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大峡谷导游词词派的创建者是谁?

浙西词派常州词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浙西词派常州词派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28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刘锋焘_百度百科
刘锋焘,男,1964年9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会员,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理事,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十余年来,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近几年来,将转向金代词人词作的研究,主要代表作《金代前期词研究》,《宋金词论稿》,获陕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现为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执行主编。
刘锋焘个人简介
刘锋焘学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
1986年9月-1989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1992年9月-1993年7月,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骨干教师进修班。 1994年9月-1997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1999年12月-2000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高级访问学者。 2002年12月—2005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
刘锋焘工作经历及职称
1989年7月起,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 现为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执行主编。
刘锋焘学术兼职
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刘锋焘主要论著
刘锋焘专著
《宋金词论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主编《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刘锋焘主要论文
1、《论后村词的基本特色及其在南宋词坛的地位》,《陕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4期。 2、《刘后村寿词浅论——兼谈后村与贾似道的关系》,《陕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 3、《欲将沉醉换悲凉——浅谈恋情与梦境交织的晏小山词》,《文史知识》1998年第3期。 4、《历史的交替、词史的延续——论金代初期词与北宋词的承继关系》,《人文杂志》1999年第3期。. 5、《萧闲词风浅论》,《陕西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6、《漫谈金代的几首咏茶小词》,《文史知识》1999年第12期。 7、《从守节彷徨走向消释超脱——论蔡松年文化人格的转变》,《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8、《蔡松年〈庚戌九日还自上都……〉组诗作年考辨》,《运城高专学报》2000年第1期。 9、《元好问研究百年之回顾与反思》,《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0、《关于金初词鉴赏的商榷》,《陕西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11、《一位向慕先进文明的女真霸主——金海陵王完颜亮论评》,《霍松林先生从教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纪念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12、《艰难的抉择与融合——论“华夷之辨”观念对中华民族史的负面影响》,《文史哲》2001年第1期 13、《论宋金词人对苏词的接受与继承》,《文史哲》2003年第3期。 14、《论陈亮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5、《关于刘过词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词学》第十四辑,2004年,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6、《宋代散文与文学传统》,《忻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7、《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学的当代意义》,《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第4期 18、曾小梦、刘锋焘:《论盛唐三大诗人对孟浩然的再创造》,《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二人合作,另一作者为自己指导的研究生)。 19、李坤、刘锋焘:《梦中之窗与窗中之梦——吴文英词研究之一》,《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二人合作,另一作者为自己指导的研究生)。 20、史华娜、刘锋焘:《论竹山词风》,《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二人合作,另一作者为自己指导的研究生)。 21、张晓宁、刘锋焘:《试谈周密的人格追求》,《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二人合作,另一作者为自己指导的研究生)。 22、朱慧玲、刘锋焘:《试论须溪词的情感特征及其成因》,《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二人合作,另一作者为自己指导的研究生)。 23、张秋娟、刘锋焘:《张炎词学思想探微》,《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二人合作,另一作者为自己指导的研究生)。 24、《从李煜到苏轼——一个断层的修复》,《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5、《一个虔诚执著的追求者形象——孙悟空形象新说》《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26、《心血凝成的爱情悲歌——陆游〈钗头凤〉赏析》《中文自修》(上海)1995年第1期。 27、《从“雅”的演变看浙西词派的衰微》(合作)《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28、《张孝祥〈六州歌头〉赏析》《中文自修》(上海)1994年第5期。 29、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30、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4期。 31、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中国诗歌研究通讯》2004年。 32、《评陈伯海主编的﹤唐诗学史稿﹥》,《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3、《霍松林先生的诗词创作》,《陕西诗词》2006年第1期。 34、《宋词与文学传统》,《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2期。 35、《从李煜到苏轼——“士大夫词”的承继与自觉》,《文史哲》2006年 第5期。 36、《论“吴蔡体”》,《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7、霍松林先生的学术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38、文坛马帐传薪火身教言传岂畏劳——霍松林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刘锋焘其 他
《宋代文学通论》第十章《宋代文学与文学传统》,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中国古代文学》教材之唐诗部分,全国对外汉语专业教材,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即将出版。 《宋词三百首注解》,三秦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1998年9月再版。 《诗经》(整理,二人合作),三秦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1998年9月再版。 《中国古诗文名句大辞典》(参编),三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明清名家小品精华》(参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宋词观止》(参编),陕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唐宋八大家文观止》(参编),陕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参与撰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 《唐宋诗词评析辞典》(参与撰写),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 《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参编),学苑出自版社1990年9月出版。 《三名文品》(参编),陕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中国旅游名胜诗话》(编委,并撰写有关陕西省部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普及读物(此方面之工作,主要集中在1994年以前): 《宋词三百首》(少年版),陕西师大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1995年12月再版。 《少儿宋词故事》,陕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此后多次重印。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陕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此后多次重印。 《红楼梦》(改写本),三秦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少年版三百篇丛书》(少年版),(主编),(含《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神话三百篇》、《成语三百则》、《寓言三百篇》、《民间故事三百篇》等6册),陕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此后多次重印。 《中国古典小说精华丛书》,(主编)(含《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陕西师大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此后多次重印(获全国教育类图书畅销书奖)。 《高中古诗文对照注译鉴赏手册》,(副主编),陕西师大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1996年再版。 《二十四史人物与故事丛书》,(副主编),(含春秋战国卷、西汉东汉卷、魏晋南北朝卷、 隋唐五代卷、宋辽金卷、元明卷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 《初中古诗文黄金背诵》,陕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唐诗三百首》(插图版),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为我的学生。未来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主编众多中学古典文学类教辅读物。
刘锋焘专著点评
刘锋焘博士所著《金代前期词研究》一书近日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学术界在金词研究方面尚无理论专著的空白。作为本书责编,我以一种振奋的心情将这本书荐介给读者。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不可忽视的时期。金词,是中国词史之发展链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对金词的研究,向来却十分薄弱。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尚未见此方面之研究专著。在这种形势下,这部著作本身便具有了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这部著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论述每一时期的词作,都首先阐述当时统治者的文化政策,勾勒当时的文化氛围,剖析当时的士人心态。这样的思路与建构,是十分恰当的。因为金朝本是一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其立国之初,连文字也没有,而短短 40 年左右的光景,就已是文化发达、文彩斐然、作家辈出,这一令人诧异的飞跃性发展变化,自然是与金统治者重视文化的政策分不开的;而正是在这一政策的驱动下,出现了一种十分有利于文学创作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是金词产生的背景和土壤。而从另一角度考虑,古来就有“诗言志,词言情”之说,词本身就是一种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体裁,加之金代初期,其主要作家原本都是北宋文人,他们以“宋儒”的身份而入金,其心态也是“宋儒”之心态,而后来生长于金源的文人,其心态又自然与其先辈们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心态又必然使其作品体现出不同的风貌,故而讨论作家之心态便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唯有如此,方能使整部著作建立在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之上。
这部著作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以史实为依据,评断果敢。比如对金海陵王完颜亮及其词作的评价。近千年以来,人们对完颜亮之词作纷纷表示赞叹,而对完颜亮其人则极力贬损,甚至说“使天下后世称元道之主以海陵为首”(《金史·海陵纪·赞》)“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而更过之”(赵翼《廿二史记》)。本书作者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以肯定的态度评价完颜亮其人、评价他的汉化政策及其大一统意识,并据此高度评价其卓异不凡的词作。对此,霍松林教授赞道:“确当公允,是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
这部著作的第三个特点是,在具体的论述方面,常常表现出作者细致严谨的思路、扎实深厚的功力与精细稳健的笔法。如考察金代前期的代表词人蔡松年文化人格之转变时,作者参照了蔡氏一组重要的诗作《庚戍九日还自上都,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 这一组诗,诗题称其作于“庚戍九日”,而另一首《石州慢》词则称其作年“岁在庚子”。“庚戍”为 1130 年,“庚子”为 1120 年,一字之异,时间差了整整 10 年。刘锋焘先生经过仔细考析推测,断定“庚戍”与“庚子”皆应是“庚申”之误,此组诗当作于庚申( 1140 )年。类似的考订,在论及蔡松年《念奴娇》(倦游老眼)等作品时也有。这样的文字,都是十分精彩的。
当然,由于资料欠缺等原因,这部书稿自然也会有其不足之处。这一点,也正有待于读者诸君去鉴别、品味、指正了。
企业信用信息浙西词派的词派评价_百度知道以下试题来自:
名词解释浙西词派 参考答案
清代以朱彝尊为代表的词学流派。朱彝尊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影响波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清初词学流派,以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故称&阳羡派&。陈维崧词作师法苏、辛......2.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清代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派,主张和风格相似的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等。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文学上主张&ldquo......3.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沈德潜有感于王士G&神韵说&内容上的空疏和把握上的虚无缥缈,提出诗歌中的&格调说&加以匡正。所......4.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王士G从司空图和严羽的“妙悟说”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说法中找到诗歌的真谛所在,提出了“神韵说”。所谓“神韵说”就是......5.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指清代年辈较晚的入仕诗人施闰章和宋琬,施为南方人,宋为北方人,故称“南施北宋”。思想属于理学复古的保守派,在诗歌上主张以......您的位置: &
论浙西词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西大峡谷导游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