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cpi是什么意思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日15:42&&&来源:
E-mail推荐: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把握这个精神实质。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东西,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正是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发扬这种精神状态,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反复强调“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我们党准确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创立和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形成,反映了我们党思想上的新解放、理论上的新发展、实践上的新创造,使党的理论和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贯穿科学发展观的始终。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每个组成部分、每个重要观点,都贯穿和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都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讲出了新话,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使人们深深感受到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实践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科学理论也要不断前进。科学发展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既是我们推进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事业,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还要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能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勇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节选自《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一书,学习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责任编辑:张湘忆(实习)、赵晶)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生命科学发展史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生命科学发展史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生命科学发展史》是2005年济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姚敦义。ISBN5页&&&&数336出版社济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5装&&&&帧简裝本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不仅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而且今后的社会发展更离不开科学。我们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关键是科学的现代化。如何促进科学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前进速度,科学史的研究对促进科学的发展不无裨益。生命科学在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生命科学的昨天也今天有利于对生命科学的学习、把握和发展。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活物质的科学。人类很早就开始认识和研究自然,其中包括对生命物质的研究,最初对生物的研究不是十分专业化的。称为Natural History,中文译为博物学,从英文的含义看有对自然现象系统、忠实记叙的意思,也包含有“古今自然”的系统知识。我们生命科学的教学偏重于事实的叙述和介绍,而忽视其中思维观念的发展,不利于全面掌握生命科学的系统知识。生命科学史的开设对克服上述弱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现在生命科学的学习有只着重于知识本身的倾向,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知识的来源和发展,这对促进积极独立思考是不利的,为此我们编写了本书。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科学发展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什么
09-08-25 &匿名提问 发布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山西省委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重要载体和战略重点,努力在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上下功夫、求实效。  实现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和紧迫  近年来,长期困扰山西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城乡群众收入偏低等矛盾和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有的还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一些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胡同志严肃指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这段讲话对山西的党员干部队伍有很强的针对性、警示性和指导性。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仅要提高推动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还要纠正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符合党的宗旨、不符合人民需要的不正确观念和不良作风。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系统掌握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解决好发展如何定位的问题。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山西这样的欠发达省份来说,不论是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的格局中赢得主动、在增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大的波动,都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在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使能源和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体制机制、生态文明三个新优势,使山西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发展得更好更快。  解决好发展为了什么的问题。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科学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决不要污染的、带血的GDP,决不能只顾眼前发展而让子孙后代用十倍、百倍的代价修复和补偿。为了彻底扭转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被动局面,我们不惜减少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惜付出必要的经济代价。全省上下都要有这么一种决心、这么一种认识、这么一种责任感。  解决好发展依靠什么的问题。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要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普及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使干部群众真正明白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推动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要达到什么目的、科学发展能带来什么效果,从而更加拥护科学发展、更加主动投身于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克服和纠正过度依赖资源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解决好如何保证科学发展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增强自觉性、坚定性,又要增强实践性、有效性。应通过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转变干部作风、创新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近年来,山西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领导干部综合考评办法、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工作及指标考评方案。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对这些制度和办法加以完善,对有些内容和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建立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形成四位一体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应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操作办法,增强考核评价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兑现各项奖惩措施,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实现发展导向、用人导向、作风导向的统一,使之成为促进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有效机制。  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关键是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实现转型发展,就是以企业、产业、矿城转型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能源基地全面转型。一是从创新传统优势产业与提高新兴产业比重两方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煤焦产业实现规模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和多元化发展,下功夫搞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扩大电力装机,提高输电能力;依托骨干企业,打造世界不锈钢和铝镁合金加工基地;着力发展煤化工、装备制造、旅游文化、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新型、多元、稳固的支柱产业体系,使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生机。二是通过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节约集约绿色发展。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保监管,发展环保产业,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改善人居环境,让绿色成为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主色调。三是以产业集群和园区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企业。四是以自主创新和全民创业为抓手,增强发展活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实现安全发展,就是以坚强决心和过硬举措,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合山西实际的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的路子。山西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既要靠投入、靠设施、靠科技,更要靠管理、靠制度、靠干部负责、靠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一是继续推进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资源型企业准入门槛,提高煤炭产业和非煤产业集中度。二是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坚决取缔和关闭违法违规矿井,杜绝超定员、超强度、超能力生产。凡是非法违法煤矿和非煤矿山一律关闭,非法违法尾矿库一律炸平。三是深入排查隐患和漏洞,并切实加以整改,尤其是对煤矿、非煤矿山及尾矿库、化工企业、食品药品、客运交通等容易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领域,坚决消除隐患、堵塞漏洞。四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五是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深挖重大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根源,遏制失职、渎职和权力寻租导致的责任事故发生。六是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现事后追究向事前、事后追究并重转变。对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的,视同发生事故严肃处理。  实现和谐发展,就是把握好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性,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事业发展、社会和谐。一是促进农村、城镇、矿区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及以煤帮农、以矿帮村长效机制,增强城镇特别是工矿型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统筹解决矿城、矿业、矿山、矿工问题,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煤矿棚户区改造,协调好村矿关系、城矿关系、城乡关系。二是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三是扎实推进“惠民工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  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保证  广大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各级领导班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  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上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进一步更新观念、完善思路、推动实践。全省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拓宽工作视野,丝毫不能小富即安,丝毫不能因为追求经济发展而漠视生命安全,丝毫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发展,充分认识到虽然山西这几年发展较快、实力明显增强,但还处于奋力爬坡、负重赶超阶段,特别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发展后劲和活力亟待提升。  着力解决领导能力上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增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解决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强化社会管理薄弱环节的能力,坚持统筹兼顾,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协调推进各项事业。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规律性与关联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予以化解;对突发事件靠前指挥、处置得当、掌控局面,决不能把小矛盾变成大事件。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建设新山西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努力做到抓发展有思路、有点子,促和谐有举措、有成效,干工作有魄力、有办法。  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上与科学发展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增强责任意识,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对工作尽力,对职位尽责,对事业尽心,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把全部精力真正用到为人民谋福利上。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重实际、求实效,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做破难题、解民忧的事情,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全体人民在科学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严于律己,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做到信念坚定、道德高尚、情趣健康,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为民尽责。有职就有责,任职必负责,失职要问责。对那些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的领导干部,不为党分忧、不为民解难的领导干部,关键时刻不能挺身而出、经不住考验的领导干部,要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不是“坚持”也不是“促进”这么一个动作,而一定是一种发展观,“科学”是形容词修饰语,是说这个发展观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非科学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什么是“发展观”?所谓“观”就是“用...的眼光看...”,所谓“发展观”就是“用...的眼光看发展”,这就好比世界观就是“用...的眼光看世界”,人生观就是“用...的眼光看人生”,爱情观就是“用...的眼光看爱情”。所以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科学发展观简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出的时间背景、内容措施、实施情况2003 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源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中国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21 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运行本质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发展的科学度量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本质反映与宏观识别: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物质支配水平、生态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创造水平的综合度量。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只有上述三大宏观识别同时包容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之中,存在的“发展形态”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内容。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7大主题1. 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5. 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6. 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科学发展观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专家们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 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五十多年来执政的最基本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其中尤其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最为突出。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现实根据,也是符合我国长期发展需要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极大丰富和推进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就是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摆脱贫困,发展就要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科学发展观对全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看,发展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要看到: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由缺乏财力难以兼顾解决长期积压的问题的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有较为充裕的财力开始能够解决长期积压问题的阶段。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23万亿美元的规模,一举赶上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1999年,全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了1万亿大关,2003年突破了2万亿大关,2005年突破3万亿大关。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历史起点。第二,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能够支撑我国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到了已无力支撑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阶段。靠粗放型增长方式我国可以实现“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但不可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量的5.5%,而我们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15%,钢材占30%,水泥占54%。这些数字表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没有后续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第三,我国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状况由可以为社会所承受的阶段进入到了社会越来越难以承受的阶段。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大量增加,规模趋于扩大,手段趋于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不协调已到了非下大力气解决不可的时候。第四,我国社会矛盾关系由不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就无法解决非主要矛盾的阶段进入到了不兼顾解决好某些非主要矛盾就难以继续抓好主要矛盾的阶段。虽然,社会事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相对于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而言不是主要矛盾,但是这些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在不断激化,成为了严重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如不投入更大的力量去解决,我们已经难以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当前我国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自觉地、坚定地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也决定了我们能够凭借20多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巩固已有的发展成就,破解面临的发展难题,创新发展的方式,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解决近30年来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今后十几年、几十年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要求我们必须把以下重要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一,必须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具体落实到定量化的指标上,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个定量化的指标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第二,必须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的特征极为突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决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前,我国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将难以根本扭转,而且,由于我国面临着国际上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和在国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双重任务所造成的两难选择,实现我国的协调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因此,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第三,必须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扭转我国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环境污染排放速率大于环境对污染吸收速率的局面,还是一个要经历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而且随着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将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这些事实表明,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要求。第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全体人民的事业,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切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党的十七大上,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萌发于人类早期的社会实践,古代文明已包含许多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因素。由于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古代的科学知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附属于在思维方式上尚未摆脱想象性和猜测性的自然哲学体系,甚至寄生于宗教神话中。在中世纪,科学成了神学的分枝。科学与宗教的历史混合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逐步解体,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和宗教神话中分化出来,成为实证性的科学。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一书的出版,是近代科学与宗教世界观彻底决裂的第一次宣告。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科学与宗教走上了公开冲突的道路。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反对用超自然的原因和力量去证明任何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宗教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相信超自然的上帝和神灵主宰世界。宗教的本质决定它否认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和规律。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和否定,决定了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是不可调合的。在认识方法上,宗教与科学也是根本不同的。自然科学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去认识事物的各种联系并尽可能地用经验去证明。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信仰主义,依靠超经验、超理性的启示或神秘主义的直觉。在社会作用方面,宗教与科学也是大相径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虽然宗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通过宗教运动对社会发展起过特殊的推动作用,但一般说来,宗教在历史发展中是一种保守的因素。因为宗教往往把现存的社会制度当成神意的体现,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历史上,科学在每一领域取得的任何重大成就,都意味着在这个领域内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否定,意味着把神秘的作用和无知的影响从这个领域中清除出去。17世纪以来,近代实验科学所开始的从自然界各个领域中清除上帝主宰作用的进程势不可挡。从17世纪到19世纪,由笛卡尔、康德、拉普拉斯、达尔文所代表的进化理论在天体物理学、地质学和生物学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与上帝创世信仰直接对抗的天体演化说、地质发展观和生物进化论。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导致对自然规律更完善的表述。如现代物理学为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找到了它们各自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把研究高速运动的相对论,研究常规运动的经典力学和研究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证明了神学世界观的臆测成分。自然规律的新发现,自然科学的新进展,总是必然地导致对宗教神学的进一步认识。
我觉的 科学与宗教在本质上并不是对立的 倒还有些合作 一致 互利 关系 科学与宗教 都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 智慧科学更多要解决的是物质领域的事,宗教要解决的更多是精神领域的问题现在很多问题靠科学是很难解决的伦理、道德,它就很难以科学来解释,但可以用宗教来解释。又比如我们人内心当中的烦恼,也更适合用宗教来解释,而不容易用科学来解释。人各有不同视角,它刚好可以互相补充。高科技也为宗教提供了最新的传教手段,使传教者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辛苦奔波。高科技为一般社会生活提供的方便,同时也可以为宗教生活所使用。不是说把科学和宗教对立起来,比较谁对谁错,讨论的问题不一样。所以一个人相信科学和相信宗教并不矛盾,人既要尊重科学也应该尊重宗教科学与宗教两者的关系已经存在很久了 但为什么各自的发展又在继续呢 或是说 没有一个因为竞争激烈而消失了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需要它们2者 互信 互利 对促进 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发展 民族统一 社会稳定 早日实现和谐社会有着推动性作用  !呵呵
法 音  1999 年 第 4 期 ( 总 第 176 期 ) 第 12 页  佛学与科学融通之省思陈 兵  近代以来,科学君临全球,成为举世公认的价值尺度、无上权威。宗教,尤其是被西方人作为宗教之典型的基督教,因表现出与科学明显相悖的禀性,曾藉教权迫害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阻碍过科学的发展,因而随科学之进展而大大贬值。“宗教与科学水火不相容”、“宗教是科学的死敌”,成为许多人看待宗教与科学的基本态度。戴着宗教帽子的佛教,难免受到株连,面临科学的强劲挑战。融通佛教与科学,攸关佛教慧命,于是成为一批热心弘法的人士深切关注、精心论述的重大问题。  “佛法是科学”的论证  佛教特别是作为其教义的核心的佛法,具有尚智重真、贵实践验证的精神,确与基督教等重感情上之信仰的神教有颇大不同;佛教经典中,有重视工巧技术( 科技) 及不少与科学发现相符的说法。弘法者们从这一角度着眼,论证佛法与科学最相符契。佛教革新运动的领袖太虚大师对佛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甚为关注,撰有《佛法与科学》、《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佛法的色法与物》、《论天演宗》等多篇文章论佛法符契科学。他肯定“科学之可贵,在乎唯徵真理实事,不妄立一标格坚握之”。而佛教唯识学,“其贵理事真实,较唯物科学过无不及”。( 《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 就连推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李石岑,也在其《人生哲学大要》中称扬提倡佛学“不特对于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上一层精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上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上一层保证。”  论证佛法符契科学的主力,是一批信仰佛教的科学家和具备科学知识的佛教徒,其中主要者有王季同、尤智表、王守益、沈家祯、黄明德、罗无虚、牛实为、冯冯等,他们运用现代科学知识,以通俗晓畅的文字论证、解说佛法,具有相当大的说服力,其著述长期大量流通,影响不小。  最早论证佛法是“应用科学”的王季同(? -1948) ,曾留学英国学电机工程,是20 世纪初卓有成绩的科学家。从1930 年起,他陆续发表《佛教与科学》、《唯识研究序》、《佛法省要》、《佛学与科学的比较研究》等论证佛法“是不折不扣的科学”,其理由主要有三条:  其一,“一切宗教绝未有以科学方法出发者,有之则唯佛法。”( 《劝全世界学者研究佛法书》) 佛法探究真实,从现比二量出发,现量中的前五识现量( 即感官不掺杂感情等因素而得的直觉) 为各门科学观测实验的根本素材,意识现量与比量( 归纳、演绎等推理) 对科学研究尤为重要。  其二,佛教的基本原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即是时下社会科学界最时髦的科学方法--辩证法,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谛犹如辩证法的正反合三段论命题,《维摩经》的不二法门即是辩证法所说对立物的统一。  其三,佛学很少与科学矛盾之处,“而且有许多地方和科学不谋而合”( 《唯识研究序》) 。如佛经说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成住坏空四劫,与天文学的发现相符,佛教所说认识发生的过程与生理心理学的说法相契,“净色根”显然就是感觉神经。可见佛菩萨的神通决非神话。当然,佛经中也有少数与科学新知识不合的地方,如说北洲人寿千岁等。王季同举出四条理由予以解释,认为这些地方并不至于影响佛法的整体价值。  尤智表,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读无线电工程,回国后任浙江大学教授等职,著有《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1940) 、《佛教科学观》论述佛法乃“殊胜的科学”。前者采用科学实验报告的形式写成,首先从佛经的文字和外表着眼,以科学家的眼光考察,发现其与科学实验报告的写法竟然相同,注疏分析之精密在当今科学书籍之上,句法与文体质朴通俗,概念准确,时以符号代文字,正与科学著作的文字相同;译名和定名极其严格,名词之多超过任何专业词典;其内容涉及修行之理论、方法、步骤、效果、注意事项等,结构与“实验指导书”有相同之处。  其次,尤智表以科学知识考察佛教的理论,发现“佛法有一部分的理论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而另有一部分已超过了科学的领域。”如以《金刚经》“所谓、即非、是名”观察任何现象,都可得到最合理透彻的了解。又如《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解释为新物理学的质能互变。唯识学精研心识,可谓“心理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仅为佛学所说五位百法中的色法和时、方、数学5 种不相应行法,而且其所知色法也仅限于佛学所分11 种色法中的7 种。对色、声二尘的理解,科学的说法甚至还没有《楞严经》说得透彻。  尤智表还通过比较,说明佛教和科学一样,是理智的产物,其重理智、扬弃感情、破除迷信、重实证的精神,与科学一致。参禅修定念佛等修持方法,与科学研究将研究的对象单纯化的方法相通。总之,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宗教,亦非哲学,有理论,有应用,是一种“可以实验,可以获得实际效果的学问”。  王守益(1930 -) 为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主任,发表有《佛光与人生》等文章以物理学解释、论证佛学,辑为《物理与佛学》(1983) 一书。王守益主要以量子力学理论解释佛法,谓任何物质现象在其微观层次皆显现波粒二象性,代表质点波性显现的波函数是不可见、不可测的,我们能看到、测到的形状、能量、压力、温度等,只是该物质系统的性质之一而非其本来面目,故可说任何物质现象或其波函数本体是佛经所说的“空”,“这里的空表示在实质世界或实数世界里没有实质存在”。又,据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科学所能测到的实验数据亦即佛学所谓“假有”,是在测量工具与被测物之间产生的,已非该系统未被干扰时的本来状态,一切法绝对真实的物性是不可测到的,佛法说实相不可说,绝对正确。至于世人所感知的存在,有人类神经效应与心理作用所引起的失真成分在内,可以说具虚妄性。佛家修持的实质,可谓逐渐解除低度空间实数世界的限制,而到达本居于高度空间的自性或本体,此即是见性成佛。王守益还以量子力学超流体与超导体理论解释佛教的修持方法,谓通过降伏妄念将心理温度降至某值时,便会有开悟、神通等突破性的觉受,犹如超流体的超流性质突然发生及超流体的各种超流现象,为达基态( 净心) 或共态而到达自性,学佛者必须断除一切烦恼执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牛实为教授自1988 年以来,发表多篇文章,论述佛法与科学的关系,以量子力学、量子生物学、混沌动力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解释佛法,尤其是解释藏密修证、禅宗开悟的原理。他从时空、物质、依正二报三大结构的理论比较佛学与科学,论证佛学与现代科学关于宏观微观世界、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理论暗相符契。现代物理学所说的“真空”是“科学通向佛学的一条隧道”,其性质与禅宗所说自性相类,可看作当代科学界已在关注的终极实体。通过修持使心脑系统内的混态平息、纯态开显时,“具有寂照功能的固有真空态就以心脑之光的形式呈现出来”,此即参禅者之顿悟,其信息可能由脑中的生物量子场所产生的振荡波传递。藏密所谓明点,可看作一种未知的生物能量,可能是智能之源或生物光量子场的能源,当通过自控三业使神经系统处于最小激发态时,明点不受干扰而复明,形成生物光量子场运行于中脉内。明点的波动频率与宇宙中的生态量子场辐射频率相同时,便可吸收宇宙生态量子场的辐射能,迭加于自身明点上而共振,转肉体为虹光身。  罗无虚于1948 年以来在港台所作佛学讲录《佛法在原子时代》中,运用现代物理学相对论、粒子说解释佛法,如说以一句佛号或一句话头击破我执,与科学家利用中子击破原子核极为相似,都是向内用力以解决能量的解放问题。旅美物理学博士沈家祯善于用科学知识解释佛学空、无相等原理,其讲录在海内外颇有影响。旅居加拿大的冯冯( 冯培德) 居士自1984 年在香港《内明》杂志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以科学知识验证、论述佛法,其内容广涉现代科学和佛学的方方面面。  “佛法是科学”论引起的驳难  王季同等以科学家的身分,论证佛法符契科学,以现代科学知识,对古奥的佛法做出令今人容易明了的解释,在帮助、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佛教、理解佛法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们的文字中尽管透露出热忱弘法的感情、信仰因素,但平心而论,他们所列举的佛法与科学相通之点,及佛典中不少与科学发现相符的说法,乃不容否认的事实。当然,佛学与科学,各有其庞大的深奥的内涵,既有相通之点,也有迥然相异之处。两家的异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须透彻两家之学,并超然于两家之外,方易说清。论证佛法是科学的王季同等科学家,尽管学识渊博,也未必能完全通彻精深博大的佛学,他们所引来解释佛学的科学知识,可能会因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而显得陈旧乃至谬误;世人所认的“科学”,也并非一致的概念。一味地论证佛法是科学,以科学释佛学,难免片面化及借科学抬高佛学地位之嫌,从而引起一些唯科学主义者、具严格科学思想者及一些虔诚严谨的佛教徒的质疑和驳难。  力倡实证主义“科学方法”的著名学者胡适,乃佛法是科学论的激烈反对者。1930 年,王季同将他所撰《佛法与科学》稿本及附录送给胡适看,要胡适表示一点意见,胡适当即撰文,发表于《新月》杂志,公开批评。他很不客气地指责王季同将佛学与科学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材料拉拢来做“搭题八股”,这种工作,既非科学家之“求真”,也“终莫能回科学家先入之见”。因为科学家自有他的立场,他们在实验室里研究原子、电子、素子,其方法手段与佛学完全不同,即便证明佛经中的极微与科学的粒子说相同,科学家至多不过说:“很难得! 古人没有我们的设备,居然敢提出这样大胆的假设! ”佛弟子引科学以证明佛法,“至多不过摭拾一二偶合之点,供佛弟子弘法卫道之一助”。佛弟子( 包括王季同) 尽管撰出科学分析的架子,大谈什么八识百法、因明学,到头来不过是最下流的“陀罗尼迷信”的障眼法,其根本立场是迷信:论证我及物质世界是妄,却深信轮回、六神通、真现量、极乐世界是真。他就王季同文稿中所提出的推理原则反诘:既然王先生以我人所亲历为推论其事必有的前提,那么凭什么相信六道轮回、六种神通、极乐世界是真? 请问这几项中有哪一项是你王先生“所亲历者”? 王先生也不过是迷信“佛及大菩萨的真现量”而已。这种“真现量”,据王先生的解释( 如眼见青山只有青之感觉,尚无青之概念) 只不过是下等动物的知觉状态,即便有了这种“真现量”,难道就可以证知轮回及六神通了吗?  王季同的《唯识研究序》发表后,也有黄宾撰《佛教与科学》一文批评。黄文主要批驳王季同“佛教是彻底的辩证法”之说,认为佛教只是在承认宇宙万有是生灭、变动、矛盾的几点上与辩证法相符合,而并没有黑格尔、马克思那样严整的辩证法体系。王季同所说佛教辩证法的彻底性--真理终不可言说,并未超越康德不可知论的范围,尽管佛教中有一些与科学“不谋而合”的说法,但佛教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这是佛教和科学根本矛盾之处。佛教的这种反科学的性质“不但不能利用科学使它变成合理,反而是要在科学的照明之下露出破绽来。”  胡适、黄宾从当时流行的“科学宗教冰炭不相容”的非宗教观点出发批评王季同,判佛教和所有佛教徒的根本立场为迷信,态度过于偏激,有失学者气度,他们对佛学的理解也相当肤浅片面。但他们的批评,也抓住了王季同文章中的一些漏洞。面对非宗教的时代思潮,论证佛教与科学、与辩证法这样重大严肃的问题,应力求客观严谨,仔细辨清佛学与科学的同和异,措辞稍有偏激,便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诤讼。  “佛法是科学”的论断及以科学释佛学之举,不仅为一些教外非宗教、反宗教者所反对,也为不少教内人士所不赞同。“佛法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乃当时教内外相当流行的一种说法,欧阳竟无居士等即持此论。王守益等以物理学解释佛学,受到信仰佛教、懂科学的黄明德博士( 陈健民弟子) 的批评。黄明德在《论空性不能译成波函数》一文中,认真检讨了空性和波函数各自的特性,通过比较,说明波函数虽在主客一体、全体周遍性、不可测性、不可得、假有、兼容性、不确定性等性质上与佛法所说空性相似,但若进一步比较,便会发现这些相似之处也不尽相同,而空性最重要的无得、离知见解会身心意识、不可思议、无我、证量、形而上、大悲等特性,乃波函数所不具,因为心物本非对立。故物理研究所知波函数等,固然会显现出一些与空性相似的地方,“然而相似并不可以为就是”,如镜中人影毕竟不能当真。黄明德还撰有《论空性不能译成能量之理》,对尤智表等以空性为能量的说法进行了批评。文中通过比较,说明能量与空性虽有若干相通之点,但在主客合一与对待、周遍与局限、不可度量与可度量、可逆与不可逆、本质一元与多元五点上,大不相同,能量与空性的相通点也并非能量所独有,“所以不能把空性当作是能量来论断”。但空性也不能舍弃了能量,并非能量之外的空。用科学知识解释佛法,若只当作权宜之说,未尝不可,但不可以为是究竟的方法。佛学与科学,在目的和方法上毕竟有所不同。  李长俊《论科学的精神与佛学的精神》(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3 册) 、吴锐坚《论科学与佛学的异同》( 《内明》153 期) 等文章,对佛学与科学的同异作了较为深入的论析。李、吴二文观点大致相近,都认为佛学与科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各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方法,不宜轻易混同。探讨二者之关系,须先对什么是科学作出界定。李文指出,今人通常谈的科学,实际上是“科学的”而非“科学”,所谓科学,大抵应包括科学的观点( 即态度) 、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对象及科学的结论( 或成就) 。吴文总结科学的基本性质为可印证、互为主观、怀疑的、累积与系统性四点,而最重要的应是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若仅着眼于结论之皮相,抓住佛经中一些说法如人身中、一杯水中有八万四千虫,佛观阎浮提如掌中庵摩勒果等,便说佛法符合科学,未免过于轻率。因其非如科学方法那样通过常人的共同经验和理性观察研究而得出,故不能说成是科学的结论。一个凡夫佛教徒仅根据经论便相信人身是虫窠、相信六道轮回、极乐世界,其态度显然是非科学的,至于佛教与科学在目的、哲学观上的区别,更是显而易见。为弘扬佛法而跟在科学的屁股后面迎合、附从科学,未必对佛教有利。然而,说佛学在态度、方法上非科学,并非贬低佛学的价值,更非说“非科学便是迷信”,“佛学的价值不应单以与科学相合之程度来作出评估”,科学也称不上堪以评价一切的唯一价值尺度。  论述佛学与科学的关系,首先应如实地界定佛学非现今一般人心目中的科学,是具有独特性质的文化体系、社会教化体系。但佛学不但不反对而且相当重视科学,大乘以掌握科学技术为菩萨度化、利乐众生的必备方便,列为般若度的修学项目之一。《华严经·十地品》谓菩萨若不能通彻世间的一切工巧技术,不能证入第五地;佛学尚智重真、真修实证的精神与科学的基本精神相通;因佛学的理论乃系对万有理性的、如实的观察,故科学的许多发现,都可做佛学的注脚,如太虚大师所言:“科学愈发达,佛教的真意愈显。”( 《佛学、科学及其它宗教之异同》) 当代多门科学的发展,从哲学角度看,表现出某种与佛学遥相接轨的趋势,这些,乃是应该承认的事实。其次,应辨清佛学与科学的根本区别所在,这大略有如下几点:  一、与科学迄今为止以便利生活、增殖财富为目的,以物质现象为主攻方向不同,佛学虽重视科学,在医药等方面也有一定建树,但其目标主要在生死的超越与社会教化,其主攻方向不在物质而在心灵,如太虚大师所言:“科学是求物质的进步,而佛学是求心理的进步。”( 《佛学、科学及其它宗教之异同》) 佛学在自然科学方面实际无多成就,显然不能取代科学。  二、与科学发现系通过以理性整理感性经验、观测实验的途径所得,十分精确不同,佛学虽不乏与科学发现相近的说法,但并非由科学的方法获得,而是通过禅思修证开发的天眼智等超常能力直观而得,且经过长期传写,只能是大略近真,不及科学描述之精确,也不应将它作为科学结论看待。  三、与科学成果可以拿出来供人使用,因而能强迫一切人接受其观念不同,佛法的成果,只有各人自觉按佛法所示之道修行,方可证知,其证知也多分为主观的体验,因而较难于强迫一切人接受。而且,佛法之修证,须有解脱的自发需求及对佛法的确信,“信”被强调为修证佛法的前提及“道元功德母”。这使佛学从表面看来与以怀疑为前提的科学有颇大的差异。  四、与科学以肯定意识之外有一实体世界的实在论为出发点不同,佛法以缘起论为哲学出发点,认为有离心独存实体之实在论乃是不如实的执着,必须破除。  五、与科学相信理性能认识一切、以观测所得感觉经验为素材不同,佛学首先用缘起法则考察理性和认识,认为感觉经验( 相) 具主观性、相对性、虚妄性,以感觉经验为本的语言概念( 名) 是人造符号,依感觉经验及语言概念为工具的理性思维,及其二元化的认识方式,不可能到达绝对真实。应以理性如实检验理性自身,发现其极限,以此为桥梁,通过修行开发超感觉、超理性的般若智慧,方可证知绝对真实,获得绝对自由。  六、与科学由穷研物质、征服自然以获得主宰世界的自由不同,佛学认为向外逐物,不可能证知绝对真实、获得真正自由,只有如实观察世间最为灵妙、起主枢作用的自心,如实知自心,方能证知绝对真实而获得永恒幸福、绝对自由,这是实现人类文明终极目标的捷径。  佛学与科学的这些相异,只是就当今科学大体而言,并不是绝对的。科学并非独究物质,对心灵也越来越重视,科学的哲学观和方法在不断发展;科学的终极目标,亦指向全人类的永恒幸福、绝对自由和证知绝对真实。科学与佛学同趋一轨,在未来社会并非毫无可能。  对唯科学主义及科学弊病的批判  王季同等弘法者,还从佛学超越科学的认识出发,运用佛法独具的智慧,对当世流行的唯科学主义、科学迷信及科学的弊端、局限性进行了批判。  唯科学主义以科学为唯一价值尺度,科学之外一切不论,甚而形成科学迷信,将相对的科学结论执为绝对真理,信仰唯有科学才能救世,从而排拒、否定一切宗教。太虚大师对一些科学家“得少为喜而生执着”表示遗憾。( 《人生观的科学》) 王季同在《佛法省要》中批评自然科学家“特寝馈于说得分明之中,专在说得分明上用心,遂忘却说得分明之一小区域外,尚有偌大之说不分明之宇宙在焉。”劝告科学家勿被自然科学之狱卒拘禁在说得分明之牢狱中,应关注可证而不可说、说亦不得分明之佛学。陈健民《正觉与迷信》从明与无明、智与识等九个方面比较佛学与科学,破斥世人对科学的迷信,揭露科学家之研究不离无明、妄识、我法二执、人欲与功利心,故其发现乃摸象之谈,昔日俨然为真理者,后日往往证明为迷信,而被其武断为迷信者,往往可得实效之验证。剑平《漫谈科学与佛法》( 《人海灯》1993 年第2 期) 亦指责科学在“真理”的另一方面充满了迷信和谎言,“数不清的假设、猜测和推理,充满了各科学领域,并被人们当作金科玉律来奉行”,制造出“科学的迷信”。王季同《科学之根本问题》、王恩洋《佛法为今时所必需》等文章指出,科学发达尽管提高了物质的利用,满足了人类的生活享受和愉乐便利,但并不能彻底改变人类诸苦交攻的境遇,无力消灭战乱、斗争、欺诈、剥削,更不能满足人类的一切欲望,令人获得永恒的安乐。苦乐唯决定于人心之欣厌,不可能由任性纵欲、满足物质生活而达到极乐。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令人获得永恒安乐,还须走佛学以智慧自净其心的路线。  对科技发达所造成的弊病,弘法者们也作了揭露批判。王恩洋谓随科学、工业之发达,“一面杀人之具既精,一面贫富之差日远,由兹怨毒潜伏,苦多乐少,抑郁愤慨之气,充塞人心”( 《佛法为今时所必须》) ,酝酿着破坏与战争。陈健民指责科学家的研究因不离人欲与功利,故其成果难免“被政治家所利用,企业家所奴役,军事家所指挥”,发生助长物欲、污染环境等副作用。罗无虚《佛法在原子时代》揭露科学在物质方面的成就造成了生活紧张、病患日多等苦恼,令宗教贬值,道德失范,使很多人丧失信仰,空虚彷徨。然科学本身是工具,无所谓功过,就像火,善用之可以煮饭,不善用之可以成灾。科学既能增加人类的幸福,也可以毁灭整个人类,关键是人类怎样去利用它。随科技发展而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知识爆炸、道德沦丧、人欲横流等弊病,实际不应归罪于科学,而应归咎于人类缺乏合理利用科学的智慧。  弘法者们着重揭露了科学在认识世界方面的局限性、片面性和方法上的缺陷。欧阳竟无揭露科学方法局限于人类意识的比量,“不能超量,物理推至原子电子而术穷”( 《与章行严书》) ,无法穷彻万法的底蕴。太虚称现时未能扩充心觉而得全宇宙之诚验的科学为“狭义的科学”,其研究方法扩充我人感验的能力有限,无法修缮意识的缺陷,科学方法加上佛教修缮意识、开发潜能的高级瑜伽方法,方称广义的科学方法,用这种广义科学方法才可能穷尽世界的真相。王季同判现今之科学为建立于常人时、空、量、度等常识基础上的“欧克里得式”之科学,难以克服常识之相对性、虚妄性,其根本的缺陷是未曾重新审察和估价人类的知识源头,就像科学家测量光电磁等而未曾检查所用的仪器。对于心、物的深层关系及认识形成的最终原因,科学至今难以提供明确的答案;对于实际上最为切要的人类心理现象的研究,科学最显薄弱,而且其方法也最不可靠。佛法的宝贵,在于它一开始便从人类知识源头上着眼审察,对我人感知进行检验,可谓检讨人类整个认识的专科。  近现代弘法者们运用佛法的知见,对唯科学主义、科学迷信和科学的局限弊端所作的批判,对佛学与科学相比较而显现的殊胜之肯定,在当代世界反省科技的思潮中,独具特色,颇有深度。在科技救世的信仰破灭、科技弊端危及人类生存、科学理论面临“终结”困境的今天,佛法对科学的批判,对促使人类正确反思科技利弊,掌握善用科技的智慧,促进科学的统合和飞跃,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此可谓佛学在科学时代的最大价值所在。  积极回应科学之挑战  佛学虽然具有超然于科学的内涵,有资格对科学作出批判,但科学的高度发达,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变,及研究人自身的心理学等学科在近几十年来的日益迅猛的进展,毕竟对古老的佛教形成挑战,可能是未来世纪的佛教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佛教应发扬应时契机的精神,正视科学,面向未来,以佛法所本具、科学所持有的理性的、开放的心态,积极回应科学的挑战,发挥应负的正确引导科学、赋予人类以善用科学的智慧之作用。  如果说,未来科学的发展不能离了佛法智慧之启迪的话,那么,未来佛教的发展,也不能离了科学的促进。佛教应以佛法所强调的离我法二执的客观、平等态度,如实正观自身,正观科学。应当承认和赞扬科学利乐人类乃至以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等惠施于佛法弘扬之功德;应当承认科学与佛学,乃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双轨,缺一不可;应当承认科学在求实精神、精密度、研究方法、检测手段等方面有其独具的优点,有些地方乃古老的佛教所不及;应当承认佛法虽精深博大,独擅出世间之道,但主要传扬于古代,又受众生主观信仰之感情因素及保守习性的影响,与科学相比,在有些方面显得古旧,存在缺陷,应吸取科学之特长以改进、发展自身;从“一切法皆是佛法”的角度,应将同属人类智慧成果的科学看作佛法的组成部分,佛法乃本具真实的发现,并非仅仅是佛陀、祖师所宣说。  面向未来,正视科学挑战的佛教,大概不能仅仅做引科学论证佛法的文章,而应依经论所示将科学列入佛弟子修习智慧与方便的课程;大概不能仅仅引科学成果诠释、注解佛学,而应运用佛法的智慧去发展、指导科学,完善科学的研究方法,纠正科学的谬误。应采用科学的归纳、观测、统计等方法,阐发佛学的因果等理论和修证的效验,总结佛学的修持方法。应吸收现代科学的管理、教育、心理治疗等方法,运用于教团建设、人才培养、教法传布。应充分运用信息传播工具等科技成果,扩大佛法信息的传播。只有从多方面回应科学挑战,运用科学,促进科学,与科学共进同趋,才能使佛法焕发无限生机于未来。我已准备暂时退出爱问。有机缘再来看望大家。“和谐社会,怎么变成了和尚老道讲危机?”我们提倡和谐,实在是现在在许多方面不和谐了,而且已经是严重的危机!唯物主义没什么不好,科学也是极大的方便:只是,人性、人心、伦理道德在一天天缺失,危机也一天天迫近,长此以往,人类和文明的毁灭也将不远了!谢谢爱问,谢谢大家:只是希望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别忘记了持续发展和节制!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西方宗教学者那里一直是一个热门课题,这些年来在我国学者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从现在的研究情况看,观点比较多且对立,比较流行的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和宗教存在着根本的冲突。科学是在处理可检验的事实。而宗教则是为信仰舍弃理性。第二种观点认为,科学与宗教并非是争斗的,虽然是两种社会意识,但本质是互补的,可以分别满足人的不同需要。这种观点认为,只要神职人员们不对自然的作用发表自以为是的见解,科学家不极端地设想科学能满足人类最根本的精神需要,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就会变得甜蜜和轻松。第三种观点认为,科学和宗教是两个层面的东西,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密切。科学与宗教之间只要不相互对立,就能够对双方都有利。我觉得科学与宗教之间并不存在确定的关系。因为我们如果把两者放在一个层面去研究,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早期很多重要的科学发现是由教士们做出的。也不能圆满地说清楚为什么很多重要的科学家信仰宗教。关键的问题在于科学本质上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宗教解决的是人本身的精神需求问题,也就是人生价值问题,或者说是人在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所以,两者很难相互替代。科学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比如实验室和公式证明这两种经典方法,去有效地解决。而人的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就无法通过实验室和公式证明这两种经典的科学方法去证明、去实现。当然你可以不通过宗教信仰去解决自己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但无论怎样解决,都不是用科学的经典方法去实现的。也有一些宗教信徒认为只要皈依某一宗教,就可以取得神的保佑,就有神来打理自己的一生,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实这些人是用巫术的观点来理解宗教,来解释世界,这不是宗教所敢于做出的保证。因为所有的宗教都讲来世。所以,我比较同意第三种观点,科学和宗教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是与人的不同需要相联系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是什么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