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文景观300字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300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300字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风景区的作文300字 > > >
>风景区的第1篇:孤峰山风景区
大自然是人类的故乡,是心灵的家园.大自然赐给我们生命与灵感,它是美的源泉......
家乡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日新月异的变化,旅游业也开始在家乡发展.有:飞云楼.秋风楼.西滩风景区.孤峰山风景区.李家大院风景区.......今天,我为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一处风光-----孤峰山风景区.
孤峰山风景区位于万荣县城南8公里处,是一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圣地.它既是一座风景名山,也是一座历史名山.
孤峰山因拔地而起,孤傲不群而得名,因为此山不与它山相接,是唯一一座孤傲形体山,没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所以又获“方山”之称这就是此山的特别之处。这个孤字历朝历代,只有最高统治者才能用,可见此山的不同凡响。孤峰山山体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加上山前丘陵和坡地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411.2米。孤峰山四季景色变化无常,融融春日,山花烂漫,五彩斑斓;春夏之交,杏蕊梨花,如锦似霞,三伏盛夏,松涛蝉鸣,似瑟似琴,浓荫蔽日,凉爽宜人;仲秋前后,千峰竞秀,层林飞染;三九严寒,白雪皑皑,冰花玉枝,银装素裹,宛如仙界,孤峰山是不是很美呢?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来参观孤峰山呢?
第2篇:楠溪江风景区
楠溪江风景区
正月初一那天,我们一家人,和好多人一起出去旅游,我们的目的地是永嘉县楠溪江风景区,我们从虹桥吃出发经过许许多多层层叠叠的山岭,从上往下、弯弯曲曲、陡峭不平,从下往上望去,如同一条长龙在天空中龙飞凤舞。
到了楠溪江风景区。我长叹一声说:“终于到了楠溪江风景区。”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了景区里面。因为那一天是正月初一,所以门票也一定非常贵。可是我们毫不吝惜地租了一条船里面一共可以容纳15位大人,和6位小孩。我们跟船家讨价还价,最后一共花费了300元钱后来我们去骑了骆驼。我是和弟弟一起去骑的,我们勇敢地坐了上去,那一只骆驼走得很慢,所以我一点儿也不害怕,过了一会骆驼越走越快,差了一点我就要摔下来。幸好我把臀部移了一下,才没有掉下去。
我们又参观了那里的山。那些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那些山真秀啊,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那些山真险啊,危峰兀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下来。
山山水水,看得人目不暇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美景,那一天我也特别的高兴。
第3篇:东塔风景区
东塔风景区位于日照市的黄海一路。
从五米以外的地方就能看见门口的塔那塔约有十五米高十分状观,从门口进去以后是一片水泥地往前走是一片大海,海里有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也有一些沙子,有一些人在海里照相.
在一坐桥上有一些卖用海里的东西做成的首饰。
第4篇:游柯岩风景区
一个春天的下午,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柯岩游玩。||| 柯岩风景区位于绍兴县柯桥镇。那里风景优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有牡丹花、海棠花、紫藤花、梨花等。景区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莲花回音壁和云骨石。||| 莲花回音壁位于离进口不远处的地方,地上刻着一朵大大的莲花。莲花的中央有一个比篮球大一些的圆点,有一堵墙把“莲花”的一半包围了。你一定要站在中间的大圆点里对着墙喊叫才能听见回声。真奇怪呀!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走过莲花回音壁就到了云骨石。听导游说,柯岩的石头全是古时候采石场采石后留下的,云骨石就是其中的一块。原来这里是一座山,被山里的工匠们凿掉了许多石头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子。可是,你知道吗?这块云骨石非常奇特,它上面大下面小,居然没倒下来,可见重心把握得十分准。我边看边想:这些工匠真厉害呀!居然凿出了这么奇怪的石!佩服!||| 今天我真高兴啊!因为我不但玩了好长时间,而且还从中学到了好多知识。|||
第5篇:游柯岩风景区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一家带上可口的食品,高高兴兴地去游玩中外有名的柯岩风景区。
只见景区人山人海,一排排的小树排着整齐的队伍,正在迎接四方游客。一朵朵的花儿换上美丽的衣裳,在微风里翩翩起舞。
我们先来到天工大佛那里,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哦,好大呀。”导游说:“这尊大佛的右手手指是刚刚装上去的。”天工大佛旁边有一块云骨,古人称它“天下第一石”。云骨的上面有一棵苍松和一棵杨树。据说是小鸟把松树和杨树的种子吃了,因不消化,在拉粪时,连同种子一起拉了出来,两棵树靠一点点土生存了下来,所以千年下来只有那么一点高。
咦,那是什么?是一条丝带吗?不,是镜水飞瀑,它像一条小白龙,从上面蹿了下来。
后来,我们来到了社戏台,只见有的人躺在草地上听,有的坐在船上一边喝酒一边听。
我喜欢柯岩,你呢?
第6篇:盘山风景区
盘山风景区盘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盘山,犹如十里锦屏,巍然屹立于京东,历史上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喜欢旅游私访的乾隆皇帝盛赞盘山风光说:“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把盘山与江南山水比美。
盘山风景区位于天津蓟县城西北12公里处。盘山古名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因它蜿蜒盘踞,“形无定向势如龙”,故名盘龙山。因它一峰独起,独立无依,蜂窝莲瓣,四面如一,故名四正山。因它位于古无终国,故名无终山。三国魏时它还叫无终山。曹操《表论田畴》说:“田畴率宗族入无终山中”。因为魏国田畴隐居无终山,曾为曹操征服乌桓当过向导,但又拒绝曹操所封官爵,一直隐居山中,所以后人为了纪念田畴,把无终山改叫田盘山,意思是田畴曾经在山中盘桓。省略叫法为“盘山”。
盘山风景区尤其以“上盘之松,盘中之石,下盘之水”著称,峰石各抱地势,竞相峥嵘。挂月峰如银钩挂在半空;九化峰象九朵莲花盛开一样;真可谓峰峰相依,峰峰各异。从丁路莲花岭进山,夏日骄阳似火,而进山却树树木森荫,层峦碧染,万壑堆青,清风送爽,十分幽黯恬静。行不远,就见迎面巨石上刻“入胜”二字,对面西浮青岭的石壁刻有“四正门径”。
转过山弯,有一巨石如元宝,名“元宝石”,上刻“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但只见山抛险峻,林木荫郁,怪石嶙峋,苔痕添翠,清流淙淙。沿盘曲石磴山路,步步登高,跨过“仙人桥”,迎面即为千年古松“迎客松”,仪态肃穆,宛如挥手揖客。松柏丛生,一峰雄立,峰下古塔掩映,是天成寺。为唐代所建,上有乾隆御题石碑。天成寺之东,有涧水自翠屏峰跌下,状若素帛飘飞,故名“飞帛洞”;再东行,可望一段白色短瀑,为“滴水濑”。昔日此处曾有“卧云楼”,相传傍晚雨过初霁,一抹红霞,穿楼而过,真是别有一番雅境。
在翠屏峰下,游人多在“涓涓泉”畔逗留,望那清澈泉水,涓涓而出,淙淙有如琴音。都真想手捧一泓痛饮一番。行至少林寺东,多宝塔龙头山下的龙池,石壁上凿出一条红龙,每当微风徐来,池水荡漾,倒映池中之红龙就活了起来,犹如真龙戏水。下盘以水为胜,果不虚传。续前行,盘九道弯,过万人愁,登欢喜岭,进入以石为胜的中盘。从欢喜岭过石门,即达三成寺翠屏峰顶,一路山石错落,松出石隙,千姿百态。再往前行二、三里,即入盘山绝胜之地古中盘。只见群峦拥簇,峰回路转,深渊绝壑,叠翠堆青。寺前题咏石刻甚多,北面石壁镌刻“万象回薄”四个大字。
过桃花洞,但见洞前石笋人立,石高且大,威武雄壮,如大将军,名之“将军石”在此仰望盘山的主峰,能见崖头刻有“摩天”二大字,为清末军机大臣荣禄所书。正如题字所云,挂月峰为盘山顶峰,峰势上锐下削,为盘山的制高点,海拔864.4米,上有唐建定光佛舍利塔,相传每当除夕,有佛灯之光照耀。峰下有唐建云罩寺,峰巅石刻杜甫名句“一览众山小”。向下俯视,一峰形如伞盖,名紫盖峰。展目四望,苍山如海,群峦起伏。过欢喜岭,经逍遥游,来到万松寺,从万松寺东上青松岭,一路奇松怪石,林石竞秀。
盘山元宝石继续攀登,沿礁绕峰到上方寺,此处为盘山奇险之地,峭壁如削,峰巅烟云卷舒,上有悬空石,惊险奇绝,望之胆怯。石下两壁如斧劈开,名天门开,下有白猿洞、路险难行、盘山,自然景观有万千,人文景观知多少。
【景点详述】
盘山“步步有景”,名胜古迹遍布。据康熙年间《盘山志》记载,盘山名胜计有十峰、八岭、三盘、五台、八峪、九岩、十一洞、二十六名石、一淀、八泉、三井、五桥、四沟、二潭、五地、一塘、百余座塔(三座佛塔,百余座僧骨塔)、四亭、二轩、七十二寺、庙、庵。共有景点数百处。有些人文古迹虽经自然风化、侵华日军“三光政策”的毁损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现在只留下残迹遗址,但不少古迹仍保存完好。例如,天成寺、古佛舍利塔、定光佛舍利塔、进士墓、石塔林、千佛像、契真洞石窟、摩崖石刻等等,实物俱在。近几年由于天津市政府的重视,又重新修复了一些古迹。至于自然景观,如奇峰怪石、崖洞、古树、瀑布、泉池等等,更是历历在目。按照自然景物分布的特色,古人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自来峰一带为上盘,劲松苍翠,蟠曲遮天,是为松胜。古中盘一带为中盘,怪石嵯峨,是为石胜。晾甲石一带为下盘,万泉响涧,是为水胜。统称三盘胜境。
由于盘山山奇景佳,吸引了历代帝王前往游览。魏武帝曹操、唐太宗、辽太宗、辽圣宗、金世宗,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都曾巡游盘山,礼佛参禅。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便在盘山大兴土木,建立寺院,增加了人文景观。魏晋间建有少林寺,唐代建有天成寺、万松寺、云罩寺、上方寺、千像寺、天香寺、定光佛舍利塔,辽代建有古佛舍利塔,清代建有盘谷寺。清朝乾隆年间,又建帝王行宫静寄山庄。乾隆皇帝在此驻跗20多次,嘉庆皇帝驻跗7次。历代皇帝对盘山的驾临,更提高了盘山的身价。
一些帝王和文人、武将在游览盘山时,因触景生情,常常诗兴大发,咏诗作对,命名、题匾,赞美盘山景点,抒发内心情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回来,曾经带兵驻扎盘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海气百重楼,崖松千丈盖。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康熙、乾隆皇帝在盘山留下的诗篇、楹联、题匾更多。武将咏盘山的诗歌也不少。唐代历任兵部尚书等职的爱国名将李靖随唐太宗东征高丽而还时,曾登盘山西台,拔剑起舞,高咏《舞剑歌》:“陟重冈兮望四围,挈霓闪兮断虹飞,嗟嗟三军唱凯归。”登高四望,舞剑断虹,气势雄迈。将军的英武气概、才华、人品,尽显诗中,也为后世留下了“舞剑台”景点的美名。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在盘山留下千古绝唱《登盘山绝顶》诗:
“霜角一声草木衰,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边酒不曾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雕戈销杀气,何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诗中抒发对唐代爱国将领李靖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抵御外侮的雄心壮志。历代文人墨客游览盘山、吟颂盘山者更多。晋代《三国志》作者陈寿,文学名家陶渊明,北魏《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唐代诗人陈子昂、高适,明代文学家方孝孺、袁宏道、米万钟、王世贞、刘侗,清代戏剧家孔尚任、洪升,文学家王世祯、朱彝尊、高士奇、李蔚等都曾游过盘山,他们留下诗作不下千首,从不同侧面,渲染了盘山的壮美风光。
盘山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山花烂漫,燕舞蝶飞。夏天,峰峦叠翠,瀑布腾空。深秋,层林尽染,百果飘香。严冬,玉岭琼峰,青松增翠。这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名胜古迹,怎能不让国内外游人陶醉其间!
盘山既是风景佳境,又是佛教圣地。盘山寺庙肇始魏晋,兴盛于唐。在唐朝鼎定之后,唐太宗为了悼慰将士亡灵而颁诏天下,在昔日交战之地,建立寺庙。于是在蓟县腹地建立了独乐寺和盘山双峰寺,后又在盘山建起佑唐寺、云罩寺、天成寺等。辽、金两朝皇帝信佛,建寺成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期,盘山有庙72座,僧众500人。而僧人圆寂后,遗骨、骨灰又要藏入佛塔,因此,盘山的佛塔、僧骨塔达百余座。这些寺庙、佛塔有的至今尚在,成了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
盘山的寺、塔,形式多样。它们和周围的自然景物搭配协调,互相映衬。它们对于今大的游客来说,不仅具有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古代建筑、雕塑、书法、文学艺术诸多方面的研究和欣赏价值,是难得的历史文物。
·天成寺和古佛舍利塔·
从盘山烈士陵园往西走四五华里,步入刻有“京东第一山”的高大牌楼,便是盘山游览区的人口处。穿过飞帛涧上的小桥,就看见西边峭壁上有两行摩崖刻字:“四正门径”、“鸣驺入谷”。它告诉人们这里就是进入盘山(又名四正山)的门径,当年的帝王显贵就从这里前呼后拥、车响马鸣地进入山谷。然后经过一棵“迎客”的千年古松,沿山路而上,就到了重点景区天成寺和古佛舍利塔。天成寺始建于唐。《天成寺诗序》说:“寺门有楼,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涧泉台石,历历可数。远眺林峦攒簇,天成画图。”寺名即取“天成画图”之意。清朝康熙、乾隆几代皇帝都曾巡幸天成寺。乾隆巡游次数最多,他的替身僧就在这里出家。若遇三月初一到十五盘山桃花会时节驾幸,僧侣、百姓则向皇帝顶礼膜拜。
寺门东面有座两层六楹高脊飞檐的卧云楼。阴雨天气,白云穿楼而过或隐蔽楼身,故名。楼对面的山脚下,有小戏台旧址。是乾隆皇帝在卧云楼休息赏景时,御用戏班、乐工登台献艺的地方。步入寺门,有雕梁画栋的江山一览阁。阁通院中的曲廊。走过三间殿堂,登上坎台,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开阔院落,院中有正殿,朱红的明柱,灿烂的彩顶,壮丽雄伟。殿前有两株千年银杏,干围3.1米,高25米,挺拔直立,均为雌性。正殿东侧有配殿。正殿后面是翠屏峰,古木参天,石崖壁立,石壁下有两个方形水池。池中有泉,名涓涓泉,常年不干,清澈见底。是难得的矿泉水。正殿西侧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条石台基,台基上高耸着一座浅黄色的古塔,这就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佛舍利塔。
古佛舍利塔是辽代建筑,明代重修。重修时曾发现塔内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边长3.38米,八角十三层。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复莲花组成。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密檐角上挂着104个铜铃,山风徐来,叮?有声。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树。塔西有彻公长老和尚灵塔。塔下有“善蛇洞”。传说有72条护塔的蛇。塔往西有飞帛涧。涧西可通西浮青岭。
大成寺东,山坡上有梅仙庵石洞。沿洞侧山路可达翠屏峰顶,俯视天成寺全景。
·万松寺·
从翠屏峰顶往东,过欢喜岭、仙人桥便可到万松寺。
万松寺是盘山最大的庙宇。旧称李靖庵,为纪念唐初名将李靖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后来认为不宜直呼前贤的名字,改卫公庵。明神宗朱翊钧为此庵题写“清心”二字,后因寺旁松树满山,清康熙皇帝赐额“万松寺”。
万松寺前有一座五层六角砖体宝塔。塔有雕花塔座和护栏,有假门假窗。在一层六转角各嵌一个五层小塔。塔顶长一松树,饶有奇趣。
万松寺山门前,矗立着骆驼形的骆驼石。山门旁墙上,嵌有五块方石,上刻“京东第一山”五个大字。
万松寺毁于日军战火。但佛殿石基和《重修李靖庵碑》保存尚好。现在,万松寺又得以修复。
寺内原有一口大锅,供灾年舍粥用。据尚健在的寺中和尚说,这口大锅内可以坐下三拨16人打牌。可惜此锅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
供奉佛像的万松寺内还有供奉道人吕洞宾像的吕祖殿。据说是因万松寺夫人时,被吕洞宾用羽扇搧灭。院中现在保存完好的一口深井,也是按吕侗宾的指点挖成的,这便出现佛、道合居一处的局面。
万松寺东,有望海楼旧址。望海楼北,有普照禅师墓及塔。
从万松寺西北的山路,可达青松岭西端的舞剑台。这是唐朝名将李靖的舞剑处。站在舞剑台上,北望双峰插云,西望层峦迭蟑,南望平原千里,东望挂月峰耸峙。追思当年爱国将领在此舞剑的雄姿,环望眼前的磅礴景象,令人感叹不已。
·云罩寺和定光佛舍利塔·
云罩寺这两处古迹都在盘山主峰挂月峰。从万松寺普照禅师塔后的小路,或从舞剑台沿山脊走,经过“将军石”、”桃园洞”和封洞石门,就可到达挂月峰下。
云罩寺嵌在山崖上。唐代兴建,原名降龙庵,是盘山地势最高的庙宇。因常彼云雾笼罩,明万历三十年,敕赐“云罩寺”之名。寺内有弥勒殿、黄龙殿,供着皇藏千叶主莲佛。清乾隆七年,乾隆皇帝从清东陵谒陵回来,曾减骑轻装,登上挂月峰巅,“谓此寺殊胜,命聋其垣,新其栋字。”云罩寺现在仅存石基断壁,有明万历十二年(1585年)所立石碑一块。
云罩寺上层东面有一条石磴小道,可容一人攀行,极为险峻。登上“喘气岩”,见“一览众山小”五个石刻大字,继续上攀,即达盘山主峰挂月峰。
挂月峰海拔高864米。其峰上锐下削,形似圆锥。仁立峰顶,极目远眺,万壑腾烟,北倚燕山,长城蜿蜒;南滨渤海,大地似锦。近看,群峰攒簇,北有北台自来峰,东有东台九华峰,南有中台紫盖峰,西有西台舞剑台,山中古树奇松,影姿绰约,白云飘浮其问。显出盘山上盘松胜的特色。
面对雄伟壮丽的景色,历代文士武将留下了不少情景交融的诗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登盘山绝顶诗》,就是千古绝唱。
定光佛舍利塔就矗立在挂月峰之颠。该塔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唐代。塔身呈三级八角形,峻峭挺拔,直插云霄,由台基须弥座、塔身、相轮和塔刹构成。塔的中层檐下每面嵌三佛龛。塔内藏佛舍利60颗,佛牙一具。传说每年除夕,或在其他月份的夜晚,有佛灯从通州孤山塔方向或别的方向飘来,绕峰飞旋,至塔止息,因而得名定光佛舍利塔。这佛灯是彗星,还是飞碟?人们说不清,但确为一种奇观。
·古中盘寺遗址和石塔林·
从盘山陵园往北,经盘山中路的北少林寺(魏晋间建)和多宝佛塔旁,过一线天,可到古中盘寺遗址和石塔林。那是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中盘守始建于唐,清康熙年问改名正法禅院。抗日时期是我八路军冀东的根据地之一。寺中尚有我军制造手榴弹工厂的遗址。1942年破日军焚毁。至今寺基尚在,还有石碑两块。
石塔林,是和尚墓塔,在古中盘寺遗址前半里处。挺立的和倒塌的石塔共20多座,实力罕见的古迹。这些僧骨塔均甲花岗岩雕凿,一般由三块巨石垒砌而成,形体很小。中间塔身刻僧人名字。塔呈方形、六角形或喇嘛肚形。有的有檐,有的无檐;有的实心,有的空心。多姿多彩,高低错落,苗为奇观。
·千像寺·
从盘山烈士陵园往东,穿越原静寄山庄残留的围墙,可达千像寺。这也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干像寺始建于唐。现存唐刻千佛像、辽代《盘山千像佑唐寺创建讲堂碑》和于像寺遗址。寺周围的巨石岩壁上,有线刻佛像百尊,最高达两米,一般1.5米左右。佛像有三四尊一组,有的独占一石。佛像面部丰满,仪态端庄,主冠博带,背托佛光,脚踩莲花,具有唐代艺术风格。
辽代《盘山千像桔唐寺创建讲堂碑》,在于像寺院中。高3米,宽:米。碑额四角有蟠螭雕饰,形容生动。碑正面铭文刚劲俊秀,被誉为“京东第一碑”,碑文记载了辽代蓟州和盘山开发情况和干像寺建寺、得名经过。
千像寺后山崖上的“摇动石”上也有线刻佛像“石旁有一洞窟。内有一尊浮雕坐佛,高约两米。这里是天津市保存的唯一的石窟。
第7篇:盘山风景区
盘山风景区盘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盘山,犹如十里锦屏,巍然屹立于京东,历史上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喜欢旅游私访的乾隆皇帝盛赞盘山风光说:“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把盘山与江南山水比美。
盘山风景区位于天津蓟县城西北12公里处。盘山古名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因它蜿蜒盘踞,“形无定向势如龙”,故名盘龙山。因它一峰独起,独立无依,蜂窝莲瓣,四面如一,故名四正山。因它位于古无终国,故名无终山。三国魏时它还叫无终山。曹操《表论田畴》说:“田畴率宗族入无终山中”。因为魏国田畴隐居无终山,曾为曹操征服乌桓当过向导,但又拒绝曹操所封官爵,一直隐居山中,所以后人为了纪念田畴,把无终山改叫田盘山,意思是田畴曾经在山中盘桓。省略叫法为“盘山”。
盘山风景区尤其以“上盘之松,盘中之石,下盘之水”著称,峰石各抱地势,竞相峥嵘。挂月峰如银钩挂在半空;九化峰象九朵莲花盛开一样;真可谓峰峰相依,峰峰各异。从丁路莲花岭进山,夏日骄阳似火,而进山却树树木森荫,层峦碧染,万壑堆青,清风送爽,十分幽黯恬静。行不远,就见迎面巨石上刻“入胜”二字,对面西浮青岭的石壁刻有“四正门径”。
转过山弯,有一巨石如元宝,名“元宝石”,上刻“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但只见山抛险峻,林木荫郁,怪石嶙峋,苔痕添翠,清流淙淙。沿盘曲石磴山路,步步登高,跨过“仙人桥”,迎面即为千年古松“迎客松”,仪态肃穆,宛如挥手揖客。松柏丛生,一峰雄立,峰下古塔掩映,是天成寺。为唐代所建,上有乾隆御题石碑。天成寺之东,有涧水自翠屏峰跌下,状若素帛飘飞,故名“飞帛洞”;再东行,可望一段白色短瀑,为“滴水濑”。昔日此处曾有“卧云楼”,相传傍晚雨过初霁,一抹红霞,穿楼而过,真是别有一番雅境。
在翠屏峰下,游人多在“涓涓泉”畔逗留,望那清澈泉水,涓涓而出,淙淙有如琴音。都真想手捧一泓痛饮一番。行至少林寺东,多宝塔龙头山下的龙池,石壁上凿出一条红龙,每当微风徐来,池水荡漾,倒映池中之红龙就活了起来,犹如真龙戏水。下盘以水为胜,果不虚传。续前行,盘九道弯,过万人愁,登欢喜岭,进入以石为胜的中盘。从欢喜岭过石门,即达三成寺翠屏峰顶,一路山石错落,松出石隙,千姿百态。再往前行二、三里,即入盘山绝胜之地古中盘。只见群峦拥簇,峰回路转,深渊绝壑,叠翠堆青。寺前题咏石刻甚多,北面石壁镌刻“万象回薄”四个大字。
过桃花洞,但见洞前石笋人立,石高且大,威武雄壮,如大将军,名之“将军石”在此仰望盘山的主峰,能见崖头刻有“摩天”二大字,为清末军机大臣荣禄所书。正如题字所云,挂月峰为盘山顶峰,峰势上锐下削,为盘山的制高点,海拔864.4米,上有唐建定光佛舍利塔,相传每当除夕,有佛灯之光照耀。峰下有唐建云罩寺,峰巅石刻杜甫名句“一览众山小”。向下俯视,一峰形如伞盖,名紫盖峰。展目四望,苍山如海,群峦起伏。过欢喜岭,经逍遥游,来到万松寺,从万松寺东上青松岭,一路奇松怪石,林石竞秀。
盘山元宝石继续攀登,沿礁绕峰到上方寺,此处为盘山奇险之地,峭壁如削,峰巅烟云卷舒,上有悬空石,惊险奇绝,望之胆怯。石下两壁如斧劈开,名天门开,下有白猿洞、路险难行、盘山,自然景观有万千,人文景观知多少。
【景点详述】
盘山“步步有景”,名胜古迹遍布。据康熙年间《盘山志》记载,盘山名胜计有十峰、八岭、三盘、五台、八峪、九岩、十一洞、二十六名石、一淀、八泉、三井、五桥、四沟、二潭、五地、一塘、百余座塔(三座佛塔,百余座僧骨塔)、四亭、二轩、七十二寺、庙、庵。共有景点数百处。有些人文古迹虽经自然风化、侵华日军“三光政策”的毁损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现在只留下残迹遗址,但不少古迹仍保存完好。例如,天成寺、古佛舍利塔、定光佛舍利塔、进士墓、石塔林、千佛像、契真洞石窟、摩崖石刻等等,实物俱在。近几年由于天津市政府的重视,又重新修复了一些古迹。至于自然景观,如奇峰怪石、崖洞、古树、瀑布、泉池等等,更是历历在目。按照自然景物分布的特色,古人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自来峰一带为上盘,劲松苍翠,蟠曲遮天,是为松胜。古中盘一带为中盘,怪石嵯峨,是为石胜。晾甲石一带为下盘,万泉响涧,是为水胜。统称三盘胜境。
由于盘山山奇景佳,吸引了历代帝王前往游览。魏武帝曹操、唐太宗、辽太宗、辽圣宗、金世宗,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都曾巡游盘山,礼佛参禅。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便在盘山大兴土木,建立寺院,增加了人文景观。魏晋间建有少林寺,唐代建有天成寺、万松寺、云罩寺、上方寺、千像寺、天香寺、定光佛舍利塔,辽代建有古佛舍利塔,清代建有盘谷寺。清朝乾隆年间,又建帝王行宫静寄山庄。乾隆皇帝在此驻跗20多次,嘉庆皇帝驻跗7次。历代皇帝对盘山的驾临,更提高了盘山的身价。
一些帝王和文人、武将在游览盘山时,因触景生情,常常诗兴大发,咏诗作对,命名、题匾,赞美盘山景点,抒发内心情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回来,曾经带兵驻扎盘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海气百重楼,崖松千丈盖。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康熙、乾隆皇帝在盘山留下的诗篇、楹联、题匾更多。武将咏盘山的诗歌也不少。唐代历任兵部尚书等职的爱国名将李靖随唐太宗东征高丽而还时,曾登盘山西台,拔剑起舞,高咏《舞剑歌》:“陟重冈兮望四围,挈霓闪兮断虹飞,嗟嗟三军唱凯归。”登高四望,舞剑断虹,气势雄迈。将军的英武气概、才华、人品,尽显诗中,也为后世留下了“舞剑台”景点的美名。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在盘山留下千古绝唱《登盘山绝顶》诗:
“霜角一声草木衰,云头对起石门开。朔风边酒不曾醉,落叶归鸦无数来,但使雕戈销杀气,何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诗中抒发对唐代爱国将领李靖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抵御外侮的雄心壮志。历代文人墨客游览盘山、吟颂盘山者更多。晋代《三国志》作者陈寿,文学名家陶渊明,北魏《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唐代诗人陈子昂、高适,明代文学家方孝孺、袁宏道、米万钟、王世贞、刘侗,清代戏剧家孔尚任、洪升,文学家王世祯、朱彝尊、高士奇、李蔚等都曾游过盘山,他们留下诗作不下千首,从不同侧面,渲染了盘山的壮美风光。
盘山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山花烂漫,燕舞蝶飞。夏天,峰峦叠翠,瀑布腾空。深秋,层林尽染,百果飘香。严冬,玉岭琼峰,青松增翠。这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名胜古迹,怎能不让国内外游人陶醉其间!
盘山既是风景佳境,又是佛教圣地。盘山寺庙肇始魏晋,兴盛于唐。在唐朝鼎定之后,唐太宗为了悼慰将士亡灵而颁诏天下,在昔日交战之地,建立寺庙。于是在蓟县腹地建立了独乐寺和盘山双峰寺,后又在盘山建起佑唐寺、云罩寺、天成寺等。辽、金两朝皇帝信佛,建寺成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期,盘山有庙72座,僧众500人。而僧人圆寂后,遗骨、骨灰又要藏入佛塔,因此,盘山的佛塔、僧骨塔达百余座。这些寺庙、佛塔有的至今尚在,成了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
盘山的寺、塔,形式多样。它们和周围的自然景物搭配协调,互相映衬。它们对于今大的游客来说,不仅具有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价值,而且具有古代建筑、雕塑、书法、文学艺术诸多方面的研究和欣赏价值,是难得的历史文物。
·天成寺和古佛舍利塔·
从盘山烈士陵园往西走四五华里,步入刻有“京东第一山”的高大牌楼,便是盘山游览区的人口处。穿过飞帛涧上的小桥,就看见西边峭壁上有两行摩崖刻字:“四正门径”、“鸣驺入谷”。它告诉人们这里就是进入盘山(又名四正山)的门径,当年的帝王显贵就从这里前呼后拥、车响马鸣地进入山谷。然后经过一棵“迎客”的千年古松,沿山路而上,就到了重点景区天成寺和古佛舍利塔。天成寺始建于唐。《天成寺诗序》说:“寺门有楼,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涧泉台石,历历可数。远眺林峦攒簇,天成画图。”寺名即取“天成画图”之意。清朝康熙、乾隆几代皇帝都曾巡幸天成寺。乾隆巡游次数最多,他的替身僧就在这里出家。若遇三月初一到十五盘山桃花会时节驾幸,僧侣、百姓则向皇帝顶礼膜拜。
寺门东面有座两层六楹高脊飞檐的卧云楼。阴雨天气,白云穿楼而过或隐蔽楼身,故名。楼对面的山脚下,有小戏台旧址。是乾隆皇帝在卧云楼休息赏景时,御用戏班、乐工登台献艺的地方。步入寺门,有雕梁画栋的江山一览阁。阁通院中的曲廊。走过三间殿堂,登上坎台,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开阔院落,院中有正殿,朱红的明柱,灿烂的彩顶,壮丽雄伟。殿前有两株千年银杏,干围3.1米,高25米,挺拔直立,均为雌性。正殿东侧有配殿。正殿后面是翠屏峰,古木参天,石崖壁立,石壁下有两个方形水池。池中有泉,名涓涓泉,常年不干,清澈见底。是难得的矿泉水。正殿西侧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条石台基,台基上高耸着一座浅黄色的古塔,这就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佛舍利塔。
古佛舍利塔是辽代建筑,明代重修。重修时曾发现塔内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边长3.38米,八角十三层。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复莲花组成。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密檐角上挂着104个铜铃,山风徐来,叮?有声。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树。塔西有彻公长老和尚灵塔。塔下有“善蛇洞”。传说有72条护塔的蛇。塔往西有飞帛涧。涧西可通西浮青岭。
大成寺东,山坡上有梅仙庵石洞。沿洞侧山路可达翠屏峰顶,俯视天成寺全景。
·万松寺·
从翠屏峰顶往东,过欢喜岭、仙人桥便可到万松寺。
万松寺是盘山最大的庙宇。旧称李靖庵,为纪念唐初名将李靖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后来认为不宜直呼前贤的名字,改卫公庵。明神宗朱翊钧为此庵题写“清心”二字,后因寺旁松树满山,清康熙皇帝赐额“万松寺”。
万松寺前有一座五层六角砖体宝塔。塔有雕花塔座和护栏,有假门假窗。在一层六转角各嵌一个五层小塔。塔顶长一松树,饶有奇趣。
万松寺山门前,矗立着骆驼形的骆驼石。山门旁墙上,嵌有五块方石,上刻“京东第一山”五个大字。
万松寺毁于日军战火。但佛殿石基和《重修李靖庵碑》保存尚好。现在,万松寺又得以修复。
寺内原有一口大锅,供灾年舍粥用。据尚健在的寺中和尚说,这口大锅内可以坐下三拨16人打牌。可惜此锅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
供奉佛像的万松寺内还有供奉道人吕洞宾像的吕祖殿。据说是因万松寺夫人时,被吕洞宾用羽扇搧灭。院中现在保存完好的一口深井,也是按吕侗宾的指点挖成的,这便出现佛、道合居一处的局面。
万松寺东,有望海楼旧址。望海楼北,有普照禅师墓及塔。
从万松寺西北的山路,可达青松岭西端的舞剑台。这是唐朝名将李靖的舞剑处。站在舞剑台上,北望双峰插云,西望层峦迭蟑,南望平原千里,东望挂月峰耸峙。追思当年爱国将领在此舞剑的雄姿,环望眼前的磅礴景象,令人感叹不已。
·云罩寺和定光佛舍利塔·
云罩寺这两处古迹都在盘山主峰挂月峰。从万松寺普照禅师塔后的小路,或从舞剑台沿山脊走,经过“将军石”、”桃园洞”和封洞石门,就可到达挂月峰下。
云罩寺嵌在山崖上。唐代兴建,原名降龙庵,是盘山地势最高的庙宇。因常彼云雾笼罩,明万历三十年,敕赐“云罩寺”之名。寺内有弥勒殿、黄龙殿,供着皇藏千叶主莲佛。清乾隆七年,乾隆皇帝从清东陵谒陵回来,曾减骑轻装,登上挂月峰巅,“谓此寺殊胜,命聋其垣,新其栋字。”云罩寺现在仅存石基断壁,有明万历十二年(1585年)所立石碑一块。
云罩寺上层东面有一条石磴小道,可容一人攀行,极为险峻。登上“喘气岩”,见“一览众山小”五个石刻大字,继续上攀,即达盘山主峰挂月峰。
挂月峰海拔高864米。其峰上锐下削,形似圆锥。仁立峰顶,极目远眺,万壑腾烟,北倚燕山,长城蜿蜒;南滨渤海,大地似锦。近看,群峰攒簇,北有北台自来峰,东有东台九华峰,南有中台紫盖峰,西有西台舞剑台,山中古树奇松,影姿绰约,白云飘浮其问。显出盘山上盘松胜的特色。
面对雄伟壮丽的景色,历代文士武将留下了不少情景交融的诗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登盘山绝顶诗》,就是千古绝唱。
定光佛舍利塔就矗立在挂月峰之颠。该塔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唐代。塔身呈三级八角形,峻峭挺拔,直插云霄,由台基须弥座、塔身、相轮和塔刹构成。塔的中层檐下每面嵌三佛龛。塔内藏佛舍利60颗,佛牙一具。传说每年除夕,或在其他月份的夜晚,有佛灯从通州孤山塔方向或别的方向飘来,绕峰飞旋,至塔止息,因而得名定光佛舍利塔。这佛灯是彗星,还是飞碟?人们说不清,但确为一种奇观。
·古中盘寺遗址和石塔林·
从盘山陵园往北,经盘山中路的北少林寺(魏晋间建)和多宝佛塔旁,过一线天,可到古中盘寺遗址和石塔林。那是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中盘守始建于唐,清康熙年问改名正法禅院。抗日时期是我八路军冀东的根据地之一。寺中尚有我军制造手榴弹工厂的遗址。1942年破日军焚毁。至今寺基尚在,还有石碑两块。
石塔林,是和尚墓塔,在古中盘寺遗址前半里处。挺立的和倒塌的石塔共20多座,实力罕见的古迹。这些僧骨塔均甲花岗岩雕凿,一般由三块巨石垒砌而成,形体很小。中间塔身刻僧人名字。塔呈方形、六角形或喇嘛肚形。有的有檐,有的无檐;有的实心,有的空心。多姿多彩,高低错落,苗为奇观。
·千像寺·
从盘山烈士陵园往东,穿越原静寄山庄残留的围墙,可达千像寺。这也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干像寺始建于唐。现存唐刻千佛像、辽代《盘山千像佑唐寺创建讲堂碑》和于像寺遗址。寺周围的巨石岩壁上,有线刻佛像百尊,最高达两米,一般1.5米左右。佛像有三四尊一组,有的独占一石。佛像面部丰满,仪态端庄,主冠博带,背托佛光,脚踩莲花,具有唐代艺术风格。
辽代《盘山千像桔唐寺创建讲堂碑》,在于像寺院中。高3米,宽:米。碑额四角有蟠螭雕饰,形容生动。碑正面铭文刚劲俊秀,被誉为“京东第一碑”,碑文记载了辽代蓟州和盘山开发情况和干像寺建寺、得名经过。
千像寺后山崖上的“摇动石”上也有线刻佛像“石旁有一洞窟。内有一尊浮雕坐佛,高约两米。这里是天津市保存的唯一的石窟。
第8篇:游茶山风景区
游茶山风景区祝莹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到茶山风景区游玩。路上爸爸告诉我:茶山风景区位于临沂城北25公里,自南向北主要有鹊桥、听涛亭、天齐庙、澄金泉、李小寨、莲花池、三星泉、皇姑庵、望岳楼等景点。从奶奶家出发向北大约3公里。就到了茶山风景区。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一路上游人很多。我和爸爸妈妈首先从西门进入景区内的天齐庙。相传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贵贱、生老病死的神仙,又名“天齐神”,故此庙俗称“天齐庙”,庙的北面是仁安殿,殿内供有神像,除东岳大帝外,还有天齐娘娘、菩萨、等。殿内几位道人正在唱经。庙的东面是碧霞祠,祠内有“碧霞元君”、“眼光奶奶”、“送子奶奶”等神像。听庙内的道士说: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天齐庙三面环山。从天齐庙南门出来,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南走,来到鹊桥,桥的东面是凤凰山,我们沿着石阶一步步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四处远望,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从凤凰山下来,我们又向北走,经过小李寨,来到莲花池。蓮花池四面环山。山上樹木茂盛,倒映在清彻的池水里,水泛着綠光;雲朵倒映在清淩淩的池水里,水發著白光;好看極了,令人心曠神怡,真可謂是遊山玩水啊!池裏有黑黑的小蝌蚪,,活動敏捷的小魚兒,這一群,那一簇,很不少。池内还长着水草。在這種地方竟然有個依畔山腰的池塘,這里可以稱為“世外桃源”了。我愛大自然,感謝它給了我們茶山风景区這樣的好地方,大自然是這麼的美麗多姿,充滿生機!文字
第9篇:神仙居风景区
闻名中外的神仙居风景区在浙江省仙居县。那里山清水秀,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将军岩”吧!它好像从天上除落下来的一个将军,看!它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像真的一样。
有一座山峰上有一枝“神笔”,它好像是马良送给我们的礼物!
睡美人就更美了!远远望去,那巨真像一位美人躺在床上休息。
神仙居风景区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像“雄鹰展翅”、“神鼠驮石”……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第10篇:美丽的岩石风景区
岩石风景区名胜区风景绮丽,是省级一级风景区。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岩石风景区游览风光。
一进岩石风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飞流的瀑布,这瀑布叫做“水帘洞天”。走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垂虹洞“的洞口,走进这个洞里,就能看见一块石头,上面刻着“飞来石“。我走出这个“垂虹洞”的时候,我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哦站在一块石头上,在上面喝着水,休息。过了一会儿,我们继续爬山,我奋力向山上爬去。可是我爬得太快了,爸和妈都爬不动了,我们就在那儿观赏风景,发现那儿的树木的树叶非常的漂亮。后来,我们坐缆车上山了,到了半空中,看见那的桃花树是那么的美丽,我们到了山顶。来了最高处的“飘然亭“了。“飘然亭“分上下两层,亭中央有一张石桌,从亭中向外眺望,是美丽的风景。美丽的海湾风景和市区的风景都在眼皮底下,市区高楼林立,华夏连连,小鸟在空中飞翔,有时有各种船从眼前经过。风景区的旁边还有一座岩石海上的岩石大桥,上面行驶着来来往往的车辆,远远望去,那车辆只有蚂蚁似的这么大,好像一抓就有一大把似的。这里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啊!
我爱汕头,但更爱我的家乡的岩石风景区,因为它给了我快乐,还使我流连忘返。风景区的相关阅读祖国有自然遗产共8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自然文化遗产: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今天爸爸妈妈都休息,他们决定带我和爷爷奶奶全家人一起去梅力更风景区游玩。在出发前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买了水和食物,全家人都换好了球鞋,一大早就高高兴兴的开车出发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老师带着同学们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现在,就让大家游览一番吧!来到这里,又长得郁郁葱葱的大树,...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小学二年级:蔡翠芳要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家了,每天放学回家;人的一生差不多都要呆在家里。有人是这样说的:&家啊!天天看来看去也没见他有什么...浙江宁波镇海区骆驼中学初一:俞佳玲这是一条路,一条变换莫测的路,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更是一条注定终身的人生道路。从哇哇落地之际开始,沧桑的岁月老人便带着...四川广安广安区友谊中学初中部初一:唐瑞白云山风景区,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白云山风景区,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放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驱车来到了灵谷寺风景区。灵谷寺风景区位于钟山东麓,总面积两千余亩,是六朝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六朝古刹开善寺始建于梁天监十四年,明朱元璋建孝陵...风景依旧的迷人,曾曾重重的烙印在我们的心坎上,让我们重温那些留在心底的风景&一爸爸的严厉,妈妈的辛劳,都曾使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新球中学初一:*这边的风景不像繁华的都市一样,没有绿色的美丽风景,就算有,也只是一小片一小片的灌木丛。这边的风景不像索溪峪的景色一般,到处...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心小学六年级:俞文欣网友推荐的作文今日阅读榜最新发布的作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人文景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