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x轴是向量吗n为面PDE的12个法x轴是向量吗x=y/12-y由12-y≠4

高一数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 实用资料 】
  本内容由栏目提供。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 的定义域为( )
  A.( ,1) B.( ,&) C.(1,+& )  D.( ,1)&( 1,+&)
  2.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AD、AA1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且正方体的棱长为一个单位长度,则棱CC1中点坐标为( )
  A.( ,1,1) B.(1, ,1) C.(1,1, )  D.( , ,1)
  3.若 , , ,则 与 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  B.平行或异面 C.异面  D.平行
  4.如果直线 同时平行于直线 ,则 的值为( )
  A.         B.
  C.          D.
  5.设 ,则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6.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C、BD中点,若CD=2AB,EF&AB,则直线EF与CD所成的角为( )
  A.45& B.30& C.60&  D.90&
  7.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递增的,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圆: 和圆: 交于A,B两点,则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9.已知 ,则直线 与圆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但不过圆心 B.过圆心
  C.相切  D.相离
  10.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
  A.28+65        B.60+125
  C.56+125  D.30+65
  11.若曲线 与曲线 有四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已知直线 与函数 的图象恰好有3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 是奇函数,则 .
  14.已知 ,则 .
  15.已知过球面上三点A,B,C的截面到球心O的距离等于球半径的一半,且AB=BC=CA=3 cm,则球的体积是 .
  16.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得平面ADC&平面ABC,在折起后形成的三棱锥D-ABC中,给出下列三种说法:
  ①△DBC是等边三角形;②AC&BD;③三棱锥D-ABC的体积是26.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0分)根据下列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1)已知直线过点P(-2,2)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
  (2)过两直线3x-2y+1=0和x+3y+4=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x+3y+4=0.
  18.(本小题12分)已知 且 ,若函数 在区间 的最大值为10,求 的值.
  19.(本小题12分)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 ,且 .若 是 上的减函数,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 中, , 分别是棱 上的点(点 不同于点 ),且 为 的中点.
  求证:(1)平面 平面 ;
  (2)直线 平面 .
  21.(本小题12分)如图所示,边长为2的等边△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 BCD所在的平面,BC=22,
  M为BC的中点.
  (1)证明:AM±
  (2)求二面角P-AM-D的大小.
  22.(本小题12分)已知圆C:x2+y2+2x-4y+3=0.
  (1)若圆C的切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相等,求此切线的方程.
  (2)从圆C外一点P(x1,y1)向该圆引一条切线,切点为M,O为坐标原点,且有|PM|=|PO|,求使得|PM|取得最小值的点P的坐标.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ACBAD BDCAD BC
  二、填空题
  13. 14.13 15. 16.①②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10分)
  (1)x+2y-2=0或2x+y+2=0.
  (2)3x-y+2=0.
  18.(本小题12分)
  当x=-1时,函数f(x)取得最大值,则由2a-1-5=10,得a=215,
  当a&1时,f(x)在[-1,2]上是增函数,
  当x=2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则由2a2-5=10,
  得a=302或a=-302(舍),
  综上所述,a=215或302.
  19.(本小题12分)
  由f(1-a)+f(1-2a)&0,
  得f(1-a)&-f(1-2a).
  ∵f(-x)=-f(x),x&(-1,1),
  ∴f(1-a)
  又∵f(x)是(-1,1)上的减函数,
  ∴-1&1-a&1,-1&1-2a&1,1-a&2a-1,解得0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23.
  20.(本小题12分)
  (1)∵ 是直三棱柱,∴ 平面 。
  又∵ 平面 ,∴ 。
  又∵ 平面 ,∴ 平面 。
  又 ∵ 平面 ,∴平面 平面 。
  (2)∵ , 为 的中点,∴ 。
  又∵ 平面 ,且 平面 ,∴ 。
  又∵ 平面 , ,∴ 平面 。
  由(1)知, 平面 ,∴ ‖ 。
  又∵ 平面 平面 ,∴直线 平面
  21.(本小题12分)
  (1)证明:如图所示,取CD的中点E,连接PE,EM,EA,
  ∵△PCD为正三角形,
  ∴PE&CD,PE=PDsin&PDE=2sin60&=3.
  ∵平面PCD&平面ABCD,
  ∴PE&平面ABCD,而AM&平面ABCD,∴PE&AM.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E,△ECM,△ABM均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求得EM=3,AM=6,AE=3,
  ∴EM2+AM2=AE2.∴AM&EM.
  又PE&EM=E,∴AM&平面PEM,∴AM&PM.
  (2)解:由(1)可知EM&AM,PM&AM,
  ∴&PME是二面角P-AM-D的平面角.
  ∴tan&PME=PEEM=33=1,∴&PME =45&.
  ∴二面角P-AM-D的大小为45&.
  22.(本小题12分)
  (1)将圆C整理得(x+1)2+(y-2)2=2.
  ①当切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为零时,设切线方程为y=kx,
  ∴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为|-k-2|k2+1=2,即k2-4k-2=0,解得k=2&6.
  ∴y=(2&6)x;
  ②当切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时,设切线方程为x+y-a=0,
  ∴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为|-1+2-a|2=2,即|a-1|=2,解得a=3或-1.
  ∴x+y+1=0或x+y-3=0.综上所述,所求切线方程为y=(2&6)x或x+y+1=0或x+y-3=0.
  (2)∵|PO|=|PM|,
  ∴x21+y21=(x1+1)2+(y1-2)2-2,即2x1-4y1+3=0,即点P在直线l:2x-4y+3=0上.
  当|PM|取最小值时,即|OP|取得最小值,此时直线OP&l,
  ∴直线OP的方程为:2x+y=0,
  解得方程组2x+y=0,2x-4y+3=0得x=-310,y=35,
  ∴P点坐标为-310,35.
本文来源:/a/3015731.html
下页更精彩:1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
想了解更多关于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栏目编辑推荐
实用资料最新更新
实用资料首页头条推荐设向量n为面PDE的12个法向量x=y/12-y由12-y≠4
哇00379鑫s
<27y-8<x-ya 14bx14a-8b=27a-50b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问一个初3的函数题,求解法已知y=(m-2)x方-4mx+n的对称轴是x=-2并且它与y轴的交点是p(0.1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设这条抛物线的顶点为M,求△MOP的面积.(写出解题过程,思路可不必写,在线等答案,)
(1)抛物线经过点(0,12),所以12=n对称轴:-(-4m)/[2(m-2)]=-2m=1抛物线方程为:y=-x^2-4m+12(2)y=-(m+2)^2+16所以顶点MM(-2,16),三角形OPM以OP为底边的高为:2,|OP|=12△OPM的面积为:1/2*12*2=1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对称轴x=2m/(m-2)=-2,m=1与y轴的交点是p(0.12) n=12抛物线的表达式 y=-x^2-4x+12(2),顶点M(-2,16),△MOP的面积=1/2*12*2=12
B方减4ac啊!我靠…
扫描下载二维码已知向量a=(X,Y),其中X属于1,2.3.4,Y属于2,4,6,8,则不共线的向量有多少?向量a有16个,而共线的向量:1,2\2,4\4,8\2,2\4,4,所以应有11个,而答案有12个,我的解法错在哪里了?
一共4*4=16个共线:1,2与2,44,8,2,24,4你剪掉重复的,但是重复的里面就是一个,1,2故12个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此为正解,所谓向量不共线就是看有几组不共线的向量【(1,2)(2,4)(4,8)】【(1,4)(2,8)】【(2,2)(4,4)】这一共是3组向量共7个,剩余的9个向量与这3组向量互相不共线,所以共有9+3=12组向量不共线。明白?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向量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