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省份高考 诗歌鉴赏选择题考选择题

2016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考纲解读及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6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考纲解读及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
&&&&&&&&&&★★★
2016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考纲解读及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
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考纲解读及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语文部分
一、高考语文命题原则
1.有利于语文课程改革;
2.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作用;
3.考查学生对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4.考查学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5.符合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
6.利用高考命题正面导向功能,推动课程改革。
二、高考语文考核目标与要求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三、高考考纲对比
2016年高考语文考纲、题型示例与2015年高考语文考纲、题型示例完全一致。考纲不变,命题形式未必不变。命题形式的变化并不代表超纲,命题变化是合理合规的。如2014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文言断句,成语辨析;2015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文化常识,古诗、小说与课文勾连,任务指令型作文;等等。纵观近三年全国卷题型,不难看出,考纲不变,命题形式却逐渐变化。
四、近三年考点对比
1.全国Ⅰ卷
&&&&&&年份
论述类文本阅读
1.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2.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3.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1.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
2.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3.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1.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
2.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3.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文言文阅读
1.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2.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
3.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1.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2.文言断句能力
3.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1.文言断句能力
2.理解分析能力
3.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古诗词鉴赏
1.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2.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1.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2.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1.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2.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默写名篇名句
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
1.分析与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
2.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技巧的能力
3.鉴赏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作品意蕴的能力
1.分析与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
2.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技巧的能力
3.鉴赏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作品意蕴的能力
1.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2.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技巧的能力
3.鉴赏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
1.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4.理解探究能力
1.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4.理解探究能力
1.筛选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对主要观点和文章特色进行鉴赏评价的能力
2.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对文本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
4.对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
1.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2.判断病句(结构性错误)的能力
3.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4.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5.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1.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2.判断病句的能力
3.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4.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5.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1.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2.判断病句的能力
3.语言表达衔接得体的能力
4.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5.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进行图文转写的能力
2.全国Ⅱ卷
&&&&&&&年份
论述类文本阅读
1.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2.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3.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
2.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
3.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
2.对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
3.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
1.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2.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
3.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1.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2.文言断句能力
3.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4.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1.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
2.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3.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4.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古诗词鉴赏
1.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2.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1.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2.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1.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2.鉴赏文学作品时归纳内容要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默写名篇名句
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
1.分析与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
2.理解和分析小说的细节描写
3.概括、分析和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综合探究文学作品的能力
1.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2.从叙述故事、描写人物等方面,把握文学作品艺术构思的分析鉴赏能力
3.概括、分析和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4.综合探究文学作品的能力
1.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2.鉴赏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3.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着重考查考生体会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并综合起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4.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
1.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
4.综合探究能力
1.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3.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
4.综合探究能力
1.筛选并整合文中相关信息的能力
2.对文章内容分析综合的能力
3.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的能力
4.对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
1.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2.判断病句(结构性错误)的能力
3.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4.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5.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1.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2.判断病句的能力
3.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
4.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5.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1.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判断病句的能力
3.语言表达方面选用句式,实现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
4.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5.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进行图文转写的能力
五、试题特点
六、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趋势
1.论述类文本阅读
近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有文艺论文与史学论文交替轮换的趋势。2014年,全国Ⅰ卷是文艺论文,全国Ⅱ卷是史学论文;2015年,全国Ⅰ是史学论文,全国Ⅱ卷是文艺论文。2014年、2015年的文艺论文,都属于美学论文,且都与学生阅读密切相关;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
&&&综观近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考查的重点是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文言文阅读
&&选材上,二十四史材料仍然是热点,但是,不应忽视二十四史以外的材料,因为属于“典范的文言文,文字较为浅易”的文言材料还有很多。
&&&2015年高考卷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的考查。高考命题组把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是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市场上很多高考应试资料,罗列所谓古代文化知识清单,全面铺开,来个“地毯式”的“扫荡”,极大地增加了考生的负担,而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今后的文言文阅读,应会少一些知识性的考查,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
3.古诗词鉴赏
选材上,唐宋诗词仍然是热点。2015年最大的变化是全国Ⅰ卷的第8题要求比较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这道题同样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考生应当熟悉。全国卷古诗词的问题设计的特点是忠于文本内容和考查一般诗歌技巧。
4.名篇名句默写
应当会延续2015年的形式,即给出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考生能更好地理解要背诵的篇目,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
5.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材上,小说仍然是热点。2015年全国Ⅰ卷一反往年选名家名篇的特点,选取了非名家的名篇。这样做,可以降低难度,使其与另一类选考文本的阅读难度达到平衡,还可以拓宽选材视野。2015年全国Ⅱ卷从长篇作品中截取一个段落,解决了短篇作品的适用局限问题,扩大了选材范围。这些信息都表明,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在悄悄地变化,应引起注意。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2015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大的变化就是全国Ⅱ卷的第(4)小题,要求比较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精神困境的根源上的异同。这是有意识地突出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6.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6年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是众人争议的焦点。事实上,2015年全国卷的选材已有较大的变化。2015年全国Ⅰ卷《朱东润自传》是从不同的章节中节选、删减组成的,文本已属于“非连续性”文本。2015年全国Ⅱ卷《将军赋采薇》,文本是从五篇不同的文章中节选、删减组成的,文本本身也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这些信息都表明,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发生了显著变化,应格外重视。而除了传记,访谈(归入新闻类)、调查报告具有鲜明的非连续材料的特点,不能忽视。据此可知,2016年的实用类文本,无论选什么材料,最后整个文本都是非连续材料,也可能是多个体裁的材料结合在一起。
&&实用类文本阅读在设题上的变化也很明显,2015年全国Ⅰ卷第(3)小题涉及文章的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这无疑增加了难度,扩大了考查点;2015年全国Ⅰ卷第(4)小题在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对考生的收获的考查。重视学生本体对材料的收获和启示,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合。
7.语言文字运用
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使人们的思维碎片化、绝对化,表达程式化。高考语文命题应发挥导向功能,进行积极引导。高考语文在语用这一板块上侧重考查表达的逻辑性、严密性。
&&&词语、病句、连贯、补写都突出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图文转换则突出表达的严密性。语用的考查形式很多,也可以很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强化逻辑思维、表达的严密性是不变的。
2015年出现的任务指令型作文仍然是热点题型。在内容上,贴近生活,从平凡生活中立德树人;在思想上,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强调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复习备考时,应强化理性思维,摈弃宿构、模式化作文。
2016年的高考作文的任务指令会越来越清晰,比如(这里仅仅是举例说明什么是清晰的任务指令):(1)每一个成就是否会带来新的挑战?(2)在过程中享受奋斗的美好,你有这样的体验吗?(3)我们大家都以为出名能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都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把出名当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七、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人们多有回归课本的呼吁,但是很难落到实处。究其原因,还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作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对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但是多数教师未能真正领略其精神实质。“举一反三”,没有把“一”学好,就去反“三”。表面上看,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不如理科联系紧密,实则不然。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是全国卷),与教材的联系是紧密的。这就是课文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回归课本,用好教材,应成为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
2.坚持积累。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篇文章,都是语文大厦的根基。离开了这个根本,语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来,一些新潮的教学思维、方法大行其道。语文积累这个古老习惯被遗弃。各种速成方法、诀窍被奉为圭臬。殊不知,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急不得。只有老老实实,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
3.倡导读书。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阅读,视野与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高中学子,特别是高三学生视读书为累赘,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语文的内在规律不像理科那么明显,不经历大量阅读,难以获知其规律。语文试题要重视第一感觉,而感性思维能力只有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才能形成。多读书,经典书籍、时文都应当有所涉猎。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提升思维。
4.重视训练。教育本身就是训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作文,离不开训练。反对题海战术,不等于排斥训练。离开了训练,语文就会生疏。这个训练是科学的训练,不是盲目地做题。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和研究员应当首先跳出题海,按基础、经典、创新三个层次从题海中精选习题,提高备考效率。做题应当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没有相关文章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电 子 课 文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 关 教 案 ★
★ 相 关 课 件 ★
★ 相 关 练 习 ★
★ 教 学 参 考 ★
★ 课 外 拓 展 ★
本页显示的是本站语文备课资源:2016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考纲解读及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已分享次。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版本划分
  日-7日,全国普通高考命题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了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的命题方向,明确了分省试卷的使用类别,对指导普通高中教学适应全国卷意义重大。
  现将会议主要精神传达如下:
  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命题工作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看齐意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持续深化“一点四面”的考查。
  命题工作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有新,确保平稳过渡。
  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将命制甲、乙、丙三类试卷(海南卷除外,仍由国家考试中心为海南省单独命制)。
  在2015年甲卷(全国II卷)、乙卷(全国I卷)的基础上,新增丙卷。
  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
  2016年,重庆和四川、广西、陕西考生将使用丙卷。其他省份还保持原来的甲卷(全国II卷)与乙卷(全国I卷)使用情况不变。
  精神解读:什么是对“一点四面”的考查?
  教育部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如何备考全国甲、乙、丙卷?
  语文:着重考查阅读理解,偏向考查考生的思辨性
  在语文考试上,文言文断句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名篇名句语境补写题、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实用类文本关联探究题、图文转换题、事件类材料写作题(含时事类材料、故事类材料、应用文)等7类新题型,值得考生高度关注。
  全国卷在字音字形上考的比重较少,着重考察阅读理解。在题型上全国卷更重视考察语言表达能力,语境更贴近生活,经常出现仿句、图文转化、作文等题型,比如给一段留有空白的文字,让考生补充完整,或者给考生一些标识图、图标、漫画,让考生用文字表述,等等。同时,全国卷的作文更偏向考验考生的思辨性。
  掌握传统文化的能力-这种考题能够反映考生文化积累的差异,建议同学们应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多记忆。
  数据、图表阅读的能力-同学们要紧跟新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培养自己数据阅读的能力不仅会读文字材料,还能够学会分析数据、图表。
  说理辨析能力-在语文课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说理辨析能力,以增强作文的逻辑性,学习的思辨性。
  数学:不仅考查学生基本知识,更考查基本思想和基本体验
  数学学科全国卷强调“能力立意”,文、理科学生均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其推理论证、运算、空间想象、数据处理以及应用和创新能力。
  全国卷的题目更侧重于创新,有情景创新、情境多样、思维灵活的特点,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考察了学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体验活动,这要求老师要尽快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提高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探究能力-注重培养自己逻辑思维的系统性,多思考、多创新,在实践中探究学习、发散思维。
  实践应用能力-应多多关注现实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学着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解决。
  掌握数学传统文化能力-学生们要多了解我国优秀的古代数学,体会数学知识方法在认识现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注重英语阅读理解和基础知识的运用,客观题比例较大
  全国卷的题型为听力、阅读、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和1篇作文。取消了很多省份会有的单项选择,阅读包括了“四选一”和“七选五”的题型。
  考题更注重英语阅读理解和基础知识的运用,客观题比例较大。对学生而言,最大的难度还是适应全国卷的题型,学生既要注重基本词汇、语法的知识掌握,还要注重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多浏览英语广告、多看英文杂志,都大有裨益。
  表达能力-加强自身语言表达上的锻炼,多在实际中练习英语。
  学以致用的能力-2015年全国若干套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都选取了夹叙夹议的英语文章。切勿把自己的英语学成了单纯的“单词语言”,只会学,不会用,在积累了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阅读简单的英语书籍,或看英语新闻等节目,在实际运用中丰富掌握。
  文综: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2015年全国卷文综的试题中加入了很多涉及时事政策的内容,涉及党和国家提出和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等战略。试题展现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和综合实力,彰显民族自豪感,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具体任务过程中自然流露的价值取向,体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仅如此,文综试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呵护学生的个性思考与表达。首先学生需要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适切的角度,充分调动已有知识进行阐释与论证,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掌握时事政策的能力-同学们不能将知识局限于书本,应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自身价值观的培养,养成平时多看新闻、看报纸的习惯,提高对时事政策的掌握能力。
  个性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
  理综:在如何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作了新尝试
  2015年全国卷理综试题提供的信息来源丰富,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试题对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如何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作了新的尝试。一些题目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考生只有在平时动手做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迅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当今信息社会下,对信息提取、加工的能力十分重视,提高自己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
  创新能力-重视个人创新能力的持续培养,关注科学事实,重视实验现象,而不是囿于实验结果,自觉培养开放的思想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艺术生服务平台欢迎您的关注如若不能识别
可加微信号∶yssfwpt(长按可复制)
图片文字来源∶互联网 版权归作者所有&禁止商用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等级:书童 |
热门搜索:、、、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快捷导航: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二)
来源:233网校&&日&&&【关注233网校,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
已有1625人加入
第3页:诗歌鉴赏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清平乐张 炎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①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②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 ①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无根墨兰,宋亡后,隐居苏州,不仕。②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8.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兰花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片分别从形和神两方面来描写兰花。前两句从画中墨兰的形态入手,写出此兰花和作者以往见到的兰花不同,突出了墨兰超凡脱俗的特点。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映衬的手法,借“烟水茫茫”的环境来映衬墨兰“无处说”的孤独,借“西湖残月”的清冷来衬托墨兰的孤高寂寞。(从正、侧面描写,对比联想等角度合理分析,亦可)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下片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片写坚贞芳香的兰花只该生在深山,绝不与那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即便在画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愿飘到人间。作者借对兰花的礼赞,既赞颂了郑思肖隐居不仕的坚贞气节,又表露了作者不慕流俗的高洁情怀。(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词,本词将兰花的清影勾勒得分外鲜明。如果说郑思肖所画的无根之兰别有傲骨,象征了爱国之士的赤子之心,那么张炎的这株兰,更是遗世独立。幽兰生于深山,脱俗于红尘。该词的上片主要从形和神两个方面描写兰花。“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是说这株兰花与以往见到的是不相同的,以此突出该兰花超凡脱俗的特点。“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中“无处说”使用拟人手法,并且这两句主要通过衬托手法来突出墨兰的特点。下片则重点突出兰花生长在深山之中,绝不会与那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留得许多清影”是指把清影留在画上,“幽香不到人间”是说它的幽香不愿飘到人间。由此可知作者既赞颂了郑思肖的坚贞气节,又表达了自己孤傲高洁、不慕流俗的情怀。  【原味翻译】 寥寥几笔疏兰,与以往见到的大不相同。面对着茫茫山水无法诉说,更无心去赏那西湖风月。坚贞芳香的兰花只该生在深山,它与那纷乱肮脏的尘世毫不相干。兰花的清影留在山中,幽幽香气却不愿飘到人间。
&&&&这里都是一群为明天奋斗的热血青年:
&&&&热点关注:  &&&&小编精选:&&&&
来源:233网校-责编:mindy&&&
热点 会计类 职业类 外语类 其他类
7月14日 13:10
14年云南成人高考报考流程一、&&&&&...
6月26日 18:3
& & 宇宙无穷,天体无穷,敢问如何学习地理呢?特求宝贵意见!!!!!
6月22日 15:25
看下面回复一定对你有帮助
6月9日 17:13
点击查看:2014年各省高考试题 在线估分 网友交流  内蒙古2014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6月7日 21:30
&&&&&& 基础?实践?素质...
6月7日 21:19
【总结一下今天各省高考数学的难度】广东文数超简单理数大题难;湖北很简单很简单;福建不能再简...
6月7日 21:12
点击查看:2014年各省高考试题 在线估分 网友交流 2014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word...
20道 20道 20道 20道 20道 20道 20道 20道 20道 20道
30元状态:已结束15元状态:已结束1元状态:已结束1元状态:已结束0元状态:已结束0元状态:已结束0元状态:已结束
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免费文件类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歌鉴赏选择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