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今时代,你认为我国访问模式发生变化了哪些变化???

高三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训练(含解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三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训练(含解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高三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训练(含解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高三历史二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训练(含解析)一.单项:(“小题大做”)1.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占据中国市场【答案】B【解析】注意时间1847年,可知时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理解“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说明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答案为B。A、C项反映的是表象,不是本质,可排除;D项表述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2.《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记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各种士 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中国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理解能力。提取材料信息“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可得中国的传统商业、手工业都受到列强输入商品的冲击。3.“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上海已经开放为通商口岸&&&&&&&&&&&&&&&& &&B.中国生丝商品化程度提高&& &C.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破产&&&&&&&&&&&&&&&& &&D.纺丝业已使用机器大生产【答案】D【解析】材料的大意是,随着上海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地位逐渐超过了苏杭,带来社会生产的变化,就是更多的人从事纺织业。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仍然是手工劳动,D项不正确。&5.“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反映了A.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 &&&&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C.民族资本家发展机器工业&&&&&& &&&&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近代某一派别的主张,可将题干设问转换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主张。据“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A项正确。B、C、D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A【解析】在鸦片战争前,广州是清朝对外贸易的中心。据材料信息可知,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都在增加,但上海增加速度远远快于广州。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了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故选A。其它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7.“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迁移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内容可推断,选选A。&9.据记载:从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答案】A【解析】注意题目中时间是20世纪初,辛亥革命和一战之前,因此“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政治革命”都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因此选A项,在“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下,更多人投资实业。10.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④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并未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故排除②,因此选B。11.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 &&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中国应保护关税 禁止商品输入【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经济的附庸,日益边缘化,故C项正确;A、B项不符合事实;D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法实现。12.据记载:清朝末年的贵州新军服装开始有了突破,新军的着装学外国,戴大圆帽、穿军装、扎绑腿、戴肩章、穿皮鞋,一改旧时八旗、绿营的装束。这反映的实质是&&& A.经济近代化推动了近代服饰的变革&&& &&&B.社会巨变促进军队形式上的近代化&&& C.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在内地传播&&& &&&D.清政府的军事改革增强了国防力量【答案】B【解析】为了应对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镇压革命的需要,清政府学习西方练兵技术,编练新军,军队逐渐改变原有装束,故形式上朝着近代化方向发展,选B。A、C、D三项材料中未反映。13.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A.报道国际大事 &&&&&&&&B.服务大众娱乐&&&&&&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强的文化侵略的理解能力。提取材料信息“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可得创办报纸的目的是互通商业信息。14.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不断出现&&&&&&&&&&& &&D.西方文化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答案】D【解析】据题干商行的广告,可判断仅是反映出饮食上的变迁,选D项; A项说法绝对化; B项题干未反映;C项“新变化”说法是错误的。16.张岂之在主编的《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 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 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上海出现洋楼、洋轿、洋灯、洋锅,说明①正确;“莫不以洋为尚”说明②正确。③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近代社会生活虽然受到西方影响,但仍保留传统东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体现的是土洋并存,故④不正确。正确答案是A。&18.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 &&&&&B.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 C.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 &&&&&D.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答案】C【解析】本题可以逆向思维解答,从选项入手,把握特征,C项中的“民国初年”显然是与题干不一致的。19.日的《大公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关教堂“礼拜”,豫盛瓷器公司大减价和吉林省公民日报社招聘北京天津访员的广告。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的威胁&&& C.社会商业资讯的传播速度加快&&&&& &&&&D.该报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阵地【答案】C【解析】通过《大公报》这份报纸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传播了宗教、经济等方面的信息,A、B、D项观点无法直接从材料得出。20.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至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上述材料反映出A.民国初年婚礼仪式日趋简化&&&&&&&&&& &&&B.主张婚姻自由的思想开始出现C.人们婚俗观念已受西方影响&&&&&&&&&& &&&D.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男女平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风俗礼仪的变化的理解。材料反映的是人们追求自由平等,说明当时人们的婚俗观念已受西方的影响,故选 C。21.《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了某一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民间婚礼:“新郎高冠峨峨履声,在前面视之,周俨然一新人物也,讵知背后豚尾(注:即长辫)犹在,红绿辫线,坠落及地。又有所谓陪宾者,新郎之护卫也,多亲友任之,通常四人。此四人中,有西服者,有便服者,有仍服满清礼服者,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清朝末年&&&&&& &&B.20世纪40年代& &&C.民国初年&&&&&& &&D.20世纪50年代【答案】C【解析】材料中反映在婚礼现场,仅有人穿满清礼服,也有人穿西服,出现了中西服饰并存的局面。西式生活方式传入,固有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最有可能是在民国初年。&23.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材料反映了A.国家的贫穷落后&&&&&&&&B.舒适休闲的生活方式&&& & C.“左”倾思想盛行&&& &&&&&&&D.紧跟当时的世界时尚【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由题干的“20世纪60年代末”和“军装和“干部服”盛行”,依据所学知识:60年代由于受政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A、B、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C。24.读“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表格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A、C项表格项目内容无从体现,从家庭出身、社会关系择偶标准的比例可以看出,B项中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彻底变化不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本人成份、政治面貌择偶标准的比例在降低,说明D正确。&26.光绪初年有人说:“外洋工料尤易冒浮,报价每至四五倍之多。……故人谓机器局管事一年,终身享用不尽。”对此言论的正确理解是A.揭露洋务企业经营管理腐败&&&&&&B.批评外洋工进行敲诈勒索C.指出洋务官员待遇过于丰厚&&&&&&D.说明顽固派阻挠洋务运动【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在洋务派的军事企业――机器局的管事人员通过虚报工料报价贪污中饱的现象,实际是在揭露洋务企业存在严重的腐败。C项说法错误,B项与材料不符,材料没有涉及顽固派,D项错误27.如果为右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答案】B【解析】地图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民用企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些都采用机器生产,属近代企业,因此答案为B。A、C、D三项时间不符。28.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有四五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关于该厂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A.它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B.由传统手工作坊发展为机器工厂C.性质上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洗礼的产物【答案】A【解析】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29.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政府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根据时间提示 及材料内容可知,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A、B、D与材料内容不符。30.《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B.“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答案】B【解析】“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根本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正确选项是B。31.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 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张謇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D.缺 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张謇认为民族企业发展迟缓主要原因是“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没有公司法、破产法等,强调的是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故正确答案为A。32.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该文件的颁布有利于A.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B.经济危机的逐渐缓和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全盘之统制”分析,其特点是实行政府干预的经济垄断,因此其实行的结果必然是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33.19世纪60年代,清朝“有心改革的官员”认识到“有必要按西方方式重组军事力量”。为此他们开始A.裁撤八旗军队&&&&&&&&& B.筹建海军&&&&&&&&&& C.组建湘军淮军&&&&&&& D.编练新军 【答案】B【解析】从排除的角度,“裁撤八旗军队”体现不出“重组军事力量”;“组建湘军淮军”也不对,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设立的,所以湘军早在50年代就出现了,更何况,它们最初也不是按“西方方式重组”的;“编练新军”是甲午之后的事情。&35.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北洋海军各舰管带、帮带,自总兵以下均来自福建船政学堂,尤以船政学堂第一届学员最为突出,包括英勇殉国的邓世昌和林永升。由此可见①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国防近代化 ②船政学堂成为近代海军人才的摇篮 ③中国近代海防体系已 经初步建立 ④近代福建为捍卫国家主权作出贡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3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法规等达80多项,包括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筹办国货展览会和组织参加外国博览会等。以上材料不能够反映北京政府A.努力扩充官僚资本&&&&&&&&&&&&&&&& &&&B.重视振兴民族经济C.优化经济投资环境&&&&&&&&&&&&&&&& &&&D.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答案】A37.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江苏(含上海)&直隶(含京津)&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奉天&湖北&陕西&黑龙江&广西&甘肃&其他省区135&45&42&33&31&20&19&19&3&3&1&1&0――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上述表格反映出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民族工业规模小、企业少C.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答案】D38.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C.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9世纪30年代”入手分析:A是鸦片战争后;B与史实相反;D项早在明朝中后期出现,故选C项。39.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A.坚船利炮&&&&&&& &&B.洋纱洋布&&&&&&&& &C.平等观念&& &&&D.风俗礼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推论能力。鸦片战争后,大量洋纱洋布倾销中国导致家庭手工业破产,以致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生产角色改变,故选B项。&41.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自然经济的彻底解体&&&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分析能力。材料信息“佛山针行……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反映了西方工业产品传入后对中国手工业的冲击。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A、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D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42.美国史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实业救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再现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根据关键信息“同治中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可以判断材料揭示的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和作用,故选B项。&44.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着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 &&&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关键信息:“1948”“ 唯一……印刷钞票”,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陷入困境的原因,即可得出答案为A项。45.侨批是出国谋生的潮州人寄回家乡赡养亲属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的特殊信件和民间寄汇,是潮汕历史上举世罕见的文化奇观,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一封侨批,寄自泰国,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币2亿元,是一件极少见的巨额批款的侨批。该侨批最有可能寄于A.1935年&&&&&&&&& &&B.1938年&&&&&&&&& &&C.1945年&&&&&&&&& &&D.1948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迁移运用能力。信息“批封所交寄的款额高达国币2亿元”反映了当时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联系所学可知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滥发货币相关,故选D项。46. “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该材料主要论证的是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条件&&&&&B.明清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C.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经济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经济繁荣【答案】B47.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B.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C.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答案】A48.“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的主要意图是&&&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C.辅助军事富国强兵&&&&&&&&&&&&&&& &&&&D.抵制洋货夺回利权【答案】D【解析】此题相对较难,A和C的迷惑性比较大。但是材料中没有“发展生产”的信息,所以A不对;C项“辅助军事”与材料信息不符,所以C也不对;只有选项D和材料信息最为吻合。49.年,中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近代工业只占14%。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B.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 &&&&D.中国资本主义缺乏发展空间【答案】A50.日上海县令发出晓谕,通知各制鞋店不得在鞋上用文字标写店号,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知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记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材料反映了A.官员劝诫百姓敬惜字纸的良苦用心&&&&& &&&B.工商业者具有了商标品牌意识C.商品意识对传统伦理意识的挑战&&&&&&& &&&D.工业化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革【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了一对矛盾,即城市工商业者做了一些所谓“有辱斯文”的事(在鞋上写店名),而官府反对之,这说明了商品经济带来了人们(尤其是中下层老百姓)观念的变化,而封建统治者站在维护儒家伦理的立场上是不能接受的(慈禧太后坐火车时就认为司机不能坐在老佛爷的前面而改为马拉火车)。51.“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对中国之类的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现代化“十分相似”的“前提”是&&&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答案】A52.《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应该在于追求& &A.完成工业革命&&&& &B.发展资本主义&& &&C.实现民族独立&&& &&D.完善民主政治【答案】C53.“随着20世纪的来临,兴趣的变化反映在翻译作品方面,因为对过去几个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转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对材料中的“影响”理解准确的是A.将民主意识和民权思想引向深入&&&&&B.以实业救国的思想发展民族工商业C.迫使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D.加速了士绅阶层与清政府的政治离心【答案】A 【解析】20世纪初期,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是邹容、陈天华、章太炎等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辛亥革命做鼓吹。54.“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答案】C55.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面两则史料,最适合研究的问题是& A.近代中国满清政府的腐朽与反动&&& &&&&B.西方与近代中国习俗的变迁C.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D.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答案】B56.传教士师古德说:“整个中国渴望改变;科举制成为过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政府也开始懂得其存在不是为了统治者的私利;爱国的精神正在产生,抵制美货运动 是最初的表现;对宪法和重组军队的要求已经得到回应;禁止缠足、女子教育、新建筑风格、治外法权都是热烈讨论的问题。”材料反映的年代应该是A.辛亥革命时期&&& &&B.民国初期&&& &&&C.北洋军阀时期&&&& &&D.清朝晚期【答案】D57.据《江苏实业月志》记载:“迩来我国服用人造丝织品者亦渐增多,纺制人造丝之厂固所鲜见,即织人造丝布者亦寥寥无几。致人造丝织品进口数量逐步增加,其速度殊可惊骇。”这意味着A.中国的丝织业仍具有竞争优势&&&&&B.外国丝织品难以进入屮国市场C.我国广大蚕农面临破产的命运&&&&&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答案】C58.据《白银资本》统计: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白银,各有27000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当时的商品出口总额高于进口总额 ②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推动着各地经济交流 ③欧洲经济总量开始超过中国 ④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5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D60.“‘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公永和”具有的特征是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反映了民族工业破产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故选C。61.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滑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B.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发展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澈烈&&&& &&&D.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控制【答案】B62.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御史王鹏运建议清政府允许民间开矿,清政府接受了该建议。结合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896年初”可知,该事件发生在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之后,为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政府采纳了上述建议。63.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昆山只好作罢。此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C.洋务派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阻碍民族企业的发展【答 案】D&65.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五至八年(1916年―1919年),获有盈余,其它时间都是亏损。汉冶萍公司在民国五至八年出现盈余的客观原因是A.欧战爆发,钢铁的价格大涨&&&&&&& &&&&B.新进外国机器,设备先进&&& C.抵制日货,爱用国货的影响&&&&&&& &&&&D.政府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从时间判断, 1916年―1919年正是一战期间。故选 A。66.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 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答案】C&68.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的作用是A.便利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答案】A69.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这表明洋务运动A.没有实现富国强兵&&&&&&&&&&&&&&&&&&& &&&B.局限于创办军事工业C.深受顽固势力阻挠&&&&&&&&&&&&&&&&&&& &&&D.向西方学习毫无价值【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李鸿章认为他从事了一辈子的洋务运动,结果都是“纸糊的老虎”,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富国强兵,故选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70.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录了一副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副对联应出自A.鸦片战争期间的封建官吏&&&&&&B.维新变法期间的资产阶级维新派C.洋务运动期间的封建顽固派&&&&&&D.辛亥革命期间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答案】C71.中国近代一位思想家指出,“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一切行之官法,有所费则国家承之,得利则归中饱”。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A.反对学习西方&&&&&&&&&&&&&&&&&&& &&&&B.主张君主立宪C.批判洋务运动&&&&&&&&&&&&&&&&&&& &&&&D.提倡实业救国【答案】C&& 7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开放口岸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答案】A& 73.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答案】D【解析】关键信息“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结合所学,知道中国民族工业一出现后,就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的压迫与剥削。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A表述不全面,C解读材料表述错误。74.老舍的《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是一位实业家。 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企业最为红火。“最为红火”的最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反帝爱 国运动的影响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解。解题的关键词是“1916年”“最为红火”,联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可知此时处于一战时期的“短暂春天”,其主要条件就是一战爆发,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C。&76.汉口市政府在1928年发布了提倡国货的法令,声称“提倡国货,为救国要图”,1935年7月汉口《商报》报道:“在新市场举办了国货展销会,展出沪厂78家,汉厂51家,共45大类1000多种商品种类。……第一天销售额就达169.356.17元。”国货运动在当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制约了中国对外交流&&&&&&&B.打击了列强侵略野心C.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D.强化了民族主义情绪【答案】C&78.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其中“无效”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的制约&&&&&&&&&&&&&& &&&&B.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C.官僚资本的垄断&&&&&&&&&&&&&&&&&&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答案】D79.有人说,袁世凯其人,虽然在民国史上已经臭名昭著,但袁世凯其“头”(“袁大头”银元),以成色地道,声望日增,仍受老百姓欢迎。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出&&& 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B.国民政府晚期的通货膨胀&&& C.中国普通民众觉悟低下&&&&&&&&&&&&& &&&D.国人对袁世凯的客观评价【答案】B80.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北京 【答案】C
二.材料解析题:“大题小做”&&8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发展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上述材料中清政府对官办和民营工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83.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整体性、根本性的变迁。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欧洲的民族国家是在王权的领导下形成的……但王权统一国家之后成为专制的王权。……因此,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是英国迈出了这关键性第一步……。&&&&&&&&&&&&&&&&&&&&&&&&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上述材料中英国“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指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的?
&84.了解和分析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有利于深化对社会发展演变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张謇《条陈立国自强疏》“农工商业为类至多,政府人民,财力均困,若事事并营,力分而益薄……”“农工商业之至大者,曰棉铁。”&&&&&&&&&&&&&&&&&&&&&&&&&&&&& ――《张謇全集》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张謇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张未能实现的原因。&&&86.民族复兴道路的智慧选择是时代的主题,不同选择带来了不同的文明价值取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武汉通史》主编、著名历史学家皮明庥语曾评论说,“‘汉阳造’钢轨至今能在四川的铁路线上使用,足以证明武汉曾经的工业辉煌”。“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武汉也被视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 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创办汉阳铁厂根本目的是什么?依据上述材料,简述汉阳铁厂的历史地位。&87.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上述材料中“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88.金融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血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935年l 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布告》,实行法币政策。“1935年l 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曾经财政部核准发行的银行钞票仍准照常行使,但以现行流通总额为限,不得增发,由财政部逐渐以中央银行钞票收回;设立发行准备委员会,管理纸币发行的准备金;有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的银币或生银等,交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指定银行兑换法币;旧有以银币订立的契约,到期日概以法币结算收付;为稳定汇价,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据当时报刊报道:“币制改革后,因农村经济之复苏,农民购买力之恢复,国内各种新兴工业,俱能转危为安,重趋光明,尤以纺织业为最。……其他如化学、造纸、制糖、树胶等工业,亦莫不渐次恢复、发展。”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币制改革的作用。
&89.近现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百年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本世纪初全球化加速扩张是三个重要的节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全球化潮流的?&9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
&9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98年大生纱厂破土动工,次年投产。1907年在崇明创办大生二厂。从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1921年又设立大生副厂。不久改称大生第一、第二、第三纺织公司。此后由于天灾、军阀混战和经营规模过大,出现亏损,资金周转不灵。1922年以后开始被银团监管。1925年江浙财团接办大生各厂。1935年第二纺织公司倒闭。1952年第一、第二纺织公司公私合营,1966年国营。&&&&&&&&&&&&&&&&&&&&&&&&&&&&&&&&&&&&&&&&&&&&&&&&&&& ――《张謇》上述材料所述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关键年份:1898年创办、1935年部分倒闭、1952年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大生纱厂在这三个时期发展变化的原因。&92.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 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粱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醇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据虞和平主鳊《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
&9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烟台进出口贸易结构中,豆类、黄丝、野蚕丝、屑丝、茧绸、粉丝、草帽辫、果类、花生、药材、花边、发网共15项对输出贸易影响较大;鸦片、纺织品、纺织原料、糖、纸、燃料、火柴、五金和染料等是烟台的主要进口商品。――《烟台贸易研究》()上述材料中烟台进出口贸易折射出近代中国经济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94.城市的发展反映着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王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回《中国城市发展史桌》根据上述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
&9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是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的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侵,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
&9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依据上述材料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因素:(1)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2)战争的破坏;(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97.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7年、1920年和1936年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36票号:3.29
钱庄:2.8典当:3&银行:9.11
钱庄:1.6典当:1.5&银行:&&& 72.76信托公司:0.22储蓄会:& 1.45保险公司:0.63钱庄银号:5典当:&&& 2合计:9.09&合计:12.21&合计:&&& 82.06――据燕红忠《近代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研究》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哪些特点?简述1936年中国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9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商会诞生后,工商各业资产者有了本阶级统一的领导机构,旋即改变了过去商与官周旋时以个人或行帮落后形象出现的状况。与畛域分明、互相排斥的传统行会判然有别,商会对会员和会友无籍贯和行业限制,是联结工商各业的中枢组织。因此它成立之后,有史以来第一次改变了工商资产者互不联系的孤立隔绝态势,将各业分散的资产者凝聚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从全国范围看,各省的商务总会虽互不统属,尚未建立全国性的商会联合会,但在比较重要的社会活动中遥相呼应,密切配合,以其“登高一呼,众商皆 应”之势,使全国的工商业者通过商会这一轴心,建立起相互紧密联系的广泛网络,成为资产阶级初步发展成一支独立阶级队伍的重要标志。& && ――朱英《清末商会的成立与官商关系的发展演变》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99.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100.国家是否独立,关键要看主权是否完整;而民族是否富强,其根本上要看经济是否发展,人们生活是否改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 ――李智慧《列强侵华史》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这一观点。&101.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屈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固近代史》()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的认识。&102.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材料二: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嘉靖《太康县志》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并指出材料二中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103.政府的对外态度及政策关乎国家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自强运动”名称出自《易经》,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来。用这标语概括年代中国大效西方,其名称已表现着防御性的动机。当日提倡向西方学习的人物恐怕自己的行动必被批判,因之引经据典强调时代之不同,才有这举动之必要。同时他们也用“中学为礼,西学为用”的解释说明学自西方的无非是一种技术性之事物。在各种基本的条件内,他们始终不脱离中国文化的传统。――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依据上述材料,指出这场“自强运动”的名称,分析其特点及成因。&10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新旧税率比较项目&旧税率(实征银两)&新税率(银两)进口&布(每匹)&0.373&0.100&棉纱&2.406&1.000出口&南京丝(每担)&123.733&10.000&茶叶(每担)&0.475&0.250――摘编自【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依据上述材料,说明1843年前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税率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并概括该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105.五千多年前,商品交换的需要促使人类创造了货币,货币又反过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政治的变化,甚至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鹰洋(墨西哥银元)是近代西方殖民者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支付货币。因为墨西哥盛产优质的白银,所铸银元版样精美,成色稳定,数量供给也很丰沛。……由于英国的法律不允许本国的贵金属货币流出,印度的英商便从墨西哥运来鹰洋,在中国采买丝茶等商品,直接运往欧洲和美洲,换取银元后再到中国办货。……。鹰洋的循环是双向的,因为英国终于找到一种可以和中国交换的商品:鸦片。中国人购买印度和土耳其的鸦片,用来支付价款的,也是广州流行的通货――鹰洋。――《经济学家茶座》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鹰洋在广州流行的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中”鹰洋的循环是双向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06.城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积极稳妥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北部&中国西北&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东南沿海&两广地区&云贵地区&共计1843年&4.2&4.9&4.1&4.5&7.4&5.8&7.0&4.0&5.11893年&4.8&5.4&4.7&5.2&10.6&6.4&8.7&4.5&6.0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请阅读上表,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没有了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访问模式发生变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