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论坛通信工程专业发展前景如何?

通信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在一个校区吗?_淮南师范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5,145贴子:
通信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在一个校区吗?
我心仪已久的一个女生,她进了,而我进了食品质量与安全,只想问一下,这两个专业在一个校区吗?
美女遇见熊孩子会有怎么...
哭哭哟,还不知道女人什...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缺头...
告别颓废,戒出精彩人生...
5G时代超强大,小热狗表...
完美腹肌的最优训练计划...
看完之后,小编的心理受...
人类何苦为难人类?爱情...
童年加青春痕迹的偶像剧...
睡你麻痹起来嗨,不然就...
随着离婚率逐年攀升,分...
古装剧里美丽的额饰,你...
又来个嫡系学妹
一个新校区,一个老校区
很不幸,,,
有点远,算异地恋了
很近的嘛!楼主早日抱得妹纸归哦——老夫聊发 少年狂,治肾亏,不含糖。
只能异地恋了
距离产生美
学姐替你照顾她
不在一个,但是迟早老区会搬来新区的啊
一块钱的异地恋。
同情你哥们,,,,
食品在新区,生命科学系。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淮南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啊?有谁知道?出来干嘛的?_百度知道
淮南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怎么样啊?有谁知道?出来干嘛的?
务培养目标、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受到有关理论、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掌握资料收集、文学概论。   业务培养要求、社会调查:广播电视新闻学,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汉语史、现代汉语,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一般安排8周左右、中国古代文献学;   3、编辑出版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业务培养目标、语文教学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富有开创精神。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四年   授予学位,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业务培养要求;   5,以及文化、声韵,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古代汉语,拓宽专业知识:四年   授予学位;   4、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中国汉字学.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语言文字信息处理。   主干学科:   1、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比较文学、发展历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高校。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历史;   5:语言学概论;   6: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文学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哲学.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史,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开辟新的领域;   2、学科交叉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文艺心理学、见习,一般安排15周~20周、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中外语言学史、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能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   4、教育调查、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检索,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论文写作等,并能通过学习、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
  2、中国古代文学史 、现代汉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写作、文学的基本理论.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   修业年限、古代汉语,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自然科学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民间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   修业年限、文献普查、外国文学史;   3、比较文学:   1、民间文学.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中国古代文学史,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包括教学实习、汉语史(或文字: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实习: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我认为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不可为.问好朋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在线咨询系统
各系2006年秋招各专业设置情况
 本系简介:法学院成立于2015年3月,前身为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是学校创办最早的系部之一。现有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000余人。
近年来,法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政治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政治学原理、行政法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外政治制度为院级A类重点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法学专业为院级特色专业。
法学院注重以科研促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现有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各类科研课题2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在人才培养方面,法学院根据学校整体办学定位,突出专业特色,致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求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研究生和公务员录取率达38%以上,职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在全省同类高校居前。为营造优良学风,法学院在淮南师范学院率先设立院级专项学生奖学金——“神宁”奖学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目前,法学院全体师生正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为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打造办学特色而努力奋斗。
 本系简介:2015年2月,学校根据“十二五”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精神,顺利完成了新一轮院系调整工作,淮南师范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应运而生,正式成立。新成立的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融合了原来的中文与传媒系、美术系、政法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的七个专业,涵盖了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四个学科大类。目前,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是学校专业最多、充满朝气、活力四射的新学院。
学院拥有新闻学、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文化产业管理、动画、摄影、艺术与科技等7个本科专业,设置了广告系、新闻系、数字媒体系、文化产业管理系、动画系,以及人文课程教学部、传媒实验中心、淮南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专职管理人员6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2人。现有在校学生1362名,39个教学班级。
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重视课堂教学质量,注重学风养成教育,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
教科研成果突出。出版专著5部,主编和参编教材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二类及以上近30篇,主持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厅级社科项目、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
学生培养成效明显。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特色活动,举办“大学生广告文化节”、“大学生记者节”、“大学生校园主题展会”等活动,发行《新新青年》杂志,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优秀卡通漫画与设计竞赛学生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学生制作的作品《生命创造希望》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学生获得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Flash动画设计全国二等奖;学生制作的课件《水循环课件》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第五节、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安徽赛区学生获得影视类二等奖、平面类二等奖、广播类三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大赛学生获得三等奖。
结合专业特点,学院树立了“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技术与艺术为依托,以传播为目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文化创意和现代传播新领域融合学科和专业,着力打造适应文化创意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工、管、文、艺交叉”、“人文、技术、艺术融合”、“产学研互动”的新型学院。
与时偕行,凝心聚力,立足创新,转型发展,放飞文化创意的梦想,努力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本系简介:外语系创办于1978年,是我院最早创办的系之一。外语系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学人员70人,专职教学管理人员5人,另有外教2名。教学人员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31人;硕士研究生39人,另有4人硕士在读、2人博士在读;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模范教师2人,安徽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现有语言实验室16个,多功能语言实验室1个,图书资料十余万册。
外语系曾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省部级近40项项,在研项目近30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235篇;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教师用书8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教师用书8部,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2部,其它类教材14部;出版专著及译著5部;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重点课程4门。
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现为淮南师范学院B类重点学科,下设英语和商务英语两个专业。英语专业(4年制教师教育本科)、商务英语专业(4年制非教师教育本科)及“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2012)——卓越小学英语教师”培养计划(4年制教师教育本科)。
 本系简介: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由原中文与传媒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原教育科学系小学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师生组成。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6人,讲师28人,博士7人,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人数的90%以上。拥有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四个系,开设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900余人。建有基础心理学实验室、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咨询室、认知与心理测评室、琴房、舞蹈房等实训基地。
教育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并重,重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小学教育”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年获批安徽省首批“卓越中小学语文教师”项目;应用心理学专业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前教育”专业为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拥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文化概论”和“文学概论”、省级教学团体“中外文学教学团队”;校级重点学科“现当代文学”和“课程与教学论”2个;校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外国文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7门;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淮南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室”2个;校级教学团队“基础心理学”1个。2009年“心理学”被确立为安省硕士点授权建设单位。近三年来,教育学院教师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厅级课题30余项,校级课题50余项,20余篇论文被EI检索,在CSSCI及CSCD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各类学报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0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名师名家论坛”(学术前沿)、“一线专家进课堂”(实践前沿)和“‘舜耕山下’学术沙龙”(内部交流)三个不同层次的平台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黄雪研为代表的师生在国家级及省市级以上的各类学术、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150余项。
教育学院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教师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教育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突破口,以教师教育技能与教育实践锻炼为重点,以“科学管理、人文关怀、注重发展”为口号,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师资和企事业单位文职人才。教育学院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的理念,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铸造内涵,凝练特色,打造品牌,为淮南师范学院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系简介:金融学院下设金融工程系、金融数学系、应用数学系、大学数学教学部4个系部。现有金融工程、金融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应用统计学、4个本科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人,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专业实验室2个;省级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教学团队、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建设类项目6个。近3年来,教师共发表教科研论文172篇,其中SCI、EI收录91篇;获批专利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厅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5项,其中5项为省级重点项目,承担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
学院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中国农业银行淮南分行、交通银行淮南分行、淮南市统计局、国元证券淮南营业部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实习和实践合作协议。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不菲。近3年来,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19个队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省级二、三等奖10余项;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安徽省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组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3年获二等奖1项,2015年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省级师范生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中,获金奖1项;在毕业生考研深造方面,近三年相继有84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11平台建设高校37人,985平台建设高校17人。
毕业生主要流向为金融、教育、IT、文化等企事业单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
金融学院下设金融工程系、金融数学系、应用数学系、大学数学教学部4个系部。现有金融工程、金融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应用统计学、4个本科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人,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专业实验室2个;省级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教学团队、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建设类项目6个。近3年来,教师共发表教科研论文172篇,其中SCI、EI收录91篇;获批专利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厅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5项,其中5项为省级重点项目,承担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
学院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中国农业银行淮南分行、交通银行淮南分行、淮南市统计局、国元证券淮南营业部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实习和实践合作协议。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不菲。近3年来,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19个队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省级二、三等奖10余项;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安徽省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组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3年获二等奖1项,2015年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省级师范生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中,获金奖1项;在毕业生考研深造方面,近三年相继有84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11平台建设高校37人,985平台建设高校17人。
毕业生主要流向为金融、教育、IT、文化等企事业单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
金融学院下设金融工程系、金融数学系、应用数学系、大学数学教学部4个系部。现有金融工程、金融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应用统计学、4个本科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人,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专业实验室2个;省级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教学团队、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建设类项目6个。近3年来,教师共发表教科研论文172篇,其中SCI、EI收录91篇;获批专利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厅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5项,其中5项为省级重点项目,承担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
学院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中国农业银行淮南分行、交通银行淮南分行、淮南市统计局、国元证券淮南营业部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实习和实践合作协议。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不菲。近3年来,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19个队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省级二、三等奖10余项;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安徽省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组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3年获二等奖1项,2015年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省级师范生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中,获金奖1项;在毕业生考研深造方面,近三年相继有84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11平台建设高校37人,985平台建设高校17人。
毕业生主要流向为金融、教育、IT、文化等企事业单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
金融学院下设金融工程系、金融数学系、应用数学系、大学数学教学部4个系部。现有金融工程、金融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应用统计学、4个本科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人,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专业实验室2个;省级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教学团队、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建设类项目6个。近3年来,教师共发表教科研论文172篇,其中SCI、EI收录91篇;获批专利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厅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5项,其中5项为省级重点项目,承担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
学院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中国农业银行淮南分行、交通银行淮南分行、淮南市统计局、国元证券淮南营业部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实习和实践合作协议。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不菲。近3年来,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19个队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省级二、三等奖10余项;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安徽省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组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3年获二等奖1项,2015年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省级师范生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中,获金奖1项;在毕业生考研深造方面,近三年相继有84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11平台建设高校37人,985平台建设高校17人。
毕业生主要流向为金融、教育、IT、文化等企事业单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
 本系简介:电子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其前身淮南师范学院物理系创办于1958年。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以及物理学(师范类)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电工电子学科基础部及实验中心、大学物理教学部及实验中心。目前在校学生1700余人。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4人,副高职称12人;硕士生导师3人;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硕士学位教师47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淮南市创新团队1个,淮南市舜耕英才培育对象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3人,已构建一支学科分布全面、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院重视学科专业建设,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重点学科2个;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安徽省科研项目12项。2014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申请专利8项。
学院重视实验实训室建设,现有实验实训用房8700平方米,建有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成各类基础、专业实验室46个,拥有可正常使用的实验实训设备资产总值1500余万元。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多次在全国数学竞赛、英语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立思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曾在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智能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职业规划设计暨创业大赛中荣获银奖和铜奖;学生通过申报学校百名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就业创业项目获得资助,学生申请专利的人数逐年增加。
学院重视学术交流与校企合作,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中国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中国联通淮南市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密切。与浙江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上海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杏林睿光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建立实训就业基地;与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芜湖东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德硕实业有限公司等长期开展校企合作。
学院重视学风建设,力推养成教育,保持优良学风传统,学生就业质量较高,连续多年荣获学校考研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430名毕业生中58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27人被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韩梦婷、吴斌等30余名同学经校企联合培养获得月薪近万元的职位。
电子工程学院将坚持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之路,不断通过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发挥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
2、学科建设突出。专业培养体现重基础、重实践、重能力、宽口径的原则,《理论物理》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学科。
3、科研成绩优秀。近几年来,教师先后承担了各级科研、教研立项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厅级自然科学基金10多项、院级科研项目20项,教师先后在《Physical Review A》、《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Chemical Physics Letters》、《Chin. Phys. 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Modern Physics Letters A》、《物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40 多篇,其中SCI检索40篇左右,EI检索6篇左右,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
4、教学条件优越。现有专业实验室16间,总资产超过1200万元,设备先进,种类齐全,完全能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物理学实验室下辖力热实验分室、电磁学实验分室、光学实验分室、近代物理实验分室等。电磁学是省级重点建设课程,量子力学是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5、就业前景。该专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毕业生既具有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也具有在应用物理技术等领域从事高科技开发的实际业务能力,学生可以在该专业或相近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在该专业或相关部门的科学技术领域,以及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该专业学生所特有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具有持久的专业发展后劲和较强的开拓能力,因而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毕业生中有的已成为中高等教育战线上的学科带头人;有的已成为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或专业人才;有的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技术骨干或商界精英;有的进行硕士、博士学位的深造或出国留学。
6、考研工作。该专业研究生报考院校、专业选择度广,该系高度重视学生考研,考研氛围浓厚,学生积极报考研究生,近30%的学生先后考入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厦门大学等等名牌院校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二、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特色简介
我校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9年筹建,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并开始招生,已连续招收2届学生。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我校“物理学教育”学科,结合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的指导性专业规范,借鉴国内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明确了专业的办学思路和专业定位。
自专业实验室建设启动以来,已基本建设完成了“基础光学实验室”、“工程光学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光通信实验室”和“光通信原理实验室”五个专业实验室,资产总值213余万元,建筑面积约680平方米,以及3个专业实习基地等丰富的教学基本设施,为本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促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
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不断改革,完善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探索,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构建了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层次化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办学基本条件介绍
物理实验中心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实验室,始建于1977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由当初设备简单、功能单一的普通物理实验室已经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历来重视基础教学,并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列为理工专业学生必修的校级主干基础课,明确了理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近5年来,学校累计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购置仪器设备。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已全部投入使用。物理实验中心现有实验用房5000多平方米。建有大学物理实验室、普通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光信息科学技术实验室、材料物理实验室、计算物理实验室。可以开出开出各类实验约80多个,做到了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题目每名学生一台设备,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中心承担全校7个院系18个理工专业、近2000名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任务,中心拥有一支与理论教学和专业教学相通的实验教学团队。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实验师等12人;有博士5人,硕士14人,形成了一支由由教学和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团队。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淮南市重点课题和学校等一批教学和科研项目,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为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本系简介: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前身为淮南师范学院化学系,创办于1958年。化学学科为安徽省硕士立项建设学科,现有1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化学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特色专业)和4个非师范类本科专业——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强,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有教授8人、副高职称11人;硕士生导师5人;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硕士学位教师34人。现有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 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淮南市舜耕英才培养对象2人,校级学科拔尖人才3人。
学院实验室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有各类基础和专业实验室10多个,拥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工作站、热膨胀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流延机、氮吸附比表面仪、灰融性测试仪、液─液萃取塔实验装置、精馏塔实验装置等总值约1000万元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教学设施。
学院科研力量强,“低温共烧材料实验室”获批为省级实验室,“物理化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基础化学实验室是安徽省首批“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低温共烧陶瓷LTCC研发创新团队”成为十个“淮南市首批1133研发创新团队”之一,“材料学”为校级A类重点学科,“绿色合成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实验室。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承担省市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多项,为我校获得科研经费最多的教学院系。2014年发表教科研论文52篇,其中SCI、EI收录30篇,申请专利15项。
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团队(材料化学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化学生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特色专业(化学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视频公开课程(有机化学)各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结构化学)。
多年来,学院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与“江苏泰州化工园”、“江苏飞翔集团”、“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模式,先后与“安徽神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宿州中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安徽科苑集团”、“安徽发强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顺辉锚固有限公司”签署实习和实践合作协议。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多次在全国硬笔书法、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奖。在前4届“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学院学子先后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在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中学院学子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6项;在学校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意大赛中,我院多名学生获奖,当年成功申报专利19项。郑苏强、陈莹等同学组成的创业团队在2013年首届“淘宝杯大学生(中国·芜湖)新锐网商创业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在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德隆项目小组申报的作品《德隆私立学校》获得银奖;许义梅在“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优秀奖。
学院学风优良,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就业质量较高。每年均有学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多名学生进入较大型企业就业,学院连续多年获评学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4年,学院在学校就业工作考评中位于各学院之首。其他如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学生党员的发展比例也位居前列。2013届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白彬彬合伙创办了“上海简付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年收益达到100万左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何国平合伙创办了“安庆众一教育有限公司”,已经在安庆、铜陵、淮南等多地成立分公司,年收益达到100多万,并且成功吸收学院10位同学高效就业;2015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郑苏强毕业前即创办了“五朵云百货商行”。近三年学院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一直保持高位,、2015三届学生共有248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等985高校36人,其他211高校94人。
 本系简介: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00年,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口径、实基础、强技能、能创新,能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计算机学院目前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博士3人,高级职称13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强、敬业爱岗、勇于钻研和创新精神。现在校生905人,设有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三个系;有1000余平方米的科研和实验教学场所,资产总值500余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已建成软件综合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实验室、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室、硬件综合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训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综合布线实训室、组装与维护实训室以及数据分析知识处理研究所。
 本系简介:淮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2000年在三校合并的基础上升格为本科,2008年立项建设安徽省首批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艺术实训中心项目获批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践实训示范中心。2013年获批安徽省专业建设与改造振兴计划项目支持,专业群建设有了本质提高。
师资队伍: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人、讲师12人;博士4人(含在读2人);1人国家留学基金委留美进修;4人赴韩国进修,全国重点大学毕业硕士28人;另有2人硕士在读,师资力量逐年增强。
专业设置: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版)设置,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美术学专业(130401,师范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130502,非师范类)、环境设计专业(130503,非师范类)、产品设计专业(130504,非师范类)等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117人,38个班级。
办学设施:美术与设计学院与同类院校相比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7800多平方米的美术楼。美术楼共有各类功能教室58间,其中10间多媒体教室,9间工作室。4间设备先进的计算机房,6间天窗画室,25间普通画室,8间公共课教室;一到六楼的橱窗和一个独立展厅供教师和学生交流展览。2007年,在安徽省内率先设置了1500多平方米,较为系统完善的校内艺术实训中心,下设木工实训室、金工实训室、模型工艺制作实训室、材料与工艺实训室、陶艺工作室、虚拟现实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综合绘画工作室等多个专项实验实训场所,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场地。各工作室有专人负责,为提高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教科研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艺术实训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未来两年,一栋17000多平方米的美术与设计学院大楼也将新建投入使用。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美术学学科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美术学科(师范)专业已开设了中国画、油画、综合绘画三个专业方向,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点。2004年,美术学(师范)专业被确立为学院教改示范专业。设计学学科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教学资源配置。在专业的拓展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已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2006年,艺术设计专业成为院级特色专业,2008年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设计学被评为院级重点学科。2013年 “双重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获批安徽省振兴计划优秀教学成果推广项目。
美术与设计学院一贯注重办学特色的凝练,在发展中“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教育思想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各专业发展注重特色和效益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美术基础教育和地方区域经济培养“宽口径、实基础、重技能、稳扎根”的优质师资和美术与设计类应用型人才,初步形成了以“双基并重,双技并举”的美术与设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特色与教学成果:美术与设计学院在加大教学硬件投入,规范教学管理的同时,也努力提高美术与设计学院在整个师院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主要通过:1、开放美术课堂和艺术实训中心,吸引跨专业学生参加艺术实践;2、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美术选修课,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3、通过组织各种专业展览和聘请著名艺术家、专家教授到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近几年,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各类国家级专项展览并有获奖,多项专利申请获批,并先后承担了近30项教育部、省级、院级教科研项目,在国家级重点核心学术刊物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80余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学生近三年分别在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优秀奖和省级一、二、三等奖;在“澳门国际荷花杯酒店家具设计大赛”等全国各级家具创意、设计大赛获银奖、铜奖、优秀奖;在全国、安徽省各级书、画展览参展并有获奖;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取得优异成绩;学生专利申请多项获批等等。毕业生更是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连续几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本系简介:体育学院1978年正式招生,2004年招收本科生, 2011年更名为体育学院并正式揭牌。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951人,下设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3个系、1个公共体育教学部和1个实验中心。
体育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1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2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7人,在读博士2人;有国际级裁判员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学名师1人;国际级裁判员1人,国家一级裁判员17人。
体育学院场地设施齐全,现有标准400米塑胶和碳渣田径场各一块、塑胶网球场四块、室内塑胶篮球场四块、塑胶手球场两块、塑胶排球场四块、室外篮球场28块;体操馆、乒乓球馆各两座并设有运动保健、运动生理、运动心理、人体解剖、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质测试6个实验室,拥有较为先进仪器设备,办学条件优越,场馆配置和各类器材齐全。
近年来,体育学院教学训练等工作成绩稳步提升。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授予全省“体教结合”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10月,淮南师范学院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轮滑运动示范学校”基地, 2011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同年被省体育局授予“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负责宿州、蚌埠、淮北、淮南等市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发证工作;2013年被安徽省体育局授予“安徽省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培训基地”。 建设省级精品课程一门,院级精品课程三门,院级重点课程三门;院级重点学科一项。省级和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厅级重点课题1项、厅级一般课题10余项、主编专著教材多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各运动代表队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金牌60余枚,银牌、铜牌各100余枚。考研通过率大幅提升。
 本系简介:音乐与舞蹈学院最早为2000年初等教育学院的一个音乐专业, 2001年办学规模扩大,成立淮南师范学院艺术系,招收第一届音乐专科生,2003年招收第一届音乐学(师范类)本科,2004年6月成立音乐系,2006年招生音乐表演专业第一届本科。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2015年2月,音乐系升格为音乐与舞蹈学院(少儿舞蹈艺术学院),现下设音乐学系和音乐表演系。
音乐与舞蹈学院现拥有一幢现代化、多功能音乐楼,琴房120余间,10个专业教室,其中多媒体教室5个,另有数码钢琴教室、计算机音乐教室、双排键教室、专业舞蹈房、排练厅、多功能演艺厅等各一间。乐器主要有钢琴110架,手风琴50余架,各种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数套,教学条件不断优化。
音乐与舞蹈学院现有音乐学(教师教育)、音乐表演(非师范)两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7人,讲师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3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10人,已形成了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学术底蕴深厚的师资队伍。目前有在校生625人,从2010年起,先后在江苏、山东、河南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2004年以来,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省、厅级重点和一般课题(项目)10余项;承担校级教科研项目40余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国家级刊物和省级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50余篇,师生创作的音乐作品20余首,在省市级声乐、器乐比赛中获奖达260多人次,音乐与舞蹈学院至今已经毕业836人,据初步统计,就业率为98%,截至目前,已经考取研究生30余人。为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学院已在淮南及周边地区建立了12个专业或实习基地。
 本系简介: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6月的经济管理系,2011年10月系改院。在校学生2900多人,与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现有(中英合作)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方向)、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和物流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院设有三个系、一个实验(实训)中心、一个国际合作教育中心和三个研究机构。2005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合作共建淮南师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2011年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作为第一批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合理化、新型城镇化、参与式预算改革、金融支持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研究方面已取得显示性成果。2012年以淮南市人民政府为主导,由淮南师范学院牵头,协同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委党校等11个单位和部门,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目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已被淮南师范学院立项建设。2010年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成为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
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比重近30%,中级职称比重近40%;具有博士学位比重2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教授3人,聘请兼职教授2人;博士和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8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省模范教师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教坛新秀1人,校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教学质量奖和教坛新秀9人;省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2人,1人为淮南市“四个一批”拔尖人才(理论工作者)第一层次人才,1人为淮南市劳动模范,1人享受淮南市政府津贴,1人获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2名教师取得NMIT培训与评估四级证书;选派3名教师分别赴美国湖滨大学和北墨尔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交流;安徽省产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1人,理事3人。
学院在学科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不断进取。应用经济学学科获安徽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立项建设;区域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分别为校级A类和B类重点学科;“资源型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创新团队获校级首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管理学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会计学为省级特色专业,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方向)专业合作办学,电子商务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获省级卓越营销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三等奖二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政治经济学》、《管理学概论》、《财务会计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西方经济学》和《基础会计学》等为校级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统计学》和《财务管理》为校级优秀课程;近年来,经管学院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6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教育厅基地人文重点项目、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近20项,各级各类横向课题20余项。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价格理论与实践》、《财经研究》、《财贸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国际贸易问题》等刊物发表高质量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10余部,应用性研究成果获市厅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近10项。
多年来,学院致力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学院积极承担了“淮南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领导人培训班”、“淮南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领导人培训班”、“淮南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MBA核心课程班”、“淮南市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班”、“淮南市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淮南市会计从业资格培训班”和“淮南市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等培训任务,累计培训学员近万人。学院还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联络,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2009年4月与淮南市商务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2010年5月与淮南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签订科技合作协议,2011年8月与界首市经信委签订科技合作协议,2012年5月与淮南市统计局签订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的框架协议。学院还积极参与淮南市“参与式预算”改革项目、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以及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的评审工作,累计核审项目资金近亿元。
经管学院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习基地建设。与淮南市华联商厦、淮南光华光神机械电子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交通银行淮南市分行、海通证券淮南营业部和国元证券淮南营业部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经管校外实习实训中心获校实习实训中心建设立项。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2011年获第五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财会专业竞赛总决赛一等奖;获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总决赛二等奖;获第四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二等奖。2012年获第五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和“营销教学名师奖”;获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电子商务运营组一等奖和“最佳指导教师”奖;获第五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二等奖。2013年获第六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一等奖;获第五届“挑战杯?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2项三等奖;获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立项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17项,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立项4项。2014年获第七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安徽赛区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4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获安徽省高校首届“安财杯”金融虚拟仿真投资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安徽总决赛一等奖;获“合财”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获“创青春?中国联通”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安徽省决赛铜奖2项。近3年累计获学校“支持百名优秀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基金”项目立项46项。
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学科建设方面,学院以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为龙头,以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专业建设方面,要做到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注重内涵建设,凝聚特色;人才培养方面,以“服务学生,适应社会”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以“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为目标,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举,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操作、外语口语、人际沟通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构建并实施“立交自主”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本系简介:生物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生命科学系,现有生物科学(师范类)、园林、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是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点,园林专业为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点,拥有生物化学、植物学等多项精品课程。生物工程学院学风优良,其中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连续五年研究生录取率超过30%,其中2009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达51%,所有专业的就业率均稳定在98%以上。
生物工程学院拥有完备的实验、实践、实训教学条件,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为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实验室总面积为3300M2,设置分子生物化学实验室、综合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园林规划等27个专业实验室;环境与生态毒理实验室是校级重点学科基地,已建成动、植物细胞培养、啤酒生产线、生态修复实验室等专业实验教学支撑体系,拥有气相色谱、荧光酶标仪、倒置荧光显微镜、梯度PCR仪、高通量蛋白电泳系统精密仪器设备,为在校生提供了完备的实验实训、科研实践和企业实习,多人次获得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省级奖励,两人次获得安徽省师范生技能竞赛一等奖。生物工程学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博士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6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等2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本系简介: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是我校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着力培养应用型机械与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而集中优势资源新组建学院,现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三个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校级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工程实习实训中心、电工实习实训中心、专业实验管理中心等教学单位,具有较完备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年轻化、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3人,省级教坛新2人。学院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强化能力,提升素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银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获二等奖。学院以教学为中心,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多名学生考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连续多年获学校就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电话: &&&&
E-mail:zsban@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学院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南师范学院论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