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球中可以加入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吗

经典美味小零食的制做(图文)
经典美味小零食的制做(图文)
酥香藕夹的做法【原材料和调味料】藕2节750克、香菇肉馅250克、花生油。面糊:面粉150克、生粉30克、水250ML左右、鸡蛋1只、碱1/4小勺、盐1/2小勺。【原材料和调味料】藕2节750克、香菇肉馅250克、花生油。面糊:面粉150克、生粉30克、水250ML左右、鸡蛋1只、碱1/4小勺、盐1/2小勺。【做法】图1:藕去皮切成薄的连刀片,每片约0.2CM。。图2:用筷子夹小团肉馅入藕内,轻轻用手挤压平整,使肉馅能够均匀分布。图3:将面粉、生粉、鸡蛋、碱、盐入碗中。图4:一点点加入水拌匀成面浆。图5:另取一小碗,放入面粉,将包好肉馅的藕夹沾上干面粉。图6:再入面浆中周身挂上面糊。图7:锅内入多些油加热成五、六成热,滑入挂上浆的藕夹,中火、小火转换进行炸制。图8:一面炸成金黄色翻面炸,直至两面都呈金黄色捞出。吃时再回锅油温稍高炸一道。【经验与感怀】藕要选择圆一点,直径稍小一些的藕,否则太粗的藕切连刀片时不好掌握,容易断哟!但也不要选择藕稍子之类的尾端藕,选择中间部分的比较好。面浆的稀稠度同做软饼的面糊稀稠度差不多的呵呵,因此水量大家可以自己稍稍把握一下!藕夹第一次炸时不必完全炸熟,可以炸个九分熟,留下当次吃的油温稍高复炸一遍,口感会更加酥香。余下的放在冰箱里冷冻起来,待吃时拿出来用少量油煎就可以了,非常省油省事哟!碱不要加多,少加一点点,增加酥脆感!麻辣鸡脖的做法麻辣鸡脖的做法材料:去皮鸡脖、老抽、料酒、冰糖、葱、姜、干辣椒、辣椒粉、花椒、大料做法:1.将鸡脖洗净,煮锅里加水下一半的葱、姜段煮沸,下鸡脖微微焯一下,去除血腥等杂质,然后放到温水里洗净;2.若鸡脖子很长的话,可以在焯过之后稍稍改刀成小段,这样也便于入味。炒锅中加底油,烧热后下入干辣椒、花椒爆香;3.专成中火,下入之前焯好的鸡脖快速翻炒,加1勺料酒、2勺老抽、3-4颗冰糖炒匀上色;4.炒到冰糖基本化了之后,加水没过鸡脖,加另一半的葱、姜段、2勺盐、大料,用大火煮沸后,调成中火慢慢入味;5.这样煮约8分钟左右,水分收干了一些后,如果喜欢吃辣的加1-2勺辣椒面拌匀,关火让鸡脖浸泡在汤汁里,再次让其充分入味;鸡脖凉着也能吃,如果喜欢热的可以在吃之前再次用大火加热,将汤汁收的浓稠即可上桌蕃薯饼的做法(红薯饼、地瓜饼)蕃薯饼的做法(红薯饼、地瓜饼)材料:番薯、面粉、细砂糖 做法: 1、黄肉蕃薯三条,面粉两杯(后来我加了一杯),细砂糖大半杯(蕃薯本身有甜味)。 2、去皮切块状。 3、蕃薯下蒸锅里蒸。 4、10至15分后至蕃薯熟烂。 5、加入细砂糖。 6、用工具将蕃薯压烂和并糖搅拌均匀。 7、加入面粉。 8、将面粉与蕃薯泥搓匀成团不粘手。 9、案板上洒上面粉,将面团擀开,借用模具压成可爱的小形状10、平底锅里加少许油,将压成模的薯泥下锅里煎。 11、煎好一面后反面再煎(一定要注意控制火力哦~) 12、将煎好的蕃薯饼平铺在一个加了吸油纸的大盘上(吸去多余的油分吃起来没那么油哦~)乡巴佬鸡蛋的做法乡巴佬鸡蛋的做法(乡巴佬蛋)原料 鸡蛋6个,啤酒200ml,酱油8ml,白糖40克 做法 1,鸡蛋加水加少许盐煮熟 2,剥去外皮加入啤酒和白糖,酱油 3,煮至酒干即可 如果想入味,建议在鸡蛋上多划几道口子。放一夜会更入味的.六:烤土豆片的做法烤土豆片的做法做法:1、三个土豆洗净 2、去皮切片 3、码在微波炉的盘子上正反面分别转三分钟 4、用花椒粉、盐、辣椒面、黑胡椒、孜然及少许油拌成佐料 5、脱水后的土豆片 6、让每一片土豆片都均匀地蘸上佐料 7、码到铺了锡纸的烤盘中 8、烤箱预热,180度烤15-20分钟。豆沙茄排的做法豆沙茄排的做法做法:茄子去皮,切成方片状,做茄排时取一片抹上豆沙,另一片盖在上面,压紧,扑上生粉,在裹上鸡蛋液,炸前沾满面包粉炸到两面金黄为止。茄子紧密的包裹在一层有一层的防护外衣里,根本吸不到油,而外层的少量油可以用纸吸去,相较有些茄子做法还算健康。椒盐排条的做法椒盐排条的做法材料:大排、盐,味精,椒盐粉,面粉,鸡蛋,葱,姜、料酒做法:1、把大排切成条。2、用盐、味精、料酒、姜阉制半小时。3、另用椒盐粉、鸡蛋、面粉、盐、味精一起拌匀成厚糊。4、排条裹上面糊下油锅炸至金黄后捞出。留底油油放入葱末略炸,再放入排条,撒一些椒盐粉翻均匀即可。黄金玉米饼的做法(微波炉版)黄金玉米饼的做法(微波炉版)材料:甜玉米两个 低粉一百二十五克 玉米粉七十五克牛奶一百四十毫升 黄油十克 糖十五克做法:1。将玉米粒加盖微波两分钟至熟。2。将七十亳升牛奶和黄油微波加热两分钟。3。将上述加热的牛奶黄油,及低粉,玉米粉,糖拌匀。4。再将七十毫升冷牛奶加入,拌成很稠面糊。5。取一烤盘,抹上油防粘连。用勺子将面糊摊成饼状。6。烤盘加盖,放入微波炉叮两分钟即可。小贴士:如不即食,可用保鲜盒装好后放入冰箱。食用时微波加热,或用少量的油煎或用烤箱稍烤,味道会更香。黑椒牛肉干的做法(微波炉版)黑椒牛肉干的做法材料:牛肉一块,COOK100法式黑椒腌料做法:1、 牛肉切成短粗的条状,或者粒状,或者片状,或者你喜欢的任意状……不能掌控命运,难道还不能掌控一块牛肉吗?!2、 取COOK100法式黑椒腌料少许,加清水调成稀糊状3、 为了让牛肉能充分吸收腌料,不要一股脑地拌,先是耐心地分别让它们泡澡,然后再拌在一起4、 放置一旁腌制2小时左右,因为牛肉少而且切细了,所以不用腌太久5、 腌好的牛肉用筷子夹到微波专用盘子上,排列整齐6、 微波“叮”3分钟(如果你的炉具需要选择高中低火,那就选择中火,以下皆同)7、 取出,轻轻筚出牛肉多余的水份,然后给它们翻个身,继续“叮”4分钟8、 取出看看已经有点干身了,我们再给它翻个身,再“叮”4分钟9、 已经很明显看到缩水了,最后翻一次身,最后“叮”2分钟10、 当当当当!大功告成!全程耗时13分钟!香辣可口,滋味无穷~~菜品特色:制作简单便利的小吃,香中带辣辣中带咸咸里有甜,适合看电视、上网、郊游……享用!无油无火烹饪,适合夏天怕热的他或者懒惰的我或者热爱美食追崇健康的你!美味提示:请自行根据牛肉的多少调整腌料的比例;请自行根据炉具的功能调整火力的大小;请根据自己的牙齿调整烹调时间~~~干炸黄花鱼的做法干炸黄花鱼的做法材料:黄花鱼、葱、姜、芝麻、花椒(这次在家乐福买的绿色的这种很好丫,又麻又香)、料酒、酱油、盐、糖、鸡精做法:1、黄花鱼去除内脏,冲洗干净,在鱼身上划几道儿2、葱切末儿,姜切片儿3、黄花鱼放入酱油,料酒,盐,糖,鸡精,葱末儿,姜片儿腌制15分钟左右4、热锅,放入花椒,翻炒,炒出香味儿,放进砸蒜的容器里,磨碎(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的炒出味道来,很容易糊锅)5、磨好的花椒碎加入芝麻,盐,糖,搅拌均匀6、腌制好的黄花鱼,两面均匀涂抹面粉7、热油锅(油的量,漫过鱼的身体即可),7分热,把鱼放进去,炸至两面金黄8、摆在盘子里,趁热撒进拌好的花椒碎9、可以开吃啦后记:这次用的鱼比较大,如果想吃脆脆的感觉,可以选择小一些的黄花鱼来做。如果喜欢味道重一些的话,腌制的时间可以延长,也可以前一天晚上腌制上,放进冰箱,第二天拿出来做。椒盐鸡柳的做法椒盐鸡柳的做法材料:鸡胸脯肉,制作好的椒盐(胡椒粉,盐,少许糖粉,鸡精),脆炸粉做法:1。将鸡胸脯肉的骨头剔掉,肉切小柳,脆炸粉加少许水调匀,把鸡柳拌进去2。油锅加油,烧热,下裹好脆炸粉的鸡柳,炸透3。撒上椒盐就可以吃了。不喜欢椒盐味的拌番茄酱也不错哦鸡骨架加香菇和腐竹熬的汤,嘿嘿,够利用吧香辣牛肉干的做法香辣牛肉干的做法材料:准备好牛肉---关于牛肉,特别说明一下:如果是在北方的冬天做这么一道菜,可是事先把牛肉切成长条,然后放挂在通风向阳处晾至8成干(也就3天左右),当然,用新鲜的牛肉也可以.....;然后再准备一瓶老干妈豆豉以及桔子皮2块,香叶2片就可以了。做法:1、把风干的牛肉洗干净,切成片(比较好入味,但是不要太薄);2、锅里加入比炒菜稍微多一些的油,倒入切好的牛肉干桔子皮,翻炒翻炒再翻炒,等感觉牛肉比较硬的时候改小火,继续慢慢的炒干水分;3、倒入老干妈,继续翻炒,火不要太大,慢慢的让牛肉变干入味,可以少量的洒一点水让牛肉更好的入味,但是最后一定要把水分炒干;4、翻炒的过程中可以尝尝,如果感觉味道比较合适了就可以出锅啦,关火撒上一些熟的白芝麻更香喽。可以装在一个洗干净的玻璃瓶子里,放阴凉干燥处,随吃随取。PS:如果是用新鲜的牛肉,就需要把牛肉切片,然后用油炸,后面的操作一样,炸的越干,能保存的时间就越长。香辣烤鸡脖的做法香辣烤鸡脖的做法(孜然烤鸡脖)做法: 1、鸡脖洗净,垛成小段; 2、用盐、料酒、白糖、红腐乳、孜然面和粒、生抽、味精、橄榄油提前腌制入味; 3、烤箱预热,将腌好入味的鸡脖平摆在烤盘的锡纸上,200度上下烤大约30分钟,中间翻面一次。 温馨提示: 1、腌制时间长些更入味; 2、调料可随个人口味自由调整,喜欢吃辣的朋友加上辣椒面就更爽了。炸麻球的做法炸麻球的做法麻球材料: A: 糯米粉150克 糖30克 植物油20克 温水110克B: 澄粉20克 沸水15克C: 红豆馅150克做法:1.澄粉放入盆中, 冲入15克沸水, 用筷子搅合成澄面团.。2.糯米粉和糖混合均匀, 加入植物油、澄面团和温水, 揉透成光滑的面团. 饧面20分钟。3.将饧好的面团均匀分切成12份。4.取一个面团捏成碗状,包入红豆馅,收口, 轻轻揉圆。5.将做好的圆球表面沾清水, 均匀滚上芝麻后搓紧揉圆。6.锅中放入足量的油, 烧至三成热, 放入麻球生坯, 小火炸至浮起后, 转中火炸至表面金黄酥脆后捞出沥油。我用的红豆馅是自制的,有个简易方法:将煮好的红豆沥干汤汁,用叉压成泥,取150克红豆泥,加入2大勺白糖、10克黄油和2小勺淀粉稍拌,不要加盖微波几分钟,搅拌均匀成豆沙馅。虽然不及炒的豆沙香,但用量少又没有时间炒的时候,这方法很方便。盐酥虾的做法--盐酥虾的做法---台湾名小吃这道虾最早期是用小个的河虾做成的,慢慢的越来越多人用大只的草虾来做这道菜,这款虾的味道非常的好,甜咸鲜香,外酥内嫩,制作方法也属简单了,因为有的制作方法是先把虾腌过,再上太白粉再炸的。材料:鲜虾、葱花、朝天椒、蒜末、姜末、盐、细砂糖制作方法:01.虾洗净,用牙签从背部剔去虾线,剪去虾脚和虾须。香葱切细段,朝天椒去籽切碎,姜,蒜磨成末。02.锅内烧热油,(虾事先用厨用纸吸干净水份)把虾投入热油中,用大火炸不超过1分钟捞出沥干油,03.另起炒锅,放入少量油,冷油把姜,蒜,红椒,葱花放入爆香04.再放入炸好的虾,转中火放入盐和细砂糖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制作心得:1.一开始还想说这款虾都不事先腌一下就先油炸,放调味后也只是炒那么短短的时间,怎么会入味呢?本想先腌制一下的, 后来想还是先按方子做吧,不行再改正,后来实验证明,这样就很好吃了,虾是很容易入味的。现在做出来的虾连虾壳都可以吃了。2.这道菜还是以咸味为主的,糖只是少量即可,切勿放多了哦。-台湾名小吃台式卤猪脚的做法台式卤猪脚的做法材料:猪前腿 两只 (一般买一只前腿就够了,我家人多所以做的份量特别多)生姜 一大颗 (份量很多)大蒜 一整颗(有十多瓣)香葱 1把调味料: 台式酱油 1/2碗 白糖 1大调羹 米酒1/5饭碗 注:为什么我特别注明台式酱油,是因为我原来在湖南用的酱油都是咸的黑色的.只要放入菜内就可以有咸味并给菜上色. 台式酱油也是同样的二合一酱油,只要放酱油就行了.可是来到广东后,酱油就变成生抽,老抽两种:(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用广东的生抽,老抽做菜)生抽是给食物增加咸味的.又称淡酱油,是酱油的一种。特色是色泽较淡,呈红褐色,以及味道较咸,但不会给食物上色.老抽是给食物上色的.由于添加了焦糖而颜色浓,粘稠度较大一般用来给食品上色用。普通的酱油需要放四、五滴,才能使菜有酱油的味道和色泽,而老抽一般只要放一滴就可以了。制作方法:01.猪脚去毛,洗净切段(台湾这里的猪皮很薄,脂肪不是多,所以吃起来比较不腻)香葱只保留葱白,大蒜去皮,姜去皮切块02.锅内放入凉水,将猪脚块放入煮.03.煮开后见起泡沫熄火,将水倒去,猪脚洗干净(锅子太小我已经先装出一些猪脚了)04.准备台式酱油 1/2碗 白糖 1大调羹 米酒1/5饭碗 05.炒锅内下少量油,冷油把葱白,大蒜,姜爆香,爆至表皮有微黄色.06.将爆好的姜\葱\蒜放入锅底,再把洗好的猪脚放入,倒入台式酱油 1/2大碗 白糖 1大调羹 米酒1/5饭碗 ,清水一大碗( 最后保持水的量只到猪脚的一半水位,不同于普通的卤猪脚是全部用水覆盖住的.这样卤出来的猪脚Q香弹牙,但不如软烂的猪脚入味,小白家是最爱吃这种有弹性的猪脚)当时我想说这么少水会不会煮的不入味,,真想给再加点水进去,小白坚持不让我加说老爸怎么说就怎么做.那就没有再加水,半锅量的水卤的猪脚,大火煮开后再转小火慢慢的卤,中间要把猪脚翻好几次身.最后卤至收汁,锅底只留一层水有些烧干的样子即可.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写完这篇东西的时候,小资君已经饥肠辘辘啦!3岁养成的口味, 30岁、60岁都不会变!作为地地道道的上海人,这些平时几乎充斥三餐的东西,即使一礼拜不吃,就会念想着那个味道!这些食物已经不是纯碎进到肚子里,而是已经刻在骨子里了!正宗上海人就应该吃过这100样东西!
  四大天王
  毫无疑问,小笼馒头是上海第一小吃。上海人无论有馅无馅的包子均称为馒头。小笼包在20年前,上海人把小笼包称为小笼馒头。所以现在街面上但凡以汤包称呼小笼馒头的,均不是本地品牌或上海本地传统风味。
  真正的上海生煎是用发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发酵不用发酵粉,而是用老酵面混合新面团发成。所以老早点心店,如果同时出售锅贴和生煎,那就是大店了,因为需要两个点心师傅,一个料理发面生煎,一个料理死面锅贴。
  上海小馄饨主要指的是鲜肉小馄饨,小馄饨讲究的是皮,要求薄如纸,半透明,露出里面粉红色的馅料来,馅料为新鲜猪肉,不加酱油也不以多取胜,裹在摺叠若花的皮子里助口感和鲜味。
  上海大馄饨是既能管饱又可做点心的上海家常食品。与上海人热爱鲜肉馅点心的习惯略有不同的是,上海大馄饨是以菜肉馅为主的,最著名的是荠菜鲜肉大馄饨。
  上海锅贴不是煎饺,皮用开水和面擀成,馅料不加酱油,白汤。老早上海锅贴呈细细弯弯的月牙形,现在几乎都变得胖乎乎了。
  牛肉煎包是清真食品,煎包皮是发面,两面煎,纯牛肉馅,现在市面上差不多已经绝迹了…
  上海的糯米烧卖甜中带咸,咸中带鲜。猪肉粒、加酱油、白糖、料酒炒得加入蒸熟的糯米拌匀做馅料。用料细腻点烧卖还会加上香菇粒、虾米,是上海最大众早点之一。
  上海饼
  上海早点四大金刚之首便是大饼。典型早点就是一副大饼油条,大饼对折夹一根油条,大饼外壳脆,可以折断,内层韧,不断。配豆浆,咸甜都是随个人喜好。
  羌饼是回族食品,分油羌饼和硬羌饼两种。油羌饼发酵足,油水足,香又松软,比较常见。硬羌饼不用油,水分少,咬嚼劲,耐饥,不常见。羌饼用锅同生煎,一锅一饼,无馅,表面撒芝麻,切成一角一角出售。现在羌饼不多见了,被后期之秀东北千层饼取代了。
  葱油饼真是工艺复杂利润薄的东西, 如今面团里掺点葱花菜油的都叫葱油饼,而真正的葱油饼在上海几乎踪迹全无。正宗的上海葱油饼的工艺还是很复杂,先将面团和上油酥,摊开,抹上板油,撒葱花和粗盐。卷起后做成饼坯,再擀平。先在炉火铁板上两面烤下,再放在大饼炉子里,刷上油烘烤,再翻面刷油烘烤,两面金黄色至脆出炉。
  用面粉和鸡蛋调成面糊,在平底锅上摊成面饼,加鸡蛋,捣碎摊匀,抹上甜面酱,辣酱,撒葱花,加油条,裹成卷状即成。上海人有个俗称它包脚布,其实也叫山东杂粮饼。
  老虎脚爪源于江苏盐城,是将和好的面团,揉搓成圆状,然后在面团上分切三刀,即成“爪子”。放入烤炉烘烤约20分钟,外脆内软,带甜味,原来是大饼摊头利用炉火余温制作的心,现在也越来越少见了。
  又名黄金大麻饼,发好的圆形面饼上笼蒸熟后,撒上芝麻,过一下油出锅。表面松脆,内里松软多孔,一层层的。一般无馅,也有豆沙和枣泥的。
  蟹壳黄是用油酥面加酵面制坯,做成圆形饼,饼面粘上一层芝麻,贴在炉壁上经烘制而成。馅料有咸有甜,咸的有葱油、鲜肉、火腿、蟹粉、虾仁等,圆形;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椭圆形。
  黄桥烧饼制作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所用的面粉必须是中筋,强筋和弱筋却不宜制作,所用芝麻必须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变它的色泽与形状,一般有咸甜两种口味,讲究的做法是以上等肉松作为馅料!
萝卜丝酥饼
  上海的萝卜丝酥饼也不同于粤菜,是扬州师傅发明的,馅心为白萝卜丝、葱白粒、火腿末、猪板油粒、味精、白糖和精盐。酥皮作法类似眉毛酥,圆形,刷鸡蛋液,用中火炸至酥饼浮在油面呈淡黄色即可。
  枣泥酥饼,上海地区汉族小吃。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
  鲜肉月饼是所有咸味月饼中最好吃的!馅完全是由一大团鲜肉(猪肉)组成,皮脆而粉,又潜伏着几分韧,丰腴的肉汁慢慢渗透其间,可谓一绝。
  大米粉调成糊,略发酵,倾倒米浆放在大平底锅的中央凹处,中火,盖盖烘烤10分钟即成,底面金黄,面白,略略甜中带酸。现在有些米饭饼还会加入酒酿,一股酒酿香,配上油条,也是出奇的搭。
  阳春面是上海名气最大的面条了。正因为没有浇头,所以对汤底要求非常高。阳春面也有红白汤之分。正宗上海阳春面是白汤。阳春面常见于街头巷尾,是最亲民的面食。
雪菜肉丝面
  雪菜肉丝面是名气仅次于阳春面的上海面,需要先煸炒肥肉丝,再抄雪里蕻,最后加瘦肉丝炒成浇头直接放在汤面即成。旧时上海沧浪亭面馆的雪菜肉丝面最佳。
  大排面是真正的上海特色面,带骨大排要用刀背把大排的肉质细细横竖剁剁松,腌上一个小时,再拖上蛋清和淀粉下油锅煎至两面泛黄,然后加水加料红烧,最后用红烧的汤汁浇进另锅煮好的面条里,盖上大排和碧绿的青菜心,即成上海人最解馋的汤面。
  焖肉面是苏帮面的当家荤面。也有红白汤之分,苏帮面以红汤,上海本帮面也白汤,老上海以德兴馆最为著名。
  上海本帮面有鳝糊面,用鳝丝、茭白丝,重油、重糖、重酱勾水淀粉炒成加上葱花、蒜末和胡椒粉即成,其实就是小量的本帮名菜响油鳝糊。鳝丝面不是鳝糊面,炒鳝丝不用茭白丝,不勾芡或薄芡。鳝鱼在六七月份最佳,此时去吃鳝丝面也是最好的。
  辣肉是上海特色浇头,肉丁断生后入锅加酱油、自制辣椒粉和糖煸炒即成。推荐四如春和万寿斋的。
八宝辣酱面
  八宝辣酱是在炒辣酱的原料(辣酱、豆瓣酱和甜面酱)上用虾仁、鸡肉、鸭肫、猪腿肉、肚子、开洋、香菇、笋片等八样主要原料烹制。是炸酱面的高级版,一般小面馆不做,只有在饭店才吃得到。
葱油开洋面
  上海的葱油开洋拌面是没有葱的。葱已经在熬葱油的时候全部光荣牺牲了。如果一碗面上满是翠绿可人的葱叶,多半是外地路数,且不说味道怎样,肯定不是上海的。南方人吃葱,会热油淋一下,去掉生臭气,而不是直接地撒上菜肴。拌面的面,是要有点弹牙的劲道,不能过软。煮到火候捞出沥干,拌上熬好的葱油和开洋鲜汁酱油,那就是一碗地道的上海葱油开洋拌面。
  爆鱼面的浇头爆鱼,上海又叫熏鱼,事实上爆鱼和熏鱼在制作工艺上有差别的。上海熏鱼在青鱼块炸好后充分浸入酱汁,味重浓郁,口感有韧劲。苏帮面的爆鱼味淡,更突出爆鱼的皮脆柔嫩。上海爆鱼面推荐德兴馆。
  红烧大肠,大肠的处理是门技术苦力活,否则满盘尽毁。大肠面推荐大肠面和香阁丽面馆。
  上海人的夏天总是伴随着一碗冷面开始的。爽口的冷面,淋上被包裹了花生酱的浓郁酱汁,并且在醋和辣油的精心调味后,面条的口感更加丰富和有层次。
  如今满街包子,一口酱油汤,掩盖了猪肉的好坏,满嘴油腻,绝非上海鲜肉大包。正宗的上海鲜肉大包乃是白汤,不加酱油和葱,只用盐,糖,姜末调味。肉馅呈荔枝丁,三肥七瘦,皮不可过薄也不可过厚,以肉汁浸润厚度一半多为佳。
  老上海人喜欢一个肉馒头一个菜馒头搭配做早餐,荤素皆有。菜包子的馅料需用青菜焯水过凉切碎,不可过细,得颗粒状。推荐老字号绿杨。
  豆沙包即馅心为红豆沙,上海豆沙包没有收褶,光滑如馒头。老克勒喜欢去杏花楼吃。
  叉烧包顺应上海市场,个子仿佛鲜肉大包,开口褶,甜馅。推荐好泳包子。
  小型的淡馒头,以前上海人配粥,分甜咸两种,甜的配白砂糖;咸的配酱菜。后来有油炸刀切馒头,配白糖。现在餐厅油炸和蒸馒头一起上的,称为黄金馒头,配炼乳。
  花卷南北皆有,上海胜在香葱和油,要用粗。现在很多师傅还会用火腿丁卷到花卷里去。
  正宗上海油条是不加明矾,加少量小苏打,不以庞大为目的。油条乃上海早点的百搭。不仅单独吃,也可和大饼是绝配,还可分身老油条和粢饭团、豆浆、豆花、泡饭相配合,可以蘸酱油,也可蘸白糖,是早餐四大金刚之一。
  粢饭糕一般和油条摊并存,长方形仿佛扑克,油炸后,外层金黄,脆,内层白色粢饭糕软糯可口,上海人用以早餐配甜豆浆。
  油墩子一般都是下午在弄堂口开张,放上一只煤炉,上面支一口小铁锅,锅内是冒着热气的食油,旁边放着一大盆稀面糊和一大盆拌了葱花的萝卜丝。卖油墩子的人舀一勺面糊,倒入椭圆形铁制模子晃匀,然后放入葱花萝卜丝,再舀一勺面糊铺在萝卜丝上面,随后放入油锅中烹炸。这种物美价廉的美食,外脆里嫩,油而不腻,人见人爱,老一辈的上海人把油墩子当作下午的点心。
  上海春卷,主要是黄芽菜、肉丝、香菇丝包出的春卷,称三丝春卷,考究点,还要放冬笋丝,在7成热的油中煎炸2分钟即可。蘸辣酱油或醋吃。还有甜春卷,豆沙馅的。
  上海最著名的大众化传统名点。上海麻球用水磨糯米干粉,加白糖拌匀擦透,静置发酵,至糖分被米粉吸收、粉团发软即可。 粉团摘成每个约40克的生坯,稍加揉捏后将其搓圆,用大拇指在中间按捏成碗形,包入豆沙馅,捏拢收口,滚上芝麻,即成生坯。 锅内加花生油,用中火烧至七八成热时,放入生坯炸3-4分钟,待外壳发硬时,捞出沥油即成。
  麻油撒子是老上海人的零食了。最喜欢看师傅将醒好的面团用手指慢慢拉出细细的连续的细面,绕老绕去的,技术含量很高似地,放入烧热的芝麻油中炸透,脆脆的,香极了!
  咖喱饺是上海独创的中西结合的小点心。馅料是猪肉糜加咖喱粉炒制而成。
  也叫糯米饺,糯米粉炸成棕黄色后出锅裹上糖霜。现在市面上几乎很少见了。
  豆制品
甜浆和淡浆
  甜浆是现磨豆浆加砂糖配粢饭糕或其他,淡浆不加糖配大饼油条。
  上海咸浆是在现磨豆浆里依次放入油条片、榨菜末、虾皮、葱花、紫菜、鲜酱油、辣油,烫,量足。配淡馒头早餐,非盛在粗瓷大碗中大声吃喝不可。现在还是霍山路夜市那家正宗些。
  上海豆腐花的配料和咸浆差不多,只是少了油条片。主角换成了豆腐。
  上海人对臭豆腐有句俗语:“闻闻臭,吃吃香”。臭豆腐就像是奶酪。你需要爱上它才能享受它。搭配上辣椒酱、甜面酱,小块状的豆腐四个为一份。豆腐炸出来也是金灿灿的,真是飘香四溢的“臭”味儿。
兰花豆腐干
  豆腐干以花刀30度斜切两面,竹签撑开,略风干,再在油锅里炸干至金黄,放入水中加酱油、生姜,糖,桂皮八角,大火煮沸,转小火熬煮。上海街头其实喜欢同五香茶叶蛋一起烧制,其味更佳。
  上海人喜欢将宁波年糕切成片后再加工,炒年糕有红白两种,红要加酱油,最好吃的是小菠菜肉丝炒年糕,常见的白色炒年糕还有韭黄肉丝炒年糕、青菜肉丝炒年糕、荠菜肉丝炒年糕。
  我喜欢吃炒年糕,不喜欢汤年糕,家父喜欢,但为我计,都是先为我炒好一份,然后用余料做汤年糕。为人子不觉得,后为人父后,才觉父恩深厚。父亲最喜欢烂糊肉丝汤年糕,即黄芽菜肉丝,此外也有用青菜肉丝做的。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
  本帮菜
  红烧肉是著名的本帮菜,充分体现了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色泽红亮诱人,肥瘦相间,肥而不腻,入口酥软即化。
  大排本是上海独有,带骨里脊,最好2分肥膘。无论是配饭还是作为面浇头,都是绝嗲!
  糖醋小排是上海人喜欢吃的菜之中最常见的,色泽油亮,口味酸甜,冷热皆宜。
  油爆虾通常选用中小型虾,用旺火菜籽油锅炸虾,烧好后虾外脆内嫩,一吃就是一盘的节奏!
  上海熏鱼不是熏制出来的,是腌制出来的。青鱼、草鱼都可以做,但讲究的是用活杀乌青中段,切成一厘米厚的鱼块。
  烤麸要先过水,再油炸下,下锅同酱油、八角、茴香;花生仁、黑木耳、扁尖笋、金针菜(四喜)同烧,最后加盐和白糖出锅,冷热皆可食用。
  春笋上市了就要吃腌笃鲜了,口味咸鲜,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清香脆嫩,鲜味浓厚。
  八宝饭就像是上海人的甜品,年饭后最后的压轴甜品就是八宝饭!
  所谓猪油菜饭先将青菜炒一下,放入待煮的米饭中,还可加入咸肉,搅拌均匀后煮熟后淋上熟猪油配骨头汤食用。老上海是美味斋最有名!
  泡饭是老上海人最离不开的东西,配以榨菜萝卜干,一碗下去也就意味着一天的开始!
  盖浇饭是如此普及,之后又化身盒饭和快餐便当,最受欢迎的浇头,自然是红烧大排,鱼香肉丝,红烧狮子头,当然搭配素菜是不二的上海小青菜。
  小时候什么事是一碗蛋炒饭解决不了的?多放一个蛋都可以偷偷开心!考究点的还放香肠。
  血糯米代替普通糯米熬制而成。
桂花赤豆粥
  焖熟的赤豆加入糯米粥同煮,最后加红糖和干桂花,是上海普通小吃,首创于城隍庙。
  上海的八宝粥是从腊八粥演变而来的,所谓八宝是糯米、桂圆、红枣、芡实、莲子、薏仁、赤豆和冰糖,也有加银耳、核桃仁或枸杞。
  用鸡汁原汤加白粳米,大火烧沸,转用小火焖煮至粥稠即成。以酱油、盐、白糖、葱姜末等调料佐食。
单档和双档
  通俗点就是油面筋百叶包汤,单档是油面筋百叶包各一,双档则是各二。
油豆腐粉丝汤
  油豆腐粉丝汤是很有特色的上海特色小吃。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
  大骨熬制,加葱花和猪油,配菜饭和各类盖浇饭。加黄豆就黄豆骨头汤,更鲜。
  鸡鸭血汤是上海城隍庙特色小吃的代表,最初是在20世纪早期由一位叫许福泉的小贩首创。是上海人搭配生煎、锅贴的黄金搭档!
咖喱牛肉汤
  上海的咖喱牛肉汤是生煎和锅贴的重要配汤。不仅加香菜,更要加小香葱,浓郁芬芳。放卤牛肉片的是咖喱牛肉汤,不放的是牛肉清汤。以前大壶春的咖喱牛肉汤绝赞。
  味香斋的咖喱牛肉汤名曰小牛汤,配麻酱拌面。好友强生强调他家是小牛肉熬制的故名,我觉得从成本考虑,不现实。
  罗宋指的是RUSSIA,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进入上海,此汤被上海人改良后便流行,成为上海西餐的标配。
  80、90年代,栗子蛋糕为上海独有之物,凯司令最佳。轧的极其细腻的栗酱,用手多加揉擦,边擦边加糖水和奶油膏,成品放入裱花用的挤射管,交叉重叠挤成小条,小条相互间留有空隙,堆成蛋糕形状。最后将鲜奶油膏挤在栗子酱的表面和周围,一勺下去,细腻的栗泥与奶油的绵密融合在一起,这味道,是几代上海人心中难以忘记的回忆。
掼奶油(奶油杯)
  上海人喜欢吃奶制品,一度还要分“鲜奶油派”和“掼奶油派”。掼奶油又称搅打稀奶油,是把新鲜奶油添加稳定剂后再经过加入蔗糖和空气等工序后制成的一种乳制品,放了塑料杯中可以直接吃。
  永远简单的一小块鲜奶蛋糕上,点缀一颗新鲜的樱桃,至今没有另一件西式糕点,能取代“奶油小方”在上海人心目中的位置。
  其实它就是上海人的手指泡芙。一层又一层叠盖的硬酥皮里,包裹着鲜奶油。吃哈斗的时候,一口咬下去,有巧克力,有酥皮面包,还有奶油,仿佛什么都有了。
  奶油蛋筒尤其受女孩子欢迎,被做成冰淇淋形状,筒身播撒上一点白糖晶体,吃起来可能稍微有点甜,对于嗜甜如命的人来说真是老鼠掉进米缸了,奶油蛋筒现在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
  上海改良自法式点心Palmier,用高筋和低筋面粉加黄油油酥烘焙制作而成,成品呈现蝴蝶状故名,表面细细砂糖但酥中却略带咸,膨松酥脆可口。国际饭店西饼屋最好。
  用黄油、香草香精、打发糖粉和鸡蛋,加杏仁粉拌匀,筛入低筋面粉,拌匀,擀成饼底。烤10分钟,抹上拌有焦糖酱的杏仁片,再烤15分钟就得。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和泰康食品商店比较好。
  拿破仑也是上海著名的西点,很多西点屋都有。一层夹一层奶油,三十多层,在老上海实属高档点心,老克勒还喜欢配上一杯咖啡。
  桃酥没有奶油蛋糕那么华丽,其实就是一块大曲奇,其貌不扬的,吃起来也不会有那种,好吃到叫人说不出话的感受,但它是一道让人信赖的点心,有踏踏实实的能量,是人间俭朴的味道。
  不懂的人,听到“别司忌”的名字,以为是洋货,如果真这么以为,难么侬要变“洋盘”了。 别司忌,是由英文的“biscuit”(饼干)而得来!全中国只有上海才有可能有这样一种点心。
  冰糕界于冰淇淋和蛋糕之间,用奶香四溢的掼奶油加上核桃仁制作而成,买回家要立刻放进冰箱,是上海滩最早的冰淇淋之一。
  青团是清明节时令小吃,亦是寒食节的传统冷食,青团用浆麦草汁或青艾汁或绿色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馅或芝麻馅而成,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
  蒸熟的豆沙糯米团子或者芝麻团子外头裹上黄色的干豆粉就是金团。
  双酿团的所谓双酿是指一团包两馅,上海以豆沙馅和芝麻馅叠用,每个糕团剂子先包豆沙,拢口后再包芝麻馅。成品透明,隐约可见豆沙馅心,甜糯香美。
  上海人喜欢宁波汤团,久而久之视为本地小吃。咬一口就流出来满满的黑洋砂,真是不能更幸福!
  芝麻汤团自是宁波汤团最好,上海本地汤团则粗犷得多,个大,馅料也丰富,有鲜肉、菜肉、豆沙和枣泥的。四川路上四新食苑专擅此道。芝麻汤团是园的,一头尖的是鲜肉,两头尖的是豆沙的,我喜欢鲜肉的。美新和盛兴点心店也可一试。
  酒酿圆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甜而醇的酒酿,配上糯而Q的小圆子,考究点的圆子还有各种味道的馅料,上桌前撒一圈桂花,飘香四溢,未尝心已醉。
  定胜糕是用粳米粉,糯米粉加红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匀放入模子蒸熟,呈红色。上海的定胜糕渊源来自杭州,始于南宋,不是常熟。上海最著名的是沈大成和乔家栅两家老字号。
  条头糕又名豆沙条头糕,以玫瑰细沙作为馅料,裹以纤薄糯米粉团,是著名上海糕点。外面撒糖桂花即为桂花条头糕,创新作法是撒上椰蓉,号称雪花条头糕。
  重阳吃糕始于唐朝,糕粉为镶粉,白糖400克,红绿瓜丝、香草、香精各少许,馅料为豆沙,面料为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
  将白糖用热水溶化,放入糯米粉中调制成糊状,倒入涂过油的盘内,上笼蒸熟,冷却后撒上白糖、桂花,切成菱形小块即成,色泽玉白,香甜糯滑。城隍庙绿波廊餐厅名点。
  上海的绿豆糕始于清朝,以绿豆粉、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柔糅合成糕粉,馅料为玫瑰豆沙,上笼蒸熟即成。老字号当推五芳斋和老大房。
  上海赤豆糕除了原味外还有玫瑰赤豆糕和桂花赤豆糕,糕粉为糯米粉,粳米粉,白糖,红曲粉和豆沙拌合,蒸时加猪油,加玫瑰或桂花即成玫瑰赤豆糕和桂花赤豆糕。上海最著名的为五芳斋和老半斋。利苑也有赤豆糕,味道不错但风味已不同。
  橘红糕最早源于南浔,是冬季时令小吃,配料为炒糯米粉、 绵白糖、糖桔皮、糖玫瑰花和红曲米粉。成品为一厘米见方的小块,一盒红白色橘红糕各半,造型玲珑,剔透如玉,糯滑可口,甜韧适中,玫瑰桔香,糯而不粘,甜而不腻。
  云片糕的糕粉很讲究,糯米要碾去米皮,留下米心。磨得极细,连续过筛,绵细如面,炒熟,且要保持白净,然后存放半年后拌合极细的砂糖使用。掺合猪油、榄仁、芝麻、香料拌匀,压缩成形。最后由锋利的大方刀,切成片片,薄如书页即成。
  色呈紫酱红,形似海棠花,香甜且软。
  小资君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小资现在也有原创评论功能了哟~ 欢迎大家点击右下角“写留言”,给我们吐槽,推荐,分享都可以,小资君会认真挑选精彩评论,送出惊喜。快让我听见你们的声音!
  魔都最会玩的最Lifestyle的公司招人了!
  爱生活,爱美食,爱旅游的小伙伴们,就加入我们的团队吧!让你吃遍魔都最逼格的餐厅,什么法餐啦,意大利啦,人均上千的日料啦,吃遍全球美食不是梦!还有机会出国旅游!当然要求也高咯,我们需要微博/微信运营,市场营销,美食/旅游/策划/图片/美术编辑,HR实习生,文笔必须优秀,点子必须多,最好英文看得懂,而且能够吃苦耐劳,愿意加班加点,完成任务!愿意挑战的,就来吧!
  工作地点:上海澳门路
  简历及作品至: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5376/条精选
8269/个达人
热衷追寻记录正能量满满的美好生活。
吃货一枚,爱好摄影和旅行,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
爱摄影,爱旅行,爱烘焙,爱杂货。
美食专栏作者,每一个好食光都不曾在笔尖上遗漏。
能将就,也会讲究,工作和生活两不耽误。
美食旅行都是生活中美好的字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