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说明西安 世园会世园会主题的哲学依据

就如何保护水资源这一主题,请从哲学角度确定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哲学依据_百度知道我心中的世园会作文在西安世园会成功开幕之际,写一篇《我心中的世园会》 要求600到800字之间 急用!
说好_不流泪140
那是谁的妙笔,在漫山遍野浓密的深绿中,点缀了如此的不平凡?那是谁的奇思,在轻柔和缓的春风中,吹响了一曲动人的歌谣?那是谁的巧手,偷偷将无上的美景,搬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当然是世园会了.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这是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之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将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盛大开幕!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属A2+B1级别的国际性园艺博览会,园区占地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总投资20亿元,会期178天,将有100多个国内外城市和机构参展,参观人数1200万人次.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为主题,将营造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建世界化的园林建筑背景,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韵味,展示人类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创意,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西安世园会会址广运潭,位于史称“灞上”的浐灞之滨,是我国古代主要港口之一.盛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在此举办了大规模水运博览和商品交易会,展示了唐代商贸的发 达和水运的畅通,创世界博览会之发端.全世界人民给了西安这个机会,西安将会还给世界一个奇迹,让全世界知道,西安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当他醒来时必将震惊全世界.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西安世园会的特色.说起西安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那就是天人长安塔、创意自然馆、温室和主大门,其中天人长安塔更彰显出了古城西安独有的特色.天人长安塔保持了隋唐时期方形古塔的神韵,同时增加了现代元素,古今结合、交相辉映.塔总高95米,共有14层,地上13层,地下有一层地宫;塔的顶层将建成空中花园,花卉将适时进行更替.天人长安塔采用钢结构框架,屋顶和所有挑檐都采用透明的安全玻璃,墙体也采用玻璃幕墙,建成后将构成水晶塔的效果,充满了现代感,是可以俯瞰园区的最佳景点,也是当代人对塔的理解和演绎.世园会总体结构为“两环、两轴、五组团”.其中,“两环”分为主环和次环.主环为核心展区,主要分布有室外展园和园艺景点;次环为扩展区,布置世园村、管理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两轴”是指园区内的两条景观轴线,南北为主轴,东西为次轴.“五组团”分别为长安园、创意园、五洲园、科技园和体验园.主要建筑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五大主题园艺景点分别是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三处特色服务区分别是灞上人家、椰风水岸和欧陆风情.距世园会开园已经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我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世园会让这座千年古城进入崭新的一页,我在此真心祝愿西安世园会成为最吸引人的盛会,同时也祝愿我们的古城西安再创辉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那是谁的妙笔,在漫山遍野浓密的深绿中,点缀了如此的不平凡? 那是谁的奇思,在轻柔和缓的春风中,吹响了一曲动人的歌谣? 那是谁的巧手,偷偷将无上的美景,搬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当然是世园会了。走进“世博园”,我发现世园会的特色在景观建设中得到了升华。建设者们在规划上充分利用森林景观和地势,小到游客休息、驻足、餐饮服务的场所,大到人文景观,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2007年9月,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第59届大会一致通过,由中国西安——这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在中国内陆崛起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来举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将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盛大开幕。
我心中的世园会
那是谁的妙笔,在漫山遍野浓密的深绿中,点缀了如此的不平凡? 那是谁的奇思,在轻柔和缓的春风中,吹响了一曲动人的歌谣?那是谁的巧手,偷偷将无上的美景,搬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当然是世园会了。
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这是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之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将...
我心中的世园会在今年的四月二十八日,我们的城市——西安要举办一次期待已久的大型活动——“ 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虽然我从没有去过世园会现场,但是在我心中也有一个美丽的世园会。我心中的世园会是美丽的,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树,一切美景都比不了世园会的美。我心中的世园会是生机勃勃的,有来自各个国家的许多的美丽的奇花异草,漂亮极了。我心中的世...
在今年的五月一日,在的城市沈阳要举办一次大型活动——“ 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  我去过世园会的现场,在我心中也有世园会……我心中的世园会是美丽的,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树,一切美景都比不了世园会的美。  我心中的世园会是快乐的,各国各地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有说有笑,不亦乐乎。  我心中的世园会是温馨的,人们都在一起就象大家庭一样,“家里的人”在一起团结友爱...
不知道,不能靠别人,应自己思考。
西安,在过去,是一个多么落后的地方,那时人们都说江南好,江南好,而西安只有黄沙,没有绿树,没有湖泊,没有青山,可是,现在,西安与2011年的世园会相遇了,它们能够相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西安,这个古老的城市已经加快了追赶时代的步伐,成为了一个领先,时尚,现代化的城市,但是,因为与世园会的相遇,不仅是先这个城市,这个城市里的老百姓们也在努力改变着。
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
那是谁的妙笔,在漫山遍野浓密的深绿中,点缀了如此的不平凡? 那是谁的奇思,在轻柔和缓的春风中,吹响了一曲动人的歌谣?那是谁的巧手,偷偷将无上的美景,搬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当然是世园会了。
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这是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之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将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盛大开幕!
全世界人民给了西安这个机会,西安将会还给世界一个奇迹,让全世界知道,西安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当他醒来时必将震惊全世界。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西安世园会的特色。
我也没写,自己想。
“送你一个长安,蓝田先祖,半坡炊烟,骊山烽火,天高云淡,沿一路厚重走向久远。送你一个长安,恢恢兵马,啸啸长鞭,秦扫六合,汉度关山,剪一叶风云将曾经还原……”大家应该知道我唱的是什么吧?它就是2011年世园会的主题曲。
   “世园会”就是“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简称,2011年的中国西安,将聚集世界的目光。这是继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世园会第三次来到中国。 ...
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将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盛大开幕。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 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将营造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建世界化的园林建筑背景,
西安世博...
2007年9月,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第59届大会一致通过,由中国西安——这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在中国内陆崛起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来举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将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盛大开幕。
那是谁的妙笔,在漫山遍野浓密的深绿中,点缀了如此的不平凡? 那是谁的奇思,在轻柔和缓的春风中,吹响了一曲动人的歌谣? 那是谁的巧手,偷偷将无上的美景,搬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当然是世园会了。
走进“世博园”,我发现世园会的特色在景观建设中得到了升华。建设者们在规划上充分利用森林景观和地势,小到游客休息、驻足、餐饮服务的场所,大到人文景观,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让人眼...
世园会的作文
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就是我心中的世园会。大海是一个胸怀宽广的地方,碧绿碧绿的大海,象薄如蝉壁的绿汁。大海里包容了许多生物。
世园会的作文
那是谁的妙笔,在漫山遍野浓密的深绿中,点缀了如此的不平凡? 那是谁的奇思,在轻柔和缓的春风中,吹响了一曲动人的歌谣?那是谁的巧手,偷偷将无上的美景,搬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当然是世园会了。
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这是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之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将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盛大开幕!
那是谁的妙笔,在漫山遍野浓密的深绿中,点缀了如此的不平凡? 那是谁的奇思,在轻柔和缓的春风中,吹响了一曲动人的歌谣? 那是谁的巧手,偷偷将无上的美景,搬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当然是世园会了。
走进“世博园”,我发现世园会的特色在景观建设中得到了升华。建设者们在规划上充分利用森林景观和地势,小到游客休息、驻足、餐饮服务的场所,大到人文景观,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让人眼...
我还没写完哈,你也是为了应付老师才写的吧
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钟馗故里——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这是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之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来到中国,将在西安浐灞生态区盛大开幕。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面积为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总投资20亿元,会期178天,将有100多个国内外城市和机构参展,参观人数1200万人次。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生态文明...
我也想知道!!!!!!!!!!!!!!!!!!!!!!!!!!!!!!!!!!!!!!!!!!!!!!!!!!!!!!!!!!!!!!!!!!!!!!!!!!!!!!!!!!!!!!!!!!!!!!!!!!!!!!!!!!!!!!!!!!!!!!!!有木有!!!!!!!!!!!!!!!!!!!!!!!!!!!!!!!!!!!!!!!!!!!!!!!!!!!!有木有!!!!!!!!!!!!!!!...
那是谁的妙笔,在漫山遍野浓密的深绿中,点缀了如此的不平凡? 那是谁的奇思,在轻柔和缓的春风中,吹响了一曲动人的歌谣?那是谁的巧手,偷偷将无上的美景,搬到了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吧?当然是世园会了。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属A2+B1级别的国际性园艺博览会,园区占地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总投资20亿元,会期178天,将有100多个...
我也正在为这个烦恼呢
我心中的世园会—————共迎世园盛会
“送你一个长安,蓝田先祖半坡炊烟,幽王烽火天高云淡;沿一路厚重走向久远,送你一个长安,恢恢兵马啸啸长鞭秦 ,扫六和汉度关山,剪一叶风云将曾经还原……”大家应该知道我唱的是什么了吧?当然是世园会的主题曲了。2011,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中国西安将聚焦世界的目光,这是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之后,世界园...
我晕,这都不会写
你可以根据世园会的风景来写,或观看了世园会,有甚莫感受
你可以根据世园会的风景来写,然后有感而发。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文章-金台教研网
【】【】【】【】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
17:21:48&&作者:&&来源:&&浏览次数:412&&文字大小:【】【】【】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组
&&& 500 440
&& &520 470
一、命题说明:
根据市一检二检的情况和我市高三语文教学的实际,在分析总结前两次检测的基础上,本着贴近高考、激励为主的原则,我们经过认真探究,反复讨论,命制了2011年我市第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试卷分析:
与二检相比,这次试题尽量贴近高考试题的难易度,在考点、内容、结构、题型等方面,力争做到全真模拟,使考生在高考前接受最后一次全市性的教学质量检测,对全市的后期语文高考复课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和提升作用。
(一)三区语文总成绩简析:
三个区的语文难度系数在0.662-0.693之间,比二检得分率稍高一些,基本符合高考难度系数要求,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选择题答卷分析:
文科选择题答题率抽样统计(1290人)
理科选择题答题率抽样统计(2723人)
第1题:1-3题为社科文阅读试题,其中第2题得分率很低。第1题主要考查对“城市文化遗产”表述的精确理解,多数同学能够正确把握文意,少部分同学主要是对B项的表述理解不透,误以为是错项。
第2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A项是因果关系颠倒而导致错误,B项是概念大小能否包含的问题,D项是偷换概念造成的错误。但因这些错误较为隐蔽,读得不够深入仔细,致使大部分同学答错。
第3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项对原文理解不够全面和仔细,因而错误,半数以上学生能够答对。
第4题:4-6题为文言文阅读试题,其中第6题得分率较低。第4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积累理解,因为基本都是学生接触过的词语,所以大多数学生能够选择正确。
第5题:考查对人物特点的具体理解。第⑥句也是表现人物的“见识出众”,但它是通过别人的“叹服”表现的,属于侧面描写,不符合题干中“直接表明”的要求。少数同学审题不严,答案选错。
第6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主要是对“太守对什么惊叹不已”的精确理解,选项中明确是对“审案”,但原文应为“放其还家”这件事。
第13题:13-17题为表达题。13题考查对成语理解和运用,得分率较高,对“处心积虑”的感情色彩能够正确辨析。
第14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得分率较低。许多学生对C项中的定语语序不当没有看出,因而选错了选项。
第15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基本一半以上学生能够答对。对于衔接排序的试题,关键要能够找出其内在的逻辑顺序。
(三)主观题答卷分析:
主观题抽样统计(300份,其中11题55份,12题245分)
第7题:文言文翻译题,得分率一般。部分学生对重点词语理解不够准确,特别是许多人把“狱”理解为“监狱、犯人”等,导致失分。
第8题:鉴赏诗句的艺术手法和作用,得分率不高。主要是因为对艺术手法的涵盖理解不清,简单以为是修辞手法,答题也不够规范,不能按照提干要求一一分别作答。
第9题:分析诗歌的情感线索。对诗歌的情感线索,题目中已经基本列出,需要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但许多同学不会具体分析。
第10题:名句名篇默写,得分率比上次有了提高,但总体还是不够理想。多数学生要么背诵不熟,要么错别字多,影响了得分率。
第11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大约只有六分之一的学生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抽样得分率约为67.7%。
第(1)题: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得分率较高。多数学生对小说的内容能够把握较准,选项正确。
第(2)题:对小说中一个情节作用的分析,得分率一般。失分原因主要是对其作用理解不够全面,不能分点作答,致使得分点不全。
第(3)题:对小说题目进行分析,需要对主人公性格特点、作品的象征手法等方面做全面分析,才能说清题目意义。
第(4)题,探究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得分率稍高。主要是题目中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表现手法,学生只需要就其中一种联系原文分析就行。
第12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本次节选的是人物通讯。选做本题的学生约占六分之五,抽样得分率约为73.6%。
第(1)题: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得分率高。绝大多数同学对选项与原文仔细对照,分析准确。
第(2)题:对语句的具体理解,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对题目的要求理解不准,只针对语句表层的含意去解释,不能结合原文去理解,也不能回答出“为什么”来。
第(3)题:对人物的事迹特点和精神风貌进行分析概括,得分率一般。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回答简单,不能分条分析概括吴阶平被称为“国之大医”的具体原因。
第(4)题:对人物提出的三方面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得分率较高。少数学生不能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更不会对自己的观点结合原文去进行简要分析。
第16题:妙解词语,这是一个新题型,得分率不高。一是审题不清,写的词语和“盐”无关;二是不会化用成语;三是不会准确解释。
第17题:补写仿写题,因为是老题型,得分率较高。有些学生对示例的句子理解不准,比如两种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最后一句的比喻修辞手法等。
第18题:新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作文可以立意的角度有:偶然与必然、位置与价值、求异思维、智慧无价、创造的力量、发现、灵感、想象力等等,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去写。存在问题主要是:有些立意偏离材料,甚至去写环保、低碳等问题;有些结构混乱,看不出清晰的层次;有些中心不突出,很难辨明其中心是要写什么;有些语言乏味,缺少文采;有些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
三、复习建议:
1.做好最后一个多月复习冲刺阶段的规划安排,合理安排模拟训练、查缺补漏、总结归纳的时间。最后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强度大,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是夺取冲刺胜利的关键。
2.适当加强套题的模拟训练,要特别精选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对学生加强最后的模拟强化训练,巩固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发现并及时弥补存在的缺陷,使强化训练真正起到强化的作用。
3.加强审题训练,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读题,审清题目要求的内容。许多学生都是在审题上粗心大意,不够仔细,张冠李戴,因而导致答案全错。所以,审题是关键的关键,一步出错,满盘皆输。
4.加强答题规范训练,特别是对于主观性试题,要找准答案在文中的对应点,要抓住答案要点,既能结合全文的大意,又能精确到答案的具体部位,全面而又具体的组织答案要点,准确表述题目要求。同时,许多题目分值大,需要分条作答,要能够抓住要点,一一陈述。
5.关于作文,最后阶段,应选取几个重点主题,积累一些鲜活的材料,并且选择好材料的不同角度,能会灵活的应对变化,这样,保证在考场上首先有写作素材可用,不至于临时瞎编乱捏。然后再在拟题、开头、结尾、语言、书写等方面做些准备,作文是会令人满意的。
各县区、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三检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仔细分析原因,认真进行总结,针对学生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后期冲刺计划,确保冲刺阶段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宝鸡市2011年高三质检(三)数学试卷,从题量、分值到卷型,都严格按照陕西省2010年高考数学试卷要求命制,以便于“让学生更好接触、认识、适应高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整份试卷考查的知识结构合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难易比例恰当,特别是题目立意新,设置位置合理,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甄别效能。
一、试题特点:
1.重点突出,内容全面。试卷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为考查重点,覆盖了中学数学的大部分基本内容,共涉及79个多知识点。涉及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思想 (1、3、4、9、14、15A、21题)、数形结合思想(5、7、13、15B、17、题)、分类讨论思想(19、21题)、整体思想、转化思想(8、 20题)、等。试卷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围绕“三基”设计,侧重考查数学基本技能;而解答题重点考查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解析几何、导数应用等数学核心内容。
2.遵“纲”(2011年考纲)守“本”(教材和高考真题)
命题坚持遵循新课标和2011年考试大纲,每一个考点、每一道题都按考纲和“课标”要求命制,试题出处多是源于教材和去年高考真题,如:来源于教材的有第 5题、第17题、等;改编于高考题的有第20题、第21题等。其目的在于引导师生复习时务必重视考纲、课标、教材、真题。
3.多题把关,科学定量
试卷继续保持模拟题多年来多角度,多层次的诊断考查方式,沿续往年的分步设问,分散难点的方法,体现了多题把关的命题特点,选择题9、10、,填空题13、14、解答题20的第二问、21的第二、三问都是把关题。同时各类题型起点难度较低,由浅入深,阶梯递进。考生可采用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涉及到的数学思想非常丰富,使得试题的区分度和效度就相对较高。
4.注重阅读,凸显能力
试卷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强调学生的对数学三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例如第6、10、19题对文字语言的阅读能力;5、7、17题对图形的阅读能力;13、16的第一问、20题的第二问阅读能力等,这些试题数学形式化程度高,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数学阅读与审题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群体。
二、各题得分与答卷情况分析:
(一)各题得分与试题难度:
1、(各题的难度与均分)
2、(各题的难度与均分)
3、(各题的难度与均分)
4、题型分析(总体的难度与均分)
124590%36880%891050%1390%1080%1041%.
1243%131450%
17181920211933%202121
1、选择题:
2、填空题:
三、对今后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试题总体评价:
二. 试题抽样具体分析:
1本题满分5分,其中渭滨区抽样均分4分,扶风县抽样均分2.47分,陈仓区抽样均分2.97分。
具体来说,渭滨区抽样中,最高分5分,最低分3分,其中:第23准确率高,为40%错误率最高的题是1,4,560%;扶风县抽样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其中第567.65%,第138.24%513567%2450%44%
3个对元音及组合的考查:字母a,字母组合ou,ea组合;2个辅音组合ch,tion的考查,都是常见而容易为考生平时学习中忽略。
渭滨抽样中,第14, 5many, anything, marry, fancyabreak, great, reasonable, scream ea a many any anything
542.474.59
537, 8,1090%6, 940%51897.4%963.2%6,798%96%978%9Is there any reason?
复课建议:1)让学生熟悉各种情景的日常用语,学会应对各种情景常见应答语。2)强化训练,保持对话题整体得分高的优势,同时对应试较差的临界生进行个别强化训练。
15109.37.84
157111213151917232520%14211,19,2485.29%1329.4%
考生试卷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尤其是句子种类的识别陌生,体现出考生语法基本常识的欠缺;2)语言基本知识和能力在解题中的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应进一步加强考生对题干的清晰解读能力,识别命题人的考查意图,尤为重要。动词、非谓语动词、复合句的语法难点还未完全突破,第13题考查主语从句的引导词,学生选择D的很多,句子种类识别不清,更不清楚wh-ever和no matter +wh-引导从句的区别。
复课建议:1)强化训练,做好最后阶段基础知识的的查漏补缺;2)集中精力,抓好后期专项训练及套题训练适应性;3)对头绪繁多的基础知识要有目标地整合,使其系统化,条理化;4)加强对学生答题技巧及心理的辅导,防止因非智力因素失分。
309262728363940414355%294210%4088.24%2841.18%
从抽样试卷来看,考生存在如下问题:1)考生对文章故事梗概理解不全,理解能力尤其是结合上下文运词行文能力,有待提高;2)行文逻辑和根据上下文甄别词义的能力还得训练。如27,28,29,41,42题。其中第28题,老师在对我的作文给了正面的评价后,让我读,固定搭配comment on something (对……作出评价),学生选C 的不少:一方面comment这个词平常用的少,再者学生理解有误,想着老师应该表扬我,这样和上句就重复了,需深入到文章的情节里去理解, 故学生失分率较高。
复课建议:1)坚强对学生行文逻辑的训练,使学生逻辑判断能力有所提高;2)坚持微型完形填空时时练,要练中有悟,练中有获,练中有得,及时回顾,总结;3)加强对完形填空技巧的训练,防止非智力失分。
403022.12959
4012464748495053545556585961646570%5152576063 384997.4%6381.6%86021.1%6518.4%
从总体来看,本次阅读理解话题都与学生生活有关,较为熟悉,理解不难。但在第46,47,48,,58,59, 60题题中,考生表现出1)快速浏览,对文中细节的准确定位和还原能力较弱;& 许多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出错,正好说明这一点;2)对原文信息二次加工,并形成新的推理判断的信息整合能力有待提高,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还未掌握;3)对段落主旨大意的准确理解并抽象概括,形成文章主旨大意和文章标题的能力需强化,如48,49题得分率较低4)考前对考纲基础词汇记忆仍需强化,如第60题,许多学生竟然不识考纲词汇awkward 含义,也是失分因素。
复课建议:
1)夯实基础,通过三检,找出教学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训练;2)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后期阅读专项套题适应性限时阅读训练,适量而有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注意解题技巧的点拨和总结。
1053.93.07
100717274756770807565.4%7440%90
典型错误及分析:
1.单词拼写随意化严重:从卷面情况来看,66题道歉一词把名词apology写成动词apologize.,68题把construction写成building/ constructions/constructed表现为词性不分,69题把official形容词写成officials.,73题retired写成had retired 时态判断有误,并违反单词拼写常识。
2.读题并细化理解能力较弱,基础词汇和常用单词词组搭配量不足。如第68题,根据汉语意思就填了building;72题burst into laughter 和burst out laughing两短语相混淆;第74 题填了across殊不知under construction是固定搭配,都能反映出考生掌握基本词汇量的局限性。
复课建议:(1)加强词汇拼写的训练,特别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词汇运用训练;(2)强调考纲基础词汇的考前再强化,再复习,查缺补漏;(3)针对考生常见错误类型,做有针对性地适量解题技巧培训和测试,再培训,再测试,直到掌握技能。
151.576798060%77847840%120120
典型错误及分析:文章错误设计简单易懂,难易适中,考查范围较全面,包括介词,,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冠词,名词答复数的考查。从卷面情况来看,考生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表现在找不到错误或把对的改错。例如,calling 改成called 也不会,had been happened 中,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语法知识的掌握不足;常见语言知识,把relaxing 改成relaxed, 其中把so 改为such 出错的非常多,还有竟然把life的复数形式写成lifes,最后一句子,同位语从句也未能识别;
2.答题不规范。只写答案,在文章中胡乱随意做标记.或把答案写错位置;卷面不整洁,改动多次以至于卷面不清晰;
3.没有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不会整体理解句子,不注意文章的行文逻辑错误,也体现出对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理解把握不够。
复课建议:1)强化基础词汇,语法知识的训练,建立英语句子的基本框架,尤其是动词的强化训练;2)注重对学生答题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提高做题针对性和有效性;3)把写作跟短文改错题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短文改错中的问题恰恰就是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4)强调答题的规范性,按要求答题,保持卷面整洁。
本次作文,渭滨抽样平均18分,扶风抽样平均 17.8分,陈仓平均16.62分。
具体来看,渭滨抽样最高分30分,最低0分;扶风抽样最高27分,最低5分;陈仓抽样最高28分,最低0分。
典型错误及分析:书面表达是一篇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作文。既考查了考生英语叙事能力又考查了的语言论述能力。从试卷来看,主要有下列优点: 1. 考生写作能力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句子错误明显减少。文章重点突出,书写工整,层次清楚,会用一些过渡词如: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m concerned.;2. 能巧妙地运用词干中的提示。如:helping others means helping ourselves等;3.部分学生不但表达准确而且要点全面,标点格式规范。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 仍有部分考生审题不细,信息些不全,漏要点;2.语法细节错误较多,例如:主谓不一致,时态不准确,汉语式句子较多。好多学生第三人称单数不给动词加s 因而出现了像He do simple things to help others这样的句子。.还有许多学生写出了像a ordinary worker& , Guo Mingyi was a people. He was a usual worker 这样典型的错误;3. 标点符号乱用, 要么”逗”到底, 要么到处乱顿点到底;4. 书写潦草,拼写错误频出,文章平淡,缺乏亮点句子。
作文写作复习建议:1.对照考试大纲和省考试说明,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熟悉5年高考作文题材和体裁写法和常用句型,句子;如正确使用并列连词(but, and, so, for, or, while)和复合连词(though, as, when, where, how, so that because, unless, if, etc),尽快掌握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注意用好过渡词,however, besides, what’s more, what’s worse, instead, as a matter of fact, fortunately, in a word, generally speaking,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above all, as far as I’m concerned.等。
2.教给考生作文写作的流程和组局,组文的基本规则,技巧并强化;如运用五步法进行训练,即审题定位(包括时态,体裁,内容);列要点;选词,选句型,选词组;连词造句;润色加上过度词。指导学生把握写作技巧即扬长避短,变换句式,长短结合,连词成句,过度自然。
3.适度预猜高考作文题,体材,并要求考试考前熟练背诵适量经典英语句型,短文以备用。
4.及时批改作业,发挥反馈功能,采用全收全改,半收半改,学生互改,面改,堂改等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注重细节,强化学生写作习惯技巧的培养。从格式、书写、标点、拼写方面严格要求。
三.后期复习建议及对策:
1.结合本次考试,对照国家考试大纲和省考试说明,查找基础词汇,基础语法上的缺漏和弱点,有针对性强化个别单词,词组,语法项目的记忆和理解。如考纲中新增加的词汇,词组,考试中出错的生词和短语,三大从句的识别特征及用法等;
2.对考生解题薄弱能力做最后的强化指导。如单项选择题干语境准确解读,完形填空浏览并语境推测的技巧,阅读理解细节信息的查找,文章大意和标题的抽象概括,生词和句子的推测,短文改错的整句理解细节推敲,作文审题,草稿,誊抄的注意事项,都是考前应注意的对象;
3. 加强考生考前答题规范的训练。适度限时整套试题,严格规范答题顺序,书写和卷面整洁度;
4. 有计划,有针对性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句型,句子,文章,做好考前最后的缺漏基本知识储备;
5. 加强考生心理疏导,对未来的英语考试满怀信心非常关键,尽可能减少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考生情感对后期复习和考试的干扰。
一、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成绩统计分析
2、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选择题
从统计情况看出,5个单选题除第19题外,学生的正确率都在50%以上,三个不定项选择中第17相对容易些,而15、21题学生漏选的较多。第一卷的每个题具体分析如下:
14题: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中新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能力和对物理学知识迁移能力。此题属简单题,大多数学生都得了分。
15题: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的理解以及对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决定因素的应用,学生要能从题目所给图中测量的物理量和改变电容器电容大小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此题属简单题。
17题:此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图像问题。解决图像问题的核心是写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图像的截距和斜率的意义。由公式 可知图像斜率为物体质量的倒数,横截距为 ,不难由图像中的数据得出正确答案。此题属中等难度题。
18题:此题考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题目中小球在木板上的投影轨迹是小球相对木板的运动轨迹,此题属中等难度题。
19题:此题考查的是天体运动的相关知识,从题目中提供信息可以看出空间站的高度相对月球的半径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作近地卫星。航天飞机靠近月球时在引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在椭圆轨道近月点处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只有通过减小速度才能使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这一点始终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此题属中等偏难题。
20题:此题考查了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学生在审题时不能有效处理题目提供的信息,此题属中等偏难题。
21题:此题考查的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霍尔效应现象。金属导体的电子定向移动时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偏向某一极板而出现电势差,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利用电势差计算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度和利用电流微观表达式计算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判断金属导体上下表面电势高低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理解上的难点,学生很容易根据正电荷运动和受力做出了判断。这正是金属导电与导电液体导电不同之处,霍尔效应现象和磁流体发电不同之处,只有将它们放在一块比较才能正确理解霍尔效应现象产生原因。此题对学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属于难题。
(二)、非选择题
22题:考查“探究动能的变化与合外力所做功的关系”,与“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有相似之处,学生第一问能得全分的占了50%左右,但是出现的不规范的答案较多,例如:刻度尺答成尺子、直尺,更有甚的写成皮尺、卷尺。第二问的得分率较低,30%只得了1分。很多学生没有读懂题意,此题的本意是在不改变实验设计,摩擦力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下,测摩擦力大小,方法可通过匀速或匀加速两种形式求得。但是大多说同学理解为在此实验中怎样减小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采用了倾斜木板平衡摩擦力的方法。
23题:考查了电路的设计问题,电路图设计得4分的同学寥寥无几,只有30%的同学能得1分,后两个题得分率更低。学生存在的问题只要有:(1)缺乏对实验所给仪器以及实验要求的分析,一看题目要测电阻,又有电压表、电流表,不管量程是否合适拉住就用。(2)对于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接法理解模糊不清,胡乱画。(3)电路图画得很乱,答题不按要求做,不规范。总体而言,本次实验题不难但是得分较低,建议教师在30多天的后期复习中,要求学生对大纲要求的实验物理思想、基本方法和实验过程进行有效地梳理、总结,必要时进行实际操作。
24题:是对功率、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属于功率计算题中机车启动问题的典型问题。但是没有按老套路设问,而是将两种启动情景和斜面巧妙的结合起来,试题有创新,很好的体现了高考题的特点。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同学能拿到5分左右,中等程度的学生都能拿到10分左右。就卷面出现的问题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不清楚、不完整,忘记重力分力的同学不在少数,多数同学能根据题意计算出水平面上的阻力,但是在斜面上仍按 来计算匀速行驶的速度 ,只是把功率 变为原来的1.5倍,而忘记斜面物体的受力已经发生了变化。(2)在计算坡面上变加速运动的时间时没有认真读题、分析运动过程的性质,将斜坡上变速当作匀变速运动来处理,用运动学公式 来计算,而导致错误。(3)还有部分同学不熟悉运动的模型,不会利用 求解斜面上的速度。
25题:本题是一道力电磁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直线、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分解等等。从改卷的情况来看,作为较难的一道题,学生大约有70%是放弃作答,只有10%左右的学生能做出较为准确的解题过程来。从卷面上反映出的问题有:(1)部分学生对电磁学中的公式混淆不清,例如:安培力 和法拉第感应定律 搞不清楚等。(2)不能建立感应现象与电场中运动的相互联系,对于题目中“负离子从两金属板间射出时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右”理解不到位。(3)还有同学对于粒子在交替变化的电场中运动过程搞不清,不知如何怎样求解,对于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理解不到位,对于运动的独立性、等时性吃得不透。
选做题:几乎80%学生选做了3-4,很少有同学选做3-5,从得分情况看,选做3-4的同学中有一少半能得满分,此题的平均分大概在10分左右,选做3-5的同学得满分的很少,大多数只得6分左右。3-4的试题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求顶角在什么范围时,几乎所有的学生求出来临界角450,但是不能确定是大于还是小于。(2)求偏折角时,大多数同学认为偏折角就是光线经过AC面时的折射角,概念不清。3-5的试题中的主要问题是:(1)对于核反应中的两个守恒不清,衰变、人工转变、聚变、裂变等的方程特点不清。(2)在求滑块能否滑出轨道时,能列出动量守恒方程,但是写能量守恒方程时,认为滑块的初动能转化为滑块的重力势能和动能,而漏掉了光滑轨道的动能。(3)求滑块返回地面瞬间时的速度时,好多学生是空白的,对于动量守恒的理解、应用不到位。
二、后期复习建议:
1、在后期的二轮专题复习和强化训练阶段,应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和题型的模型化,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典型模型,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应注意避免定势,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加强后期复习中的纠错和薄弱环节的训练提高做题的效率,认真做好每次的试卷分析,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做题速度和效率,做完自己会做的所有题目。
4、回头望。在解决学生遗忘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动方法的熟练程度,节约时间,处理难题。
5、培养规范解题的习惯。
一、命题基本思路: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从各校的平均成绩来看,分数差距较大,试题总体难度0.42,学生整体得分比命题预想低得多。特别是选择题第11题以及非选择题各题得分比命题设置预想的得分低得多。
2、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选择题部分
第7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分散系的分类以及胶体等物质分类方面的知识。有20%以上的学生由于没有注意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而错选,还有近20%的学生错误地将“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作为分散系分类的标准而错选。
第8题通过离子反应的现象考查了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多种溶液的实验。学生得分情况较好。
第9题考查了相同物质的量的有机物耗氧量大小的判断,其中所列各物质均为必修内容中出现的常见有机物,属容易送分题。抽样中错选“葡萄糖和环己烷”、“ 乙醛和乙醇”两项的学生分别为22.1%、18.1%。
第10题考查了可逆反应原料利用率、化学平衡移动及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等知识,学生得分与命题预想接近。学生对三个错误选项的错选率都在15%左右。
第11题考查了一定量CO2一定量NaOH27.9%H2CO3n(CO32)+ n(HCO3)=0.1mol32.3%c(Na)=0.15mol·L1n(Na+)=0.15mol”而错选,此题学生得分是选择题中最低的一题,与命题预想出入很大。
第12题考查了原电池以及电解的知识,涉及到ZnCuH2SO4若KMH2SO4CuSO4Zn21.4%
第13题考查了利用元素守恒关系的化学计算,利用“2H+~O”或“H2SO4~O”的关系可计算出混合物中含氧元素质量为1.6g,进一步分析得出混合物被H2a1.6)g,错选“a3.2)g” 的学生占抽样的30%左右。
非选择题部分
第26题以S、Cl2与KOH溶液反应及其产物推断为前提,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水解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电解方程式等多个化学用语的书写,同时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解题时,推理分析出相关物质难度不大,但要下笔写出每一空答案,却要注意许多书写中的细节,不容易得分,从抽样统计也可反映出这一点。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书写这些方程式时丢三落四,未配平、漏写热化学方程式种物质聚集状态、水解反应的可逆符号以及反应条件等错误很多;二是对于第(3)题中②小问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的书写时,没有考虑到根据反应物用量计算氧化产物中硫元素的价态,许多学生将氧化产物写成了硫单质。
第27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题目以连续的两步氧化反应为起点,学生容易进入题目,随着限制条件的增加,连续的两步反应不再是常规的氧化反应,要求学生按条件写出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元素及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不熟悉,不能根据设问中的限制条件联想到对应的反应;二是同第26题一样,在方程式书写中错误较多,如酯化反应没有写可逆号、漏掉产物水或忘掉条件等,离子方程式中的电荷守恒问题等。
第28题是仿造2008年高考题编制的,考查了对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写不全,或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出现错误。
学生对第36、37、38题三道选考题的选答率分别为8.5%、67.6%、23.9%,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在第37、38题两题上得分率相当。由于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化学与技术》,所以尽管题目比较容易,但选答第36题的学生较少,从抽样来看,选答的这部分学生得分率也不高。
第37题依托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判断,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不同晶体熔沸点差异的分析、化学键类型的分析、晶胞结构分析等多个知识点。学生答卷中的主要错误有:一是不能很好地区别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二是对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不能综合应用,不能准确分析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三是不能仔细审题,许多学生把氯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了氯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四是不会分析晶胞结构,不能根据晶胞结构及已知条件计算出晶体的密度。
第38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知识,主要以醇、醛、羧酸、酯之间的转化为线索,考查了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缩聚反应等常见反应类型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官能团名称书写、根据条件书写对应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等多个知识点。学生答卷中的主要错误有:一是把有机物的结构式与结构简式混为一谈,答非所问;二是对于带有环状的有机物书写存在障碍,或是写不到一块,或将邻位官能团位置写错;三是书写缩聚反应化学方程式时,许多学生漏掉了水分子,或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写错;四是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判断错误,或不能按要求书写出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三、后期复课建议:
1、适当关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尽管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有所淡化,但化学概念、原理的考查离不开相关元素基化合物的知识,只有对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熟悉了,才能更熟练地、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有关概念与原理。从本次检测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还没有达到熟练,甚至是比较陌生,导致考试中会推断思考,但一下笔就出错。
2、注意适当回归教材,让学生注意基础主干知识的巩固。三次检测中都反映出同样的问题,有些题目难度不大,但得分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似是而非,把握不当造成。后期复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夯实最基本的主干知识,确保学生准确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答题准确性。
3、强化化学术语、实验用语的规范表达,准确答题,减少失误。从历次检测来看,书面表达失误都是影响学生得分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薄弱点,教师应重视学生规范表达的训练,可适当对重点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有机物结构简式等的书写进行重点训练,减少因表达不当引起的失分。
4、加强学生审题能力、信息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答题技巧的训练。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平时检测中答题失分的原因,加强对学生进行答题策略的指导,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针对如何从题目已知条件中搜索、筛选出与解题相关的信息等学生解题中的难点,可从近年高考题或模拟题中选出一些典型习题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一、试题主要特点
试题命制充分体现2011年考纲的要求,注重四大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生物科学素养。试题主要特点:(1)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主干知识。(2)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题占20分,符合新课程考纲的要求;(3)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多个试题含有示意图、曲线图,考生需要对信息的分析处理才能作答;(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社会的发展。试题的难度按要求容易题30%、中等难度题50%、较难题20%,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
二、考生答题情况:
抽样统计结果如下:
选择题共36分,平均得21分,难度系数0.63。非选择题平均得28.1分,难度系数0.52,生物全卷难度系数0.57。
第1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该题与当前日本地震导致核泄漏这一社会热点事件相联系,涉及癌变的机理、引起癌变的物理因素等知识,试题设问较容易,考生选项较集中。
第2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本题紧密联系生活,从人体生病时输入含有青霉素的生理盐水进行命题,考查了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包括渗透压、抗利尿激素、渴觉的产生、淋巴因子的功能等知识。本题为中等难度题,该题考生所选答案分散,体现出对本块知识还没有融会贯通,不能很好的应用。
第3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主要涉及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本题为中等难度题,从考生选项上看有24%的考生对“J”型增长曲线的意义还没有完全理解。
第4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到基因工程、杂交育种与单倍体育种、多倍体的特点等知识点。本题为中等难度题,16%的考生对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没有掌握,19%的考生对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过程没有掌握,或者是审题不细造成错误。
第5题:提取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本题主要从HIV的遗传物质、增殖、免疫及艾滋病的治疗等角度进行考查。为中等难度题,有12%的考生对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和HIV的遗传物质不清楚而出错,有28%的考生选择“
第6题. 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查。本题涉及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光照强度量的关系。属于难题。考生答对率不高,选项分散,有33%的考生不会根据已知条件计算,选择以“W光强度照射25cm2的叶片12小时可积累2mol的葡萄糖”,说明相当一部分考生没有搞清总光合和净光合作用的关系。有部分考生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常识问题还没有掌握,例如有23%的考生选择“光强度X以后CO2的吸收速率不再随光强度增加而增加,这与植物的种类有关”这一错误选项。
第29题: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涉及神经调节中的电位变化、激素调节的分级管理、反馈调节、激素的化学成分、性激素的功能等知识。从学生答卷来看,存在以下问题:1、知识点的掌握存在漏洞。例如第⑷问中口服物质乙,不能联系到物质乙为蛋白质类物质 ;性激素的生理功能、反馈作用等答不准确。2、审题不严密。在⑸小题出现卵原细胞、卵母细胞等。3、表述存在问题。例如电位变化“2次方向相反的”,很多学生答成了“2次”“逆时针、顺时针摆动”“精原细胞表述为精母细胞、精细胞表述为精子”。
第30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变化以及酶的作用本质、合成等知识。存在主要问题:1、概念不清,表述不规范,。例如“协助扩散”答成“自由扩散”或者“被动运输”;2、生理机理不清。如第(2)小题不能从动作电位产生时Na+ 通道开放,Na+& 内流的速率取决于神经膜内外Na+ 浓度差的角度来分析,许多考生按Na+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的角度分析,导致说理错误。如第⑵问中对于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电位变化的机理不清,导致失分;3、审题出现错误。如第⑶问中考查水解酶发挥作用的场所,考生误答为水解酶发挥作用的生理过程而失分。
第31题: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简单的生物学现象,预测实验结论”,涉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关知识。本题区分度较大,最高分满分11分,还有的是0分。 考生答题情况看,存在主要问题:1、不能正确表述实验结果。如对各组幼果生长情况表述为“正常”、“发育较快”等,比较对照的结果表述为“幼果的果肉不是生长素的来源”,将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膨大的原因表述为“果实能够促进果实发育”、“生长素对果实发育有调节作用”等;2、对实验的原则、原理理解不正确。如第⑵问中甲、乙组的比较不知其用意,对⑶⑷问的比较答成了“生长素是由种子产生”或“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3、审题不细、不全,不能正确领会题目意图,造成答非所问。
第32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涉及中心法则、RNA的遗传物质等知识,还涉及DNA复制、T2噬菌体侵染细菌等经典实验以及同位素标记法等。存在的主要问题:1、审题错误。例如第(1)问一部分学生将RNA自我复制、RNA逆转录等也标出来了。2、实验思路不清晰。 例如第(3)问多数考生知道不能用15N标记,但说不出原因。3、缺乏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技能,如病毒培养的方法“将15& NH4Cl注射T2噬菌体”; 第(4)题中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多代培养”的重要性,造成丢分。⑷语言表达不规范,如用“15& NH4Cl饲养喂细菌”。
第39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离,生物成分的提取等知识。第40题主要考查核移植技术和核移植过程。两题存在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如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记忆不清、核移植技术的原理不明确,出现答非所问。如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中需要气体,许多学生没有填,又如把克隆动物技术的应用答成培养单克隆抗体,有些考生集中在克隆羊、克隆牛等克隆技术上。2、表达不准确。不能正确的应用生物术语表述。如把无菌答成干净。3、不能完成正常的迁移。例如核移植技术的应用答不上来。
三、冲刺阶段的备考策略:
1、抓知识的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回归教材。
首先要对具体的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使相关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可采用对比法、看书与试题演练结合、总结归纳法等。
2、密切联系实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在解答试题时,让学生学会迅速进行提取、分析、迁移、重组,从而得出正确解决方案。
3、将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复习环节,重视分析、推理、表述能力以及识记、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实验的复习
(1)将实验问题的探究渗透到各个复习环节
(2)明确实验法研究的几个基本环节
(3)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
(4)做过的实验要回顾、思考、总结。
(5)认真做一下高考题中的实验题,以提高解实验题的适应力。
(6)对常见实验题进行分类,逐一掌握其应考策略
5、重视应试能力的训练。精选试题,明确做题的目的,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多选做近几年的高考题或高考题的改造题;规范答题的要求;督促学生加强记忆。
一、命题思路: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文科综合政治科试题,是命题组在综合分析市一检、二检反馈信息的基础上,遵照市教育局教研室2011年第二次高三质检命题研讨会的精神,立足我市新课程高考复习备考的实际,认真分析新课程高考试题特点,依据新课程《考试大纲》及相关高考信息,经多次反复研讨命制而成。
试题设计坚持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坚持“三贴近”原则,将社会热点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及时捕捉信用卡的普遍使用、海南离岛免税、民工荒现象、利比亚大撤侨、西安世园会、辛亥革命100周年、超级月亮、发展观的深化、教育、国强向民富转化,提高幸福指数、大遗址保护工程等生活热点。重视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讨论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整套试题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核,突出学生对模块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整合。如12题通过整合“商品价值量”和“货币发行量”的计算,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控能力;13题、16题、19题、38题(2)(3)问、39题(2)问均是对基础知识再认和再现能力考查。
2.试题设计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知识生成能力的测试。如14、15题通过学生的参与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库”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技能;16题让学生从身边的政府活动感受政府的宗旨;38题(3)问对幸福观的考查能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幸福”追求。
3. 把“四种”能力考查作为命题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2题的计算、17题的撤侨过程、38题的(1)(2)问、39题(1)问,均侧重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21、22、23、24题、38题(1)(2)(3)问、39题(1)(2)问,侧重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和“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4. 试题取材紧扣时代脉搏,通过“小贴入”的形式使热点问题生活化,符合新课标高考试题命制特点。如19题对辛亥革命这一大事件的考查,抓住了“思想启蒙”对中国革命发展的影响,突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18题对世园会的考查以“义务宣传员”这一贴近学生的话题为背景设题;38题从热议“幸福”为话题考查“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很有时代感和人文气息。
三、试卷分析:
在试题难易把握上,我们参照2010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试题的难易度设置,依据市命题研讨会关于三次质检的总体安排,对应一检、二检的难易度,适当做了必要的调整。I卷是平均难度0.60,Ⅱ卷平均难度:0.58,全卷平均难度0.59。具体分析如下:
(一)选择题
从抽样中可以看到,I卷各题的难度是(金台区、凤翔县)
文科综合12—23题为政治科选择题,总分值48分,其中经济模块4道题,政治模块3道题,文化模块1道题,哲学模块4道题。从考生答卷情况看,最高得分44分,最低得分4分,平均得分28.8分,从上表统计中看出:选择题难度较大的有15、17、20、23题,难度在0.5上下。哲学题难度较大,综合分析发现: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系统。如12题对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的理解、19题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识记、14题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解、21题对实践特点的认识等知识,部分学生不太清楚。
2.知识及热点信息掌握程度不适应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较弱。如14题海南实行离岛免税政策的意义、15题“民工荒”的认识、18题利比亚大撤侨的认识等均反映出学生对新情境、新材料难易驾驭,知识面不能有效拓宽。
3.做选择题的基本技法不很成熟,审题抓不住关键。如12题题肢“某公司”说明是个别生产者、13题中“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分、16题题干“提高政府公信力”、18题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23题题干要求“从方法论”角度都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抽样显示II卷各题的难度是:(渭滨区)
本次检测38题以“十二五”规划为背景,通过“民富”和“幸福感”为贴入点,采取层层设问,微观考查的形式,关注民生问题;39题以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西安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设置背景,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散能力。在知识层次、能力要求上比一检有所提高,比二次质检有所下降。总分值52分,平均得分:38题18分,39题12分,难度系数为0.51;难度较大的是38(2)(3)问、39题(1)问。
从阅卷反馈信息反映出:
1.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38题(1)问要求分析图表信息,部分学生忽视了“注解”存在的意义,造成回答抓不住根本;第(2)问中的公民与政府关系及政府“怎么办”的回答,在材料二中均有明显的表述;第(3)问对专家观点的理解同样是解题的关键。
2.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亟待加强。38题三问都侧重于考查“怎么办”,这对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发散能力和准确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39题(1)问只要从该工程建设的理念做抓手,是不难调动相关哲学观点的。
3.解答主观性试题的规范性不够。有的学生不能准确定位答题的角度,造成南辕北辙;有很多学生在解答哲学问题时只是简单罗列了很多哲学观点使哲学原理与材料两张皮,不能恰当结合;有的学生不按照题号书写答案且书写潦草造成非智力因素失分。
四、后期复习备考建议
1.后期是备考冲刺的关键阶段,要注意回归教材,继续夯实基础知识,围绕热点问题训练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加强对审题能力的训练,对典型题例进行专项训练,坚持科学选择,多样化运作的原则,提高学生对新课程试题的适应性。
3.系统整合知识网络,抓好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的重难点及热点整合。
4.强化学生主观题答题的规范性、层次性,用专业术语作答;通过限时训练,易错题型专项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克服答题中的“差、慢、废”问题。
文综历史试题,作为高考前的模拟检测,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高考,积累答题的经验,减少不必要的失误。试题从考试形式和内容,收集运用的材料,选择问题切入点等方面都力图体现新课程高考的命题规律,设问数量适当,问题简练,指向明确,突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价值追求,贯彻了新课标教学目标和考试说明的考试要求。
一、试题的结构及特点分析:
1、试卷结构
试题与近两年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综试卷结构基本相同。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与以往高考分值比例固定不变,即48:52;主观题分为必做题(即40题37分)和选做题(即41题二选一15分)。
2、试题特点
(1)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题基本都是以新材料、新情景为呈现方式,选材形式多样,除文字型材料外,还有图表,图片等形式。非选择题所设置的材料,短小精悍,容量适中,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设问主要是依据新材料、新情景而设计新问题。
(2) 突出考查学科能力。试题以史学材料为支撑,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则突出考查学生史学材料的分析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
首先,考查学生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所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第40题第(1)、(4)小题,第41题A组题第(1)小题,B组题第(1)、(3)小题,基本上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和要求。
其次,是以材料为情景,进一步考查考生准确掌握所学历史知识的程度,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8题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评价;第40题第(3)小题中,要求学生在对比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美国成功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和中国建立这一政体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是以材料为情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比较历史事实,阐释历史事物,论证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的能力。例如第40题的第(4)小题,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设问是否同意“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就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3)试题直接贴近时事热点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例如第40题,结合当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一重大热点,直接考查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及其体现的主要思想、辛亥革命主要的功绩及意义、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结局及影响等。通过试题与现实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体现出联系现实问题为中心的主题设计思想。
(4)体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试题在设计上增强开放性、答案设计上体现多元化,例如第40题第(4)、(5)小题,第41题B组题第(4)小题,把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考查重点,给考生发挥个性特长留有充分余地,有利于开拓考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也体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从上述情况可看出,本次试题选择题总体不够理想。学生作答较差的题目主要有24“谥号”题、29“新文化运动”题、30“清币制改革”题、31“西方思想潮流” 题、32“科技成果”题、33“马克思”题、35“外交成绩”题等。
24题关于重文轻武的朝代,有三分之一学生从科举制想到唐朝,其实应该是宋朝,这是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所致;29题是三项组合式选择题,只要排除一项错误说法即可作出正确判断,材料明确已经“挂了共和招牌”, 则背景不应该有“推翻帝制”,说明学生审题不清;30题仍是组合选择题,关键要理解题目涉的及时间所包含历史特征,当时肯定与白银外流、太平天国起义有关,作为否定选择题排除即可,说明学生对不同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把握不够;31题从材料信息应该联系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生失误在于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缺乏知识迁移能力;32题应主要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存在问题是不能正确解读图片材料,审题不清,知识储备不足;33题的失误在于没有正确解读材料信息;35题关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思想提出应在五十年代,作为否定选择排除即可,学生失误在于认为这一思想在七十年代仍然存在,而对“第三世界”这一概念缺乏了解。
总之,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知识储备不足,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对不同历史时期阶段特征把握不够,审题不清,不能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包括图片图表),做题技巧欠缺,难以正确作答。
40100通过阅读材料,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以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43.360.84
294.610.51
382.240.28
463.960.66
5102.830.28
A10.6120.12
B10.622 0.6030.6240.50
三、复习建议:
一、命题思路:
1、瞄准高考,加大题目灵活性和思维含量。第1题形式有创新,是建立地理模型,然后运用灵活的思维转换考查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3、4、5题考查等值线问题,灵活新颖的地方在于由等高线的稀疏来判断风向,彰显地理知识的内在紧密联系。8、9题以人均资源拥有量和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作为切入点,比较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贸易往来情况,需要使用排除法解答。10、11题利用思维逆向转换考查天气系统的风向和天气特点,难度稍大。这些题目都是充分体现了这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2、关注现实,凸显地理学科的实用性。7题关注了近年来我国的汽车燃油、通行费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近些年地震灾害属于活跃期,为了凸显地理学科的使用价值,本套试题中关注了日本3.11地震的产生和影响、救援、灾害地位等内容。42题B从政府工作报告出发,考查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情况,和长江上游森林资源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现实性。42C关注了四川省由于地震灾害的影响造成旅游收入的下滑问题,同样是考查现实预测的能力。
3、查漏补缺,保证三套试题的完整性。本次试题命制之前,命题人员全面梳理了地理学科所有的主干知识和知识点,逐一筛选了已经考过和未考的知识,对前两次考试没有涉及的地理学科主干知识,本次试题予以重点考查,比如非地带性现象、河流水文,人口,交通、能源等问题,确保了2011年3套地理试题在学科主干知识考查上全面覆盖,不留任何空白点。
4、本套试题较前两次试题,题目更加灵活、设置较为新颖,思维方式独特。因此难度稍大。
二、试卷分析:
据统计:一卷难度系数为0.51 ,二卷难度系数为0.63 。地理学科全卷难度系数为0.58。
逐题难度系数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分析如下表:
三、后期复课建议:
责任编辑:
本文引用地址:&
     
金台教研网
联系我们:地址:宝鸡市金台区店子街4号 金台区教研室
电话: 邮编:721001
版权所有:金台区教研室 制作维护:金台区教育资源中心
Copyright (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 世园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