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GMAT的prep语法prep逻辑笔记阅读笔记~

GMAT - ChaseDream
GMAT复习资料
Official Guide for GMAT Review(官方指南,以下简称OG)
OG即official guide for GMAT Review,由GMAC出版的官方指南,目前最新版本为第13版,简称OG13。依次类推以前的版本有OG12,OG11,OG10。下表列出目前可以见到的四个OG版本的始发年份和构成。
综合,共一本
综合+语文分册+数学分册,共三本
综合+语文分册+数学分册,共三本
综合,共一册
OG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官方的备考资料,其中所有的题目均是过去实战中的原题。OG为官方考试出版物,考生必备。
GMAT官方免费提供了GMAT模考软件GMATPrep,其界面与真实考试完全相同,但是我们只能做两套模拟题。GMATPrep中事实上内置了一个题库,Prep破解即从GMATPrep中还原出来的完整题库,全部属于真题,且有标准答案,是分项突破时很好的练习材料。而且相对OG的题目难度而言,OG练习题排版呈现由浅到深的顺序;prep破解题难度较为平均,所以它也更靠近实战的难度。
最新版本prep下载地址:
是在从2002年左右开始出现的一些从官方题库偷出的真题,因为是逐渐流出,所以形成了众多的版本。目前有多个版本,分别为31套,24套和13套。31套题目较多且排版问题诸多,建议弃用。GWD-TN-24 是建立在CD22和Too-24版本上的,其最大的改进就是尽量模拟GMAC的真实考试界面:所有的字体(Tahoma),字体大小(9.5),页间距不要随便改变,现在的格式能保证每行字数与GMAT考试每行字数大致相等。你可以通过改变word view的百分比来调节相对字体大小(每个人的屏幕分辨率不同,百分比不同,可以自己与Prep进行比较)。但从第14套题往后会出现部分前13套曾经出过的题目,于是为了无重复测试,有同学把前13套整理出来单独做个GWD13套的版本。
Prep语法笔记
Prep语法笔记是ChaseDream论坛组织许多前辈根据prep语法题目编写的详解,包括题目、选项分析,考点,扩展知识点等方面。
下载链接:
Prep逻辑笔记:
逻辑笔记是根据官方出题思路编纂的题目笔记,其按照推理模式进行分类,考生可以通过这份材料掌握GMAC命题思路,从而战胜考试。
下载链接:
Prep2007阅读笔记
Prep07阅读毫无疑问是一份非常珍贵的GMAT阅读备考资料 —— “官方出品,且有官方答案”。但因为官方没有提供解释,让这份材料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该笔记为每一篇文章提供脉胳分析,并详细解析每一题的每一个选项。至此,官方材料+权威解读,Prep07阅读笔记成为完整的GMAT阅读备考的利器。
下载链接:
更多考试材料简介请关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版主: , , , ,
1 / 459 页
前天&22:12
前天&16:28
1 / 459 页
所属分类: GMAT考试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1)
ChaseDream 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1:我的复习顺序是OG,OG10, OG第二遍,GWD+PREP    2:我感觉还是做完一套prep1就直接看语法笔记比较好。至于做prep的时间,就看个人的安排了采集者退散  3:逻辑的复习我是先老老实实的看了一遍新东方的狒狒的笔记(一年以前上过课的,没上过课的可以看网络课堂,内容基本一致,包括例子)然后根据狒狒的分类做题(网络课堂上也有),总结一遍,然后按照自己的弱项加强,做的陈向东的逻辑推理(我的弱项是assumption和evaluate),其后就是prep和GWD了。 prep是严格的按照时间要求做,半个小时一组,一组18道题(一开始是15道)。  个人觉得,虽然逻辑真的是要求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接触的初期,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模式,比如狒狒的套路,是很有帮助的。到了后期练习的多了,题型熟悉了,自然就可以开始按照感觉来了。我的prep准确率大概是90%, GWD的准确率起伏不定,可见GWD练习path和考试感觉很有效,但是直接用来衡量分数却是不科学的。基本上如果GWD平均错在12个左右,心态调整好了过700都没问题的,这点我的几个一起过了七百的同学都可以佐证。  逻辑的练习,大家一定要多注重眼睛读同时大脑思考的能力,浅言之就是在读完一遍就大致了解了文章逻辑结构的能力。我平常练习的时候经常出现读了一遍发现白读了,完全没进到大脑里去,只好再读从而浪费时间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够有效的避免。采集者退散  3:阅读的根本在于信息的定位,短时间的找出主体逻辑结构的能力。无论是小安阅读法,还是其他的方法,都是提高大家快速理解文章逻辑,从而快速定位信息的能力的方法。这一过程中,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冷静的判断是很重要的(这不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么),在残存的两个选项中,干扰项的排除,必须依靠冷静的分析,否则如果头脑发热,或匆忙定论,或犹豫不决,往往都没有好的结果。  4:接下来最重要,就是背模版。背到什么程度呢,七宗罪,加上开头结尾,加上准备的其他类型,可能一共有十个左右的段落。我最后是做到了每一句话都可以随机应变的出现在其他段落里面的。 简单的说,十个段落,考试的时候只最多用得上其中的五个,算是开头结尾,那么其他的五个就没有用了么?不是的,里面的连接词,里面的好的单词,比如表示否定的表示质疑的表示列举举例对比的,都是能够有机的运用到作文中并有效节省时间的,那么这样一来,我们模版的有效性就大大增加了, 雷同的可能也相应的少得多了。   此外,练习时必不可少的,我AA练了10篇,AI3篇。 AA其实五篇左右就已经基本出效果了,半个小时将近600字了,套用了模版,而且思路比较清晰。AI三篇出了效果,能够按时写完,就没有多做练习。大的美女编辑们  详细内容祥看下文     考试是在9.16的成都,准备的也不够充分,但是好在一次就上了七百,也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接下来不准备再考了,安安心心的准备申请了。   我不是牛人,四六级都只是五百多点点,准备的时间也不多,因为7.25的T, 所以前前后后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看G,又贪玩在T结束后玩了一个星期(挺后悔的)以至于后面的东西基本上都没有复习完。  所以第一要谢谢的是CD上的众多牛人,没有你们的语法分析,阅读分析,估计我就只能干瞪眼了。其次是总结寂静的前辈和战友们,数学和阅读真的帮助太大了(我没时间看逻辑的了)接下来分类说说复习的状况吧。来源:  先说语法  这个是我的最最最弱项,看着考试中那一道道越来越简单的题,我就知道我之前的复习出了很大的问题。我的复习顺序是OG,OG10, OG第二遍,GWD+PREP, 到了最后竟然没有时间看prep语法笔记了,真是一大败笔,所以提醒各位,一定一定要好好看语法笔记,真的是不可多得的资料啊,我只用了最后两天草草看了一百多道题,还是觉得有所收获的。   我的语法感觉总的是先郁闷(OG错各种无语题),后不可一世(第二遍OG和XDF小兰),再郁闷(prep1),略好(prep2) 间杂郁闷(GWD) 然后顿足捶胸(语法笔记只看了100多道题) 由此可见,GMAT非牛人复习的时候是普遍纠结的,大家自然不必放在心上。只是语法十分重要,必须完整的安排好复习计划,绝对不能像我这样到了最后最重要的没有完成。我感觉还是做完一套prep1就直接看语法笔记比较好。至于做prep的时间,就看个人的安排了。  其次是逻辑  这个倒是我的强项,考试的时候难度可察觉的逐渐提高(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以至于到了大概第七八道题的时候是一道见所未见的怪题。。。当然后面节奏出了问题难度又回来了,不过总的感觉还是把分数提了上来的。   逻辑的复习我是先老老实实的看了一遍新东方的狒狒的笔记(一年以前上过课的,没上过课的可以看网络课堂,内容基本一致,包括例子)然后根据狒狒的分类做题(网络课堂上也有),总结一遍,然后按照自己的弱项加强,做的陈向东的逻辑推理(我的弱项是assumption和evaluate),其后就是prep和GWD了。 prep是严格的按照时间要求做,半个小时一组,一组18道题(一开始是15道)。  个人觉得,虽然逻辑真的是要求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接触的初期,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模式,比如狒狒的套路,是很有帮助的。到了后期练习的多了,题型熟悉了,自然就可以开始按照感觉来了。我的prep准确率大概是90%, GWD的准确率起伏不定,可见GWD练习path和考试感觉很有效,但是直接用来衡量分数却是不科学的。基本上如果GWD平均错在12个左右,心态调整好了过700都没问题的,这点我的几个一起过了七百的同学都可以佐证。  逻辑的练习,大家一定要多注重眼睛读同时大脑思考的能力,浅言之就是在读完一遍就大致了解了文章逻辑结构的能力。我平常练习的时候经常出现读了一遍发现白读了,完全没进到大脑里去,只好再读从而浪费时间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够有效的避免。  阅读  阅读实在是。。。很囧的。。。之前心情因为准确率起起伏伏,完全失衡,OG,XDF蓝皮书都做了,小安阅读法也用了,总结了大概两个星期,又复习了一次,但是始终没有有效地提高。后来再prep阅读的时候突然有所顿悟,命中率大幅提高,信心也相应提高了。 所以再一次提醒各位战友,千万不要患得患失,其实无论做的好坏,始终都是有所收获的。  个人觉得,阅读的根本在于信息的定位,短时间的找出主体逻辑结构的能力。无论是小安阅读法,还是其他的方法,都是提高大家快速理解文章逻辑,从而快速定位信息的能力的方法。这一过程中,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冷静的判断是很重要的(这不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么),在残存的两个选项中,干扰项的排除,必须依靠冷静的分析,否则如果头脑发热,或匆忙定论,或犹豫不决,往往都没有好的结果。  不得不大大的佩服寂静的提供者和总结者们,包括那些考古工作者。你们的工作,为无数在G中煎熬的考生带来了希望! 呵呵,煽情一下,确实阅读寂静给我的解题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只需要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把寂静完全的看一遍,而且我觉得记下答案是不好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结构才是对考试有最大好处的。
责任编辑:虫虫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1585人阅读
have recognized vs. have been recognizing
recognize somebody as somebody/something
A sang, and B danced.
through A and B, A/B
& soil improvement and crop
& improving soil and diversifying crops
dedicate something to/for something,&&
the Altar of Heaven
the Altar of Heaven
the levels of&
the levels of&
the levels of&&&&&&&&&&&&&&&&&&&&&&&&&&&&&&&&
not only x but also 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x and for y
a vantage point that&
the drug intended for&
be intended for somebody/something
The book is intended for children aged 5-7.
The movie is intended for adults.
cite something as something
to make more fuel-efficient small cars
showed that women who ate nuts more than five
women who ate no nuts at all
less likely to suffer from A than B
His broken leg requires surgery.&
require somebody/something to do something
require that somebody/something do something
Higgins weighed in at just over 100 kilos.
Each of them that&
each of which
Each of which
not only& but also
the increased willingness of banks to lend money
because of somebody/something doing something
as well as&
often no larger than&
grains of sugar/sand/salt
its, to refer to the singular antecedent&&&&&& The
and it properly uses the construction&&& its numbers are now ... greater than.& In& B,& the
is not idiomatic: there are more birds, but not more numbers.
or they, to refer to a grammatically singular antecedent,
Choices D and E wrongly use a phrase introduced by now with to modify The
In both choices, the phrase confusingly seems to parallel
a new clause
Trends in spending and investment suggest a gradual economic recovery.
Opinion polls suggest that only 10% of the population trusts the government.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ingle fathers are more likely to work than single mothers.
evidence that suggests/has suggested&,&&&
have found evidence to suggest&.&
whether x or y
be used to do something
people show (more hostility)
The more&, the more&.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29110次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17篇
(2)(1)(11)(2)(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rep语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