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对物体的压力是不是使最大静摩擦力公式增加了?

求解释为什么增大了正压力就增大了最大静摩擦力?
求解释为什么增大了正压力就增大了最大静摩擦力?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是:f=uN,(N表示正压力,注意此公式只能用于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而静摩擦力不可用)u只跟接触面有关,是常量,所以要增大f,就只有增大N。
这也不一定啊
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是:f=uN,(N表示正压力,注意此公式只能用于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而静摩擦力不可用)u只跟接触面有关,是常量,所以要增大f,就只有增大N。
这是在把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情况下吗?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置于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1=2.0m/s向前运动,中途因受到一光滑挡板的阻碍而停止向前运动;现要用一平行于挡板的水平力F将物体以速度v2=1.5m/s沿着挡板拉离传送带,已知板与传送带运动方向垂直(如图所示),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试求拉力F和挡板对物体的弹力N的大小.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0=2m/s2,顺时针运转,此时在M&轮的正上方,将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两传动轮M?N之间的距离为L=10m.求传送带将物体由M&处传送到N&处所用的时间.(g取10m/s2)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2011?广东三模)如图甲,直筒A连同固定在直筒底部的竖直杆的总质量为M=50kg.直筒内部高度H=13.75m;另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铁环B套在细杆上,从细杆的底部以v0=20m/s的初速度开始向上运动且刚好能到达箱顶;已知小铁环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f=10N,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直筒内细杆长h为多少?(2)在图乙给定的坐标中,画出铁环从筒底开始上升到第一次返回到筒底的过程中直筒对地面的压力大小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写出简要推算步骤,计算结果小数点后取一位)(3)若铁环与筒底每次碰撞都没有能量损失,求小环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止在筒底,所走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1)匀速圆周运动是(选填“匀速”、“变速”)运动.(2)一质量为m=2kg的铁球在真空中从t=0时刻由静止自由释放,则在t=5s时刻重力的功率是:w(设重力加速度为g=10m/s2)(3)从20m高的楼上以4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经过s小球落地,落地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m.(4)赤道处地磁场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50×10-4T.一根长20m的直导线,通有10A的电流,在此处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电流方向由东向西.此处地磁场对这根导线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5)某走时准确的钟,分针和时针长度之比为1.2:1,分针与时针角速度之比为.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线速度之比为.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如图是放置在竖直平面内游戏滑轨的模拟装置,滑轨由四部分粗细均匀的金属杆组成:水平直轨AB,半径分别为R1=1.0m和R2=3.0m的弧形轨道,倾斜直轨CD长为L=6m,AB、CD与两圆形轨道相切,其中倾斜直轨CD部分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各部分表面光滑.一质量为m=2kg的滑环(套在滑轨上),从AB的中点E处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已知θ=37°,(g取10m/s2)求:(1)滑环第一次通过O2的最低点F处时对轨道的压力;(2)滑环通过O1最高点A的次数;(3)滑环克服摩擦力做功所通过的总路程.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当滑动摩擦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时,为什么压...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当滑动摩擦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时,为什么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也增大?而不保持原有的力的大小?如果压力增大,滑动摩擦力也增大,如果发生静止状态,是不是成为静摩擦力?
还是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增大是针对摩擦力的种类而区分出的?
+ 加入我的果篮
最大净摩擦力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物体B重20N,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物体B重20N,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这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多大?如果逐渐加大B的重力而仍保持系统静止,则B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
解:如图,设水平绳中的张力为T1,物体B重20N时,由结点O的平衡可知,T1=GB=20N由A水平方向的受力平衡可知F=T1=20N B的重力最大时,桌面对A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设此时水平绳中的张力为T1',由A的平衡可知T1'=Fmax=30N再由结点O的平衡知GBmax=T'1=30N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物体B重20N,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主要考查你对&&共点力的平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0,∑Fy=0。 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 图解法分析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当两个分力成一定的夹角α(α&180。)时,增大其中一个分力或使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的变化情况如何呢?这个问题可以用数学公式推导分析,也可以用函数图像数形结合分析,但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图解法。为了便于分析合力的变化,设,借助辅助参考圆来进行分析。如图所示,F1、F2的共点在圆心,而且开始时F1、F2的合力为F,大小恰好为圆的半径。(1)当保持力F2不变,只增大F1时,如图所示,合力,的大小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减小、不变或增大,即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1、F1夹角α保持不变,在增大其中一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2)当两个分力F1、F2都增大时,如图所示,合力F 的大小也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减小、不变或增大,即,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1、F2夹角α保持不变,在同时增大两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F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整体法与隔离法:(1)整体法: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明确研究的系统和运动的全过程; ②画出系统整体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 ③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一般可采用隔离法。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 ②将某个研究对象或某段运动过程、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③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 ④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和整体法常常需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简捷明了。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物体、物体系。 (2)找出所有接触点。 (3)按顺序分析物体受力。一般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不接触力).再依次对每一接触点分析弹力、摩擦力。 (4)找出每个力的施力物体。(防“多”分析力) (5)看受力与运动状态是否相符。(防“漏”力、 “错”力) (6)正确画出受力图。注意不同对象的受力图用隔离法分别画出,对于质点和不考虑力对物体的形变和转动效果的情况,可将各力平移至物体的重心上,即各力均从重心画起。受力分析的步骤:第一步:隔离物体。隔离物体就是把被分析的那个物体或系统单独画出来,而不要管其周围的其他物体,这是受力分析的基础。第二步:在已隔离的物体上画出重力和其他已知力。重力是一个已知力,可首先把它画出来。另外,物体往往在重力及其他主动力作用下才与其他物体产生挤压、拉伸以及相对运动等,进而产生弹力和摩擦力,所以还要分析其他主动力。第三步: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就是查找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点和接触面。弹力和摩擦力是接触力,其他物体对被分析物体的弹力和摩擦力只能通过接触点和接触面来作用,这就是说寻找物体所受的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和摩擦力只能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相接触的点和面上找。查找接触点和接触面要全,每个接触点或面上最多有两个力(一个弹力,一个摩擦力)。第四步:分析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在被分析物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处,如果有形变(挤压或拉伸),则该处就有弹力,反之则没有。在确定弹力存在以后,其方向就比较容易确定了。第五步:分析摩擦力。摩擦力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它们的产生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处不光滑,除挤压外还要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或相对滑动。因此分析接触面上有无摩擦力,首先要看接触面是否光滑(这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其次看有无弹力,然后再进行摩擦力的判断:接触面上有相对滑动时有滑动摩擦力,其大小,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接触面上无相对滑动但有相对滑动趋势时有静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总是跟迫使物体产生相对滑动趋势的外力有关。受力分析中的技巧: (1)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2)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3)在难以确定物体的某些受力情况时,可先根据 (或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再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判定未知力。也就是说在分析物体受力时要时刻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同时对不易确定的力。可结合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其反作用力是否存在以及方向如何等情况。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物体B重20N,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0442353838107980436429109221365051科目:高中物理
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 )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 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 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力、物体平衡单元测试题(1)原人教版
题型:选择题
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 )
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新课标2011届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2(新人教)
题型:选择题
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 &&)
&&&&&& 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 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 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 (&&& )
&&&&&& 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 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 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 (&&& )
&&&&&& 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 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 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0111
题型:单选题
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
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 &&&&&&&&&&&&&&&&&&&&&&&
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
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
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ks5u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新课标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2(新人教)
题型:单选题
当担心手中竖直拿着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A.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B.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C.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D.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擦力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