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萃取取水中的丙二醇甲醚

发酵液中分离提取1,3-丙二醇的实验研究--《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发酵液中分离提取1,3-丙二醇的实验研究
【摘要】: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酯材料的合成。采用生物发酵法制备1,3-丙二醇是一条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但鉴于1,3-丙二醇在发酵液中浓度很低,并且有强烈的亲水性,而且发酵液成分复杂,这都给后续的分离提取增加了不小的困难。本课题在絮凝预处理发酵液的基础上,分别从电渗析脱盐浓缩路线、反应萃取耦合分离路线和溶剂萃取路线探索了1,3-丙二醇的分离提纯工艺。
第一,考察了不同絮凝剂对发酵液中菌体和可溶性蛋白等杂质的去除效果,筛选得到了性能良好的絮凝剂,优化得到了最佳絮凝去除菌体蛋白条件;
第二,通过实验室小型电渗析装置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发酵液电渗析脱盐的影响,对离子交换膜的清洗和循环使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利用该工艺分离浓缩提取得到了高纯度的1,3-丙二醇,评判其可行性;
第三,在优化反应萃取耦合工艺和水解实验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中间产物2-甲基-1,3-二嗯烷水解动力学研究,之后利用此工艺分离得到合格的1,3-丙二醇,评价了该工艺的优劣;
第四,选择正丁醇、正己醇和乙酸丁酯为萃取剂,检验溶剂萃取对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萃取效果,得到效果较好的萃取剂;
第五,在实验室小试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发酵液中1,3-丙二醇分离提取的中试研究,通过絮凝、膜过滤除菌,蒸馏浓缩除水和连续精馏等工艺分离得到1,3-丙二醇及副产物,为其工业化放大提供了宝贵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TQ223.162【目录】:
Abstract6-7
第1章 前言12-14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2
1.2 课题研究内容12-14
第2章 文献综述14-27
2.1 1,3-丙二醇的物理化学性质14-15
2.2 1,3-丙二醇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15-17
2.2.1 化学法合成工艺15-16
2.2.2 生物工程法生产工艺16-17
2.3 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的分离提取工艺17-21
2.3.1 电渗析浓缩提取工艺18-19
2.3.2 反应萃取工艺19
2.3.3 超滤醇沉法分离路线19-20
2.3.4 离子交换树脂20
2.3.5 分子筛20-21
2.3.6 溶剂萃取21
2.3.7 其它分离提纯方法21
2.4 絮凝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21-23
2.4.1 絮凝原理概述21
2.4.2 絮凝剂的分类21-22
2.4.3 絮凝影响因素22-23
2.5 电渗析法去除发酵液中的盐分23-26
2.5.1 电渗析原理23
2.5.2 电渗析器的结构23-24
2.5.3 电渗析膜的种类24-25
2.5.4 电渗析过程的影响因素25
2.5.5 电渗析膜污染及防治25-26
2.6 分析测定方法26-27
2.6.1 色谱分析26
2.6.2 发酵液蛋白含量的测定26
2.6.3 1,3-丙二醇中水含量,醛含量及色度的测定26
2.6.4 发酵液盐浓度的测定26-27
第3章 发酵液絮凝除蛋白实验27-41
3.1 实验设备与材料27-28
3.1.1 实验材料27
3.1.2 实验设备27-28
3.1.3 实验装置28
3.2 实验方法28-30
3.2.1 发酵液中物质的测定28-29
3.2.2 发酵液澄清度计算29
3.2.3 配制蛋白质标准溶液29-30
3.3 发酵液絮凝实验30-37
3.3.1 壳聚糖絮凝条件的优化30-33
3.3.2 其它絮凝剂的考察33-35
3.3.3 浓缩发酵液的絮凝试验35-37
3.4 发酵液可溶性蛋白去除实验37-40
3.4.1 发酵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37
3.4.2 树脂吸附除蛋白实验37-38
3.4.3 PAC除蛋白实验38-39
3.4.4 碱液对可溶性蛋白的去除39
3.4.5 不同去除方式对1,3-丙二醇收率的影响39-40
3.5 本章结论40-41
第4章 发酵液电渗析脱盐实验41-53
4.1 实验设备与材料41-43
4.1.1 实验材料41-42
4.1.2 实验设备42-43
4.2 实验研究方法43-44
4.2.1 研究方法43
4.2.2 分析计算方法43-44
4.3 电渗析预试验44-46
4.3.1 发酵液预处理44
4.3.2 发酵液电导率的温度校正44-45
4.3.3 极限电流密度的测定45-46
4.4 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影响因素的考察46-50
4.4.1 膜对电压46-47
4.4.2 浓室初始盐浓对发酵液电渗析的影响47-48
4.4.3 淡室流速对发酵液电渗析的影响48-49
4.4.4 淡室初始PH49-50
4.5 电渗析离子交换膜污染及膜清洗方式的探索50-52
4.5.1 发酵液电渗析过程的膜污染50-51
4.5.2 离子交换膜清洗方式的探索51-52
4.6 本章结论52-53
第5章 反应萃取耦合分离发酵液中1,3-丙二醇53-61
5.1 实验设备与材料53-54
5.1.1 实验材料53-54
5.1.2 实验设备54
5.2 实验原理与研究路线54-55
5.3 计算方法55
5.4 反应萃取工艺条件实验55-60
5.4.1 缩醛反应热力学分析56-57
5.4.2 强酸性树脂的活化57
5.4.3 不同萃取级数下的反应萃取实验57-59
5.4.4 含有少量2MD的萃取剂对反应萃取的影响59-60
5.5 本章结论60-61
第6章 2-甲基-1,3-二噁烷水解及动力学实验61-74
6.1 实验装置与材料61-62
6.1.1 实验材料61
6.1.2 实验设备61-62
6.1.3 实验装置62
6.2 实验方法62-63
6.2.1 研究方法62-63
6.2.2 计算方法63
6.2.3 分析方法63
6.3 水解工艺研究63-67
6.3.1 2MD传统水解试验63-65
6.3.2 2MD和PX混合物直接水解实验65-67
6.4 2MD合成实验67-68
6.5 2MD水解动力学实验68-73
6.5.1 排除外扩散影响68
6.5.2 动力学实验68-71
6.5.3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71-72
6.5.4 显著性检验72-73
6.6 本章结论73-74
第7章 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分离实验74-83
7.1 电渗析-浓缩提取发酵液中的1,3-丙二醇74-76
7.1.1 实验设备74
7.1.2 工艺路线74-75
7.1.3 工艺操作过程75-76
7.2 反应萃取-水解提取发酵液中的1,3-丙二醇76-78
7.2.1 工艺操作流程77-78
7.3 溶剂萃取实验78-82
7.3.1 实验设备与原料79
7.3.2 试验方法79
7.3.3 实验结果与讨论79-82
7.3.3.1 正丁醇溶剂萃取实验79-80
7.3.3.2 正己醇溶剂萃取实验80-81
7.3.3.3 酸丁酯溶剂萃取实验81-82
7.4 本章结论82-83
第8章 发酵液中1,3-丙二醇分离提取的中试研究83-89
8.1 实验设备与材料83
8.2 1,3-丙二醇的分离提取中试路线83-84
8.3 过滤与除菌工艺84-87
8.3.1 絮凝微滤工艺84
8.3.2 陶瓷膜过滤工艺84-87
8.4 浓缩除水与蒸馏工艺87
8.5 精馏与精制1,3-丙二醇工艺87-88
8.6 本章结论88-89
第9章 结论89-90
参考文献90-9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鹏,方云进;[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02期
瞿国华;[J];合成纤维工业;2000年04期
张俊;[J];合成纤维工业;2001年04期
郝健,刘德华;[J];过程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张代佳;高素军;孙亚琴;修志龙;;[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张一飞;齐笑飞;乔建援;杜风光;;[J];河北化工;2009年02期
荆国林;王晓玉;赵海;;[J];盐业与化工;2006年06期
姚斐;;[J];化学分析计量;2006年03期
苏建英;吴家鑫;谭天伟;;[J];化学工程;2007年05期
李吉春,赵旭涛;[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陆珠;;[J];安徽化工;2006年06期
张恒;高曼侠;许兆棠;李文谦;王琪;;[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吴晓峰;刘春美;潘扬;蒋亚萍;潘稚云;;[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袁红;;[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匡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赵敏,杨向民,杨洪万;[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9年03期
强伟;王洪伦;周昌范;索有瑞;;[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1年03期
郭学军;;[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陈春云,郑彤,倪艳芳;[J];北方环境;2001年03期
刁静茹;常青;王娟;;[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厚文;;[A];第七届全国印制电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孙文敏;;[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李泽全;杜军;范兴;陶长元;;[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王建友;葛道才;;[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谭士宾;宋新生;张耀武;;[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谭士宾;宋新生;方亚峰;倪志伟;谭文锋;;[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谭士宾;宋新生;张耀武;胡明峰;谭文锋;;[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朱宝库;魏艳飞;魏秀珍;徐又一;;[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有智;张红宇;谷磊;申红艳;;[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谭士宾;宋新生;张耀武;苏强;陈百俊;;[A];第二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准;[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董宏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朱登亮;[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马正;[D];江南大学;2010年
宋广磊;[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黄略略;[D];江南大学;2011年
王诗云;[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王元芳;[D];山东大学;2011年
何志伟;[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薛学东;[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星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伍修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林爽;[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贺兆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张作阳;[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苏涛;[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郑伟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陈金良;[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李岩峰;[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李业兴;[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可鑫,保积庆,肖连生,张启修;[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1期
徐昌松,程少民,张荣环,徐梅生,雷寐初;[J];纯碱工业;2000年01期
荆国林,于水利,韩强,赵方波,刘波;[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N.J.M.C.Penders-van Elk,D.W.Ravensbergen,A.H.Luiken,D.Portela,R.Dias,A.Vieira,J.Tholen,钟毅;[J];国际纺织导报;2005年08期
景桂兰,刘祖昌,李冬伟;[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9年11期
奚凤翔;;[J];工业水处理;1993年02期
康维;;[J];工业水处理;1993年03期
王方;[J];工业水处理;2004年03期
陶景光;[J];工业水处理;1994年06期
潘旗,陆晓华;[J];湖北化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平,赵玉平;[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周艳芬,潘延云,张贺迎,武金霞,王书香;[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谢鹏;梁淑娃;黄宜辉;;[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年03期
张志英;杨孟林;;[J];化学学报;1990年11期
张灿,张惠斌,黄海燕,黄文龙;[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年10期
梁丽芸,蓝仁华,陈焕钦;[J];涂料工业;2003年08期
舒学军;桑晓燕;张界平;陈荷花;雷志伟;;[J];江西化工;2006年04期
李汉堂;;[J];世界橡胶工业;2007年03期
;[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7年03期
尤新;;[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展江宏;徐新良;魏伟;赵宁;;[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陈钟德;;[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马兰;贺德华;;[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韦旭钦;陈发忠;韦宇拓;齐向辉;黄日波;;[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马兰;贺德华;;[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任嘉;;[A];山东省第五届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梁雪云;王燕蓉;;[A];2007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徐丰;戴玲妹;刘德华;;[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宋爱荣;王光远;郭立忠;徐昆;赵晨;;[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郭敬华;孟庆芳;李亚宁;杨文香;刘大群;;[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玲玲;[N];医药经济报;2009年
冯威力;[N];中国化工报;2006年
金咸 郭宁剑;[N];温州日报;2006年
;[N];新华日报;2006年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
肖红;[N];中国纺织报;2009年
汪波 官颖;[N];人民日报;2006年
陈铁;[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王眉灵;[N];成都日报;2006年
饶兴鹤;[N];中国化工报;2005年
王乐民;[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学东;[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李志刚;[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马正;[D];江南大学;2010年
董晓宇;[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刘重阳;[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王诗云;[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郑静;[D];吉林大学;2009年
王元好;[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赵凯;[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姜苏;[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宁;[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徐兴军;[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李玲;[D];天津大学;2004年
杨绪壮;[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张晓松;[D];广州大学;2010年
桂妍雯;[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陈金良;[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韩守刚;[D];浙江大学;2006年
魏搏超;[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唐浩;[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法测定酸水解植物蛋白及酱油中的3-氯-1,2-丙二醇--《色谱》2006年05期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法测定酸水解植物蛋白及酱油中的3-氯-1,2-丙二醇
【摘要】:建立了酸水解植物蛋白及酱油中3-氯-1,2-丙二醇(3-M CPD)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A o isa-HBL固相萃取柱萃取,正己烷-乙酸乙酯净化提取,七氟丁酰咪唑衍生,衍生物经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GC/NC I-M S)选择离子模式(S IM)检测,外标法定量。3-M CPD的定量检测限为0.5μg/kg,平均回收率为92.2%~97.4%,相对标准偏差为3.6%~10.9%。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O657.63【正文快照】:
3-氯-1,2-丙二醇(3-MCPD)是继二英之后食品安全方面出现的又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一种毒性致癌物,在剂量为1m g/kg时能够使精子减少或使精子活性降低,并有抑制雄性激素生成的作用,使食用者的生殖能力减弱[1]。3-MCPD对食品的污染最初是在酸水解蛋白中发现的,特别是存在于以酸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熊科;夏延斌;;[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4期
张烨,丁晓雯;[J];粮食与油脂;2005年07期
刘晓艳,张妍;[J];中国调味品;2005年05期
曹雁平;于群;;[J];中国调味品;2006年01期
傅若农;[J];分析试验室;2003年02期
王顺民,董文宾,于琴,赵旭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高秀洁;孙远明;雷红涛;黄晓钰;吴青;;[J];中国食品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俊;[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晓平;[D];江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一斌;[J];质谱学报;1992年01期
梁力,王甲亮,钱仰东,余布谷,魏学军;[J];分析化学;1998年08期
周黎明,顾惠芬,曲刚莲,钟玉征;[J];环境化学;1998年02期
尹庚明,孙宁,朱锦瞻,麦亦红,林华基,卞则梁;[J];分析化学;1999年01期
常东亮,哈成勇;[J];分析化学;1999年04期
郝强,哈成勇;[J];分析化学;2000年03期
李峰,田来进,邵晶,朱果逸;[J];分析化学;2000年07期
马恒麟,张永刚,刘祖兰;[J];化工环保;2000年05期
王超杰,韩光,苏镜娱,曾陇梅;[J];分析化学;2001年02期
周鸿娟,赵爱东,王爱彬;[J];农药;2001年12期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更轻松地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1)家庭净水器可以净化自来水,获得更优质的饮用水.①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②净水器接通电源时产生紫外线与自来水生产中加氯气的目的相同,其作用是杀菌消毒.(2)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产生乳化作用;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因为乙二醇溶于水后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填“升高”或“降低”)(b)不同的铁制品所采取的铁的保护方法有所不同.如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自行车的车身常采用刷漆的方法防锈.(4)不同的火灾所采取的灭火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扑灭火势凶猛、蔓延迅速的森林火灾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开辟隔离带;扑灭用电线路老化而引起的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
解:(1)①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②紫外线与自来水生产中加氯气的目的相同,其作用是杀菌消毒;故答案为:杀菌消毒;(2)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可以通过乳化作用把油污变成小油滴;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溶解后液体的凝固点降低,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答案为:乳化;降低;(3)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保护层,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根据自行车的不同位置特点,链条涂油,车身刷漆;故答案为:涂油;刷漆;(a)灭火的原理有三,分别为隔绝氧气或空气,清除可燃物,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对于大面积的森林着火,最好的选择是开辟隔离带;电线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否则会造成危险;故答案为:开辟隔离带;切断电源.(1)①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②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2)根据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回答前一空;根据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低回答后一空;(3)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回答.(4)根据灭火的原理回答.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植物天然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论文.doc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
植物天然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专业
生物工程系、生物制药技术
      指导教师
  摘要: 植物提取物就是指天然植物经提取而得的含有效成分的物质。天然药物大多来自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并以植物来源为主。天然药物之所以能够防病治病,其物质基础是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开发高效的植物提取方法,对彻底改变我国天然产物开发层次低,生产方式粗放,技术落后有着重要作用,对中药现代化和提升传统中药行业有着重要意义。从传统提取方法、传统分离方法、新的提取方法、新的分离方法及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前景展望等方面对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展开综述。
  关键字:天然植物? 有效成分? 提取分离方法
   前言: 我国天然产物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目前生产的天然植物药产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量相对较低。这与我国提取、分离与鉴定技术落后等研究条件有关。充分挖掘天然产物在药物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实现中药现代化,其首要问题是解决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问题。天然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植物中的有效成分需要从复杂的均相或非均相体系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分离和去除杂质完成提纯和精制。一些传统分离技术如过滤、沉降、离心分离、蒸馏、萃取、层析、结晶、吸收、分子蒸馏、超滤、电渗析、反渗透等作为植物有效成分分离的手段历史较长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中取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