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助理考试分数多少史春梅我...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40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40例
【摘要】:目的观察醒脑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治疗的82例抑郁症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解郁中药汤剂+黛力新+醒脑解郁胶囊)和对照组(黛力新),疗程8 W,治疗期间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第1 W、第2 W末HAMD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第6 W末,两组患者的HAMA分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显效率为72.5%,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47.5%8、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解郁胶囊具有醒脑解郁、化痰活血的作用,其治疗抑郁症疗效、安全性、依从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49.4【正文快照】:
抑郁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1],可以表现为从轻度的缺少愉快感到严重的绝望、自杀。核心症状是丧失感,如兴趣、快乐、动机、自信心等均不同程度的下降或完全丧失。临床表现为情绪低沉、兴趣索然、精力下降、疲乏无力、思维迟缓、活动减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争放,李彦霖;[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陆智慧,丁琪;[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年02期
唐奇志,谭明义,姚胜林;[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欧阳颀,李忠仁,穆艳云,赵涤,龙浩文,吴杞;[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朱冠珏;[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1期
方琦,胡顺金,莫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王志凌,李育红,杨昆英,左津淮;[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丁平;[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5期
茅万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秦建平;田静;;[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天真;李书平;;[A];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徐惠梅;任凤梧;郭鹏;杨平;蔡大鑫;姜小刚;;[A];第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2007年
许虹;李美山;徐飞;李方;;[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彭武清;杨梅;;[A];睡眠医学与精神卫生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50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5年
苏丹;;[A];睡眠医学与精神卫生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50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5年
张腊英;曾桂娥;熊桂兰;;[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居还英;刘苏敏;盛嘉玲;;[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叶莉军;陈凯;李冬琴;;[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索乐课题协作组;田维才;刘波;涂哲明;蔡德明;邓小鹏;;[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唐江萍;邹文华;王民主;;[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明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常富业;[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罗社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张家玮;[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柳红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吴先哲;[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胡作为;[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张天奉;[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韩文霞;[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沈承玲;[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旭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石东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陈登榜;[D];四川大学;2006年
孙学刚;[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沈鑫华;[D];苏州大学;2001年
王静;[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蒋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李平;[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许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姬生勤;[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胜洪;;[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宋丹;;[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郑俊莹;;[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3期
史春梅;;[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08期
石铁;罗卫;胡珍渊;刘晓燕;;[J];河北中医;2011年05期
陈奎;;[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08期
汤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10期
袁晶;;[J];光明中医;2011年07期
单守勤;张文广;郑曙峰;侯方高;于磊;薛蓓蕾;王倩;周锡芳;;[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9期
陆小兵;杨东英;姚建新;沐楠;党亚梅;薛立庆;杨梦心;;[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昌伟;马锦文;赵宝林;罗永;赵文亮;;[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丁瑛;;[A];全国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程坤;颜红;段可杰;;[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李莉;;[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丁瑛;;[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丁瑛;;[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丁瑛;;[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赵玉芝;佘春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张学娅;张颖;许东云;罗珊珊;;[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施和勋;傅文农;;[A];全国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周颖 闫剑坤;[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刘云;[N];科技日报;2008年
严慧平;[N];大众卫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士梁;[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飞;[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李纪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黄志邦;[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叶家豪;[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永华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摘要:参阅近年来中医药与相关的文献,从的中医相关典籍记载、现代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现状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关键词:中医药;;综述是一种以持续性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情感障碍疾病。中医古籍里没有“”的名称,而该病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散见于中医典籍 “癫症”、“脏躁”、“百合病” 、“郁证”等病症中。早在《灵枢》、《素问》及《杂病论》中就有相关的记载。隋唐时期,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指出忧思可致气滞郁结为病;王涛的《外台秘要》认为“远思强虑”、“忧患悲哀”、“戚戚所患”是情志致病的主要原因,并系统记载了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剂。元代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有怫郁、诸病生焉”,由此提出“六郁”学说,并确定了包括越鞠丸在内的明确的治疗方药。而后历代医家对情志病又有不断地丰富认识,直到明代以后,始把情志之郁作为“郁证“的主要内容。其中张景岳对“郁证”的认识尤为深刻,首先提出《内经》的五气之郁与情志之郁是两个概念,并对郁证的范围做了明确阐述,将五气之郁称为“因病而郁”,而把情志所致之郁称为“因郁而病”,以上的两种郁症就是现代所说的广义、狭义两类“郁证”,从中可见,虽然两种病证同为“郁证”,但却存在很大差异,而张景岳所提到的“因郁而病”之“郁证”似乎与现代更为接近。1&& 病因病机由于现代医家对认识的不同,病因病机不可一概而论,病变也涉及脑肺肝脾肾等多个部位。其中,很大一部分医家认为病位在肝,如金卫东[1]研究发现肝郁在郁证的中医证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并汇总了郁证的肝郁证型及临床表现。张建博等[2]认为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调节脾胃运化,调节情志,以此为理论出发点,结合现代医学及动物实验模型来探讨肝失疏泄与发病的关系表明,肝失疏泄应当是导致的根本原因。郁而气机不畅,致痰浊血瘀,痰瘀互结,加速了状态的形成。另有一些医家研究认为与肺的关系密切,悲忧为肺志、肺为气之主、为气病、肺与肝、心、脾、肾关系密切。从而认为,临床上治疗,在调四脏的同时,还应注重对肺的调理,可帮助提高疗效[3][4]。还有从脾、肾、肺三脏探讨中医对的发病和治疗,认为该病在脾多见脾虚失养、脾虚生痰、脾思为病;在肾多见肾精亏虚、肾阳虚衰、肾阴虚损;在肺多见肺气不调、水道不调、朝百脉失职和悲忧为病等证型。故而临证时应明辨脏腑,以调理相关脏腑阴阳气血而达到安神、养神的疗效[5]。宋通贵等[6]认为以脏腑气血不畅,脑失所养,脑神不爽,脑神被遏而出现情绪低落为基本病机,论治,一定要有从多脏腑出发的整体观念,全面考虑影响机体的相关问题并有机的协调起来。在中医治疗中,五脏藏五神主五志是中医学情志学说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诊治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医学病名,就中医而言,病机复杂,涉及五脏,故当充分运用“五脏藏五神主五志”及其间密切联系,辨证论治。此外,史春梅[7]认为阴虚肝郁是发生的基本病机。阴虚,心火上炎,神不守舍;阴虚,则肝郁;肝郁,则气滞痰凝。久郁必阴血暗耗。心阴亏虚则神无所养。情志所伤只是发病的外在条件。运用滋阴养血健脾,疏肝养心安神为基本治法,理符合“治病求本”的原则。富文俊等[8]论述独到,在郁病的辨证方面,结合临床实践、古代文献、现代研究的成果,提出以卫气营血理论辨证论治的假说,从理论上初步论证卫气营血理论辨证论治郁病的可行性、疗效等。2&& 辨证分型由于调查对象、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的中医辨证分型也不尽相同。杨关林等[9]对100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分别是精神、神疲、烦赚、面色异常、睡眠质童差等,这些症状的发生率均在95%以上,患者以肝气郁结和肝郁脾虚型最为多见,二者所占的百分比均为35%,其次为心胆气虚型和忧郁伤神型。唐启盛等[10]在全国11个中心内,完成了1221例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制订《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中医症状评定,应用贝叶斯网络、聚类分析结合中医专家经验制定诊疗标准,又在全国9所医院完成了1800例患者的临床验证,该研究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科学性,从而形成6个证型,肾虚肝郁、肝郁脾虚、肝胆湿热、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这6个证型覆盖了所有证候的97.7%。3&& 治疗概况3.1从肝论治& 周杰等[11]对37例患者口服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7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做汉密尔顿量表(HAMD)测定,结果显示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郑景莉[12]认为属中医“郁证”范畴,多由七情所伤、气机郁滞所致,治宜疏肝理气,养血柔肝。清热除烦,用丹栀逍遥汤加减治疗34例,并与百忧解治疗27例对照观察,发现丹栀逍遥汤加减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2 从心论治&&& 高国旗根据《内经》在提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的同时,又提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素问·宣明五气》)。指出五脏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分担着特定的思维、意念、情感、精神、行为等职能。应用正心汤加减治疗老年患者48例,疗程8周。结果正心汤加减对于改善老年患者的情绪低落、躯体化症状和焦虑有明显效果,且药物耐受性好[13]。3.3 从瘀论治郭蓉娟等[14]研究发现患者中气滞占98%,火热占89%,瘀血占43%,痰浊占36%,阴虚占22%,气虚、血瘀是的基本证候。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血亏虚多见,涉及阴虚,标实以气滞、火热、痰浊、瘀血常见,其中伴有焦虑的与中医证候要素中的瘀血关系密切,瘀血的有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病情轻重。周仁义等[15]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舒肝解郁、活血化痕为治疗原则,给予逍遥散加减,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共治疗8周,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中医症状评,结果发现解郁、活血法治疗疗效显著、药效安全、副作用小。3.4 从痰论治发病和传变规律是初病在气,久病及血,累及五脏。木郁克土,脾气亏虚,气血津液运行受阻,郁久成痰,痰湿阻滞,影响脏腑功能、脑部血液循环,供氧不足,中枢神经兴奋不够,而见诸症。谢静红[16]将56例中医辨证属痰气郁结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十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用药均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减少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发现十味温胆汤能有效改善痰气郁结型临床症状。3.5 针灸治疗针刺、电针、耳针、头针等方法治疗以其疗效好,无副作用,简、便、验、廉的特点逐渐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裴音等[17]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选取本院下乐亭的临床经验处方五脏俞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针刺,对照组58例服氟两汀,发现针刺五脏俞入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HAMD总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及愈显率与应用氟两汀相当。黄芳等[18]选取轻中度患者46例,以内关、建里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发现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达881%。任建宁[19]运用耳针治疗,取月目、肝.心、脾、肾、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胃、小肠、三焦、肝胆、枕等穴。每次取5-6穴,左右耳穴交替使用,取得显著疗效。黄泳等 [20]运用头针(穴取顶中线、额中线、额旁一线)治疗,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且效果显著。4&& 结论与思考近年来随着中医界对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的广度、深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中医治疗的优势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目前中医对缺乏统一认识。主要表现在:①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不统一,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②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一些研究以个人经验或专家讨论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辨证分型,而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较少。③治疗方法不统一,根据“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的原则,由于对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不统一,其辩证施治的方法也不统一[21]。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个人临床经验以及各个研究团体的研究方法不同,使的研究得到了更方面的成果,但如何更科学地认识,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达到一定程度的一致,对其今后研究及交流都是大有裨益的。参考文献[1]金卫东.肝郁与关系探讨[J].中医研究,):1-3.[2]张建博,任路. 肝失疏泄与发病机制探讨[J].杏林中医药,):194-195.[3]王煜坤.从肺论治[J].光明中医.):.[4]刘紫凝,曹诗丹.浅议从肺论治的中医理论基础[J].光明中医.):399-400.[5]程绍民,陈利国,熊英琼.从脾肾肺略述中医对的认识[J].江苏中医药,):74-75.[6]宋通贵,孙萍,张燕.中医辨证论治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20-221.[7]史春梅. 初探阴虚与的发生[J].内蒙古中医药,-143.[8]富文俊,徐志伟.从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9]杨关林,王文萍,王健,等.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辽宁中医杂志,):180-181.[10]唐启盛,曲淼,包祖晓,等.中医证候规律及诊疗标准制定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7-80.[11]周杰,罗仁瀚,黄云声.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37例临床研究[J].杏林中医药,):477-478.[12]郑景莉.丹栀逍遥汤加减治疗34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59.[13]高国旗. 正心汤加减治疗老年4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38-139.[14]蓉娟,王嘉麟,张允岭,等.中医证候要素相关分析[J].中医杂志,):828-829.[15]周仁义,李淑英.解郁活血法治疗45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41-52.[16]谢静红.十味温胆汤治疗痰气郁结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722-723.[17]裴音,张捷,陈杰,等.针刺王氏五脏俞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63.[18]黄芳,曹铁军,曹锐,等.电针内关、建里治疗的临床研究[J].北京巾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7.[19]任建宁. 耳针治疗50例[J].河南中医,):75.[20]黄泳,夏东斌.头电针治疗3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学报,):l51-160.[21]肖湘滇,楚更五,张建英,等. 中医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发表于: 21:04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张永华大夫的信息
张永华大夫电话咨询
张永华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近期通话:
以前也有点神经
睡眠障碍,上个
减少药物最后停
因思而无眠。×
失眠抑郁 老患
产后两个月,一
严重失眠50天
所患疾病:焦虑
想停用西药不知
第一个星期只配
网上咨询张永华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张永华大夫提问
张永华的咨询范围:
失眠焦虑、脾胃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发作期50例--《山西中医》2002年05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发作期50例
【摘要】:采用中药疏肝解郁 ,化痰开窍安神法 ,适当配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发作期 5 0例 ;对照组 4 6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疗程 30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 34例 ,有效 12例 ,无效 4例 ,显效率为 6 8.0 % ,总有效率为 92 .0 % ;对照组显效 16例 ,有效17例 ,无效 13例 ,显效率 34.8% ,总有效率为 7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6 .75 ,P0 .0 1)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49.3【正文快照】:
目前临床上对于精神分裂症发作期多采用西药治疗 ,服药剂量大 ,副作用多 ,且患者往往难以长期坚持服药。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笔者运用自拟解郁化痰开窍汤配合小剂量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 5 0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 4 6例对照观察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界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陆智慧,丁琪;[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年02期
唐奇志,谭明义,姚胜林;[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朱冠珏;[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1期
方琦,胡顺金,莫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丁平;[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5期
茅万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秦建平;田静;;[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黄各宁;陈积优;;[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1期
曹恩泽,韩明向,方霞,刘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曹恩泽,刘健;[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兵;蔡善君;詹文芳;宿罡;闻华明;;[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徐惠梅;任凤梧;郭鹏;杨平;蔡大鑫;姜小刚;;[A];第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2007年
庄丽频;史尧胜;陈佩珍;房聪侠;夏颖;;[A];睡眠医学与精神卫生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50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5年
苏丹;;[A];睡眠医学与精神卫生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50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5年
姜贞子;金东熙;李东根;;[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朱学平;李秀全;高林平;杜桂丽;胡加强;;[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殷彬;李胜先;;[A];第四届文化精神病研究报告选编[C];1993年
陈汝定;祝家胜;秦天星;张庆元;;[A];第四届文化精神病研究报告选编[C];1993年
王勇健;;[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张宪增;王惠贞;;[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兴东;[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鲁明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常富业;[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罗社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张家玮;[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张翠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吴先哲;[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胡作为;[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张天奉;[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韩文霞;[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东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孙学刚;[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沈鑫华;[D];苏州大学;2001年
李平;[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许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姬生勤;[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张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雷晓明;[D];湖南中医学院;2001年
张丽英;[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刘淑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殷昌仁;[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刘建新;[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年04期
刘欢,王莉,李晓;[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年03期
卢白莉,陈传萍;[J];护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李新纯,李庆,唐武;[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年11期
彭宗禹,韩凤智,朱二龙,崔晓荣;[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6期
周小东,王振田,张大振;[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年01期
蔡铁水,孔海珍,黄平;[J];九江医学;1998年04期
李飞,江三多,江开达;[J];上海精神医学;2003年02期
欧玉清,邢继强,韩玉泽;[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志萍;;[A];庆祝中国民政康复医学会成立十周年医院管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5年
陈一鸣;;[A];江苏民政医学2000论文资料汇编[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纪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史春梅;;[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08期
袁晶;;[J];光明中医;2011年07期
陈赟;武燕;陈菊萍;;[J];江苏中医药;2011年08期
陈奎;;[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08期
王顺顺;范荣;郭建红;;[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8期
张志萍;张红英;;[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坤;颜红;段可杰;;[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贺弋;邵继红;;[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李明重;郑钺琦;冯广玲;;[A];河南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6年
丁勤章;;[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孙惠红;;[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赵玉芝;佘春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杨彬;吴春艳;高茜;石呈峰;苏玉武;赵文娟;李宝媛;;[A];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么宪伟;;[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大众科技报;2006年
;[N];保健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晓卿;[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莲;[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周玉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