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梯形abcd中ab cd,AB‖CD,M为A...

如图11,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BC),∠B=90°,AB=AD+BC.点E是CD的中点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连结CF,作DE⊥BC于F,易证矩形ABFD、直角三角形CDF,又∵E是CD中点,∴CD=2EF=2a,设AD=X, BC=Y,则DF=AB=X+Y,CF=BC-BF=BC-AD=Y-X∴CD²=DF²+CF²即4a²=(X+Y)²+(Y-X)²=2(X²+Y²)∴a²=1/2(x²+ y²)又∵S△ADF+S△BCF=1/2X²+1/2Y²,∴S△CDF=S梯形-(S△ADF+S△BCF)
=m-1/2(x²+ y²)
=m-a²∴S△DEF=1/2S△CDF=(m-a²)/2
提问者评价
谢谢回答,我也是这个答案。。。十分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ABCD是梯形AB平行CD,且AB=2CD,M,N分别是DC和AB的中点,已知向量AB=a,AD=b,试用ab表示向量BC_百度知道
ABCD是梯形AB平行CD,且AB=2CD,M,N分别是DC和AB的中点,已知向量AB=a,AD=b,试用ab表示向量BC
ABCD是梯形AB平行CD,且AB=2CD,M,N分别是DC和AB的中点,已知向量AB=a,AD=b,试用ab表示向量BC
提问者采纳
向量MN=-b+4分之1a 做O点位AN的中点,因为DM=NO DM平行于NO所以DO平行且相等于MN所以向量DO=向量MN因为向量DO=向量DA+向量AO=-向量AD+4分之1向量AB=-b+4分之1a满意就采纳我吧祝你学习进步!!(*^__^*)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的耐心解答,好详细呀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AC=a/2+bBC=AC-AB=a/2+b-a=b-a/2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已知: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B∥CD,且AB+CD=BC,M是AD的中点.求..
已知: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B∥CD,且AB+CD=BC,M是AD的中点.求证:BM⊥CM.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如图所示,延长BM交CD的延长线于点E.∵AB∥CD,∴∠A=∠MD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ABM和△DEM中,∵∠A=∠MDE,AM=DM,∠AMB=∠DME,∴△ABM≌△DEM(ASA).∴BM=EM,AB=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B+CD=BC,∴DE+DC=BC,即CE=CB.又∵BM=ME,∴CM⊥BM(三线合一).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B∥CD,且AB+CD=BC,M是AD的中点.求..”主要考查你对&&梯形,梯形的中位线&&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梯形,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梯形中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梯形的两底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梯形的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的中点的线段。& 梯形性质:①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②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③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梯形判定: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高=(上底+下底)×高=梯形面积梯形中位线到上下底的距离相等中位线长度=(上底+下底)梯形的周长与面积: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a+b+c+d。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b+2c。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变形1:h=2s÷(a+b);变形2:a=2s÷h-b;变形3:b=2s÷h-a。另一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梯形的分类: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的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3)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梯形的判定:(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B∥CD,且AB+CD=BC,M是AD的中点.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77494356663359831103109417324107797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DC⊥BC,P是边AB上一动点,PE⊥CD,垂足为点E,PM⊥AB,交边CD于点M,AD=1,AB=5,CD=4
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DC⊥BC,P是边AB上一动点,PE⊥CD,垂足为点E,PM⊥AB,交边CD于点M,AD=1,AB=5,CD=4 15
(1)求证:∠PME=∠B
(2)设A、P两点的距离为X,EM=Y,求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联结PD,当△PDM是以PM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AP的长
(1)证明
∵∠PME=180°-90°-∠EPM180°-90°-∠EPM=∠APE∴∠PME=APE且PE∥BC!∴∠B=∠APE=∠PME
(2)过A垂直BC于F,交PE与G
AB=5,AF=4,BF=3,EG=1
△APG∽△ABF
X/AB=PG/BF
X/5=PG/3
PG=3/5X
PE=3/5+1
△PEM∽△ABF
PE:AF=EM:BF
(3/5X+1):4=Y:3
Y=9/20X+3/4
(3)假如PM=PD则DE=EMAP:AB=DE:CD(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X:5=(9/20X+3/4):4
解得X即可
如果PM=MD那么 AP=AD连AM可以用全等证得
从而求解
PD=DM不存在
其他回答 (1)
1 因为pm垂直ab
所以角MPA=90 所以角MPE+角EPA=90&&&&& 因为PE垂直CD& 所以角EMP+角EPM=90
所以角EMP=角APE&&&& 因为PE垂直CD& DC垂直BC&&&& 所以PE平行BC
角B=角EPA&& 所以∠PME=∠B
2&加我QQ好讲
3还是加QQ吧!我这里编辑不来我的图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梯形abcd中ab c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