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 h2o c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怎么算的

2012届高考化学常用化学计量新题分类复习检测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2届高考化学常用化学计量新题分类复习检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2届高考化学常用化学计量新题分类复习检测试题及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A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A1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7.N3、B3、A1[;安徽卷]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1-3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NO2NNO2NO2图1-3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7.N3、B3、A1【解析】C 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属于极性键,故A错误;由夹角108.1°可知该分子的结构类似NH3的结构,是三角锥形,因此,四个氮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该分子中N的化合价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因此,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正确;15.2g该物质含有的原子数约为15.2 g152 g•mol-1×10×6.02××1023,故D错误。9.A1[;广东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NO2含有nA个氧原子B.1L0.1mol•L-1氨水含有0.1nA个OH-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D.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9.A1【解析】A 23gNO2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3 g46 g•mol-1×2=1mol,故A正确;1L0.1mol•L-1氨水中含有溶质NH3•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但由于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故含有的OH-的个数少于0.1nA,B错误;常温常压下,CCl4为液态,22.4L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C错误;1molFe2+被H2O2氧化生成1molFe3+,反应过程转移的电子数为nA,D错误。10.A1 [;海南化学卷]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10.A1 【解析】D Al3+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个,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应为10NA,故A错;2Fe+3Cl2===2FeCl3,反应中转移6个电子,1mol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应为2NA,故B错;pH=1时c(H+)=0.1mol•L-1,n(H+)=1mol,故C错;pH=13时c(OH-)=0.1mol•L-1,n(OH-)=1mol,故D对。8.A1 [;江苏化学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8.A1 【解析】D 1mol甲醇中含有3molC-H键,A错;pH=13的NaOH溶液c(OH-)=0.1mol/L,由于没有提供溶液体积,OH-的数目无法确定,B错;己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C错;2Na2O2+2H2O===4NaOH+O2↑中,生成0.2molO2,转移0.4mole-,D对。12.A1C1E4[;全国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12.A1C1E4【解析】B 金刚石中一个碳原子形成4条共价键,而每条共价键被两个碳原子拥有,因此一个碳原子对每条共价键的“拥有权”为0.5,因此一个碳原子有两条共价键,12g金刚石为1mol,因此含有共价键为2mol。一个水分子中有10个质子,18g水是1mol,所以A项正确。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因此只要质量相同,其所含原子个数也相同,C项正确。钠与氧气反应时,无论生成物是Na2O还是Na2O2,Na均为+1价,因此1molNa参加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1NA,D项正确。&A2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A3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33.J2A3H2[;广东卷]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H2O)分别为2.5、3.9和5.6。(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B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实验,进行成分检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________。&步骤4:&(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O的含量。实验如下:①配制250mL约0.1mol•L-1Ba(OH)2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________,将溶液转入________中,洗涤,定容,摇匀。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________(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mL。③计算Ba(OH)2&#O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4)室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制1.0mol•L-1Ba(OH)2溶液。33.J2A3H2(1)由于Ba(OH)2&#O与空气中CO2反应,所取试剂大部分已变质为BaCO3,未变质的Ba(OH)2&#O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2)步骤2:&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试剂中有Ba2+存在步骤3:滴加稀盐酸,连接带塞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试剂含有BaCO3步骤4:取步骤1中的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pH明显大于9.6,说明该试剂含有Ba(OH)2(3)①搅拌溶解 250mL容量瓶②0.1980③250×0.×315×V2×25.00×w×100%(4)不能【解析】(1)空气中存在的CO2能与Ba(OH)2反应可生成BaCO3;(2)BaCO3和Ba(OH)2&#O的检验,可首先通过加入硫酸,与BaCO3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进行检验,确定后再将混合物配成饱和溶液,结合BaCO3饱和溶液的pH为9.6加以确认;(3)①配制250mL溶液应使用250mL容量瓶,溶解固体后应恢复至室温方可转移溶液至容量瓶;②取样品溶液25mL,浓度大约是0.1mol•L-1,即n(OH-)大约是25×10-3×0.1mol,据中和滴定关系,可确定盐酸浓度为0.1980mol•L-1较为合适;③结合Ba(OH)2+2HCl===BaCl2+2H2O即可计算;(4)由上述可知,Ba(OH)2固体易与空气中水和CO2结合出现杂质,同时依据Ba(OH)2&#O的溶解度关系,不能配制出1.0mol•L-1的该溶液。&                 A4 常用化学计量综合23.A4 B3 [;福建卷]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O每生成1molP4时,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C6H8O6+I2===C6H6O6+2H++2I-2S2O2-3+I2===S4O2-6+2I-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mol•L-1I2溶液V1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mol•L-1Na2S2O3溶液V2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3+5SO2-3+2H+===I2+5SO2-4+H2O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0.01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0.01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H2O的体积/mL&实验温度/℃&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实验1&5&V1&35&25&实验2&5&5&40&25&实验3&5&5&V2&0&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V2=________mL。Ⅱ.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3++H2O2+H2O===Ce(OH)4↓+______23.A4 B3 (1) (2)20(3)aV1-0.5bV21000(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0(5)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6)2 1 6 2 6H+【解析】(1)P元素为15号元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在P4O10中P的化合价为+5价,当生成1molP4转移电子数为20mol。(3)第二个反应消耗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bmol•L-1×V210-3L=V2b10-3mol,则第一个反应剩余的I2的物质的量为0.5V2b10-3mol,该过程加入I2总的物质的量为amol•L-1×V110-3L=V1a10-3mol,则参加第一个反应的I2的物质的量为V1a10-3mol-0.5V2b10-3mol,则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为V1a10-3mol-0.5V2b10-3mol=(V1a-0.5V2b)10-3mol。(4)实验1和实验2温度相同但加水体积不同,而实验2和实验3温度不同则加水体积应该相同,故V2=40,有3个实验所给出的不同对比数据可得出该实验目的为: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浓度的关系。(5)CeCl3发生水解的方程式为:CeCl3+3H2OCe(OH)3+3HCl,NH4Cl固体加热可分解生成HCl,起到抑制CeCl3水解的作用。(6)根据电荷守恒:反应物中有阳离子,则生成物中必然要有阳离子,由题意知溶液pH=3,故最后一个空应为H+;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分析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H2O2中两个O的化合价从-1→-2,得到2个电子,Ce元素的化合价从+3→+4,应该失去两个电子,综合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配平出2Ce3++H2O2+6H2O===2Ce(OH)4+6H+7.A4[;课标全国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制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7.A4 【解析】B NaCl为离子晶体,是由Na+和Cl-直接构成的,不存在分子,A项错误;Na+最外层电子数为8,因此,1.00molNa+最外层电子数为8×6.02×1023,B项正确;溶液的体积不是1.00L,C项错误;D项产生氯气的体积应为11.2L(标准状况)。1.[;舟山月考]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电子数等于NAB.常温下,100mL1mol•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C.分子数为NA的N2、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D.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1.B 【解析】A项标准状况下H2O为液态;C项没有限定条件,所以体积无法确定;D项3.4gNH3为0.2mol,含N―H键数目为0.6NA;B项要考虑CO2-3水解,所以100mL1mol•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2.[;日照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mol/L盐酸中溶质的粒子数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CO气体与1mol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2.C 【解析】A中应为0.2NA;B中盐酸的体积不知道,无法确定溶质的粒子数;D中22.4LCO的状态不确定,C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3.[;启东一模]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gCl2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1.0L浓度为1.0mol•L-1的一元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1.0NAC.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0.2N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醛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3.A 【解析】选项B中的一元酸没有指出是强酸还是弱酸。选项C,虽然NH+4会发生部分水解,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中氮原子数等于0.2NA。选项D,标准状况下,乙醛是液体。4.[;长春二模]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的CO2与39gNa2O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大于0.4NAC.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若生成1molO2,则转移电子数为2NAD.18g的D2O与NA个CH-3具有相同的电子数4.B 【解析】A项中,39gNa2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Na2O2中-1价的氧,化合价一升一降,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B项中,不考虑水解,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等于0.4NA,但1molFe3+水解生成3molH+,从而使离子的数目增多。C项中,生成1molO2,转移电子4mol。D项中,18g的D2O含电子数小于10mol,NA个CH-3的电子数为10mol。5.[;宜昌质检]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石墨电极电解Ca(NO3)2溶液,当转移电子数为0.2NA时,阴极析出4g金属B.0.1mol24Mg32S晶体中所含中子总数为2.8NAC.常温下含有NA个NO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温度降至标准状况,其体积约为22.4LD.在熔融状态下,1mol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NA5.B 【解析】A项错,电解硝酸钙实质是电解水,所以不会生成金属单质;B项正确,0.1mol24Mg32S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12+16)=2.8mol;C项错,NO2、N2O4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NO2N2O4,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温度由常温降至标准状况时,平衡正向移动,分子的数目减少,其体积也小于22.4L;D项错,熔融状态下,NaHSO4===Na++HSO-4,1mol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NA。6.[;福鼎调研]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106gNa2CO3晶体中的离子总数大于3NA②标准状况下,16g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③将0.1molNaCl全部溶于乙醇中制成胶体,其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目为0.1NA④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容器内的分子数大于2NA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6.B 【解析】在106gNa2CO3晶体中,存在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共3NA,①错误;胶体粒子是粒子的集合体,0.1molNaCl全部溶于乙醇中制成胶体,其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目要远远小于0.1NA,③错误;理论上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NA个NH3分子,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分子总数大于2NA,正确。7.[;郑州联考]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6.02×1023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6.02×1023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③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6.02×1023④2molSO2和1molO2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6.02×1023⑤2.9g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6.02×1023(2CaSO4•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0)⑥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7.C 【解析】1molP4中含有6molP-P键,12.4g白磷即0.1molP4,含有P―P键数约是0.6×6.02×1023,①对;电解精炼铜时,阳极首先失去电子的是Zn等活泼金属杂质,所以,转移了6.02×1023个电子,阳极溶解的铜小于32g,②错;Na2S和Na2O2摩尔质量相同,且每摩尔物质中阴离子都为1摩尔,所以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即0.1mol的混合物中阴离子数为0.1×6.02×1023,③错;对于④,由于SO2和O2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如果完全反应,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现在是可逆,实际减少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因此,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大于2mol,所以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6.02×1023,④对;由于1mol2CaSO4•H2O中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2.9g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1×6.02×1023,⑤错;由于浓硫酸的量一定,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变稀,硫酸浓度小到一定程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小于0.1NA,⑥错;因此,选C。8.[;衢州二模]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铁参与的反应中,5.6g铁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B.1mol12C18O2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2NAC.标准状况下,11.2L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D.常温下,pH=12的1L氨水中含有的NH3•H2O分子数是0.01NA8.C 【解析】铁在参加反应时可能生成Fe2+、Fe3+,故失去的电子数不一定相同。1mol12C18O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6NA。氨水中NH3•H2O的浓度不能确定。9.[;鄂州统测]将Mg、Al、Zn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作用,放出H2的体积为2.8L(标准状况下),则这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A.0.250molB.0.125molC.0.100molD.0.080mol9.C 【解析】V(H2)=2.8 L22.4 L•mol-1=0.125mol,若全为+2价金属,ADD→HClH2,n(A)=n(H2)=0.125mol,若全为+3价金属,n(A)=23n(H2)=0.125mol×23=0.083mol,混合物中Mg、Zn为+2价金属,Al为+3价金属,所以有:0.083mol<n(混)<0.125mol,只有C项符合题意。10.[;姜堰一模](1)若某药品质量约为32.0g,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其质量,若用↓表示在右盘放上砝码,用↑表示将砝码取下,在下列表格的空格内,用↓和↑表示相应砝码的放上或取下。50g&20g&20g&10g&5g(2)配制500mL0.1mol•L-1Na2CO3溶液,图K6-1中操作②中应该填写的数据为________,实验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编号)。&图K6-1(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用“偏高、偏低、无影响”表示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①用量筒量取液态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②将量取液态溶质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③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10.50g&20g&20g&10g&5g↓↑&↓&↓↑&↓&↓↑(2)5.3 ②④③⑥⑤①⑦(3)①偏低 ②偏高 ③无影响【解析】(3)①用量筒量取液态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会使所量取液体体积比理论值小,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已经排除残留的部分,故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会使液态溶质偏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③定容摇匀后,即使有少量溶液外流,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是没有影响的。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模拟试题134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模拟试题134
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模拟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高2012级6班曹营;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1.细胞中有一类蛋白质(如驱动蛋白、RNA聚合酶;A.“分子马达”的基本组成单位中可能含多个氨基;B.RNA聚合酶是沿RNA模板移动的“分子马达”;C.“分子马达”运动所需的能量由蛋白质水解提供;D.解旋酶沿D
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模拟试题(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高2012级6班
曹营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细胞中有一类蛋白质(如驱动蛋白、RNA聚合酶、肌球蛋白等)被称为“分子马达”,它能利用化学能进行机械做功,从而使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分子马达”的基本组成单位中可能含多个氨基B.RNA聚合酶是沿RNA模板移动的“分子马达”C.“分子马达”运动所需的能量由蛋白质水解提供D.解旋酶沿DNA移动时将其分解成四种游离的核苷酸2.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 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 雌:雄=4:13.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4.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中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A. 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 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代谢细胞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5. 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C.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D.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等特点,化学模拟生物酶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7.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D.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8. 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Fe2++SO42+Ba2++2OH=BaSO4↓+Fe(OH)2↓ --B.NH4++Fe3++ 2SO42+ 2Ba2++ 4OH=2BaSO4↓+ Fe(OH)3↓+ NH3?H2O --C.2Fe3++ 3SO42+ 3Ba2++4OH=3BaSO4↓+ 2Fe(OH)2↓ --D.3NH4++ Fe3++3SO42+ 3Ba2++ 6OH=3BaSO4↓+Fe(OH)3↓+3NH3?H2O --9. 可逆反应①X(g)+2Y(g )2Z(g) 、②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5 11D.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10. NM-3和D-58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结构如下: 关于NM-3和D-58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
B.都能与溴水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C.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原因相同
D.遇FeCl3溶液都显色,原因相同1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碱石灰的组成,设计下列方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操作I的数据a,可以确定碱石灰中NaOH的含量B.碱石灰是一种很好的干燥剂,可以干燥H2、CO、CO2、NH3等气体C.操作I后溶液中一定存在下列关系:n(Na?)?2n(Ca2?)?n(OH?)D.取最后一次洗涤液,用pH试纸检验,若洗涤液不为碱性,则沉淀已洗涤干净12.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①
④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 H2(g)???CH3C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将燃烧后的产物全部溶解在50mL浓度为1.8mol/L盐酸溶液中,用20mL 0.9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多余的酸,然后在此溶液中加A.0.033mol
D. 0.040mo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入过量碱把氨全部释放出来,用足量盐酸吸收,经测定氨为0.006mol,求镁带物质的量14. 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A.内能增大,放出热量B.内能减小,吸收热量 D.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
B.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15.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已速度υ0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 图(a) 图(b) v02v02sin2?A.
ggv02cos2?v02cos2?C.
D. ggsin?16. 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17. 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A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磨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1和T2,已知下列四个关于T1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A. T1?C. T1?(m?2m2)m1g(m?2m1)m2g
B. T1? m?2(m1?m2)m?4(m1?m2)(m?4m2)m1g(m?4m1)m2g
D. T1? m?2(m1?m2)m?4(m1?m2)18. 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9. 如图所示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电场方向由集尘板指向放电极C、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20. 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95W
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J 444 5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21. 如图,EOF和E?O?F?为空间一匀强磁场的边界,其中EO∥E?O?,FO∥F?O?,且EO⊥OF;OO?为∠EOF的角平分线,OO?间的距离为l;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OO?方向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22.(17分)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的实验:把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金属球用细线连接后置于水平桌面上,在两球之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质弹簧,在桌子两边地面上铺上白纸和复写纸(如图所示)。然后烧断细线,观察两球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和数据分析、处理。①要完成该实验,还必须添加以下哪些器材:(填器材序号字母);A.刻度尺
D.秒表②在该实验中,用所测物理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关系式是:(用你认为应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关系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模拟试题134等内容。 
  【】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模拟理综试题1参考答案 隐藏&&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成都市 2012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
 四川省成都市 2012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理综) 理综)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选择题)1 至 6 页,第 II 卷(非选择题)7 至...
  四川省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部分 个人整理四川省成都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部分 个人整理隐藏&& 分享到:
X 分享到: ...
 成都市 2011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l3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化学卷及答案[1]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成都市 2014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理科...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理综(生物)无答案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理综(生物)无答案...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今日推荐 ...
赞助商链接
别人正在看什么?
赞助商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a2o2 h2o co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