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谁对谁错?

我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
共 7200 浏览 21 回帖&&
积分: 1323
发帖: 343 篇
在线时长: 93 小时
我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
  [讨论]我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
  文/李光明  
  唯心主义开端为“理念论”创始人柏拉图。例子:三角形由三边围合而成,四边形四角为直角。。。并且这些概念、理念是永恒的。柏拉图、黑格尔、康德、怀特海等哲学家为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擅长结构或关系分析。唯心主义哲学家研究方法是进入事物“中心”看,他们信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手段是用大脑理性分析,用心智感知世界,进行概念、推理、判断、逻辑。唯心主义哲学家得到的更多是关于事物的概念、共性、“规律”、“真理”。
  唯物主义开端为“实体论”创始人亚里士多德。例子:实体形态的三角形纸板,红色的塑胶四方块。。。并且这些个体、实体是运动变化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系统论哲学为典型的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哲学家擅长综合或功能描述。唯物主义哲学家研究方法是绕着事物“周边”看,他们信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手段是用五官体验综合,用感觉感知世界,进行测量、实验、演示、实证。唯物主义哲学家得到的更多是关于事物的性能、功用、“个体性差异”、“实际存在”。
  空间、时间概念在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那里是不同的。在唯心主义者那里,空间、时间概念是人脑思维的“框架”,是范围、过程的代名词。在唯物主义者那里,空间、时间概念是物体的属性,是距离(或位置)、分秒时间的代名词。
  我认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方法论上的区别,是“感触”和“理性”的区别,而非关于物质和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22:13:29 被【】修改
boboHtml = '';
html += boboH
NTES(".bobo-list").attr("innerHTML", function() {
return this.innerHTML +
}, "utf-8");
积分: 1327
发帖: 344 篇
在线时长: 93 小时
大陆教材里,有一句话明显是错误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积分: 1333
发帖: 344 篇
在线时长: 94 小时
理念----软件
实体----硬件
计算机 = 硬件 + 软件
积分: 1329
发帖: 344 篇
在线时长: 94 小时
文章提交者:■李光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大陆教材里,有一句话明显是错误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我认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人们研究世界的两种方式,并行不悖。而不是谁决定谁、谁第一性的问题,更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荒谬的是,中国学者至今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问题解读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难道是陈独秀时期或德国哲学、马0克0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更早时期,中国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问题在翻译或理解上有误?
积分: 1332
发帖: 344 篇
在线时长: 94 小时
我国启动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
日03:04 扬子晚报
  新华社电 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我国成立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和专家组,正式启动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
  有关专家指出,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现行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管理办法是1998年制定实施的,距今已经有12年时间,明显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二是不能适应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三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困难,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四是与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的专业划分衔接不够。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第一次修订目录于1987年颁布实施,修订后的专业种数由1300多种调减到671种,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得到整理和规范。第二次修订目录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施,专业种数为504种,重点解决专业归并和总体优化的问题,形成了体系完整、统一规范、比较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目录。第三次修订目录于1998年颁布实施,修订工作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进行,使本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达到11个,专业类71个,专业种数由504种调减到249种,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
  目前,教育部已成立由166名专家组成的13个学科专家组,具体承担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新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于2011年上半年完成修订并向社会公布。
-----------------
.cn/c//.shtml
积分: 1334
发帖: 344 篇
在线时长: 94 小时
理念----软件----唯心
实体----硬件----唯物
计算机 = 硬件 + 软件
我认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人们研究世界的两种方式,并行不悖。
积分: 1336
发帖: 344 篇
在线时长: 94 小时
一部计算机缺了软件或硬件均不能工作,也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
积分: 1338
发帖: 344 篇
在线时长: 94 小时
引用4楼china_hua121的发言:
  我非常想看一看王沪宁是如何解释的。他不是哲学教授吗?请教一下?
王沪宁:青年学者到高层智囊
  王沪宁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政治学研究生,进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之前,他是复旦大学的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之后,王沪宁成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开始是政治组组长)。
  学者从政,而且是如此知名的青年学者从政,在我国学术界、政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无意去做外交官
  王沪宁日生于上海,籍贯山东掖县。他刚上中学的那几年,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后,他就一个人躲在家里看书,从不参加一些诸如抄家呀、批斗会呀等活动。也就是在那时,小小年纪的他开始第一次思考: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什么要这样?而什么样的制度才是理想的?虽然那时候,这些想法还都很模糊,很表面,但他的思考已经表现出了日后的哲学倾向和政治倾向。
  1971年,王沪宁初中毕业。由于体弱多病他躲过了上山下乡的浪潮,留在家里可以继续自学。那时候,因破四旧,可供阅读的书很有限,但王沪宁抓到什么读什么,现在回想起来,王沪宁仍对那段时光充满眷恋。他对身边的同事说:“那时候虽然没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书好读,但对我个人却形成了两大优点:一是我学会了思考,可以把一些最普遍的事情条理化分析,问几个为什么;二是让自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觉得读书对我来说是最快乐的事。”
  王沪宁在1974年夏天做了不到3年的学徒工之后,被作为“工农兵学员”推荐到华东师范大学西语系学习法语,这一年,王沪宁19岁。
  华东师大西语系有一个雅号叫“大使培训班”,言下之意是出过许多大使,同时,这个系也有意为国家的外交战线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王沪宁的英语很好,法语就更棒了。本来,按正常情况,王沪宁是可以走上一条外交官生活道路的。但是,一个新颖的理想在引导着他,使他在毕业时毅然选择了另外的道路。
  王沪宁通过3年的法语专业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那年,正赶上我国恢复高考和逐步恢复研究生制度,王沪宁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学术。有意思的是,王沪宁选择的专业并非哲学,而是当时刚恢复的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他的导师则是有名的研究《资本论》的权威陈其人先生。
  读书引发的婚姻悲喜剧
  在师从陈其人先生攻读研究生时,王沪宁引起了一位女同学的注意。她叫周琪,北京人。
  23岁的王沪宁与和他同岁的周琪谈起了富有“哲学意味”的恋爱,直到毕业,双双留校任教,喜结良缘,一切都很顺利。
  那时候,人们谈恋爱习惯于去一些公园啦、电影院啦等地方,他们连在校园里“花前月下”一番的情趣都没有,两个人就是躲在屋子里看书。看书,做笔记,写论文,唯一像谈恋爱的样子是两个人在一起讨论某一个政治学方面的问题,或者是争论政治哲学方面的某一个问题。在这种时候,两个人谁也不让谁,你一句我一句像吵架似的。也只有在这种时期,他们之间才谈得上有所交流。
  在王沪宁和周琪准备结婚时,王沪宁仍然埋头书堆里,对一切事情不闻不问。周琪毕竟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不想太马虎草率,于是,她一个人在家收拾一间“蜗居”,尽可能使它充满温馨情致,而淡化一点办公室里(由于房子窄,办公室也就成了书房)的书堆要埋人的窒息感。周琪于是拜托王沪宁上街去采购一些最简单的日用品,比如毛巾、肥皂、床单、毛巾被、枕巾等等,另外还特意加上了“一束鲜花”,本来,这一切都应该是王沪宁主动考虑才对,特别是那“一束鲜花”。但周琪理解自己执著于学术的年轻丈夫的追求,便自己尽可能主动一些。她怕王沪宁忘了,便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张纸,在上面一一记下来,连同采购所需要的钱,一起交到王沪宁手里。
  王沪宁高高兴兴上街了,等到傍晚,已经做好晚饭多时的周琪才等回了王沪宁。只见王沪宁满头大汗,怀抱一大堆书,气喘吁吁地回来了,而周琪让他买的结婚用品,他一件也没买。
  王沪宁的婚姻成于此也败于此。十几年相濡以沫的夫妻,各自为了学术事业而没要孩子。在90年代初,两人结束了这段说不上该怎样评价和感受的婚姻。
  江泽民说:“如果你再不进京,这一帮人可要跟我闹翻喽。”
  王沪宁的政治学方面的才华,早在十三大之前就已经被党和国家的一些领导人看中。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党特别需要一套完整的有见地的政治学理论作参考,而王沪宁的学术理论总被看好。他的著作之丰,治学之刻苦勤奋,成为80年代学术界的一大景观。
  当时,上海宣传方面的负责人曾庆红对王沪宁很欣赏。
  有一年春节,上海市委的有关领导分别到各大学去参加教授们的春节茶话会。当时,曾庆红选择了去复旦大学。
  茶话会之后,曾庆红特意找到了当时年仅30多岁的王沪宁,与他就当前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等问题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谈话。那一次,两个人就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还分别进行了讨论,并且达成了共识。当时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几乎分辨不出谁是领导,谁是学者了。
  当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也很熟悉王沪宁这个名字,他虽然没有见过王沪宁,但王沪宁的著作却是他爱看的理论书之一。数年后,当王沪宁被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政策研究室时,江总书记一开始就引用了王沪宁大段大段的政治学著作原文,这让王沪宁十分吃惊。
  曾庆红对王沪宁自然是赞许有加。另一位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在调进中央之前就曾有过请王沪宁作政治顾问的念头,进入中央之后仍念念不忘,而且多次在江总书记面前提起。后来,江泽民同志为此还同王沪宁开玩笑说:“如果你再不进京,这一帮人可要跟我闹翻喽。”
  王沪宁简历
  王沪宁,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莱州人,1984年4月入党,1977年2月参加工作,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教授。
  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年 上海师范大学干校外语培训班学习
  年 上海市出版局干部
  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
  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师、副教授、教授(其间: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
  年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
  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
  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2007-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责任编辑:郭扬)
------------------------
/0235669.shtml
积分: 1350
发帖: 346 篇
在线时长: 95 小时
若同时考察一部电脑
唯物主义者考察角度:更关心电脑硬件配置。研究CPU、主板、内存、硬盘、接口----怎样作才最好。
唯心主义者考察角度:更关心电脑操作系统。研究计算机语言、逻辑、软件、程序----怎样作才最好。
积分: 1352
发帖: 346 篇
在线时长: 95 小时
唯物主义最基本术语:物质----“是什么?”
唯心主义最基本术语:概念----“叫什么?”
积分: 1353
发帖: 346 篇
在线时长: 95 小时
唯物主义研究具体物质的运动、变化
唯心主义研究抽象概念的内涵、外延
积分: 1354
发帖: 346 篇
在线时长: 95 小时
唯物主义研究具体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在现实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学、生物学
唯心主义研究抽象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在思维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精神上的现象学运动、数学
积分: 1355
发帖: 346 篇
在线时长: 95 小时
唯物主义研究具体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在现实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学、生物学
唯心主义研究抽象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在思维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精神上的现0象0学0运0动、数学
积分: 1357
发帖: 346 篇
在线时长: 95 小时
唯物主义研究具体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在现实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
唯心主义研究抽象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在思维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精神世界中的现0象0学0运0动、数学、逻辑学
积分: 1360
发帖: 346 篇
在线时长: 95 小时
唯物主义研究具体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在现实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
唯心主义研究抽象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在思维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精神世界中的现0象0学0运0动、数学、逻辑学、语言学、程序设计
积分: 1362
发帖: 346 篇
在线时长: 95 小时
唯物主义研究具体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在现实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
唯心主义研究抽象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在思维空间、时间中变化----学科如:精神世界中的现0象0学0运0动、数学、逻辑学、语言学、音乐、程序设计。其中语言学、音乐、程序设计是研究或使用外延术(后延术)的典型学科(与时间有关,不能离开时间)。
积分: 1364
发帖: 346 篇
在线时长: 95 小时
唯物主义----唯实论
唯心主义----唯理论
积分: 1398
发帖: 352 篇
在线时长: 96 小时
积分: 1419
发帖: 354 篇
在线时长: 97 小时
唯心主义----用心智(即以人的第六感观:大脑的概念、推理、判断、逻辑)感知世界
唯物主义----用感觉(即以人的五种感觉器官,进行测量、实验、演示、实证)感知世界
积分: 1420
发帖: 354 篇
在线时长: 97 小时
文章提交者:■李光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大陆教材里,有一句话明显是错误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我认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人们研究世界的两种方式,并行不悖。而不是谁决定谁、谁第一性的问题,更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荒谬的是,中国学者至今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问题解读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难道是陈独秀时期或德国哲学、马0克0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更早时期,中国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问题在翻译或理解上有误?
积分: 1452
发帖: 361 篇
在线时长: 98 小时
积分: 1469
发帖: 394 篇
在线时长: 105 小时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夏季轻装上阵 赢家用吸尘器
24小时热帖榜
下次自动登录唯心主义是什么?
唯心主义是什么?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旧译观念论。蒙昧时代的灵魂不死的观念和万物有灵的观点,隐含着精神可以脱离物质的臆想,是唯心主义的萌芽,哲学唯心主义是在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有闲暇专门从事智力活动的时候产生的。
其他回答 (8)
意识决定物质。
 英语:idealism     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佛学常见词汇  【唯心】 又名唯识,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 [编辑本段]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如在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之本体无所不赅”,“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实质”,“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 , “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J.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这些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述。19世纪30年代以后,主观唯心主义在西方的主要趋势是抹煞哲学的基本问题,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还有些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如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等。 [编辑本段]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在中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 ,“万物之祖” ,“万物非天不生”;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欧洲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和实在论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近代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G.W.F.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现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流派有新黑格尔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内部也往往互相混杂或交错。唯心主义能够长期存在根源之一在于人的认识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人类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就存在着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的可能性。唯心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产生、发展还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对哲学的存在和发展起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规定哲学家概括现实和利用思想资料的倾向。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精神、意识说成物质、自然界的本原,从根本上颠倒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因而是与宗教同样谬误的世界观。有的唯心主义本身就是精制了的采取理论形态的宗教教义;有的唯心主义虽然对宗教采取回避的、存疑的甚至反对的态度,但就其理论实质来说仍与宗教相通。辩证唯物主义不是简单地笼统地抛弃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切内容,而是把它们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的批判,具体地揭露其谬误的性质、程度、根源和影响,并利用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因素。这样才能真正不断地战胜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唯心主义,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世界上先存在物质再存在意识唯心主义刚好相反,它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世界上先存在意识再存在物质,黑格尔就是为有名的唯心主义者,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唯心主义者,所谓“心外无物”,就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中国共产党坚信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坚信唯物主义,所以中国的老师都教我们要信唯物主义。
先有思想,再有行动和物质.与之对应的是维物,先有物质再有思想
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心生一切生,心灭一切灭
主张先有意识再有物质,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最近扯淡扯了点各种主义,有些疑惑请大家解答,主要是A客观唯心主义和B辩证唯物主义。问题1:我了解的两点的区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相对的,既然真理是相对的,A中的绝对真理(朱熹的理)就是一个唯心的产物,这时候虽然A是承认物质的客观性,但是也是唯心的,因为追求研究的”绝对真理“是唯心的产物。不知道我了解的这点区别对不对。问题2:假设和真理近似的道理也在很多场合可以代替真理,那么客观唯心主义在这些场合中属于正确的的世界观。例如格物致知(研究事物的本质来得到道理指导应用),或者心即是理(人的意识是外界的映射,研究这个映射就可以获得道理指导应用)。或者我们承认定义一个真理需要顺便定义一个适用范围(三大力学只适用于宏观慢速),那么A也是有道理的。问题3:真理是相对的。那么这句话本身就构成了逻辑上的矛盾,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如果是,那么这句话也是相对的,有的时候是错误的。另外,真理是相对的是不可以证伪的,既然不可以证伪,那就说明这不是科学。因为要知道,这句话可是一个非真即伪的语句问题4:如果1,2,3成立,那么客观唯心主义的著作对于今天仍然是一部巨著,值得我们去拜读,而且与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谁对谁错,不好说。
谢邀。最近虽然状态不好,但答答马哲问题好像还是可以的。首先我强烈建议你先了解一下这些概念出现的来龙去脉以及一些辨析,可以参考我原来的这几个答案:(这个坑至今没填完,只有个开头)当然,我对教科书里的马哲是持明确反对态度的,有些地方的文字可能让人反感,但是我写的反对意见会尽可能做到有理有据,不会瞎喷。你的问题一我了解的两点的区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相对的,既然真理是相对的,A中的绝对真理(朱熹的理)就是一个唯心的产物,这时候虽然A是承认物质的客观性,但是也是唯心的,因为追求研究的”绝对真理“是唯心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并没有说真理是相对的。标准的马哲教科书的说法是,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1] 我是不喜欢这种「辩证」的说法的。以教材后面阐述的话来看,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世界上存在着绝对真理(真理符合论意义上的客观真理),但是人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所以人们认识到的永远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真理,永远有尚未认识的东西。所以辩证唯物主义是承认有客观真理的,只是不承认客观真理会被人们完全把握,只能一定程度上把握。所以他也不会说因为某个理论追求绝对真理,所以它就是唯心的。[1]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289 页(如果没有新版的话,这本教材是国内马哲教科书最权威的版本,权威的意思仅指代表官方意见。)在马哲教科书这里,是唯心还是唯物判断依据是本体论或宇宙论上的第一性问题,真理问题其实是认识论问题,所以跟唯物唯心没多大关系。再引一遍恩格斯的原话: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创世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复杂荒唐得多)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你的问题二假设和真理近似的道理也在很多场合可以代替真理,那么客观唯心主义在这些场合中属于正确的的世界观。例如格物致知(研究事物的本质来得到道理指导应用),或者心即是理(人的意识是外界的映射,研究这个映射就可以获得道理指导应用)。或者我们承认定义一个真理需要顺便定义一个适用范围(三大力学只适用于宏观慢速),那么A也是有道理的。上一个问题里已经说过了,马哲教科书承认有一定程度上的真理(原话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或「的正确反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认为客观唯心主义在某些场合就是正确的。实际上像朱熹、王阳明这样的思想更多的是在讨论儒家伦理道德的问题,又不是在讨论类似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马哲教科书的认识论其实主要是讨论类似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对错,而不是讨论伦理道德的对错。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就会很奇怪,我强烈不建议这样混在一起思考。马哲教科书的真理观是真理符合论的思路。真理符合论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一个认识和客观世界相符合,那么这个认识就是真理(或者说就是对的)。比如我认为 A 现在穿的是短袖,和 A 现在的确穿了一件短袖的事实是符合的,那么我的「认为」就是对的,这是非常贴近普通人思维方式的真理观。但是当你讨论道德问题的时候,我就不知道真理符合论怎么解释得通了。难道解释成「我认为不应该杀人」和「不应该杀人」这个客观真理是符合的?那「不应该杀人」为什么是一个客观真理?这又该怎么判断?如果你也认为这种符合论很奇怪,那么我建议你把伦理学和认识论分开讨论,至少在最开始不要混在一起。对待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更多地从伦理学的角度去看,而不是从本体论、宇宙论的角度去看。你的问题三真理是相对的。那么这句话本身就构成了逻辑上的矛盾,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如果是,那么这句话也是相对的,有的时候是错误的。另外,真理是相对的是不可以证伪的,既然不可以证伪,那就说明这不是科学。因为要知道,这句话可是一个非真即伪的语句。真理观这种问题本来就不是科学,它就是哲学。波普的「证伪」这个概念也是哲学。只要你不把科学理解成「正确」的意思就行了。关于「科学」可参考:关于「不可证伪」可参考:至于「真理是相对的」这句话本身是不是逻辑上矛盾的问题,我不建议在讨论抽象问题的时候抠字眼。如果我来分析这句话,我只会把它当作一句自然语言,然后找出它想表达的意思。在马哲教科书这里它表达的意思就是我在第一个问题那里写的(「但是」后面的话):世界上存在着绝对真理(真理符合论意义上的客观真理),但是人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所以永远只是一定程度上的真理,永远有尚未认识的东西。是否认同这种观点撇开不谈,我觉得上面这个表述并没有任何逻辑问题。当然马哲教科书会写出「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种话,并以它的「辩证逻辑」作为依据,反对「形式逻辑」对这些语句的简单审查。这个就另说了。虽然我不喜欢这种表述,但把这种表述解释出来之后(也就是上面我引的那句),我觉得并没有逻辑上的问题。我只能说我个人认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种表述是恶趣味,属于有话不好好说非要追求某种古怪的审美。你的问题四如果1,2,3成立,那么客观唯心主义的著作对于今天仍然是一部巨著,值得我们去拜读,而且与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谁对谁错,不好说。我仔细看了几遍还是没有看出你的 1 2 3 怎么推出 4 的。你可以尝试写一个更简单清晰的论证版本,把 1 2 3 的结论用一句简单的话拎出来。我看不清你的论证逻辑,就说说你的结论吧。首先我是不建议给别人扣「客观唯心主义的著作」这种帽子,我相信过不了多久也没人继续这么给传统典籍这么扣帽子了,这种事纯粹是政治侵蚀学术造成的。那些书是不是巨著、值不值得读我不知道,但是「因为它是客观唯心主义所以就不值得读」这种理由肯定是不成立的。想去读就去读,读之前看看别人的介绍和评价就行了。任何书都是这样吧。谁对谁错的问题我就不展开说了。我觉得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够了。没有理由直接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对的,「辩证唯物主义」、马哲教科书批判的东西就是错的。不要停留在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判断标准上,自己读了什么自己判断就是了,没读过的、不了解的或者说不准的不下结论即可。哲学这种东西我认为重在打开思路,理清思路,而不是分个你对我错。最无聊的就是像教科书这样反复强调自己是对的,又不作任何有效论证,还经常在歪曲他人观点的前提下做扣帽子一样的批判。当然,本来我也不承认那是一本哲学书。写在最后前段时间看到很多人引用据说是杨绛给一名学生的回信里的话,你的问题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我并不是说必须要读很多书才能思考。但是思考哲学问题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在阅读不够的时候自己的思路可能会比较混乱。读过很多入门书之后,因为有人帮你梳理,所以出现混乱思路的情况可能会少一些。如果你能够靠自己把论证、分析写得很清楚,那么读书多少也就不那么重要。所以我的建议是,抛开马哲教科书的束缚去思考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尽量避免抽象的语言思考,这很容易把自己绕进去,尽可能把自己的观点、论点、论证过程表达得更具体、更清楚。如果你对哲学有兴趣,可以考虑买入门书籍来看()。比如说真理观你会接触到符合论啊、融贯论啊、实用主义真理观啊这些不同的观点,伦理学你可能会读到功利主义伦理学、康德伦理学、美德伦理学等等各种价值理论,经过这些梳理之后你的思路应该会比现在清晰不少。虽然这也只是入门而已,但至少这些书是把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观点平等地摆在你面前,而不是说一个理论是对的,其它理论因为违背这种理论所以是错的……马哲教科书这货真心不推荐啊。
新书《另一种哲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