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流体力学学和相对论有什么关系?

  1.光纤陀螺仪能感知地球自转的实验证据  有人不相信静止在地面的光纤陀螺仪能感知地球自转,还说问了他在某研究所的朋友,说没有这回事。后来我从网上搜索到下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的论文,并告诉他,他才相信。  我过去也不知道这个现象,是空军黄德民先生告诉我的,这要感谢黄德民先生。他是学飞行器专业的,对机械陀螺仪很熟悉,但是对新兴事物光纤陀螺仪也不熟悉。为此,他专门打电话向某研究所询问,得知确实如此。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地球表面光速各向不同!  还说明了过去的证明地球表面以太风速度为0的实验如两梅塞、两莱塞、转动圆盘的穆斯堡尔效应实验、回路干涉仪实验、Kennedy——Thorndike实验等等都是不可靠的!而这些实验被认为是光速不变原理的实验证据,现在看来,光速不变原理遭遇挑战!  下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的论文,其中提到光纤陀螺仪能感知地球自转。网上还有很多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bjhkhtdxxb/980618.ht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1998年6期 科技期刊   基于DSP的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  张春熹  宋凝芳  杜新政  张惟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宇航学院)  摘 要 介绍了一种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技术实现的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该闭环光纤陀螺采用以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为核心的全保偏结构,以方波为偏置调制,数字阶梯波反馈.文中对该闭环光纤陀螺的前置放大、信号检测、数字解调、数字滤波等部分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对采用DSP技术解决系统精度和实时性矛盾的方案进行了讨论,并对闭环光纤陀螺的性能和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小于0.3(°)/h的零漂和100×10-6的非线性度指标.  关键词 纤维光学陀螺仪;信号检测;闭合回路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分类号 TN 25  3.1 小信号测试  用陀螺来敏感地球自转角速率的分量.  由于地球沿极轴的自转角速度为ω=15.041(°)/h,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理坐标为φ=39°58′N,λ=116°20′E.当把光纤环水平放置时,其敏感轴垂直向上,它所敏感的地球自转角速率应为ωd=ωsinφ=11.535(°)/h;当把光纤环竖起来,使其敏感轴水平向东时,由于地球自转角速率在该方向上没有分量,故输出应为0.逆时针旋转,使其敏感轴水平指北时,其输出应为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北向分量为ωN=ωcosφ=9.652(°)/h.继续逆时针旋转,使其敏感轴水平指西,输出 应为0,当光纤环的敏感轴旋转指南时,其输出应为-ωN,所以当陀螺光纤环立起来,使其敏感轴水平指向,从北向旋转一周,则应为一余弦曲线.实际测试结果,使光纤环敏感轴从北向开始,以转动角度10°递增,转动360°的曲线如图4所示.  2.《利用同步卫星进行中日双向时间传递》   作者:李焕信,宋金安,李志刚,梁双朋  摘要: 时间同步是高精度授时不可缺少的环节。利用同步卫星进行双向时间传递可最大限度地消除路径因素对时间同步的影响,并且可准确,适时地得到高精度的比对结果。国际计量局(BIPM)为改善世界范围内时间同步,提出了全球双向卫星时间传递(TWSTT)计划。由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CSAO)和日本邮政省通信综合研究所(GRL)所进行的双向卫星时间传递经过一年的工作,已经得到了较好结果,进一步的分析正在进行中。  出版源《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2000, 第2期(2):121-126  该文介绍了中日双向时间对比实验,同一路径电磁波往返时间相差95ns 。  该实验同样揭示了地球表面光速各向不同,而是受地球自转影响。  航天部首席专家林金教授也谈到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很遗憾的是,物理学界并没有就这两个实验现象进行深入、严密思考,而是简单地把这两个实验现象解释为Sagnac效应,甚至说Sagnac效应也是相对论效应,没有发现这两个实验现象是与光速不变原理相违背的!是与过去的证明光速不变原理的实验相矛盾的!  为了消除这两个实验现象对光速不变原理构成的挑战,有人提出,自转的地球是非惯性系,非惯性系中光速可变,并不能否定惯性系光速不变原理。  可是,过去所有证明光速不变的实验,哪一个不是在自转的地球这个非惯性系做的?在非惯性系做的实验,又怎么能够作为惯性系中光速不变的实验证据?  同样是在自转的地球这个非惯性系做的实验,过去的实验未能检测出地球表面各方向的光速不相等,就说这些实验证明了光速不变原理。现在的实验能检测出地球表面各方向的光速不相等,为什么就不能说这些实验否定了光速不变原理呢?  过去的一些高精度实验表明,地球表面以太风速度不到1米/秒。而以上两个实验表明,地球表面以太风最大速度可达460米/秒。过去的高精度实验是否可靠,很值得怀疑!
楼主发言:10次 发图:
  航天部首席专家林金教授反对相对论,我给他打过电话的。  《爱因斯坦光速不变假设的判决性实验检验》(发表于《宇航学报》2009年第30卷第1期》   林金 李志刚 费景高 胡德风   林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十二所七一○所,北京,100854;李志刚,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费景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七一○所,北京,10048;胡德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发中心,北京,100854   摘要:爱因斯坦光速不变假设的判决性实验检验是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高精度TWSTT(双向卫星时间传递)设施上完成的.实验检验的原理是基于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单程光(电磁)信号同时性定义.检验原理通过对比单程光信号同时性定义和双程光信号同时性定义的测量机制证明:在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双程光信号中的"往"和"返"两个单程信号通过的时间是必然不相等的.在本文报告的检验实验中西安临潼观测站和乌鲁木齐观测站的铯原子钟分别通过鑫诺卫星和中卫一号卫星进行双向时间传递.观测数据证明卫星和地面站之间存在1 m/s量级的相对速度会造成西安临潼站和乌鲁木齐站之间"往"和"返"两个单程信号通过的时间差在1,5ns量级.观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在±0,01 ns量级.爱因斯坦1905年以定义方式引进的等式,tB-tA=t'A-tB,在有相对运动情况下不成立.
  黄秀清教授:是爱因斯坦走下神坛的时候了  黄秀清,男,教授。1983年在厦门大学物理系光电子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光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在中山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年、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固体微结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准晶的声子和熔化特性;准周期结构设计和能隙标度的研究;低维无序、介观系统电子局域和输运;准周期介电多层膜设计、制备及其光学和热输运性质;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纳米非晶铁磁材料的制备和物性研究等等。在Phys。 Rev。 B、Appl。 Phys。 Lett。 等学术杂志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论文被他引200余篇次,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9项。  目前感兴趣课题有: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完备性的探讨;高温超导机制。  这是他写的——《是爱因斯坦走下神坛的时候了》  [楼主] 作者:xqhuang 发表时间: 09:37   自从梁建中先生把我引到这里,与黄德民先生通了一次电话,转眼已经一年多了。偶尔也会到这里潜水,偷窥你们的讨论,你们的精神真的让人敬佩,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思辨。  现代物理学真的很让人失望,习惯性地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似乎只有这样才叫物理,真是"无理"之极,这样也好意思叫科学?简直就是玄学。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当然错,而且错得相当的低级,两条基本假设都不严谨,更严重的是动力学、运动学不分,动力学效应、运动学效应不分。数学的参照系变换仅仅是个运动学效应,是个纯数学游戏吧了,它不可能制造出任何可供测量的动力学物理效应。可总有人认为相对论预言的效应被实验验证过,请问哪个验证了狭义相对论的实验是严格定义的质点系统?其实,它们都是超越狭义相对论范畴的电磁相互作用系统,明显地在为相对论贴金。运动电子在电磁场中质量增加,这有什么奇怪的?就是半导体和固体中最常见的准粒子的有效质量,与狭义相对论有啥关系?还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斐索实验、Sagnac效应、光纤陀螺等等,不就是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干涉等普通物理现象,居然也被弄成了相对论效应,真杯具。  半年前就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成系列文章,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拖到暑假才动手,刚完成了两篇,半个多月前就提交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居然一直在审查(很难理解,发现比入党审查还严格,我在arXiv挂了差不多二十余篇文章,都是在24小时之内发表),不想再等了,昨天把它们挂到《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预印本比较爽快,今天就出来了:1。狭义相对论几个基本概念和结论的梳理,2。狭义相对论相关光学效应的非相对论解,欢迎大家有时间下载来看看,或许对你们讨论的Sagnac效应,迈-莫,环球光纤等问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管对错,提供一种新思路。第二篇文章还专门讨论了一下黄新卫的环球光纤难题,在满足你的假设条件下,我可以让逆时针和顺时针的两束光同时回来,也可以不同时回来,我不是在变魔术,是相互作用物理学决定的。在本论坛我说过,物理学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有可能实现物理学理论的去坐标化,两篇文章应该是这个思想的一种尝试,希望对论文多提宝贵意见。物理学需要一场彻底的革命,请相信没有相对论的羁绊,物理学会更美好,更自洽。  顺祝各位国庆节愉快!黄秀清
  四川大学罗教明教授根本不相信相对论  上个月我在科学网注册,邀请四川大学罗教明教授等人围观怎样让清华大学文克玲教授哑口无言。 罗教明教授说没兴趣,因为他根本不相信相对论,相对论是错的。我说,原来你也是民科啊!
  世界上严肃的科学家冷眼相看相对论  作者:庄一龙  由于相对论是在假设光速不变,从时空关系出发推出运动物体相对性效应的,而引起光速不变的真正原因却没有交待。这种从“关系”到“事物”的理论隐藏着严重的缺陷。人们围绕这“光速不变”“洛仑兹变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同时,爱因斯坦在解释质能关系上,只承认能量的实在性,却否认物质量的实在性的观点,曾经遭到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尖锐批评。由于同时性确定涉及到循环逻辑,所以光速不变的假设是一个无法用实验验证的假设,人们不可能用实验手段来推翻这一条假设。而且相对论所推出的相对性效应以后又陆续被实验观察所证实(尽管对这些实验结果解释还颇有争论)。所以,相对论似乎给人的印象是:它在科学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部分唯物主义的哲学家开始改变反对相对论的立场,采取实用主义办法:“既然不能把相对论批倒,就得把它纳入自己的框架”,反过来把相对论说成是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物质观。而对爱因斯坦否认物质第一性的观点这个重要的哲学前提却避而不谈了。   当前,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发展全面遇到了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后所召开的世界性的物理学学术会议都要谈到物理学的困境,一些有哲学眼光的科学家,开始怀疑整个物理学的基础理论是否存在着严重问题。有人总结说:20世纪初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不仅未消,如今反倒平添了许多。人们开始反思,从对相对论的崇拜逐渐转向了对相对论的怀疑:难道是相对论有问题,把物理学引上了歧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对论所存在的某些问题逐渐暴露。虽然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物体高速运动现象,但是它所推出的相对性效应的关系式却是一个发散型函数,在运用到物理实验过程中却总是出问题。例如,在确定高速运动粒子能量时,总会遇到能量发散的困难,以后虽然用重新定义静止质量的办法,通过“重整化”避免了危机,但这种数学形式上的弥补,只是掩盖了表面矛盾,物理实验中的真实矛盾并没有解决。可以说,当前物理学出现的一系列与相对论有关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都来源于此关系式。根据有关文献评考,全部观察实验和理论研究中涌现出的基本疑难,大多与相对论有关。如:   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预言,在极端相对论性的原子核碰撞中会产生高温高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众多国家花大力投入了实验探索。最近却发现理论和实验研究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QGP是否存在还是个问题。   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实验中出现的种种困难,最终归结为:“碰撞中发生了洛仑兹收缩吗?”“如何检验?”   70年代提出“惯性约束”,用强激光引发微热核聚变。20多年过去,最近的实验结果是:现有最佳装置的中子产出额远远低于理论估计值。问题竟是:“熵不守恒时相对论性流体力学方程”究竟应该取什么形式?   拟用超导超级对撞机“模拟宇宙大爆炸的时空和物质状态”,为的是“验证”由相对论衍生出来的宇宙爆炸理论。花几百亿美元巨资猜的这个谜还是离不开相对论。   直到现在,量子力学同相对论的矛盾还无法统一起来。   难怪1995年,在美国匹兹堡世界应用物理大会上,5千多位与会者的热门话题不是什么新发现或新发明,而是“物理学还有没有发展的前景?”1997年在德国科隆物理学研讨会惊呼:“物理学正处在宛如开普勒三大定律拯救天文学之前夜”!1998年在圣彼得堡由俄罗斯科学院等主办的自然科学基本问题国际学术会上,300多与会者取得共识:当代科学基础理论问题严重,相对论漏洞百出……。   著名的物理学家康特(W.Kantor)剖析了60多个相对论“实验验证”的第一手资料后认为:“全都基于错误的方法或无效的逻辑”。甚至连大多数的相对论支持者都承认迄今尚未实验观察到洛仑兹收缩:“一涉及广延体就出问题……相对论性静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至今尚未建立令人满意的理论框架。”   在科学史上,没有一个理论会象相对论那样产生那么多的“佯谬”如双生子佯谬、柔绳佯谬、直角杠杠佯谬、艾伦菲斯特(Ehrenfest) 佯谬、哥德尔 (Godel) 佯谬等。也没有一个理论象相对论那样造成那么大的思想混乱。例如,各种相对论教科书对“尺缩钟慢效应”的解释竟是五花八门:不是真实的;不是物理的但是真实的;是表观上的;是数学上的;是视觉效应;是由测量决定的;是同时性的相对性的结果……不一而足。那么,相对论又何以博得如此“广泛的”的承认?原因很复杂,其中有个心理因素,英国国家实验室时间频率部主任已故资深科学家艾森(L.Essen)一语道破:“物理学家对相对论的态度普遍是:并不理解它,但它既然获得公认想必不会错。必须承认直至近年我也一直这样。”他经过钻研,终于发现相对论“是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   针对有段时间,某些传媒狂热地吹捧相对论和爱因斯坦,世界上许多严肃的科学家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冷眼相看相对论。国际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文(H.O.G.Alfven)认为相对论“不过是一个小摆设”,“抹杀了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界线”。德国资深理论物理学家韦斯雷(J.P.Wesley)博士说:“相对论从来不顶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终身荣誉物理学教授伯纳斯(J.G.Bernes)称相对论是“一场灾难”,“是改变盲目迷信相对论的时候了!”我国已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卢鹤绂院士耄耋之年冲破重重阻力,向世界推出“向爱因斯坦挑战”的檄文后留有遗言:“一般编辑部不敢登这篇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   目前,尽管一些物理学家已经看出相对论存在着严重问题,甚至“是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给物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并陷入了深深的危机。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死死捧着相对论不放呢?这是由于相对论作为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已经渗透到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其影响极深极广,对相对论的任何一点变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没有一个代替相对论的理论出现。所以,相对论统治物理学的局面还会延续下去。因为物理学理论不允许有空白阶段。
  某大学物理系学生请我去驳倒他的老师  这是与百度相对论吧吧友的对话:  xiaoshuidi111
23:37   你好:  我也是物理爱好者,我很赞同你的一些看法,有一个讨论物理的群,欢迎你来讨论:。  加的时候注明“新同学”。  迫切地希望你加入交流。
  黄新卫:您好!我已经进去了,不过凌东波先生说群里不讨论相对论,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xiaoshuidi111
你跟他说群里当然讨论相对论,相对论是电动力学的重...
22:26   你跟他说群里当然讨论相对论,相对论是电动力学的重要内容,是下个学期要上的课  xiaoshuidi111
呜呜,下学期我们就要学相对论了,你要在群里揭露它...
22:31   呜呜,下学期我们就要学相对论了,你要在群里揭露它的面目,给我们打预防针啊。  黄新卫:哦,他可能不欢迎有人质疑相对论。是吗?这是与他的对话。  黄新卫() 21:07:26  北大物理系的师生大概都知道我。年我在他们的论坛质疑相对论,8个月的争论,他们不得不承认我的问题是他们没有思考过的,最终无人能够解答,包括刘川教授。  凌东波() 21:07:55  我知道您了  凌东波() 21:08:01  那时候我也在北大  凌东波() 21:08:13  不过这个群里几乎不讨论相对论  凌东波() 21:08:16  很抱歉  黄新卫() 21:08:17  是吗?您也是物理系的?  凌东波() 21:08:34  我那时候在那里玩过一段时间  黄新卫() 21:08:36  那我就不多说了。  xiaoshuidi111
你让我失望了。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有胆魄有担当的人...
23:06   你让我失望了。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有胆魄有担当的人,不会任由相对论继续戕害物理系的学生,没想到一个质疑相对论的人就让你怕了。  你直接在群里讨论好了,相信会有很多人群起响应你的,学生们都是明白事理的。  黄新卫:哦,我现在明白你邀请我的意思了,也明白凌东波为什么不欢迎我了。  好的,请等我有空一定参与。  xiaoshuidi111
那你什么时候有空呢?很迫切啊。
23:15  黄新卫:明天上午吧   xiaoshuidi111
好,我们等你
23:28  黄新卫:你是哪所学校的?   xiaoshuidi111
我们都是物理系的。你是哪所学校的?
23:35  黄新卫:我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毕业的,毕业已经16年了。  xiaoshuidi11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也有物理系?我本来以为只有北大、...
23:41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也有物理系?我本来以为只有北大、南大、科大、复旦这些学校才有物理系的。看来我孤陋寡闻了。  黄新卫:不是,我是非物理专业的。不过,从高中开始,我的物理就是公认的第一。这还应该感谢爱因斯坦,20年前他是我崇拜的偶像,使我对物理产生兴趣。  xiaoshuidi111
那你其他课一定太差太差,不然早该来清华了。
23:46   那你其他课一定太差太差,不然早该来清华了。  没有破格录取你,不能不说是清华的损失啊。  xiaoshuidi111
23:51   学生才是真正的希望,你觉得你是不是应该再进去,和志同道合的人?   xiaoshuidi111
08:20   这样也行。但是学生还是希望你能在群里向那些所谓的“权威”挑战,看到他们哑口无言,学生们更会认清相对论的问题。  黄新卫:我的系列文章有何看法?请谈。  xiaoshuidi111
22:20   写得不错。你下一步应该用你的理论预言相对论没有或不能说明的实验现象,这样相对论就彻底完了。  xiaoshuidi111
22:38   你的重点应该是得到更多学生的支持。潘根老师在南大物理系很受尊敬,有他支持,你能得到南大物理系学生的拥护。  xiaoshuidi111
23:20   热爱物理的还是不少的。你可以去科大这样的学校,在校园里找人讨论,人会越来越多,然后可以在学校的开阔地带讲给很多人听。以前有人在北大这样做(不过讨论的是其他学科),在学生中反响很大,后来还被聘为老师了。  黄新卫:我想你对物理的理解比其他同学要强,应该是尖子吧?  xiaoshuidi111
15:40   哈哈,不是顶尖的强,但应该排前列。  xiaoshuidi111
00:55   我看到了很多攻击你的帖子,你要顶住压力  xiaoshuidi111
20:38   你和伟大,真的  黄新卫:过讲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学物理的洞察力、判断力、思维能力比我想象的差。  xiaoshuidi111
15:09   嗯,我看了,他们很幼稚,别和他们一般见识了  黄新卫:我最大的遗憾是,很多相对论支持者自身物理功底很糟糕,思维能力很差,可是他们自己不觉得,怎么说他们都认识不到,还理直气壮地维护相对论。  xiaoshuidi111
22:38   这不应该成为你的遗憾,而应该成为你的机会
  才3个问题,清华大学文克玲教授就高挂免战牌
  经过多年的网上大辩论,国内现在几乎没有哪位物理学工作者敢说相对论没有错,敢说质疑相对论的人是因为不懂相对论而反对相对论。科学网博客文克玲教授是个例外,他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他过去没有关注相对论反对者在讨论什么、为何质疑相对论。  文教授等人对相对论反对者的认识,还停留在100年前,以为反对相对论的人不懂相对论,没有学好相对论,对于相对论的质疑如双生子佯谬等其实早就有人提出过,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实验与相对论相违背。  事实上,我们对相对论的认识早就超过了100年来的前人,我们对相对论的质疑早已超出了前人的认识,是超出他们预料的。  下面是在科学网理论物理/实验物理/计算物理论坛与文克玲教授等人的对话,后来科学网编辑部禁止我发帖,怕更多人认识到相对论是错误的。  日我向他提出两个问题,正确答案出乎他的预料,而给出答案的实验他闻所未闻。  次日我又向他提出环球光纤问题,结果他马上宣布:找别人吧!我高挂免战牌!有你这样的坚持不懈的质疑精神,任何科学家最终都会被你考倒。我早早地高挂免战牌,显然是十分明智的。   [讨论] 请清华大学文克玲教授解答这两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就在我向美国物理学会期刊投稿的那篇论文里面,详见http://www./preprint/inte.html?action=getFile&id=c468eb0127c46dac2c0203)  hubeihxw  发表于
19:29   问题1:如图所示,东、西两座相同高塔,中间O点,同时向两塔尖A、B发射两束光线。请问,A、B是否同时接收到光线?或者说,地面参照系测量,东、西方向光速是否相等?  问题2:如图所示,地面上垂直竖立一光纤圆环,光纤是空心且抽真空。从O点同时向光纤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发射两束光线。请问,两束光线是否同时回到O点?或者说,地面参照系测量,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光速是否相等?  hubeihxw  发表于
  请版主不要删贴,请文教授告诉大家正确答案。  hubeihxw  发表于
19:49   我是来与文克玲教授讨论问题的,我在论坛与他讨论也不行吗?  刚发了一帖,文教授也参与了,几分钟后就被版主删除了。难道是怕我质疑吗?既然认为相对论没有错,是真理,有什么怕的呢?  真理不怕质疑,请不要删我的帖子。谢谢!  nqed  发表于
20:13   请先给出你的答案。  nqed  发表于
20:15   你先给出答案,让大家评论。  nqed  发表于
20:16   你先给出答案,让大家评论。  hubeihxw  发表于
20:17   文教授为什么要我先给出答案呢?文教授应该用相对论给出正确答案才是!  hubeihxw  发表于
20:28   文教授的博客刚发表博文《怎样打倒相对论》  自相对论诞生之日起,110年来质疑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  相对论是一个科学理论,质疑再多,也打不倒它,只不过证明质疑者不相信或者不懂相对论而已。  如果有人能提出一个新理论,没有光速不变原理和洛伦茨变换,同时计算结果在相对论适用范围内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比相对论更好,那么恭喜你,你不但打倒了相对论,而且一定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如果有人能作出一个实验,其结果明显与相对论的计算结果不符,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对相对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但是你还需要提出一个系统的理论,能够解释你的实验结果。否则,人家会认为是你的实验做错了。(后面略)  请问文教授,上面两个如此简单的问题,用相对论无法解答吗?  hubeihxw  发表于
20:52   文教授很谨慎,怕回答错误,可以理解。  那我就代替文教授,用教科书上的相对论,来回答吧。  第一个问题:A、B同时接收到光线。  第二个问题:两束光线同时回到O点。  文教授,这两个答案符合相对论吧?  hubeihxw  发表于
21:04   文教授一直在线,却沉默不语。  难道我用相对论做出的解答是错误的?请文教授用相对论给出正确解答。  hubeihxw  发表于
22:38   既然文教授指不出我的解答错误,那就是他承认,按照相对论,第一个问题:A、B同时接收到光线。第二个问题:两束光线同时回到O点。  hubeihxw  发表于发表于 7 天前  昨晚,文教授为何不敢肯定用相对论解答的答案?难道文教授也反对相对论?  文教授心里在嘀咕:他提出这个如此简单的问题,是不是一个陷阱,是不是已经有实验证明上面用相对论解答的答案是错误的?  hubeihxw  发表于 发表于 7 天前  昨晚和今早,我已经发短消息给很多科学网注册用户,包括相对论支持者、反对者、编辑部,给出了这个帖子的链接,现在看点击量,应该有不少人在关注这个帖子。  我在年轻的时候,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后来我逐渐认识到,相对论确实错了。  文教授等人对相对论反对者的认识,还停留在100年前,以为反对相对论的人不懂相对论,没有学好相对论,对于相对论的质疑如双生子佯谬等其实早就有人提出过,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实验与相对论相违背。  事实上,我们对相对论的认识早就超过了100年来的前人,我们对相对论的质疑早已超出了前人的认识,是超出他们预料的。  nqed  发表于 7 天前  严格说,地球不是一个惯性系。  如果能够忽略非惯性系效应,当然就是你给的答案。  hubeihxw  发表于 7 天前  请明确给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一、A、B是否同时接收到光线?二、两束光线是否同时回到O点?  hubeihxw  发表于 7 天前  文教授肯定看过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张元仲研究员的名著《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其中介绍的闭合光路实验(包括迈克尔逊——莫雷实验、Essen的实验、Jaseja的实验、Silvertooth的实验、Trimmer的实验、Kennedy——Thorndike的实验等)和单向光路实验(包括Cedarholm的两maser实验、Champeney的M?ssbauer effect实验、Cialdea的两laser实验等),它们表明,地球表面光速各向同性。有的实验精度高达米/秒级。这些实验被认为是狭义相对论的坚实证据和理论基础。  既然如此,文教授为何不敢肯定我用相对论给出的答案是符合相对论的呢?
  benchuxp  发表于 7 天前  根据相对论,如果忽略引力效应以及非惯性系效应,站在O点相对两塔静止的观察者将看到两塔同时收到光线。第二题,同时回到O点。  想必楼主还有下文?  hubeihxw  发表于 7 天前  当然啦!现有实验结果不是这样的!  benchuxp  发表于 7 天前  给出关于此实验的文章链接吧  hubeihxw  发表于 7 天前  这两个实验在国内外重复过多次,物理学工作者大多对此熟视无睹,没有看出它们是直接挑战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的。第一个实验是西北工大杨新铁教授最先看出问题并介绍给大家讨论的,第二个实验是解放军黄德民(现在至少是大校军衔了吧)发现并介绍给大家讨论的。  benchuxp  发表于 7 天前  文章呢?  hubeihxw  发表于 7 天前  第一个实验  李焕信,宋金安,李志刚,梁双有,《利用同步卫星进行中日双向时间传递》,2000年 6 月,紫 金 山 天 文 台 台 刊 第 19 卷 第 2 期,P121-P125  第二个实验  光纤陀螺仪能敏感地球自转  又一个问题,文克玲教授已经高举免战牌了 (这个问题也在我向美国物理学会期刊投稿的那篇论文里面,详见http://www./preprint/inte.html?action=getFile&id=c468eb0127c46dac2c0203)  hubeihxw  发表于 7 天前   如图所示,左边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右边是一个巨大星球自转示意图。这个巨大星球自身的半径等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半径,自转的角速度等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也就是说,这个巨大星球表面最大自转线速度等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线速度,约为30公里/秒。  有一空心且抽真空光纤环绕该星球表面一周,和星球同步旋转。  现在从光纤O点同时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发射两束光线。请问:两束光线环绕光纤一周后,是否同时回到O点?  hubeihxw  发表于 7 天前  文克玲教授在他的博客已经答复了:  [33]hubeihxw
12:35  /forum.p ... =2878631&extra=又一个问题,请清华大学文克玲教授或其他懂相对论的人解答  博主回复( 12:37):我高挂免战牌!   博主回复( 12:36):找别人吧!  [34]hubeihxw
12:40  哈哈,没法回答了?***、邢志忠等面对这个问题,不断改变解答,最后也高举免战牌,禁止我发帖追问。  hubeihxw  发表于 7 天前  这个问题是相对论迈不过去的坎,不论两光束是不是同时回到O点,都将否定相对论!相对论支持者无法回答!如果它早提出100年,爱因斯坦将不得不放弃他的相对论,普朗克也将收回对爱因斯坦的评价!  hubeihxw  发表于 7 天前  文克玲教授博主回复( 13:20):有你这样的坚持不懈的质疑精神,任何科学家最终都会被你考倒。我早早地高挂免战牌,显然是十分明智的。   [45]hubeihxw
13:31  是的,正是有这种坚持不懈的质疑精神,所以,我从爱因斯坦的崇拜者转变为相对论的反对者。
  黄志洵教授的惊人发现  国务院颁证“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微波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电子学会、美国IEEE高级会员黄志洵,在2005年8月召开的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第三届年会上,讲了一个惊人发现:他翻阅了爱因斯坦的原著,其中没有M=mC/(C^2-V^2)开方!而是质量在某方向的分量与C^2-V^2有函数关系。M=mC/(C^2-V^2)开方是洛伦兹的功劳,而不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功劳!如果真是这样,狭义相对论得到大量实验证明一说是不对的!  为了证实黄志洵教授的惊人发现,我特地去图书馆翻阅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著,发现一本收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著的书籍——《相对论原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经典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0年2月出版。该书收集了相对论建立过程中发表的一些重要论文,包括洛伦兹、爱因斯坦、闵可夫斯基、韦尔及索末菲等人的文章共11篇。  书中收集了A.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第一篇、也就是被后人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原著——《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在该文中,我确实没有发现现在物理教材中的质量——速度关系式M=mC/(C2-V2)开方,而是在文中《缓慢加速的电子的动力学》一节中推导静止电子被加速而运动,推导出纵质量=m/[(1-V^2/C^2)开方]3次方,横质量=m/1-V^2/C^2。注意,没有开方!  该论文还有编者按:当时作者还不知道洛伦兹的论文。而该书收集的1902年洛伦兹发表的《速度小于光速运动系统中的电磁现象》一文,已经成功推导出与考夫曼实验相符合的结果。而沈惠川教授列举的“质量的相对论变换”都是在1906年以后出现的,很可能是后来爱因斯坦知道了洛伦兹的论文和考夫曼实验结果,而对他的相对论进行了修改。  我在北京相对论研究会论坛讲述了这一事件,维相对论者ytwuyv说:“我刚看了那篇文章,爱因斯坦在推导质速关系的时侯应用了不恰当的力的定义,所以推出的质速关系也是不对的,在那篇文章中,爱因斯坦自己也指出“采用不同的力与加速度的定义,我们自然得到其它的质量值。这里告诉我们,在比较电子运动的各种理论时,必须十分谨慎地进行。”文中也给出了注释,说明普朗克后来指出了这一点(力的定义)。当然,狭义相对论的内容并不是只有质速关系,用这个来全盘否定狭相也是不合适的。”这位维相对论者也证实了黄志洵教授的惊人发现,也承认相对论原著有错误,但是他认为用这一错误全盘否定狭相也是不合适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盲目迷信爱因斯坦,不能认为大科学家就不会犯错误。
  物理老师无法回答的相对论问题  如图所示,一个杠杆,两端各悬挂一绳索,两绳索各有一个人(质量相等),一个从上往下爬,一个从下往上爬,速率相等。按照狭义相对论,运动的物体质量将增大。所以,从地面系看来,两人质量都将增大。因为两人运动速率相等,所以两人质量增大后仍然相等,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现在有一个以速度V从下往上运动的惯性系,其中的观察者看来,左边人是静止的,而右边人是运动的。按照狭义相对论,右边人的质量大于左边人。那么,天平应该失去平衡,右端应该沉下去。   而从上往下运动的惯性系其中的观察者将看到截然相反的结果。   问题就来了,难道狭义相对论的质量——速度关系式错了?   有人说这是重力场的问题,超出了狭义相对论范围,涉及广义相对论。那好, 广义相对论中, 质量——速度关系式不成立了 ? 广相否定狭相 ?   无人讨论这个问题,包括自称懂广相的。 看了我设计的问题,很多人都认为,相对论确实有问题。    这个问题是我上大学时候想出来的,正是这个问题,我经过多年思考,认为相对论错了!  我认为,地面参照系静止的粒子(电子、质子)吸收电场能量(可以理解为虚光子)由静止而达到速度V后,质量理应增大,如由静质量1克变为动质量2克。但是,如果有惯性系相对地面参照系以速度V运动,在他看来,粒子是静止的,按照相对论,在他看来,粒子质量应该等于静质量1克。而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粒子质量应该还是2克,因为该粒子获得了电场提供的能量或者说质量。  这样,顶楼的杠杆问题才能够解决。  年,我曾经在北大物理学院物理争鸣提出过与之类似的杠杆问题,不同的是杠杆中点有两个相同的球以相同速率分别向两端运动。经过8个月大讨论,北大教授刘川也参与了,结果无人能够解决相对论带来的矛盾。一名学生后来说,我也觉得相对论是错误的,但不是显而易见的。  武大珞珈山水BBS经过一个月讨论,承认无人能解答。  2001年-2002年我在北大物理争鸣论坛用杠杆悖论质疑相对论,后来我又到北大未名BBS科学版发帖,有人说我在宣扬伪科学,要求版主删贴。版主说:“我看了也不舒服,可是凡事以理服人吧,现在悬赏谁找出错误,我立刻删文,让出版主位置。”当时有人这样说:学数学的被不学数学的问倒了,悲剧。 言下之意,学物理的被不学物理的问倒了。这说明,经过8个月的讨论,北大师生无人能够解答。  中科大沈慧川教授说,反对相对论的人不懂相对论。于是我用这个问题问他,问得他狼狈不堪。  而上面这个改良后的杠杆问题,无人讨论,因为一目了然,相对论无法自圆其说。  卢昌海博士的解答:不过你的问题本身并不差,狭义相对论中的平衡问题一向是很微妙的,典型的例子是直角杠杆的平衡佯谬、柔线佯谬等,你举出的问题也属此类,除了你选的特殊惯性系外,还可在任意惯性系里分析。我没有义务替你计算,不过提醒你注意此类佯谬的主要错误来源之一就是使用了牛顿第三定律。哪怕对于接触力,狭义相对论中牛顿第三定律也是并不成立的。你需要放弃这条定律再重新分析。  黄新卫答复:按照卢昌海的解释,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在不同惯性系中不成立。但是,三个惯性系,哪个惯性系中牛顿第三定律成立,哪个不成立?为什么?那么岂不是存在优越惯性系了?那岂不是否定相对性原理了?那岂不是否定相对论了?  或者在任何惯性系都不成立?  那好,一位实验物理学家,乘坐热气球匀速升空,他在热气球上做了多个物理实验,发现结果不出意料:所有物理学定律完全没有问题。可是他下了热气球,你却要求他不能承认他在匀速上升过程的实验结果,要求他不能承认匀速上升过程牛顿第三定律成立。他问为什么,你说,按照相对论,你必须这样认为。  这不荒谬吗?定律是实验发现的规律,岂能被某个人为的理论否定?  和卢昌海的解释类似,有人说相对论中重力定律不能成立,运动系中,两边质量不相等,但是重力相等。  这都是为了肯定相对论没有错,而肆意否定物理学定律。要知道,相对论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定律在所有参照系相同。  2001年我翻阅相对论的教科书,也说牛顿第三定律成立在相对论中不能成立。我当时就感觉这是胡说!难怪那么多物理学家反对相对论,说相对论自相矛盾,说相对论根本不顶用,抹杀了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程流体力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