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省理工机械系学院机械系专业设置课程和学时情况。

首位华人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_网易新闻
首位华人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网8月1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教授陈刚,最近当选该系系主任,7月23日正式上任,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MIT机械工程系百多年历史以来的首位华人系主任。
  MIT工程院院长魏兹(Ian Waitz)在任命信中指出,陈刚的领导力、远见、奉献精神和强烈的小区感,将带领该系继续走向成功。
  谈到系主任的选拔过程,陈刚表示,机械工程系的教授都是各自学术界的顶尖人物,大家并不是竞争关系。系主任主要是为教授和学生服务,要花很多时间去安排日常运作和带领规划未来。他起初也有所挣扎,但是回望自己在MIT成长的这12年,他希望能给予系里和学校更多的回报。
  陈刚坦言,担任系主任挑战很大,特别在时间分配方面。任职不到一周的他仍然在适应和寻找平衡点。他的科研组里有30多个学生和博士后。他现已与学生和博后们商量,鼓励他们更加独立;同时他也将继续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只是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系主任的职务上。
  他说,自己做学生时,导师田长霖为当时柏克莱加州大学校长,田校长给予他很多激励,特别在其充满能量、远见、和蔼可亲的管理风采的耳濡目染下,让他受益良多。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但陈刚并不急于改变,而是从倾听开始。他说,机械工程系有70多位教授,共300多位教职员工,仍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但他将会有一个团队共同合作,各自分工。他已着手与系中每个教授交流,倾听他们对教学、科研和发展方向的想法,花时间去了解大家共同期待的愿景。
  陈刚以前曾公开表示,华人教授埋头做学问的多,但做管理的不多。究其原因,他认为,从中国大陆赴美的教授大多是80年代后过来,在语言和年龄上受一定限制。很多人在学术上已经很成功,随着经历的增加,他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华人从事管理工作。他也鼓励在美华人在小区方面积极参与。
  作为华裔教授,陈刚表示,他手下的科研组约有四分之一的华人学生和博士后。但他在招生时并未考虑族裔问题,而是强调会交流和懂得向他人学习。他认为,不同族裔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例如华人学生可能普遍数理基础较强,动手能力和独立性差一些,但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大家的水平基本一致。
  曾在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动力系完成学士和硕士学位的陈刚,多年来一直坚持到中国各大高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陈刚鼓励青年人勇于接受新挑战。他认为“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青年人首先要把本职工作做好,正如他自己的招生要求,要有动力和开放的思维。更要不断丰富自己,为机会做好准备。
  他鼓励学生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还要真正的着手做事,在学习科研过程中,自然会有新的发展和发现。
(原标题:首位华人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您当前所在位置: >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
本文是由精品学习网出国频道的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建筑和规划学院:建筑学系、城市研究与规划系以及介质艺术和科学组等;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电气功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航空和宇航工程系、核子工程、海洋工程等系;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与哲学系、政治科学系、经济系、科学、人文学系(人类学或考古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与戏剧艺术、写作计划等组)、技术和社会计划系等;斯隆管理学院:管理系;理学院:大气与行星科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球、数学系、物理系、应用生物科学计划等;怀特克尔保健科学和技术学院:脑和思维科学系、毒理学部等。学校可授予的学位包括:城市规划硕士、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师、哲学博士、理学博士等。本文为您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希望给你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留学信息,请点击查看:-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相关阅读
频道热门推荐
留学近期更新
图说海外生活IT经典书籍推荐(10)
 首先,给出课程分类及学分,见表1。
  表1 课程类型划分、大致门数和学分
内容或举例
校级基本要求
数、理、化、生、人文等
EECS 系必修
如电路与电子学等见表 2 所列 5 门
限选数学课
如概率系统分析、概率与随机变量、计算机科学数学(从 3 门中选 1 门)
如模拟电子学实验引论(从 22 门中选 1 门)
限选方向课程
共约 200 多门(略)
  MIT学分统计原则与我国情况不同。每门课程要计入讲授、实验、复习自学(课外)三部分时间。例如,电路与电子学为4+2+9=15学分(其中,每周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课后复习9学时),大致相当于我国的5~6学分(每周5~6学时,课内)。因此,372学分对应我国约372/3=124学分(或稍多至148.8)。
  我们关心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本科的主要基础课程设置,下面着重讨论表1中的EECS必修课和限选课程两部分共10门课程的情况,略去其他内容的分析。表2给出全系必修课。
  表2 EECS全体必修课程
6.001 计算机程序结构与编译
6.002 电路与电子学
6.003 信号与系统
6.004 计算结构
18.03 微分方程
  对EECS系全体学生划分为3个学习(与研究)方向,见表3。
  表3 3个方向及其与我国情况对比
与我国专业对应(或相近)
电气科学与工程
工科电气信息类 6 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理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类 3 个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
相当于跨Ⅵ -1 与Ⅵ -3 之组合,在我国还不容易找到相近之专业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同名)、生物医学工程
  与此同时,将全部课程划分为7个工程领域,见表4,每个学习方向的学生按照各自方向规定之原则从7个领域中选取不同课程做组合。
  表4 7个工程领域涉及的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与应用
6.034 人工智能
6.801 机器视觉
6.803 人类智力活动
6.804J 计算认知科学
6.807 计算功能染色体
6.837 计算图形学
生物电气工程
6.021J 定量生理学:细胞与组织
6.022J 定量生理学:器官传输系统
6.023J 生物系统的场、力和流体
6.024J 分子细胞与组织生物力学
6.801 机器视觉
9.35 感觉与知觉
通信、控制与信号处理
6.011 通信控制与信号处理引论
6.302 反馈系统
16.36 通信系统工程
计算机系统与体系结构
6.033 计算机系统工程
6.035 计算机语言工程
6.805 电子前沿的道德与法律
器件、电路与系统
6.012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
6.151 半导体器件课题实验
6.152J 微电子加工技术
6.302 反馈系统
电动力学与能量系统
6.013 电磁学及其应用
6.061 电力系统引论
计算机理论科学
6.046J 算法引论
6.045J 自动机可计算性与复杂性
18.433 组合最优化
  下面给出3个方向限选课程的指导原则,并举出可能构成的选课实例,见表5,这里的5门限选课加上表2的5门必修课以及表1中限选数学1门和限选实验1门共计12门课,大约在2—3年级学完。将此处结果与我国各系2—3年级主修的10多门课程对照,即可看出二者的区别与共同之处。
  表5 3个方向的选课原则(从7个领域的许多课程中选5门)
方向序号名称
选课原则(共 5 门)
Ⅵ -1 电气科学与工程
·必修( 3 )( 5 )( 6 )领域的 3 门主课。
·以下 2 列选 1 :
6.011 通信控制与信号处理
6.012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
6.013 电磁学及其应用
·从( 3 )( 5 )( 6 )选 1 门副课
·从其他领域选 1 门副课
·从( 2 )选主课
·从( 2 )中选 1 门副课
16.36 通信系统工程
6.035 计算机语言工程
6.021J 定量生理学:细胞与组织
6.801 机器视觉
Ⅵ -3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必修( 1 )( 4 )( 7 )领域的 3 门主课
·以下 2 列选 1
6.034 人工智能
6.033 计算机系统工程
6.046J 算法引论
·从( 1 )( 4 )( 7 )选 1 门副课
·从任何领域选 1 门副课
·从( 2 )选主课
·从( 2 )选 1 门副课
6.803 人类智力活动
6.302 反馈系统
6.021J 定量生理学:细胞与组织
6.801 机器视觉
Ⅵ -2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
·从( 3 )( 5 )( 6 )领域中选 2 门
·从( 1 )( 4 )( 7 )领域中选 2 门
·从 7 个领域中任选 1 门
6.011 通信控制与信号处理
6.012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
6.034 人工智能
6.033 计算机系统工程
6.801 机器视觉
  课程设置特点及其与我国情况比较:
  (1)统一、坚实的系级平台核心课:表2中的课程是本学科基础知识的精华,全系学生必修。3个方向(对照我国大约10个专业)的每个人都要学习。这几门课的学分高于其他课程(6.001—6.004均为15,而其他课多为12),由名教授主讲,一批教授(注意不是助教)担任小班辅导(讨论)课主讲。而在我国这类课还要划分为强电、弱电或通信类与非通信类以及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10多个系各自为政、资源浪费、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宽口径、跨领域、多模式:3个学习方向相互交融,每个方向的学生都要跨领域选修其他方向的一些课程,学生视野开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例如,方向Ⅵ-2之设立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而在我国,学生进入某个系之后,大多只限于学习本系(本领域)的课程,很少跨领域选修其他方向的课程,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适应多领域交叉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难找到与MIT方向Ⅵ-2相近的专业设置。另外,MIT每个学生选课的模式多种多样,例如,表5中Ⅵ-1和Ⅵ-3两方向举例中,最右侧的模式都选修了生物电气工程领域的主课与副课(好象与我们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相近),而其他3门课程则完全不同,分别选修了通信、控制与信号处理等课程或计算机类型课程,这是差异明显的两种模式,但是都侧重于生物电气工程。
  (3)灵活、宽松的选课原则:任选课比例高,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志趣的需求,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实现了学分制。而在我国学分制只是一种表面文章,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非常窄小,同一年级同一个系的学生,每学期所选课程几乎都一样,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乐趣。形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开课、授课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们只能应付门面,很难开出多品种、高水平的课程,学分制成为空话,往往使学生大失所望。
  最后,将MIT的部分课程与我国的部分课程(内容相近者)对照列于表6。
  表6 &MIT课程与我国课程对照
MIT 课程名称
与我国相近之课程
6 . 001 计算机程序结构与 解释
借助 Lisp 语言讨论计算机如何执行程序
6 . 002 电路与电子学
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
6 . 003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
6 . 004 计算结构
数字电子、计算机组成原理
18 . 03 微分方程
数学分析(微积分)
6 . 041 概率系统分析
限选、任选
随机数学、随机过程
6 . 101 模拟电子学实验引论
限选、任选
模拟电子实验
6 . 111 数字系统实验引论
限选、任选
6 . 011 通信控制与信号处理
随机过程、现代控制理论、通信原理、信号处理等
6 . 012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
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微电子学引论
6 . 013 电磁学及其应用
电磁场理论
6 . 03 反馈系统
经典控制理论
6 . 341 离散时间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16 . 36 通信系统工程
16 . 046J 算法引论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33951次
积分:2435
积分:2435
排名:第13308名
原创:212篇
转载:35篇
(3)(2)(4)(31)(27)(34)(28)(24)(47)(42)(9)信息检索期中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信息检索期中作业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信息检索的作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麻省理工机械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