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高压脊线幸福是什么么

四川气候半个世纪的变迁 请听专家解读“气候密码气候密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半个世纪以来我省最热的一年。也是降水日数最少的一年,但又是大暴雨日数最多的一年。这是偶然,还是有必然性?来自四川省气候中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从1961年到2013年,我省年平均气温明显上升,降水量却呈减少趋势。异常气候越来越多,过去并不缺水的四川开始受到干旱的困扰。今天,气候专家为我们破译四川气候密码!
原标题:四川气候半个世纪的变迁 请听专家解读“气候密码气候密码””
图上显示的是2013年的气温相比以往多年气温的变化,盆地大部偏高1℃以上,川西高原大部、攀西地区东部和盆地北部偏高0.5~0.9℃,攀西地区西部和甘孜州东部偏高0.1~0.4℃。眉山全省最热的地方。(四川省气候中心供图)  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半个世纪以来,四川全省年平均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0.14℃半个世纪以来,四川全省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减少16.2毫米1997年以后的16年,其中13年都”偏暖“,2013年比常年值偏高0.9℃,并列为50年以来的最暖年。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半个世纪以来我省最热的一年。也是降水日数最少的一年,但又是大暴雨日数最多的一年。这是偶然,还是有必然性?来自四川省气候中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从1961年到2013年,我省年平均气温明显上升,降水量却呈减少趋势。异常气候越来越多,过去并不缺水的四川开始受到干旱的困扰。今天,气候专家为我们破译四川气候密码!阴冷潮湿可能不再是四川的代名词根据四川省气候中心的监测报告,半个世纪以来,四川全省年平均温度,平均每 10 年升高0.14℃。特别是1997年以后的16年,其中13年都”偏暖“,2013年比常年值偏高0.9℃,并列为1961年以来的最暖年,而秋冬季的升温幅度是最明显的。仅从数字上看,四川气温上升的并不多,但是我们明显感到如今比过去暖和多了。小时候我们冬季裹得像颗球,如今穿件薄羊毛衫加件大衣就可以过冬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四川省气候中心监测预报科专家杨小波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CC)此前曾针对全球变暖发出警告:过去100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高约0.74℃。细化到每10年,也就是升高了0.074℃,虽然表面温度与气温是两个不同尺度的概念,但是也很能说明气候变化的问题,0.14℃在气候变化中已经算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数值。此外,每年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调查数据表明,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23℃,近5年均高于常年值。2013年四川极端最高气温为43.0℃,较常年值偏高2.5℃,是53年来气温第2大值。而全省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每10年升高0.29℃,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多数年份低于常年值,之后以高于常年值为主。所以大家明显地感觉到这几年气候变暖了。冬季变得不再寒冷,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在其中发生作用:空气湿度。我们小时候那种能穿透所有衣服的湿冷刺骨,冬天没有暖炉根本坐不住的痛苦,也像是留在了记忆中,好久都没有重温过了。是的,四川越来越不潮湿了。年,全省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小0.5%,进入21世纪减小趋势更明显,平均每10年减少4.1%。所以有一天,阴冷潮湿可能不再是四川的代名词。霜雪在减少柑橘和柚子结不起果子60多岁的何秋良在成都蒲江大溏镇种了30多年的柑橘了,去年年初,2、3月份太阳特别大,柑橘和柚子都被晒得来结不起果子,愁坏了他。他遇到的,是半个世纪以来我省分布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冬干。天干物燥,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柑橘叶经不起高温度,连叶子都枯了。紧跟着冬干的春旱出场率很高,每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雨下得越来越少了,年,全省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6.2毫米。1990年以前降水以偏多为主,以后以偏少为主。过去的半个世纪,我省平均年降水日数每10年减少5.1天。2013年降水日数129.8天,比常年偏少17.4天,是1961年以来降水日数最少年份。雨下得越来越少,降水日数也越来越少,可是降水的强度却在增加。以2013年为例,降水日数是半个世纪以来最少,可是全省年大暴雨站日数为113站日,是1961年以来全省大暴雨站日数最多年份。四川省气候中心监测预报科杨小波说,这说明了降雨虽少了,可是却更加集中了,以前10天下的雨,现在一整天下完,其他9天都是晴天。大暴雨日的增加,表明降水的极端性增强,降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虽然柑橘的耐寒性较柚子、橙子高,可是却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上世纪90年代,成都的冬天至少要打四五次霜,有一年霜特别大,柑橘树整个看起来白濛濛亮晶晶,也让何秋良愁得不行。1961年以来,全省的低温日数(日最低气温≤0℃)减少了10.4天,低温最长持续日数平均每10年减少0.7天。低温事件川西高原减少趋势最明显,1990年以来,川西高原(包括阿坝、甘孜两州)年积雪日数平均10年减少6.6天。浓雾变薄雾成都正在远离雾都成都蓉城出租车公司的江茂成开了26年出租车,1988年他刚刚工作时,车队12辆车开在刚建成的一环路上时,4辆车因为雾太大追尾了。半个世纪以来,四川的雾日年代际变化明显。1992年以前平均年雾日呈显著的增多趋势,1992年以后呈显著的减少趋势。2013年四川省平均年雾日数15.4天,比常年值偏少14.8天,为1961年以来第4少位。而成都更是如此。气候变化是一种时间维度的变化,而成都还有空间维度的气候差异。成都市气象局气候监测员余成说,1.24万平方公里的成都来说,区域性的气候差异比较小。西边沿山冷一点,东边热和一点;从纬度来看,南边和北边的作物的物候,即开花时间是有差异性的。1981年到2010年这30年,平坝地区的均温30年来从15.4-16.8℃不等,虽然各区县的差异性不大,但是整体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这也是由于西部靠近龙门山脉海拔较高的关系。如果不算西部龙门山脉与东部龙泉山脉的影响,坝区温差不到1℃。余成说,成都最明显的地区气候差异表现在降水和日照两方面。降水量从西向东递减,西边的年均降水量有1180毫米,但在东边为830毫米,差距达到了350毫米。这就导致了东部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龙泉山脉现在对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常规作物的种植面积不大,是因为这些作物在成长季节如果遇到旱情,产量影响较大,为了避免气候影响,当地不种传统作物改种经济作物,就是因为果树根系扎根深,不易受到降雨的影响。在来看各个区域的日照情况,都江堰的平均日照时间为840小时,而在龙泉则高达1160小时,日照对于水果的品质会有所提升,因此日照加降水的原因综合考量,东部地区适合种水果。海温异常让四川盆地气候变暖高温、暴雨、寒潮、冰雹……每一次天气过程都有着清晰的成因,但是对于气候这个大环境来说,成因相对要复杂得多。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说,对于四川盆地来说,影响其气候的因素主要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由海温异常、高原积雪、大气环流异常这3大部分。海温异常:西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偏暖,会引起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西偏北,使四川盆地总云量偏少,造成四川盆地气温异常偏暖。海洋热状况的变化,是造成四川盆地气温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原积雪:高原积雪也是个很妙的原因。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的积雪是增加的,青藏高原冬季多雪,会使得高原热源减弱,而这种效应甚至可以持续到夏季,成为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减弱的一个原因。那么输送到四川盆地西部的水汽减少,而到达四川盆地东部的水汽却增加;同时,高原热源减弱使得副热带高压偏西,夏季雨带在四川盆地东部维持更长时间。导致近20年来四川盆地东部降水偏多,四川盆地西部降水偏少。大气环流异常: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和南亚高压对我省降水的影响较大。当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偏北时,有利于盆西降水偏多。西太平洋副高偏南时,盆东夏季降水将偏多。如果南亚高压脊线长时间偏南,四川盆地东部降水偏多,西部降水偏少;如果脊线长时间偏北,四川盆地西部降水偏多,东部降水偏少。两者相互影响,所以雨多雨少,就看谁更猛了。而季风在夏季和冬季都有它的作用。弱东亚冬季风有利于四川盆地冬季温度偏高;弱东亚夏季风,对应四川盆地东部夏季降水偏多,四川盆地西部夏季降水偏少。人为原因包括了温室气体、气溶胶、土地利用、城市化等多个方面。大气气溶胶:大气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也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空气污染,其中就包含了霾。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四川盆地持续升温,但是升温趋势不明显,可能是大气气溶胶的影响部分抵消了升温幅度。城市化:以成都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成都出现了明显的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这与成都市的城市化进程有关。更热、更干,人为的因素使城区出现了不同于郊区的特有气候特征。本版采写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浩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12/02 08:50
12/02 08:49
12/02 08:49
12/02 08:50
12/02 16:57
12/02 09:58
12/02 08:55
12/02 09:11
12/02 09:11
12/02 10:00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6484805
播放数:6298192
播放数:5968027
播放数:3284960
48小时点击排行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盛夏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变化与四川盆地伏旱关系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盛夏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变化与四川盆地伏旱关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6:20:22|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盛夏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变化与四川盆地伏旱关系.PDF南亚高压脊线南北活动规律数值试验--《气象学报》1991年01期
南亚高压脊线南北活动规律数值试验
【摘要】:正 南亚高压是夏季北半球100 hPa上准定常的、超长波性质的环流系统。在100 hPa上,高压冬半年位于10°N西太平洋上空,这期间强度较弱,对我国天气影响不大。入春以后,高压开始向西北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夏季7月份,高压脊线位于32°N,60°E;7-8月,高压开始东撤,脊线基本稳定在30°N左右;入秋以后,高压中心回到海洋上空,逐渐退至26°N。在这个过程中,南亚高压有明显的南北向季节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南亚高压是夏季北半球100 hPa上准定常的、超长波性质的环流系统。在100 hPa上,高压冬半年位于10“N西太平洋上空,这期间强度较弱,对我国天气影响不大。人春以后,高压开始向西北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夏季7月份,高压脊线位于32“N,60“E,7一8月,高压开始东撤,脊线基本稳定在3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刚;[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张宇;[D];兰州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志豪,葛孝贞;[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符淙斌;[J];大气科学;1994年03期
蒋全荣,郑定英,余志豪;[J];大气科学;1997年02期
汪四水,张孝羲;[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王国民;[J];气象科学;1986年01期
林锡怀,魏绍远;[J];气象科学;1990年01期
张韧;董兆俊;洪梅;;[J];气象科学;2010年05期
马镜娴,罗哲贤;[J];气象学报;1987年04期
葛孝贞,余志豪;[J];热带气象;1986年02期
余志豪,万齐林;[J];热带气象;1987年04期
蒋全荣,王宁邦;[J];热带气象;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连海;;[A];江西省气象部门第二届高级工程师技术述职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王万里;王祖武;;[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祁莉;[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玲;[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常宏;[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翟亮;[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李慧;[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文静;丁国香;;[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侯依玲;李栋梁;施雅风;沈永平;;[J];冰川冻土;2005年06期
林海,徐裕华,田纬;[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竺可桢;[J];地理学报;1934年01期
郭其蕴;[J];地理学报;1983年03期
王绍武,龚道溢,叶瑾琳,陈振华;[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龚道溢,何学兆;[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张人禾;[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1999年02期
王会军;[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2001年03期
,王绍武;[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200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辉;[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胡鹏;[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彭丽霞;[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包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慎友;[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谭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朱娜;[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常宏;[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刚;倪东鸿;李忠贤;李春晖;;[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年03期
岳阳;管兆勇;谌伟;;[J];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礴;殷华;夏忠良;袁靓;;[A];第九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俊鹏;[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士松;[J];大气科学;1978年02期
黄士松,余志豪;[J];气象学报;1962年S1期
陈雄山;[J];气象学报;196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鹤书,晁淑懿;[J];高原气象;1985年04期
徐元顺,周少成;[J];湖北气象;1997年04期
马振锋;[J];高原气象;2003年02期
张鸿材;[J];高原气象;1984年01期
余鹤书,晁淑懿;[J];气象;1982年06期
章基嘉,朱福康;[J];应用气象学报;1986年01期
,王鼎良;[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赵改英,刘冰,齐收金;[J];高原气象;2000年02期
苏绍基,王卫国;[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晁淑懿,李兰芬;[J];气象;198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云;毛文书;孙玉稳;;[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张琪;陈海山;;[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马汉东;袁宏生;;[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李栋梁;谢金南;姚辉;李耀辉;费晓玲;;[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高学杰;罗勇;林万涛;赵宗慈;;[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刘爱鸣;刘铭;林毅;;[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齐彦斌;金德镇;;[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占瑞芬;李建平;何金海;;[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曲晨;程泽海;;[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胡洛林;刘梅;濮梅娟;杨秋明;;[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芙蓉;[N];科技日报;2008年
田捷 陈新建 杨鑫;[N];计算机世界;2006年
周安俊;[N];中国商报;2005年
黄丽娟;[N];中国航空报;2003年
李中岳;[N];中国特产报;2003年
小珍;[N];计算机世界;2004年
郭起豪;[N];中国气象报;2009年
张冬素 通讯员
潘怡蒙;[N];浙江日报;2010年
宦建新?通讯员
周炜;[N];科技日报;2007年
李晔;[N];中国气象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宇;[D];兰州大学;2012年
胡鹏;[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刘宁;[D];天津大学;2005年
杨建玲;[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陈斌;[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薛俊韬;[D];天津大学;2010年
张爱军;[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曾刚;[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夏振海;[D];浙江大学;2002年
罗大中;[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占瑞芬;[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魏维;[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范秋君;[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于贵平;[D];吉林大学;2004年
袁燕玲;[D];武汉大学;2004年
王兵;[D];武汉大学;2003年
谭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谭一鸣;[D];浙江大学;2010年
赵泳;[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王柱;[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今天是日 星期三 农历十月十二
国际残疾人日
欢迎您的到来!
我国干旱对农业危害的特奌及其减灾技术
【字体:&&】
摘要: 本文全面系统综述了干旱危害特点、标准与类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和产生机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监测和预测与预警方法与技术、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等8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干旱是一种较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灾害。干旱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大气环流异常是干旱形成的直接原因,气候变暖变干是导致干旱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当气温升高,地表蒸发量加大;自然降水量减少,土壤水分迅速下降,致使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同时发生,从而造成农业生产严重受损。深刻了解干旱的危害特征,为进一步推动深入研究干旱有重要意义,为应对干旱发生发展、监测预测、安全生产、趋利弊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中国;干旱;危害特奌;减灾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近百年来, 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 近50a, 变暖尤其明显, 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 以北方增暖最为明显 [1]。地球上有九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全球变暖有关。气候变暖使中国经济面临四大严峻挑战, 其中挑战之首是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 [2]。干旱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表现更为突出和敏感, 已成为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干旱对人类生存、社会活动、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当前,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 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开展干旱研究已有几十年甚至更长的历史, 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但全面系统综述这种重大气象灾害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报道并不多见。为进一步推动干旱的深入研究, 为监测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展这项工作非常有必要, 也非常有意义。
1 危害特点
干旱是指某一地域范围在某一具体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 导致该地域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受到较大危害的现象。它是一种气候灾害, 也是一种持续性的气象灾害 [3-4]。
干旱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严重程度重、后延影响大等特点。它决定了解决干旱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它涉及到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对农
林牧业生产影响最大。干旱是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也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是世界上广为分布的自然灾害, 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特大干旱可夺走难以计数的生命, 是导致自然生态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 是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大旱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干旱造成粮食损失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左右, 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以上。干旱还会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5~1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预警和应对技术研究”(编号:GYHY);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观测试验研究”(编号:);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对高原地区粮食安全生产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编号:IAM200811)资助。
作者简介: 邓振镛(1943-), 男, 广东新会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应用气象研究。E-mail:
2标准与类型
美国气象学会在总结各种干旱定义的基础上将干旱分为4种类型: 气象干旱、农业干
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 [11]。
(1)气象干旱也称大气干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气象干旱是指某时段内, 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 水分支出大于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常见单要素有降水量指数、降水标准差指数、降水Z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等。常见多要素指数有干燥度、湿润度、德马顿干旱指数、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数、帕默尔干旱指数等。
(2)农业干旱是指作物生长过程中因水分不足而阻碍作物正常生长而发生的水量供需不平衡现象。可分为土壤干旱和作物干旱。常用指标有降水量、土壤含水量、作物旱情指数和综合性旱情指数4种。
(3)水文干旱是指由降水量和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利用年(月)径流量、河流日流量、水位等要素作为指标。常用有水文干湿指数、最大供需比指数、水资源总量短缺指数等作指标。
(4)社会经济干旱是指自然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中, 水资源供需不平衡而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现象。通常拟用损失系数法、水分供需平衡模式等来作指标。
(1)地理分布。纬度、海陆位置和地形是影响干旱地理分布的3种主要因素。从气候类型分为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区三种类型。从范围分为5大干旱中心, 黄淮海干旱区、华南沿海干旱区、西南干旱区、东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3]
(2)季节强度变化。干旱强度一般以干旱发生次数或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干旱影响范围大小来表示。干旱发生频率高、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干旱就愈严重, 危害也愈大。从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 有春旱、夏旱、秋旱、冬旱以及持续时间跨2~3个季节的季节连旱等[3]
4形成原因和产生机制
大气环流异常是干旱形成的直接原因。另外, 还有下垫面尤其青藏高原以及洋流和气候系统外部因素强迫作用等共同影响造成的。
(1)西北地区干旱环流主要特征。中国大陆东岸大槽加深, 新疆脊加强, 东亚中纬度北风加强。夏季干旱发生与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100hPa南亚高压脊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当脊线偏南, 则西北降水偏少, 产生干旱。在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 副热带高压北抬西伸, 可造成陕南、关中、陇南、陇东的伏旱 [12]。
(2)东部地区干旱环流主要特征。西太平洋高压脊比常年偏强偏西, 中国大陆低压也比常年偏强, 东南沿海一带气压梯度增大, 夏季风强盛并过早地跃进到华北地区形成的干旱天气。王绍武指出 [13~15], 当7月份太平洋高压偏西时, 长江中游、淮河流域、华北和东北易发生干旱;偏东时, 华西和东南易发生干旱;偏南时, 华南和长江中下游易发生干旱。当大陆低压偏东时, 东北、华北和西南易发生干旱;偏西时, 华北和华南易发生干旱;偏北时, 华北和东北易发生干旱;偏南时, 东南和河套以北地区易发生干旱。近年研究表明, 东部地区的干旱与100hPa青藏高原高压位置反常有关, 当位置愈向东北伸, 东部地区干旱愈严重。
干旱是一种气候现象。当大气环流发生异常时,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降水量比多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在干旱季节高温天气频繁发生,高温天气日数增多,促使平均气温上升,导致地表蒸发量增加,土壤水分迅速下降,夏季高温酷暑天气伴随着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同时发生,使干旱危害严重程度加大 [16~23]。
5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1)东北干旱的响应。当全球平均温度上升1℃时, 东北地区25个站的春季、夏季和秋季大气干旱指数分别上升0.08~0.40、0.00~0.40和0.15~0.55, 上升幅度分别达到4%~16%、0~17%和7%~22%。温度上升、气候变暖是导致大气干旱的重要原因 [24]。
(2)华北干旱的响应。华北地区降水在1965年前后发生一次气候跃变, 1965年以后华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 80年代比50年代降水约减少20%左右, 平均年降水量比50年代约减少了1/3左右, 出现了干旱化趋势, 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90年代 [25~26]。
(3)西北干旱的响应。1986年是西北地区气候变化明显转折的年份,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年与年相比, 西部呈增多趋势, 东部呈减少趋势, 增多区与减少区的分界线(差值的0mm等值线)与黄河走向基本平行。年降水量增多区包括新疆、青海北部和甘肃河西的中东部, 其中新疆的北疆和南疆年降水量增加5~30mm、天山山区增加30~90mm, 是增加最多的地方;青海北部增多5~40mm;甘肃河西的中东部增加10mm左右。年降水量减少区域包括青海南部、甘肃的河东、宁夏和陕西。其中青海南部减少5~38mm;甘肃河西西部和南疆的罗布泊地区减少10mm左右;甘肃的河东、宁夏和陕西分别减少10~82mm、10~50mm和50~177mm, 其中陕南减少70~177mm, 是降水量减少最多的地方。西北地区西部呈暖湿趋势, 东部呈暖干趋势。东部降水持续偏少, 土壤水分亏缺增加, 干旱大面积频繁发生 [27~32]。
6监测技术与方法
干旱监测可分为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两部分。
(1)地面监测。由于干旱地面监测目标和对象涉及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冰冻圈和岩石圈五大圈层中水的各种形态变化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生物和物理过程。因此, 监测内容必然包括SPAC系统中各种过程的机理、相互关系及过程所对应的每一个对象和各界面过程。监测项目和内容包括空气温湿度和降水等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空中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监测;土壤水分和降水渗透深度测定;水面蒸发量和土壤蒸散量观测;作物生理及长势监测, 它包括叶温或冠层温度、茎秆直径、叶水势、茎水势、叶片含水量、叶片气孔阻力、叶绿素、作物光谱反射率、生长量(叶面积和干物重)、作物生育期、产量要素和产量。还有干旱灾害调查[3]。
(2)遥感监测。卫星遥感技术迅速发展和完善, 为宏观、快速、动态、大范围、多时相地监测干旱, 尤其土壤水分和作物长势提供了可能。目前采用的方法有: 基于土壤热惯量模型的干旱监测方法;基于植被指数的干旱监测方法, 基于土地表面温度的干旱监测方法;集成植被指数与土地表面温度的干旱监测方法;基于微波遥数据的土壤水分反演;地表蒸散定量遥感监测等[3]。
7预测与预警技术和方法
干旱短期气候预测方法有经验统计、数理统计、物理统计、动力数值和动力数值与物理统计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的定性预测, 大致有利用相关、相似和韵律关系等方法;定量预测大致概括有几大类: 时间序列模型、动态系统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变量场方法和神经网络等[11]。
物理统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影响因子的具体分析, 建立具有一定物理意义和天气气候系统概念比较清楚的预报概念模型。目前, 干旱短期气候预测技术正向物理统计与动力数值方法相结合的新阶段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通过研究、业务试验和推广应用的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和预测工具, 它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集成预报方法可获得优于单个预报的效果, 近年来受到重视, 数值模式产品与统计预测的集成是一种新趋势[11]。
建立干旱气候预测系统。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 相继建立了以物理统计方法为主的业务系统, 它集资料库、因子库、方法库、图形库及资料加工处理、相关集成预报、统计分析预报、专家系统预报、动力模式预报以及预报评分检验等多个子系统于一体,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化、自动化的业务流程, 使干旱短期气候预测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基本结束了短期气候预测制作过程的手工和半手工操作的局面[3]。
8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
首先, 要加强干旱灾害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测工作, 为决策部门合理开发、建设规划提供宏观决策科学依据。第二, 要加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技术方法、评估模型、评估指标、风险水平等级分布及分区等, 以便得出危害程度及今后防御措施办法。第三,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1)开发土壤水库, 增加土壤水库库容。采用深耕多蓄雨水;早秋耕蓄纳秋雨;耙耱保墒提高持水能力等措施。(2)实施集雨节灌农业。在年降水量400~700mm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修建雨水流集场和蓄水窖, 将流失的雨水收集利用。(3)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科学用水管理等方面做文章。(4)大力推广旱作地膜覆盖技术。它集增温保墒、集水调水、边行优势等生态效应于一体的高效综合生产栽培技术。(5)发展设施农业。温室和塑料大棚在北方不但有增加热量的功能, 在抗旱中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24, 3, 11]。
3结论与讨论
(1) 干旱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全面系统综述了干旱危害特点、标准与类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和产生机制;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监测和预测与预警方法与技术、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等8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刻了解中国干旱的危害非常有益,为进一步推动深入研究干旱有重要意义。
(2)干旱的危害特征。干旱是一种较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灾害。干旱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是气象灾害之首。大气环流异常是干旱形成的直接原因,气候变暖变干是导致干旱频率发生的重要原因。当气温升高,地表蒸发量加大;自然降水量减少,土壤水分迅速下降,致使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同时发生,从而造成农业生产严重受损。
(3)干旱虽说已研究了几十年或上百年, 但有些问题仍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如形成机理和产生原因有待深入探明;两种灾害的预测强信号有待进一步研究;预测水平和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作者:邓振镛1& 倾继祖1 黄蕾诺1 &奚立宗2 徐金芳3
(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 兰州 . 甘肃省气象局, 甘肃 兰州 .甘肃省气象信息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20)
参考文献(Reference):
&[1]陈邦柱, 秦大河.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文集 [c].北京: 气象出版社, .
&[2]秦大河.气候变暖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气象报, (1).
&[3]张书余, 等编著.干旱气象学 [M].北京: 气象出版社, , 73-81, 185-190, 237-246.
&[4] 邓振镛, 董安祥, 郝志毅, 等.干旱与可持续发展及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J].气象科技, ): 187-190.
&[5]李克让, 郭其蕴, 张家诚.中国干旱灾害研究及减灾对策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6] 李玉中, 程延年, 安顺清. 北方地区干旱规律及抗旱综合技术 [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7]赵春明, 刘雅鸣, 张金良, 等.20世纪中国水旱灾害警示录 [M].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 100-109.
&[8] 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 [M].北京: 中华书局, 0.
&[9]张建民, 宋俭.灾害历史学 [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3.
[10] 邓振镛, 张宇飞, 刘德祥, 等.干旱气候变化对甘肃省干旱灾害的影响及防旱减灾技术的研究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94-99.
&[11]袁文平, 周广胜.干旱指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展望 [J].地球科学进展, ): 982-991.
&[12]宋连春, 邓振镛, 董安祥, 等编著.干旱 [M].北京: 气象出版社, , 49-70.
&[13]王绍武.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 [M].北京: 气象出版社, .
&[14]王绍武, 陈振华.近两千年长江黄河大旱大涝的初步研究 [M].北京: 气象出版社, .
[15]廉毅, 沈柏竹, 高枞亭.中国气候过渡带干旱化发展趋势与东亚夏季风、极涡活动相关研究 [J].气象学报, ): 740-749.
&[16]郭维栋, 马柱国, 姚永红.近50年中国北方土壤湿度的区域演变特征 [J].地理学报, 2003.58(增刊): 84-90.
&[17]卫捷, 陶诗言, 张庆云. Palmer干旱指数在华北干旱分析中的应用 [J].地理学报, 2003, 58(增刊): 92-99.
&[18]王志伟, 刘文平, 王红霞.我国北方干旱逐月变化特征分析 [J].气象, ): 37-40.
&[19]王位泰.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夏初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 [J].气象, ): 34-41.
&[20] [马柱国, 符淙斌.中国北方干旱区地表湿润状况的趋势分析 [J].气象学报, ): 738-746.
&[21]卫捷, 马柱国.Palmer干旱指数、地表湿润指数与降水距平的比较 [J].地理学报, 2003., 58(增刊): 118-124.
&[22] 蒲金涌, 姚小英, 邓振镛, 等.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高原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J].土壤通报, ): .
&[23]王志伟, 翟盘茂.中国北方近50年干旱变化特征 [J]. 地理学报, 2003, 58(增刊): 62-68.
&[24] 谢安, 孙永罡, 白人海.中国东北近50年干旱发展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J].地理学报, 2003, 58(增刊): 75-82.
[25] 严中伟, 季劲均, 叶笃正.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I.降水和温度变化 [J].地理学报, 2003, 58(增刊): 75-81.
&[26]黄刚.与华北干旱相关联的全球尺度气候变化现象 [J].气候与环境研究, ): 270-279.
&[27]刘德祥, 董安祥, 陆登荣.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5-201.
&[28]邓振镛, 张强, 李栋梁, 等.气候变化对渭河上游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影响 [J].中国沙漠, ): 982-985.
&[29]邓振镛, 张强, 刘德祥, 等.气候变暖对甘肃种植结构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J].中国沙漠, ): 627-632.
&[30]邓振镛, 王鹤龄, 王润元, 等.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J].中国沙漠, ): 381-387.
&[31]李栋梁, 魏丽, 蔡英, 等.中国西北现代化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J].冰川冻土, ): 135-142.
&[32]张存杰, 高学杰, 赵红岩.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J].冰川冻土, ): 157-164.
Summary of Research on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China
DENG Zhenyong1, QUE Jizuo1, HUANG Leinuao1, XI Lizong2, XU Jinfang3
(1.Lanzhou Institute of Arid Meteorology, Key Open Laboratory of Arid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ing Disas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Key Laboratory of Arid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ing Disaster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20, Gansu , C 2.Gansu &Meteorological Bureau, Lanzhou 730020, Gansu, C3.Gansu Meteorological Bureau Center of Information, Lanzhou, 730020, Gansu,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drought in eight aspect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 type and standar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mechanism of formation,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methodologies of early warning and monitoring, disaster reduction technology and countermeasures. Drought is a long lasting, major natural disaster and the most damaging climatic disaster.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are the major cause for the formation of drought disaster. Global climate warming and drying exacerbate the severity and in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drought. With temperature rising, the earth surface evaporation is increased, whereas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s decreased. Consequently,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is decreased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ncurs serious damage. Henc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s important in promoting further in-depth studies, providing guidance to better cope with the onset and development, monitor and forecast of drought disasters, to ensure a secure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minimize damages.
Key words: C da review
编辑:黄德利}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