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要发挥成绩,改正缺点。(修改病句练习)多谢

小学五年级语文基础知识:修改病句
《小学五年级语文基础知识:修改病句》摘要:小明大概不会来了。(前后矛盾) 油菜地里有一片金黄色的菜花,真是五彩缤纷。(前后矛盾) 许多附近的小孩都跑来看节目。(词序混乱) 打乒乓球活动对我是很感兴趣的。(词序混乱) 我看到了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 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研究课  ◇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检测题  ◇ 四年级试卷:四年级第二学  ◇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 
  A、分析语病:
  成分残缺 语意重复 前后矛盾 词序混乱
  搭配不当 指代不明 关联词错 用词不妥
  不合逻辑 误用标号 错字别字 类属不清
  例句: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很受启发。(成分残缺)
  商店里,张阿姨正在热情地为顾客。(成分残缺)
  我学到了许多不少的科学知识。(语意重复)
  大概还有一个月左右,我们就放假了。(语意重复)
  我断定小明大概不会来了。(前后矛盾)
  油菜地里有一片金黄色的菜花,真是五彩缤纷。(前后矛盾)
  许多附近的小孩都跑来看节目。(词序混乱)
  打乒乓球活动对我是很感兴趣的。(词序混乱)
  我看到了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声。(搭配不当)
  我们一定要发挥成绩,改正缺点。(搭配不当)
  小强和小明边走边谈,他请他到他家里去。(指代不明)
  虽然天气恶劣,但是我们总是坚持上学。(关联词错)
  老师,您调离学校后,同学们都非常怀念您。(用词不妥)
  小王说得很对,我们应该附和他。(用词不妥)
  冬天常常打雷。(不合逻辑)
  童年时代,我常在后山拔兔儿草,捉蟋蟀,采草莓。(误用标号)
  做人应该实是求是,勇于承认错误,不能一味竖持自己的错误观点。(错字别字)
  我喜欢读的书有《西游记》《少年先锋报》和《十万个为什么》。(类属不清)  本内容来自小精灵儿童网站(/),转载需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最新发布信息&? &? &? &? &? &? &? &? &? &? &? &?修改病句大全_百度知道
修改病句大全
提问者采纳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题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简析:正确选项是C项。A项搭配不当,&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消防车&则不能。B项属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D项介词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变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范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项。A项属句式杂糅,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学员除……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将两种句式掺杂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结构上的混乱。B项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不能将他们并列。D项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规模不大&&曾两次获省科学大会奖&可以指&这家工厂&,但&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则不能是&这家工厂&了。 3、下列各句中,没能语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简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作用&,仍用未然语气,现在变成已然语气,显然前后失去照应。C项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相矛盾,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五、方法总结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6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同1)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介宾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条件复句 ,前后应保持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文学名著要读了才有用)
提问者评价
O(∩_∩)O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4条回答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题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简析:正确选项是C项。A项搭配不当,&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消防车&则不能。B项属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D项介词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变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范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项。A项属句式杂糅,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学员除……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将两种句式掺杂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结构上的混乱。B项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不能将他们并列。D项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规模不大&&曾两次获省科学大会奖&可以指&这家工厂&,但&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则不能是&这家工厂&了。 3、下列各句中,没能语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简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作用&,仍用未然语气,现在变成已然语气,显然前后失去照应。C项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相矛盾,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五、方法总结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6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同1)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介宾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条件复句 ,前后应保持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文学名著要读了才有用)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
为了夺取泸定桥,纷纷报名参加突击队。2、
看到老师日夜辛苦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3、
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4、
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5、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6、
在门口,正玩着一个小孩,他就是我姑妈的儿子文文。7、
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8、
今天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是多么幸福。9、
我一定要做好一个受队员欢迎的中队长工作。10、
猴子戴的帽子爬到桅杆上去了。
酒~找到拉,
杆秦天使不曾离开(超好看)文帮
这篇作文层次和语句都很通顺。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6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同1)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介宾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条件复句 ,前后应保持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文学名著要读了才有用)
1、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2、上星期去植树了。3、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电影。4、我班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5、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6、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7、他的看法是对的,正确的。8、我和姐姐都参加了。9、西湖的景色秀丽,风景优美。
10、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鲜花竞相开放。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14、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15、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16、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7、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8、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9、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20、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21、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22、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2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24、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5、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7、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8、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9、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30、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31、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3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迅速的开展。
33、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34、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5、今天该我值日,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6、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37、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8、火辣辣的阳光暖和地照射着大地。  39、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赖宁的英雄事迹。  40、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41、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  42、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  43、你去劝劝他,让他不要再把过去的往事放在心上了。  4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已学过的常用词语。  45、今天去秋游,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李明还没到。  46、通过雷锋故事报告会,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47、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  48、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已的缺点。  49、李明和曾丽出席了学校举行的作文竞赛。  50、大雨和乌云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51、我们要改掉不好的坏习惯。  52、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  53、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54、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55、小红同学主动承担图书管理员。  56、经过张老师的教育,使小名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57、大家都在喜气洋洋的欢度愉快的节日。  58、两个六(3)班的同学数学竞赛获得了一等奖。  59、我断定这可能是小红做的好事。  61、这首歌曲的作者是张劲写的。  62、在公共场所,我们要维持清洁。  63、他非常认真地复习作业。  64、老人尖尖的下巴上长满了一脸的花白胡子。  65、要搞好班级工作必须发挥班干部的充分作用。  66、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67、小周虚心接受同学们。  68、我们从小要不吃零食的好习惯。  69、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  70、我们学校过去注意的不够对卫生工作。  71、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72、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漂亮的舞蹈。  73、这篇文章的层次和语言都很优美。  74、言行不一的人是极坏的作风。  75、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76、我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77、同学们坐在宽阔的阅览室里看书。  78、今天清晨下了一上午雨。  79、和暖的风呼呼地吹着。  80、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81、完成了作业。  82、大连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83、今天上午我在家看了一天的科学幻想故事。  84、战士们隐藏在茂密的林中。  85、我们要把隐蔽在人民内部的坏分子揭发出来。  86、周总理生活简单。  87、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88、过了整整一个钟头左右,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89、春天,我们全体同学和少先队员都要到野外去游玩。  90、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  91、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他最近遇到的很难忘记的近期发生的事情。  92、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93、下课了,校园里顿时立刻沸腾起来了。  94、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95、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许多奇妙的用处。  96、在施工时,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97、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98、詹天佑克服了种种困难和考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99、一个人难免有缺点错误,改进了就好。  100、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辨析并修改病句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自己想(⊙o⊙)
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忘记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修改病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改病句练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