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地煞小周天 pdf时突然有股东西直冲上丹田是怎么回事

请大师告诉我小周天怎样练?大周天怎样练?我这样练习对不对?_真气运行法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199贴子:
请大师告诉我小周天怎样练?大周天怎样练?我这样练习对不对?收藏
请大师告诉我小周天怎样练?大周天怎样练?我这样练习对不对?1.我练的小周天是这样的,先感觉有一股气从两眉之间上的上丹田慢慢从中间经过舌头再到中丹田,最后再到下丹田,再到会阴,再从尾巴骨,再从腰和背的中间到头顶的百汇,再到到两眉之间的上丹田。请问这样练对不对???2.我练的大周天是这样的,先感觉有一股气从两眉之间上的上丹田慢慢从中间经过舌头再到中丹田,最后再到下丹田,再到会阴,再从两腿之间走到脚心,再从脚心走到腿的外侧回到会阴。再从尾巴骨,再从腰和背的中间走到头顶的百汇,再走到两眉之间的上丹田。请问这样练对不对???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他和晓霞在县上的文化馆集中排练了三天
楼主自学的吗
楼主自学的吗
莫名其妙,你如果坐忘,我可以帮你引荐师傅,要是没有,你还是乖乖练功不要左搞右搞
吴泽衡编辑吴泽恒,1967年出生,广东揭阳市惠来县人。自称是所谓的佛教第88世、禅宗第61世衣钵传人,少林寺第32代传人;1990年,吴泽恒自创“华藏法门”邪教组织。1993年,后邪教组织改名为“华藏心法”。2013年,邪教组织改称“华藏宗门”。2014年8月,该邪教组织被珠海市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日,吴泽恒因涉嫌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强奸罪,诈骗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吴泽衡等人近日被提起公诉。 [1]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如何练习气功?
  一、姿势
  (1)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是一般人习惯坐法。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二、对五官的要求
  (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那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此谓&慧剑斩乱丝&。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在贯通壬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三、练功须知
  (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
  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
  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加任何意识作为。久久行之,真气就在心窝部聚集起来。而且这个方法本身就是排除杂念的好办法。
  呼气时真气下行进入丹田,为达此目的,必须先聚集真气,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时并不意守丹田的原因。如果开始就气沉丹田,初学不易掌握,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终止。
  ②时间:如果想如期完成这一阶段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如果条件许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没有固定时间也不要紧,抓紧练习即可。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钟。认真练习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
  ③反应:练功三到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到十天,每一呼气就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第二步、气沉丹田
  ①方法:当第一步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向小腹推进。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大将产生高热,很不舒服。
  ②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30分钟,10天左右即可气沉丹田。
  ③反应:每次呼气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
  第三步、意守丹田
  ①方法:当第二步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的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时把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义。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一步功法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③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形成气丘,随着时日和功夫增长,气丘增大,小腹力量增强。力量足够时会向下游走,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腰背发热等。
  第四步、通督
  ①方法: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时候,勿忘勿助!意识跟随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引导(勿助)。上行的速度是由丹田的力量大小决定的,若力量不够,它就会停下来,待丹田力量充实再继续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顶即可。
  ②时间:每天可增加练功次数和时间(40~60分钟)。有人一霎那就可通督,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很大。有人经过数小时、数天,大多是一周左右。通关过程为正常生理现象,人人可通,极个别通不过的另有原因。
  ③反应:在第三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名门处感觉真气活跃,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有的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头很猛,一次冲过督脉;有的行行驻驻,数日方过;有的像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通督前后身体可能不稳,注意及时调整。头部感觉箍紧,有时沉闷不适,为正常现象。此阶段异常关键,不可疑虑放松。
  第五步、小周天成
  ①方法:真气过玉枕、百会后,向下经鹊桥(舌抵上颚)入壬脉。小周天就已经通了!此时,一吸气真气入脑海,一呼气真气入丹田。此后,原则上还是意守丹田,丹田是长期意守的部位。如果百会出现活动力量,也可以意守百会,灵活掌握。
  ②时间:每日三次,每次60分钟或更长。
  ③反应:此步初期,可能各种触动现象不断,十余天即可消失。
  练习气功的要领:
  (1)松静相辅,顺乎自然
  松与静的关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进入静,而入静后,也必然呈现全身放松,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这个松必须掌握松而不懈的状态。采用卧式,全身放松较易实现,但在摆好姿势以后,还应全身微微晃动几下,达到卧之舒适。站、坐两式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
  放松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的放松,首先要伴随着全身肌肉放松,使整个身体有一个舒适松快的感觉,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过于集中,要消除紧张状态,达到精神意识的放松。
  静,是指相对安静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无声,体会悠闲自得,在意识方面强调通过意守,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总之,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关键,掌握得好,可以迅速获得良效,掌握不当,往往会出偏差。
  (2)练意练气,意气合一
  气功之气,主要是指真气(元气)。练气之初,必须由练肺气(呼吸之气)入手。肺气的锻炼,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异。虽然如此,但不论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匀、细、长、缓&。练功有素之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甚至可达二三次,形成缓慢的腹式呼吸。
  呼、吸气的锻炼,必须由浅入深,由快至慢,逐渐练习,不能要求在短时间内即形成完整的深长呼吸。初练时必须以意念诱导,练到一定程度,便可达到自然而规律的呼吸。练意:一为排除杂念,达到入静;二为意守丹田,使整个机体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初练气功者欲想很快排除杂念是很困难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达到入静的要求。
  练功过程中怎样把练意和练气结合起来?开始锻炼呼吸时,同时也要意守呼吸,以帮助呼吸尽快练好。待深长。均匀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随呼吸起落。当呼吸锻炼得很纯熟时,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达到气贯丹田,此时,单纯意守丹田即可以了。这样练气练意,二者就能密切结合,实现意气合一,使真气充沛,达到治病健身。
  (3)情绪平衡,心情舒畅。
  在气功治疗中必须强调情绪平衡,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促进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后都会有舒适和欣快的感觉。
  (4)循序渐进,勿急求成。
  初期练功不能急于求成,练功效果都是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逐渐显现出来的。练功方法虽然不很复杂,但要掌握得比较熟练,也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
  (5)练养相兼,密切结合。
  练养相兼,就是练功和合理休养并重。只练功,不注意合理休养,对战胜疾病将是个障碍,故练、养必须密切结合。合理休养应包括的内容为:注意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饮食有节、适度体力活动等。这些内容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乃至一生,都应当注意。
  (6)固定功法,功时适宜。
  当前各地流传的功法甚多。有的功法已在临床广泛采用,效果不错;也有些功法,仅限于个别人练习,尚未完全公开,或使用之人甚少,功效究竟如何,尚难定论。练功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体质和日常习惯等,选择1~2种合适功法,进行锻炼,这样既便于掌握,又易获效果
  (7)总结经验,避免偏差。
  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自行掌握练功要求和方法,不断地进行锻炼。在锻炼中大都不能一帆风顺,严重者可产生偏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急于求成,不能循序渐进,呼吸用力过大,一味追求深长缓慢,或意守强度太大,或盲目追求某些感觉,结果造成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甚则呼吸紊乱,头痛头昏,精神紧张等。
  偏差的形成,往往是由微至显,由轻到重,当开始有所表现时,纠正比较容易,需时也短,如果偏差已经形成,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此练功之初,一定要深入细致地体会,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及时纠正,以免形成偏差。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类最热新闻
48小时最热
01020304050607089101112
CopyRight © 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小周天功法简述;小周天的训练,是以养足元气,打通任督二脉为主的;小周天的训练,是以养足元气,打通任督二脉为主的;一、收心求静;二、炼养丹田;三、积气冲关;四、炼养周天;这里虽然没有丹道周天那样严格的火候;下面说一下每一步主要要求:;一、收心求静:;“气功非气功,全在意念中;要静到什么程度才算标准呢?对于传统的丹道周天,收;二、炼养丹田:;要能有力的去打通任督
小周天功法简述
小周天的训练,是以养足元气,打通任督二脉为主的。它在功法程序上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小周天的训练,是以养足元气,打通任督二脉为主的。它在功法程序上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收心求静。
二、炼养丹田。
三、积气冲关。
四、炼养周天。
这里虽然没有丹道周天那样严格的火候。但还是要有一定的火候要求的。每一步均需达标。在积气冲关完成以后,若需直接转入大周天训练,亦可跳过还虚静养一节,在元气充足的情况去通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亦可先还虚静养,待经络周天出现元气充分活跃的条件下去转通大周天。
下面说一下每一步主要要求:
一、收心求静:
“气功非气功,全在意念中。”气功训练是以心意训练为核心的。入静是心意训练的基本要求。所以,要进行周天功的训练,第一步需要收心求静。
要静到什么程度才算标准呢?对于传统的丹道周天,收心的阶段,称之为炼己还虚。要求身心要大静,回到先天虚无态,才能进行先天的精气神的内炼。而我们普通的周天功,虽然没有这样的要求,但也要是心平气和。也要收拾杂念以达到基本的静心要求。在呼吸上,要达到呼吸柔和,缓细匀长,以耳中听不到声音为止。在意念上,要心意轻微,恬然自得,坐久不累,不烦不燥,杂念不起,一念微微,心境堪然的效果。
二、炼养丹田:
要能有力的去打通任督二脉上的难关,就要有充实的元气(能量)基础。否则元气不足,力量弱,就无法将这些难关冲开。造成气机不上不下,影响正常生活。若是强行去冲,意重则容易上火。气不足,强行用意引气称之为煮空档。不但不能起到健身效果,反而为因为意重而生燥火。轻则产生上火证疾,重则烧伤经络甚至脏腑,祸害无穷。
所以在通周之前,一定要做好炼养丹田这一关。自身元气不足,我们可以去采天地的气能,采入下丹田炼养。亦可直接意守丹田以养足元气。总体要就是要温养丹田元气,使气足方能通周。
三、积气冲关:
在丹田气足的基础上。已经有足够的信心与力量去冲关时。则可以意引气按小周天的路线去冲关。行气的路线是督升任降。从下丹田起,至会阴、尾闾、命门、夹脊、大椎、玉枕、百会、上丹田、中丹田后回下丹田。为什么要督长任降呢?这是气性决定的。阳气升、阴气降。督脉为阳脉,主升。任脉为阴脉,主降。这是原则。也有人出现倒转周天的现象。若是自然出现的,则顺其自然。若非自然出现,不要人为的去倒转周天,否则会出现不良的后果。轻则气逆,后则咳血吐血。遇到冲不过去的难关(如玉枕关),要多意守此处,往这里聚气聚能,气足了一冲而过。
四、炼养周天:
在周天已通的情况下。要把握一个原则,三分练,七分养。以炼养元气为主,以转周天为辅。在温养中自然融入真气温蒸全身的境界中去,甚至可以直接进入虚无状态。待经络周天出现,说明小周天目标已经达到,可以根据情况转入大周天的训练。
〔资料〕小周天气的运行的起止路线
在运气通周之前,一定要掌握好小周天行气的起止路线,准确的按线路以意引气去冲关。
这里附上路线图,供参考学习:
行气的具体起止路线为:从下丹田起-会阴-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百会-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预备〕小周天功的功前准备工作
在正式打坐之前,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可以使练功得到更好的成效。主要方面如下:
A、打坐前,先净身。先排尽大小便,以免功中憋得难受。然后漱漱口,使口中清淡,没什么味,容易静心。
B、关好门窗,堵上风源。可以防止功中伤风,也可以防止意外惊功。保证室温在10度以上,亦不可过热过闷。
C、可以对室内光线进行调整。拉上窗帘,防止室内过亮。打坐时,要背光打坐。
D、最好坐在硬板床上或凳上,这样比较稳当,要垫上软的东西,如坐垫,利于气血运行。
E、宽衣解带,凡是不利于气血运行的,象手表、眼镜,发卡,领扣,皮带等,最好都解开,松开。松紧带不宜过紧。
F、若功前有做较大的体力劳动或量大的体育运动。先休息一阵,放松平静后,再开始打坐练功。
〔预备〕小周天功的打坐姿势与要领
练功的姿势问题,称为调身。姿势的调整直接决定了你练功的效果问题。我们小周天是以坐势为主。可以采取盘坐式:包括单盘、双盘或普通盘。建议采取单盘或双盘。对于一般人而言,可能盘坐久了,容易两腿发麻疼痛,甚至影响入静。所以不能盘坐的练功者可以采取普通坐,就是坐在椅子上,不要靠住。尾闾处坐在椅子边缘,露出会阴。这样容易把腰拔起挺直,保证气血通畅。
手势:可以两手交叠捂于下丹田处,男子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子相反。(即男子左手心捂着下丹田,右后心捂着左手背。女子相反)
按以下要领进行身体姿势的调整:
①塞兑垂帘:意思就是要轻闭口目。许多功法在轻轻闭口的同时,要求舌顶上颚,称为“搭鹊桥”,作用是接通任督二脉,利于周天气机运行。同时,舌顶上颚,有利于口中生津。再配合观照玄膺(下颚舌根处),就能很快的产生金津玉液,对干燥综合证有特效。金津玉液既是练功的成效之一,同时,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对固本培元大有补益。两目垂帘的要求是两眼似闭非闭。”两眼皮“放松轻闭的同时,要留出一条缝,不要闭紧,”令两眼胧胧然“,眼中留出微光看鼻尖(端),即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睁眼练功,容易使心着意于外物,使神气耗散。而两眼紧闭,或微闭的同时,这样不容易明心见性,甚至有些练功者就此入睡,容易使神昏气暗。犯修炼的大忌。两目垂帘时,留出朦胧的光观鼻端。容易入静,入定,在静定之间,本性灵光自然会在两眼中显现。也就是所说的明心见性。释迦牟尼就是通过观鼻端白顿入大道的。
②虚灵顶劲:其要领是以头顶百会穴为中心,头有意识的向上顶,往虚空中顶。这个作用,从我个人体验来看,第一、有利于气机的上行。使头部得到真气
的滋养。第二、容易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利于放松入静。第三、使人的意识、神自然的照射卤门(天门)。天门是阳神的出入之处,长期训练,对开天门有利。第四、有利于纠正不良的坐姿,使头部保持正中,头部过仰,不利于呼吸。头部过低容易昏睡。还能使百会与会阴连成一线,利于含胸拔背。
③面带微笑:面部表情应处于微笑状态。面带微笑有这几个作用:第一、面带微笑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愉悦,这就有利于我们修炼。第二、微笑是最好的放松法,人在微笑的时候,全身都会处于松驰状态。第三、笑是入静的法门,人在笑的时候,大脑会处于一种空白状态。有利于我们入静甚至入定。第四、人在微笑的时候,会有提肛缩肾的感觉,是很好的强肾功法。
④沉肩垂肘:两肩自然下沉,两肘自然下垂。手结定印或其它手诀,稍稍用意调整两手臂的角度,调整到百会气感最强时为度。这是古今实修者共同总结的东西。正确的姿势,可以采集宇宙超能。有助于自身功能功力的迅速提高!
⑤含胸拨背:一些练功者因为没有掌握要领,在打坐入静的时候,为了坐得端直,喜欢硬性的挺胸收腹,把上身挺直。其实,这是不太正确的做法。如果将身体硬性的绷直,容易造成身体紧张,不利放松入静,不利气血通畅。正确的做法是,应把胸口略为内收(含胸),身体稍向前倾,这样身体就会自然放松竖直。胸口过挺或过分内收,都会导致气滞胸口。出现胸闷心慌的偏差。甚至出现胸口气堵的现象。拨背就是要腰背舒坦挺直,不要蹋腰。这是练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姿势。弯腰练功,就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疲劳的现象。长久了就会得佛家八大禅病中的“柱病”。
⑥松颈松腹:很多人在练功时,一吸气,劲部就绷紧了。稍稍用意,颈部就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气血不能通行。弄得头晕颈酸。无法正常练功。因此,练功时,颈部一定要松驰。同时,腹部的松驰,才不至于使气集于心窝部,以至胸口气堵。
静功的调身,主要就在于这六点。这个形态的标准与否对练功成败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功法〕收心求静
收心求静可以说是每一部静功必须的基础。
未经过入静训练的人,心是很乱的。心烦意燥,思绪乱飞。虽然平时我们没什么发觉,而一旦闭目打坐,反观自心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心思天马行空,什么都想,甚至心烦意乱,坐上几分钟就急急下坐,无法再坐下去,后面的功法当然就没法谈了。所以,练功的第一步,得把这颗心安静下来。
内丹功与禅定,对静的标准要求比较高。对于普通周天功的训练,当然不需要这么高的要求,但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静的基础。否则心不静,气不凝,也就难以达到练功的目的。
收心入静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观想,如观想莲花;也可以守窍,如意守下丹田;也可以听音入静,如听一些优雅的古典乐,佛乐等;也可以守虚空;也可以通过诵念禅诗、佛号或经文等;也可以数息守息。方法众多,不一而论。但心未静时,我们一般不主张以守窍来入静。因为心不静时,窍穴守不住。若是强守,则会造成意重上火的情况。通过观想,心意过乱,也想不出东西来。观想不细微,也达不到效果。可以建议通过一些音乐或诵念禅诗或圣号做到初静,也可以通过数息守息入静。
打坐最好面东而坐。刚坐下来时,因为人刚静止下来,心比较兴奋,呼吸比
较粗重这时候不要急于入静。先微微注意一下自己的鼻息。如果粗重,就安静的坐上一回,哪也不守,杂念也不要控制。过一会再微微注意一下鼻息。发现呼息平缓不粗了,心情比较平静了。然后开始按打坐要求调整好练功姿势。然后再观注一下呼吸。不喘不粗,平缓柔和之时,心也相对比较安静了。这时开始吐浊纳清以净化身体,方法是:
先行“赤龙搅海”用舌搅舌下华池(下颚,下牙以内的空腔处),来回数遍,然后吐浊纳清,先转头向非东方的地方(南方或北方),微微张口,以口呼气,想着将身中的混浊之气全呼出去,呼到天的尽头,呼气要缓和,以耳中听不到呼吸声为度。然后以鼻柔匀细长的吸气,将东方清气吸入体内,如此一呼一吸为一息,共做三息或九息以排除身中浊气。
再接下来,再微微观注自己的呼吸,如果呼吸还比较重,杂念还比较多,你就数息。数自己呼吸的次数。数到杂念少了,呼吸平缓了,放弃数息的意念,只注意呼吸在鼻间一来一往的感觉。开始耳中会听到呼吸声,不要控制,继续只注意这呼吸一来一往。慢慢的呼吸就微弱下去了,听不到声音了,只有微弱的呼吸一来一往。心也比较安静了。坐在那里,不烦不累,很轻快舒服,心里杂念不起,一念微微,有一点喜悦感觉,清清静静的。就守着这个清静一段时间。细心享这个身心宁静的感觉。顺其自然勿忘勿助的深入下去。
初期的训练达到了这个要求。在以后每次收心入静时,都能较快的进入这个状态。则可以开始下一步炼养丹田的训练了。
〔辅助功法〕采气聚气法
为什么要采气聚气呢?按照传统周天功的练法。一般不采气聚气。全靠意守丹田蓄养体内那一点点的真气。真气足了以后,再去积气冲关。这样气比较弱,而且见效较慢。而我们采取开放的训练方法。借用外界的能量与自身的能量一起,去积气冲关。这样力量就足,功效来得快,功能功力就能迅速提高。
采气的方法很多。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这里介绍两种采气聚气的方法。一种是有形的,一种是无形的。都来源于中功的功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聚气法:
自己习练周天功或开天目训练之前,可习练聚气法。
意念:把自己置于宇宙之间。默念“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
有些人适合练观想法的,也可以在静心以后,用观想的方法炼养丹田元气。我们采取观白莲炼养元气的方法,方法如下:
静下心后,观想下丹田处盛着一泓明净的清水,清水中皎洁的长出一朵白莲。白莲灵灵欲动,洁净不染,在阳光的照耀下,盛开的白莲中泛出清洁的清气。慢慢的向小腹弥散开来。小腹清气越来越浓,渐渐的向全身漫延开来。最后身全都处在白莲皎洁的清气温蒸之中。欲收功时。想着全身的清气都往下丹田白莲处凝聚,最后在白莲处凝聚成团,形成一个光亮的小球。然后慢慢起身活动身体。
平时常进行这样的丹田温养,直至真气充足时,再去引气冲关。气不足时不要强行冲关,以免后患无穷。
这里还要提醒的是,对于女性练功者而言。在月经其间不要温养下丹田。在经其可以哪也不守或是意守中丹田。因为经期意守下丹田会给下丹田造成过大的压力,气血会往此处汇聚,就容易造成血崩,有生命危险。
〔第三步功法〕积气冲关
关主要指小周天行气的过程中,任督二脉上不容易打通并通过的位置。这里有三关之说: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尾闾关在尾闾穴处。夹脊关在命门至大椎这一段。玉枕关在大椎往上至玉枕穴处(主要为玉枕这一处)。根据大多数练功者的经验。在周天行气的过程中,这些是最难打能的关卡。特别是玉枕关,又称为铁壁关。是难中之难。能在一次顺利打通玉枕关的并不多见。在通夹脊关时还容易出大偏。从尾闾上夹脊关时,气容易走岔道。这样就会容易出现凶怒的性格,甚至自高自大,以为自己天下本领最大。古人称之为“十字街头”所以通关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把气聚足,身体要调整好,形正气顺,成功才有保证。
那么怎么样才叫气足呢?
在我们温养丹田以后,到了一定阶段,在功中或在平时,微微着意下丹田,都能感觉下丹田暖融如春,似有温泉荡漾一般,好象温暖的池水向上漫延将溢未溢,最后溢出向尾闾处流动之时。就表明转周天的能量已足,火候已到。
这时候要凝神静气,不起杂念,微微着意(意不可重),以意引气沿周天路线运行。注意这里是引气,而不是着力去拉。你意在前面引导,让真气自然流过去冲关。这里有个小窍门,就是意在气前一点。意到哪里,气自然跟到哪里。沿着小周天的路线,温暖的气流从下丹田流出来,流向会阴,这时会阴稍稍内提,将气引向尾闾处,再上命门,上夹脊关,上玉枕最后至百会。气过百会,体会气自然下降下沉。象一注温水自然往下流动一样,经过上丹田,中丹田,最后返归下丹田。这需要注意的事,第一次通关,在每一处关键穴位上,都不要急于通过。在每一个穴窍前,先停下来,微微意守这里,让气往这里汇聚(积气),等这里气充足了以后,再一举冲开,然后再到下一个穴窍前汇聚,足了再冲。在夹脊关时,一定要注意气的准确路径,不要让气走上岔道。意要轻,心要细。气冲玉枕时,会比较不容易通过,这里要多意守一会,气足了再加一下重意,一冲而过。这时脑中会有一晕的感觉,有些人甚至能听到头骨的碎裂声,这是正常现象,不要认为是偏差。气上百会,后转向任督。注意利用气机下降的自然力,注意体会气自然从任脉下行至下丹田。
待第一次冲关结束以后,再引一次周天,都能感觉气在每一处都能畅行无阻,并且每一处气流感觉都比较明显真实之后,表明小周天已经打通。可以再引气多转几次周天以巩固效果。之后再引气归下丹田。温养下丹田一段时间以后再收功。
小周天打通以后,下一步功法,就是与炼养丹田结合,边炼边养,以养为主,以炼为辅。保证真气始终处于充盈状态。到一定阶段,不用意引,自然会出现经络周天的现象。从而为下一步大周天打下基础。
〔第四步功法〕炼养周天
在真气充足,周天已通的情况下。接下来主要的功法就是炼养周天了。这里的原则是以内养元气为主,转周天为辅。养占七分,炼占三分。
在收心入静以后,先按第二步功法的温养丹田部分,温养丹田元气。待元气充分活跃以后。在引气行于任督二脉转小周天。一般一次以三十六转为宜。然后收功继续温养丹田。任由丹田元气弥散全身,让全身处于温养温蒸的快感之中。当元气似乎即将由盛返衰之时,则引气归元,收功,慢慢下坐。做一些辅助动作以巩固效果。这样炼养一段时间以后,元气充沛之后,就会形成自然的条件反射。不要意引,也会自然流转周天,这样,经络周天就形成了。再继续下去,无论在功中或平时,气可能已经超出了任督二脉的范围,在后背成片状的,大面积的往上跑。从前胸往下降,身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身体建康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小周天细说82等内容。 
 名词解释 1、【周天】:道家的周天有小周天与大周天之分。小周天路线是任督两...至于具体怎样用力造成紧张,怎样回复之前的状态,我想就 不用我细说了吧,自己做...  信士刘体恕等扶乩托名之作,上图时略有字词的改 动或是误抄,这里不再细说...《性命圭旨》反照图等精美绘图的谜戏画 风,使静功小周天法(内丹修炼)的图示...  下面,我再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细说,供网友们参考: 首先,大家有必要搞清楚含胸拨背...另外,内气由脊柱经过,有益于扩 通督脉,贯通小周天。 先面我们说到,抟气腰挺...  不同; 双手环抱的宽度也有不同标准,另外五指的分布也有讲究,太麻烦我不细说了...从丹田发劲,尾骨,透三关,背通督脉,前通任脉,这就是 打通小周天,头通到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煞小周天 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