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怎么画虚线2004怎样画钢筋涵管 ...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钢筋混凝土涵管受力性能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涵管普遍出现诸如涵管开裂、移位等问题,对采用不同生产工艺制作的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对国内外几种主要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内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评价。
(2)比较分析了当前工程界对离心浇筑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内外壁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取值方法。
(3)对离心机制一次成型、离心机制两次成型及人工立式浇筑而成的三类钢筋混凝土涵管进行了“三点法”加载试验,测试了涵管从开始加载至最终破坏这一全过程内的受力性能,如涵管的抗裂能力、裂缝宽度、极限承载能力、破坏形态、管内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以及涵管的径向变形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评价。
(4)详细的介绍了用于本研究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并用该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计算分析了涵管的受力性能,得出涵管受力与应变、变形、破坏之间的规律。
(5)对比了用“三点法”加载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两种途径所得的结果,总结出圆管涵涵管的受力性能。
(6)根据试验和理论研究的结果,总结离心机制一次成型、两次成型和人工立式浇筑三类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受力性能的优劣。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受力性能的试验及理论研究--《湖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受力性能的试验及理论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中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涵管普遍出现诸如涵管开裂、沉陷、移位等问题,对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受力性能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比较国内外几种主要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土压力、基础反力和内力计算方法,并进行分析评价。
(2) 对离心机制一次成型、两次成型和人工立式浇筑三类钢筋混凝土涵管的内外壁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离心机制工艺制作的涵管内、外壁混凝土抗拉和抗压强度的合理取值,确定了相应混凝土强度的折算系数。
(3) 对离心机制一次成型、两次成型和人工立式浇筑三类钢筋混凝土涵管进行了“三点法”加载试验,测试了涵管从开始加载至最终破坏这一全过程内的受力性能,如涵管的抗裂能力、裂缝宽度、极限承载能力、破坏形态、管内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以及涵管的径向变形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评价。
(4) 将涵管与其周围土体作为整体研究对象,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弹性静力有限元分析。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及计算结果,按面积等效法对管周土压力进行分析,确定了涵管的垂直土压力系数和水平土压力系数。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在填土和车辆荷载静力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模型,提出了合理的涵管内力计算公式和车辆荷载产生的附加土压力计算公式。
(5) 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影响上埋式涵管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弹性静力分析,提出了管底土基的合理施工方法、混凝土座垫的合理型式和尺寸大小、高填土作用下涵管周边土压力的减荷措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4【分类号】:U449【目录】:
Abstract8-10
第1章 绪论10-16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1-15
1.2.1 离心涵管的管壁混凝土强度11-13
1.2.2 涵管的土压力13-14
1.2.3 涵管的内力14-15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15-16
第2章 国内外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设计理论比较16-29
2.1 概述16
2.2 涵管的土压力计算16-18
2.2.1 垂直土压力计算16-17
2.2.2 水平土压力计算17-18
2.3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支点反力计算18-19
2.3.1 弧形土基18-19
2.3.2 刚性座垫19
2.4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截面内力计算19-28
2.4.1 几种计算方法概述19-25
2.4.2 各行业规范计算方法比较分析25-28
2.5 本章小结28-29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壁混凝土强度试验与理论研究29-45
3.1 试验方案29-32
3.1.1 试验试件制作29-30
3.1.2 试验内容30
3.1.3 控制截面测点布置30-31
3.1.4 试验装置31
3.1.5 试件编号31-32
3.1.6 测试方法32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32-44
3.2.1 材料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32-35
3.2.2 弧形板式构件抗拉试验结果及分析35-41
3.2.3 无筋弧形板式构件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41-43
3.2.4 试验分析结果检验43
3.2.5 试验结果原因分析43-44
3.3 本章小结44-45
第4章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整管加载试验与理论研究45-60
4.1 试验方案45-48
4.1.1 试验试件制作45-46
4.1.2 控制截面测点布置46
4.1.3 试验装置46-47
4.1.4 试件编号47
4.1.5 测试方法47-48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48-58
4.2.1 涵管控制截面混凝土应变试验结果及分析48-49
4.2.2 涵管控制截面径向变形试验结果及分析49-51
4.2.3 涵管裂缝试验结果及分析51-57
4.2.4 试验分析结果检验57-58
4.3 本章小结58-60
第5章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静力弹性有限元分析60-99
5.1 有限元模型的选择与边界约束的假定60-62
5.1.1 计算幅度的选取61
5.1.2 有限元模型的选择与边界约束的假定61-62
5.2 基本数据的采用62
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其分析62-95
5.3.1 管周土压力的计算及其析62-67
5.3.2 管节自重的计算及分析67-68
5.3.3 支座反力的计算及分析68-70
5.3.4 涵管内力的计算及分析70-79
5.3.5 涵管管壁应力的计算及分析79-82
5.3.6 车辆荷载对涵管的附加土压力作用分析82-85
5.3.7 影响地下结构物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85-95
5.4 本章小结95-99
结论99-103
参考文献103-107
致谢107-108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0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温庆杰;叶见曙;;[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蒋芳超;彭东黎;;[J];中外公路;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芳超;[D];湖南大学;2006年
陶双龙;[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刘孝俊;[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白冰;[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8年02期
阮波,冷伍明,李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蒯行成,任毕乔,官邑,凌忠;[J];湖南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何艳春;[J];湖南交通科技;2002年04期
赵立岩;[J];公路;2001年11期
朱梦良,张健仁,李海梁;[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1期
娄奕红,杨虹;[J];中外公路;2002年05期
周北;[J];广西交通科技;2001年02期
张晓洁,王倩,张一工,华玉文;[J];华东公路;2000年06期
陈志凡,蒋元海;[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孟,黄家鸣;[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2年02期
雷开贵,邓子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曹杨;朱浮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唐习龙;林可勃;贾妮;李忠;;[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龚爱民,傅蜀燕,黄海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成国保,王志进;[J];安徽建筑;2003年05期
梁重阳,梁翠霞;[J];安装;1998年04期
何晓慧,孟达;[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张丰秋;;[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谢强;王雄;张建华;向鹏;;[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庆华;顾美娟;;[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张国新;王振红;;[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观宇;陈朝晖;;[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周瑞忠;;[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冯忠居;;[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白冰;李遇春;;[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吴礼国;邓方明;李维;李跃卿;;[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李翔;林秀峰;朱彦聪;卢玉斌;郑津洋;邵泰清;董华章;陈德福;;[A];第三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C];2006年
顾安全;王晓谋;折学森;;[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顾安全;折学森;徐志飞;洪炳章;王柏纯;冯景涛;郑争广;;[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昊;[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许兰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王雯璐;[D];吉林大学;2011年
李朝晖;[D];兰州大学;2011年
申文明;[D];浙江大学;2011年
马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李中国;[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阎奇武;[D];湖南大学;2001年
曲晨;[D];浙江大学;2002年
杨吉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庆;[D];郑州大学;2010年
郭玮;[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李贺才;[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李艳;[D];南昌大学;2010年
上官方;[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张淼鑫;[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柴江;[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李斌;[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王峰;[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邹维;[D];中南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家庆,信朝华;[J];轴承;2001年01期
罗继伟;[J];轴承;2001年09期
赵振东,蔡永恩;[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0年03期
陈万吉,胡志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黄钟晖,廖少明,侯学渊;[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3年03期
蒯行成,任毕乔,官邑,凌忠;[J];湖南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何艳春;[J];湖南交通科技;2002年04期
刘先伟;[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鞠杨,徐广泉,毛灵涛,段庆全,赵同顺;[J];工程力学;2005年03期
任银飞;王建国;逄焕平;;[J];工程与建设;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雯璐;[D];吉林大学;2011年
钟小春;[D];河海大学;2005年
李永刚;[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姜峰林;[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上官方;[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吴文峰;[D];河海大学;2001年
李小山;[D];浙江大学;2003年
白子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刘惠敏;[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郭婷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何晓锋;[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翁效林;[D];长安大学;2006年
吕镇锋;[D];长安大学;2007年
张小娟;[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文欢;谢永利;郭大进;;[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沈灵;凌霄;;[J];吉林水利;2012年08期
范文亮;姚娟娟;张春涛;李正良;林艳;;[J];计算力学学报;2013年03期
许玉滨;卢传伦;游长锋;;[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培;[D];重庆大学;2012年
许庆虎;[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张兆波;[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罗大波;[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蒯行成,官邑,洪力,凌忠;[J];湖南交通科技;1999年04期
章金钊;[J];公路;2000年02期
李祝龙,章金钊;[J];公路;2000年02期
张晓洁,王倩,张一工,华玉文;[J];华东公路;2000年06期
田文铎;[J];水利水电技术;1994年03期
黄清猷;[J];土木工程学报;1982年03期
林选青;[J];土木工程学报;1989年04期
冯忠居;[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顾安全;[J];岩土工程学报;1981年01期
白冰,陆土强;[J];岩土工程学报;199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景环;傅绍娟;;[J];山西建筑;2010年13期
朱彦鹏;王光彬;董建华;;[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李厚民;熊健民;余天庆;;[J];岩土力学;2006年S2期
岑国平;刘晓曦;王旭;;[J];路基工程;2010年01期
王耀明;陈为成;吴刚;;[J];工程与建设;2007年01期
李彦明,史书阁,李维安,刘晓立;[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梁学文,刘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年02期
王大群;秦道明;邱红胜;骆祖文;胡信武;;[J];交通科技;2007年06期
陈国祝;[J];土木工程学报;1982年01期
杨德健;王铁成;李新华;;[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孟喜;;[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宋健;徐亚丰;;[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崔士起;孔旭文;石磊;刘岩;王文芝;曹建中;;[A];第六届全国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刘宏伟;庄惠平;;[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惠飞;王栋民;;[A];2008年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王子雷;邱天德;;[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C];2008年
耿长圣;;[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蔡正咏;;[A];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适用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1年
贺学军;周朝阳;何文中;;[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王法刚;肖国强;周黎明;许静;;[A];2008’促进中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浙江丰惠建筑有限公司
浙江华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恒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朱泉华?戴振华
钱刚;[N];建筑时报;2008年
王珺;[N];伊犁日报(汉);2007年
韶关市新丰县第二建筑工程公 司 李才林;[N];广东建设报;2006年
张柏中;[N];建筑时报;2006年
姚延龄;[N];建筑时报;2006年
任科峰 施立新 张百尧;[N];中华建筑报;2006年
陈世峰;[N];伊犁日报(汉);2006年
陈登宇 吴宏燕;[N];伊犁日报(汉);2006年
王华;[N];伊犁日报(汉);2006年
本报记者  韩庆文;[N];广东建设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小春;[D];河海大学;2005年
毕见强;[D];山东大学;2005年
刘天丰;[D];浙江大学;2005年
王庆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徐海良;[D];中南大学;2004年
刘少源;[D];清华大学;1994年
徐志科;[D];东南大学;2005年
赵学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周玉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陈页开;[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温庆杰;[D];湖南大学;2004年
刘小丽;[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郭婷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吴义章;[D];郑州大学;2004年
史彬;[D];吉林大学;2005年
初振环;[D];浙江大学;2006年
郑张玉;[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黄伟达;[D];福州大学;2006年
胡贺松;[D];中南大学;2005年
褚峰;[D];同济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涵管预制施工工艺和方案,急用!_百度知道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涵管预制施工工艺和方案,急用!
我有更好的答案
涵管施工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
1、钢筋制形与绑扎
根据涵管内外环筋的曲率制成环形样板,利用样板进行环筋的制形。绑扎时,先在管座预埋筋和弧形面上画出几组环形和纵向筋的位置,根据画出的位置进行绑扎。这几组钢筋作为其它钢筋的控制筋并固定好。其它钢筋以控制筋为基准进行绑扎。短钢筋以固定其间距与保护层。
2、模板设计与施工
模板分内模与外模,模板间添加海绵条防止漏浆。内模板固定在由管座孤形面上预埋筋支撑的环形钢珩架上,外模板通过对拉卡片固定在内模板上,并由卡片控制内外模板间距为35cm。外模板的外侧每隔2m设1道环行拉筋对模板进行加固。4节涵管共制作2套模板,交替使用。
3、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
  (2)混凝土拌和
  拌合时...
可采取内模外框浇灌、以厚度确定长度或高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钢筋混凝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现场手工预制钢筋混凝土涵管的施工方案 行业动态
青州市海煜重工有限公司
专业生产水泥制管机,水泥管模具
现场手工预制钢筋混凝土涵管的施工方案
点击数:1301 18:19:51 来源: 水泥管设备
在工程建中经常用到较大直径的钢筋混凝土涵管(如直径2米),但因运输条件限制经常需进行现场预制,由于管子体积较大,且成型要求较高,为保证工期,提高成型质量,结合工程特点,我们设计了一套成型准确、施工便捷的施工方法,效果较好。
1 涵管规格
涵管内径为2.0m,管节长1.5m,管壁厚17cm,钢筋重量为1.078t,管节混凝土体积1.738m3,每节管重量4.35t。涵管结构如图1。
2 生产工艺
内模制作过程中要求成型误差不超过2mm,模具均采用厚度5mm的钢板卷压而成,内外模板顶、底及距顶、底各50cm处设厚度5mm、宽10cm的加强筋。外模由两个半圆对接而成,采用16螺拴连接,连接处用钢板加筋保护,内模由不对称的圆弧拼接而成,其中短弧长度为50cm,两块模具间除用卡槽销接外,管节上、下两端各用直径20的花蓝螺拴将两块模具拧紧,安装完毕后,用钢管顶紧内模,确保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变形。内模尺寸及安装见图2。
2.2 钢筋加工
钢筋工程施工,首先应组织工人熟悉图纸,并按图纸、变更、会审内容进行翻样。
钢筋进场应具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需分批作机械性能试验。如使用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明显不正常时,还应进行钢筋化学成分分析,并及时报告监理重新取样送检。严禁不合格钢材进场。
钢筋取样,每种规格的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在每批钢筋中的任意两根钢筋上各取1套,每套试样从每根钢筋端部截去50cm,然后再截取试样2根,1根作拉力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另1根作冷弯试验。试验时,如有一个试验结果不符合规范所规定的数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仍有1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不能用在工程上。
钢筋运到加工工地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不得混淆。
存放钢筋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铺设一层碎石,条件允许可浇筑地坪,并设排水坡度,四周挖设排水沟,以利泄水。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且不宜少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钢筋半成品要分部、分层、分段并按构件名称、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
钢筋绑扎前应先将基坑清理干净,在垫层上弹墨线,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并用经纬仪配合插筋定位,加设定位箍,筋底部用12水平钢筋连接后焊在撑脚上,防止柱、剪力墙钢筋因混凝土浇捣面发生位移。
绑扎钢筋前,应对所加工的钢筋的规范、几何尺寸、数量、焊接接头进行检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为保证绑扎成型的质量,绑扎时须先在涵管内模弧形面上画出几组环形和纵向筋的位置,根据画出的位置进行绑扎。这几组钢筋作为其它钢筋的控制筋并固定好。其它钢筋以控制筋为基准进行绑扎,再用短筋来固定其间距与保护层,然后依次绑扎内、外筋、外环筋和箍筋。在钢筋绑扎完毕并焊接固定后,解除其与内模上的约束及内模本身的连接销锁,即可得到成型的钢筋骨架。
2.3 混凝土浇筑
2.3.1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混凝土顺利浇筑和浇筑质量,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混凝土浇筑领导小组,浇筑之前召开专题交底会和动员会,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为混凝土的成功浇筑奠定基础。
现场对施工班组做好交底,使工人能确实掌握要领以及应注意的事项,模具、钢筋内必须彻底清理干净,不得有渣土、杂物及积水。
材料准备组织好混凝土养护所需的阻燃保温毡和塑料薄膜等材料进场,以及预防雨水的物资和排水设备。
检查所有施工前的条件是否具备(包括人、机、料、照明、天气情况等各种环境条件)。
2.3.2 施工措施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机具进行抽查试运转,同时配备专职机修工,随时检修,浇筑混凝土中应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同时要注意气侯变化情况,以保证混凝土作业连续进行。
为了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下落高度不宜超过2m,如高度超过2m,应设串桶、溜槽。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进行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隙时,间隙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振捣时振动器要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振动器要均匀排列,不应混用,先分别在混凝土斜面上下两端同时振捣,使混凝土料自然流淌,紧接着全面震捣,组织好震动棒的走向,严格控制震捣时间,移动间距和捣入深度。插入深度:每次浇筑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振捣2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一般插棒间距为40cm-50cm。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插棒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每点振捣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起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15s-30s。
混凝土的养护采用2层麻包袋加1层塑料薄膜并浇水养护(2h浇一次水)。当气温较高时,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进行。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抗渗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混凝土试块制作应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每次制作2组,并标明混凝土设计强度、结构部位编号、浇筑日期等。一组放在现场试验室内进行标准养护,一组与构件同等条件下养护。
2.4 模具拆装
拆除需涵管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即可进行,外模拆除只需卸除螺拴,用人力将模具轻轻拉开,拆除模具。内模拆除较为困难,可现场制作了一个具有滑移和吊运两种功能的门架,如图3?图4所示:
拆除时先松开花篮螺拴和拆除顶压的钢管,用手拉葫芦先拉开销槽内卡销,再用手拉葫芦拉出小模具,再重新收紧花篮螺拴,使模具与混凝土面驳离,然后用手拉葫芦将模具吊起,随门字架一起沿轨道滑移进入下一个涵管的制作。
较大直径的钢筋混凝土涵管由于用量较少,偏僻地区没有批量生产,外地购买运费较高,所以一般考虑现场预制,本文总结的现场预制方法解决了此矛盾,也供同行参考。
上一页下一页
【责任编辑:】
&&&&&&&&销售:离心式|悬辊式水泥制管机(包括喂料机、搅拌机、骨架机、模具、大型吊车等),水泥管生产设备,水泥管模具,水泥管设备等服务。&&&&&销售热线:闫经理
&&&&&&&&维修:水泥管设备,水泥管模具,生产水泥管设备,水泥管厂设备,水泥制管机等。&&&&&维修热线:闫经理AutoCAD2004基础应用教程-帮助大家全面了解了AutoCAD2004绘制图形的强大功能、方法和技巧-平面设计视频-星火视频教程
&&&&&&&&&&&&&&&AutoCAD2004基础应用教程
名称:AutoCAD2004基础应用教程分类:平面设计主讲:&&&&TAG:&&&&&&时间: 10:14收藏:&&
AutoCAD2004基础应用教程相关介绍
AutoCAD2004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的软件,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体系结构开放等特点。透过星火教育分享的这部AutoCAD2004基础应用教程大家可以全面了解了AutoCAD2004绘制图形的强大功能、方法和技巧。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种应用和开发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AutoCAD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支持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上运行。基本特点:⑴具有完善的图形绘制功能。⑵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二次开发或用户定制。⑷可以进行多种图形格式的转换,具有较强的数据交换能力。⑸支持多种硬件设备。⑹支持多种操作平台⑺具有通用性、易用性,适用于各类用户此外,从AutoCAD2000开始,该系统又增添了许多强大的功能,如AutoCAD设计中心(ADC)、多文档设计环境(MDE)、Internet驱动、新的对象捕捉功能、增强的标注功能以及局部打开和局部加载的功能。AutoCAD尽管有强大的图形功能,但表格处理功能相对较弱,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在AutoCAD中制作各种表格,如工程数量表等,如何高效制作表格,是一个很实用的问题。在AutoCAD环境下用手工画线方法绘制表格,然后,再在表格中填写文字,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很难精确控制文字的书写位置,文字排版也很成问题。尽管AutoCAD支持对象链接与嵌入,可以插入Word或Excel表格,但是一方面修改起来不是很方便,一点小小的修改就得进入Word或Excel,修改完成后,又得退回到AutoCAD,另一方面,一些特殊符号如一级钢筋符号以及二级钢筋符号等,在Word或Excel中很难输入,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经过探索,可以这样较好解决:先在Excel中制完表格,复制到剪贴板,然后再在AutoCAD环境下选择edit菜单中的Paste special,选择作为AutoCAD Entities,确定以后,表格即转化成AutoCAD实体,用explode打开,即可以编辑其中的线条及文字,非常方便。
┆ 版权所有:星火视频教程网 | 苏ICP备号 |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utocad 怎么画虚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