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西省南昌市公交高三第二轮复习模拟试卷文科数学

江西省南昌十中2014届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文科数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江西省南昌十中2014届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文科数学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第五讲(文科)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何体的左视图为();4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如下,则该几何体的体;正视图侧视图A.12B.16C.48D.64;俯视图;图2;3.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3所;B.2D.6;4.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给出下列;m???n??②?//?,m??,n???m
第五讲(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1年高考江西卷?文)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图1所示,则该几
何体的左视图为(
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2如下,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3.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3所示,则其侧面积等于(
) ...A.
4.已知两条直线m,n,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②?//?,m??,n???m//n
③m//n,m//??n//?
④?//?,m//n,m???n??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 A.①③
5.已知S,A,B,C是球O表面上的点,SA?平面ABC,AB?BC,SA?AB?1,
球O的表面积等于(
6.其余边长均为2,则此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
7.已知正四棱锥S?ABCD中,SA?,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
,下列说法中
9.(2011年高考湖北卷?文)设球的体积为V,它的内接正方体的体积为V最合适的是(
A.V比VC.V比V
大约多一半 B.V比V大约多一倍 D.V比V
大约多两倍半 大约多一倍半
3,E为AB上一个动点,则
10.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1,AA1?D1E?CE的最小值为(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B.C.D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的最大值为12.设线段BC??,AB??,CD?BC且CD与平面?成30?角,且AB?BC?CD?2,
则AD=_____.
13.已知球O的表面上四点A.B.C.D,DA?平面ABC,AB?BC,
14. 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用S?ABC表示?ABC的面积),则2
棱锥体积VA?BCD?.
r(a?b?c);类比这一结论有:若三棱锥A?BCD的内切球半径为R,则三
15.如图4,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
现有如下四个结论:
②EF//平面ABCD;
③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 ④直线AF与BE可能相交.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二.解答题(共75分)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5,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F//AC,(Ⅰ)求证:AF//平面BDE; (Ⅱ)求证:CF⊥平面BDF;
17.(本小题满分12分)(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如图6,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I)证明:PA?BD;
(II)设PD=AD=1,求棱锥D-PBC的高.
18.(本小题满分12分)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如图7所示,E为侧棱PD的中点. (1)求证:PB//平面AEC;
(2)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
19.如图8,已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BC,AB//CD,
CD?DD1?1,AB?2,BC?3. E,F分别是棱BC,B1C1上的动点,且EF//CC1,
(Ⅰ)证明:无论点E怎样运动,四边形EFD1D都为矩形; (Ⅱ)当EC?1时,求几何体A?EFD1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9,棱柱ABC?A1B1C1的侧面BCC1B1是菱形,B1C?A1B
(Ⅰ)证明:平面AB1C?平面A1BC1;
(Ⅱ)设D是A1C1上的点,且A1B//平面B1CD,求A1D:DC1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10,平面ABDE⊥平面ABC,AC=BC=4,?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DE是直角梯形,BD//AE,BD⊥BA,BD?中点.
(I)求证:OD//平面ABC;
(II)能否在EM上找一点N,使得ON⊥平面ABDE?若能, 请指出点N的位置,并加以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第五讲(文科)
一、1~5 D B D C A
6~10 C C B D B 提示:
2.在四棱锥P-ABCD,其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底面ABCD, 且AD=4,AB=3,PA=4,如图1.V?
?4?3?4?16,故选B
AE?2,O、M分别为CE、AB的
3.由正视图知:三棱柱是以底面边长为2,高为1的正三棱柱,
所以底面积为2?
4?3?2?1?6,选D.
4. ①正确;②正确,故选C
n可能在面?内,不正确;④m,n可能异面,不正确;③5. 由已知,球O的直径为2R?SC?2,?表面积为4?R2?4?.
6. 利用等体积法.如图,有VABCD?VO?ABC?VO?ABD?VO?ACD?VO?BCD,所以VABCD?
(S为四面体的表面积)
,可求得R?C
7.设底面边长为a,则
设,则,当y取最值时,,解得a=0或a=4
时,体积最大,此时,故选C.
8.由题意知 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为正八面体(即两个同底同高同棱长的正四棱锥),所有棱长均为1
,其中每个正四棱锥的高均为
故正八面体的体积为V?2V正四棱锥=2?
10.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1,1,0,,那么)D1,可设E(x,0,0)D1E?
再转化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动点(x,0)到两
?10,故选B1
2),N(1,1)的距离和,其最小值为MN?
R(S?ABC?S?ABD?S?ACD?S?BCD
15 .①②③
11.过CD作平面PCD,使AB⊥平面PCD,交AB与P,设点P到CD的距离为h,则有
V四面体ABCD?
h,当直径通过AB与CD的中点时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江西省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文科数学精品测试卷 第5讲 立体几何60等内容。 
 江西省2012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精品测试卷 第5讲立体几何 文江西省2012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精品测试卷 第5讲立体几何 文隐藏&& 第五讲(文科) 第五讲(文科) 测...  江西省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文科数学精品测试卷 第7讲 选择题 填空题的解法 隐藏&&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七讲 测试卷(文) 一、 选择题(每小...  5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江西省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文科数学精品测试卷 第7讲 选择题 填空题的解法 隐藏...  江西省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文科数学精品测试卷 第3讲 数列与不等式 隐藏&&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三讲 测试卷(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  江西省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文科数学精品测试卷 第9讲 数学高考创新题的解题指导 ...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且体积为 ,则该几何体的...  6页 5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江西省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文科数学精品测试卷 第4讲 概率与统计 隐藏&& 中学学...  江西省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文科数学精品测试卷 第8讲 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策略...2 2 D. 2 2 2.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 8-10 所示,俯视图是正方形,主...  8页 5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文江西省2012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精品测试卷 第8讲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策略 ...  高三2轮文科数学复习函数... 5页 1下载券 2012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阶... 11页 免费 福建省2012届高考第二轮... 18页 免费江​西​省0...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江西南昌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江西南昌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寥廓(ku&)&&
聒(guō)噪&
&&挑衅(x&n)&&
残羹冷炙(zh&)
B.霎(ch&)时&&
榫(sǔn)头&&&
角(ju&)斗&& 休戚(qī)相关
C.拗(&o)口&&&
畜(x&)牧&&
&&倨(j&)傲&&&
锲(q&)而不舍
D.漫溯(s&)&&&
酒馔(zhu&n)&
阜(f&)盛&&&
夙兴(xīng)夜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诡秘& 漩涡& 迭次&
B.谍血& 岑寂& 疏朗&
C.偏斜& 猩红& 弹劾&
D.落真& 蓬蒿& 殒命&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虫甚至毒蛇。
B.千百年来优秀人物数不胜数,也许,他们离戎们很远,也与我们无关,但他们的善行善举一直让我们感同身受。
C.你想象不出,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他们竟然一直是同学;你更想象不出,他们竟然一直两小无猜,关系融洽。
D.现在80后、90后的男女学生相处比较自然,但是30年前,男女同学如果坐同一张课桌,必定会在桌子中间划一条判若鸿沟的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数优秀人物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因此每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是让人心灵得以净化和灵魂得以升华的时刻。
B.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前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
C.在当代,消费文化强调文化同经济和产业的联合,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强调文化的日常实用和感官愉悦,而无视甚至淡漠了文化消费的深层次内容。
D.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中心的转移,尽管各国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称谓不尽相同,但对其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则是一致的。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相对于特珠信任,众多学者更为强调普遍信任或社会信任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基于同样的理由,本文要研究的对象为“普遍信任”。
& ①从而在日益分化的现代社会实现更为广泛的合作
& ②而普遍信任能够帮助人们走出熟悉的关系圈
& ③人际关系更为松散,经济全球化更是意味着交易范围、对象、方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④有利于大众之间相互认可和接受
& ⑤从“熟人”型传统社会到“匿名”型现代社会,社会和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⑥一般来说,前者仅仅局限于特殊的客体,且往往指向特定的目标、背景和时间,而后者的客体通常泛指一般社会大众
& A.⑥⑤③②①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⑤③⑥②④①& D.⑥⑤③②④①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年前一天,觉慧和觉民到花园散步时遇到了觉新。觉新正在为梅前几天有意避开他而伤心,向觉慧诉说自己对梅的思念、对瑞珏的愧疚,并痛苦地自责。觉慧责备觉新当初的不反抗导致如今的下场,是罪有应得。觉新则认为现实不允许他这样做,觉慧感觉和太哥在思想上离得越来越远了。(《家》)
B.朵拉去世后,极度悲痛之中的大卫决定出国去旅行。他边旅行边写作,一直和阿格妮丝保持着通信联系。阿格妮丝对他的关心和信任帮助他渡过了精神难关。他觉得阿格妮丝是他命运中的“吉星”。三年后,他回国了,两人终于结婚了,姨婆和女仆佩葛蒂也和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卫·科波菲尔》)
C.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家耗巨资修建起一座大院宅,贾母赐名为“大观园”。元妃命众人题联赋诗,后来元春怕宅子闲若,便特许宝玉和众姐妹住进去,宝玉、黛玉、宝钗分别住进怡红院、街芜院和潇湘馆。他们在大观园中,终日赋诗玩赏,宝玉与众姐妹情感愈加深厚。与黛玉更是情趣相投。(《红楼梦》)
D.堂吉诃德出游中把羊的叫唤当成是马嘶、角声和鼓响,把羊群看成是两支军队。他紧握长枪冲上去乱刺,杀伤了不少羊,他自己被牧羊人的乱石打倒。还磕掉了三四个牙齿。桑丘在一旁直揪自己的胡子,咒骂自己倒霉地跟了一个疯子。牧羊人走后,他才把堂吉诃德挟起来,并说主人自招烦恼。(《堂吉诃德》)
二、(9分,每小题3分)
四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技术风险与知识博弈
现代科技带来的技术风险分为技术本身扣使用者两类原因。技术本身的原因主要是技术的局限性、不成熟,没有开发出和安全技术相配套的技术等。技术使用者酌原目主要是使用者操作不当,忽视、粗心或不套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技术等.但在现实中人为的原因可能更多一些。我们无叔要求科学加为我们提供完全确定的知识与安全的技术,但若科技工作者不是过分相信其知识和技术的确定性.而是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加以关注的话,就有可能减少技术风险导致的伤害。
技术风险本质的根源在于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人类过分相信自己的科学理性,竖信只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就能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切问题.竖持科擘至上静、科技万能论。这种片面的乐观主义导致科技发展缺乏应有的规范和预警。科学技术不受限制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但同时也使这种控制达到极限,因为由这种控制所产生的是新的意外后果,即产生各种风险和危机。
现代化初期,人们总是试图利用科技手段来定位并控制风险,通过进一步发展技术来规避风险,消除不确定性,认为只需掌握更好的技术、知识、方法,并且更准确地重建联系和模型,就可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事实上,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使我们真正置身于后果严重的“风险社会”中。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为了执行和完成难度很大的确定性判断,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自身设计超乎寻常的复杂,然而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将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带入这个人类世界,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混乱无序,甚至会导致更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可以说,技术风险的存在,既体现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和理性的力量,同时也暴露了理性的弱点和限度。
另外,在控制和治理技术风险方面,又往往会陷入风险循环论的怪圈。用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化解风险、危险,建立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又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就是这种风险预譬与控制机制可能会产生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的危机和无序。这种多元复杂背后的风险循环和风险辐射问题不容忽视。
技术风险的问题与技术政策密切相关.而技术政策的最终形成是多方知识博弈的结果。传统技术政策注重促进技术,而较少关注对技术后果的控制。对于现代科技的技术风险控制,是公共干预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城之一。针对技术变迁对人的安全、健康、环境、工作和更新的社会模式的影响,相应的应对系统显得迟钝而滞后,以至于很少能提供真正对技术改革的机会。在这种情境中,工具理性垄断着关于风险的解释与判断标准,专家们控制着社会的技术选择,掌握着关于科技风险的社会判断和政策制定,而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则因为知情不充分而被剥夺了参与评论的机会。
(摘自《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作者张彦,有删改)
7.下列关于“技术风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风险是指困受技术埽限性和不成熟影响以及缺乏与安全技术配套的技术而产生的风险,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B.技术风险包括技术本身的风险和技术使用者方面的风险,风险减少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与科技工作者能对技术的不确定性的关注程度有必然的关系。
C.技术风险中人为的因素较技术本身的因索可能更多一些,人类的科学理性和盲目乐观使得科技发展缺乏规范和预警.从而产生新的风险和危机。
D.技术风险的相关问题与多方知识博弈之后形成的技术政策密切相关,多方公共干预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对现代科技的技术风险控制。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技术风险的两方面原因中,技术使用者如果在使用技术时操作恰当,重视或会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技术等,也能够减少风险伤害。
B.利用科技手段控制、规避风险,在现代化初期产生过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随着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的复杂化,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C.控制和治理技术风险的同时,必须重视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的出现,因为技术风险有时候会落入风险循环和风险辐射的怪圈。
D.现代科技条件下,既要注重技术,也要注重对技术后果的控制,其应对系统甚至要超前考虑,提供真正对技术进行改革的机会。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从某些方面来说,技术风险中人为的原因可能比技术本身的原因要多。科学家如果能及早关注某些技术的不确定性,就有可能减少这些技术对人类的伤害。
B.现代社会技术风险是技术发展中的客观产物,但通过运用技术方法建立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就可以规避风险、化解危险。
C.利用科技手段来定位并控制风险,就可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D.对技术风险的预警、控制和治理,体现了人类应对技术风险的智慧达到一个新高度,从而更多地提供真正对技术改革的机会。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赠御医何承云序
(明)陈继儒
士尝言,不为相则为将,乃医则二者多兼之。相寿国,医寿人,心相等也。相者制治于未乱,将者图变于预设,医者知微于腠理,智相等也。夫医一技耳,今且与将相絜短长而共低昂,得无重哉?
余尝心慕乎承云何公之医也,公克以医世其家,家有藏书,咸禁方奇经,多秘弗传。公受而读之,裁以己意,核以古法,术益精良,而公之名目益显。于是起为景王御医,声驰吴楚间!未几南归,而乡之扶疾而赖公以起者,户满屦矣。四方请学者,车塞道矣。公不问贫富远迩,求即辄应,授即辄中。故上自缙坤先生,以及细民之家,每见公,必拱手加敬,称仁人云。
庚辰秋,余抱病三月,几与鬼邻,而复值母艰,内有哀痛迫肠,外有虚热攻体,时命大谬,谓当已耳。适余恍惚中若有以告公者,当是时,余未识公也。及公至,接而视之,洞烛如白日,投药试饵,应手而愈。故自今循顶至踵,得与有生之乐者,夫孰非公所赐耶?
然则公非直与将相等也,有特相不及公者三。将与相位尊骄倨,每倚富贵而羞贫贱,至疾苦不相闻;而公以药石惠及匹夫匹妇。其不及公者,一也。虚縻爵禄,执空文以罔主上,无所称塞;而公视人若视其身,治病若治其家,德不望报,报不厚责。其不及公者,二也。将相不贤,或巧樱善类,阴螯豪杰,以快私意;而公于贤士大夫,保恤调护,毕其技能,有扶植上人之心焉。其不及公者,三也。是三者,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异日不肖者倘有进,则请法其意而广之,公借其术以医不肖之身,不肖借其术以医天下之心,庶几有以谢公也夫。
(选自《陈眉公全集》,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寿国,医寿人&&&
寿:使……长治久安
B.而复值母艰&&&
C.执空文以罔主上&&&
D.则请法其意而广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乃医则二者多兼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医者知微于腠理&&&
寄蜉蝣于天地
C.裁以已意,核以古法&&&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应手而愈&&&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何承云“医德高尚”和“医术精湛”的一组是
A.公受而读之,裁以己意,核以古法&&&&
每见公,必拱手加敬,称仁人云
& B.乡之扶疾而赖公以起者,户满屦矣&
当是时,余未识公也
& C.公不问贫富远迩,求即辄应,投即辄中&
按而视之,洞烛如白日,投药试饵,应手而愈
& D.视人若视其身,治病若治其家&
公得以施于一乡,而不能施于天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夫医一技耳,今且与将相絮短长而共低昂,得无重哉?(4分)
译文:&&&&&&&&&&&&&&&&&&&&&&
(2)故自今循顶至踵,得与有生之乐者,夫孰非公所赐耶?(4分)
译文:&&&&&&&&&&&&&&&&&&&&&&
(3)不肖借其术以医天下之心,庶几有以谢公也夫。(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难如酒。
①汪藻():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徽宗崇宁二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等,后被贬职。著有《浮溪集》等。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
(1)结合词句,赏析诗中加点的“瘦”字。
(2)本来“好个霜天”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诗人为什么说“闲却传杯手”?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2)&&&&&&
,与佳期兮夕张。&&&&&&
,罾何为兮木上?(屈原《湘夫人》)
(3)子曰:“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论语》)
(4)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竹林的故事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起初不知道她的名字,问她,她笑而不答,有一回见了老程呼“阿三”,我才挽住她的手:“哈哈,三姑娘!”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
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老程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跟着她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
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家里只有这一个,老是归三姑娘照管——踮着脚送在桌上。“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对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议知道是什么意义。
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穿的衣服都是青蓝大布,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了。独有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
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然而别人的渐渐走得远了,自已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
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
& “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 “到底!这也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
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站在坝上,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待到点燃了案上的灯,才知道已经走进了茅屋,这期间的时刻竞是在梦中过去了。
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
“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
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
三姑娘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忖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的这样猜。妈妈做嫂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欢喜赶热闹,那情境也许比三姑娘更记得清白,然而对于三姑娘的仿佛亲临一般的高兴,只是无意的吐出来几声“是”。
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
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
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
“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
三姑娘笑了:
“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
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
“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吐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选自废名小说集《竹林的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3月,有删改)
16.小说以叙述“三姑娘”的故事为主,却以“竹林的故事”为题,有何寓意?(6分)
17.简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18.沈从文在谈及《边城》的创作时,承认曾经受到《竹林的故事》的影响。试从人物形象角度,谈谈三姑娘和翠翠有何相似与不同?(7分)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具有散文化的倾向,情节不具备完整的连贯性,叙述语言跳跃、简约、清朗、隽永,作品风格冲淡朴实。
B.小说用第一人称手法,用理性而冷静的笔调描述三姑娘从童年到结婚几个生活片断。情节在相逢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
C.三姑娘深爱着自己唯一的亲人母亲,母亲也深爱着唯一的女儿。但两人对爱的付出方式都不能被对方理解,心中藏着隔阂。
D.“竹林里……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这是因为竹林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鸟儿的呜叫而不再在意这些声音了。
E.小说中并非没有痛苦和悲剧,但被化解在静穆的描写和三姑娘母女平静的生活中,体现出作者以“悲慈之心写人同悲苦,在美好的人性人情中得到解脱”的创作理想。
六、(15分)
20.请为微型小说《河豚子》续写一个结尾。
要求:(1)符合作品的主题;(2)想象合理;出人意料;(3)运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4)与原文的语言风格基本一致;(5)不少于200字。
他从别人口中得来了这一种常识,使决心走这一着算盘。他不知从什么地方讨来了一篮的河河豚子,悄悄地拿向家中走来。
一连三年的灾荒,所得的谷只够交租,凭他独手支撑的一家五口,从去冬支撑到今岁二三月间,已算是困难极了。现在也只好挨饥了!但是——怎样挨得下去呢?
这好似天使送礼物一般的喜悦,当一家人见到他拿来了一篮东西的时候。孩子们都手舞足蹈地向前进去。
“爸爸,爸爸!什么东西啊!让我们吃哟!”
这么样的情景,真使他心伤泪落的了!
“吃!”他低低地答一声后,无限的恐怖!为孩子生命的恐怖,一齐怒潮般压上心头,喘不过气来。
他嘱咐妻子把河豚子煮熟来吃,自己托故外去一趟。他并不是自己不愿吃,不吃河豚子,不过他不忍见到一家人临死的惨状,所以暂时且为避开,待回来再在预备好的刀下舍生。
他归来了。……
【注】河豚:腹中有剧毒,一般烧煮,食后会中毒,反复烧煮,方可食用。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误区,一般是指长期形成的不恰当的认识或做法。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步入误区,求学误区、就业误区、保健误区、消费误区……
你对生活中的某种误区有着怎样的认识或体验?你认为应如何走出这种误区呢?
请以“走出&&&&&&
误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词语;(2)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3)不得套作、抄袭;(4)不少于700字。
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D(衅x&n,霎sh&,锲qi&)
2.A(谍-喋,代-贷,谰-滥)
3.B(感同身受,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A瓜田李下,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来源于古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C两小无猜,指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D判若鸿沟,形容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4.B(A“晚会是时刻”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C语序不当,改为“淡漠甚至无视”;D成分残缺,改为“对其所处的基础性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认同”)
5.D(先说明概念,再分析原因,再阐述作用。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6.C(元春将院宅赐名为“大观园”,宝玉、黛玉、宝钗分别住进怡红院、潇湘馆和衡芜院)
二、(9分,每小题3分)
D(A“因受技术局限性和不成熟影响以及缺乏与安全技术配套的技术而产生的风险”只是“技术风险”的一个原因,即“技术本身的原因”;B“有必然的关系”错,原文是“就有可能减少”;C“人类的科学理性和盲目乐观”错,原文是“人类过分相信自己的科学理性”和“片面的乐观主义”。)
8.B(根据第三段“事实上,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使我们真正置身于后果严重的“风险社会”中。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可知)
9.B(这种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可能会产生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的危机和无序。)
三、(9分,每小题3分)
10. B值:遇到。
11.C(A.则:连词,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却”;
B.于,介词,“在”;C.以,介词,“用”,连词,连接手段和目的,相当于“来”;D. 连词,表修饰。)
四、(28分)
13.(12分)
(1)行医,不过是一门技艺而已,现今却跟将、相比长短而争高下,难道不重要吗?(“夫医一技耳”“絜短长”“ 共低昂”“
得无”各1分。)
(2)所以从今而后从头到脚,能够给予生命的乐趣,哪个部位不是何公赐予的呢?( “循顶至踵”“与 ”“孰”“所赐”各1分
(3)我凭借其医术品行以医治天下人之心,也许可以此感谢何公啊。(“不肖”“ 庶几”“ 有以”“ 谢”各1分。)
14(8分)(1)“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花人格化,(1分)既刻画出梅花疏影横斜的姿态,(1分)同时又写出它(也是诗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硬挺精神──耿直的傲骨。(2分)
(2)①在构思上此句设置悬念,引出设问;②在感情上此句突出了诗人感到仕途艰险,渴望退隐归家,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归兴”。
(每点2分,共4分。)
15.(8分)
(1)别有幽愁暗恨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
(2)登白薠兮骋望&&&
鸟何萃兮蘋中
(3)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4)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每空1分,每错漏添一字,该空不给分。)
五、(21分)
16.清幽的竹林是小说情节发生的典型环境,为小说渲染了一种清新悠远、静穆空灵的意境;(2分)竹林烘托了出人物形象,沉静质朴、高洁坚韧的竹子是三姑娘品格的象征;(2分)人物形象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富有诗意。(2分)
17.“我”是三姑娘命运起伏变化的见证人,(1分),“我”的叙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1分)“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1分)以“我”的视角出现有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1分)
18.相同:三姑娘和翠翠都是美丽纯朴、善良乖巧,容易害羞的女孩子。(1分)她们都对长辈有着浓郁的感情(1分),都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1分);不同:翠翠耽于梦想,敢爱敢恨;(2分)而三姑娘更加恬静温柔,含蓄内敛。(2分)
19.B D(B项“冷静的笔调”错,全文笔调是怀旧、怅惘的;D项鸟儿的晚歌渲染了三姑娘母女寂寞的心境,推动了情节发展。)
六、(15分)
20.(1)不符合作品的主题,扣6分;
(2)四种描写每缺一种扣3分;
(3)与原文语言风格不一致扣3分;
(4)篇幅不足,每少20字扣1分。
七、(50分)
21.参照2011年江西高考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智者曾经说,不做相就做将,而医生则兼具二者的特点。相使国家长治久安,医生让人健康长寿,他们的初衷是一致的。相在变乱未发生时防之于未然,将在预设的作战方案中因势变动,医生通过肌理的细微变化推知病变的发生,他们的智力也是一样的。行医,不过是一门技艺而已,现今却跟将、相比长短而争高下,难道不重要吗?
我曾经心里仰慕何承云的医术,何公以医术世传其家,家有医学藏书,都是些医经禁方,很多密不可传。何公继承家业而研读这些医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改动,以古代的方法加以检验,医术越加精良,而他的名声越加显扬。因为这个缘故,他被起用为景王府里的御医,驰名于吴楚之间!不久何公归故里,乡里生病而依赖他救治痊愈者,人满为患。各地来学医者,把道路都堵塞了。何公不问他们家境贫富还是来自远近,只要有求则允诺,只要来投靠则接纳。所以上至官员,下至百姓之家,每次见到何公,必拱手敬礼,尊称仁人之类。
万历八年秋,我患病三个多月,差点病死,而同时遭遇母亲去世,内有丧母之痛煎熬,外有病患虚热缠身,当时命悬一线,以为只有死了。在我患病恍惚中有人把我的病情告诉了何公,在此时,我还不认识何公。等何公来了以后,按脉查病,洞察我的病情如烛火白日,投下药饵一试,随手药到病除。所以从今而后从头到脚,能够给予享受生命的乐趣,哪个部位不是何公赐予的呢?
然而,何公不止是与将相相等也,将、相不如何公的有三个方面。将和相地位尊贵傲慢,每每凭借自己富贵之势羞辱贫贱之家,对疾苦之人更无心过问;而何公以医药之术惠及到普通的百姓。这是他们不及何公的第一个方面。将相虚占爵位和俸禄,以空洞无用的虚文欺罔君主,做事不尽职;而何公对待别人如对待自己,医治病人如同医治自己的家人,施德不望回报,回报不求丰厚。这是他们不及何公的第二个方面。不贤的将相,或者设计陷害好人,或者偷偷算计豪杰,以达到私心,而何公对于贤士大夫,恤惜调护,竭尽其技能,大有扶植进人的仁心。这是他们不及何公的第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何公可以施行于一乡,却不能把它施行与整个天下。他日如果我得到重用,则将效法他的做法而推广它,何公凭借其医术医治我的身体,我凭借其医术品行来医治天下人之心,也许可以此感谢何公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省南昌市公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