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黑社会永慧路改造没有下水道,不如不改造呢,

苏埠镇信息公开网
当前位置:
> 苏埠镇 >
>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年创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结
&公民,其他/其它
&综合政务,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年创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总结
【字体:】&【】&【阅读次数:】&【】&【】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位于大别山东北麓,是淠河出山入淮第一镇,是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重点镇,自古以来就是皖西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素有“小南京”之称。镇域总面积68km2,人口8.2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4.2km2,常住人口4.2万人,辖2个街道办事处,16个行政村,4个街道社区。2013年,实现财政收入3800万元,其中,地税1607万元,国税781万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6亿元,新增商住面积8万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3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全局,全面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商贸活镇、旅游兴镇、开发建镇”五镇战略,坚持以争创全国和省级文明乡镇活动为载体,以评比评选为抓手,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围绕“立足镇情、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权责一致、奖惩挂钩”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使全镇群众性文明创建氛围日渐浓厚,创建成效日益显现,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一、加强领导,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保证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实行“党委书记主抓、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并及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协调组、宣传组、督查组。做到创建工作有领导负责、有专门队伍抓落实。二是宣传发动到位。通过召开创建文明乡镇动员大会、张贴标语、悬挂过街横幅、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创建工作要求,提高全体群众、镇区居民对创建工作的认识,使他们自觉加入到创建活动中来。三是责任落实到位。镇党委、政府将文明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将创建工作面扩大到全镇,镇政府与镇直各单位和各行政村、各单位与各办公室及个人、各村与各村民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规定镇直机关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文明创建的责任人,全镇党员干部都有责任抓好创建工作。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严明、上下齐抓、人人参与的创建工作局面。四是经费保障到位。近几年来,镇财政每年安排给镇创建工作办公室的工作经费都在20万元以上,用于完善办公设施、健全工作制度、开展创建工作。五是督查整改到位。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检查、考核、奖惩制度,领导小组经常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定期通报。围绕解决创建中的难点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问题,查找不足,限期整改,确保实效,使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推进有力、有序、有效。
二、创新载体,推进创建活动持续深入
镇党委、政府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土地建设环保局,配强了编制8人的城管监察中队,设立了有36名工作人员的保洁服务中心。将文明创建任务落实到村居单位,实行常态化管理。结合创建“文明生态集镇”对手赛、“三线三边一点一地”环境整治、美好乡村文明创建以及“四创”活动,从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检查落实、评比奖惩、经费投入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点两线全覆盖”的创建格局。“一点”即集镇创建向周边村居辐射;“两线”即苏戚路、苏横路向沿线村延伸。同时,南楼、苏南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文明创建工作成为市、区新亮点。全镇真正形成了镇村联动、全民参与的的浓厚创建氛围。今年初,镇建立了辖区主干道“白色污染”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苏戚、苏横路段以及镇区划分到村居,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将任务落实到村居,镇实行“旬暗访、月明查、季考评、年评比”,并按文件规定兑现奖惩。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及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绩与评先评优、福利待遇相挂钩,克服管好管坏一个样弊端,使城镇各项管理工作走向了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强化集镇管理力度,杜绝违建发生,提升集镇承载功能。今年以来,组织人员集中开展了“户外广告牌”以及“废品收购点”两项专项整治,强化对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不良行为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执法实效,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在大力进行集镇开发建设管理的同时还十分注重集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发挥功能作用,方便人民群众,近三年来,先后获得安徽省十佳绿色生态乡镇、安徽省宜居小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称号。
近年来,组织开展了“星级文明户”、“五比五好”等评比活动以及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开展了诚信经营、文明经商、创建文明集市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每年的学雷锋和国际志愿者服务日期间,志愿者们深入到辖区敬老院为五保老人打扫卫生,到村居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到集镇主干道清扫垃圾等;制订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杜绝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现象;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积极争取城市党政机关、企业单位的支持,镇20个村居与市直2个单位、区直8个单位及4个企业结对共建,各结对单位共帮扶结对村居争取各类资金450多万元,为结对共建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70多个,提供资金支持19万元,结对帮扶159名党员群众,帮扶困难党员群众资金9.31万元。
三、强化管理,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一是科学规划。近几年,镇党委、政府在编制各类规划上投入200多万元,实现镇村规划布局合理,并做到及时修编,新民居有鲜明特色,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2013年又修编了《镇总体规划》,编制了《镇保护规划》,在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的基础上,2013年又申报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9000多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新修镇区水泥路面10公里,镇区安装路灯300多盏,清理整治老街河道1000多米,苏戚路和苏横路实现升级改造,实现下水道、绿化亮化、人行道机动车道等全配套,建成占地10亩的公共停车场和占地8亩的文化广场,改造升级高压线路和自来水厂,村村建了医疗室。三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每年投入120万元用于集镇卫生保洁管理。与居民签订门前三包合同,与保洁中心、保洁人员签订保洁责任书,严格兑现奖惩,确保制度上有章可循,管理上不留死角,人员上在岗有责。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施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和改水改厕工程,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做到了新农村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完美结合。认真组织开展“四创”活动,优化农村居住环境。以整治各村组居民点卫生死角、沿线公路两侧为重点,加快推进“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清除生活和建筑垃圾,保持农村村容整洁。苏南村被列入2012版《锦绣江淮好家园——安徽省美好乡村50例》。2013年,南楼村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全国1100个)。圆满完成六潜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4个村房屋墙面进行刷白美化,对211户老宅进行了拆除,对乱搭乱建进行了清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施六潜高速公路绿色长廊建设490亩。在2013年裕安区一类乡镇文明创建对手赛中,苏埠镇获第一名。2013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四、注重引导,推进文化设施建设
近年来,全镇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文化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并实施了与省联网,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切实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库区移民、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桥加固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工作,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综合文化站、中心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等建设类民生工程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抓好农家书屋建设、村组文化室建设和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抓好创建舆论环境建设。结合苏家埠战役陈列馆、纪念碑、徐帅铜像等,建成文体活动中心,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镇内现有广场舞俱乐部三家,晴天每天晚上在路灯下都能听到音乐,看到跳舞的人群。镇老年艺术团有成员30余人,每逢有喜庆之日他们都排节目演出。镇广播文化站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村村有农家书屋有投影放映室。民间艺人文化团体常在传统节日组织演出。镇中心校经常组织经典诵读比赛和校园文化活动,2013年10月,在苏南中学成功举办裕安区第七届校园文化节。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组建了“爱心妈妈”和“代理家长”队伍,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关心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从而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等问题的发生。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献爱心、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成立苏埠镇精神文明共建理事会,开展扶贫助学工程,建立中小学生助学金制度,资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从而形成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良好环境。镇党政班子成员也分别与贫困学生接对子,并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对本镇文化市场管理有序,聘请当地有威望的老同志任网吧监督员,公安、工商机关经常以游戏厅进行清理检查。实现网吧管理和校园周边环境按要求整治到位,认真执行网吧现场检查记录制度和网吧违法经营案件处理公示制度,严格落实“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管理规定,坚决取缔黑网吧。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规范校园周边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秩序。配合区文化稽查大队开展了夜查网吧、KTV等娱乐场所活动,并取缔一家存在安全隐患的娱乐场所。配合区、镇关工委对镇内4家网吧又进行了突击检查,为孩子们的成长净化了环境。
五、倡导新风,着力夯实创建根基
近年来,全镇在窗口服务单位深入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强素质”为内容的“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在机关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评选“老亲敬老之星”、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好媳妇、美好家庭、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十佳少年等评选活动,在全镇形成学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等多层面教育网络,聘请镇老教委主任、司法所所长等深入全镇各中小学向青少年作报告,聘请82岁的退休老干部戴清在苏南初中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精神。镇文明办在镇区主干道设立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牌。坚决反对和强力整治农村封建迷信、邪教活动、聚众赌博、婚丧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宣传和倡导。积极开展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教育效果。加强与外出务工农民联系,向他们开展文明礼仪、首先素养和就业技术技能培训。近年来已有十多名外出务工成功人士乡办企业。全镇社会治安良好,秩序井然,无黑恶势力、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 苏埠概况
--中央政府网站--
--省级政府网站--
--县区政府网站--
--乡镇政府网站--
Copyright & 2015
裕安区苏埠镇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关于申报苏埠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的请示
编辑日期: 10:59:25&&&单位:裕安区苏埠镇人民政府&&&作者:办公室&&&阅读:
区发改委:
根据日六安市裕安区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纪要(第5号)和相关文件精神,我镇拟在永慧大道以西地块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250㎡,其中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中心300㎡、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社区服务中心150㎡、村级组织活动社区服务中心800㎡。项目总投资约15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59万元,其余91万元由镇自筹解决。
特此请示。
苏埠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苏埠镇社区服务中心
二、项目法人:苏埠镇人民政府
三、建设地点:苏埠镇永慧大道以西、永红路以东地块
四、建设内容: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
五、建设性质:新建
六、项目背景:苏埠镇位于裕安区西南部,系全国重点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省文明乡镇等,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万人,属人口大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央到地方简政放权政策的实施,广大群众越来越需要政府提供各种快速、便捷的服务,因此,建立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尤显迫切。位于永慧大道以西、永红路以东地块系苏埠镇总体规划的政务服务用地,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平整和进出口道路感化,水电通畅,适宜进行项目建设。
七、建设规模:三层楼房计1250㎡,其中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中心300㎡、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社区服务中心150㎡、村级组织活动社区服务中心800㎡。
八、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投资概算:按现行价概算投资为150万元。
2、资金来源:中央预算内投资59万元,其余91万元均由镇自筹解决。
九、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满足全镇广大群众办事需求,减少广大群众办事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项目可行。
--中央政府网站--
--省级政府网站--
--县区政府网站--
--乡镇政府网站--
Copyright & 2015
裕安区苏埠镇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安市苏埠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