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2011年首次成为第六届东亚峰会会的成员

东亚峰会:这只是一个对话的平台_观点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东亚峰会:这只是一个对话的平台
第六届暨第19届东盟峰会17日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本届峰会将首次邀请美国、俄罗斯参加,形成“10+8”(东盟10国加中、日、韩、印、澳、新、美、俄)的格局。
由于会前美国一再强调“重返东亚”、“发挥主导作用”,加上此前夏威夷APEC峰会上出现“会中之会”、没有中国参与的10国TPP框架推动声明,让本次东亚峰会“中美对台戏”的色彩被外界普遍渲染。美国可能和某些东盟国家呼应,坚持在会议上讨论问题,以及美国“抢戏”可能令东亚一体化的进程出现偏差,成为许多观察家忧心忡忡的话题。
必须看到,东亚峰会和APEC峰会,乃至G20等一切有中美等相关国家参与的国际性对话机制一样,仅仅是一个对话的平台,它所提供的,是相关各国沟通、磨合、妥协或争吵的时间、场合,但平台所展现的分分合合和各种矛盾,则是各国间固已有之的,既不会因峰会上的一团和气而消弭,也不会因峰会上的剑拔弩张而激化,换言之,开峰会就是为了做这些的。
即便没有东亚峰会的召开,或峰会上不出现南海话题,中国和相关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也是明摆着的;即便美国不在峰会上作出介入的姿态,自冷战(甚至可以更早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击败西班牙实际控制菲律宾)至今,美国海军从未远离过南海,马六甲海峡也一直是美国公开表示要控扼的全球战略要点之一。美国和中日韩“东亚一体化”三国中的两国有牢固的同盟关系,是所有东盟峰会与会国排名靠前的重要贸易伙伴,在远东长期保持着重兵驻屯、军事基地相望的态势,可以说,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远东,并一直在东亚地缘政治、经济和其它重要问题上事实发挥着主导作用,任何远东重大问题、分歧,背后总能找到美国的身影,所谓“重返东亚”、“重新发挥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既给外人、更给本国政治对手和选民看的姿态秀。
还应看到,不论“东亚共同体”或“10+3”,之所以在一体化进程上进两步、退一步,和东亚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体制上、文化上差异巨大,“最大公约数”迟迟难以画出,也和欧元区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与会各国“一体化”意愿消淡不无关系,这些因素无一因东亚峰会上的争吵而生,当然也不可能因几次东亚峰会而化解,但无论如何,通过峰会等一系列平台,可以有更多机会进行沟通和磨合,一步步缓慢、但有成效地接近妥协和共识。
俗话说得好,人杂则心异,参与的国家越多,达成妥协和共识的难度自然也越大,从10+3到10+6再到10+8,峰会上的杂音变多、“和谐气氛”变淡,本是正常现象,但与之相应的,与会国多则代表性增强,一旦最终达成妥协,离一体化的目标也会更近一些。
TPP“十国声明”出炉后,各方议论纷纷,一些明眼人指出,亚太区域一体化不应该、也不可能排斥中、美两大国中的任何一个,否则这个“一体化”就会成为一个区域、两个龙头的“二体化”,两大政治、经济实体各行其是,其它国家则左右为难,莫衷一是。“亚太”或“10+8”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概念,不论任何概念,美国和中国都是当仁不让、无法回避的主角,东亚峰会一度没有美国参加,而TPP对话中国暂时缺席,历史正在和即将证明,任何缺少中美其中一个(或两个)的亚太区域合作,最终都难以取得如期的进展。
东亚峰会即将召开,逾1800名各国记者云集巴厘岛,等着向全球传递峰会会场上的共识与分歧,合作意向与针锋相对,更等着“中美对台戏”的上演。无论如何,峰会只是一个对话的平台,东亚一体化、乃至亚太一体化,都少不了把各种争执、分歧和意见矛盾放到台面上去谈、去说、去争吵,少了“中美对台戏”,亚太大事是办不成的,东亚峰会等平台上的“乱哄哄”、“吵嚷嚷”,终究比缺乏“面对面”、老死不相往来要好得多,毕竟,分歧不是开会开出来的,却可能在一个个会上慢慢得到解决。
.cn/opinion_90_27790.html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日,第六届东亚峰会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尽管在地理上并非东亚国家,美国和俄罗斯今年将首次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国,东亚峰会机制也由此从目前的10+6扩大到10+8。来源标题:东亚峰会
东亚峰会的概念最早是由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于2000年提出的,而东盟也早在1995年就决定在举办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时,欢迎其它亚洲国家的首脑参加。1997年年底,东盟与中日韩三国&10+3&合作机制正式启动。2001年,参加&10+3&会议的东亚13国26位专家组成的&东亚展望小组&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报告,为东亚地区合作提出了发展蓝图。2004年,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第八次&10+3&领导人会议决定,2005年在吉隆坡召开首届东亚峰会。
在东盟的推动下,首届东亚峰会于日在吉隆坡举行,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6国(即&10+6&)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与会领导人提出了17项具体领域合作倡议,签署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第二届峰会于2007年1月在菲律宾宿务举行,与会领导人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第三届峰会于同年11月在新加坡举行,与会领导人签署了《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新加坡宣言》。2011年美国和俄罗斯加入东亚峰会,东亚峰会机制由此扩大至&10+8&。
东亚峰会作为东亚地区一个新的合作形式,致力于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实现东亚共同体目标。峰会为年度领导人会议机制,由当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峰会议题由所有参与国共同审议。
东亚峰会目前有18个参与国,即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俄罗斯8国,因此峰会也被称为&10+8&峰会。目前,峰会已初步形成经贸、能源、环境部长的定期会晤机制,但仍主要通过外长工作午餐会或非正式磋商以及高官特别磋商,就峰会后续行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交换意见。
东盟组织提出的参加东亚峰会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应是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组织有实质性的政治和关系。
东亚峰会机制自创立以来,秉承开放、包容、透明的理念,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及难、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坚持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坚持领导人引领的战略对话论坛性质,在不少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合作机制】
东亚峰会是年度领导人会议机制,是东盟与对话国间众多合作机制之一,它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和主持。
2005年12月,在东盟推动下,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6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首届东亚峰会。东亚峰会机制由此启动。因峰会有16个参与国,即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因此峰会也被称为&10+6&峰会。
在2011年11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东亚峰会上,美国和俄罗斯首次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国,东亚峰会机制由此扩大到&10+8&模式。
东亚峰会机制自创立以来,秉承开放、包容、透明的理念,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及难、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坚持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坚持领导人引领的战略对话论坛性质,在不少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东亚峰会的扩容,特别是美国等域外大国的加入,东亚峰会不仅成为推动东亚合作的大平台,而且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合作的大桥梁。
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峰会尚未建立正式的各领域和各层级支撑机制,主要通过每年定期举行的外长及高官会晤回顾峰会合作,就未来发展方向交换意见。峰会确定能源、金融、教育、公共卫生、灾难管理、东盟互联互通为重点合作领域,并初步形成经贸、能源、环境、教育部长的定期会晤机制。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背景资料:东亚峰会合作机制
当前位置: >> >>
背景资料:东亚峰会合作机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07时32分   来源:新华社
【E-mail推荐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新华社记者王龙琴)第八届东亚峰会10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
    东亚峰会是年度领导人会议机制,是东盟与对话国间众多合作机制之一,它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和主持。
    2005年12月,在东盟推动下,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6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首届东亚峰会。东亚峰会机制由此启动。因峰会有16个参与国,即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因此峰会也被称为“10+6”峰会。
    在2011年11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东亚峰会上,美国和俄罗斯首次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国,东亚峰会机制由此扩大到“10+8”模式。
    东亚峰会机制自创立以来,秉承开放、包容、透明的理念,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及难、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坚持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坚持领导人引领的战略对话论坛性质,在不少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东亚峰会的扩容,特别是美国等域外大国的加入,东亚峰会不仅成为推动东亚合作的大平台,而且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合作的大桥梁。
    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峰会尚未建立正式的各领域和各层级支撑机制,主要通过每年定期举行的外长及高官会晤回顾峰会合作,就未来发展方向交换意见。峰会确定能源、金融、教育、公共卫生、灾难管理、东盟互联互通为重点合作领域,并初步形成经贸、能源、环境、教育部长的定期会晤机制。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黄林昊最新播报:
背景资料:东亚峰会合作机制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 王龙琴)第八届东亚峰会10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
东亚峰会是年度领导人会议机制,是东盟与对话国间众多合作机制之一,它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和主持。
2005年12月,在东盟推动下,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6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首届东亚峰会。东亚峰会机制由此启动。因峰会有16个参与国,即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因此峰会也被称为“10+6”峰会。
在2011年11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东亚峰会上,美国和俄罗斯首次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国,东亚峰会机制由此扩大到“10+8”模式。
东亚峰会机制自创立以来,秉承开放、包容、透明的理念,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及难、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坚持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坚持领导人引领的战略对话论坛性质,在不少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东亚峰会的扩容,特别是美国等域外大国的加入,东亚峰会不仅成为推动东亚合作的大平台,而且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合作的大桥梁。
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峰会尚未建立正式的各领域和各层级支撑机制,主要通过每年定期举行的外长及高官会晤回顾峰会合作,就未来发展方向交换意见。峰会确定能源、金融、教育、公共卫生、灾难管理、东盟互联互通为重点合作领域,并初步形成经贸、能源、环境、教育部长的定期会晤机制。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201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