仅跟随着梅森,萨曼莎一起成长,同时,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长的角色里面也一起成长了起来。我还记得影片开始作为母亲说出”我就是不习惯,从被妈妈疼爱的女儿转变成照顾孩子的母亲“。的确,这样身份位置的转变,让母亲犹如新生儿一样,重新开始学习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特别是自己经历离婚,独自抚养孩子之后,母亲开始强迫自己成长:一边回学校读书,一边照顾两个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将会体会到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们当然可以喜欢上父母的角色,他浪漫有风度,负责向孩子介绍这个瑰丽的世界。可是,我们怎么能忘了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养活孩子的母亲呢?终于,她还是熬到了两个孩子顺利进入大学的一刻。在梅森最后打包即将出走去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还是动容的哭了,她开始明白生命某种程度上的循环,每个人生下来都在经历着长大,结婚,生小孩,然后死去。只不过,这位母亲经历了2次离婚,人生坎坷,本以为会特别漫长,哪想到匆匆12年,就在一瞬间离去。孩子离家以后,只能对着以前的照片寄托思念。这让我想到在中国,很多大学生都要面对这样的时刻:去外地读大学,和生活了18年的父母说再见。我们开始学会如何独立地在社会上生存,进入一个又一个安排好的我们应该在的位置上去。生活了18年,本应该对父母很了解,但自从进入大学以后,每次回家,都会发现父母都变老了一些,会发现有的时候,他们比我们的朋友还要来的陌生一些。这是根本无法逆转的,因为时间不变,流逝的是我们。
而作为父亲,一个有着浪漫主义色彩喜欢唱歌的父亲,则会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尽情玩耍,发现大自然的美好,分享生活中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刻。他会像朋友一样,和孩子交流着近况,也会尽到父亲责任,教孩子性知识。同时,父亲自己也在成长,他为了生存,为了挣钱,还是去考了精算师,没有全心全意投入到他热爱的音乐之中。他开始工作,也组建了新的家庭,却也没有停止对梅森和萨曼莎的关心。作为父亲,没有印象中中国父亲的死板和严厉,把孩子学习当成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而是带着孩子一起玩,一起观察自然,一起打保龄球,看棒球比赛,听自己创作的歌曲。如此充满情怀,没有被社会现实绑架,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落入俗套,像模板一样地被复制。可是,毕竟不能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片断式的与孩子的接触,也会让他产生迷茫,孩子也会突然变得陌生。这时候,他还是努力在交流,因为他明白,人生其实是一场即兴的表演,没有彩排的机会,他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他想做一个好的父亲。
我想起了在我六年级的暑假,我第一次坐火车跑去找远在北京工作的爸爸,带着KFC的相机,让他带着我游玩北京。我们去了很多地方,也拍了很多照片。我就像梅森般敏感的观察着世界,也敏感而又懵懂地发现,我的父亲就像本片一样,早就远离了我的生活,去开始他自己的生活了。可是那时候,我根本不懂,我只会用着好看却不实用的KFC相机,拍着长城,故宫,拍着所有人去北京都会拍下的景点。可是那个暑假,没有一张关于北京的照片留了下来,因为在最后一天,我们打开相机,才发现原来,我没有放胶卷哦。
【Kevin的回答(8票)】:
各位轻拍。
@magasa 从电影的制作角度说了很多。我就从一个普通影迷的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部电影的评价很不错,专业影评人评价很高,烂番茄和metacirtic上面的影评人评分都是100%,而观众评分大约在90%和imdb一样。
是不是过誉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普通的美国人,会给一部除了“十二年拍摄时间”以外没什么亮点的片子来说影这么高的评价。真的没有亮点么?
导演大家都认识,从三部曲走来就是各种“话痨”,这部也不例外,大段大段的对白,不少梗没听懂。十二年的片段,很难不拍成流水账。这也许是不少人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接近三个小时,十二年就这么过去了,小男孩从小学进入了大学。像另一段答案说的:
抛去十二年真实的拍摄经历这个近乎于噱头的东西,整部影片还剩什么呢?一个普通德州男孩的十二年家庭DV剪辑罢了。
的确不剩下什么了。但是这也就足够了。
真实,真实带来回忆。
有人说这个片子消费的是时间,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消费的是回忆。
我在美国时间不长,电影里面的东西很少有触动我的;朋友在美国读的本科,当时住在寄宿家庭里面,电影里就有不少东西让她想起当时的生活。而美国人想到的就更多了。里面很多很多符号化的东西,或者说是脸谱化,我也不知道这两个词到底啥区别。但是这些符号化的东西就是美国人的生活,无处不在。
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比如开始的时候,Mason跟小伙伴在外面骑车,独自玩泥巴,母亲吵架然后自己很害怕偷偷出来看。在我们的回忆里也会找到类似的故事。
有些东西就很难感同身受了:比如Mason跟父亲去野营。我觉得如果没经历过,很少人能理解这个事情对于美国小孩的意义。以前有个室友是美国人,我们一起去野营的时候,他教我用树枝烤棉花糖,就跟电影里一样。他就跟我说他爸当年第一次带他出去野营的时候就是这样教他,balabala回忆一大堆,然后我当时说尼玛你占我便宜!他表示听不懂。
比如Mason父亲的车,GTO。GTO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车,经典到几乎是六七十年代所有年起人都想拥有一辆的车之一(另外一个就是福特野马了)。想要理解GTO的话,可以想想当年的八零摩托车或者伏尔加轿车,或者四驱车对于八零后的回忆。
比如Mason的姐姐去参加高年级的party,关键不在于party,而在于高年级。看了这么多年美剧的各位知友们应该可以理解在美国高年级男生对于青春期女生有多大的诱惑。
再比如Mason参加的那个小party,男生们在一起讨论自己是不是处男,太典型的美国中学生了。反正我上高中的时候,没人觉得高三毕业的时候还是处男很丢人,现在就不知道了。
还有就是离婚酗酒家庭暴力等等,至少我小时候很少见。这些在美国都是普遍存在的,到处都能听到的。同事里面离婚的有,四十多岁单身的也有。上面说的那个美国室友,他爸妈也离婚了,他跟着妈妈生活,还收养了一个来自武汉的小姑娘。
这些东西构贯穿了美国人的整个少年时代,我们似乎很难理解这些东西对他们有多重要。
另外一个小点就是德州,比如教室里除了美国国旗还有德州州旗,比如生日的时候送圣经和枪。我不认为这是政治私货,这就是美国,这就是德州,当你讲到德州的时候,这些东西是绕不开的,如果绕开了,反而就不是德州了。就像如果你拍一个北京孩子的成长,出租车司机上车只问你去哪,一句话不多说,肯定不合适;你拍一个成都孩子的成长,整部电影里面不出现麻将也不合适。
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美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小了。这种生活不仅仅是Mason这个年纪孩子的成长历程,同样也可以触动美国的六零后七零后,除了手机电脑这些东西以为,他们的童年其实差不了太多。
【hosylvie的回答(8票)】:
楼上很多人在说这是一部过誉的电影,只是长达十二年拍摄的噱头导致一片叫好,或者无法忍受這種流水账式生活片段,但在我看来,作为一部长期拍摄的故事片,截取了整整一百六十六分钟跨越时空的场景对话,还能保持其中“存在即合理”的相互关联,实在令人忍不住送赠成吨的赞美。
以下则是成吨的剧透。(其实仅是举几个栗子来证明这个观点。我在法国观影,英语原声,法语字幕,由于记忆原因部分翻译只是大概,以及只记得法语翻译内容,欢迎斧正,二周目后也会回来修改。)
Mason幼年时代与姐姐Sam的打闹,目睹父母之间的争吵,后化成父母离婚之后生父被女儿询问是否还爱他们妈妈时的回答:“你会与弟弟吵架,会跟朋友闹翻,但并不代表你不爱他们。”
在表演完慈母讲故事哄孩子入睡后的年轻母亲跟丈夫嘶吼,“你以为我不想去酒吧不想玩乐吗?那个夏天我有了一个女儿,一切就都结束了!”期间反复被提及的一个词,responsibility,此后携着一双儿女攻读master学位嫁人离婚又嫁人又离婚身形发胖又削瘦又一度发胖的母亲用十二年证明了她的responsibility,而玩世不恭思想开放的摇滚青年父亲卖掉了古董GTO开上Volvo SUV又再娶妻生子甚至陪丈人丈母娘去教堂听讲经,用十二年来学习练习何为responsibility。
打保龄球的时候Sam完美地打出两个double,Mason两次都完全偏离球道,他撅嘴问为什么我不能用les garde-fous(原声好像是tomber?T^T我不知道),一向不正经的爸爸竟然有些急躁:“你已经不是两岁了,生活不会给你这个。” 九年后Mason十五岁生日,从爸爸的老丈人处得到一杆猎枪,父亲仅教姐姐射击静物,老头子教Mason射击在空中下坠的物体,第一次完全打偏,第二次,中了。
被第一任继父强迫剪掉了头发,Mason向母亲哭诉为什么他完全不征求自己的意见,“He is a jerk!” 后来酗酒成性的继父挑衅地向全家摔玻璃杯,“你们对此有什么意见?!” 这一刻证明了:he is totally a jerk.
一次又一次的搬家,一次又一次跟熟络的旧友分别,甚至无法挥别,与新见面的朋友握手问好,再度一起打游戏机,一起阅览成年女性的三点式画报,一起骑单车,参加party,十二年,身边玩伴换了多少拨,少年的娱乐仍然没有改变。
与第三任丈夫新婚的母亲买下巨大的房子,卻在着家庭美满的第一任丈夫時眼中仍流露出失落。跟东南亚水管工反复确认装修事宜劝其應該重回校园不必白白浪費聰穎。當儿子高中毕业,自己再度离婚,在餐厅与子女争论时重遇已经当上该餐厅经理的年轻人,收獲到夸赞:“你们的母亲是个睿智的人,你们应该听她的。” 而青春不再的她学业全优工作傲人,最终在搬回一间小公寓后崩溃痛哭说我以为人生不止如此。
刚开始的几年,还纵情玩乐的父亲带他们回家,室友Jim同为band友,在被问到自己有没有工作的时候说正在写歌,他弹吉他唱歌给他们听,带两份戏谑地叙说前妻与新家庭的温馨。Mason再长大一点,他在野营的帐篷里弹琴。后来他结婚生子,带一双儿女回自己的新家,合唱的人里多了一位娇妻。再后来,Mason毕业,与长大成人的儿子在酒吧里听仍在夹band的Jim唱歌,他喝着啤酒,不再谈音乐与政治,当Mason问道关于这一切:“What’s the point?” 他终于无法天花乱坠地侃侃而谈,而是反复说:“What?” 他第一次没有回答出儿子的问题。
What’s the point?
第一天目睹父母争吵,第一次搬迁,第一头糟糕的发型,第一颗青春痘,第一回得到女生示好,第一次与死神擦肩,第一瓶啤酒,第一场party,第一部车,第一份兼职,第一位恋人,第一个吻,第一根烟,第一次被问到:''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at do you want to do.''第一次说出自己的理想,第一晚性经历,第一場分手,第一次獨自长久离家。一切的一切,十二年的少年时代。
预告片里给出了答案,once time。所有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没有take two,没有again,只有永远的现在。过往的一切,不会再见,法语字幕将goodbye翻译成Adieu,意为“永别了。”
问过许多问题,得到很多参考意见,眼见许多人的十二年如果度过,告别许多前尘,遇见许多新伴,有人说我为你骄傲,有人说敬你的未来,有人说follow your heart,有人说祝你好运,有人离开。小男孩长高了,头发长了又短,最终开车横跨毫无人烟的德州公路,开始撰写自己的答案。十二年再长,电影再琐碎,其实要说的故事,在故事之外。
【风之影的回答(6票)】:
相信顺着关键词找过来的都是关注过这部电影的。以下轻微剧透。
我的评价,这是一部被过誉的电影,目前豆瓣评分9.2/10,IMDb评分8.9/10。
导演花12年时间演绎一个小男孩12年的成长故事,足见其用心。然而,这正是过誉的原因。整部电影叙述平实,真实感很足。出现的冲突,除了母亲的第二任丈夫那段比较揪心外,其余都是较小的冲突。一部电影,没有了冲突,那观众看什么,只剩在当年的回忆中感动或者感慨了。不过,将真实世界中的每个人的经历拍成一部电影,也是足够精彩的。
镜头下的人很真实,真实到让人怀疑这是一部文艺片还是一部纪录片。全片不刻意寻找情感寄托点,只有几年后的餐厅经理让观众想起几年前母亲给一个弄化粪池的工人的真诚建议。
其实就取材或者选取受众方面来说,跟《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有点像,都打的怀旧牌,只是本片没有那么浓重的商业化味道,真实不做作。
【imyoung的回答(4票)】:
看了两遍电影之后,内心充满了欢喜与忧惑,特此写下观影感受。剧透。
理查德·林克莱特,一个诚心诚意的电影人,他的故事大多动人而残酷,因为好多都发生在一天之内,因为短暂所以动人,同样因为短暂而残酷。
我推荐这部电影的时候用了“有顶着肺腑的真诚”来形容。12年的时间跨度,要体会其中的艰难并不难,因为我们也都是活了超过这个数字的人了。
其中的妥协、坚持、耐心、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这一点,源自电影,又高于电影。
一个德州少年的成长史。有关成长电影史上不缺此类好作品,描绘残酷青春的《猜火车》讲述了一群青年迷幻糜烂的摇滚式生活,史蒂芬金第一部小说改编的第一部电影《伴我同行》讲述了四个孩子去寻找一具尸体的冒险,苏联有《伊万的童年》,巴西有《无主之城》,日本有《关於莉莉周的一切》,大陆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台湾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及我本人特别喜爱的《美国往事》、《鳄鱼波鞋走天涯》和《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等等,举不胜举。
《少年时代》很不同,没有取材哪个少年不凡的历程,简单、质朴、纯粹又公正地展现了一个美国少年的成长。所以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评价“比纪录片都真实”。
真实作为本片天然属性,把整部电影的生活感发挥到极致。就算你不是美国人,观影过程中你会有感同身受的部分,你不禁赞同,不禁感叹,原来那么多年,就这样过了呀。
就像《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中吟唱的一般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花落何处?
Long time passing.
时光一去不复返,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花落何处?
Long time ago.
时光一去不复返,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花落何处?
Young girls picked them, every one.
姑娘们把它摘去了。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时它们才会知道?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何时它们才会知道?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姑娘去了何方?
Long time passing.”
我同意这部电影的主角是时间的说法。搬了一个又一个家,似乎非常契合现在某些人心中的“重新开始”,切裂过去似乎就可以拥抱未来。对于孩子们呢?就成了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仪式,虽然一切终归会尘埃落定,虽然梅森有重新有小伙伴打游戏,姐姐有伴,妈妈有男友,一切跟往常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一切又都不同了。我们没变,是时间变了。
片头的歌曲是Coldplay的《Yellow》,我非常喜欢的歌,各种人对这首歌有各种解读,
Look at the stars 仰望天上的星星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看着它们为你绽放光芒
And everything you do
Yeah, they were all yellow 而你却如此胆怯小心
I came along
I wrote a song for you
我为你写下了一首情歌
And all the things you do
因为你表现出的胆怯小心
And it was called yellow
歌名叫做"黄色"
So then I took my turn
我会全心全意
Oh what a thing to have done
想突破你的心房赢得你的芳心
And it was all yellow
却也担心害怕起来
Your skin, oh yeah your skin and bones
Turn into something beautiful
是如此的美丽脱俗而真实
D'you know?
You know I love you so
我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你
You know I love you so
你该明了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你
I swam across
整个心早已游向你
I jumped across for you
整个人急着想飞奔到你面前却又却步
Oh what a thing to do
不知如何靠近你
'Cos you were all yellow
因为你是如此胆怯小心
I drew a line
我画出你的肖像
I drew a line for you
我画下了你的样子
Oh what a thing to do
却不知该如何表示
And it was all yellow
因为你是如此胆怯小心
And your skin, oh yeah your skin and bones
Turn into something beautiful
是如此美丽脱俗而真实
D'you know?
For you I bleed myself dry
我愿为你抛开一切
For you I bleed myself dry 你该明了,我为你失去生命也不可惜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星星都因为你绽放光芒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星星都因为你绽放光芒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看!它们都为你绽放光芒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看!它们都为你绽放光芒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星星都因为你绽放光芒
Look at the stars
仰望天上的星星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看着它们为你绽放光芒
And all the things that you do
而你却如此胆怯小心
有人说它是称颂母爱伟大,有人说它鼓励吸毒者勇敢戒毒,有人说它表达爱意,boyhood说它是在描述时间呢。
中国社会婚姻大多坚持从一而终,并不可与美帝过半的离婚率相比,因为国情的不同,我认为这部电影对于美国人更好看,更贴切。而一部分中国观众认为“其实没什么”和“并没有那么神”其实很正常也可以理解。
但是稍微“本土化”和“个人化”一点,我们都会热泪盈眶的,梅森想问老爸“世界上有没有精灵?”,我问老爸的是“人死了会去哪里?”。这些有趣的问题也许永远没有答案,可是我们机智伟大的爸爸们,都用了他们自己的方式回答了我们,用了他们自己的方式陪伴我从小们成长。
姐姐从小可是个活泼的孩子,“骚首摆弄”,好不欢喜,可是到了后来,却越来越趋于沉默,甚至不善表达。妈妈过去可是个漂亮的妹子,“金发碧眼”,勇猛无敌。可是到了后来,却越来越趋于衰老,没了身材,皱了皮肤,孤独敏感。爸爸从前可是个酷酷的帅哥,放荡不羁,不屑过平淡的生活,热心政治,可是到了后来,只想过安稳的生活。
一切,都是那么伤人,那么让人心疼。时间雕刻人,时间刁钻人,时间审判人,时间把你变成另外一个人。
影片没有俗气的打上“2002”“2005”“2014”等俗气的数字,一切剪辑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生硬之感,让你体会到一切都是那么卓然天成,那你感叹成长真他妈的是件不经意的大事。
片中教授的两个孩子怎么样了?梅森最初的小伙伴怎么样了?影片没有提,也不会提,“就这样了!”,走失了,走丢了,有缘的,无缘的,一个人的视线只有那么点,一些人也仅仅是过客,无论你们发生了什么,这个世界不会关心,时间更是不会搭理,该走的不会留。
不是我们把握了时间,而是时间把握了我们,你惊叹于一个少年的变化是如此迅速,你惊叹于一个女性的衰老是如此迅速,你惊叹时间是如此迅速。
就好像,从来都是现在。
就好像,从来没有时间,从来没有我。
回望成长,一条平凡之路,行路的我们却不会是无趣的,谁的成长没有得到与落空,谁的成长没有载上欢声和笑语。
只愿珍惜,珍惜时间,珍惜身边人与眼前事。
一路顺风。
﹉﹉﹉﹉﹉﹉﹉﹉﹉﹉﹉﹉﹉﹉﹉﹉
MTC上给出了100分,烂番茄100%的新鲜度,IMDb达到了8.9分,说明了主流媒体非常欣赏,赞誉有加,影迷们非常喜欢。
有望冲奥。个人2014年度榜单排前三,另外一部是《布达佩斯大饭店》。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大多想说的都包含在magasa老师的答案里以及前面其他很多人的答案里了。
我自己可能很难去对这部电影做什么特别客观评价。
但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
影片的最后有这么几句台词:
You know how everyone is always saying, "seize the moment." ?
(Mason Nod)
I don't know, I'm kind of thinking, it's the other way around. You know, like, the moment seizes us.
Yeah, yeah, I know. It's, it's constant, the moments, it's just, it's like it's always right now, you know?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美国文化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来完全理解导演所截取的这些moments,但是仅仅是Yellow,Crazy,一首歌舞青春里的歌,Love Game,Somebody You Used to Know这几首歌,还有最早的Mac,iPod,Telephone的MV,这些直接取材自“right now”的事物,或者说已经完全是融入到当时背景里本身就成为时间点一部分的东西,通过这部电影,好像把过去的12年又重新展开给观众看一样,让观众回想到自己过去的12年。
这一切,因为都真正取材自当下,完全的真实,散发着迷人的时光的味道。
【陈缘的回答(2票)】:
先去看了再说呗。这片子腾讯居然花了大价钱买回来国内首播,企鹅也是蛮良心的。。观看地址: (付费的。。5块钱)
【石大毛的回答(1票)】:
写这个的时候听着的是电影开场时一样的歌曲,coldplay的yellow。
Coldplay的Yellow把我们带进的是一个爱仰望天空的小男孩的世界,而这首歌也是在故事开始的两年前,2000年发行。
言归正传。这部电影对我这一个喜欢看高智商剧情片或者无脑喜剧片,或者励志青春片的人来说,是一个怪异的存在。没什么剧情,基本就是流水帐。没什么喜剧,基本就是家长里短。青春是一大把,但是又不励志。一个没有大人物的传记电影,一个按部就班的家庭生活,一个不唱不跳的青春故事。
萌娃在你面前刚和小女孩传完纸条,半个小时之后他就长大了,和小伙伴一起抽烟聊女人了。她姐姐影片刚开始还不许爸爸说the F word,后来不也是染起了头发,一幅社会女青年的模样。
也许这就是成长。你没来得及抓住时间,你也没被时间抓住,你只是活在时间里(最后一句台词)。就像梅森的妈妈在他上大学的感慨一样,结婚、生孩子、离婚、读硕士、又离婚、把女儿送上大学、把儿子送上大学,还没来得及好好珍惜,时间都去哪儿了?
也许大家都在关心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十二年不换角,每年拍一点,这一话题我看上面的回答基本都吹上天去了,还有的直接上升到美学高度了。但是大家想一想,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今天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每天陪在我们身边的人,只是我们每天一起长大、变老。但是有的时候人生也像第一个继父家里的那两个小孩一样,昨日还是促膝长谈的好友,然后就是突然的离别,好久不见,后会无期。
这是一部接美国地气的电影。注意外形、喜欢小女孩、和大孩子抽烟、和女朋友上床、打工挣大学学费,都满满的是美国故事,加上ipod、iphone、笔记本电脑的变化,汽车的变化,衣着的变化,偶像文化的变化,德州的政治、宗教、文化氛围等。也正是因为它接的是美国的地气,虽然唤醒了美国影评人的集体回忆,给了如此高的评价,我这个中国长大的孩子没有那么深的感触,只能大概看看意思。
因为我们的6-18岁的青春很多献给了班主任捕获的纸条,在中国这叫防止早恋,在美国这叫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
【Johnson的回答(0票)】:
流水账也好,温吞水也罢,你可以为林克莱特12年拍一部电影的诚意点赞,也可以为影片的平淡琐碎盖上一个过誉的名号。但对于我来说,它就是如此云淡风轻,感觉就像读了一首关于时间的诗歌。
温吞水般的电影却是后劲十足,观影后第二天,我对该片的感触越来越深,终于忍不住在我的观影日记里写下一段短评:
我们总奢望记录下时间的流逝,到头来却只发现时间改变了我们。我们问时间: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时间说:我什么都没干啊,我只是个维度罢了。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并不是我们永远无法追上时间的脚步,而是我们不知道,时间其实是恒定的,就像是现在这一刻。
--------------------------------------------
那一刻我似乎也懂了母亲为什么会说“我总以为(人生)会比这个多”,似乎也懂了主人公热衷摄影的含义,似乎也懂了什么叫做“我们总想掌控时间”,但到头来却发现“是时间掌控了我们”。
其实还有很多想写的,但看透不说透,是林克莱特的风格,也是我的风格。
--------------------------------------------
(本答案纯属偏题,纯属无理取闹,题主见谅。各位看过就好,不必纠结在意,谢谢)
【JackJin的回答(0票)】:
作为一个经常自问作品是否伟大的观众,看完Boyhood的感受是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拍手叫好。
上映前尽管看到诸多噱头和好评,并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特别是十二年的拍摄手法——是很新,是很不容易——那又怎么样呢?而且这样的拍法在构建故事上操作难度极大,一不小心就会拍得无聊透顶。
走进电影院唯一的信念来自对之前导演和Ethan Hawke合作的“爱在”三部曲无比的喜爱。总是被其中绝妙的台词震惊——从最琐碎的生活细节,自然牵扯生发出冰山般的经历、信念、情感的纠缠,甚至上升为哲学的对立。家庭、爱情中的每一件琐事,都只是冰山一角。
Boyhood完全没有令我失望。是的,这就是一部编排聪明绝顶的流水账。电影勾起我们相似的、不同的、渴望拥有的、憎恶发生过的成长史,也映照出我们错综复杂、悲喜交加的当下。后程节奏稍慢是我对这部电影唯一的批评;整体音乐编排是故事和演员之外最大的亮点。
这部电影,让我们快步跟随流逝的时间,重温自己的过去,站在复杂的当下,眺望朦胧的未来。不像其他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并没有带着被植入的某些“观点”、“价值”离开;但那最后一刻的兴奋、忧虑、迷惘和坚定交错在一起,让我的心为之轻轻摇动。
【吴三爷的回答(0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这导演是有多爱Ethan Hawke啊。
【李柠檬的回答(0票)】:
什么时候国内上映
【JackTang的回答(0票)】:
美好的观影经历,以往的戏剧冲突经验没有见到,就是平实的生活展现在面前。普通人、普通事,慢慢成长,慢慢变老。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语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