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经管学院本科《 基础会计学》是...

专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正斌副院长-搜狐教育
---------------
  主持人吴彦鹏: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欢迎您来到搜狐网的直播间,我们今天的访谈是商学院与中国2005年院长圆桌论坛的延续部分。我们请到了几位院长作为我们的嘉宾,谈一下他们学校的竞争力和品牌推广状况。我们请到的第一位嘉宾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正斌副院长。王院长您好!
  王正斌:各位网友大家好!
  ·西北大学的五个优势
  主持人吴彦鹏:请你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情况吧。
  王正斌:西北大学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西部地区的名校,它创立于1962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在1912年上课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建立比较早的商学院之一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也培育了一批人才。
  从特色来讲,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它根植于西安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一个文明古都,西北大学依托着西安这样一个千年古都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西北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从建校开始,一直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现在全国这么多学科里面,除了我们没有医学和农学以外,其他各个学科基本上包含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依托这样一个综合性大学,所以为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比较好的平台和氛围。
  第三个优势,我们觉得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集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一般我们各个大学的商学院,都是偏重于管理学,或者是以管理学为主,在我们这里,经济学和管理学是一个综合发展的。甚至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学它的优势和特色和发展的权重地位都比管理学更好一些。所以依托经济学来发展管理学,这在我们全国来讲,到目前为止,这种大学还不是很多的。
  第四个优势,我们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非常重视与企业、政府的互动,不管是我们的教师,还是我们的学生,或者我们整个教学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教师来讲,我们的教师除了研究和教学之外,从事管理学的大部分教师都在企业里兼职,比如做顾问、独立董事,或者为企业做一些咨询项目,或者有一部分老师直接从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回来读博士学位。所以我们的教师有比较丰富的企业工作或者参与企业工作的经验。另外我们和当地的政府,和西部地区省市政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长期辅助西部,所以我们在政府那儿有相当的资源。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师与企业、政府方面的合作是比较密切的。
  我们的学生EMB的学生或者其他学科的学生相当一部分都是工作以后来学习的。另外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档案,到目前为止在西安或者其他城市,甚至别的城市上百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到企业去实习。
  第五方面,我们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比较重视是对学生他毕业以后求职就业的指导工作。因为EMBA的学生毕业以后,面临着求职的问题,还有一个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问题,所以我们充分利用我们西北大学在百余年发展过程中,我们利用西北大学的校友会,西北大学MBA联合会以及它在全国的一些主要分支机构和实习基地,这样来推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和特色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看。
  ·竞争力关键体现在课程上
  主持人吴彦鹏:昨天您也参加了院长圆桌论坛。从您的角度来看,您是怎么样看待一个商学院它在办MBA的竞争力和它的品牌之间的关系的?
  王正斌:我个人分管MBA工作有几年时间了,在工作过程中,与MBA的学生接触比较多,每年来参加全国的一些院长的论坛和交流活动。我自己感觉商学院的品牌建设,对商学院的竞争力的培育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比较重要的工作。首先一个最重要我觉得是课程的建设,一个商学院你不管有多少师资,你能招到怎么样优秀的学生,但是你能给学生提供怎么样的教育服务,关键体现在课程上。就是你能开出什么样的课程,这个课程都反应了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如果课程开发好,没有了教师我们可以培育我们可以请,也可以吸引学生。如果课程做不好,对你的品牌建设、竞争力等等都很难起到效果。
  我们基本上可以说是从西方国家移植过来的,大家回过头来看,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美国的崛起它是总结了英国的经验、英国的教训,成长起一批优秀的企业,企业的成长就会出现一批企业家,作为经济学、管理学家,在企业家领导的过程中,也会诞生一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当然也会诞生一批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日本结合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当时的环境出发,来走和美国不同的道路,所以也成长起一批日本优秀的企业家,这个过程中,当然也包括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地位的尤其是管理学院。中国有持续2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也应该出现我们自己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出现了,20余年的发展起来了一批潜质比较好的一流的企业家,但是现在遗憾的是,不管是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和世界的差距还是很大。当然这是有一个学习过程的,这可能是没有和我们的具体的国情对接。
  主持人吴彦鹏:我们都知道西安大学非常多,所以MBA院校也是比较集中的,西北大学所处的中间环境是什么样的,它所应该具有的竞争力是往哪个方向发展?
  王正斌:西安是全国教育资源比较集中的一个城市,有大学将近50所,各个学科比较齐全。西北大学在西安4、50所大学里面,应该是排在前列。在和兄弟院校的竞争过程中,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我觉得我们一个要体现的是我们综合大学的这样一个特色,西安尽管有这么多大学,但是在全国有影响的综合大学不多,比如我们和前列的几位学校相比的话,他们大都是工科的,我们是综合的大学。我们有比较强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需要学生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他能够分析和处理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他的知识背景,他长期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一种思维习惯。这是我觉得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适应MBA市场化的需要,突出我们自身的一些特色,这个特色从我们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步在这几个方面已经有一定的优势了。
  比如说我们在旅游管理方面,西北大学是全国最早的开办旅游管理专业三个院校之一,有南开大学、杭州大学,另外一个就是西北大学。在旅游管理方面我们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全国的很多高级管理人员都出自西北大学。另外一个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我们聚集了一批师资,另外我们和北京和君创业进行了一些战略性合作。另外一个特色,在我们的创业管理方面,因为我们长期和德国的阿登那基金会进行着比较密切的合作,我们双方建立了西北大学中德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受到了它的资助,也派出了很多学生去德国学习,他们向西部地区提供经费支持,来培养一些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中我们积累了自己的特色。另外我们已经在05年又推出一个国际商务方向的MBA,这个我们和全国其他的一些学校做国际合作项目不同的思路是我们聘请了一位外籍的教授,作为我们外方的主任,由他负责在欧美、日本等国家聘请教授来开出我们的国际商务课。这在05年我们将付诸实施。
  ·打造品牌不仅是学校的需要,而且还是学生的需要
  主持人吴彦鹏:学校除了自身的优势之外,肯定还要进行它的营销推广是不可避免,推广分成两部分,推广最终目的是让社会是让学生必须认同这个学校,在品牌很重要的现代社会当中,这是不可或缺。请您跟我们谈一下西北大学是怎样去推广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的?
  王正斌:我们一方面我们是以西安为我们的主要推广基地,在当地举行了一些推广会,我们也在当地的一些媒体上做了一些广告。更重要的是,我们也通过举办各种论坛包括像第五届大学生论坛。从去年开始,我们推出了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和德国阿登那基金会,我们已经成功地对MBA的学生进行了介绍,在全国我们一方面注重和网络媒体的合作,借助他们提供的平台来推广我们自己。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接触了一些比较好的毕业生,向全国对外宣传,像著名的经济学家张维迎、刘士杰等一批优秀的青年经济学家在全国造成了很大影响,西北大学培养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青年经济学家。在他们之后,我们有一批博士和硕士在北京、上海等地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去年04年万通的董事局主席他注册资本在全国排第五,销售额排第六。
  主持人吴彦鹏:打造一个学校的品牌不仅是学校的需要,而且还是学生的需要,可能对自己走向社会的时候有一个更好的光环,另外学校有了一个很好的品牌之后,他所招收的学生也会更优秀。这对学生的就业也好、今后的事业发展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王老师,您能帮我们谈一下,西北大学为了推广自己的学生做了哪些努力呢?
  王正斌:这个努力刚才我已经谈到了,首先一个是借助我们的校友资源,尤其是MBA联合会,还有在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建立的分支机构,比如在北京、上海、广东以及西部地区的一些分支机构的分会,通过他们把我们的毕业生的信息推广出去,另外一个是建立西北大学MBA毕业生的网站。还有我们和全国一些猎头公司以及专业服务公司来合作,通过他们来把我们的学生推介出去。另外是通过我们的老师帮我们介绍到企业去。
  主持人吴彦鹏:现在做MBA的学校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强。您能否跟我们谈一下西北大学的未来会怎么样呢?就是对西北大学的未来的定位?
  王正斌: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我们想立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是昨天我在会上也谈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学校应该培养熟悉中国的文化和国情,有比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执行能力职业经理人的后备人才,这是我们的定位,我们追求的是这样的目标。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的管理人才如果不熟悉中国的国情、不熟悉中国的文化,他是无法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市场上有所作为的。但是你要熟悉以后,没有比较强的综合能力、没有比较强的执行能力的话,他在管理过程中,也可能难以适应他的工作。所以我们培养的是职业经理人的后备人才,他并不是一个刚毕业就能求到什么样的职位,他还有一个过程。基于这样的考虑,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它的MBA教育,我们在不断地来更新我们的课程,在教学指导委员会,所规定的框架里面,我们不断地开发新的课程,同时我们也调整和变革我们的教学模式。我们特别强调管理技能训练,你需要有沟通能力,需要有调查研究的能力,你要能够写报告,做商务计划书,做可研分析报告等等。所以要强调他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我们也通过一些礼仪的训练,能让他们主持会议等等训练。
  ·西北大学有70%的学生是来自东部
  主持人吴彦鹏:我们谈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现在网友可能比较关心您的招生问题。昨天我们的一些院长也在谈,说学校真正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实对于MBA来讲,招生往往会更重要,因为只有这种有商业竞争潜质的人在于进入MBA学习,可能会给我们国家作出的贡献会更大,现在可能是一些考分考得很高的人才能进入MBA,而一些考不了高分得人可能就进入不了。从个人来讲,您更希望把什么样的学生招进西北大学呢?
  王正斌:西北大学希望招的学生应该是将来能够在中级以上的管理岗位上从事管理工作,如果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因为我们强调是一所综合大学,我们有比较好的文化积淀,这对中高级的管理人才,他所从事的管理工作需要的背景,从这点来讲是考虑到中高级。
  主持人吴彦鹏:西北大学的学费是多少?
  王正斌:04年是43000块钱。
  主持人吴彦鹏:毕业有几届了?
  王正斌:第一届是98年,那已经有三、四届的学生了。
  主持人吴彦鹏:毕业学生的表现怎么样?
  王正斌: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90%以上的学生,他毕业以后的收入和他入学以前的收入来比较的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尽管提高的幅度不一样。从我自己的情况来看,一般有这样的分类,就是你的学费和你的年薪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你掏20万去读,你就能一年挣20万的钱。所以很多人讲,读MBA,要投入那么多经费,还有很多损失,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的话,这些十几万的损失是值得的。
  主持人吴彦鹏: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再问最后一个问题,西北大学在招生的区域上,我们知道像北大、清华虽然在北京,但是它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学校了。西北大学是一个服务西部还是服务全国的大学呢?
  王正斌:西北大学建国以后,实际上是一所全国性的综合性大学,50年代末期招的学生主要是陕西省的。解放以后,就通过接受一些大的企业的委托,通过和一些省市交流招聘,这样的话,西北大学整体来看,它的陕西以外的学生已经超过50%。实际上这几年我们做MBA有70%的学生是来自东部。所以一个学校的区域化,也和他的名称有关系。西北大学从来没有只服务一个省和市的定位,因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服务全国的大学。我们MBA的生源来自于全国。
  主持人吴彦鹏:西安是一个非常适合去读书的地方,我们也希望广大网友,特别是东部的网友,能够去西安多读几年书去学习一些东西。
  王正斌:我也欢迎想读MBA的同学们能够选择西北大学,从我们这几年招生情况来看,因为我们受经费和区域的限制,所以很多外省的同学不一定对西北大学了解太多,但是很多选择了西北大学的学生,他们有感觉,没有想到西北大学有这么好的教育服务,还有这么好的师资和课程。谢谢大家!
  主持人吴彦鹏:谢谢您,我们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
·······
页面功能&&
【字体:&&】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紧急提醒:看看你的左边,再看看你的右边。请小心一个刚流出来的精神病,他的特征是:拿着手机东张西望。
精品专题推荐:
-- 给编辑写信马莉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收藏 查看&马莉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77年7月
马莉莉,女,1977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1995年至1999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获得经济学本科学位;
1999年至200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欧亚所世界经济专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专业,导师周新城教授,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2005年至今,任教于西北大学经管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系;
2008年至2010年,于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招商局集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合作导师招商局集团原董事长秦晓博士、社科院亚太所所长李向阳研究员、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先生指导下从事香港世界城市转型问题研究。研究领域为:转型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为:国别、区域与城市经济转型。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国际物流管理》等课程的教学。1、《香港之路: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世界城市发展》,专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2、《转轨之路——俄罗斯经济模式演变研究》,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状况》,编著(负责私营经济发展部分9万字的撰写),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月;
4、《经营八维》,合著,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1、《珠三角的区域分化与协同》,《暨南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与创新空间》,《光明日报》(理论版),日;
3、《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危机应对》,《理论前沿》,2009年12月;
4、《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先机”》,《中国经济导报》,日;
5、《东亚产品内分工视角的香港经济转型》,《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6、《破解陕西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陕西经济发展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选集》,2009年12月;
7、《借前海之帆推港转型》,《香港商报》A9版,日;
8、《港航运中心转型升级维艰》,《香港商报》B4版,日;
9、《全球化下中国劳动关系的制度解析》,《兰州学刊》,2008年第11期;
10、《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经济日报》(理论周刊),日;
11、《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的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6月;
12、《从外贸依存度的比较看我国中部崛起的路径选择》,《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1月;
13、《知识产权法演进及社会属性的经济学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3月;
14、《经济发展水平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1月;
15、《坚持科学发展 规避转型陷阱》,论文,《光明日报》(理论综合版),日;
16、《中外有关俄罗斯经济转轨问题的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7年10月;
17、《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兴衰的反思》,《理论视野》,2007年3月;
18、《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6年8月;
19、《关于循环经济学的文献综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理论经济学》,2006年6月;
20、《“华盛顿共识”和俄罗斯经济转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4年2月;
21、《市场竞争中朝气蓬勃的国有企业》,《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5月;
22、《关于全球化的几点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4月;
23、《浅析苏联政府供给型制度变迁方式形成的原因》,《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1月。1、《基于集聚的世界城市理论》,“中国经济学管理学博士后论坛”,2010年10月;
2、《向服务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广东省ISO26000国际论坛”,2010年12月;
3、《从国际经验看香港世界城市发展的可行性与对策》,“香港经济形势与发展论坛”,2011年3月。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品内分工深化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研究》,主持,2009;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亚产品内分工背景下香港向世界城市转型研究》,主持,2009;
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路径研究——地区开放中循序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主持,2007;
4、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主持,2007;
5、西北大学科研基金:《开放背景下的经济转型》,主持,2005;
6、国史学会项目:《公私经济消长》,参与,2004;
7、教育部社科中心项目:《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参与,2003。.[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西北大学经管学院 >> 学院公告 >> 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学 院 公 告
&&&&& 学院公告信息列表
&& 顶&&& &&&
&& 顶&&& &&&
&& 顶&&& 热&&&
&& 顶&&& &&&
&& 顶&&& &&&
&& 顶&&& 热&&&
&& 顶&&& 热&&& 荐
&& 顶&&& &&&
&& 顶&&& 热&&&
&& 顶&&& 热&&&
&& 顶&&& 热&&&
&& 顶&&& 热&&&
&& 顶&&& 热&&& 荐
&& &&& &&&
&& &&& &&&
&& &&& &&&
&& &&& &&&
&& &&& &&&
&& &&& &&&
&& &&& 热&&&
共 805 个信息&&首页 上一页&&&页次:1/41页 &20个信息/页&&转到第页
站内信息搜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地址:中国?西安郭杜教育产业园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 710127
电话:86-029- 网站维护:86-029-传真:86-029-西大经管学院院庆网站
纪念西北大学经管院成立100周年院庆 怀念我的母校
感恩我的老师 李慰严(西北大学经济系1960年毕业生)
&&&&&&& 我的母校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100周年了,52年前作为西北大学经管院(当时是经济系)毕业的一名学生,感慨万千。52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但母校对我的培养,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毕业后五十多年,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这都与母校的培养密切相关。对母校我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永不能忘,老师对我的教诲,至今铭刻在心,感恩之情,永远难以忘怀。在纪念学院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回忆在母校学习的情景,回忆各位恩师对我的教诲,汇报我毕业后的工作情况是很有意义的。
&&& 母校――我永远值得骄傲额定心中的太阳
&&& 我在校的时间是1956年至1960年,中间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等运动。但我在这四年的学习中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收获,这对我以后的人生历程起了重要作用。使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四个方面:
&&& 一、学校始终注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
&&& 我是工业经济专业的学生,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基础课,安排了大量课时,如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经济学说史等课程,在四年中,始终是课时最多的课。
&&& 这对我们夯实理论功底起了重要作用。我认为不论财经人文科学和理工科都一样,都需要有一个宽厚的基础,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 二、学校始终安排资深教授亲临教学第一线
&&& 如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由李述礼、何炼成老师讲授。李述礼教授是从德国回来的研究《资本论》方面的权威,从大卫?李嘉图到亚当?斯密,再到马克思的资本论,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使我们印象深刻。何炼成教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讨论是重要的一环,通过不同观点的辩论,使同学们牢牢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为使工业经济专业的学生,在今后能胜任企业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安排了十几门理工基础课和工业技术课。如物理、化学、高等数学,也大都由高水平的资深教授担任。如从美国回国的西安交通大学的孙成藩教授,西安冶金学院的肖贺昌教授,还有西北工业大学的教授。高等数学、物理、化学也都由数学、物理、化学等系的骨干教师承担。我们的专业课更是由留美回国的段文燕教授以及甄瑞麟、刘世爵等教授讲授的,收获极大。
&&& 三、学校始终驻中国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
&&& 例如企业管理课程,就深入西安农械厂、太原钢铁公司、太原重型机器厂、太原矿山机器厂、山西机器厂等大型企业实习,参与实际工作并参加劳动;工业经济课程就到陕西省机械局实习,并顶岗工作,参与调研活动;工业技术课实习主要在西安交通大学工厂进行。如车、铣、刨、磨、钻等机床和锻造、铸造等工种,均进行实际操作,老师给图纸和毛坯,我们独立操作制成另件交老师评定成绩,使我们熟悉各种技术参数和技术定额,以便进行作业计划的编制。给我们以后到工厂工作打下了基础。
&&& 四、学校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辨能力
&&& 一是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二是抓住课堂讨论的环节,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并在课堂讨论中进行探讨和辩论;三是鼓励学生写文章发表观点。记得当年何炼成教授主持校刊的马列主义专栏,我就发表过论述我国社会性质的文章,指出必须以国民经济为领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是由我国当时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不能搞“一大二公”实行清一色的公有制。据此认为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在校刊上同常兆忠同志进行了辩论。此外还发表了我国必须发展商品生产的文章。我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当时正处在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的所谓三面红旗时代,处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氛围之中,现在看来我的这些观点并没有错。这些文章之所以能发表,与何炼成老师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 由于学校浓厚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再加上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在学习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我是工业经济专业毕业生,除写了本专业的毕业论文外,还写了统计专业方面的题为《关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问题》的论文,指出了现行统计制度中关于工业总产值指标计算的弊端,受到了统计专业许崇熙教授的好评,我的毕业论文和这篇文章均收入学校出版的《工业经济论文集》和《统计论文集》中。
&&& 母校给我的知识使我在文革中没有虚度年华
&&& 1960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当时写过一些关于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文章。1962年精简机构时为了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将我调到渭南地委精简办公室工作,承担了渭南地区行政、事业、企业调整精简下放职工的具体工作。精减工作完成后又调到地区经委担任工业管理工作。我分别深入到渭南化工厂、渭南造纸厂蹲点,帮助企业大搞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扭转了这些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使之成为先进企业。1967年我被调到临潼砖瓦厂(县团级企业),负责全厂生产管理工作。当时正处文革动乱时期,企业都纷纷停产造反,甚至武斗。我发动群众坚决抵制,坚持正常生产。当时工厂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佳,工人劳动强度极大,并且在粉尘高温的恶劣条件下操作,我设想一是要坚持正常生产,二是要大搞技术革新,努力改变技术和管理的落后状态,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三是实行定额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为此,我设计了余热利用工程,利用废旧材料,带领本厂工人自行施工,自制设备,没要国家投资,使余热利用工程一次投产成功。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烘干砖坯,改变了季节性生产的转光,摆脱了靠老天晒坯的被动局面,大大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当时正处在三线建设高潮,砖瓦材料紧缺,。对我们的成功省革委会专门在临潼砖瓦厂召开了全省现场会,省革委会生产组邵严国同志(后任省建材局局长)亲自主持会议,对我们进行了表彰,号召全省学习。
&&& 一般人认为砖瓦生产是粗活,科技含量不高。但我认为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涉及的余热利用工程并不简单,必须精确计算热量平衡,对风道涉及和设备选型均有严格要求。我涉及的逆流式烘干洞既要达到技术要求,又要就地取材节约资金。从设计图纸到工程施工以及自制设备都由我指挥和设计。有人说我胆大,但是我又充分信心的,是我在西北大学所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
&&& 与此同时,省上投资给渭南瓦砖厂上余热利用工程项目,由于设计错误,不能正常生产。渭南地委马润云书记点名叫我去解决,因此将我调到渭南,经过改建和补救,使生产走上了正轨。
&&& 生产瓦砖需要大量煤炭,当时全国煤炭供应非常紧张,我就设想能不能烧砖不用煤,因为我发现化工厂废气的炉渣内有煤核,煤矿有大量废弃的煤矸石堆集如山,既占地又污染环境。我就进行了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化工厂炉渣过去是花钱找人运走,煤矿也欢迎我们将煤矸石运走,但当时铁路车皮非常紧张,难以运回。我就找到省计委的唐绩初同志(他是我西大的同班同学,后任陕西省人大副主任)帮助解决车皮问题。顺利解决了原料问题。
&&& 炉渣和煤矸石都含有发热量,墨粉后加入粘土制砖可代替煤炭。但每块砖所需热量是固定的,而每批炉渣和矸石的发热量都不固定,必须化验,以便准确配比,渗入过多热量会使砖烧溶化,过少又会影响砖的质量,所以我又培养了化验员,加强质量监控,保证了产品质量。实行烧砖不用煤或少用煤后,每年节约了大量煤炭,而烧砖也由外燃变为内燃,没有煤渣灰,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余热被抽走利用,用煤量的减少,使高温粉尘作业的恶劣条件有所改变,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 1978年中共渭南县委和县政府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给我颁发了奖状。
&&& 改革开放,迎来了科教的春天
&&& 1979年我被调到陕西财经学院任教,立即投入到教学工作,恢复高考后,财经教学面临既缺乏教师,又没有教材的严峻局面。当时我和刘世爵、刘廉生等老师向全国财经院校发出倡议,联合编写教材。我们和东北财大、西南财大、中南财大、上海财大等院校联合,成立了教材编写组,集中在北京编写教材以应急需。在教材编写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马洪同志(后任中国社科院院长)担任会长,我被聘为顾问。马洪通知还亲自参与教材编写工作。我们编写的教材《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先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教育部审定为全国使用的教材。此外,还同当时西安交大管理学院陈金贤等教授合作编写出版了工科专业使用的教材。即《工业经济管理》一书,1984年正式出版。
&&& 除积极编写教材以应急需外,还撰写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应人民出版社约稿,出版了《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通论》专著(国家出版总署规划的重点项目)。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及院内奖项多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除承担本校本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外,还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大学承担了教学任务。1991年我被晋升为教授。并担任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
&&& 在学术方面,担任了陕西财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经济类高级职称评委,西安市经济类高级职称评委,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省经贸委管理现代化成果评审委员。在全国性重要学术组织中也担任了多项职务,如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顾问,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西安企业管理教育研究会会长等。
&&& 在社会工作方面,先后当选为陕西省第八、九届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西安市政协第八、九、十届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西安市第一副主委、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省工商局和西安海关监督员等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还定期在中共西安市委纪检委接待室值班,接待上访人员和举报人员。
&&& 退休后全力发挥余热,争取老有所为
&&& 从1950年参加工作到2003年正式退休,我工作了53年(其中包括大学学习4年)。2003年我从教学岗位上、人大政协的岗位上退下来,仅保留学术团体中的名誉职务。有人说我是功成名就,可以贻养天年,过着悠闲的养老生活了。但是我仍刹不住车,争取老有所为,仍在思考问题,仍在学习,仍在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将我的余热贡献出来。
&&& 退休后所做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写文章继续履行议政的使命,给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以发挥余热。退休后所写的主要文章列述如下:
&&& 1、《国企阔步前进的信号》一文,发表在《新西部》杂志2000年第一期。就国企高管跳槽一事,表述了这是国企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并阐明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认为“坚”就“坚”在政企不分,难就难在建立与健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指出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股权过于集中,国资代表一锤定音,不可能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董事长、总经理两职一身兼,难以形成有效地制衡与监督机制。出路在于股权分散化、法人化、社会化,企业间可以相互持股,相互监督,共同决策,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 2.《西部急需培育企业家市场》发表在日《中国改革报》上,文章强调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西部发展的最稀缺的资源,这些人猜的造就,要靠宽松的环境,指出只有建立和培育“企业家市场”才能在竞争中涌现一大批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了可靠的基础条件。
&&& 3.《临危受命安建利 期盼利剑斩荆棘》,为拥有百亿资产而经济效益极低的房地产龙头企业西安高科(集体)公司总经理安建利出谋划策。此文发表在《新西部》2004年第10期。
&&& 4、《因地制宜创特色,产业带动图振兴》,专访陕西省商洛市长魏民洲(现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为陕西省最贫困的商洛市的经济发展描绘了蓝图,宣传了魏民洲市长的“瞄准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兴市,以产业富民”的战略思路。(《新西部》2004年第11期)。
&&& 5、《大浪淘沙始见金―2004年西安房地产业发展综述》评价了西安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出路。(《新西部》2004年第12期)。
&&& 6、《色情声讯“毒瘤”疯狂肆虐,电信主管部门监督缺位》(《新西部》2005年第1期)严厉批评了省电信主管部门的失职现象,点名批评了主管领导人。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肯定。
&&& 7、《正义的“无奈”》(《新西部》2005期第1期)。揭露了有关部门领导人在招商引资中的腐败现象,点了有关领导的名。
&&& 8、《陈德铭走上黄土高坡》(《新西部》)2005年第2、3期),详细介绍了陈德铭当选省长后对陕西发展的总体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接受和主动服务于宏观调控,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增强我省综合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些思路到现在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 9、《规避世界经济危机中国应高招―促进公平分配当前正当其时》这是2008年当世界经济危机来临之时,向中央提出的建议。一是建议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扩大消费,促进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三是面对出口市场萎缩的形势,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四是建议政府拨出巨资建设廉政房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批评了有的城市为支持开发商摆脱困境,竟用财政的钱给买房人以补贴,是极不妥的措施。批判了“两会”上个别人说房价太高是农民工工资上升过快的谬论。这篇文章寄给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同志供顶层决策中有所反映。
&& 10、《关于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如何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紧急建议》,随着国际经济危机形式日益严峻,我于2008年11月份又向国务院提出了紧急建议。当时国家采取了投资4万亿的重大举措,温总理提出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我提出了增加“效果要好”四个字,建议对投资项目要科学评估,防止一哄而上,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浪费。建议: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遏制出口下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出了扩大出口的四项具体建议;二是加大对国内建设的投资规模,当时除中央提出的投资4万亿之外,各地也相继扩大投资,其规模已达十几万亿元,我提出了搞好总体规划、科学论证项目、规范招投制度,防止“修一条路倒一批官”(原国家总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语)的腐败现象,特别提出了实行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相结合的办法,带动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通过扩大投资达到扩大就业,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三是下决心加大力度扩大内需。强调要向弱势群体倾斜,不要再搞井上添花,而要雪里送炭,缩小贫富差距,这份紧急建议也寄给了我得学生江小涓同志,因为她是中央决策的高级参谋人员之一。
&& 11、《帮扶弱势群体是扩大内需的举措中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陕西参事》2009年第1期,)文章论述了反哺、回报、帮扶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合理性。并严厉批评了部分省市区在不少工厂关闭、失业人员增加,中小企业陷入困境之际,地方政府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为由,大量增加公务员工资的错误举措。指出了弱势群体在革命战争时期、在几十年假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方面、在改革开放以来,节衣缩食、艰苦奋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在国家财力雄厚时对这些弱势全体,特别是老同志进行反哺、回报,因为欠他们的实在太多了。
&& 12、《将反封建斗争继续进行到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绕不开的历史任务》(《陕西参事》2009年第2期)这篇文章是根据我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稿整理而成。文章强调不能低估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如帝王思想、个人专断、家长制、一言堂、官僚作风、主仆颠倒、等级森严、大搞特权、官贵民贱、官本位、人治大于法治等等。不肃清这些封建主义的遗毒,就很难建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甚至会使党和国家改变颜色。文章还提出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途径。
&&& 13、《改革进入深水区,更须加强党的领导――关于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思考与期盼》(《陕西参事》2011年第2期、《陕西改革开放研究》2010年第4期均发表),文中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清醒的正视改革的风险和阻力,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社会阶层加速分化,深层次矛盾显现且日益尖锐,群体性事件频发,进一步深化改革遇到的阻力和障碍,资本与权力结合,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我们绝不不能低估既得利益集团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对改革的阻力。文中还建议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制性质的资产,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管理。文章还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借鉴人类政治发展和民主建设的有益成果。创建科学合理的体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民主就是民主,像科学技术一样,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只有真民主和假民主之分,我们决不能要那种用金钱操控和权力垄断的资产阶级假民主,坚持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真民主。
&&& 14、《追求永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关于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此文是省老教授协会与榆林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榆林市发展战略高级论坛会议上的发言。陕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调查研究报告》2009年第14期上全文登载,同时在中共陕西省委政研室的《调研与决策》2009年第10期上发表)。文章对榆林这个资源型城市如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到永续发展,在未来不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困境,提出了若干建议。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重视。
&&& 15、《农业现代化与低碳经济――西北地区发展低碳农业之路》此文是2010年8月中国老教授协会和陕西省老教授协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联合举办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专家论坛上的发言。收入《中国老教授论坛――2010》一书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 对我退休后所做的工作,陕西省老教授协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09年的代表大会上,被评为老教授工作先进个人()。张勃兴同志(原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亲手给我颁发了奖状。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庆办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科技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园学府大道1号&&&&邮政编码:710127
&电话:86-29-&&&&& 传真:86-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