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网上阅卷系统

2012高考网上阅卷:一张试卷的评分之旅(图) _教育频道_新浪四川_新浪网
2012高考网上阅卷:一张试卷的评分之旅(图)
2012高考网上阅卷:一张试卷的评分之旅(图)
  网上阅卷,高考试卷将与阅卷场分离,如今的阅卷场已经看不见当年铁丝网网住一楼的景象正式阅卷前,阅卷老师还将进行试评卷,以测试对标准答案的掌握程度以及操作系统的使用
  “继前天高考统考科目考试结束,昨日外语口语与加试也全部落下帷幕。在我省的2-3个阅卷场,紧张的阅卷工作随之启动。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某阅卷地看到,路旁已挂起了阅卷报到“由此去”的指路横幅。今年,阅卷老师比往年更早地集结,分组严阵以待一周左右的封闭式阅卷。
  24小时监控
  网络阅卷严格保密
  今年,我省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达到53万多人,预计评卷总量超过200多万份,选聘的评卷老师达数千人。昨日上午,省招考委、省教育厅召开了“阅卷动员大会”,对阅卷工作进行动员指导。
  今年,看分时间提前,故而评卷工作启动较早。无直系亲属参加今年高考的老师前天就带着洗漱用品、换洗衣物已经赶到阅卷场,带上身份证、照片当场制作进出证件。同时,阅卷组后勤保障也全部准备到位。
  由于是网上阅卷,高考试卷将与阅卷场分离,如今的阅卷场已经看不见当年铁丝网网住一楼的景象,老师们今日将全部关闭手机,准备在处于24小时监控中的电脑阅卷室中进行一周左右的封闭式工作。在进行清场后,阅卷楼层外也会拉上警戒线。据了解,武警、安保人员已在试卷扫描处、阅卷场电脑室执行保密监控工作。
  专家教师
  分戴“红黄蓝绿”牌
  中午,每位老师都得到一份《2012普通高考阅卷评分细则》,并进行分组讨论。一位阅卷老师在小组会上告诫大家:“只能阅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一份试卷的某部分可能由多个人进行评阅,每个人初次判断就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最后看平均分来定夺试卷走向,以保证公平和严格。”
  今年,省招考委聘请30余位学科专家建立了评卷指导委员会,省教育考试院也派出了数个评卷质量检查组进驻评卷场。领导小组、专家团队佩戴着红色证件,试卷组组长、副组长戴着黄色证件,另外还有绿色、蓝色证件佩戴者。一位组长告诉老师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取下胸牌。”
  试评卷
  培训通过才可进入正评
  上午的“动员大会”结束后,阅卷老师还进行了分批培训,在正式阅卷之前,他们还将进行试评卷,以测试阅卷老师对标准答案的掌握程度以及操作系统的使用,只有培训卷评阅通过阅卷组长审核才可进入正评阶段。
  为了保证公正,阅卷老师们除了“试评”,在正式阅卷中还必须接受“测评”:各科目评卷组组长会根据评卷总体质量情况,向阅卷老师发放一定数量的测试卷进行评阅,一旦发现阅卷老师与测评卷分值相差悬殊的情况,系统将自动显示出之前的试卷信息,以便阅卷组对该试卷进行复查。
  阅卷流程
  一张考卷要过数道关口
  今年网上阅卷将经过数个过程,分别是评卷过程、误差控制机制、评分结果跟踪对比、全程实时监督、全程实时有效控制。一张卷子在录入、评卷和复查等过程中要经过“重重关口”。
  录入环节
  ◎高速扫描仪或专用阅卷机快速扫描答题卡
  客观题部分计算机自动对比标准答案给分,主观题部分按题切割成一张张图片,以准考证号为文件名给每个考生建立一系列文件存入服务器。
  评卷过程
  ◎服务器根据指令随机将每个考生的答题图片自动分发给两个评阅相应题目的阅卷教师
  当阅同一个考生同一答题的两个阅卷老师所给的分数小于规定的误差值时,计算机自动取两人的平均分作为该考生这道题的最终得分。
  当两个阅卷老师所给的分数超过规定的误差值时,服务器将自动把该考生该题的答题图片随机发给第三个阅卷教师。
  如果三位老师评分差值较大,将由学科组长请专家集体进行点评。
  复查环节
  ◎在阅卷组复查考分后,学科组进行复查、指导委员进行抽查
  省考试院每年都会派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等6个学科的评卷质量检查组进驻评卷场,配合评卷指导委员和评卷老师把好质量关。最后则是统分复查工作。
  网上阅卷还有好处:评卷将考生的各项答题信息和评卷信息全部详细储存在计算机内,并可建立评卷老师档案,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摄影吴小川&今日高考热点
&各地高考考试
&本周高考文章排行
&高考推荐培训机构
CopyRight2008- 版权所有&长沙市正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山西省高考将实行网上阅卷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2年山西省高考将实行网上阅卷
更新时间: 19:57:55 发布者:佚名
  2012年山西省高考将首次实行网上评卷。4月初,省招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网上评卷情况
  30万张答题卡网络传给评卷老师
  今年我省高考网上评卷的基本工作流程为:对答卷进行扫描,随后进行图像切分、数据分发,如果是选择题,则电脑自动评分,并进行成绩合并、校验、统计,如果是非选择题,则评卷系统会将已扫描答卷的切分图像随机分发到评卷教师的计算机上,独立评阅后给分,然后再由电脑自动进行成绩合并、校验、统计。
  “往年考生试卷的保密工作贯穿评卷始终,每天评卷老师都要一摞摞领走试卷,阅评后再交回来。今年30万张答题卡全部通过网络传输,评卷教师看到的只是答卷电子图像,且考生个人信息全部隐藏,答卷和评卷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大大提高。”省招考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这同时省去了传统评卷中合分、移分、复查、校对等环节,而由网上评卷管理系统自动完成,彻底杜绝了这些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同一题目实行双评或多评
  实行网上评卷后,答题卡的非选择题部分全部实行双评或多评模式,包括客观性填空题。“目前全国29个实行网上评卷的省份中,清一色实行双评的只有6个省市。”该负责人介绍。
  双评,即两位评卷教师对同一题目背对背阅评打分。首先需明确一个概念:双评差值阈限,也被称为误差控制预知。假如设定双评差值阈限为2,两位评卷教师对同一题目评分差值应小于或等于2。
  双评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1.两位评卷教师所评分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双评差值阈限时,评卷系统自动取平均值作为考生该题的最终得分;2.两位评卷教师所评分数差值大于双评差值阈限时,评卷系统自动将该考生的答卷随机分发给第三位评卷教师进行评阅(简称三评)。
  三评后可能出现4种情况:1.三评分数与一个双评分数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而与另一个双评分数的差值大于双评差值阈限时,则取差值小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考生该题得分。比如:假设双评差值阈限为2(以下举例均用此假设),一、二、三评分数分别为3、7、4,则取3、4的平均值作为该题得分。
  2.三评分数与双评的两个分数比较,差值都小于或等于双评差值阈限时,取差值最小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考生该题得分。比如:一、二、三评分数分别为3、6、4,则取3、4的平均值作为该题得分。
  3.三评分数与两个双评分数差值相等,且均小于或等于双评差值阈限时,取三个分数中较高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题得分。比如:一、二、三评分数分别为3、7、5,则取7、5的平均值作为该题得分。
  4.三评分数与两个双评分数相比都大于双评差值阈限时,评卷系统会将该题自动转发给学科仲裁组,由仲裁组专家进行仲裁评分,作为考生该题最终得分。比如:一、二、三评分数分别为3、9、6,则发给仲裁组,由专家进行惟一评分。
  “双评或者三评后,出现哪种情况如何处理,完全由电脑程序自动控制。而且,老师是一评、二评还是三评,都不知道。”该负责人表示,最终决定考生分数的两个分数为有效得分,两份评卷为有效评卷,否则为无效评卷。第4种情况中,三位老师的评卷均为无效评卷。“一个教师评卷中多少无效、多少有效、多少通过仲裁,电脑上都有统计显示。”
  四类试卷连环检测教师评卷水平
  在省招考中心设计的评卷质量控制体系中,还有一个专家评卷部分。
  “卷子出来后,不是马上现评。专家们会从中先随机抽取几百份进行阅评,作为样本卷并进行划分:一类作为培训卷看某道题专家给多少分,自己给多少分,帮助教师掌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一类作为测试卷评卷过程中,电脑会随时自动发给教师,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阅评,如给出的分数与专家一致,则电脑记录通过;如不一致,电脑会马上提示专家组:第几号教师测试卷不合格,组长就要与该教师约谈。一类作为标准卷挂在电脑上供老师随时查阅参考,比如某道题专家给多少分,为什么。
  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最残酷”的管理方法复评卷,即再次评阅同一张卷子。比如,A老师今天上午评了300份试卷,下午电脑可能会把上午评过的卷子发回重评。老师完全不知情。“除非脑子特别好,能记得这份卷子评过,还能记得给了多少分。”该负责人表示,复评卷初步确定比例为1%,即评100份卷子须发回重评1份。
  海量评卷信息电脑轻松监控
  今年网上评卷还建立有全程实时监控体系,可以对每个评卷教师的评卷情况进行监控,对海量评卷信息进行现代化的、便捷的、科学的管理。
  根据教育部要求,主要设有6个评卷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比如平均值和平均值曲线,绝对值和绝对值曲线,标准差和标准差曲线等。简单来说,这些统计曲线可以看出几点几分全体评卷教师对某道题的评分分布是什么,甚至某个小组、某个评卷教师的评分分布等。一般同一类型曲线分布应大致相同,如果大组的分布曲线是这样,小组的分布曲线也基本相同,某教师的分布曲线大不同,比如有突然的升降,评卷组长就要找该教师约谈分析。当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或许该教师碰到的就是比较特殊的试卷。
  此外,“由于每个教师的思维模式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所以有些失误也不是人为造成的,比如作文。但其中不能有异常误差和恶性误差。”该负责人表示,异常误差是正常误差预知控制范围的两倍,这种情况下试卷必须接受质检和仲裁。在异常误差中,可能会有一些更为严重的恶性误差,比如非零分试卷老师给评零分,同一篇作文A老师给60分,B老师只给了3分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微信扫描上图订阅天利,每日精华文章推送
专题抢先看
高考真题:2014年各省市高考真题
高考查分:2014各省查分时间方式
批次线:2014年各省市高考批次线
本月被围观最多的文章
欢迎pr≥5的高考类网站与我们交换链接,QQ:西海都市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A8版:西海都市报8
2012年高考网上阅卷组长点评试卷难易
&&&&语文:总体难易适中&&&&&▲&喇振寅&语文阅卷组组长&青海师大中文系教授&&&&▲&高兰&语文阅卷组作文组负责人&&青海师大中文系教授&&&&今年高考共有语文试卷33233份,共70名老师承担网上阅卷工作。目前,语文已完成阅卷50%的工作量。与往年的高考试题相比,今年的考卷难度适中,题型有变化但不大。另外,从答卷情况看,学生普遍表现出词语贫乏,语言比较枯燥,这也暴露出应试教育的弊端,让孩子没有多余时间去阅读,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建议中小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打好基础,增加阅读量。&&&&当然,从阅卷中也发现,阅读、理解、文学名篇鉴赏等方面,有待提高。这也反映出学生阅读面窄,知识面不宽的现状。此外,概括能力不强、书写不规范也导致卷面不整洁。&&&&今年是给材料作文,体裁没限制,可以写成记叙文、诗歌、散文或议论文等体裁。这样,考生在写作时空间比较大,可以从不同角度上来定。从目前阅卷情况看,写各类体裁的都有,所以在体裁选择方面没有扣分。同时,考生只要能贴近生活,从材料中提炼出道理来就行。目前,大多数考生都能写得好。有些考生的作文思路开阔,不像往年仅一个思路,许多学生有不同的立意。其间也产生了美文,在立意、结构、文采、书写方面都好,所以60分的作文题得了59分,当然也有部分得57分和58分的,这些考生之所以没得满分,是因为作文中有错别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满分作文产生。&&&&数学&:&题目要比往年简单&&&&▲冶成福&&数学阅卷组组长&&青海师大数学系主任&教授&&&&今年数学试题的难度与往年差不多,100分以内的基本题比往年还要简单&,100分后面的题不是题难了,而是解答方法和综合性提高了,只要在数学方面有综合把握,做出来应该不难。所以,中学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知识点的覆盖、题目类型没有大的改变,而且题目比较活一些,考查了题目类型、技巧和数学思想。通过目前的阅卷情况分析,数学平均分不会低,个别题得满分的很多。同时,今年的空卷等异常卷很少,某些题考生用图像作答,只要表述正确也给分了。&&&&英语&:&难度与往年差不多&&&&▲于宏伟&英语阅卷组组长&&青海师大外语系主任&教授&&&&今年的英语试题总体没有偏离《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总体难度与往年差不多。通过10道改错题,反映学生基本功较弱。同时语法、结构、听写、搭配以及句子结构等方面也较弱。好多考生只会基本的简单题,尤其是作文题,和往年一样,让考生写一封参加夏令营的邮件介绍自己及参加的原因,中学在这方面应反复练习。有的考生只会用汉语的结构来表达英语的思想,而不是用英语的语法和结构来写英语作文,这也反映出中学英语在这方面不够重视。另外,在语言表达多样性方面弱一些,所以中学在这方面也要下工夫。&&&&今后的考生应注意的是,在规范化做题时要围绕主题作答,答案不要写到框外去,以免扫描时扫描不到而失分。文综:考生学科交叉方面不足&&&&▲李晓&文综阅卷组组长&&青海师大政治学院院长&教授&&&&阅卷组在阅卷前,制定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并上报到省招办,之后按学科把阅卷老师分成政治、历史、地理三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三个小组,每小题都不少于两名老师批阅。&&&&答卷情况暴露出考生学科交叉方面不足,但条块知识掌握得很好。课外书籍读得少,知识面过窄,比如有道关于农民工的题,报纸、网络、电视上每天都在提,可许多考生就是不知道。另外,考生的答题方式方法也有问题,本来是两个问题,他不是一一作答,而是把两个问题糅到一起,既影响卷面又影响得分。&&&&理综:难度整体也有所降低&&&&▲&袁海良&理综阅卷组组长&青海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通过网上阅卷发现,许多考生在公式应用方面准确性和理解性很差。公式的适用范围掌握得不是很好,有好多很简单的题乱用公式,反而将其复杂化了,这也反映出基础打得不好,所以中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并加强。&&&&(本报记者&陈俊&整理)当前位置: &&
2012年新疆高考阅卷周五开始 仍实行网上阅卷
14:42&&来源: 网络&&点击:
2125282012
天星教育网2012第一时间发布高考试题、高考答案、视频解析,提供全方位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和在线估分服务。考生、教师可在高考结束后登陆网站查看、下载高考试卷,预估高考分数,模拟志愿填报,还可获得专业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上阅卷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