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分解盐产生co2的化学式 包含CO2

4发现相似题& 知识点 & “2008夏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2008夏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办好这届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绿色奥运”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大特色.①能源环保方面的绿色:a、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选择了丙烷(C3H8),其燃烧过程中不易产生黑烟.符合“绿色奥运”的主题.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3H8+5O2&4H2O+3CO2;b、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三聚氰酸将分解生成HNCO(异氰酸,其中N为-3价),HNCO能和NO2在受热时能反应生成N2、CO2和H2O.请完成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3N3(OH)3?3HNCO&、8&HNCO+6NO2?7N2+8&CO2+4&H2O(填写化学计量数,共1分);c、在奥运场馆周围,分布着一些奇怪的厕所--便池里面一堆泡沫,不需要水冲洗.这样的厕所有什么实际意义?节约水资源&;②运动营养补剂方面的绿色:诺龙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化学式是C18H26O2,它可以起到增加肌肉强度和丰满度的效果.则:a、诺龙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9:13:1&;b、152.8&g丙烷(C3H8)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和54.8g诺龙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③人文奥运:北京奥组委为体操运动员提供了优质的“镁粉”,以增加摩擦力.已知“镁粉”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且能和盐酸反应生成CO2,该“镁粉”可能是MgCO3&(填化学式).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08夏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办好这届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绿色奥运”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大特色.①能源环保方面的绿色:a、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选择了丙烷...”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解:①a、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点燃.4H2O+3CO2.b、三聚氰酸分解生成HNCO的化学方程式为:C3N3(OH)3?3HNC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8、8、4.c、不需要水冲洗可以节约水资源.故填:节约水资源.②a、由C18H26O2可知,诺龙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9:13:1.b、设质量为X的丙烷(C3H8)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和54.8g诺龙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X×3644×&100%=54.8g×216274×100%则X=52.8g答:52.8g丙烷(C3H8)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和54.8g诺龙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CO2的物质是碳酸盐,可能是碳酸镁.故填:Mg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或配平,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关计算公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组成.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08夏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办好这届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绿色奥运”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大特色.①能源环保方面的绿色:a、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008夏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办好这届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绿色奥运”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大特色.①能源环保方面的绿色:a、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选择了丙烷...”主要考察你对“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与“2008夏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办好这届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绿色奥运”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大特色.①能源环保方面的绿色:a、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选择了丙烷...”相似的题目:
[2013o广东o高一]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和CB上的点,G,H分别是CD和AD上的点,且AEEB=CFFB=1,AHHD=CGGD=2,则EH,BD,FG三条直线的关系为(
)平行相交于一点不相交于一点EH与BD平行,分别交FG于两点
[2013o山西o高二]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直线AB,BC,CD,DA上的点,如果EF∩GH=Q,则点Q在直线(  )上.BDABACCD
[2015o乐乐课堂o练习]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在AB、BC、CD、DA上,若直线EH与FG相交于点P,则点P与直线BD的关系是(
)P?BDP?BDP∈BDP?BD
“2008夏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08夏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办好这届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绿色奥运”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大特色.①能源环保方面的绿色:a、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选择了丙烷(C3H8),其燃烧过程中不易产生黑烟.符合“绿色奥运”的主题.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4H2O+3CO2;b、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三聚氰酸将分解生成HNCO(异氰酸,其中N为-3价),HNCO能和NO2在受热时能反应生成N2、CO2和H2O.请完成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HNCO+6NO2?7N2+____CO2+____H2O(填写化学计量数,共1分);c、在奥运场馆周围,分布着一些奇怪的厕所--便池里面一堆泡沫,不需要水冲洗.这样的厕所有什么实际意义?____;②运动营养补剂方面的绿色:诺龙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化学式是C18H26O2,它可以起到增加肌肉强度和丰满度的效果.则:a、诺龙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b、____g丙烷(C3H8)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和54.8g诺龙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③人文奥运:北京奥组委为体操运动员提供了优质的“镁粉”,以增加摩擦力.已知“镁粉”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且能和盐酸反应生成CO2,该“镁粉”可能是____(填化学式).”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08夏季,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办好这届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绿色奥运”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一大特色.①能源环保方面的绿色:a、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选择了丙烷(C3H8),其燃烧过程中不易产生黑烟.符合“绿色奥运”的主题.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4H2O+3CO2;b、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三聚氰酸将分解生成HNCO(异氰酸,其中N为-3价),HNCO能和NO2在受热时能反应生成N2、CO2和H2O.请完成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HNCO+6NO2?7N2+____CO2+____H2O(填写化学计量数,共1分);c、在奥运场馆周围,分布着一些奇怪的厕所--便池里面一堆泡沫,不需要水冲洗.这样的厕所有什么实际意义?____;②运动营养补剂方面的绿色:诺龙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化学式是C18H26O2,它可以起到增加肌肉强度和丰满度的效果.则:a、诺龙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b、____g丙烷(C3H8)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和54.8g诺龙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③人文奥运:北京奥组委为体操运动员提供了优质的“镁粉”,以增加摩擦力.已知“镁粉”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且能和盐酸反应生成CO2,该“镁粉”可能是____(填化学式).”相似的习题。展开全部下一篇:复合地板由基础层、有防水平衡层、装饰纸、三聚氢氨、三氧化二铝组成,耐磨抗压防水,在铺装时要加防潮垫,其防潮性能比实木复合地板好,保养容易,不浅谈强化复合地板优缺点浅谈强化复合地板优缺点强化复合地板的优点1、耐磨耐刮,抗踩抗压强化复合地板的表面是由三氧化二铝覆盖的耐磨层,耐磨转数可强化 地板 ,是我们众多地板中耐磨指数最高的一种地板类型,因为强化地板的内部有一层三氧化二铝的专用耐磨纸,在这个耐磨层中,三氧化铝的分什木坊木门品牌什木坊木门:三倍健康门,三代健康人。三人沙发床比较适合小户型家庭,如果客厅比较大的话在组合沙发要适合一些。不过组合沙发给人一种严肃之感。木工家具定制包含手工家具、成品家具与定制家具三种方式,本文旨在将目前市场上的三种家具形式的各自特点为大家做个比较和说明,希望大家在家装过程中家具的选择目前有三种方式:购买成品家具,木工打制家具,定制家具。涂装行业内有句老话叫作:“三分面,七分底。不知道大家了解三聚氰胺饰面板吗,三聚氰胺饰面板由于具备耐磨、耐腐蚀,价格经济等诸多优势,现在已经成为装修、装饰工程当中的首选材料,那么下面小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验收地砖就比较麻烦,但是如果我们不验收就很难保障自家的装修材料品质,所以这里为大家提供三招验收地砖的技巧,伙计学着点哦!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盐的分解制co2
xiadd414赦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CaCO3+2HCI=CaCI2+H2O+CO2
还有气体符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答案带解析】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配制波尔多液用的一种碱是 ; (2)...
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配制波尔多液用的一种碱是
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结合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利用化合价数值交叉法书写化学式(即将正、负化合价的数值交叉到相应符号的右下角,但注意原子团看作一体,含约数的一般要约分).
故答为:(1)Ca(OH)2...
考点分析:
考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的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阶段要求掌握三个:一、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1.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还有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3O2=Fe2O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即3Fe+2O2点燃ˉFe3O4.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2.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做镁条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用坩埚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即2Mg+O2点燃ˉ2MgO.3.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铝箔在纯氧中能够剧烈燃烧,即4Al+3O2点燃ˉ2Al2O3.4.铜与氧气的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氧化铜);即2Cu+O2△ˉ2CuO.即使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被腐蚀,形成绿色粉末状固体--铜绿[Cu2(OH)2CO3];即2Cu+O2 +CO2+H2O=Cu2(OH)2CO3.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氧气反应,只是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而已,由此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二、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1.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2.镁、铝、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其余金属则不能(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三、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反应分别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进行实验.现象、结论下面的图表所示. 总之,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根据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实验现象及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关联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命题方式是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推断、选择或解答有关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应用、生活中有关金属的实际问题,或者是反过来考查,或者是对所给的有关金属性质及用途的表达进行判断,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或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我们身边生活中常用、常见金属及合金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从生活、电视、网络中了解到的有关金属及合金的信息,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题目,除了学好教材中的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知识以外,还要做到以下两点:1.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意、理解、搜集和熟记我们身边经常用到和见到的金属及合金的有关知识,以及最新的有关金属方面的科技前沿信息,等等.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推断和解答,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考点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知识点的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概言之,就是碳元素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自然界中循环.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也就是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转变为氧气;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例如,生物呼吸、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分解或酸化、可燃物燃烧和物质缓慢氧化等),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或者是直接命题设问,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来分析、解答有关碳循环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分解或酸化”、“物质的燃烧”、“食物、钢铁等的缓慢氧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命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有关自然界的碳循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原理和全部的过程等,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生物的呼吸作用”、“岩石圈中的碳酸盐分解或酸化”、“物质的燃烧”、“食物、钢铁等的缓慢氧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用途”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示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考点3: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知识点的认识】常见碱主要是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这两种碱.它们的具体特性和用途等如下表所示:除了上面这两种碱之外,常用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以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氢氧化铝[Al(OH)3],还有一些生物碱[如烟碱(尼古丁)]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见碱的特性及用途和制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纯碱和生石灰、干燥剂、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的推断和鉴别、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包括二氧化碳的检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其随温度的变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农药波尔多液、中和反应的应用、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见碱的特性及用途和制备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来反推常见碱的特性及用途和制备,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氢氧化钠的溶于水放热和吸水性、保存方法和制备,氢氧化钙的溶解性、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保存方法和制备等,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碱的特性及用途和制备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四点:1.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将其放入水中时溶液的温度会升高.2.由于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所以它可以作干燥剂.这点可以根据“性质用途”的关系来巧记.3.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个非常特殊情况,考试时会经常考查到),所以要用改变温度的方法,来将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时,应该采用降温;反之,应该采用升温.4.氢氧化钙除了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以外,还可用来处理工厂里排放的酸性废水等.
考点4:常用盐的用途
常用盐的用途【知识点的认识】常用盐的用途主要是指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这四种盐的应用.具体情况如下:1.氯化钠(俗称食盐)经常用来做调味品、防腐剂、融雪剂(降低雪的熔点),农业上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医疗上还用氯化钠来制生理盐水(0.9% 氯化钠溶液),工业上还常用来制取氯气、烧碱等.2.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广泛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还常用于食品工业等.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常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它还被用于生产汽水、干粉灭火器等.4.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大量用于建筑业;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许多柱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它还可被用作补钙剂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用盐的用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酸碱盐的性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实际、医疗及健康、建筑业的有关知识、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配制、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用盐的用途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氯化钠用作调味品(或防腐剂、融雪剂、农业选种的试剂、配制生理盐水的原料)、碳酸钠用作洗涤剂、碳酸氢钠,用作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用于生产干粉灭火器)、碳酸钙用作建筑材料(或补钙剂)的考查,以及对常用盐的用途所涉及的有关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用盐的用途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想更好地来理解和识记常用盐的用途,就要弄清“性质用途”的关系;并且,要巧妙地利用这个互推关系,效果会好的多.2.常用盐的名称、化学式和俗称一定要熟记,切不可弄混了.3.常用盐的用途中所能涉及到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要熟练掌握好.
考点5: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知识点的认识】化学式的书写分两种情况:1.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此时又分为两种:(1)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用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来表示它的化学式.例如,铁的化学式为Fe;硫的为S;氦气的为He;等等.(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要先写出组成该单质的元素的元素符号,再在其右下角标出该分子的构成(即该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才能完成其化学式的书写.例如,氧气的化学式为O2;氮气的为N2;氢气的为H2;等等.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1)是要先按照“左正右负”的原则[即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但甲烷(CH4)、氨气(NH3)除外],书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的元素符号;(2)是采用交叉法(即交叉正、负化合价的数值),找到并标出各元素符号右下角所要标注的原子或离子个数;即可得到该化合物的化学式.而化学式的意义一般是指宏观上表示该物质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构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原子,那么它还能表示元素和一个该原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它除了表示一个该分子外,还表示该分子的构成;等等.当然,有时根据物质的化学式,结合所给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还能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中的元素质量比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等.具体的表述是这样的:(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铁(Fe)为例,它除了表示铁这种物质、铁由铁元素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以外,还能表示铁元素和一个铁原子,等等.(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水(H2O)为例,如图所示:.另外,根据水的化学式(H2O)还可以计算出:①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②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8;③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1.11%,氧元素的是88.89%;等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以氯化钠(NaCl)为例,它既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又表示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还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及其类别辨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教材之外的典型物质的化学式的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首先,要分析、判断一下该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其中含有什么元素或原子团(是化合物再考虑),是化合物时还要考虑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然后,再相应的书写规律和方法进行规范书写其化学式即可.另外,如果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若右下角的个数含有约数,一般要约分;但是,过氧化氢(H2O2)等过氧化物,以及淀粉[(C6H10O5)n]和葡萄糖(C6H12O6)等有机物除外.2.在表述化学式的意义时,要注意其宏观和微观描述方式的不同,宏观上一般“组成”来描述,而微观上一般用“构成”来描述.还有当化学式前面有了数字时,就只有微观意义,而没有宏观意义了(因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3.对于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读法也是有规可循的.具体以氧化物、酸、碱和盐的顺序剖析如下:(1)氧化物一般称呼为“氧化某”,但是,当某元素有两个化合价时,常把高价的称呼为“氧化某”,低价的称呼为“氧化亚某”;并且,有时还需要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来区分其名称.例如: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四氧化三铁(Fe3O4)等.当氧元素不显-2价时,一般称呼为过氧化某或超氧化某.例如: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和超氧化钾(KO2)等.(2)酸的称呼分为两种:①把含有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某酸”.其中的“某”是氢、氧元素之外的元素名称;当某元素有两个化合价时,常把高价的称呼为“某酸”,低价的称呼为“亚某酸”;例如:硫酸(H2SO4)、亚硫酸(H2SO3)等.②把不含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氢某酸”;例如:氢氯酸(俗称盐酸,HCl)、氢硫酸(H2S)等.(3)碱一般称呼为“氢氧化某(或亚某)”;例如: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等.(4)盐的称呼也分为两种:①把不含氧元素的盐称呼为“某化某或亚某”,例如,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等.②把含有氧元素的酸称呼为“某酸某或亚某”,例如,硫酸铁[Fe2(SO4)3]、硫酸亚铁(FeSO4)等.4.涉及到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时,一定要联系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公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来进行.
考点6: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知识点的认识】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如图所示:.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具体情况分别是: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此外,煤中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硅、铝、钙、铁等元素).2.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是一种黑色或深棕色不溶于水的黏稠状液体,密度比水的稍小.如图所示:.3.天然气也是混合物,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另外,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但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困难.因为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但是已经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化石燃料的主要用途如图所示:;它们的综合利用分别如下:1.煤的综合利用: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和粗氨水等.其中,焦炉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可作为洁净的生活燃气和化工原料;粗氨水可用于制化肥;焦炭可冶炼金属(如炼铁等)、制水煤气、做电极等;黑糊糊的煤焦油也是个大宝库,已经从它里面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合物,又进一步制成了各种有用的物质,如染料、炸药、农药、药物、化肥、涂料和塑料等.如图所示:.2.石油的综合利用: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不同的产品,如图所示:;从而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例如,人们常利用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的燃烧,给工厂、农村、汽车和家庭生活等提供了所需要的动力和热量.又如,化学科技工作者设法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含二个、三个、四个碳原子等的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像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农药、炸药、化肥、染料、洗涤剂等.这就是20世纪兴起的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它已经并正在为满足和丰富人类的物质需要作出贡献.如图所示:.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也把池沼中的气体称为沼气.如图所示:.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燃料问题.如图所示:.天然气除主要用作燃料外,也用于制造化工原料、化肥和炭黑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空气污染及防治、酸雨的产生及其危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石油的组成、石油加工的产物、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三大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及其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别、甲烷的验纯及其燃烧”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可以根据它们的元素组成,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解.
相关试题推荐
用化学用语表示:①水银;②2个氨气分子;③3个铁离子;④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2010o六合区模拟)关于下列图象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①向pH值为13的烧碱溶液中加入pH值为2的稀硫酸;②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③向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中分别加入氧化镁和碳酸镁;④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并搅拌.A.①②③④四幅图象全部正确B.要证明图象①a点溶液中含过量的硫酸,可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C.图象②中,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溶液中只存在一种溶质D.图象④中,若c点对于的纵坐标为20%,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
认真阅读下表内容并仔细思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恒温蒸发10g水恒温蒸发10g水再降温至50℃60℃的甲物质的溶液A无晶体析出,得溶液A1析出5g晶体,得溶液A2析出一定量晶体,得溶液A360℃的乙物质的溶液B析出2g晶体,得溶液B1析出2g晶体,得溶液B2析出一定量晶体,得溶液B360℃的丙物质的溶液C无晶体析出,得溶液C1无晶体析出,得溶液C2无晶体析出,得溶液C3A.若将A溶液一次性恒温蒸发20g水,则析出晶体5gB.若将B2溶液再恒温蒸发10g水,则析出的晶体质量大于2gC.C1、C2、C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D.B1与B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2与C3也相同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仅用同组溶液间相互反应,可以将其区别开的是( )A.CuSO4、K2SO4、Na2SO4、NaOHB.Na2CO3、BaCl2、HNO3、H2SO4C.Na2CO3、H2SO4、HCl、NaOHD.NaOH、NaCl、HCl、酚酞
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法或从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通过灼烧并观察固体表面的变化可鉴别黄铜(铜和锌的合金)与真金B.在某化学肥料样品中加熟石灰研磨,若没有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该样品中一定不含氮肥C.在某熟石灰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以检验该熟石灰是否完全变质D.要检验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先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解盐产生co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