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一道中考化学计算题题!!!!!!

&& 查看话题
求助一道分析化学题
1、填空:CaF2沉淀在pH=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填 大、小、相等)
pH=3时大,我是从酸效应的角度考虑的。 :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使兔子 at
pH=3时大,我是从酸效应的角度考虑的。 能解释一下吗 PH=3时溶解度大,因为在强酸溶液中,浓度高,和F-结合生成弱酸,氟化钙的溶解平衡像右移动,溶解度增大:victory: 通过解离平衡CaF2=Ca+F&&1&&F+H=HF&&2反应1的产物减少 使反应向正向移动 溶解度增大&&不知道对不对 嘿嘿嘿 从两方面考虑
GaF2的溶度积常数&&2.7*10^-11
HF的电离常数Pka=3.18
计算氟化钙溶液中F-的浓度,然后按照给定的pH条件,计算溶液中可能存在的HF浓度,
经计算,pH=3或5,对CaF2的溶解性没有明显影响,应该选择相等 精确计算参考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的第九章重量分析法的第二章节: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本人由于课业没到家,就不多说了。 : Originally posted by chaijudi at
从两方面考虑
GaF2的溶度积常数&&2.7*10^-11
HF的电离常数Pka=3.18
计算氟化钙溶液中F-的浓度,然后按照给定的pH条件,计算溶液中可能存在的HF浓度,
经计算,pH=3或5,对CaF2的溶解性没有明显影响,应该选择相 ... 这位考虑的较全面,但是我计算出来的还是pH=3的大呀,得到的差了四个数量级呢,2.7*10^-10.64和2.7*10^-14.64 计算才是王道,沉淀常数和酸碱常数很容易搞定 :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使兔子 at
这位考虑的较全面,但是我计算出来的还是pH=3的大呀,得到的差了四个数量级呢,2.7*10^-10.64和2.7*10^-14.64... 你想,10^-4的溶解度和10^-10相差这么大,几乎可以忽略的!
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 Originally posted by bingrenxue at
计算才是王道,沉淀常数和酸碱常数很容易搞定 有沉淀常数和酸碱常数才行 : Originally posted by chaijudi at
你想,10^-4的溶解度和10^-10相差这么大,几乎可以忽略的!
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什么意思? 你按照溶度积公式计算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aF2的浓度(10^-11开立方),与你前次结果做对比做对比! 氟化钙电离成钙离子和氟离子,而在酸性强的条件下氢离子和氟离子能结合成弱电解质氟化氢,这样促进了氟化钙的溶解平衡,因此pH=3时溶解度大 根据沉淀反应的溶解平衡来分析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广告投放请联系QQ: &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邮箱: 或者 QQ:8835100
Copyright &
eMuc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一道高中的化学有机题计算题 要求写出过程或思路 急!!!!!!!!_百度知道
一道高中的化学有机题计算题 要求写出过程或思路 急!!!!!!!!
生成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题记为6.2g(1)通过计算推知有机物A是否含有氧元素.72L,生成的H2O的质量为7有机物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取6g有机物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提问者采纳
3×12=3.6g
n=m÷M=0.8=1.5=4.72÷22;2*30=60(该有机物的相对摩尔质量是60mol每g)由n=v÷vm得
6.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o元素
m=6-3.6gh元素的质量为
7,也就是c0;3×1+8÷4-0.3mol)c元素的质量为
0.3mol.1mol所以A为
c3h8o1mol有机物A有3molC
1molO完全燃烧需要多少氧气(有机物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2×(2÷18)=0.6-0.4=0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计算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解答关于化学平衡的一道题!!高三!!_百度知道
求解答关于化学平衡的一道题!!高三!!
为什么x%会大于y%;y求详细解答。若在充入1molN2O4, 则x与y的大小关系为:2NO2=(可逆符号)N2O4!,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 最后的答案是x&gt,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
我去怎么到了数学类的
提问者采纳
然后将两个容器连通起来,那么NO2气体的体积分数就应该小于x%了,建立平衡后NO2的体积分数为X%那么我们找来另一个容器,体积为1L,这是个加压过程,充入1molNO2。首先我们假设原来容器的体积为2L,所以平衡右移,因此我们接下来就要把上面的3L的容器压缩成2L的容器,充入2molNO2,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充入共3molNO2,建立平衡后NO2的体积分数应该也是X%上面这部分就是等效平衡的部分。加压,建立平衡后NO2的体积分数应该也是X%我将两个容器放在一起,所以最终容器还是要保持2L。因为本题是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体积共为3L这应该属于等效平衡类的题目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这道题百度上直接就有,我刚刚看到了……搜前面几个关键字就可以
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道高中化学题,求具体原因!9.(16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定Na2CO3与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甲方案:实验步骤为:①称量空坩埚的质量为m1g;②称量装有试样的坩埚质量为m2;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坩_百度作业帮
一道高中化学题,求具体原因!9.(16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定Na2CO3与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甲方案:实验步骤为:①称量空坩埚的质量为m1g;②称量装有试样的坩埚质量为m2;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坩
9.(16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定Na2CO3与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甲方案:实验步骤为:①称量空坩埚的质量为m1g;②称量装有试样的坩埚质量为m2;③加热;④冷却:⑤称量坩埚和残余物的质量为m3g:⑥重复③至⑤操作,直至恒重,质量为m4g. (1)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计算Na2CO3质量分数时,必须用到的测定数据为 (从上述数据中选择). 乙方案:在天平上准确称取0.32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1000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红色(发生的反应为H++CO32﹣=HCO3﹣).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3)根据下表数据,样品中w(Na2C3)= ________________. 滴定次数 样品的质量稀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 1 0.21.03 20.21.99 30.20.20 (4)若滴定后俯视读数,则w(NaCO3) 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丙方案:称取m g样品,选用下图部分装置,测定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 (5)某同学按以下方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在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如图连接好装置,关闭止水夹a,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c,打开活塞b.若分液漏斗中的水无法持续滴下,试判断装置A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6)为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应选用装置A和 (填上图的字母代号)进行实验.(7)计算时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主要想知道:为什么第(5)答案是“无法确定”
首先,装置A是一个恒压式防堵塞装置其作用是使分液漏斗与烧瓶内气压相同,保证漏斗中液体的顺利流出第五问中题干的检查该恒压式防堵塞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检查方法:先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确认不漏水后连接好装置之后将a端插入水中,用热毛巾微热烧瓶,若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把热毛巾拿开一段时间,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不漏气题干的检查方法有个漏洞 就是c夹子向左一直到分液漏斗的液面这段装置气密性是没有被检验的 如果这段漏气,水照样不会流下来,故这段装置既可以气密性良好,也可以漏气 即装置A既可以气密性良好,也可以漏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一道化学题,求细节!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碳酸钙粉末 D硝酸钾溶液_百度作业帮
一道化学题,求细节!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碳酸钙粉末 D硝酸钾溶液
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碳酸钙粉末 D硝酸钾溶液
C,把碳酸钙粉末加入后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然后把生成的气体通入其余两瓶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澄清石灰水,剩下的一瓶就是氢氧化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理数计算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