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ad月全食是什么么意思?

cfso1137 发表的评论
个人评论中心
cfso1137在FT中文网公开发表的评论 (217条)
09:10:39对
的评论美国《国家地理》对600名中国中上阶层人士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80%的人表示会购买象牙及其制品。
10:14:23对
的评论每次看这专栏的文章,都深深地体会到简化字实是一荐德政
10:10:09对
的评论&單翼难飞学算术&? 繁体的飞字倒是有双翼,可惜都在右边,更不好飞吧? 学学物理去吧
10:31:25对
的评论为什么不能在公共场合吃呢? 不理解不理解
10:46:06对
的评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受益者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摆脱赤贫的数亿普通民众&? 作者真这么想的吗?
15:24:52对
的评论&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是一名前政府官员。其履历显示,他曾与王岐山同一时间在同一政府部门工作。王岐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许为平在北京的项目是从2003年开始的,大约在同一时间王岐山成为北京代市长。从总部基地网站和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许为平及总部基地都强调与当地政府和高级官员的良好关系。&
这是在暗示什么吗? 如果没有关系, 王可以告FT诽谤吗?
19:03:45对
的评论一找到机会立刻走人,的确!!!
09:41:27对
的评论竟然没有北京???
10:09:21对
其實第一批簡化字對於寫正字之人也是如作者般如此看待第二批簡字的。那些堅決維護簡字的不妨去學寫正字,你會發現老祖宗的智慧,國字中所蘊含的文化。若只把文字當符號,大可只用洋字,既有意義又有道理,何必用看似繁瑣的漢字呢?用簡字的可去試寫正字,只需一年就可掌握常用的。自己的文化,不能繼續丟失了。为了显示您有文化,下次请用甲骨文写评论,那才是汉字的根啊
10:18:23对
的评论在吃这方面,老祖宗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不能丢了啊
10:15:35对
的评论从文字中讲道理?文字就是一个符号,把文字组合成文章,文章表达的思想才有意义有道理.非要从单个文字里刨出个道理来,那真是吃饱了撑的,这种老深究作者就别出来现了,天天浪费粮食对社会没一点贡献.坚持拥护简化字
17:12:12对
的评论很想看看原文里,“治本”这个词对应哪个英文单词
10:06:43对
的评论骗谁呢?我怎么就没在地铁里见过联想智能手机?三星和水果的倒是满大街都是:“联想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逾20倍,目前已在它的主市场中国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二大的品牌,截止9月底仅以1.1个百分点的差距紧随排名首位的三星(Samsung)之后。”
15:37:36对
的评论请问何为过度消费?
10:21:29对
的评论winter is coming
10:16:46对
的评论&相当凌乱的历史与现实的人口数据& 哈哈,这句一下就切中了叶檀的要害,给力!!!
09:48:20对
的评论过于细腻、复杂或逼真的“真实”生活,通常不受大众欢迎;传播开的往往是虚假的故事...
在新浪微博上尤其如此啊
16:00:23对
的评论&发电量与工业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8,这也意味着20%的背离无法用相关性来解释&
学了这么多年的统计,我还真不知道相关系数还可以这么用
10:12:35对
的评论为啥要安排1个月后的药检?
10:18:02对
的评论希望以后还能经常看到你的文章,good luck
10:40:38对
的评论&体制内小职员,月薪一万五,六年工龄&
这工龄在体质外很难混到15K的月薪啊
11:18:15对
的评论把‘dry’译成‘味很淡’不合适吧?dry在红酒中是指甜度低
10:57:49对
的评论原来Corporate values是价值观的意思,看原文时还以为是公司价值的意思。学习了
11:14:28对
的评论这样的“瓶颈期”,大多是认识上的“瓶颈”。多去了解一下同行类似职位的情况,或者与其它相关行业的人沟通沟通,没准儿就会醍醐灌顶:原来自己是自寻烦恼。行业挺好,工作挺好,自己活得也挺好,就是看问题的角度错了
11:35:13对
的评论&在未来,你的电脑将是一个拥有免费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我晕,难道渗透率最高的ipad,上面的iOS是免费的系统?Win8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于是收费还是免费,关键还是这个系统是不是优秀,会不会被消费者认可
11:03:05对
的评论北京公交卡2毛一次?作者是学生吗?还在用学生卡?
北京倒是希望能有40块的月票呢,现在天天做公交的人,谁的成本能在每月40以内啊!
11:24:38对
的评论人材啊,庞氏骗局竟然能坚持20多年,社保都未必能坚持那么久
16:08:00对
的评论中兴现在是世界第四大手机制造商。去年中兴共卖出5700万部手机,其中四分之一是智能手机
11:51:08对
本来就是个烂公司 烂团队 烂产品 烂专利
以后不会考虑伪民族的产品
Thinkpad 很好用啊,从没觉得有什么毛病。
毕竟还是有IBM的因素。thinkpad基本还是原来ibm的团队在做,联想根本插不上手
13:26:54对
的评论这个世界是非线性的,人们却总是喜欢用线性的眼光去预测,所以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感叹“世界依然不是我想象”
11:22:14对
的评论多疑是经济学家的天性:毕竟,经济学中假定的“理性人”,是没有道德观念的聪明人
11:00:26对
的评论&他那一代人对文革的可怕有切肤之痛,但成长于文革之后的中国人没有,他们可能被鼓动,对文革产生一种怀旧情绪&
无语了,作者真的不了解中国
10:45:46对
的评论GDP不是一种证券。上证综指(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一种名副其实的投资品,它的表现就要逊色许多。该指数在过去十年间上涨约46%,勉强与通胀水平同步。
14:10:01对
的评论图上的3妞是菲律宾人吗?怎么会这么白?
12:07:19对
的评论“促使中国出现宗教复兴的主要因素,是拥有太多钱的富人信教求心安,而不是底层民众寻求麻醉剂、以缓解贫穷带来的痛苦.” 这是真的吗?
12:04:27对
的评论&巴菲特税也无法解决美国竞争力的问题& 不能解决竞争力问题也成了不征税的理由了?问题是不征这个税就能解决美国的竞争力问题了吗?
10:02:50对
普遍写做“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的一种,有致癌作用。氢化植物油只是对心脏不好,没有致癌作用
10:01:53对
的评论有些外国公司来到中国后,心想‘这里有15亿人,太棒了,我只需要其中的1%就行……’抱着这类念头的公司肯定会遇到麻烦
11:37:00对
的评论所谓辉煌的丝绸之路,所进口的产品根本也是与国计民生基本无涉的产品。在中国,国际商业交换并非必然。
11:34:36对
的评论公务员是分“蛋糕”的。而一个国家的发展要靠做“蛋糕”的,靠的是企业和实体经济。
12:56:30对
的评论什么时候打假也成了对权利的滥用?文章开头装逼口口声声地说对此事不关心,之后却迫不急待地表明在文学方面打假没有意义,拜托,装逼也要装得专业一点好不好
13:55:19对
的评论联想收购了德国消费电子产品公司Medion,并与日本NEC公司建立了生产个人电脑的合资公司,这些举措帮助它在成熟市场将销售额提高了80%。这些地区现在占联想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二以上。
13:51:39对
的评论整体而言,在线广告仍是中国经济中最肥的业务之一。这块业务占搜狐去年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二,增幅超过在线游戏业务。
10:18:11对
最令行业专家失望的一点是,新浪在定向广告上进展甚微。一家北京的广告代理商表示,“在理论上,所有这些用户数据都是新浪的宝贵资产,但他们好像不懂得如何分析这些数据。”——从来不砍僵尸粉就能看出,新浪根本没把用户数据当回事,相对来说,人人对僵尸用户砍得十分厉害没做过数据挖掘就别乱说,不砍僵尸粉不代表人家不会分析数据!
11:22:52对
的评论&据官方媒体报道,去年全国公安民警人数约为200万名,平均每10万人中有150名警察。根据联合国在2005年的调查结果,这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算上城管辅警临时工,警察队伍又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了吧?
11:13:53对
拜托,,这位作者大哥真的了解过这方韩大战么??什么“F1赛车手”,什么麦田“缜密的猜想”,可笑;什么“大侠”,什么“被制造出来的‘天才’”能不能别这么偏心啊。我看了第一页就觉得这文章不值一看了,大家随意喷我FT老愚就是喜欢乱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一点新闻道德都没有。如果事先知道这文章是这斯写的,我根本就不会点开这文章
12:48:51对
的评论毁掉印度的是腐败,不是资本主义
12:46:00对
您好,您說的很好,我也提出我的看法
1&關於言論自由,自由從來必須與法治相輔相成的,我的觀察是台灣有許多言論的出現,台獨有之,統一也有,只是後者的聲音漸漸較少人說起了,WHY?答案在台灣每個人的心中
2&台灣當然有警車開道,也有貪腐,只是您舉個例子不太好,警車開道是每個民主國家對主要官員的禮遇,差別在程度與合宜與否,阿扁的問題比較複雜,牽涉到意識形態,但是他的地位在台灣越來越鄙棄,這與他兒子這次的立委落選已經看出
3&公開透明,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政治運作是完全透明的,所以才更需要一種機制去使它更乾淨
4&選舉從來就一場討好選民的活動,換個方式說,執政者的任務不就是要照顧好各個群體的利益嗎?失敗的政黨當然要東山再起,選民也希望它能制衡執政黨,當然它也可能伴隨著內耗,衝突,這是它的副作用
5&台灣的選舉,利弊皆有之,去弊趨利是所有體制都應該走的方向,台灣仍在走,也慢慢的調整
大陸的政治體制,如不在其中,檢討之就一定會有偏頗,共勉之答案在台灣每個人的心中?请说得明白一点,这个网站的读者大多是中国人,对台湾人的心理不是很了解
12:43:18对
的评论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北京摇号吧?
08:47:51对
的评论金融城存在于一个平行宇宙中
23:54:11对
的评论英国人地强调政府干预而丝毫不提市场手段了?现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真的不得势啊
14:40:44对
的评论“我们长期以来被劳动价值论误导,以为只有生产劳动才能增加财富,因此虚拟经济是无用的。”这是在公开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基吗?
14:39:06对
在华尔街大量缩减虚拟交易,大量裁减股票和衍生交易员的时候,老茅看来是鼓吹让中国重蹈华尔街覆辙,并接纳这些人员。
十多年前,我在写给《经济导刊》的关于资本市场信用问题的文章中曾鼓吹衍生品交易,并很傲慢地对一位资深金融从业人员说,你们懂什么资本市场!今天看来,我是过于狂妄了。经济的事情,没有几十年是看不清楚的。
从80年代米尔肯的拉圾债券,到90年代的“新经济”,再到本世纪默顿、斯科尔斯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衍生金融模型一再带来的虚拟灾难,显然老茅对这些都一无所知,他的经济学知识基本上处于大学一年级经济学入门的水平上。
看看今天格老的文章,他将息差与劳动力价格的联系,虽然不能说是正确的,但其中的独到眼光和探索精神,让人不能不佩服他的专业精深能力。格老10月分析欧元区的文章也涵意深刻,让人联想到美元区。老茅和格老,都是经济学家,专业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最后要告诉《金融时报》中文网的编辑们,大陆严肃的经济刊物是不请张维迎、茅于轼写文章的。主编们告诉我,不但他们的观点毫无新意,而且他们的观点缺少严密的逻辑推导的支撑。同样的观点,周其仁和许小年写的就会不同。
中文网作者和《金融时报》作者水平差距太大,是因为中文网的编辑班子没有懂经济学的,这也是中文经济报刊普遍存在的问题。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中文网的专业素质能有所提高,因为这关乎《金融时报》的信用和声誉。
说得太对了,FT中文网的编辑里真没有懂经济学的
16:30:50对
的评论很多老板都乐意跟员工谈“个人发展空间”的问题,他只是在“哄你”,希望激发起你的事业斗志,更加努力地投身于工作之中,而不去计较薪酬待遇或者公司福利这种俗气的东西。
11:35:50对
的评论&股价由什么因素决定?简单而言,由市盈率和公司盈利情况共同影响。& 研究PE profit都白搭,供给与需求才是定价的核心!
23:02:00对
的评论CEO救国?包括引发上一轮经济危机的两房、雷曼兄弟,以及一心拿着政府救济款去给银行家发奖金的投行CEO吗?
22:57:33对
的评论地方政府的财路断了?经济会不会崩溃啊?
10:55:02对
的评论好文
12:03:02对
的评论&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这不是什么漂亮话,而是自己发自内心相信的&? 作者自己相信吗?
15:38:30对
的评论《萍果》...汗
12:03:33对
据我所知.........现在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是说在我们国家),基本对牌子的认可比较看重.......一听说是国家的“国产货”.....你就是质量再好(而且也不是很好)也很难被这些消费对象所认可。一听说......国际上的名牌......不管是不是真货,即使是高仿的也很多乐意去购买。就像很多人不愿意去购买纯国产汽车一样........我们国人讨厌“国产”绝对不亚于讨厌国足........不要责怪民众有崇洋媚外的心理,李宁的东西确实做得不如adidas的,个人认为李宁应该多花些心思在产品和客户体验上,没有好的产品,能做什么营销?现在人都不傻,没人会看了几个好广告就买李宁的东西去,货比货得扔呀
11:55:27对
的评论当年淘宝用免费+支付宝担保+超级公关干掉巨头eBay,再转型淘宝商城,淘宝的成长几乎像一部农村包围城市、再城市化的共和国发展史。
11:11:16对
的评论问题是根本就不应该让4大国有银行大规模介入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风险太大了,出了问题,普通百姓存在银行的钱谁来还?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还是应该想办法让私人资本流往往借贷市场
16:56:32对
北京不只是行政资源垄断,医疗,教育,法律都是中国最优秀的。海淀法院被称为中国最好法院,因为这家法院据说最禀公执法和所谓先进。北京政府和其他政府当然会好好利用这个垄断地位,各种商圈都被提出来用以发展房地产。而行政力量在中国就是经济。中国股市所有的散户投资者都爱说一句话:跟党走,听党话。一方面所有人都爱说政府无能,另一方面又亦步亦趋的紧随&海淀法院被称为中国最好法院&?笑死人了。每天上班都要路过海淀法院,每周都能遇到几个在门口喊冤骂院长的
10:37:20对
的评论&在卡扎菲上校(Colonel Gaddafi)在的黎波里的老巢被攻破后,我们知道了一点:卡扎菲上校是英国《金融时报》旗下周刊《How to Spend It》的忠实读者。&
岂止是忠实读者,人家卡扎菲还是FT母公司Pearson的第3大股东呢!
11:17:36对
google,请低下你高傲的头颅,当你把用户资料交与FBI的时候,你就已经不是自己口中的那个don't be evil的google了,接受政府审查已经几乎成为行业规则,大势所趋。重回中国大陆,你需要中国这块最有潜力的市场,中国也需要像你这样的的自律型企业。没有竞争的环境只会成就百度那种没有底线,不负社会责任,只能寄生在中国市场的恶劣公司。
别自欺欺人了,google还是站着就把钱挣了,看看多少人在用Android手机系统就知道了google是怎么从android赚钱的?android不是免费的系统吗?反倒是微软因为android侵犯了专利,从android手机厂商拿了不少的赔偿
15:48:32对
的评论&劣质思维&是指什么?把女学生被驻军强奸的事看得风清云淡?
17:08:12对
的评论活得舒服不容易,活得舒服的同时还想制造点精神满足就更不容易,其实大家都在想办法走平衡木。从别人的八卦里,你可以读到每个人是怎么玩“生存+生活”这根平衡木的。没有最好的,但总有最适合你的
10:44:35对
的评论管理地太死了,有人就是喜欢吃小作坊的食物,这是他们的人权,政府不应该干涉的。我觉得可以区别对待,在retail时标明是正规厂家货还是作坊货就好了
10:38:28对
企业大就代表食品安全了?三鹿、双汇够大了吧,还不是照样出事!古时候,豆腐还不是都从作坊里出来的,那时怎么没有出事?是呀,国人天天早上在路边小摊吃地沟油炸出来的油饼油条,也没有出事的。不就是小作坊产生的豆腐嘛,吃不死人
11:00:41对
的评论车辆购置税的前身是车辆购置附加费,起征于1985年,征收部门原为交通部,目的是筹集公路建设资金。但当中国建成了世界最长、最贵的收费公路后,舍不得这块“唐僧肉”的政府又借改革之名将其改为车辆购置税继续征收。
13:39:55对
的评论别YY了,你们日本的零式从a6m2到a6m5,从来都不是最先进的战斗机,性能比德国的me109差远了,只不过在战争初期欺负中国老掉牙的双翼机I-15才挣得一点虚名而已
12:00:17对
小米手机还是很不错的。
我不知道别人对Android手机有什么样的期待,就我个人来讲,我希望的就是两点:
1. 一个不错的硬件,内存大一点,CPU快一点,屏幕分辨率高一点。
2. 一个不出大问题,好用,而且能够持续更新的ROM。
第一点中除了屏幕分辨率我不是很满意之外,其他的我都非常满意。关于第二点:现在用的手机是Milestone,刷成了MIUI,很满意,也许我会选择其他的手机,但是我还是会选择MIUI。
个人认为,只要小米手机不要出什么大的硬件bug,就绝对不会失败,起码超过魅族是毫无问题的。有50万的用户花3000+的价格买HTC三星摩托的手机然后刷成MIUI,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会有100万用户花2000块钱买个配置更高,自带MIUI的小米手机呢?什么叫“起码超过魅族是毫无问题的”?你用过魅族的M9吗?M9是一款让人越来越喜欢的手机,开始断货买不到只好玩同事的M9时是喜欢,自己买到后是越来越喜欢,后来试用过htc原生android后则是庆幸自己买了m9。。。。。。
16:35:31对
科学的调查要靠科学的设计问卷和科学取样。这样对特定的城市,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活动现场的人群进行取样调查何来科学可言。仿佛在游泳馆门口调查,“你是否认为游泳有益身体健康”,当然回答肯定的人的比例会非常高。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也非常明显。对问题的设计过于单一,这叫“错误引导”。有道德的问卷调查者是不会问知道答案的问题的。比如,我不会在吸烟区问“你认为什么牌子的戒烟产品最好”(因为这些人都是戒烟的失败者)。而这个问卷实际上就是错误引导,他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问:如果你要变动工作,你最大的压力是不是“职业前景模糊不清”?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把后面问题的答案带出来了,即“你对当下工作现状不满。”如何不满?他给出如下的选项。所以,第一个问题,最多人选。因为“如果我对当下的工作状况不满,我将如何?”这就是为什么上海白领会出现“泛泛忧”。在最后,他们“惊奇”的发现白领们对未来的信心指数颇高。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是“创业”中心举办的活动,创业的人当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这就我说的“吸烟区”。严重同意,样本是严重有偏的
16:29:37对
的评论典型的新自由主义论调,又在拿最低工资说事,为什么不去反思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平均工资还没有印度拉美高?难道中国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还不如那么一点点最低工资?
11:42:23对
的评论为了获取鱼翅,人类每年要捕杀约7000万条鲨鱼...
严重怀疑数字的准确性
11:28:22对
的评论即便是在中国席卷了15亿人民币的《阿凡达》,最后返还给美国福克斯公司的也不过2亿左右。绝大多数票房都落入了影院和中方发行手中 , 当然,这不妨碍对自己文化不够自信的中国人,坚持认为:这是美帝国主义成功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11:34:56对
的评论美国穷人每领到一份炸鸡,都有中国人民贡献的8%,因为这个数字正是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比重。
11:25:11对
的评论我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大家谈“舒服工作”色变;只要我发现这样的工作,就马上直奔过去了。
11:22:06对
的评论&我们为什么总给中国人一种“不承认历史”的错觉?不可否定,对方国家政府的教育方式和媒体的宣传方式始终在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服务。以点盖面,故意放大的政治宣传比比皆是。& 什么意思?加藤是指中国政府故意煽动反日情绪?????
13:19:37对
的评论一直很喜欢mrs penny的文章,但,这篇文章,您想表达什么观点呀?
13:03:47对
的评论为什么要上补习班呢?不明白,有这时间自己多看看书多好
12:17:59对
的评论公务员加薪当任不得受益,从下任开始执行新工资标准......
什么时候中国的公务员也能每隔4-5年来个大换血?
12:08:32对
的评论收入的分配体现着权力的分配。如果要对盈余进行分配,工厂内部的权力分布将成为决定性因素。分配肯定会有利于首席执行官。 没想到英国人也能认识到这点
17:52:51对
的评论'海豹突击队员不会无缘无故炸毁那架直升机' 英国记者又在胡乱推测了,把遗弃的装备炸掉是美军的standard OP, black hawk down里就有拖出伤员后把黑鹰炸掉的镜头
13:18:55对
的评论政府旗下的重要资产通常是债权人无法收走的。某些安排自称绕过了这一原则——英国财政部(UK Treasury)大楼是一项复杂证券化安排的标的资产,雅典地铁也可能被私有化。但任何憧憬这种抵押品真能被强制收走的人都是在做白日梦。
11:50:37对
的评论'我们这一代,也渐渐要开始适应竞争环境中的技术工人的工作状态,比如:做一辈子编辑,做一辈子销售,做一辈子工程师,等等,而不是如今的成功学专家们叫嚣的:初级—资深—经理—总监—总经理—总裁的常规路径,毕竟能沿着这个路径走下去的,只是极少数人。'
11:46:12对
的评论'苹果粉丝都是自我意识精英'??? 这是典型的崇洋媚外心理,别给苹果贴金了,一提苹果就要扯上精英之类的形容词。苹果不过是个街机而已,俗!
17:33:40对
的评论看完整篇文章,竟然还是不知道中国服务业占GDP的多少。。。
17:30:42对
的评论虽然我是Lucy的粉丝,但这次我必须支持Tim
15:28:05对
的评论还是先把汽车火车搞好再去天上搞吧。。。
如果真搞出来了,第一架量产的,能给常委们当专机吗?
00:04:03对
的评论“希望FT中文网的那些专栏作家也能经常读读那些专业的经济学著作,少煽情”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00:03:32对
这个回复姿态有点高,语气有点硬,搞不好要挨骂……
观点应该有证据支持,经济应该有数据支持,FT有些文章的内涵不够,就是因为光有观点没有证据。而随着FT的发展,读者增多,也逐步“门户化”了,只看标题和作者立场,其余都不问。
劳动报酬比的问题,并非徐滇庆和李昕独家发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就有类似意见。但他作为“体制内学者”不受欢迎,批评政府是民间舆论主流,不是这个路线的,讲得再有道理也会被刻意忽略。这也是另一种偏见。
现实和统计数据算不上“脱节”,而是个人经验与宏观数据不符。这个现象很好理解,一方面是宏观变化是渐进的,体验起来往往难以察觉,或者习以为常,不觉有异。二是宏观数据往往讲平均,不讲方差,就比如劳动报酬比的问题,贫富差距大,宏观数据再好看,低收入者钱不够花是事实,这些人从个人经验出发,当然会对中国的劳动报酬比的整体水平感到怀疑。
当然,数据本身就不对也是很有可能的,一是宏观数据统计水平不高,数据本身误差太大,据说以前出现过“居民总储蓄超出总收入”,你这个东西就不好解释了;二是数据根本就是造假,这个我们太熟悉了,我知道有些数据到了上级部门,都要乘一个“调整参数”,因为知道底下虚报得太离谱,不晓得现在还有没有这个情况;三是数据根本毫无意义,比如“城镇登记失业率”。也怪不得大家把统计局看成一个“贬义词”,不相信中国的宏观数据。
如果原始数据本身就不对,模型再好,废料进废料出,结论还是有问题,这个倒真是要警惕的。所有个说法,中国统计局是全世界经济学家的地狱,呵呵。
FT毕竟是媒体,不是专业杂志,要求不能太高我晕,no ft no comments! 不专业的评论,我们何必去看它?直接去reuters看及时的新闻报道好了!
23:54:09对
说得很对,我很反感有些媒体动辄以耸动的文字作为标题,什么“一杯豆浆的成本仅为售价的10%”,难道所有店内的营运成本,包括装修投入、人员工资、水电费甚至广告费等等都不是成本吗?孤立看待产品成本,不仅是错,而且是大错,只会误导一些消费者更加不客观的看待成本问题。严重同意,作者连什么是成本都没搞明白,还好意思出来写财经评论?
16:16:51对
说也奇怪,国人都很稀罕这种设计简单而且贵的出奇的东西,甚至有人已经把苹果产品定位于奢侈品行列,但为什么国人用国货就没有出现这种状况?是设计理念,人家就经典了?
是品牌效应吧,苹果也是近几年起来的,以前也不咋的,出Mac系统就想和Windows抗衡,结果落败几十年,中国有企业有几个能憋几十年不赚大钱?够呛吧,赔点就不想做了
还有一个就是心态。无知的时候,总以为别人的是最好的,最贵的是最好的,且不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点不了解苹果,也不了解PC发展历史的乱讲话会被人嘲笑井底之蛙的。
去买个一千多的iPod Touch试用一下就明白了。
苹果的东西非常棒、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很多人到底买了之后会用么?买个iPod只用半个月,因为他完全不知道如何把歌弄到IPOD里面去。你见过买个手机不知道如何发短信的人么?你见过买个电脑然后装WIN7的人么?烟台的朋友说的是一个事实,不是说苹果不好。严重同意,苹果就是外形好而已,当然硬件配置可能也很好,但真的太难用了!!! itunes绝对是脑残的设计
10:13:45对
的评论不知所云
15:33:20对
的评论我觉得这篇文章最核心的一句是结尾的“还有,请记住——不是做牛做马就一定能成功的。”。。。
这个的风险成本太高了,人生苦短,还是趁年轻时享受人生吧,多滑滑冰游游泳,少加点班
15:26:59对
的评论&不要用大写字母写邮件& 原来外国人看大写的也费劲,嘿嘿
10:59:09对
电子阅读器的优势在于获取的低成本,但低成本也可能意味着低关注。我觉得,它与纸张书籍存在于不同的细分市场,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就像我,买电子阅读器只是方便携带,实体书带来的阅读体验是其无法替代的实体书有啥阅读体验?除了味道以外,电子书的效果一点也不差,难道你是用鼻子读书的?
10:57:29对
你放心吧,电子书不可能淹没传统纸书,阅读是一种享受,电子书捧在手里看在眼里,离纸书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就是电子书读的受不鸟了,又都买了纸版,全部是名著,电子书读一读就忍受滴不能了。像译林出的名著,那读起来才叫一个舒服
我相信那些爱读好书的人慢慢都会认识到这点的差在哪里?
10:52:49对
的评论里面的圈内人都是CEO CIO这样的有钱人,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平头百姓实在没有借鉴的价值
07:29:52对
的评论好激进呀
期待经济学家来反驳
07:59:44对
的评论睁眼说瞎话
07:57:00对
的评论广告神马的最讨厌了
16:16:58对
的评论如果政府也破产了,那还能指望什么来救市?
13:24:50对
的评论作者多大年纪了?恐怕50不后了吧?是不是在文革中受过迫害?这明显是带着有色眼镜在写这篇文章,虽然没有明说,但通篇都是在表达一个逻辑:“只有党员在党组织的要求下才会去看关于党的电影”。不知道作者接触的都是些什么人,至少我身边的朋友同事都对这部电影很感兴趣,毕竟看着那么多大明星在电影中串场就是很欢乐的事情。如果作者身边有年轻人,他必然会发现普通群众对这部电影的热衷,如果作者能去票房做个调查,也能发现买票的大部分都是自费的散客!极度怀疑作者是故意歪曲事实来赚眼球。。。
14:13:44对
作者只是抛砖引玉,提出问题,提出象征性的观点,剩下的自己去思考。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攻击作者,这一点很不好。TA不称职,FT自有打算,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作者写文章的出发点很好,大多数文章都能引起我的深思。支持!
14:04:24对
的评论感谢加藤同学对高铁问题的分析,如此深入的分析真的不多了
16:32:06对
的评论水价上涨,的确可以更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但这方面节约的水真的没有多少,关键还是在于防止污染,对污染企业要用重税!
00:56:52对
Nokia和Mirosoft,2个本来就落后到没落的公司走在一起,只能是死的更快...
不要小看microsoft,其研发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去看看国际顶尖学术论文,是Microsoft多,还是Google多?不能以发表的论文数做标准,不是所有研究都是以发表为目的呀
12:45:41对
的评论Nokia的没落是塞班造成的,启用WP后,nokia必然会挽回颓势
10:45:04对
要说阶层,我敢说在linkedin上的中国人比他们水准高多了同意
10:37:30对
的评论任何环保与成本理由在GDP面前全都不堪一击。
10:34:44对
的评论&如果人人网(Renren)等引领潮流的公司没有前往纽约、而是在国内上市,或许有助于重新平衡中国市场。& 真是这样吗?股价低的根源还是股票多而投资于股票的钱少,如果人人网在A股IPO, 那就进一步增加了股票量,会使股指再跌一步。当然,如果人人网的发行价被严重低估了,能让投资者拿出更多的钱投入股市,那就另当别论。但事实是,人人网在美国刚上市就跌破发行价了吧?这样的股票有吸引力吗?
22:11:58对
如果教育損傷了快樂,就該把它打包扔進垃圾筒。如果用這個標準衡量,那麼不僅是大學,中國的中學甚至小學都會不及格,都該打包扔掉。
孩子的天性固然是玩,但是除了遊戲和娛樂之外,一定有其他的事情可以讓他歡笑,讓他感到滿足,那就是他真正感興趣的事,願意付出努力但仍然感到快樂的事。我們時常看到一些十幾歲甚至更小的孩子在各個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甚至小有成就。對於小學時候的我來說,那件事就是寫程序。重點在於,當自己真的沈在裡面並且樂在其中的時候,在其他人看來枯燥無趣的事情也會變成快樂的源泉。孩子對事情的區分並沒有很嚴格,充其量是"有趣"和"不怎麼有趣"。是成年人嚴格的區分了"做事"和"遊玩",並且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引導他們,讓他們學會這種區分。這本來就是一種偏見的灌輸。孩子可以把寫一行行代碼作為遊玩,因為他覺得有趣。也可以對購物吃飯不屑一顧,因為這不怎麼有趣。與此相對,以玩的心態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倒成了不少成年人追求的理想。
如果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幫助人們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裡找到快樂,或者能夠快樂地去尋找自己心靈的嚮往,那麼讓來到學校裡的每個人都快樂地接受教育應該成為學校的目標。您在说什么?能翻译成简体字吗?
22:08:24对
作为11年的thinkdpad用户,我想对X1说:让那个16:9的屏幕去死吧!上面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下面的状态栏任务栏都快占掉屏幕高度一半了。一个word文档都显示不了几行字。写代码就更杯具了。
您不会把office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都隐藏了呀?
隐藏了不还是牺牲了便利性吗?office有快捷键的呀,直接按快捷键,不是比在菜单上找按钮方便多了?连快捷键都没记住几个,就不要谈什么便利了。
22:05:25对
的评论什么乱七八糟的文章,这种水平也上FT了?
13:08:46对
的评论“向董存瑞学习”,日子就选在这位共产党员舍身炸掉国民党军队碉堡整整63年后。
老徐的语风也开始犀利起来了。。。
12:57:44对
又是吴教授她只是个小助教,不是什么教授
12:38:10对
作为11年的thinkdpad用户,我想对X1说:让那个16:9的屏幕去死吧!上面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下面的状态栏任务栏都快占掉屏幕高度一半了。一个word文档都显示不了几行字。写代码就更杯具了。您不会把office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都隐藏了呀?
14:22:02对
的评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这个主动解除审计关系的DTT,是美国的DTT还是中国的DTT?
11:04:44对
的评论单单是穷与富,其实也挺可怕的。买上万块的GUCCI和几百块的A货确实没有什么生活水平的差异。但没有差异的,也就仅仅是服装这一方面吧。但换成其它方面呢?看大片是去影剧院imax 3d还是在家盗版碟,出门挤火车还是坐飞机,吃饭去米其林星级还是路边摊,差别可太大太大了
15:53:28对
的评论这是我见过的最乱的一份书评
14:55:50对
难得有这样思路清晰的文章。思路清晰?我看是逻辑混乱吧?
17:52:12对
通篇就是个钱字,微博是copy twitter,但早失去了即使信息共享的真谛,注册了新浪微博,除了八卦还是八卦,真不知这玩意居然能在中国火是呀,微博为什么会火呢?
17:48:07对
&中国人均软饮消耗量为46升,仅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0升的一半,更是远远落后于美国的340升&,中国是个茶文化的国度,软饮消耗当然不会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啦!晕,美国还是咖啡文化的国度呢,也不妨碍人家喝软饮呀。而且,中国的这个46升,已经算上了瓶装的茶饮料吧?
17:40:24对
的评论facebook进中国干嘛?学生有人人,白领有开心,谁没事放弃自己的朋友圈去搞那个“非死不可”呀
12:46:39对
的评论不明白这种恶搞有什么意思,为了稿费而娱乐我等书虫?
12:28:22对
中国人虽多,但是没有一个是多余的!把一部分人看作是“包袱”的人和法西斯是同类,应该予以消灭。严重同意,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同胞看成是包袱?再说,现在农村还有多少人在种地呀,年青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哪来的农业人口过剩?
15:13:47对
与此同时,新一代中国男性有志置业——往往是作为争取到妻子这一宝贵财富的手段(大量女性胎儿遭到流产,导致中国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男性比女性多出3400万)。简言之,从人口结构上说,最有可能滋生不安定的人群(年轻、失业和未婚男性,仍和父母住在一起)在中国越来越少了。
这段我怎么没看懂呢?说反了吧,滋生不安定的人群随着光棍的增多是越来越多了吧,你买再多的房子,适婚得女性就那么多。安定不安定和能买的起房子的男性的多少有关系吗?
女性少的问题可以用降低女性结婚年龄的办法解决掉,先透支一点,如果有人愿意调查的话,肯定会发现女性的结婚年龄比男性小好几岁。如果你做了调查就会发现,如果女性比男性多,那女性的结婚年龄会比现在更小的,因为男人都愿意找小的,如果女多男少,那男人必然挑年轻的嘛,只有女性少时,才被迫挑老姑娘!
15:10:35对
第六次人口普查就是笑话
没有计划生育的少数民族人口居然总数比2005年下降了1000万,这可能么?!没有计划生育就不见得会多生呀,现在养孩子那么贵!
22:06:44对
的评论为什么普遍不看好nokia与microsoft的合作?windows mobile是一个很好的系统,一点也不比apple和android差,而且,windows mobile在与PC对接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windows mobile系统目前唯一欠缺的地方就是没有iphone android那么多非常cool的应用程序,但如果microsoft借助nokia的平台把windows mobile的用户群扩大,相信有相当多的手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会转为windows mobile开发应用程序,到时,apple和android根本不可能是windows mobile的对手
09:24:51对
的评论&第三,此次日本震灾,手机甚至座机都失灵,但电子邮件却在发挥作用,推特(Tritter)、微博的情况也比电话情况要好。我在前往东京的路上发现,很多日本人也在靠移动互联网了解信息。&
我比较好奇,手机甚至座机都失灵,那如何上网?
11:57:53对
的评论不要把苹果神化了,ipad iphone不就是外形好看吗?至于实用性。。。
坚持认为苹果无所不能的顽固份子,不妨问问自己:如果只有一台电脑可以用,你是选择pc还是ipad?
15:55:41对
的评论看了这篇文章后突然觉得很佩服加藤,竟然可以把高铁的来龙去脉写这这么清晰透彻,过瘾呀!
09:55:49对
的评论不太明白这和中国有什么关系?中国的飞机几乎都是从美国欧盟进口的,而且由于领导担心出空难,机队的平均年龄是全世界最年轻的,飞机稍微旧一点就会转卖出去,再买入新飞机。如果从boeing airbus进口的新飞机都不能满足碳排放标准,那欧洲和美国上空还有飞机能飞吗?
15:09:54对
如果美元:人民币=1:1,那么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是否就是相当于美国的水平了?显然不是。
其实人民币并没有被低估,只是美元更烂了。
如果1RMB=1$我们的生活绝对更好啊。虽然国产变得更贵,但是进口都很便宜。那多么让人放心啊。多惬意啊进口的便宜?现在RMB没升值,国外的牛奶苹果就已经比国内便宜了,但你能在国内买到的却一点也不便宜,即使升值了一样不便宜!
12:08:45对
verycd版的emule里搜索敏感词太多,所以我早就不用verycd版的emule了,都是直接用emule主站的。
文件直接用emule搜就得了,veryCD关了对其并没有什么影响。影响很大的,没了verycd和yyets这些下载,有中文字幕的美剧可不好找了。大部份中国人看美剧还是很需要字幕的
12:04:46对
的评论其实大城市的青年人也一样,除了小数高中生在家里苦读准备高考,60%的人都是在玩电脑网游之类的,只不过多数是在家里玩而已。
学生时代可以玩的太少了,好多东西上学时起玩玩不起,工作了才有时间和财力去学。象我现在玩的figure skating,冰友大多数都是工作了才有钱学的,但可惜成人不论怎么努力,也是比不上比小学起,滑了一辈子的人了
11:59:13对
的评论可悲。。。
11:46:33对
的评论见顶了?中国的金价与国际是同步的吗?
11:30:50对
的评论“VeryCD不得不在电骡搜索中过滤敏感字符,以确保内容安全,但这种过滤其实很容易被破解。因此,直接限制类似VeryCD这样的P2P网站往往比修改电骡软件更有效,从这个角度说,与其说VeryCD死于盗版,不如说它是死于敏感词。”
不知道作者有多少年没有用过verycd版的电驴了?早年是很好破解,只要把目录中的敏感词库删了就可以,但是后来,不管你是删了那个敏感词库还是自己做一个假词库出来,电驴总是能自己把正确的敏感词过滤库恢复出来,哪里容易破解了?
11:25:30对
死于敏感词,而不是死于盗版,啊,伟大的祖国为啥是死于敏感词?verycd可是有敏感词过滤的!公版的客户端才没有过滤
11:20:58对
的评论关闭verycd,只会把大多数对emule不熟悉的中国用户赶入非verycd版电驴客户端,不会真正灭掉电驴下载。
verycd版客户端起码还有个敏感词过滤,搜索不到XXX的内容,一但广大人民群众使用了非verycd版的电驴客户端,嘿嘿,xx hot xx功的内容,就会象洪水一样涌入。。。
关闭verycd,真的是不智。。。
12:13:43对
的评论请问啥叫“高beta投资”?lex的专栏总是很难懂
10:20:10对
的评论殊途同归呀,原来人生的真相是这个样子的
17:36:03对
的评论“从理论上讲,价格上涨还应该会促进对农业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由此增加产出。”产
这个真的是理论上的想法,产出增加之后会如何?谷贱伤农是怎么产生的?
17:33:31对
的评论&食品价格的上涨正加剧通胀——中国去年11月份通胀率达到5%,远高于3%的官方目标。&
不知道通胀率是怎么算的,有没有把房地产也加进去,如果加进去了,食品价格上涨对通胀的影响远远不如房地产吧?
10:18:14对
私有化应 该放在那些供大于求的行业,这样才能激发竞争,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常识,在供不应求的行业,私有化只会导致恶性循环。私有化在医疗、教育中的先例,我想大家 都有体会吧?
我不知道这是哪门子的经济常识。请问,1979年的时候除了毛选,中国有多少商品是供大于求的?放开私营企业参与的行业最终都让这个行业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更多竞争者的参与才能提供更多产能,才能提供更多商品,这不是什么经济常识,这是最直接的生活体验。
医疗和教育恰恰是在市场化改革中落后了,才导致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严重供应不足。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启动的医改和教改,虽以市场化为名,却并没有市场化的实质。经过十多年的利益积累,政府各部门内部已经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这些部门出于各种利益牵扯以及教育方面意识形态控制的原因,对优质的医疗和教育服务提供者故意设置障碍,不予发放牌照,反而对一些没有专业资质(或许有后台关系)的资本任意放行准入,这才是第一轮医改和教改完全以失败告终的真正原因----市场化不够而非过度市场化,这才是失败的真相。
想一想,为什么内地的零售业开放后,家乐福沃尔玛接踵而至。但是你为什么在一轮医改后看到满大街的性病不孕不育的医院广告,却没有看到台湾长庚医院(哪怕这还是一家非营利性机构)或其他知名医疗品牌到内地投资的医院。实际上,97年以后,虽然大学包括医科大学都在扩招,中国的一生数量反而略有减少。这背后的原因是,全国的医院提供的医生职位没有增长。医科毕业生很多最后都转向医疗销售行业,卖药卖器械。
政府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择优原则和专业原则履行牌照和监管职能,最后却将板子打到市场化头上。这是何等可恶?可悲的是全国人民居然都相信了。
铁路服务跟医疗服务相同的一点是,都具有专业性。这跟开放零售业、制造业等行业不一样,但总不会比开放金融业的危险度更大。连银行都可以私立(虽然牌照依然发得少),铁路服务有什么害怕的。没有人否认目前铁路拥挤是因为运力不够,铁路工作人员的辛苦跟大医院疲于应付病人的医生一样,值得同情。但这些都不是停滞改革的原因,反而应该是加快改革的理由。至于具体什么样地改革方案,前些年铁路改革讨论最火热时已经有不少的优质方案,路网分离,营运独立,允许民间资本建设铁路。。。。还是那句话,改革不缺智慧,缺的是担当和勇气。私有化在供不应求的行业也会引起竞争的,因为每一家企业都是竞争的关系,就算供不应求,东西好卖,企业也是想自己多卖一些,最好能把蛋糕全吃掉才好。当然,如果这个行业只剩下数量不多的几家企业,情况又另当别论,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会结成一个垄断的联盟。。。
11:44:52对
的评论不明白这歌有什么好,感觉更象是噪音
11:23:14对
这个歌听了让人不舒服,带来不了愉快或者悲伤,而感觉憋得慌。真不想听第二遍这歌听得我好难受,极度地不舒服
12:13:03对
的评论作者提到的忽视公共交通工具,我觉得真是冤枉政府了,北京大街上跑的公交车还少吗?我怎么觉得倒是外国才忽视公共交通工具呀,每次出国自助游,找公共汽车真的不方便。FT能不能介绍一下,与北京人口密度相同的城市,是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
10:28:56对
无非就是能有多便宜,其实这个问题蛮好办。qq那些稀烂的东西都可以哄到q币,何况有价值的书籍。我现成的办法有一个,就是有点舍不得说。呵呵~对大多数中国的青年人来说,书籍真没有QQ那些垃圾应用有吸引力
11:09:09对
的评论海洛因也是拜耳(Bayer)合成的,根据江湖传闻,拜耳(Bayer)为了海洛因的市场,雪藏了阿司匹林2年
12:11:37对
中国的水质,你敢泡浴缸算你狠,不怕得暗病。
国外发达国家,水是可以直饮的,那泡着才放心舒心。这位大哥,您不敢在中国泡浴缸,那敢在中国沐浴吗?
11:04:25对
的评论韩国统一朝鲜半岛,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希望FT能分析一下。。。
11:03:07对
的评论维基解密就等于“有权无责”了——而这正是该组织宣称要与之斗争的现象。
讽刺呀。。。
11:42:47对
的评论&中国工人每小时的产出是美国的21%,但工资只有美国的11%&
这个21%的产出,是按gdp算的,还是按产量算的???
15:29:38对
真不知道老外是怎么想的,AP1000的技术不是建造核电站的附赠品,而是花了真金白银买回来的,据我所知技术转让费就有4亿美元,而且是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独享,其他公司要用还要另行购买。
三代核电技术出来之后,世界上没有国家敢用,都对安全性存疑。现在中国第一个吃螃蟹帮你们探路,不是很好嘛。FT的文章就是这样,信息都给了你,但又不详细解释,让对这行业不了解的人,看了也看不明白,而业内人士,又早就知道这消息了。。。
16:59:08对
对中国人开通这玩艺,等于是把一个个炸弹放在空中。这个交警查不到吧,喝点酒上去玩?守在机场查呗,这可比路检容易多了,毕竟机场就那么几个
16:58:12对
为富人服务前仆后继.
地上税收无所不尽, 该利用空中经济了, 呵呵. 哪里是军事官员, 分明是税务局的人嘛.
倒也没关系. 有钱人玩有钱人的消遣. 做好各项服务管制即可. 碍不着百姓什么事. 毕竟是空中经济, 也打不到修桥建路的旗号. 没好处已经习惯了, 没坏处就是幸事.
起码, 下一次仰望天空的时候, 能够看到儿时的&蜻蜓&低空乱舞. 真好玩.飞行在国外,穷人也可以玩的,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打一个暑假的工,就有钱去拿个私照了,很多年青人都是在18岁生日那天去考private pilot license的
16:56:13对
有哪家企业是制造私人飞机的?在大陆。很有市场的
吉利可以造汽车,我相信不久的未来也会有新的民企进入飞机制造领域,并且获得成功。它敢造,你敢飞吗?
车出了问题,在边上停下就成了,飞机出了问题,天上可没地方停。。。
16:53:48对
的评论&但数据统计的故事,以A股市场短暂的20年历史,根本无法发现加息或者降息和股市的波动有什么线性关系。&
线性关系?不懂统计就不要瞎拽名词!
14:04:01对
的评论《纽约邮报》这样的美国小报甚至因为他砍掉了一部普契尼的旧作《托斯卡》而称他为“大都会歌剧院最不受欢迎的人”
晕菜,Tosca这么经典的,地位仅仅是普契尼的一部旧作???
普契尼都死了多久了,哪一部不是旧作?
11:44:12对
的评论好消息,什么时候学飞行能象美国一样便宜呢?
11:47:05对
&如果北京的公路交通可以引以为鉴,那么对于经常坐飞机的人而言,波音之福未必就是一件幸事。&
这句话太损了,但不得不承认,很有预见性
什麽意思????什么意思?
以后天上也会跟地面一样堵呗。。。
12:22:49对
的评论&如果北京的公路交通可以引以为鉴,那么对于经常坐飞机的人而言,波音之福未必就是一件幸事。&
这句话太损了,但不得不承认,很有预见性
11:51:27对
的评论喜欢kindle,但块头太大了,不方便带。要是能折叠下,随便塞进兜里就好了。
10:22:45对
的评论QQ的做法有什么不合法的?怎么立法,也不能要求一个企业的产品,要与它竞争对手的产品想兼容呀。如果法律要求QQ兼容360,那按同样的法律精神,那也可以立法要求尼康单反相机必须兼容佳能的镜头了!
10:09:35对
的评论真不明白,QQ有什么好嚣张的。QQ虽然注册用户很多,但活跃的有多少?基本上都是学生时代注册个QQ,一上班就转用msn了, 在职场用QQ,简直就是笑话。。。
10:34:29对
的评论2003年被捕前,霍多尔科夫斯基拥有俄罗斯排名第一的石油公司,之后该公司被政府接管
资本主义也有政府接管?
10:55:13对
的评论真的?消息可靠不?
14:32:50对
说的太对啦。我的笔记本就是去香港买的,国内20000多的笔记本,在那10000左右。不一定吧,就单反相机来说,北京中关村比香港要便宜10%
10:46:20对
的评论能有更深入点的报道吗?看了半天还没搞明白,byd为何利润下滑,是产品质量不行不被认可,还是政府取消了减税政策?
11:10:14对
产能过剩好!老百姓买车将会越来越便宜。国外生产的奔驰、宝马欧美只卖两三万美金,到了国内却卖到二三百万人民币,中国人都作了冤大头,这太不公平!国内卖的贵是因为消费税吧?
16:41:59对
的评论Ryanair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翻译出来?
10:09:06对
我虽然也看电子书,但只是一些休闲小书或是不重要的资料,真正喜欢的书还是拿在手里一页一页的翻过去读下来才有快感,我想真正爱读书的人都和我有同感,在一个提速不断的时代,如果连阅读这种享受都要变成快速消费品那实在太过悲哀了您是60后还是50后?
10:11:20对
的评论什么才是真实?
02:21:23对
的评论“正是因为植根于军人心中的为国而战的价值观念让他们一往无前。”???
中国古代好象还没有政委这个职业,哪有什么价值观可以让大多数普通士兵为之放弃自己的生命?
10:37:23对
的评论“他们称,发生罢工的广州工厂经理是一位日本人。”没看懂,日本人带头罢的工?
10:57:50对
的评论“中国投资者可能会开始相信,投资房地产永远不会亏钱,因为政府永远都会施以援手。结果可能是日后出现更大的泡沫。”
外国记者不了解中国国情呀,中国人对此早就深信不疑了
10:52:02对
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现在炒房资本操作无法控制,把社会推向危险边缘。现在操租房危害更大,影响底层劳动大军无家可归。政府应该干预,否则社会不稳定。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功不可没?真的有功吗?用real estate拉动经济,是一种非常病态的发展模式
10:49:56对
据调查mac电脑使用者普遍智商低于windows使用者,linux就不好意思拿出来比了。以上调查并未有官方文件,不过我个人非常相信。
乔帮主,努力忽悠吧。
哇,竟然真有这种调查!我告诉家人,自己不买苹果的任何产品,就是因为iPad,iPhone的使用者不需要动脑,不需要思考;这种产品看似带来便利,实质就是将使用者变成白痴。苹果一定希望,自己雇佣的设计者充分利用大脑思考,但是这些精英开发出来的产品,其最终目的是抑制大众的思考,让大众在完全的娱乐精神中退化。说反了,应该是先变成白痴,再买苹果的产品。。。
11:08:34对
的评论保障房建设和房地产价格调控需双管齐下?有了保障房谁还买商品房?商品房卖不出去,开发商又怎么会建新房?开发商不建新房,经济又如何保8?不要天真地以为现在真的想调控房价了
11:38:55对
基本属实。
但中国人只有两种致富方式,一种是勤劳,这相当缓慢而且充满风险;一种是腐败,这快捷而稳健,不过需要相当的资源和道德的突破才能实现,普众无法采用。
中国人致穷空前容易,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就达成了,这令许多中国人感到不安。勤劳致富?谁比中国的农民和民工更勤劳?你见哪个民工靠勤劳致富了?
10:19:43对
“即使中国不采取这种举措,谷歌在中国境内的搜索流量也会大幅下降,因为许多中国用户不知道谷歌国外网站的URL地址”
拜托 别逗了
经常访问和的人都是小众,这部分人都是先知道.com之后才被迫用上.cn的,没人情愿上.cn,与中国政府行为没有任何影响,谷歌这个中文名字也很不得人心,用这个引擎的人难道不知道google怎么写。把在中国的业绩不佳的责任全怪在中国政府身上只能说这个公司把自己看的太高太自恋,就是一个靠卖小广告为生的网络工具,把自己炒作的似乎是网络斗士,自己都不能认清道路了。有勇气反政府审查就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卑微,我肯定的说以其现在的策略和方向,即使没有政府审查,也只能取得这点业绩,如果.cn不关闭,访客也不会有多大增长,就像即使facebook平安登录中国也绝对不会成功一样,有些东西大家都知道可是就是没人承认。
同意。象孤狗,这个称呼更贴切英文,更贴切本意,啥“谷歌”,明知强牵,还用,尽往脸上贴金,这样不只自己几斤几两的公司绝对不会常胜不衰。我人为他的命可能还没有微软长。
是中国“公民”,本应遵守中国法律。就象来美国的新移民要遵守美国法律一样。你不能说你父母是外国人就可以只认外国法律而不认美国法律。
我不认为google已经违反了中国法律。现在民众被误导就好像google已经事实违反了一样。google只是将登陆的连接导入到了香港的引擎,这既不违反大陆的法律,也不违反香港的法律,何来违法一说?
google在网络科技上的强大,不是简单的搜索引擎,小广告就可以概括的。他在翻译,学术,网页分析,文档共享方面的贡献是不可比拟的,一个理智的政府必须认真评估这一点。
说真的,谷歌的创新真的是一绝,那个网页翻译真的是没有话说,我经常用。只是中国政府太怕言论自由了。 广州这边连玩具仿真枪都查。说明他们怕这。 这和满清政府一个样。google在翻译方面的贡献是不可比拟的?????
笑死我了。。。
11:15:17对
的评论只有私有化才能保留的景点,对我等平头百姓有何意义?
11:15:28对
的评论这些不就是指软文吗?
11:11:43对
的评论“超过100码的速度”?作者还是先回初中学下物理,起码了解一下什么是速度的单位,再来写这种文章给Fiat当托吧!
估计这些那些都没有,真正公正的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力是相互的,英菲尼迪受了多少力,fiat就受了多少力,而2都撞击后的区别,恐怕不只是车头和车尾间的区别了吧?
10:37:48对
中国经济的死穴在于内需不足。
内需不足的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还在执行的原因在于没有民主决策。
这跟人口老龄话又哪门子关系!!!!
楼主说的是未来
再生多一点又能如何?再来一轮人口红利吗?
严重怀疑“废除计划生育论”是为了掩盖中国社保资金锅盖不足问题的暴露。严重同意
14:01:36对
的评论偶out了,不知道google doc为何物
10:19:58对
的评论工资上涨,成本就一定要转化给消费者吗?这个市场又不是垄断市场,富是康只是个price-taker,你以为它是中国移动呀,想涨价就涨价。。。
10:23:00对
yale公开课从国内无法看到吗?
http://oyc.yale.edu/ 可以访问,
但是 openmedia.yale.edu
这个包含视频的总打不开,从国内访问是不是都这样?
在你计划免费上耶鲁之前,先要学会翻墙!不用翻墙,我正上verycd上着呢
10:43:58对
的评论“没有举国体制,就不会有中国女子足球曾经的兴旺”
晕菜。作者什么逻辑呀。
难道当初兴旺时,就有举国体制了?
10:05:56对
的评论太技术了,看不懂
10:21:41对
的评论乱七八糟的,什么事都说一笔,又什么事都没说明白。
如果我看过这些新闻,又何必看你的摘要;如果我没看过这些新闻,那看了你的摘要后跟没看过也没什么区别,因为看了也不明白怎么回事。
这种烂文,还是少登为妙
10:14:58对
的评论作者是上海人吧?偶们北京人对上海人的那点烂事真没兴趣
10:07:07对
莫斯科和北京对世界来讲拥有的谈判底牌是不同的,前者的王牌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后者是美国国债和低端生活用品。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是在不断升值,而美国国债和低端生活用品是在贬值。
当然了,中国还有一招:碳排放,我们可以不断排放直到大家都完蛋。碳排放,我们可以不断排放直到大家都完蛋。。。
11:34:08对
的评论迷博和微博有什么区别?
10:58:39对
的评论to cxx90: 黄雀是谁?
10:17:05对
的评论“许多私人飞行器仍然非常廉价”?
也许一架小飞机不值多少钱,但飞行的油耗未必比一张商务仓的机票便宜!!!
17:46:41对
的评论“凡是有台能上网的电脑的员工,谁会忙得连网上的新闻和热门视频都没空看呢?”
真不幸,我就是这么忙。。。
11:11:28对
的评论蓝翔高级技工学校?这下它可出名了,不用打广告了
11:13:47对
的评论神经经济学家? 研究什么的?
14:24:01对
的评论如果有争议的辩论还是出现了,当局便利用一群“网络评论员”,付钱让他们在网络论坛中发言,以控制敏感言论,支持政府的立场。
这个翻译得不好。应该翻成“5毛党”
10:41:07对
的评论这个专栏叫《生活经济学》。
但我真没看出这篇文章有什么和经济学相关的地方
10:25:33对
一次性升值?脑子秀逗,中国做事不是追求选票,我们追求的是长远发展,中国人做事的耐心不是西方人所能理解的,做事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几千年来历来如此,这有别于西方追求短平快和不计后果。
我没看出来中国现在的发展策略是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倒是还在走西方的老路.中国做事不是追求选票
这倒是真的
16:56:08对
国家队我是坚决不用的,翻墙有什么难吗?
中国人啊,你们为什么不愤怒一下?哪怕是说个呸字?“翻墙有什么难吗?”?
当人人开始翻墙时,就会很难
10:46:14对
的评论“Japan Airlines' share price may have plunged below Y10 but one set of investors has found some value in the struggling carrier. Air travellers bought JAL stock yesterday to obtain discounted fares that the airline offers to shareholders.”
这话怎么这么损?
11:30:50对
的评论“有三种银行家:那些会计算的,和那些不会计算的。”
谁看懂了这个笑话?明明是2种嘛
11:29:08对
豆腐吃多了当心其中类雌性激素让你失去男人的气概,难怪中国从古到今假男人、阉人这么多,要知道随时处于战争状态的以色列是禁止吃豆腐的
您老豆腐吃多了吧?雌性激素?哪来的?植物也有激素了?
10:59:06对
的评论男人花心?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怎么觉得是作者的这位女性朋友花心呢。
13:48:01对
的评论政府有什么权利禁止吃狗肉呀?宪法允许政府这样吗?狗肉又不是果子狸,凭什么不能吃呀?
10:41:21对
的评论斯诺克是一门艺术,希望不要被金钱污染
17:01:53对
的评论希望能提供这篇文章的英文版链接,有些地方看不懂,可能是专业名词翻译的不是很准确
10:15:34对
的评论不错的小飞机,不知道在坐满人装满行李时能带多少油,能飞多少海里?希望FT能多刊登这类高端的体验类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全食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