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中小三个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求水池,他们的边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没在水中中和小水池里,两个水

【有大、中、小三个正方体水池,他们的内边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浸没在中、小水池里,两个】-突袭网
10:12:41【 转载互联网】 作者: &&|&责编:李强
&&&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有大、中、小三个正方体水池,他们的内边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浸没在中、小水池里,两个"相关的问题,突袭网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有大、中、小三个正方体水池,他们的内边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浸没在中、小水池里,两个"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水池的水面各升高6厘米和4厘米,如果将这两堆碎石都浸没在大水池里,大水池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保留整厘米数)===========突袭网收集的解决方案如下===========
解决方案1:两堆碎石的体积和:300×300×6+200×200×4=70 0000立方厘米水面升高:70 0000÷(600×600)≈2厘米解决方案2:谢谢解决方案3:升高5.5厘米解决方案4:6米=600厘米3米=300厘米2米=200厘米(300×300×6+200×200×4)÷(600×600)≈2厘米
12345678910有大中小三个正方形水池,他们的边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没在水中中和小水池里,两个水写出原因_百度作业帮
有大中小三个正方形水池,他们的边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没在水中中和小水池里,两个水写出原因
啥东西啊这是,有大中小三个正方形水池,他们的边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没在水中中和小水池里,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了6厘米和4厘米,若将这两堆碎石都沉没在大水池里,大水池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沉在中池的石头有3×3×0.06=0.54立方米,沉在小池的石头有2×2×0.04=0.16立方米,那么石头总共有0.7立方米.所以升高了为0.7/36×100=1.94厘米.
为啥我看不到完整的题目呢?汇总贴(冲刺国考),行测80+巧用技巧数算分享,火热顶起!!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Pages: ( 2 total )
汇总贴(冲刺国考),行测80+巧用技巧数算分享,火热顶起!!
二哥继续整理国考数算,怒赞老师的解题方法,你们的回帖就是对我的支持!赶紧下载!
[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4089][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4063][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4019][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4018]&&&&[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3810][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3809] [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3837][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3865] [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3876][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3898][不需要使用附件插入,本句可以编辑删除363945] [attachment=363959] [attachment=364016] [attachment=364017] [attachment=364061][attachment=364062][attachment=364088][attachment=364296][attachment=364297][attachment=364298][attachment=364472]
:[表情] 我先看看&(14-10-10 15:20)&你的回复就是对我的支持,我那时老师给我们练笔用的,真心不错呀!!
留个脚印先,还有10月11号的吗?
:留个脚印先,还有10月11号的吗? (14-10-10 16:21) 有的,明天更新
10月11日数算已更新,可自行下载
10月9号第一题对吗 ????某餐厅开展“每消费50元送饮料一瓶”的活动,某办公室的自愿一起去该餐厅吃饭,每人花费18元,餐厅赠送了7瓶饮料。问去吃饭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A.17 B.19 C.21 D.23答案C7瓶饮料至少花了350元最多400元,一共至少有350/18=19余8即20人,最多有400/18=22余4,符合题意的21 400不就8瓶了吗&& 最多花了399元&&&& 399/18 = 22......3&& 应该是22人吧
开始深度复习了!!!!感谢楼主
:开始深度复习了!!!!感谢楼主&(14-10-11 12:12)&不客气
:10月9号第一题对吗 ????某餐厅开展“每消费50元送饮料一瓶”的活动,某办公室的自愿一起去该餐厅吃饭,每人花费18元,餐厅赠送了7瓶饮料。问去吃饭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A.17 B.19 C.21 D.23答案C7瓶饮料至少花了350元最多400元,一共至少有350/18=19余8即2 ..&(14-10-11 11:19)&按照极值可求出满足条件的人数为20、21、22人,题目提问的是可能多少人,核对选项选21!请采纳
13日数算已更新,欢迎下载,国考公告即将出炉,嗨起来吧!
多谢楼主分享
:多谢楼主分享 (14-10-13 11:16) 打包拿走吧!每天都有更新的
请问楼主,10.12第一题为什么最后一步是除以6?
:请问楼主,10.12第一题为什么最后一步是除以6?&(14-10-13 11:21)&由题干可知100~200度2个月;200度以上1个月(这个可以理解吧?),当100~200度尽量少,且两个月都满足最小,200度尽量多时能满足最少用电数(因为花费相同电费,单价不同,用电数不同),因此可假设最少电为X+100,X+100,则200度以上为2X+200。完整列式是100*0.5+100+0.5+100*0.5+100*1=250,故1*X+1*X+2*2X=120,6X=120,X=20!!!或者这两理解:X+100产生的电费是:100*0.5+1*X&&&&&&&&&&&&&&&&&&&&&&&&2X+200产生的费用是:100*0.5+1*100+2*2X&&也可得出X=20理解了么??么么哒!欢迎交流!!!!!
为充分考虑手机党考生,二哥决定在发帖区每日更新附件供考生下载,同时在评论区PO题方便手机用户看题!!明日起二哥会将12日起所有题目陆续在评论区更新,欢迎查阅!
谢谢楼主,辛苦了
多谢楼主分享
10月12日数算:1.某餐厅开展“每消费50元送饮料一瓶”的活动,某办公室的自愿一起去该餐厅吃饭,每人花费18元,餐厅赠送了7瓶饮料。问去吃饭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A.17 B.19 C.21 D.23答案C7瓶饮料至少花了350元最多400元,一共至少有350/18=19余8即20人,最多有400/18=22余4,符合题意的21 2.一个办公室有2男3女共5个职员,从中随机挑选出2个人参加培训,那么至少有一个男职员参加培训的可能性有多大?( )A.60% B.70% C.75% D.80%答案B求反面一个都没有的情况是C3(2)/C5(2)=3/10,至少有一男的概率为7/10,选B 3.要将浓度分别为20%和5%的A、B两种食盐水混合配成浓度为15%的食盐水900克。问5%的食盐水需要多少克?( )A.250 B.285 C.300 D.325答案C十字交叉&&&& 20&&&&&&&&&& 10&&
&&&&&&&&&&&&&&&& 15&&&& &&&&&&&&&&&&5&&&&&&&&&&&&5&&&&&& A、B比例为2/1,一共900,需要5%的有900/3=300
10月9日数算:(4-9题)4.如果不堆叠,直径16厘米的盘子里最多可以放多少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体?( )A.1 B.2 C.3 D.4答案C验证3个是否符合题意,8^2-6^2=28>5^2,两个正方形低于圆心高度大概5+,5+8>6+5,即可以放下3个正方体。 5.一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公里。一条船以恒定的速度逆流航行6公里后,再返回原地,共耗时2小时(不计船掉头的时间)。请问船逆流航行与顺流航行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A.1:3 B.2:3 C.1:2 D.1:4答案A调和平均数,2(v+4)(v-4)/(v+4+v-4)=12/2v=8,12/4=3/1 6.从钟表的12点整开始,时针与分针的第一次垂直与再一次重叠中间相隔的时间是( )。A.43分钟 B.45分钟 C.49分钟 D.61分钟答案C用比例,一个小时60分钟,分针追了时针360°-360°/12=330°,那么要追270°需要&&&&&&60&&&&&&330°&&&&&&&&&&X&&&&&&270°&&&& 解X=49 7.某超市奶糖每斤15元,酥糖每斤13.5元,水果糖每斤10元,现超市促销,把4斤奶糖、5斤酥糖和6斤水果糖搭配成什锦糖,且什锦糖价格为各种糖搭配后价格的80%,现小王买了36块钱的什锦糖,问按搭配比例,他买到了多少奶糖?( )A.O.96斤 B.2.4斤 C.3斤 D.3.6斤答案A一共是4+5+6=15斤什锦糖,15*4+13.5*5+10*6=187.5,每斤为187.5/15=12.5,八折为10元,36块能买3.6斤,15斤—》4斤奶糖,3.6斤—》x&&x=0.96斤 8.两家工厂生产相同规格的运动上衣和运动裤,A厂每月用12天生产运动上衣,18天生产运动裤,每月总共可生产8640套运动服。B厂每月用16天生产运动上衣,14天生产运动裤,每月能够生产6720套运动服。两家厂商为提高效率联合生产后,每月(按30天计算)最多能够生产多少套运动服?( )A.15360 B.16780 C.17280 D.21600答案CA厂每天可生产上衣0件,每天可生产裤子0件;B厂每天可生产上衣0件,每天可生产裤子0件。要使产量最高,就要根据其生产效率安排生产。可安排A厂主要生产上衣,B厂只生产裤子,30天裤子生产了14400件,A生产了天,剩余10天生产尽可能多的套数效率比等于时间反比720/480=3/2,A厂生产 上衣4天裤子6天,一共4*720=2880套,一共有17280套。
10月9日数算:(10-15题) 10.某单位订阅了30份学习材料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 (&&)A.7&&&&&&&& B.9&&&&&&&& C.10&&&&&&&& D.12&& 答案C插板,先分8份,一共24,30-24=6一共有C5(2)=10种 11.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都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都有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A.120&&&&&& B.144&&&&&& C.177&&&&&&&&D.192 答案A公式,参加考试的有63+89+47-46-2*24=105,调查的有105+15=120 1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C.12&&&&&&&& D.15 答案D甲一次可坐50人,乙一次可坐45人,假设全在甲教室举办,一共1350人,实际少了人,则在乙教室举办了60/5=12次,在甲教室举办额15次 13.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A.21&&&&&&&&&&B.24&&&&&&&& C.17.25&&&&&&D.21.33 答案A用水最多,则价格最低的情况,明显两个月不能再5吨以下,用10吨水需要4*5+6*5=50元,,两个月100元,多8元,多用了1吨水,一共用了21吨水 14.一公司销售部有4名区域销售经理,每人负责的区域数相同,每个区域都正好有两名销售经理负责,而任意两名销售经理负责的区域只有1个相同。问这4名销售经理总共负责多少个区域的业务?(&&)A.12&&&&&&&&&&&&&&B.8&&&&&&&&&&&&&& C.6&&&&&&&&&&&&&&&&&&&&&& D.4答案CC4(2)=6 15.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A.12%&&&&&&&&&&&&B.13%&&&&&&&&&&&&C.14%&&&&&&&&&&&&&&&&&&&&D.15%答案C进价与1+利润率成反比,进价比为100/95=20/19,1+利润率比为19/20,1份是6%,上月为114%,即利润为14%
10月9日数算16-20题:16.一位长寿老人生于19世纪90年代,有一年他发现自己的年龄的平方刚好等于当年的年份。问这位老人出生于哪一年?(&&)A.1894年&&&&&& B.1892年&&&& C.1898年&&&&&&D.1896年答案B年龄的平方那年在20世纪中间,43的平方为1849,不符合,45的平方为2025也不符合,只有44符合,所以年龄为44的平方减44等于1892。 17.科考队员在冰面上钻孔获取样本,测量不同空心之间的距离,获得的部分数据分别为1米、3米、6米、12米、24米、48米。问科考队员至少钻了多少个孔?(&&)A.4&&&&&&&&&&&&B.5&&&&&&&&&&&&C.6&&&&&&&&&&&&&&&&&&&&D.7答案D因为任意两段距离不能组成三角形,即要形成N段距离,至少要有N+1个孔,即为7个
19.某机关20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60分,20人的平均成绩为88分,及格率为95%。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问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A.88&&&&&&&&&&&&B.89&&&&&&&&&&&&C.90&&&&&&&&&&&&&&&&&&&&D.91答案B由题得有一人不及格,若第十的最低,则其他人尽可能高,前9的为100、99、98.。。。92,一共比平均分高了100-88+99-88+。。。92-88=72分,最后一名59比平均分低了29分,剩余10名平均分比整个平均分低72-29=43分,如果第10名为88,往下数9个,一共低了9*10/2=45分>43,最大的往上加1,第10考了89 20将进货单价为90元的某商品按100元一个出售时,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如果每个涨价1元,其销量就会减少10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售价应定为(&&&&)。A. 110元B. 120元C. 130元D. 150元答案B设涨了a元,利润=(10+a)(500-10a)=10(10+a)(50-a)最大,10+a=50-a,a=20,定价为120
好贴顶起来
10月10日数算(2-10题)2、训练时,若干名新兵站成一排,从一开始报数,除了甲以外其他人报的数之和减去甲报的数恰好等于50,共有多少名新兵?A.10&& B.11&& C.12&& D.13答案Bn(n+1)/2-2X=50,n^2+n-100=4X,带入得n=11,X=8 3、某个三位数的数值是其各位数字之和的23倍。这个三位数为A.702&& B.306&& C.207&& D.203答案C带入法,ABCD各个数和为9995,分别乘23,位数只有C符合 4、某校的学生总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班35人,统计员提供的学生总数比实际总人数少270人,原来,他在记录时粗心地将三位数的百位与十位数字对调了,该学校学生总数最多是多少人?A.748&& B.630&& C.525&& D.360答案B因为平均每班35人,因此总数一定是5和7的倍数,据此排除A和D,将B、C代入,均符合。因为所求为“最多”是多少人,因此选B 5、某生产车间有若干名工人, 按每四个人一组分多一个人,按每五个人一组分也多一个,按每六个人一组分还是多一个,该车间至少有多少名工人?A.31&& B.41&& C.61&& D.122答案C减1后能被456整除,只有C符合 6、某单位食堂为大家准备水果,有若干箱苹果和梨,苹果的箱数是梨的箱数的3倍,如果每天吃2箱梨和5箱苹果,那么梨吃完时还剩20箱苹果,该食堂共买了多少箱梨?A.40&& B.50&& C.60&& D.80答案A若果按每天2箱梨和6箱苹果吃最后刚好吃完,5箱则剩20箱,即吃了20次,一共有2*20=40箱梨 7、父亲今年44岁,儿子今年16岁,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的8倍时,父子的年龄和是多少岁?A.36&& B.54&& C.99&& D.162答案A父亲年龄和儿子的年龄和能被9整除,且不能大于44+16=60,排除CD,带入AB答案A 8、甲、乙、丙三个游泳运动有在一起练习滑冰,已知甲滑一圈的时间,乙、丙分别可以滑一又四分之一圈和一又六分之一圈,若甲、乙、丙同时从起点出发,则甲滑多少圈后三人再次在起点相遇?A.8&& B.10&& C.12&& D.14答案C甲乙丙的速度比为12:15:14,则最后12圈相遇 9、从一块正方形木板上锯下宽5cm的一个木条后,剩下的长方形面积是750cm2,锯下的木条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25&& B.150&& C.152&& D.168答案B750+X=一个平方数,只能B 10、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乙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乙地,如果希望中午12点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A.11千米/时&&&&&& B.12千米/时&& C.12.5千米/时&&&&&&&& D.13.5千米/时答案B速度比为2/3,时间比为3/2,差1份=2小时,所用时间为6小时和4小时,设路程为60,中午12点到用了5小时速度为60/5=12
:非常感谢&(14-10-20 14:06)&快快打包领走吧
马克 谢谢楼主
心情瞬间变好了,打起精神好好复习,谢谢楼主
:心情瞬间变好了,打起精神好好复习,谢谢楼主&(14-10-22 21:31)&继续加油
辛苦了,谢了
10月10日数算(11-20题)11、已知甲、乙两种产品原标价之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产品8折促销,乙产品提价10%,调价后,甲、乙两种产品的标价之和比原标价之和提高了4%,则乙产品的原标价是多少元? A.20&&&&B.40&& C.80&& D.93答案C用十字&&&&&& -20&&&&&&&&&&6 &&&&&&&&&&&&&&&&&&&&4 &&&&&&&&&&&& 10&&&&&&&&&&24&&&& 比例为1/4,则乙产品标价为100*4/5=80 12、有大、中、小三个正方形水池,他们的内边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在大、小水池的水中,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提高了1厘米和4.5厘米。如果将两堆碎石都沉在中水池的水中,中水池的水面将提高多少厘米?A.0.75&& B.2&& C.5&& D.6答案D底面积比为36:9:4,上升了1厘米和4.5厘米,体积比为36:18,中水池上升了(36+18)/9=6 13、黑色布袋中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袜子各三只,如果闭上眼睛从布袋中拿这些袜子,为保证拿到两双(每双颜色要相同)袜子,至少要拿多少只?A.5&&&&B.6&& C.7&& D.8答案B最不利原则,3种颜色袜子各拿3、1、1只,此时在拿1只可以满足。 14、对39钟食物中是否含有甲、乙、丙三种维生素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含甲的有17种,含乙的有18种,含丙的有15种,含甲、乙的有7种,含甲、丙的有6种,含乙、丙的有9种,三种维生素都不含的有7种,则三种维生素都含的有多少种?A.4&&&&B.6&& C.7&& D.9答案A公式法17+18+15-7-6-9+X=39-7,X=4 15、一次数学考试满分是100分,某班前六名同学的平均得分是95分,排名第六的同学的得分是86分,假如每人得分是互不相同的整数,那么排名第三的同学最少得多少分?A.94&&&&B.97&& C.95&& D.96答案D第三的最少,其他的尽量高,第一是100分第二是99分,分别高于平均分5、4分86分低于平均分9分,则其他3名平均分为95分,第三名最低为96 16、甲容器有纯酒精11升,乙容器中有水15升。第一次将甲容器中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和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中。这样甲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62.5%,乙容器中纯酒精含量是25%。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多少升?( )A.6B.5C.7D.8答案A第一次倒入乙后乙变为25%,则倒了5L,甲剩6L,第二次倒入甲容器用十字&&&& 100&&&&&&&&&&37.5&&&&&&&&&& 62.5&&&&&&25&&&&&&&&&&37.5&&&&比例为1:1,则倒入了6L 17、容器里盛满60升纯酒精,倒出若干后,用水加满,然后再才出比上次多14升的溶液,再用水加满。这时的纯酒精和水各占一半。问第一次倒出的纯酒精是多少升?A 6&&&&B 8&&&&&& C 9&&&&&&&&&&D 10答案D设x为第一次倒出了量,(60-x)/60*(x+14)+x=30在用代入法(60-x/60)*(x+14)肯定是整数排除
19.某村的一块试验田,去年种植普通水稻,今年该实验田的1/3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实验田的水稻总产量是去年总产量的1.5 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A.5:2 B.4:3 C.3:1 D.2:1答案A设去年总量为3,今年为3*1.5=4.5,都减2得去年1,今年2.5,则超级比普通等于5:2 20.某人登山,上山时每走30 分钟,休息10 分钟;下山时每走30 分钟,休息5 分钟;下山的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 倍。如果下山用了2 小时15 分,那么上山用的时间是( )。A.3小时40分&&B.3小时50分&&C.4小时&&D.4小时10分答案B下山用了2小时15分即135分,则135/(30+5)=3余30,一共走了4*30=120分,由于下山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下山用的时间与上山用的时间比为2/3,所以上山用了180分,中间休息了180/30-1=5次,上山用了230分,
10月11日(10题)1,某班45人参加一次数学比赛,结果有35人答对了第一题,有27人答对了第二题,有41人答对了第三题,有38人答对了第四题,则这个班四道题都对的至少有多少人?(&&&&) 解析:45个一共答对:35+27+41+38=141;要想四道题答对最少,那么答对3道的最多;用鸡兔,假设全对3个=45*3=135;那么四道题都对的至少141-135=6; 2,小赵,小钱,小李一起打羽毛球,每局2人比赛,一人休息,输的人下场休息。结束时统计,小赵休息了2场,小钱打了8场,小孙打了5场,则第9场是谁和谁打的? 解析:小赵休息了2场=肯定小钱和小孙打了2场;那么钱赵6场;孙赵3场;总场数6+3+2=11场;又小孙打了5场,人最多间隔1天就得出现,所2,4,6,8,10次参赛,那么第9场是赵钱。 3小明骑车去外婆家,原计划用5小时30分钟,由于途中有3又3/5千米道路不平,走这段路时,速度相当于原计划速度的3/4,因此,晚到了12分钟,请问小明家和外婆家相距多少千米?A.33&&&&&&&&B.32&&&&&&&& C.31&&&&&&D.34 解析一:5小时30分钟=330分钟;选项是33的倍数:解析二:速度比=4:3,时间笔3:4;那么1份等于12分钟;那么3又3/5千米用了3份=36分钟;时间比=36:330;那么总路程=18/5*330.36=33; 4,从1至个自然数中最多能取出多少个数,使得其中任意的两数都不连续且差不等于4?(&&&& ) 解析:我们列举1;3;6;8;11••••!发现两项差为2,3,2,3••••;除1外,5个数取两个,(1993-1)/5=398余2,1993刚好取;总数=398*2+2=798 5,小张、小王二人同时从甲地出发,驾车匀速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行驶。小张的车速比小王快,两人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同一地点,问小张的车速是小王的几倍?(&&)A. 1.5&&&&&&&&B. 2&&&&&&C. 2.5&&&&&&D. 3 解析:小张与小王第一相遇在M点,张和王走的路程总和为2L,第二次相遇张和王走的总路程还是2L,且小王第二次停在第一次相遇小张停的位置撒谎能够,所用时间相同,相同时间内小张走了2个小王的路程,所以速度比=2:1 6,有甲乙两个队伍分别由东西两地相向而行,匀速前进。甲队伍长度180米,速度是2米/秒。甲队的通信兵小王是队伍的最后一名,且从队尾赶到队头需时3分钟。已知小王从队尾跑到队头通信的过程中,在遇到一个乙队成员后,每20秒会迎面遇到20个乙队的成员。当小王完成通信任务后留在队头并和队伍一起前进。由此一来,小王每过25秒才会遇到20个乙队的成员。假设乙队各成员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乙队伍的行进速度为多少米每秒?A.1.8&&&&&& B.2&&&&&&&&&& C.3&&&&&&D.4.5 解析:小王从20s遇到20个人到25s遇到20个人;即时间比=20:25=4:5——》速度比=5:4;即小王的速度与队伍的速度差为1份;而小王的速度与队伍的速度差=180/180=1m/s;所以乙队伍+小王速度=5;而小王速度=1+2=3;所以乙队伍=2 7,有一个工程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若由甲工程队单独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工程队单独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四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三天,再由乙工程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A.10&&&&&&&&&&B.12&&&&&&&& C.14&&&&&& D.16 解析:由题意得甲3天的量=乙4天的量,A:A+4=3:4 =12:16;A=12 8.有一艘渔船,沿江而上。船上的渔民注意到,每隔10分钟就有一艘货船迎面向他开来,而每隔21分钟就有一艘客船由后面追上他。假设如果客船、货船和渔船的速度均保持不变,且两个港口发船间隔时间相同。已知客船速度是货船行驶速度的1.2倍,那么港口每隔几分钟发一次船?A.10&&&&&&&&B.14&&&&&&&& C.18&&&&&& D.22 解析:船间隔时间相同,所以t1:t2=1:1;客轮:货船速度=6:5;间隔距离差=6:5;即10(5+x):21(6-x)=5:6——》x=2,t1=t2=21*4/6=14; 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分钟行600米,预计40分钟到达,但行到一半路程时,汽车发生故障,用了5分钟修理,如果仍需在预定时间到达,每分钟应比原来快多少?A.25%&&&&&& B.30%&&&&&&C.33.3%&&&&&&&& D.36% 解析:T总=40分钟;开到一半用了20分钟;修理要5分钟;即从20分钟—》15分钟——》t1:t2=20:15,——》速度比=3:4;快了1/3=33% 10.某区有100个外语教师,其中懂英语的有75人,懂法语的有80人,还有懂俄语的若干,又知三门语言都懂的教师至少有5人,问懂俄语的老师有多少人?A.50&&&&&& B.60&&&&&&&&&&C.65&&&&&&&&D.70 解析:又知三门语言都懂的教师至少有5人——》可以推出100个教师至少参与了95*2+5*3=205个项目;懂俄语=205-75-80=50人
10月12日数算(1-10题)1,某市电价为一个自然月内用电在100度以内的每度电0.5元,在101度到200度之间的每度电1元,在201度以上的每度电2元,张先生家第三季度缴的电费370元,该季度用电最多的月份用电量不超过用电最少月份的2倍,问他第三季度最少用了多少度电?A. 300B. 360C. 420D. 480&&&&&&&&解析:0~100&& 100~200&&&&200~&&&&&&&&&&&&&& 0.5&&&&&& 1&&&&&&&&2&&&&&&&&&&&&&&&&50&&&&&&100&&&&&& 该季度用电最多的月份用电量不超过用电最少月份的2倍!又因为用了370元,100~200元2个月;200以上1个月;所以最少应该是2X+200,X+100;X+100当X=-0时;总费用100+50+50+50=250;剩下X=120/6=20,所以总度数=20*4+200+100+100=480
2,某饼店一种成本为1.4元的点心卖2元一份,每天没卖完的点心会在晚上8点后半价促销,全部卖完。已知一个月30天中,平均有15天每天晚上8点前可卖出100份点心,而其余15天每天晚上8点前只能卖出60份。如果饼店每天做的点心数量相同,一个月能够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元。A. 1080B. 1200C. 1320D. 1440解析:;卖的出:卖不出天数比=1:1且8点后卖出一份的利润=0.6&0.4;所以每天100份最好;利润=0.6*100*30-40*15=1200; 3.某机关共有干部、职工350人,其中55岁以上共有70人。现拟进行机构改革,总体规模压缩为180人,并规定55岁以上的人裁减比例为70%。请问55岁以下的人裁减比例约是多少?(&&&&)。A. 51%B. 43%C. 40%D. 34%解析一:原来55岁以下人数为350-70=280人,共裁减人数为350-180=170人。55岁以上的裁减人数为70×70%=49人,可知55岁以下的裁减比例为:(170-49)÷280≈43%。解析二:&& 55以下&&280&& x&&&&&&&&&&&&21.4%&&&&&&&&&&&&&&&&&&&&&&&&&& (350-180)/350=50%-1/70=48.6%&&&&&&&&&& 55以上&&70&& 70%&&&&&&&& -X+48.6%X=48.6-21.4/4=43%;解析三:假设全部都是70%,则350*0.7=245;多出245-170=65,是因为多减了65/280≈26%;则70-26=44%左右4,用混凝土铺设一条宽度为20米的马路,每两包水泥可以制造1立方米混凝土。使用现有的水泥,如果按照20厘米的混凝土厚度铺设马路,工程完成后剩余4600包水泥;如果按照50厘米的混凝土厚度铺设马路,就还缺5000包水泥。则这条马路长( )米。A. 800B. 850C. 920D. 1000解析:一条的马路是长度,宽度是不变量;体积之比=厚度之比=2:5,即3份=00包;则当厚度为20cm时需要2份=6400包;且每两包水泥能制造1立方米混凝土,则这条马路长=.2*2)=800米; 5,某一年中有53个星期二,并且当年的元旦不是星期二,那么下一年的最后一天是(&&&&)。A. 星期一B. 星期二C. 星期三D. 星期四解析:我们知道如果一年只有365天,则365/7=52余1;则元旦是星期二,不符合题意;则这一年为366天且最后一天为星期二;则下一年+1=星期三 6【例题】从0,1,2,7,9五个数字中任选四个不重复的数字,组成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四位数的差是( )。&&&&A. 8442&& B.8694&& C. 8740&& D. 9694 解析:最大9721-最小,选B&& 7【例题】一块试验田,以前这块地所种植的是普通水稻。现在将该试验田的1/3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田水稻总产量是以前总产量的1.5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平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之比是()。&& A. 5∶2&& B. 4∶3&& C. 3∶1&& D. 2∶1解析:设原来产量为1,超级与普通产量之比为K,则1/3*k+2/3=1.5 ,则k=5/2&&选A 8【例题】人工生产某种装饰用珠链,每条珠链需要珠子25颗,丝线3条,搭扣1对,以及10分钟的单个人工劳动。现有珠子4880颗,丝线586条,搭扣200对,4个工人。则8小时最多可以生产珠链( )。&&&&A. 200条&& B. 195条&& C. 193条&& D. 192条解析:看短板:珠子够195,线够195 ,搭扣:200 工时:192&&&&很明显192条,选D 9【例题】A、B两地以一条公路相连。甲车从A地,乙车从B地以不同的速度沿公路匀速率相向开出。两车相遇后分别掉头,并以对方的速率行进。甲车返回A地后又一次掉头以同样的速率沿公路向B地开动。最后甲、乙两车同时到达B地。如果最开始时甲车的速率为X米/秒,则最开始时乙车的速率为()。&&&&A. 4X米/秒&& B.2X米/秒&& C. 0.5X米/秒&& D. 无法判断解析:画图可知,以X米/秒走了一个全程,而以乙车的速率相同时间内走了两个全程,所以,乙车的速率是2X米/秒。选B 10【例题】有甲、乙两个项目组。乙组任务临时加重时,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此后甲组任务也有所加重,于是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此时甲组与乙组人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A. 甲组原有16人,乙组原有11人&&B.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6∶11&& C. 甲组原有11人,乙组原有16人&&D.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比为11∶16解析:根据题意,刚开始甲肯定比乙人数多,排除CD,代入A,第一次调动后甲12人,乙15人,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15不能被10整除,排除,所以选B
支持,支持
10月12日(11-20题)11.某公司有三个部门,第一个部门的人数是其他两个部门人数的三分之一,第二个部门的人数是其他两个部门人数的五分之一,第三个部门有35人。则第一个部门与第二个部门人数相差多少()A. 4B. 5C. 6D. 8小班学员解析;设三个部门A,B,C;由题意可得A:其它=1:3;B:其它=1:5;则我们可以设总数为4,6的公倍数,是12则A=3;B=2,C=7;则7分为35;一份=5;而第一个部门与第二个部门人数相差=A-B=1份,则=5; 12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 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小班学员解析:我们可以设甲注水量=7;乙注水量=5;由题意得一池总量=(7+5)*(2+1/3)=28;而甲管注满A池的总时间=28/7=4;以原速度需要4-(2+1/3)=5/3;甲注水速度提高25%;即时间变为4/5;即后来所用时间为5/3*4/5=4/3;乙注水量总时间为28/5;还需要28/5-4/3-(2+1/3)=29/15; 13.现有3个箱子,依次放入1、2、3个球,然后将3个箱子随机编号为甲、乙、丙,接着在甲、乙、丙3个箱子里分别放入其箱内球数的2、3、4倍。两次共放了22个球。最终甲箱中球比乙箱:A.&&多1个B.&&少1个C.&&多2个D.&&少2个小班学员解析:&&&&&&甲&& 乙&& 丙个数&&&&&&&&&&A&&&&B&&&& C放入倍数&&&&&&2&&&&3&&&& 4一共倍数&&&&&&3&&&&4&&&& 5因为ABC为1;2;3其中之一;一共放了22个球,——》即3A+4B+5C=22,——》因为22为偶数,AC系数是奇数,必定AC为1;3之中;B=2;算的A=3;B=2;C=1;则甲箱中球比乙箱多1个,选A. 14、某家具店购进100套桌椅,每套进价200元,按期望获利50%定价出售,卖掉60套桌椅后,店主为了提前收回资金,打折出售余下的桌椅,售完全部桌椅后,实际利润比期望利润低了18%,余下的桌椅是打( )出售的。&& A 七五折&&&&&&&& B 八二折&&&&&&&& C 八五折&&&&&&&& D 九五折小班学员解析一:进货价200*100=20000元,计划利润000元,实际减少了00元,则后40件每件降价为元,原售价300,降价幅度为45/300*100%=15%,即八五折出售解析二:十字:总数&&&&60&&&&&&50 %&&&&&&&&&&&&X-50%*(1-18%)=X-41%&&&&&&&&&&&&&&&&&&&&50%*(1-18%)&&&&&&&&&&:&&&&&& 40&&&&&&&&X&&&&&&&&&&&&&&&&&&&& 50%*18% =9%4*(-X+41%)=9%*6——》X=27.5%;——》余下的桌椅(1+27.5)/150=85%;即八五折出售 15.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办成绿色奥运,全国各地都在加强环保,植树造林。某单位计划在通往两个比赛场馆的两条路的(不相交)两旁栽上树,现运回一批树苗,已知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长度的两倍还多6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2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396棵,则共有树苗(&&&&)。A. 8500棵B. 12500棵C. 12596棵D. 13000棵小班学员解析: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2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396棵,——》我们知道每20米;每隔4米与每隔5米差一棵——》总路程=20*();需要的颗树=总路程/间隔+4(一边首尾多一颗,两条马路4边)=20*()/4-00 16、某实验室需购某种化工原料150千克,现在市场上原料按袋出售,有两种包装,一种是每袋45千克,价格为280元;另一种是每袋36千克,价格为240元,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最少要花费(&&&&)。A. 960元B. 1000元C. 1040元D. 1080元小班学员解析:一般这种题目千克数越接近150的好;我们可以先设每袋36千克的4袋=144kg;而45-36=9,即把每袋36千克换成每袋45千克多9kg;所以36千克的3袋;45千克的1袋;是最小的=3*240+280=1000;也许有人问:为什么一般这种题目千克数越接近150的好?——》验证浪费9kg-》280/5=56;换包=280-240=40;56》40,所以拒绝浪费! 17、甲乙两人以匀速绕圆形跑道相向跑步,出发点在圆直径的两端。如果他们同时出发,并在甲跑完60米时第一次相遇,乙跑完一圈还差80米时两人第二次相遇,求跑道的长是多少米?(&&&&)A. 200B. 400C. 800D. 1600小班学员解析:第一回跑半圆周甲跑了60;甲乙第一次路程:甲乙第二次路程=1:3;那么半圆=60*3-80=100;跑道=100*2=200; 18、四人进行篮球传接球练习,要求每人接球后再传给别人。开始由甲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若第五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中,则共有传球方式(&&&&)。A. 60种B. 65种C. 70种D. 75种小班学员解析:公式问题:X=(A-1)^B /A=3^5/4=60.75;选第二靠近的整数,即60; 19,甲、乙两人的月收入都是四位数,大于等于1000元,小于10000元,已知甲月收入的2/5和乙月收入的1/4正好相等。甲、乙两人的月收入最大相差是多少元?(&&&&)A. 3216B. 3665C. 3720D. 3747小班学员解析:设甲、乙两人的月收入分别为A,B;2/5A=1/4B-&A:B=5:8;相差最大就是B接近10000的时候;算的相差3/8*;比这略小,选择D.3747 20.有一食品店某天购进了6箱食品,分别装着饼干和面包,重量分别为8,9,16,20,22,27公斤,该店当天只卖出一箱面包,在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则当天食品店购进了(&&&&)公斤面包。A. 44B. 45C. 50D. 52小班学员解析:在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从这里我们知道去掉卖出的面包是3的倍数;总数8+9+16+20+22+27=102(为3的倍数);去掉的面包为9或者27;而9的话面包=(102-9)/3=31;无法凑成,选择27面包(102-27)/3=25=9+16;所以面包=25+27=52;
10月13日数算(1-10题)1.在数列1/1,2/1,1/2,3/1,2/2,1/3,4/1,3/2,2/3,1/4,5/1,…中,9/19居于第(&&&&)项。A. 270B. 370C. 470D. 570 答案B需找规律分子与分母相加得3的有2个,相加得4的有3个,相加得5的有4个,那么9+19=28,有27个,成等差数列,这组最后一个数是第26(2+27)/2=377个,则9/19是第370项 2.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小组,当每个工人都在岗位工作时,9小时可以完成一项生产任务。如果交换工人甲和乙的岗位,其他人不变,可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如果交换工人丙和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也可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如果同时交换甲和乙、丙和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可以提前多少小时完成这项任务?(&&)A1.4B. 1.8 C. 2.2 D. 2.6答案B提前一小时完成任务即是8小时,时间比为9/8,效率比为8/9提高了1,同时交换甲和乙、丙和丁效率提高2,效率比为10/8,时间比为8/10,实际用了9*8/10=7.2,提前了1.8 3.某公司三名销售人员2011年的销售业绩如下: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甲和乙的销售是丙的销售额的5倍,已知乙的销售额是56万元,问甲的销售额是(&&)。A. 140万元 B. 144万元 C. 98万元 D. 112万元答案B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则甲占这三名销售人员的3/5,甲和乙的销售是丙的销售额的5倍则丙占这三名销售人员的1/6,乙占7/30,则三名销售人员一共是56/(7/30)=240,甲销售额为240*3/5=144 4.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棵数的3倍。管理人员每天能给25棵苹果树和15棵桃树喷撒农药。几天后,当给桃树喷完农药时,苹果树还有140棵没有喷药。问:果园里两种树共有多少棵?( )A.105&&&&B.315&&&&C.420&&&&D.640答案C&&&&&&&&&&苹果&& 桃树统筹,(45)25&&&&15&&&&&&&&&& 。&&&& 。&&&&&&&&&& 。&&&& 。&&&&&&&&&& 140&&&&0&&&&&& (45-25)n=140解得n=7,则一共有苹果树7*45=315,桃树为15*7=105,一共有420棵 5.铁路旁的一条平行小路上,有一行人与一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3.6千米/小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小时。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钟,通过骑车人用26秒钟。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米?( )&& A.22&&&&B.56&&&&C.781&&&&D.28.6答案D可以看成两人的路程均为火车的长度,时间比为速度的反比26/22=13/11,两个速度比的差值2份=10.8-3.6=7.2,火车相对人的速度为13份=46.8,火车的长度为46.8*22/3.6=28.6 6.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书中有100个故事。每人都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顺序往后读。已知甲读了75个故事,乙读了60个故事,丙读了52个故事。那么甲、乙、丙三人共同读过的故事至少有( )个。&& A.12&&&&B.15&&&&C.18&&&&D.23答案A三个人共同读过的故事相当于最少的两个人共同读过的故事,60+52-100=12 7.画展9点开门,但早有人来排队等候入场,从第一个观众来到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9点9分还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9点5分就没有人排队,那么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8点几分?( )&&A.25&&&&B.20&&&&C.15&&&&D.10答案C牛吃草&&3&&&& 9&&&& 275&&&& 5&&&& 25&& &&&&&&4&&&&&&2&&&& 单位时间来人数2/4=1/2,开始(5-1/2)5=45/2,第一个到的是在45*2/2=45分钟前,第一个观众到达时间是8点15 8.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A、B两个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两人相遇需要10个小时,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3,那么乙单独走完需要( )小时。A.50/3&&&&B.15&&&&C.20&&&&D.17答案A设甲和乙的速度分别为2和3,和速度为5,总路程为50,乙走完需要50/3 9.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现由两人共同完成,后来由于意外,甲中途休息一天,他们需要多少天做完?( )A.4&&&&B.5&&&&C.6&&&&D.8答案C设这项工程量为60,甲效率为6乙效率为5,一共效率为11,乙中途休息一天60-5=55,需要55/11+1=6 10.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和为50岁,三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三倍,多少年后儿子年满18岁?( )A.2&&&&B.4&&&&C.6&&&&D.8答案B前3年父亲和儿子一共50-6=44岁,父亲是儿子的三倍,则儿子11岁,今年儿子14岁,在过4年儿子18
10月13日数算(11-20题)11.某学校转来6名新生,校长要把他们安排到三个班,每班两人,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A.18&&&&B.24&&&&C.36&&&&D.90答案DC62*C42*C22/A33*A33=90 12.目前某单位女职工和男职工的人数之比为l:30。如果女职工的人数增加5人,男职工的人数增加50人,则两者之比变为1∶25,则目前女职工的人数是( )人。A.8&& B.10&& C.15&& D.25答案C统筹&&&&女&& 男&&&&&& 1&&&&30&&&&&& +5&& +50(150)&&&&&&&&1&&&&25 (30)&&&&则5份对应100,1份对应20,则原来女职员20-5=15 13甲、乙、丙三名羽毛球选手某天训练共用了48个羽毛球,其中甲比乙多用4个,乙比丙多用4个,甲、乙、丙三人用羽毛球的比是( )。A.5:4:3 .B.6:5:4&&C.4:3:2 D.3:2:1答案A乙用了48/3=16个,甲和丙用了20和12,比为5:4:3 14甲、乙两人在一条椭圆形田径跑道上练习快跑和慢跑,甲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7m/s。甲、乙在同一点同向跑步,经l00s第一次相遇,若甲、乙朝相反方向跑,经( )第一次相遇。 A.30 B.40 C.50 D.70答案B一圈的路程为(7-3)*100=400,反向的和速度为10,经过400/10=40秒相遇 15有一堆钢管,最下面一层是30根,逐层往上,每一层比下一层少一根钢管,则这堆钢管最多有( )根。A.450 B.455 C.460 D.465答案D等差数列最上面是1跟,n=30,一共有(30+1)*30/2=465 16光明小学五•二班35人外出春游,老师给小明88元到冰激凌店买巧克力味和草莓味两种冰激凌。如果买20只巧克力味和15只草莓味的就差2元钱,如果买15只巧克力味和20只草莓味冰激凌就剩3元,一只草莓味冰激凌的价格是( )元。A.4 B.3 C.2 D.1.5答案D20a+15b=90,15a+20b=85,a-b=1,a+b=5,a=3b=2 17.41个学生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4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 (&&&&)&&&&A.23&&&&B.24&&&&C.27&&&&D.26答案C一个人划船,所以每次运3人,(41-1)/3=13余1,一共要渡过13*2+1=27最后一次不用回来,所以加1 18小张从家到单位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张上班走这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倍。&&&&A.3/5&&&&B.2/5&& C.1/4&&&&D.3/4答案D设下坡的速度是3,平路的速度是2,所用的时间比为速度的反比2/3,整条平路所用的时间为6,上坡所用的时间为4,上坡和平路的时间比为4/3,速度比为3/4 19兄弟俩今年的年龄之和是35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一半,则哥哥今年年龄为(&&)岁。&&&&A.20&&&&B.21&&&&C.23&&&&D.22答案C根据题得到35减去一个偶数能被3整除,看选项都是20+,这个偶数会较小,把2带入,35-2=33,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分别为22、11,今年哥哥的年龄为23 20.小张和小王两人比赛珠算,共有1200题,小张每分钟算出20题,小王每算出80题比小张算同样多的题少用2秒,问:小王做完1200题时,小张还有多少题没做? (&&)A.10&&&&B.15&&&&C.20&&&&D.5答案A小王算40题比小张算40题少用1秒,1200道题就少用30秒,小张一分钟20题则3秒钟一道题,30秒钟10道题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127789 second(s),query:5 Gzip dis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