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帮忙找600道小学一年级下册减法和600道小学一年级下册分数加法和减法,格式也排好,不要歪歪扭扭的

(请您对文章做出评价)
《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一)》仅授权乐教网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小学数学最新文章
小学数学推荐文章
更多 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一) 相关新闻
更多 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一) 相关内容您当前的位置:&>&&>&&>&&>&&>&
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4-75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原理,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3.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挂图(或课件)、整捆的小棒3捆,单根的小棒15根。学具:学具盒、每人准备整捆的小棒3捆,单根的小棒15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星期天,小明、小亮和小红相约去小区公园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正在玩什么游戏呢? 哦,原来他们在玩“数画片”游戏呢!(电脑演示小朋友玩数画片的多媒体动画画面,三个小朋友先后说出“我有9张画片”,“我有24张画片”,“我有6张画片”。)二、动手动脑,探究新知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谈话: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根据他们“数画片”的游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并且请你根据自己所提的问题列出算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问题及算式。师: 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问题!9+6等于多少,请小朋友们一起大声地说出来。2.交流算法,掌握方法(1)提问:24+6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先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先摆一摆小棒再想一想。如果你不需要小棒,也可以直接将你是怎样算的写下来。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谈话:小朋友们的办法真不错!摆小棒的时候,你是怎样知道有30根的呢? 引导学生归纳:4根小棒再加上6根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一共有3捆,就是30根。提问:如果不摆小棒,你是怎样算的?(把24分成20与4,先算4+6=10,再算20+10=30)B.比较提升比较摆小棒和直接口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2)学习24+9提问:你能算出24+9的答案吗?请四人小组讨论。小结:你们在计算时,用了不同的方法计算。那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B.提问:我们计算24+6和24+9这两道题时,都用了哪些方法?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用摆小棒的办法解决问题,将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分开摆,并将单根的小棒凑成10根捆成一捆,再计算。还可以把一个加数分成两个数,再通过两次计算,算出得数。(3)揭示课题提问:今天学的计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谈话:谁能编出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考考大家?学生可能提出问题:(1)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9+6(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24+6(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24+9(4)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24+6+9A.学生汇报。先请摆小棒的学生交流,边摆边说明自己的想法。再请直接口算的学生交流。引导观察、比较、思考,发现是将单根的小棒合成一捆,也就是将个位上的数先合起来,满十了向十位进一。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式,展示思考过程。学生可能出现:先算24+6=30, 先算9+4=13,
先算9+1=10,再算30+3=33。 再算20+13=33。 再算10+23=33。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1.圈一圈,再计算。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们学着刚才摆小棒的办法来圈一圈小棒,再把计算过程写下来。2.比一比,再计算。想想做做第2题。观察每一组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以在算出第一题4+8=12的基础上,再计算下面的三题,只要几十加十二就行了。)计算第2-3两组,看谁算得又快又对。3.想想做做第3题。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尝试完成。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圈、怎样算的?集体汇报:理解学生中不同的圈法和算法。学生独立完成其中第一组题。交流怎样才能算得快呢?学生完成后交流你是怎么算的?独立完成,说说数量关系。交流。四、课堂总结谈话:小朋友们真棒,从游戏中找出了数学问题,并且自己动脑筋解决了它。你能说说怎么解决的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新想法和新见解?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24+6 = 30
24+6+9=39
6+9 = 15
作业练习册第66页。教学后记第2课时
练习十一(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6-77页第1-7题。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理解规定从个位算起的合理性,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通过比较,突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的相同和不同,并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不同。3.培养学生估计、判断意识,提高鉴别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若干。数字卡片。学具:学具盒中数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幸福路小学的数学俱乐部成立了,为庆祝俱乐部的成立,今天将在学校举行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好吗?组织活动,提升能力1.第一项活动:眼疾手快(1)宣布活动规则:A. 出示算式,观察每一组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B.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C. 交流:你有什么诀窍要告诉大家吗?或者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2)活动开始。2.在第一项活动中,很多小朋友表现很突出,真可谓是眼疾手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数学快车道”,去感受一下数学计算的“快车道”。第二项活动:数学快车道教师出示一组两位数,78352956436784(1)再出示“7―9”三个一位数,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一位数,与每个两位数相加,比比谁算得快呢!(2)出示“2―6”五个一位数,再从一位数中选择一个,分别与两位数相加,计算和分别是多少。3.经过了“数学快车道”带给我们的刺激,让我们去探一探“数学陷阱”吧。
第三项活动:数学陷阱(1)出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算式,并在每个算式后面出示两个得数,哪一个得数对呢?请学生仔细辨认,把对的圈出来。交流:说说错在哪里?错误的得数是怎样得来的?你要吸取什么教训?4.计算时我们不仅要看清题目,还要注意思考计算方法上的不同和相同。有这样一组题目,你能分辨清楚并正确计算吗?出示练习十一的第3题:算一算,比一比。5.今天的学习给你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吗?6.想想做做第5题。
关注学生的错误,说说错误在哪里?怎样改呢?你要吸取什么教训?7.想想做做第6题。说说条件和问题,启发:要把哪些球放进纸箱里?要知道纸箱里能不能装下这些球,先要算什么?算出这两堆球一共有多少个之后,还要做什么?8.想想做做第7题。首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独立计算,巩固计算方法。交流计算时的关键和注意点。A.同桌两人进行对抗赛,比一比谁算得对又快。B.指名学生进行计算。学生游戏。(略)学生独立计算并选择正确得数。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时的不同和相同。学生交流。学生独立计算,计算后校对。 (或者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吗?)独立完成,并交流。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作业练习册第67页。教学后记第3课时
练习十一(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7-78页第8-13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估计的意识,提高判断能力。2.进一步正确、熟练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3.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自觉估计并计算验证教具学具准备:教具: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导入练习星期天,老师想去超市购买一些物品,来到商店,看到商店里挂着这样的商品价格表。(出示商品价格表)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商品价格白板23元荧光笔5元词典22元脸盆14元沙琪玛7元桂圆35元拖把48元磁
带9元书包70元(1)老师如果买一块白板和一支荧光笔的话,大约要付几十元呢?你能列出算式吗?提问:你知道得数是几十多吗?怎么想的?(2)如果老师买一块白板和一盒磁带呢?(3)你还能像这样提出一些两位数加一位数或加整十数计算的问题吗?学生列出算式:23+5=?引导学生想到:个位上3+5不满十,所以不要进位十位上还是2,得数应该是二十多。学生计算并检验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列出算式:23+9=?指导学生提问。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二、练习巩固1.第8题。口算游戏。 2.第9题。口算测试。2分钟完成。3.第10题。你能说出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吗?
(这里可以从中选择一部分算式练习。)
你是怎样估计的?
你们的估计对不对呢? 4.第11、12题。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数量关系。5.找规律填数。
出示练习十的第10题。
先观察每一组的前4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在后面的括号里填数吗?6、思考题。学生找一找,比比谁找的多?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想一想,你能找出和是33的两个数吗?为什么?学生比赛。交流算法。统计正确率。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学生尝试举例,并指名解答问题。学生观察后发现前4个数排列存在规律。第一行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多6,第二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8,第三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9。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关注错误资源的交流。三、总结归纳这节课同学们积极动脑,大胆交流,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四.作业练习册第68页。教学后记第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9-80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与同学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挂图(或课件)、整捆的小棒4捆,单根的小棒15根。学具:学具盒、每人准备整捆的小棒4捆,单根的小棒15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 计 意 图修改备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三位好朋友:小华、小军、小丽,收集了一些“数码宝贝”画片,现在他们分别有了多少张画片呢?小华:我有30张画片小军:我有34张画片小丽:我有8张画片1.你能根据这三个条件,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2.在这三个算式中,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30-8、34-8你们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板书课题)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30-8、34-8、34-30。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一)探究30-8的计算方法1.合作学习,探究方法。(1)30-8等于多少?你怎样算呢? 可能出现以下方法:①摆小棒;②口算。2.建立表象,初步感知。演示摆法:摆3捆小棒,先拆开1捆小棒,再从10根中拿走8根,剩下的2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2根。3.明确算理,掌握算法。(1)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30-8的计算过程,并板书:
先算10-8=2,再算20+2=22。探究34-8的计算方法。可能出现:A.先算10-8=2,再算23+2=25。B.先算14-8=6,再算20+6=26。C先算34-4=30,再算30-4=26。D先算30-8=22,再算22+4=26。(3讨论:不管用哪种算法,用小棒操作时,都需要把一捆小棒拆开。为什么?(4)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5)把你喜欢的这种算法有序地说清楚独立思考或操作后同桌交流探讨算法。学生汇报不同算法。指名摆小棒的学生先汇报,边摆边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学生操作小棒,体会退位的算理。电脑直观演示计算过程,学生完整地说说这题的计算过程。(1)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并把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2)学生交流不同的方法,并摆小棒展示。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1题。你能用刚才所学的方法来想想做做吗?重点交流错误资源。错误在什么地方?怎么改?为什么会发生错误?你从中吸取什么教训?2.“想想做做”2.第2题。老师这里有三组有趣的题目。观察每组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3.第3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4、第4题。说说条件和问题,想想怎么列算式?数量关系是什么?先圈一圈,再计算,然后同桌相互说一说怎样计算,小组校对。每组中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都相同,减数也相同。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完成后校对。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校对。四、总结评析,点拨学法谈话: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回想一下,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这些本领是怎么学到的呢?同桌互相说说,然后告诉大家。五、作业练习册第69页。教学后记第5课时
练习十二(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1页第1-6题。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理解规定从个位算起的合理性,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通过比较,突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相同和不同,并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不同。3.培养学生自觉估计的意识,提高计算的效率。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具: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卡片(包括不退位和退位的)两位数及一位数数字卡片。学具:口算卡片、0―9数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幸福路小学的数学俱乐部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畅游,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他们要举行一次“数学小博士”闯关活动了,能顺利闯关的同学将获得“数学小博士”的称号。他们特邀请我们一起参加,你们想参加吗?好,让我们出发。二、组织活动,深化应用1.第一关A.出示算式,观察每一组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B.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C. 交流:你有什么诀窍要告诉大家吗?或者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交流计算时的关键和注意点。D.观察每组的得数,你又有什么发现?祝贺第一关闯关成功的同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加油!2.第二关在第一关中,我们比较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上的不同和相同。这里还有几组题,先看一看,比一比,再想一想,算一算。通过上面两关的练习,我们不仅弄清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上的区别,还弄清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减整十数的区别,以后计算时要看清题目,分清区别,正确计算。3.第三关教师出示一组两位数,40522436718365和“7、9”两个一位数,A.同桌一人选一个一位数比赛,比一比谁算得对又快。B.指名学生进行计算。C.任意两位数减7或9,生说得数。4.第四关看谁是火眼金睛,能准确找到对的得数。并说出错误的得数在计算时错在哪里,找出错误原因。从这一关的练习,你得到什么启示?你要提醒大家什么?5.第五关出示数字卡片“2、3、4、5、6”,选择其中的一位数组成减法算式,看谁编得算式多并计算正确。6.第5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关注学生的错误,说说错在哪里。7.第6题。说说条件和问题,想一想,怎么计算找回多少元?第一、第二组题的被减数都相同,减数不同;第三组题被减数不同,减数相同。第一组第一题是不退位减法,其他的都是退位减法。学生独立计算,巩固计算方法。先看个位够不够减,如果被减数个位够减,从个位直接减去;如果被减数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后再减。引导学生关注减法算式中的关系。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反而越大;而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就越大。出示三组题目,学生观察、思考后独立计算。说说每组题各有什么区别,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一位数,用每个两位数减一位数,比比谁算得快呢!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思考错误得数的由来。交流校对,交流时引导学生将所编算式分类整理,归纳比较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独立完成,说说计算过程。三、总结表彰总结闯关情况,表彰优秀者,颁发“数学小博士”喜报。提出新要求。(略)四、作业练习册第70页。教学后记第6课时
练习十二(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2页第7-11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正确、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2.学生经历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卡片学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一、谈话引入在上节数学课中,小朋友们积极动脑,学习非常愉快。出示口算卡片,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开火车抽读卡片。二、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十二第9题。(1)在这些算式中,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你是怎样判断的?(要判断看个位,个位上不够减,十位就要少个1;个位上够减的,十位也就不要变。)2.运用顺口溜判断得数是几十多。(这里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两位数加减法混合起来练习。)3.出示练习十二的第7题: 4.出示练习十二的第8题。独立完成口算,统计口算正确率。5.出示练习十二的第10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列式。6.出示练习十二的第11题。引导学生整理价格,列表。(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3)计算检验估计是否正确。(4)编制并记住顺口溜。同桌看卡片报得数是几十多,交换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请完成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交流经验。交流时说说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后,也可要求他们说说自己列式时的思考过程,突出所求问题与相关运算含义间的内在联系。三、作业练习册第71页。教学后记第7课时
练习十二(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3页。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形成相应的技能。2、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卡片、课件学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谈话:前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数学王国参观,还兴致勃勃参加了“数学小博士”闯关活动,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大吧!今天数学王国的智慧老人来了,他要带领大家一起去遨游数学王国。(课件出示智慧老人)一、比一比,谁算得对师:智慧老人说了,只有通过了下面的问题才能继续前行。1.问题就是猜猜老师今年多少岁了?2.小朋友,你们多大了?3.知道了老师和你们自己的年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老师比我大多少岁?(2)我比老师小多少岁?(3)老师和我一共多少岁?4.你能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吗?交流时教师出示板书:(
)-7=□你有什么发现?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练习时要注意符号以及计算方法上的不同。)5.出示练习十二第12题: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对比练习。引导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都要先算几个一加减几个一,相加满10时,原来两位数的十位上就会多1,不够减时,原来两位数的十位上就会少1.6.出示练习十二的第13题。引导学生根据退位不退位、进位不进位来判断算式中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有没有变化,从而确定得数是不是比50小。7.出示练习十二的第14题。8.出示练习十二的第15题。先说说题目的特点,独立计算,注意要写出第一步计算。9.出示练习十二的第16题。独立完成。10.出示练习十的第17题:找规律填数。(1)先观察每一组的前4个数,你有什么发现?(2)你能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在后面的括号里填数吗?(3)按规律填数。64连续减864、56、48、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提示,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理解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7虚岁或8虚岁。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练习中教师巡视,捕捉学生中不同的状态,对于典型错误加以讨论交流,弄清错误原因。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发生错误的题目要交流错误原因并改正。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判断,说说怎么判断的?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观察后发现前4个数排列存在规律。第一行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少6,第二行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9。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关注错误资源的交流。三、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四、作业练习册第72页。教学后记第8课时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1”的方法,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整捆的小棒5捆,计数器一个。学具:整捆的小棒5捆,计数器一个。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亮亮和明明都是集邮爱好者,经常在一起交流集邮的经验和心得。明明说:“我有34张邮票”,亮亮说:“我有13张邮票了”。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了呢?你会列式并计算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或列竖式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谈话:亮亮和明明的好朋友――红红也是一位集邮爱好者。红红说:“我有16张邮票。”红红和明明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呢?交流操作过程:操作中你碰到什么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再想想用竖式怎样计算呢?交流学生中不同的书写格式,教师指导学生在竖式中正确表示“满十进1”的书写格式。讨论:为什么笔算时一般从个位加起呢?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现在你能直接笔算65+28=?想一想:你能说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学生列出算式:34+16=?学生操作: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学生独立操作,师巡视,关注学生中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分别请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学生交流,并引导学生沟通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共同点。学生尝试列竖式。独立完成第85页的试一试。学生交流计算和思考过程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1.说一说:十位上该是几。
2.用竖式计算。关注学生中的错误资源,组织学生寻找错误在哪里?怎样改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3.同学们学习得很投入。学会了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就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请你独立解决想想做做第3题提出的问题。4.在□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进位加法题?1
填写:6、7、8、9
5.在□里填哪些数合适? 4□
8□学生看算式说出每题十位上该是几,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交流校对。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校对。(重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思考交流。任选两个数,组成进位加法题,在练习本上计算。四、评价总结,提炼学法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还有什么要对大家说吗?(或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吗?)五、作业练习册第73页。教学后记 第9课时
练习十三(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6页第1-5题。教学目标1. 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掌握2.培养学生自觉估计的意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具: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卡片学具:口算卡片、练习纸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一、辨一辨1.(出示电脑课件)一天,小狗妈妈看见小金狗、小白狗、小黑狗、小花狗不停地争吵。于是就问:“你们在吵什么呢?”小狗狗们抢着对妈妈说:“它说我做的是错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小朋友,你来帮它们评评看,究竟谁做得对呢?3 8
9 32.小狗狗们的争吵终于停止了。妈妈对大家说:“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下次一定要多注意啊。”接着妈妈又出了一道题。出示练习十三第一题。你愿意帮助它们完成任务吗?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中的错误,寻找错误原因,及时订正。出示练习题,学生逐题判断,对的打勾,错的改在下面。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交流错在哪里,怎样改,有什么启发?学生说出每题得数的十位上是几,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二、算一算谈话:数学王国的老国王年龄大了,想重新挑选一位聪明能干的年轻人接班。为了选择到更合适的人选,国王决定在整个王国进行一次选拔比赛。参加者必须回答出国王提出的问题。比赛当天,现场可热闹了。(出示电脑课件)那国王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第一题:加数45856加数296227和
你会计算这些题目吗?怎么算?国王给出的第二题:练习十三第4题。你能看懂题意吗?要求一共有多少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你能举个例吗?3.国王最后给出了第三题:练习十二第5题。
你读懂了什么吗?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校对。学生交流图意。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计算。学生举例交流。学生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完成计算。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三、课堂作业
教师注意了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原因,及时矫正。四、评价总结(略)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第3题。四、作业练习册第74页。教学后记第10课时
练习十三(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7页第6-12题。教学目标1. 熟练、准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加减法。2.继续培养学生的自觉估计意识,提高估计能力。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具学具准备教具: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混合口算卡片学具: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一、常规复习出示口算卡片,抽读卡片。多种形式的抽卡片练习口算,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二、巩固练习1、出示第6题:在○里填上“>”“<”或“=”。还有不同的判断方法吗?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小结:在比较判断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算式,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采用简便快捷的方法做出准确的判断。2.出示第8题,笔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从这些计算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计算前可以先估计一下得数是几十多,判断出是否需要进位。)3.出示练习十三第8题:估计哪几题的得数大于80,再计算。(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练习情况并作出适当的个别指导。)4.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三年级的同学制作了一些沙包,想送给幼儿园小朋友玩。他们来到了幼儿园,知道大班有18人,小班和中班一共17人,如果每人送一个沙包,那要做多少个沙包呢?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一共做了多少个?怎样算呢师:要求幼儿园一共有多少人和要求一共做了多少个沙包,都用加法解决问题。5.练习十三第10题。要求一共借走多少个,需要把哪两个数合起来?如果没有“学校有47个球”这个条件,你也能求出一共借走多少个这个问题吗?6、练习十三第11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所选的两辆车的座位数相加不能少于80,而且尽可能接近80。启发学生两两相加,从而作出符合要求的判断。7.练习十三第12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学生交流:你是怎样判断的?学生独立完成笔算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并交流寻找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学生先观察算式,找出得数大于80的算式。交流:你是怎样判断的?学生完成笔算后校对。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过程。(关注错误资源,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矫正。)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学生说说如何判断。学生独立填一填,找找有什么规律?三、全课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练习册第75页。教学后记第1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教学内容教科书P88-89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有条理地思考、有序地表述计算过程,进一步体会笔算减法规定从个位减起的合理性。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挂图、计数器学具:小棒教学过程教
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复习导入1.口算下列各题。15-6
26-82.列竖式计算。45+26
87-643.提问: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4.小结:用竖式计算加减法,一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二要注意从个位算起。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学生完成后集体校对。二、探索新知学习例题(1)出示例题挂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提问:你会列式吗?(2)探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谈话:小朋友都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了,那你会用数式来算一算吗?会用竖式计算的小朋友可以直接写出竖式进行计算,并说说用竖是怎样计算;不会计算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再想想怎样用竖式计算。追问:3捆小棒里面怎么拿掉6根单根的呢?预设二:先从5捆当中拿出1捆拆开来是10根,10根减去6根是4根,再从4捆中拿去2捆,最后把剩下的2捆和4根合起来是24。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当遇到不能直接从小棒中拿掉6根时,我们可以拆开1捆变成10个单根,再从10个单根中拿掉6根,这样就能计算出结果了。追问:为什么从十位拨去1粒珠子,要在个位上拨上6粒珠子?指导:从十位上拨去1粒珠子,要在个位上拨上10粒珠子,因为1个十是10个一。预设二:先将十位上的一颗珠拨去,再在个位上拨上10颗珠子,从个位去掉6粒,在从十位去掉2粒珠。再次追问:为什么从十位拨去1粒珠子,要在个位上拨上10粒珠子?预设一:先算十位5-2=3,在十位上写3,再算个位0减6不能减,就从十位借一个10来减,10-6=4,在个位上写4,十位上借掉了一个10,得数的3就要变成2。预设二:先从个位减起,个位0减6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一个10,10-6=4写在个位上,十位上借掉了一个10还有4个十,4-2=2写在十位上。比较:你认为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一点,为什么?小结: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不退位的减法时,可以先减十位,也可以先减个位,但遇到退位减法时,我们发现还十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找到了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是,先从个位上减起,个位上0减6不够减,就要从十位上退一是10,然后再减。为了不忘记从十位上退一,一般我们在竖式中被减数十位5的上面-点一个退位点。个位上是10减6,得4;十位上5退1剩4,再减2,得2。学习“试一试”。思考:从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上怎样算?怎样写?比较50-26和43-27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是10,第一题退位后可以直接用10减6,第二题退位后要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再减7。总结计算方法。谈话: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你能说说笔算两位数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吗?(3)全班交流先请用小棒的小朋友说说怎样摆的。预设一:先从5捆里面拿掉2捆,再从剩下的三捆里面拿掉6根。启发学生说出把一捆小棒拆成10根单根的。请用计数器的小朋友说说拨珠过程。预设一:先从十位拨掉2粒珠子减去20,再从十位拨去1粒珠子,在个位上拨上6粒珠子。请直接用竖式计算的小朋友说说计算过程④引导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在竖式上进行计算,规范计算过程。(1)教师板书算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2)集体校正,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小结:笔算两位数减法时要注意: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减起;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10再减。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十位相减时有没有把刚才所退的1先减去再减”,并请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四人分别板演,其余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完成。四、作业练习册第76页。教学后记 第12课时
练习十四(1)教学内容教科书P90练习十四(1)教学目标通过估算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自觉估计的意识和习惯,对计算中是否需要退位做出判断,有利于提高退位减法计算的正确率。2.提高学生鉴别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提高用竖式正确计算退位减法的能力。能准确判断出计算中是否需要退位。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卡片学具:卡片教学过程教
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一、复习提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小结:笔算两位数减法时要注意: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减起;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10再减。二、基本练习第1题: ⑴提问:你能说说每题得数的十位上是几吗?提问:说说你是估的?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小结:(如果学生说不出第一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是呀,我们在判断时要先看个位上要不要退位,再看十位上的数,这样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第2题:⑴大树先生生病了,你想不想当回啄木鸟医生,帮它们看看病在哪里呢?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预设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后不要忘了十位上要去掉一再减。预设二:个位不够减,不能倒过来减。同学们真了不起,帮大树先生治好了病,大树先生非常感激大家,他希望我们在今后的计算中可千万别犯同样的错误啊!那下面老师就要看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自己!第3题:练习时,教师要注意检查竖式能否正确布列;还要注意是否将得数写在横式后。学生先自己看题估一估,然后交流。预设一:在判断时可以先看个位上要不要退位,再看十位上的数。预设二:在判断时先看十位上是几减几,再看个位上够不够减,要不要退位。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计算后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学生先独立找出各题的计算错在哪里,然后一一改正。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三、解决问题第4题:1.仔细看图,你知道题里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吗?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练习时,教师要注意检查得数后面是否写出单位名称。第5题:1.学生先自己看图,说说图意。(玉米38棵,高粱46棵,玉米比高粱少多少棵?)2.提问:要求“玉米比高粱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数量关系是什么?(要求“玉米比高粱少多少棵”必须知道“玉米和高粱各有多少棵”这两个条件,数量关系是:高粱的棵数―玉米的棵数=玉米比高粱少的棵数。)3.不改变意思,这道题还可以怎么问?题里已知“我买一个书包付了50元,找回15元”这两个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一个书包多少元?”数量关系是:付的元数―找回的元数= 一个书包的价钱指名学生说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后,学生独立完成。还可以问“高粱比玉米多多少棵”和“玉米和高粱相差多少棵”。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五、作业练习册第77-78页。教学后记
练习十四(2)教学内容教科书P91练习十四(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用竖式正确、熟练地计算退位减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口算练习第6题:(要求学生在2分钟完成)比一比大小。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仔细比较。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二、笔算练习第7题: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计算得很认真,大部分做得又对又快,不过,有点慢的小朋友也别着急,回家再多练一练,明天肯定会有进步的。提问:我们在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我们在笔算退位应该注意减法时⑴相同数位对齐; ⑵从个位减起;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10再减。2.谈话:在3分钟内,我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3.教师计时,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教师行间巡视。4.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对错得较多或完成较慢的学生要注意了解原因,给以帮助。第8题:提问:你能说说哪几题的得数小于40吗?为什么?预设一: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预设二:相同数位对齐; 预设三:从个位减起;预设四: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10再减。搜集学生的几个典型错误,请大家轻轻讨论一下,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学生独立计算。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自己刚才的估计是否正确。三、解决问题1.学生认真读题后提问:题里给出了我们几个信息?要求几个问题?(题里给出了我们三个信息,分别是“一个洋娃娃12元”、“一辆玩具小轿车50元”和“一辆玩具飞机34元”。)2.要求“玩具小轿车比玩具飞机贵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列式?要求“洋娃娃比玩具小轿车便宜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你会列式吗?根据这些条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后并口头解答。预设一:玩具飞机比玩具小轿车便宜多少元?预设二:一个玩具小轿车和一个玩具飞机一共多少元?预设三:玩具小轿车比洋娃娃贵多少元?预设四:一个洋娃娃比和一个玩具小轿车一共多少元?预设五:三样玩具一共多少元? 3.练习十四第10题。启发学生思考:要求找回多少元?要知道哪两个数量?要求还差多少元?要知道哪两个数量?(要求的问题有两个:“玩具小轿车比玩具飞机贵多少元?”和“洋娃娃比玩具小轿车便宜多少元?”)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在得数后面写单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新本领?五、作业练习册第79页。第14课时
复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93页第1~8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培养学生计算前认真审题的习惯,有利于计算能力的提高,形成计算技能。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提高计算正确率并形成一定的技能。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复习口算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会了什么?小结:我们不仅知道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而且有了一些经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口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谈话:我们先来进行第一轮口算,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40-3
61+20 23-4
68-750+12 46-7
提问:做这些口算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教师计时,要求学生在1分半钟完成。指名直接报得数,其余学生同桌互批,及时发现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并改正。二、基本练习第1题:集体校正后提问:⑴说说你是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如36+3
36+7小结:其实,第一种口算两位数加法的方法,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就是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加一位数,再和整十数合并。另外两种方法也不错。⑵说说你是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如45-4
45-8小结:如果个位数够减,则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个位不够减,则从十位数中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成十几再减。
第2题: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8+”的小蚂蚁和“9+”的小蚂蚁要比赛过小木桥了,小木桥的每块木板上都有一个数字,它们每跳到一块木板上都要用自己身上的数字和不板上的数字组成一个算式,算对了才可以跳到下一块木板上……比一比,看谁先到河对岸?第3题:谈话:刚才顺利过桥的小朋友请你继续努力,没通过的小朋友也别着急,加油哦!第4题:第二轮口算:刚才大部分同学都很了不起,能立刻算出结果。速度慢的小朋友不要急,还有一组口算题,咱们争取赢回来,有信心吗?不过老师可要提醒你们,下面一组题,可要看仔细了哦,咱们看看谁的眼力好!教师对学生练习的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第5题:1.出示题目:43+9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完成。预设一:我是这样算的,把36分成30和6,先算3+6=9,再算30+9=39;把36分成30和6,先算6+7=13,再算30+13=43。预设二:我是这样算的,把36分成33和3,先算3+7=10,再算33+10=43。预设三:我是这样算的,先算36+10=46,再算46-3=43。预设:我是这样算的,把45分成40和5,先算5-4=1,再算40+1=41;把45分成30和15,先算15-8=7,再算30+7=37。预设:……学生进行游戏,对顺利过河的学生加以鼓励,对做错的学生给予帮助。游戏规则和第2题基本一样,学生进行游戏后进行评价。教师计时,学生在1分半钟完成。一学生直接报得数,其余同桌互批并改正。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哪些算式的得数比50大?在□里画钩。三、解决问题仔细看图,提问:1、提问:你会算吗?学生独立解答。2.交流: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学生根据题目,完整地叙述题意。(一本《儿童画报》共46页,小宁还有8页没有看。小宁已经看了多少页?)四、全课总结把你今天的收获回去告诉爸爸妈妈好吗?五、作业练习册第80-81页。教学后记第15课时
复习(二)教学内容教科书P93~94第7~13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熟练程度,并形成一定的技能。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问题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计算寻找秘密,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教学重点1.熟练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2.能根据不同的问题合理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备注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利用学过的计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一、复习笔算1.算一算(第9题)。5 6
⑴谈话:你能算一算、比一比吗?提问:你觉得笔算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预设一: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预设二:相同数位要对齐。预设三:从个位算起。……小结:我们在笔算加减法时应该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退一或退一作十。2.用竖式计算(第10题)。 谈话: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比比谁最细心、认真!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不要忘了在横式后面写上得数。呈现学生典型的错误资源,讨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应该注意什么?3.夺红旗比赛(第11题)谈话:比一比,看哪个组做得又对又快,最先夺到红旗?完成后教师要及时作出评价。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提问:你有什么发现?预设一:竖着看,都是加法,第一个加数都是56,第一道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是进位加法。 预设二:横着看,两道题的数字都一样,只是它们的运算符号不同,第一行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第二行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第8题。学生在课本上分组完成第9题。二、解决问题2.第11题:提问:⑴题里告诉了我们几个信息?(题里告诉了我们四个信息:小芳第一次跳了35下,第二次跳了38下,小刚第一次跳了44,第二次跳了39下。)⑵要求“小芳一共跳了多少下”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你会算吗?⑶要求“小刚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跳多少下”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一:小刚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下?算式是:44+39=83(下)预设二:小芳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跳了多少下?算式是:38-35=3(下)预设三:小芳第一次比第二次少跳了多少下?算式是:38-35=3(下)预设四:小芳和小刚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下?算式是:35+38+44+39[要求“小芳一共跳了多少下”必须知道“小芳两次各跳了多少下”,算式是35+38=73(下)] 学生独立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四、全课总结真了不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到达了智慧宝塔,又从智慧宝塔顺利返回,发现了秘密,学到了本领。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的问题。请大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五、作业第7、8题。教学后记
以上是《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详细内容,《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拇指教育的编辑和众多的网友会员精心为您奉献。请记得收藏本站。更多有关《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方面的资料,请在网站栏目中查找。转载本文,请注明: 感谢支持!
与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相关的精品文章
无相关信息
& |& & |& WA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数加法和减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