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忙 ,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试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题目(开卷)
班级:11101
姓名:胡成亮
一、简答题(50分)
1、简述大学生心里健康的标准。
答:一、人格健全: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不违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三、情绪标准: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四、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
五、社会适应标准: 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
a.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b.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
c.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六、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当的满足。
七、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
八、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九、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
十、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2、简述处理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答:一、老少无欺,从而赢得真诚的回报。反之,世故圆滑,尔虞我诈,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对方的真诚相待。
二、要言而有信,不要轻易作出许诺。我们如果答应帮朋友做某一件事情,就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诺言。一个人言而无信,到头来不仅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弄不好还会众叛亲离,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三、保持适度距离,不要过于亲近。人际关系本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也可称作心理上的距离。不分亲疏地靠近对方最终难免引起,不快,彼此之间还是应该保持适度距离为好。
四、要自尊自爱,不要热衷于接受他人的馈赠。十分要好的朋友,诚心诚意地相互赠送一些小礼物,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这是人之常情。但假如仅有一面之交或交往不深的人,最好当面谢绝,尤其是异性间的馈赠,受赠方更需头脑清醒,了解对方的用意,不可来者不拒,以致受制于人。
五、要平等待人,不要盛气凌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切记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的受益者是双方的,一定要平等待人,不可盛气凌人,动辄以恩人、救星或老大自居。
六、要虚心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好为人师。要虚心听取真正朋友的忠告,切不可讳疾忌医。而你也可以在可充分尊重对方人格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其参考,不要遇事好为人师,弄得他人无所适从。
七、要善始善终,不要见异思迁。朋友之间也有因误会而产生不快的时候,此时,应设身处地地替对方多加考虑,即使错在对方,也应豁达大度,谅解其过失。
八、要不滔不骄,不要见风使舵。真正的友谊往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每个人来说,在身份、地位发生变化步步高升时,尤其应记住不要给老朋友造成一阔脸就变的印象。
九、要宽以待人,不要苛求于人。严以对人,宽以对己是一种有悖于公平原则的双重标准,它只会导致对方反感。相反,如果我们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放纵自己,不苛求他人,必能赢得对方的敬重。
3、影响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答:一、能力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能力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水平是影响其职业选择的最重要的心理依据,也是影响职业适应性的最关键的心理因素。职业能力与职业活动效率密切相关。职业能力不仅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而且还借助于职业活动效率反过来影响人们的个性积极性,进而影响人的职业适宜性的形成和发展。
二、兴趣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能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和持久。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活动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就会唤起积极地思索和深入地探究该职业的热情,使人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兴趣总是与积极的态度、高度集中的注意、热烈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所以它既影响人的职业选择,也影响人的职业适应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气质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气质对人的职业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它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气质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体验的强度、速度、深度,动作的灵敏程度,以及语言的速度和节奏等方面,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表现带有个人的独特色彩。
四、性格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的个性中最鲜明、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五、动机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动力,动机是由人的需要转化而来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动机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从事职业的直接动机之一是生存的需要,在选择职业时人们往往首先比较关心收入的高低,所以早期的管理理论认为,人的基本工作动机是为了金钱。
5、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 大学生正处于处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时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并且迅速发展,自我矛盾开始出现。
2、自我意识矛盾日益突出,但调控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3、自我意识的矛盾不断激化,出现混乱。
4、自我意识的矛盾转化不断进行,且渐趋稳定。在自我意识由“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由刚进校的“依赖性”和“盲目性”,渐渐转变为“想入非非”,到毕业前就显得沉稳多了。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转化,使得大学生自我意识发生了明显的飞跃,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差异,自我意识也逐渐趋向成熟。
二、论述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你的心里成长有什么帮助?请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该课程的体会和收获。(800字以内,可以自拟小题目)
答:在这几周的学习心理健康课程中,让我觉得收获不少,心理健康课程就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给身处迷惘的我们指引前进方向,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发展各项活动的根基,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首要条件。
我认为当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问题时,每个人的心理都要承受严峻的考验。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我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认识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规划问题等。加强对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自我的提高。通过掌握心理知识和对各类心理现象的解释分析,有效地加深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完善,提高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同时能够一定程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矫正,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有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通过学习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同时这也为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去达到自我心理调整,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发挥和心理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本类热门热门群组
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有关文章,请加QQ群:
办公文秘1群
办公文秘2群
办公文秘3群
办公文秘4群
办公文秘5群
写作交流1群
写作交流2群
写作交流3群
中学生交流群
小学生交流群
教师交流1群
教师交流2群
48小时热门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大学生心理健康ppt,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47|
上传日期: 22:06:1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官方公共微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1分×60,共计60分):
1. 心理素质中的“素质”是
A.广义上讲;B.狭义上讲;C.综合上讲;D.潜能上讲。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 集体教育;B.咨询;C.开设相关课程;D.个别教育。
3.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A. 一对一的“镜像”反映;B.个人的主观反映;C.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能动的映像;D.对客观现实准确无误的反映。
4. 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有与有意识地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心理活动统称为
A. 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知、情、意的过程。
5. 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和身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被称为
A.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心理、社会模式;D.心理医学模式。
学派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A. 精神分析;B.行为理论;C.人本理论;D.认知理论。
7. 心理自我不包括
A. 能力;B.角色;C.爱好;D.智慧。
8. 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的评价和看法称为
A. 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9. 个体要实现的比较完美的一种自我境界或形象称为
A. 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10. 一个人具有情绪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时倾向于
A. 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1. 一个人具有直率、热情、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具有外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 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2.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能最好地说明哪种调节情绪方法
A. 转移调节;B.延缓调节;C.宣泄调节;D.升华调节
13. 一个人企图摆脱或逃避危险情境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是
A. 恐惧;B.愤怒;C.悲伤;D.羞耻
是情绪产生的基础。
A. 动机;B.需要;C.行为;D.认知
15. 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调控自己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的能力是意志
A. 坚毅性;B.自觉性;C.自制性;D.果断性
16.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够说的是哪种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
A. 遵循循序渐进;B.增强挫折承受力;C.确立适当目标;D.完善人格
第1页/共6页
寻找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闭卷考的意义何在?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在来到学校之后发现我们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闭卷考的课程,这让我一直在疑惑这门课程闭卷考的意义何在,虽然学校一直打着是关注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旗号来组织闭卷考 ,但是心理健康怎么会是简单的一次考试就能说明的问题,难道考试过了就说明我们心理健康,而考试没过就说明我们心理不健康了吗?再说了当心理健康教育遇上考试的功利化,是否失了它的本真?这种考试是否显得太无理取闹了呢?这门课程考试的意义到底又是什么呢?学校是不是应该取消这门课程的闭卷考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