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计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一正丁醇冷却器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一正丁醇冷却器,下载后留下邮箱可以发送word版的给你!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6|
上传日期: 09:15:1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一正丁醇冷却器
官方公共微信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以下是有关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大家都觉得好,招聘会微信公众号【rencai_zhaopinhui】  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欢迎关注官方人才招聘会微信公众号【rencai_zhaopinhui】。,招聘会微信号rencai_zhaopinhui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引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上大学以来第一次独立的工业化设计。从老师以及学长那里了解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由于第一次接触课程设计,起初心里充满了新鲜感和期待,因为自我认为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终于可以加以实践了。可是当老师把任务书发到手里是却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所措。可是在这短短的三周里,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苯――氯苯筛板式精馏塔设计图。在开始时,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虽然有课程设计书作为参考,但其书上的计算步骤与我们自己的计算步骤有少许差异,在这些差异面前,我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通过查阅《化工原理》,《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书籍,以及在网上搜索到的理论和经验数据。我们慢慢地找到了符合自己的实验数据。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模版和计算过程。在这三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这些“非泡点一族”在计算进料热状况参数q时,没有任何参考模板,完全靠自己捉摸思考。起初大家都是不知所措,待冷静下来,我们仔细结合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一步一步的讨论演算,经大家一下午的不懈努力,终于把q算出来了。还有就是我们在设计换热器部分,在试差的过程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经历了几乎一天多的时间才选出了合适的换热器型号,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试差成功后那激动的心情,因为我尝到了自己在付出很多后那种成功的喜悦,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血泪史”的见证哈。  在此感谢我们的杜治平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课程设计的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同时感谢同组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将万分感谢。应届毕业生网校园宣讲会信息一网打尽,宣讲会微信公众号[xiaoyuan_xjh]
  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课程设计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充分理解到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更特别是对精馏原理及其操作各方面的了解和设计,对实际单元操作设计中所涉及的个方面要注意问题都有所了解。通过这次对精馏塔的设计,不仅让我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而且对知识也是一种巩固和提升充实。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利用编程使计算效率提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在短短的两周里,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我们从中也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在我们所查找到的很多参考书中,很多的知识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到的,我们对事物的了解还仅限于皮毛,所学的知识结构还很不完善,我们对设计对象的理解还仅限于书本上,对实际当中事物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成本方面上考虑的还很不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还发现由于没有及时将所得结果总结,以致在后面的计算中不停地来回翻查数据,这会浪费了大量时间。由此,我在每章节后及时地列出数据表,方便自己计算也方便读者查找。在一些应用问题上,我直接套用了书上的公式或过程,并没有彻底了解各个公式的出处及用途,对于一些工业数据的选取,也只是根据范围自己选择的,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应用。因此,一些计算数据有时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只是拥有一个正确的范围及趋势,而并没有更细地追究下去,因而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后面具体设备的选型。如果有更充分的时间,我想可以进一步再完善一下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训练,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我们了解了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了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加强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更尤为重要。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与帮助,感谢同学们的相互支持,与他们一起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和交流让我开拓了思路,也让我在课程设计时多了些轻松、愉快。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文档来源大多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模板,设计,课程设计模板,化工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模板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77|
上传日期: 09:14: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模板
官方公共微信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
上中国图书网,淘绝版好书!20万种特价书 2-4.9折!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二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二版
作&&&&者:
出 版 社:
条&形&码:
5 ; 978-7-122-24517-5
I&S&B&N :
出版时间:
开&&&&本:
页&&&&数:
定&&&&价:
一星价:22.0 元(76折)
二星价:22.0 元(76折)
三星价:22.0 元(76折)
平邮5元,快递6元,全国满49元包平邮,满69元包快递(港澳台除外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二版
特色及评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二版)》从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基本技能出发,针对高等院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需要编写。
  全书包括8部分内容,即绪论、化工设计计算基础、化工设计绘图基础、板式精馏塔的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换热器的设计、干燥器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化工设计的一般原则、要求、内容和步骤等,分别融合在各具体的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设计或选型过程中。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化工类及相关专业作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指导书,也可供从事化学工程及设备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二版
0绪论 0.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0.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0.2.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0.2.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0.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0.3.1设计说明书的编排和要求0.3.2图纸要求0.3.3设计的有关说明0.3.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计算机的应用第1章化工设计计算基础 1.1物料衡算1.1.1物料衡算式1.1.2衡算步骤1.2热量衡算1.2.1热量衡算式1.2.2衡算基本方法及步骤1.3物性数据的查取和估算1.3.1密度1.3.2黏度1.3.3热导率1.3.4比热容1.3.5汽化潜热1.3.6表面张力1.3.7液体的饱和蒸气压1.3.8二组分汽液平衡组成与温度(或压力)的关系第2章化工设计绘图基础 2.1工艺流程图的分类2.2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的绘制2.2.1图样内容2.2.2图的绘制范围2.2.3比例与图幅、图框2.2.4字体2.2.5图线与箭头2.2.6设备的表示方法2.2.7管道表示方法2.2.8阀门与管件的表示方法2.2.9仪表控制点的表示方法2.2.10化工典型设备的自控流程2.3设备的工艺条件图2.3.1工艺条件图的作用2.3.2工艺条件图的内容第3章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3.1概述3.2精馏塔设计的内容及要求3.2.1精馏塔设计的内容3.2.2绘图要求3.3板式塔的类型3.3.1泡罩塔板3.3.2筛孔塔板3.3.3浮阀塔板3.3.4喷射型塔板3.4板式精馏塔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有关知识3.4.1蒸馏方式的选定3.4.2装置流程的确定3.4.3操作条件的确定3.4.4板式塔类型的选择3.4.5设计方案确定的原则3.5精馏塔的物料、热量衡算3.5.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3.5.2精馏塔的热量衡算3.6精馏塔塔板数的计算3.6.1平衡关系3.6.2操作方程及q线方程3.6.3理论塔板数的计算3.6.4塔效率的估算3.7板式塔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3.7.1板式塔主要尺寸设计的特点、方法和基本思路3.7.2塔高和塔径3.7.3塔板上液流型式的选择3.7.4溢流装置的设计计算3.7.5塔板设计3.7.6筛板塔的设计计算3.7.7浮阀塔的设计计算3.7.8板式塔的结构及塔体总高度3.7.9板式塔的附属设备3.8板式精馏塔设计示例3.8.1浮阀精馏塔设计示例3.8.2筛板精馏塔设计示例3.9精馏塔设计任务书示例3.10精馏塔计算框图本章符号说明第4章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4.1概述4.2设计方案的确定4.2.1吸收剂和吸收方法的选择4.2.2吸收(或解吸)操作条件的选择4.2.3吸收(或解吸)装置流程的确定4.2.4能量的合理利用4.2.5典型吸收?解吸流程4.3填料4.3.1传质过程对塔填料的基本要求4.3.2填料的类型4.3.3填料的性能特征4.3.4填料的选择4.4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计算4.4.1气?液相平衡关系的获取4.4.2吸收剂用量的确定4.4.3塔径的计算4.4.4液体喷淋密度的验算4.4.5填料层高度计算4.4.6填料层的分段4.4.7塔的附属高度4.4.8填料塔的总压降及填料层压降的计算4.5填料塔附属结构4.5.1填料支承装置4.5.2液体喷淋装置4.5.3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4.5.4填料压板与床层限制板4.5.5防壁流圈4.5.6气体的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4.5.7除沫器4.5.8填料塔附属结构设计4.6吸收剂循环功率计算和选泵4.7填料塔的辅助装置4.8填料吸收塔设计示例4.9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示例本章符号说明第5章换热器的设计 5.1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5.1.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5.1.2浮头式换热器5.1.3u形管式换热器5.1.4填料函式换热器5.2列管式换热器标准简介5.3设计的主要内容5.4设计方案的确定5. 5换热器工艺结构尺寸设计5.5.1换热管的选择5.5.2管长、管程数和总管数的确定5.5.3管子的排列5.5.4排管图与实际管数5.5.5壳体直径与壳体厚度的确定5. 6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5.6.1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步骤5.6.2传热计算的主要公式5.6.3流体通过换热器的阻力损失(即压强降)的计算5. 7主体构件的设计与连接5.7.1管束分程5.7.2壳程分程5.7.3管板5.7.4管箱和封头5.7.5折流板5.7.6其他主要构件5.7.7换热器主要连接5.7.8支座5. 8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计算示例5. 9换热器设计任务书示例本章符号说明第6章干燥器的设计 6.1概述6.2设计方案6.2.1干燥装置的工艺流程6.2.2干燥介质及加热器的选择6.2.3干燥器的选择6.2.4风机的选择及配置6.2.5细粉回收设备的选择6.2.6加料器及卸料器的选择6.3气流干燥装置的工艺设计6.3.1气流干燥装置的工艺流程和特点6.3.2气流干燥器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6.3.3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6.3.4颗粒在气流干燥器中的运动和传热6.3.5气流干燥装置的设计6.4气流干燥器设计示例6.5气流干燥器设计任务书示例本章符号说明第7章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 7.1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基本要求7.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构成7.3说明书撰写基本要求及格式7.3.1前置部分7.3.2主体部分7.3.3后置部分7.4示例7.4.1封面示例7.4.2目录示例7.4.3正文示例7.4.4设计任务书示例7.4.5摘要示例附录 附录1人孔附录2椭圆形封头(摘自jbt )附录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常用规格品种附录4填料吸收塔工艺条件图示例附录5双溢流浮阀精馏塔工艺条件图示例附录6浮阀精馏塔工艺条件图示例附录7精馏工艺流程图示例附录8吸收工艺流程图示例参考文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二版&&&&&&&&
本类畅销排行
作者:谭浩强
¥39 ¥25.4
本类五星图书
您最近浏览过的商品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_百度百科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是与《化工原理》理论课教学紧密配合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课教学用书。全书由两部分组成。《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第一篇:化工原理实验及基础。包括化工实验数据处理、常用化工测量技术及仪表等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化工原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内容。第二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考虑到教学实际应用和上、下册的分配,本篇编写了传热中的列管换热器设计和传质中的板式精馏塔设计内容。《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专科的化工原理实验和课程设计教材,亦可供有关部门从事科研、设计及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内容简介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专科的化工原理实验和课程设计教材,亦可供有关部门从事科研、设计及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化工原理实验及课程设计图书目录
第一篇 化工原理实验及基础
第一章 第一篇绪论
一、化工原理实验的地位及特点
二、化工原理实验的目的
三、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要求
四、实验室守则
第二章 实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第一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
二、科学记数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第二节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一、误差分析的重要性
二、真值与平均值
三、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四、误差的表示方法
五、精密度、精确度
第三节 实验数据处理
一、列表法
二、实验数据的图示法
三、实验数据的函数法
第三章 测量技术及仪表
第一节 流体压强的测定
一、液柱压强计
二、弹性压强计
三、压强(或压强差)的电测方法
四、压强测量要点
第二节 流量的测量
一、差压式流量计
二、转子流量计
三、毕托管
四、涡轮流量计
五、湿式流量计
六、其他几种流量测量仪表
第三节 温度测量
一、玻璃管温度计
二、压力式温度计
三、电阻温度计
四、热电偶温度计
第四章 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一 流体流动综合实验
实验二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实验三 流量计的标定
实验四 套管换热器液一液热交换实验
实验五 过滤实验
实验六 板式塔精馏实验
实验七 间歇精馏实验
实验八 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实验
实验九 填料吸收塔传质系数的测定
实验十 厢式干燥器干燥实验
实验十一 流化床干燥实验
第五章 演示实验
实验一 雷诺实验
实验二 机械能转换实验
实验三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
实验四 传热边界层实验
实验五 电除尘实验
实验六 板式塔的流体力学现象
附录一 实验报告的编写及要求
附录二 化工原理实验基本题
第二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第六章 第二篇绪论
第一节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
第二节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一、生产工艺流程草图
二、工艺物料流程图
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第三节 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
第七章 热换器设计
第一节 列管换热器的类型与构造
第八章 板式精馏塔设计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