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变化规律和积的变化规律的教案有什么不同

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曲艳芬商的变化规律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曲艳芬商的变化规律——均是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商的变化规律,变化规律,曲艳芬,商不变的规律,月相变化规律,血压变化规律,积的变化规律,hcg变化规律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1:56:15|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曲艳芬商的变化规律.DOC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 - 莜莜的主页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2、巩固除法计算的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3、&在教学过程渗透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计算引导学生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全面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以及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每组一份自学提纲;
教学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时,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创设了“通过闯关进入除法王国的城堡”童话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力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学习笔算的简便法。在教学设计本节课时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给学生提供研究成果的机会,体验成功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以境激趣,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想介绍三位朋友给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你看—(播放课件:第一幅,动画出现三只小动物并分别自我介绍(被除数、除数、商);第二幅,出示除法王国的城堡,商说:“这就是我们的城堡,你们想进去吗?”(想)接着说:但必须要过三关才能进入我们的城堡,你们有信心通过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1、&课件出示进入第一关的情境;(出示题目)
&&&&&&&&&&&&&&&&2&&&&&&&(&&&&&)
200&÷&20&&&&=&(&&&&&)
&&&&&&&&&&&&&&40&&&&&&(&&&&&)
(1)师:你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说出答案吗?
学生说出答案后,师适时板书;
&&&&&&&&&&&&&&&2&&&&&&&(100)
200&÷&20&&&&=&(10&)
&&&&&&&&&&&&&40&&&&&&(&5&)
(2)这一组题中,什么数发生了变化,什么数没有发生变化?从上往下看,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
(3)小结并板书。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商反而缩小几倍;
(4)如果从下往上看,这组题目又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后&师适时板书: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了几倍,商反而扩大了几倍。
(5)全班同学齐读规律: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了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了几倍。
2、刚才大家所读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的变化规律的内容。(板书:商的变
3、练习:(课件出示)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2倍,商有什么变化?
(2)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4倍,商起了什么变化?
(3)你能举出一些相类似的例子吗?
4、进入第二关: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闯过第一关,有勇气进入第二关吗?(有)
(1)同位互相学习(出示题目):
&&&&&&&&&16&&&&&&&&&&&(&&&&)
&&&&&&&&&160&÷&8&&&&=(&&&&)
&&&&&&&&&&320&&&&&&&&&&(&&&&)
A:算一算:让学生口算上面各题;师适时板书。
&&&&&&&&&&&&&&&&16&&&&&&&&&&&(&2&)
&&&&&&&&&&&&&&160&÷&8&&&&=(&20&)
&&&&&&&&&&&&&&320&&&&&&&&&&(&40&)
B:说一说:这题中,什么数发生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同位交流)
C、学生汇报及小结:
这题中,除数不变,商随着被除数的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板书)
D:读一读:全班齐读这条规律;
&&&&计算下面各题,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45&&&&÷&9&=(&&&&)&&&&&&&&&&&&&&&&&&300&÷&10&=(&&&&&)
&&&&450&÷&9&=(&&&&)&&&&&&&&&&&&&&&&&150&÷&10&=(&&&&&)
&&&&900&÷&9&=(&&&&)&&&&&&&&&&&&&&&&&30&&&&÷&10&=(&&&&&)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2倍,
商(&&&&&&&&&&&)10倍;&&&&&&&&&&&&&商(&&&&&&&&&&&)2倍;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5倍,
商(&&&&&&&&&&&)2倍;&&&&&&&&&&&&&&商(&&&&&&&&&&&)5倍。
6、师:恭喜你们胜利通过了两关,现在老师要奖励每小组一份小礼物,请小组长出来代表本组成员领奖;(全班进入了轻松、愉快状态)
7、进入第三关:
师:我们准备进入第三关,这里主要看看你们的合作能力;你们认为自己的合作能力强吗?(生集体回答)
师:你们真是很自信。现在请小组长打开刚才老师送给你们的小礼物,根据里面的要求,四人小组互相讨论,把这份小礼物做得更好看。
小组讨论:(课件显示)
被除数&&&&14&&&&&&140&&&&&&280&&&&&&560&&&&&&5600
除&&&&数&&&&&&&2&&&&&&&&20&&&&&&40&&&&&&&&&80&&&&&&&&800
(1)填写表格;
(2)表中的什么数发生了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
(3)把第2、3、4、5栏分别同第一栏比较,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发现吗?
8、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引导学生用简明的语言概述;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规律。
9、全班齐读商不变的规律。
二、看书质疑:
三、活动练习,拓展应用:
师;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实力!
1、抢答游戏:
(游戏规则:全班分成四大组,一组当评判;其他三组分别代表:不
变、扩大和缩小;老师出题,学生判断后相应的组的同学站起来。)
根据题意,判断下列各题的商是扩大、缩小和不变。
(1)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4倍,商(&&&&&&&&&&&&&)。
(2)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8倍,商(&&&&&&&&&&&&&&&)。
(3)被除数扩大4倍,除数也扩大4倍,商(&&&&&&&&&&&&&)。
(4)被除数缩小5倍,除数也缩小5倍,商(&&&&&&&&&&&&&)。
2、小组比赛:书本第94页第4题;
3、书本第95页第6题:
思考:1)被除数、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一个0,被除数、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两个竖式对吗?这样算有什么优点?
四、全文总结,交流体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你对自己和小组的表现满意吗?
五、全课结束。
板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
&&&&&&&&&&&&&&&&2&&&&&&&(100)&&&&&&&&&&&&&&&&&&&&&&&&&&16&&&&&&&&&&&(&2&)&&&&&&&&&&&&&&&&&&&&&&&&&&&
200&÷&20&&&&=&&&&(10&)&&&&&&&&&&&&&&&&&&&&&&&&&&160&÷&8&&&&=(&20&)
&&&&&&&&&&&&&&40&&&&&&&(&5&)&&&&&&&&&&&&&&&&&&&&&&&&&&&&320&&&&&&&&&&(&40&)&&&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了&&&&&&&&&&&&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了
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了几倍。&&&&&&&&&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建构生命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节好课更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可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教材是静态的,作为知识点的载体—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本节课内我创设了“通过闯关进入除法王国的城堡”的童话式故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的学习,故事情境贯穿课堂始终,这样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兴趣。
2、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他们独立思考,同位交流和小组合作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合作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并让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体验探究与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以情感激励为导向贯穿全课
宽松的氛围,愉快的心境,和谐的交流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保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多是关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除此之外,我也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评价欣赏他人,使评价成为他们主动发展的动力。
4、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一节课40分钟,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一直认真坐着听课,再加上教材的枯燥无味,无然会开小差,影响学习激情。在教材设计过程中,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教学,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我主要让学生采用比赛形式,这样,学生既可以放松,又能如愿完成教学任务。
这次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关注课堂的活,关注学生的学,才能使课堂教学由单一传输转向双向的互动;才能由重知识的落实转变为重人的发展,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课。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一)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难点: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小黑板、学具卡
&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
1、出示课件:仔细观察这副图,阅读图下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交流算理
1、探究850×15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提问: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能列式计算吗?
指名回答,板书:850×15
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指定竖式写法不同的两人板演。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吗?哪一种简便?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说说。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简便的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解决“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2)&学生尝试做题。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4)&指定用简便算法的学生板演算式,当算到&&&&&&&时,提问:170的后面应该添几个0?你能说出为什么应该添2个0?
(5)&小结:两个乘数末尾都有哦的乘法,可以先用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2个0,九在得数的末尾添上2个0。
3、&迁移训练
课件出示:明月小区共有800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小组中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汇报交流并总结。
三、&迁移巩固,解决问题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全班共同订正,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能口算出这两组题的得数吗?各自口算给同桌听,每人算一组题。指名说得数,全班共同订正
提问:每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学生独立填表,填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四、&课堂作业
五、&评价总结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850×15=12750&
&&&&&&&&&&&&&&&&&&&&8&5&0&
&&&&&&&&&&&&&&&&&×1&5&&&&&
&&&&&&&&&&&&&&&&&4&&2&&5&
&&&&&&&&&&&&&&&&&8&&5&&&&&&&
&&&&&&&&&&&&&&&&&&&&&&&&&&&&&&&1&2&&7&&5&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二)
&1、&&&&&&&&&&学生经历探索接近整百或整十数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2、&&&&&&&&&&学生充分体会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难点:&&估算的正确率
&小黑板、学具卡片
&学生学习活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练习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求“一幢楼一年的保洁费用”算式怎么列?&
&&&学生回答,板书:48×112=&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48×112大约等于多少呢,你能估算出它的结果吗?&
&&&学生思考后,讲述: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估算的方法和结果跟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这里的估算,可以把接近整十或整百的数分别看作整十数和整百数,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
&&&提问:估计的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它的结果,看看自己估计的怎样?&
师小结:估算时,我们一般把接近整十或整百的数分别看作整十和整百数,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
三、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比较:比比每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
&&&先让学生连线,再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4—6题&
&&&这3题都要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先让学生估计哪一个的面积大一些,再通过笔算得出正确的结果。
四、课堂练习&
&&&第4—7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8×112=5376(元)&
&&&&&&&&&&48×100=4800,费用比4800元多一些&
&&&&&&&&&&50×110=5500,估计费用在5500元
&练习一(1)
&1、&&&&&&&&&&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小黑板、学具卡片
&学生学习活动
完成练习一的1—6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提问:谁来说一说,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小结:乘数末尾的0先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成,有几个0不看就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学生在自备本上独立做,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黑板出示题目&
每个同学选一题估计一下结果大约等于多少?&
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问: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一般怎样估计结果?&
小结: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数。&
第4、5、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算下面各题&
35×253&&&&&&&&&67×465&&&&&&&&&&54×176&
46×342&&&&&&&&&87×465&&&&&&&&&&28×434&
解决问题(补充2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48×112=5376(元)&
&&&&&&&&&&48×100=4800,费用比4800元多一些&
&&&&&&&&&&50×110=5500,估计费用在5500元左右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揭示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你们知道孙悟空有一项特别厉害的本领是什么呢?(生:七十二变)不管孙悟空怎么变,它还是谁?(生:孙悟空)
2、师揭示新课: 数学知识也有这些变与不变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变化规律。 二、探究体验,建构新知
(一)探究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1、课件出示情境-:星期天,黄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去买球,乒乓球每个2元,足球每个20元,篮球每个40元,用120元买其中一种球,可以分别买多少个?
情境二:在学校举行的冬季趣味运动会“定点投篮”项目中,每6人一组,12人可以分成多少组?160人呢?320人呢? 教师出示:
120&2=60&&&&&&&&&&&
B&& 12&6=2
120&20=6&&&&&&&&&&&&&&&
120&40=3&&&&&&&&&&&&&&
2、组织小组讨论:在刚才两组算式中,藏着很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小组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算式进行研究。
小组讨论:(1)仔细观察被除数、除数、商,你发现了什么? (2)从上到下任选两个式子比较,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什么发生了变化?
(3)从下往上看,任选式子比较,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什么发生了变化?怎样变化?
3、汇报交流,总结归纳商随被除数(或除数)娈化的规律。 研究A组题的学生汇报: 研究B组算式的学生汇报:
4、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发现与交流,我们看到在被除数不变时,商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在除数不变时,商又随着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假如要使商不变,同学们猜一猜被除数、除数该怎样变化?
(二)探究商不变的规律。 1、情境三:故事“猴王分桃”引入探究商不变的规律。
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1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吧。”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吧,给你14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2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师: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2、学生交流,口述算式:
14&2=7&&&
140&20=7&&&
3、师:认真观察这一组算式,当商不变时,你发现被除数是怎么变化的,除数又是怎么变化的?验证一下你刚才的猜想。完成93页的表格。
4、引导学生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1)生结合算式说出商不变的规律(2)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这一规律
(三)对比观察小结商的三个变化规律 1、引导观察三组算式,商有在什么情况下变,在什么情况下不变呢? 2、生边汇报,师边将表补充完整。
被除数&&&&&&&&
除数&&&&&&&
不变&&&&&&&&&&&&&
变&&&&&&&&&&
变&&&&&&&&&&&&&&&
不变&&&&&&&
变&&&&&&&&&&&&&&&&
变&&&&&&&&&&
师:他们的变与不变是有规律的。正如我们刚才总结的那样。在今后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在商不变时还应注意“0”除外。
三、应用练习,拓展提升 1、口算(根据每组第1题的商,口算出下面各题的商)
200&5&&&&&&&&&&&
30&3&&&&&&&&&&&&&&&&&
200&10&&&&&&&&&&&&
120&3&&&&&&&&&&&&&&&&
200&50&&&&&&&&&&&
240&3&&&&&&&&&&&&
、填空。 90&30=(90&3)&(30&□) 60&12=(60&2)&(12○2)
160&40=(160&□)&(40○5) 200&50=(200○□)&(50○□)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
=&&&&&&&&&&&&&&
100&25=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拓展:你能把今天所学的商的变化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对比,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218-200)+(282+200)=( )(218+200)+(282-200)=( )4.120+180=300(120+1)+(180+2)=( )(120+4)+(180+3)=( )(120+5)+(180+6)=( )(120+8)+(180+7)=( )(120+20)+(180+30)=( )(120+50)+(180+50)=( )5.543+457=0)+(457-100)=( )(543-200)+(457-300)=( )(543-300)+(457-100)=( )(543-400)+(457-400)=( )(543-300)+...
和数的变化规律的相关内容
湖北省石首市文昌小学王海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设计:李英指导:丁琳评析:丁琳教学内容:人教社新课标数学第二册88页例1~例2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1.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鲁洁一、教材分析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
石蕊授课教师:太原市师范二附小石蕊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5)及课后“做一做”。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
陈国毅、方汉碧、肖炜青授课教师: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陈国毅指导教师: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方汉碧、肖炜青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
详细介绍: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16页例2二教学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认识新的数列即等差数列。2、培养学生的观...
第八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P29例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教学目的: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
最简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实验课本第十册91-92页《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最简单的数列.
(二)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
bgcolor="#FFFFFF">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二)通过总结规...
bgcolor="#FFFFFF">教学目标使学生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生动、活泼...
&更多关于 和数的变化规律 的标签内容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93页商的变化规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8页1下载券12页免费22页1下载券23页免费19页免费 14页1下载券27页1下载券8页免费2页1下载券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5页免费23页免费19页免费12页免费26页免费
93页商的变化规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不变规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