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研究生远程教育平台登录密码是什么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山大学网络教育教学教务平台使用手册中山大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中山大学网络教育教学教务平台使用手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山大学是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自试点工作开展之初,中山大学网络(现代远程)教育即确立&将办学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宗旨,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办背景网络(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式,拥有传统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使高等教育超越了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培养社会所需专门人才;同时它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者,使人足不出户便可 学习最新的知识;它还构建了终身学习的体系,为21世纪社会成员实现个性化终身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条件。基于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的诸多优点,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非常广泛地被采用。,中山大学网络(现代远程)教育 依托高速便捷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创建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积极整合学校内外各种资源,建设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已有近百门网络课程在网上运行;努力探索适应于网络教学的管理机制,通过提供内容丰富的高等教育服务,使更多社会成员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门人才,并形成自己的网络(现代远程)教育办学特色,为构建全社会终身学习体系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贡献。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高瞻远瞩地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先后批准了68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发展目标中山大学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目标是立足于校园网络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推进我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大力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校外远程教育,形成以学校为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心,向全省、全国乃至国外多个学习中心和家庭辐射的、开放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终身教育体系;迅速使网络(现代远程)教育成为提高我校办学综合实力的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并最终成为学校实现&211&工程战略目标的显著标志之一。专业设置中山大学网络(现代远程)教育开设了法学、行政管理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商务英语和传媒英语等6个专科升本科专业以及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学、人力资源管理、中文与传媒、商务英语和传媒英语等7个高中起点本、专科专业。今后,中山大学还将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继续增设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的招生专业。已经有4000多名学生参加中山大学网络(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教育制度中山大学网络(现代远程)教育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年限制,并逐步向弹性学分制过渡,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学分即可毕业。符合毕业要求和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中山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授课形式中山大学网络(现代远程)教育主要采用网络远程授课形式,电子教材与文字教材相配合,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协调的教学方式。学生可在学习中心的网络多媒体课室上课;可在校外学习中心的局域网或Internet点播和浏览存放于服务器中的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料;亦可在网络所及之处不离岗、不离家通过登录中山大学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交流,实现交互式远程授课、辅导、答疑和提交作业,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此外,可通过E-mail或电话与网络教育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联系等。教学管理中山大学网络(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是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的学院、校外学习中心两级管理模式。网络教育学院的管理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 ,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和教学质量监控以及在校生的学籍管理和毕业文凭的发放等。校外学习中心的职责是配合学校组织教学、安排考试和进行学生管理等。中山大学主要在广东省主要城市和地区分批建设校外学习中心,已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网络(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体系,开展专科升本科为主的学历教育。历史渊源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1926年,中山大学的前身――国立广东大学就设立了专修学院,并对社会开放图书馆。这是高校以开放的姿态,向社会播散文化种子的开端。1949年广州解放前夕,中山大学共设3个专修科――文学院的国语专业、法学院的书记官专业和监狱专业。随后,俄文、会计、林业、金融、企业管理等专修科陆续设立。成人教育走专业化道路的趋势逐渐形成。1952年9月,中山大学首先专门创建了 “干部预备班”,培养工农干部投考高等学校。1954年,在生物、物理系教职员中试行夜大学形式,学习唯物辩证主义。1981年,中山大学设立干部专修科。1985年,中山大学开办夜大学。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复同意,中山大学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1995年,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高等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山大学自学考试辅导学院在高等继续教育学院挂牌成立,高等继续教育学院承担起全校自学考试管理的职能。2004年,我校对高等继续教育进行改革,高等继续教育的管理与办学功能实行分离,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和2000年成立的网络教育学院合并。由此,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办学单位,正式成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网络教育的办学实体,并承担全校网络教育的管理职能。所授荣誉经历了4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山大学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已形成了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的成人教育办学体系。学院始终坚持“优质办学、服务社会”的宗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函授、夜大学教育先进单位”,1997年被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2001年被授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网络示范单位”。成人学历教育我院成人学历教育开办夜大学、函授教育、全日制脱产班,现开设文史、管理、外语等10多个专业,有专科、专升本两种层次,现有在藉学生1200人。我院成人学历教育秉承自身形成的优良办学传统,致力于整合校内外优秀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至今已为地方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30000多人。高层次人才培训我院成人非学历教育发挥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和重点名校的品牌优势,并从各著名高校、企业中聘请了一批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授和专家,重点开展各类高层次人才培训。自2001年来,我院面向企业举办的“在职经理MBA精要课程研修班”和“总裁MBA高级课程研修班”达150多期,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9000余名。网络教育中山大学网络教育认真贯彻国家“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提高质量、开拓创新”的20字方针,坚持质量第一,适度发展,以优越的教育资源,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国际一流的网络教学平台,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在规范中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与实施优质平民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形成自身独有的办学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模式。现已发展包括文、理、医多种学科在内的、含专科、专升本两种层次的二十个现代远程教育专业(方向),现有在读学生10000人。自学考试中山大学自学考试始于20世纪80年代,担任主考学校并开展社会助学,开考本、专科专业11个,符合毕业要求者,由广东省自考委颁发相应的、中山大学副署的毕业证书;符合规定的,由中山大学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至今,我校自学考试本、专科毕业生已达80000多人,为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贡献。对外合作我院发挥了毗邻港澳、开放前沿的地理优势,加强与海外合作,面向港澳和全国培养人才,如与香港大学合作开设“整合营销传播研究生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课程”、“国际会计研究生课程”。学院引进澳大利亚巴瑞特大学的MBA课程,并与国外高校进行友好互访交流,共同探寻教育国际化的新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使高教院打破区域界限,积极为经济发展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外向型人才。培训教育我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大力加强政府培训,大规模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号召,将教育服务的触角伸到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先后为天河社区、佛山财政局、江门电力局、广州市政园林监督站、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东莞市企业商会等机关和单位量身定做培训方案并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2004年,我院联合广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共同策划理财规划师资格认证体系建设,成为这一认证体系在广东落足的发起者、助推者;同年,我院与合生创展集团广州公司联合创建“中山大学-合生创展学习型社区”,成为广州首个全方位社区学习平台;2006年初,我院与广州市广州荔湾工商分局共建学习型组织;我院在广州市越秀区华乐街建立了社区培训基地。无数来自各行各业的学员籍由我院的继续教育,在中大获得了知识、人脉、身份、事业、智慧的全面提升,同时为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迈向更为广阔的人生。学院事记初建一九六零年,经高教部批准,中山大学开办中文专科函授教育,面向全省招生。1981年至1990年一九八一年,中山大学教务处设立工农教育科(原中山医科大学教务处设立培训科),一九八五年设立成人教育科,一九八六年成立成人教育部;负责全校成人教育办学管理。一九八二年,开办干部专修科,法学、工业经济管理、财政税务和临床医学等专业招生。一九八三年,复办夜大学,招收夜大学本、专科学生。一九八四年,中山大学主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和哲学专业在全省开考。一九八八年,恢复举办函授教育,同年四个专业开始招收专科函授班学生。一九八八年,开设专业证书班。一九八八年九月,开设乡镇企业职工大专班。一九八九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山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同年十一月,召开首次&中山大学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一九九零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首次接受国内访问学者。1991年至2000年一九九一年,原中山医科大学开始对临床住院医师实行规范化培训。一九九一年,原中山医科大学获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开始合作培养访问学者。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中山大学首次给由中大主考的汉语言文学、哲学等专业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一九九二年四月,中山大学召开第二次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的设想。一九九三年,中山大学在坚持以夜大学、函授教育为主的同时,开始招收成人专科脱产班,成人教育的办学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九九三年,原中山医科大学开始组织自学考试辅导,并成为广东省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和妇幼卫生四个专业的主考学校。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全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协作组在清华大学成立。中山大学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协作组成员。一九九四年,委属综合大学成人教育协作组年会在中山大学召开,原国家教委成教司司长董明传来校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一九九五年五月,中山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学校将成人教育列入211工程预审内容之一,提出了中山大学成人教育的重点向高层次、高质量的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一九九六年四月,中山大学召开第三次成人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稳定规模、提高层次、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成人教育得到健康发展。一九九六年六月,省高教厅派出成人教育专家组到中山大学评估夜大学、函授教育。一九九六年十月,卫生部派出成人教育专家组到原中山医科大学评估成人教育,被评为部属优秀学校。一九九六年,原中山医科大学将成人教育列入211工程预审内容,并于一九九七年一月将继续教育处与成人教育办公室合并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医学成人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九九七年十月,原国家教委授予中山大学&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光荣称号;同年,广东省高教厅授予中山大学&广东省普通高校函授教育、夜大学教育先进单位&。一九九七年,经广东省人事厅批准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先后被认可为&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省级继续教育基地”。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协作组在湖南召开成立大会,中山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为协作组组长单位。一九九八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原中山医科大学成立自学考试辅导学院。一九九八年,中山大学被接纳为广州市人事局继续教育协作会员单位。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中南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协作组理事单位九八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召开。一九九八年底,原中山医科大学与美国惠氏苏州-立达公司合作承担卫生部国际合作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生殖内分泌激素补充疗法”培训基地项目。一九九二年起,原中山医科大学先后开办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专科起点本科班。一九九九年九月,新建的成人教育教学、办公大楼落成使用,为中山大学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条件。二年九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落成,中山大学成人学历教育脱产班学生近500人在一流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成长。2001年至今二一年,中山大学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规模稳步发展,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招生计划超过1000人,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层次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大学后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各类培训有了进一步发展。二一年十月,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原两校的成人教育机构和人员合并。二一年十一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山大学――香港大学联合专业培训中心”正式挂牌。二一年五月,经学校批准,正式成立中山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二一年十月,陈金华任高等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戴瑞华、欧阳清明、张振华、刘正锡、孔丽华任副院长。二二年一月,经广东省教育厅(粤教职〔2002〕5号)文批复,同意中山大学自学考试辅导学院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陈金华;原中山医科大学自学考试辅导学院办学许可证同时注销。二二年七月,受中央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人事部委托,我校在香港举办公共行政管理专业成人大专学历班,双方并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二二年十一月,召开2002年中山大学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二二年十一月,2002年第12次校长办公会决定:2003年校本部及珠海校区不再招高中起点成人教育脱产班。二三年三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同意,我院邀请台湾学者王可济来校讲学。二三年三月,经高等继续教育学院院务扩大会议讨论决定,撤销在我校设立的“广州函授站”。二三年三月,根据海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的要求,我校同意作为海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主考学校。二三年四月,中山大学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并入我院。二四年一月,学校对高等继续教育进行机构调整,高等继续教育的管理和办学实行分离:设立成人教育管理处;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在已经合并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合并(保留原有两块牌子),高等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办学单位,是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及网络教育的办学实体。二四年一月,赵过渡任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院长。二四年三月,成立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医学继续教育中心。二四年三月,刘正锡、孔丽华任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欧阳清明任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医学继续教育中心主任;余瑞昆兼任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二四年一月十七日,赵过渡任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院长。二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刘正锡、孔丽华任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欧阳清明任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医学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副处实职);余瑞昆兼任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二四年四月二十二日,黄喜任高等继续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学校架构学院拥有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本科专业,同时还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思想道德修养”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同时我院还是国家和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国内合作教育学院非常重视对国家和广东省改革开放和教育发展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完成了众多课题和科研项目,已承担10多个国家级项目、160多个省部级项目、厅局级和其它项目共计100余项。学院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先后从海内外引进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努力造就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的学术队伍。国外合作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学院十分重视开展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地交流与友好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合作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国际交流。教育学院学科结构合理、基础雄厚,科研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建院几年走出了一条高起点、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平衡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社会科学教育系社会科学教育系的前身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2002年与原中山医科大学社科部合并组成新的社会科学教育系。经过10多年的整合、扩充,已经发展成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博士点、三个硕士点,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形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建设并重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成为广东省和华南地区高校“两课”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培训基地。体育教育系中山大学教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的前身是体育教学研究部,属学校主管校长和教育学院领导。它主要承担学校公共体育基础课、优秀运动员“二沙班”专业课与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此外,它还负责学校的课余训练、群众体育和科学研究的工作。本系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业、年龄、职称分布合理。现有教师5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讲师34人,助教8人;教师的学历结构是:硕士18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4人,其余为本科,均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的进修;本系还有教辅人员9人,合同职工20多人。心理学系一、创立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心理研究所于1927年8月成立并归属文史科,随后于1929年4月改属理科。首届系主任为著名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汪敬熙院士。二、研究所1930年前后,随着汪敬熙教授的离职,心理学系并入研究院教育心理研究部,主任为许逢熙,蔡乐生、高觉敷等也曾担任主任。在此期间心理研究部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开展了儿童心理、学习心理和智力测验研究并招收心理学研究生。三、曾在中山大学工作过的部分著名心理学家汪敬熙:生理心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博士)蔡乐生:比较心理学家 (待查)艾 伟:教育心理学家 (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庄泽宣:教育心理学家(待查)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家(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员)郭一岑:理论心理学家(德国蒂宾根大学博士)高觉敷:心理学史家和翻译家(香港大学硕士)吴江霖:社会心理学家(美国席勒克斯大学博士)阮镜清:教育心理学家 (留学日本)李伯黍:发展心理学家陈孝禅:教育心理学家四、恢复心理学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心理学科相继并入其它学科或学校。以后,大学相关院系如哲学系、社会学系、教育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继续开展心理学研究并积累了相当研究成果和图书资料。日,心理学系复系,聘请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大学心理学系杨中芳教授为系主任。心理学系大楼为位于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建于1927年的高礼士屋(The Coles Lodge)。心理学系已于2001年秋季开始招收各级学生。其中,全日制本科生:应用心理学专业(2004年在全国招收50人);研究生: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和基础心理学硕士点(2008年招收20人)、基础心理学博士点(2008年招5-7人)。心理学系现有全职教师16名和部分兼职教师。五、目标及发展方向1 目标采取“教学、研究及服务社会并重”的原则,在五年内发展成为一个与国际接轨并服务社会的全方位研究型心理学系。一句话来说,“我们就是要以高学术标准和自由的学术批评精神为原则,发展扎根于中国人之中的心理学、追求卓越的科学研究、训练优秀的学生、做好心理学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使心理学系成为一个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和教学基地。”具体目标如下:1)把基础心理学专业发展为重点学科,巩固和发展以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方向为依托的研究力量;同时发展临床、教育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等应用领域。2)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并与国际、国内学者合作申请各类基金;3)在国际以及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与国际、国内心理学界建立交流网络并参与活动;5)利用校内人力、物力开展跨学科研究,特别是与神经科学、医学、逻辑学等领域的合作。2 教研队伍心理学系拥有全职教师16名(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学校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0名)、兼职教授9名以及部分校内其他专业任课教师(心理学系未来2年还将引进5-6位全职教师)。在未来5年里,心理学系将发展以科研为本的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并培养一支富有朝气的科研和教学队伍。心理学系将重点引进一批训练良好的新近毕业的年轻博士和几位成果杰出的中青年学者等两类人才并提供优厚待遇和科研环境(详情请见本系招聘启事)。3 发展方向1)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运用影像学和行为等手段研究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包括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学习等。研究就强调与应用相结合,对认知障碍和学习问题等开展研究。2)人格/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人思维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态度、自我、人际交往、消费和广告心理等。研究范式包括行为实验、电生理实验和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等。3)健康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以上述两个领域的研究为基础并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疾病的心理诱因和辅助治疗研究与实践。4)工业/组织心理学把人格/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工业等领域,符合广东经济社会的特色。5)教育心理学把认知心理学和人格/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等领域。六、教学心理学系在教学上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重点进行了如下五个方面的改革。一是部分课程聘请境外教师授课以及全部本科生、研究生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或全英文授课。二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第一年开始每位学生都配有一名学习导师,进入三年级部分学生将有科研导师。三是实行科研成果代学分制以鼓励学生开展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四是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该专业大部分课程均包含每周大约一个课时的实验或实习内容,并要求完成学期论文。五是鼓励学生跨系选修课程。除了心理学本身外,心理学系特别注重对学生英语、统计学、生理学和计算机编程与应用等方面的训练;也鼓励学生选修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如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等专业的课程。七、实验室这是我系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B段)心理学实验中心已投入使用。广州南校区(高礼士屋底楼)心理学实验中心建设计划即将启动。心理学实验中心包括实验心理学实验室(行为实验系统--可通过计算机自编程序进行各类反应时实验)、脑功能成像实验室、眼动仪实验室、多导生理记录系统实验室、行为实验室和儿童行为观察室。各实验室服务于各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与研究,并实行全天候开放供师生自由。根据发展趋势,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将主要承担学生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实验以及为各类行为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实验将主要通过相关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学生除了熟悉各种重要实验的原理和操作外,还要求能用心理学软件设计实验和进行数据分析。实验室已装配E-Prime、Presentation和Inquisit等最流行的心理学实验系统和常用心理学统计软件,并且安装了北京大学开发的实验心理学系统。同时,实验室安装了网络服务器,学生和老师可以自由下载和浏览各类信息(包括学校图书馆和心理学系购买的各类心理学全文电子期刊和摘要数据库)。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可供网络使用的计算机有23台,基本满足要求。脑功能成像实验室、眼动仪实验室和多导生理记录系统实验室安装了128导事件相关电位(ANT 128 channel 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系统、眼动仪(eyelink II)和16导生理记录系统(BIOPAC MP150)。行为实验室和儿童行为观察室采用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设计,为多功能观察与辅导室(已经投入使用)。此外,心理学实验中心还购买了多种心理测量工具,包括智力、人格、神经心理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心理量表。除了本系上述设备外,还与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神经科、发育儿科和放射科(2006年安装的Siemens 3.0T 高速实时成像功能磁共振仪)等合作成立了中山大学脑功能影像研究中心,开展脑功能成像、语言学习、心理健康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八、图书资料这是我系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本校心理学科的图书资料也得到了巨大扩充。除了大学已有的资料外,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分别向我校捐赠心理学中文书籍50册和英文书籍100册,杨中芳教授个人也先后捐赠上万本心理学中英文书刊。此外我系还收到其他个人捐书(名单见本系公告)多种。为了配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心理学科的发展,学校图书馆已陆续购置了大量心理学新书和增订了195种心理学英文杂志。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和心理学系相继购买了多个出版社或学会的全文电子刊物和摘要数据库,建成了全国最为齐全的心理学数字图书资料中心,大大方便了文献检索工作。这些数据库包括:PsycINFO, psycARTICLES(含1988年之后的49种美国心理学会所属杂志全文), Academic Press(含包括&Cognitive Psychology&在内的多个心理学刊物),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ARL,包括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Blackwell(含包括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APS 所属所有刊物在内的多个心理学刊物),EBSCOHost, Kluver, Elsevier Science(含包括多个与大脑研究和与认知研究有关的心理学刊物,如Cognition, Brain and Language等), e-psyche, John Wiley, Nature(包括《Nature》及其所有子刊物)和Science 。通过这些数据库,中山大学范围内可检索的心理学或相关学科全文刊物超过300种(涵盖了所有著名心理学刊物),几个摘要数据库可检索1872年至今的主要文献摘要。此外,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和超星图书馆等网上资料库可查阅绝大多数中文心理学期刊全文。可以说,一个真正的心理学数码图书馆正在中山大学形成。九、科研自2001年至今,心理学系教师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分别是高定国、陈楚侨、饶恒毅、丁玉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分别是高定国、李欢欢)、霍英东青年教师项目1项(高定国)、教育部项目2项(黄敏儿、周欣悦)、教育部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周晖)、广东省项目4项(黄敏儿2项、李欢欢、曲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他系国家自然基金2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杨中芳、王飞雪、陈楚侨、蔡华俭)以及学校985项目、桐山青年基金项目等13项。心理学系自成立起就特别强调发表英文论文以及国内高水平杂志的论文。全系教师已经在SCI和SSCI杂志上发表超过30篇论文。心理学系的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心理学已经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其他几个领域也发展迅速。正是因为这些成果,使心理学系在较短时间内申请到了基础心理学博士点和基础心理学广东省重点学科。十、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心理学系办公大楼位于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区东北区313号,原名高礼士屋 (The Coles Lodge)。高礼士屋是美国人高礼士博士(Dr. J. Ackerman Coles)捐建与岭南大学林安德博士(Dr. Andrew H. Woods) 之住宅。高礼士屋建于1927年,为纽约第五街Staughton & Staughton建筑行设计,是一幢融合西方与东方建筑艺术特点的建筑物(绿色琉璃瓦加壁炉、红砖和西式门窗,俗称“小红楼”),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建筑。2001年6月学校决定高礼士屋为心理学系办公实验大楼,实用面积约600平方米。高礼士屋建成已逾80年,局部存在损坏和改装现象。心理学系在学校和其它基金会的支持下使高礼士屋基本恢复了原貌。报名条件各专业面向社会招生,凡身体健康、具有相应文化程度者,不论年龄和户口所在地均可报名。高中起点专科:具有高中(含职中、中专、技校)毕业证书或年满20周岁、具高中同等学力文化程度。专科起点本科: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高职或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书。专科升本科考生报名时必须提供国民教育系列专科、高职或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书原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专科、高职或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报考专科升本科的凭在读学校毕业证明报名。考生如已被录取,必须在领取《录取通知书》前提供国民教育系列专科、高职或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书(毕业证书颁发时间在日前)、《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报读护理学、护理学(护理管理)专业 必须是现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或护理管理的在职人员(提供在职证明和护士执业证书,若报名时未能提供护士执业证书则必须在毕业实习前提供,否则将不安排实习,且不予颁发毕业证书。)。高中起点专科须持有国民教育系列全日制中专护理学专业毕业证书;专科起点本科须持有国民教育系列护理学专业专科毕业证书。(护理学专业起始学历必须是国民教育系列全日制中专护理学专业或专科护理学专业毕业)报名材料报名材料:持本人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2份、学历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2份(报读专升本的须提供3份)、近期小1寸免冠彩色照片1张、电子相片等。入学考试科目高中起点专科:文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各专业考英语、语文,理学门类各专业考英语、数学,护理学专业考英语、基础护理学。专科升本科:文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各专业考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理学门类各专业考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护理学、护理学(护理管理)专业考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护理学综合(涵盖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录取办法凡符合报名条件者,经各学习中心初审后报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复审,并参加由中山大学独立命题的网络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由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主组织评卷,自主划定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报名可免试入学:1、高中起点专科:(1)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高职或专科以上学历毕业证书;(2)参加普通高考,达到当地省、市招办规定的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者(需提供准考证及成绩单的原件);2、专科升本科:(1)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或以上学历毕业证书;(2)参加2012年成人高考,达到当地省、市招办规定的专科起点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者(需提供准考证及成绩单的原件)。录取名单在我校网络教育学院网站和各校外学习中心公布,由我校网络教育学院统一发给网络教育《新生录取通知书》。新生复查新生入学时,专升本新生须提交专科毕业证原件及广东省教育厅学历鉴定中心出具的学历验证报告原件。学校对已报到的新生进行全面复查,对其中不符合条件或弄虚作假、违纪舞弊者,将取消入学资格。如发现考生凭假证或其它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证件,获得报名、考试、入学资格的,一经发现,即取消考生的录取资格。对未能提供专科毕业证原件者,学校一律不予办理入学注册手续。教学方式中山大学网络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访问中山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学平台点播网络课程自主学习,亦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光盘、教材等学习课程,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交流、答疑、讨论、提交作业和课程辅导等,由当地中山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在校外学习中心集中参加课程考试。艺术设计学(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学(平面设计)和艺术设计学(室内设计)等专业与东方标准职业培训中心合作办学。教学方式采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面授地点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毕业学位证书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成绩合格,本科学生在读期间参加并通过网络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的全国统一考试,颁发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的中山大学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系列)专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中山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条件者,颁发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证书。我校要求护理学、护理学(护理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完成护士在岗实习,并在毕业前已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最近更新: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网络学院:网友评论
48小时热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山大学研究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