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视频 39 页 第4 题怎么...

收到高中物理老师邮件,关于变压器的问题,不好描述
<font color="# 发表于
我只想知道D为什么是错误的,因为根据我的印象,有矛盾的地方。本来认为你是技术大牛还打算膜拜一下的, ...
你自己的问题给坛友带来了多少麻烦?还反怪别人态度不好?
自己好好想想吧。这里没人义务给你解答疑惑的
<font color="# 发表于
我只想知道D为什么是错误的,因为根据我的印象,有矛盾的地方。本来认为你是技术大牛还打算膜拜一下的, ...
如果你早点从别的地方找答案,就不会给上面的各位大牛添麻烦了。你以为是在跟你讨论么?那是在教你。大牛的工资是按小时计算的,本人半天都工资也在4位数字。你自己想想吧,别那么无辜。
你自己的问题给坛友带来了多少麻烦?还反怪别人态度不好?
自己好好想想吧。这里没人义务给你解答疑惑的 ...
真是可笑 我给别人带来什么麻烦了?我也没要求你给我答疑解惑呀,是你自己出来解释的。要是觉得这个帖子给自己带来麻烦了可以不看这个贴呀。而且我和你的意见相反,这个帖子给不少人重新温习了一下基础知识。
本帖最后由
12:36 编辑
如果你早点从别的地方找答案,就不会给上面的各位大牛添麻烦了。你以为是在跟你讨论么?那是在教你。大牛 ...
几天前我看到那个帖子帖子了,还是无法解释直流的问题,所以没贴上来。
还有你工资多高跟本帖无任何关系,很多时候收入高低在于能不能混,跟技术实力完全不搭边,我用得着你面前装无辜?越来越来越觉得你的话可笑了。。。。。。。。是教是讨论到此为止吧,不浪费你几位数的工资了。
等下补一张功率分析仪的测试结果
好的,等这个结果。
几天前我看到那个帖子帖子了,还是无法解释直流的问题,所以没贴上来。
还有你工资多高跟本帖无任何关系 ...
消消气,我也是到现在都认为D的正确的。整个电路做黑盒测试,输入电压的rms值一直都是U,I的rms值按照IIR算,又只变化了0.707,Urms*Irms变化0.707,可这两种状态大家都确定电阻上的功率翻倍了,纯阻性负载PF=1,黑盒测试如果Urms*Irms变化0.707,那以后咱们测试(PF=1)电路的真实功耗可就得另想其它办法了,用真值表测出的Irms和Urms的值相乘最后可就不是真实功耗了。
消消气,我也是到现在都认为D的正确的。整个电路做黑盒测试,输入电压的rms值一直都是U,I的rms值按照IIR ...
用真值表测出的Irms和Urms的值相乘最后可就不是真实功耗了。
---------------
现在都是用已知的结果去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要是哪天一个电路不知道结果怎么办?该用哪个公式呢?
消消气,我也是到现在都认为D的正确的。整个电路做黑盒测试,输入电压的rms值一直都是U,I的rms值按照IIR ...
还有功率因素呢?
消消气,我也是到现在都认为D的正确的。整个电路做黑盒测试,输入电压的rms值一直都是U,I的rms值按照IIR ...
谁告诉你半波整流的PF=1了?电压和电流半个周期同相,半个周期不同相,这PF能等于1么?
还有功率因素呢?
恩,如果功率因数不等于1那肯定用Urms*Irms得到的结果不是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但这道题是纯阻性负载,最后Urms*Irms也得不出实际消耗的功率,这对以后的电路功耗测量可是很有影响的~望大神指点。
用真值表测出的Irms和Urms的值相乘最后可就不是真实功耗了。
---------------
现在都是用已知的结果去选 ...
不是已知结果去套公式,一直都是用公式去算结果的,只是你没搞清楚公式之间的因果关系。
前面已经解释过,P=UI就是个派生公式,从P=I^2R, U=IR推出来的,所以U不能按输入电压算,必须是按R两端的电压算。
说来说去还在纠结输入电压不变,烦不烦啊?
恩,如果功率因数不等于1那肯定用Urms*Irms得到的结果不是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但这道题是纯阻性负载,最 ...
二极管是纯阻吗?这就叫基础不扎实想法还特多,有时候真的很无语。
谁告诉你半波整流的PF=1了?电压和电流半个周期同相,半个周期不同相,这PF能等于1么? ...
很想知道这道题的PF用公式该怎么推导?学习之后对以后测量电路功耗也有帮助,谢谢啦。
恩,如果功率因数不等于1那肯定用Urms*Irms得到的结果不是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但这道题是纯阻性负载,最 ...
上面你说的实际怎么着,我说功率因素的问题,你又说这里是纯阻负载,你到底是要讨论实际还是纯阻?无语了,无法沟通了。
上面你说的实际怎么着,我说功率因素的问题,你又说这里是纯阻负载,你到底是要讨论实际还是纯阻?无语了 ...
功率因素?
很想知道这道题的PF用公式该怎么推导?学习之后对以后测量电路功耗也有帮助,谢谢啦。 ...
PF的定义就是有功功率除以视在功率,在这题中全波变半波视在功率变为0.707倍(就是你说的输入电压不变,电流变为0.707倍),有功功率变为0.5倍,所以PF=0.707,就这么简单。
估计又要说我已知结果套公式了……
功率因素?
功率因数。。。。。。。。。
PF的定义就是有功功率除以视在功率,在这题中全波变半波视在功率变为0.707倍(就是你说的输入电压不变, ...
能给出一个正向推导么?因为感觉以后工作中真的会用得到,毕竟反向推导说服力不足。
PF的定义就是有功功率除以视在功率,在这题中全波变半波视在功率变为0.707倍(就是你说的输入电压不变, ...
消耗功率(有功功率)应该以二极管后面的电流电压来算吧!电流、电压都是被截去半波,都变为0.707倍,有功功率变为0.5倍。
如果谈二极管前端的的 视在功率,感觉就没什么意义了, 它在这里什么也不能代表。
有争议的地方应该是电流表的读数如何计算的问题吧?
如果用中学的知识来将的话确实比较难解释,应该导入微积分的来计算的吧.
本帖最后由
14:08 编辑
不是已知结果去套公式,一直都是用公式去算结果的,只是你没搞清楚公式之间的因果关系。
前面已经解释过 ...
没搞清楚公式之间的因果关系
------------
这个说的太好了,好多人没搞清楚因果关系,不光是我,呵呵。不过从现在开始我就只看看。。。。。。。。。。。。。。。
能给出一个正向推导么?因为感觉以后工作中真的会用得到,毕竟反向推导说服力不足。 ...
自己查功率因素、视在功率、有功功率的定义。
功率因素本身就是为了描述“输入端的电压有效值乘以电流有效值不等于实际做功功率”这种现象而诞生的,所以这就是正向推导。
消耗功率(有功功率)应该以二极管后面的电流电压来算吧!电流、电压都是被截去半波,都变为0.707倍,有 ...
他们不是在纠结输入电压不变,输入电流变为0.707倍,和后面电阻上的有功功率变为0.5倍对不上嘛,所以我告诉他们:输入电压乘以输入电流叫视在功率,而电阻上实际消耗的叫有功功率,这两个功率是可以不相等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功率因素小于1。
因为视在功率大于有功功率,所以功率因素小于1,这是一个正向因果关系,而不是什么套公式去解释结果。
有争议的地方应该是电流表的读数如何计算的问题吧?
如果用中学的知识来将的话确实比较难解释,应该导入微积 ...
高中的好处就是知识面有限,反而更容易解释。
焦耳定律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关键知识点,定义是Q=I^2Rt,和U没什么关系。然后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功率,定义是Q=W=Pt,所以很容易得出电流和功率是平方关系,半波整流只有一半时间做功,功率减半,电流减小为根号二分之一,这个推导过程对于高中生来讲应该能掌握的。
当然,上了大学就不能再这么肤浅地看问题了,微积分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见124楼的公式)。用微积分来推导并不是把问题复杂化,而是为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开辟了一个适用性更广的计算方法,例如方波又怎么算?多个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波叠加又怎么算?这时用高中知识就无法解决了,必须用微积分。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高中的好处就是知识面有限,反而更容易解释。
焦耳定律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关键知识点,定义是Q=I^2Rt,和U ...
I1 = A1*Sin(2Pi*f*t+w);& & & & //t = {0,0.5}
I2 = A2*Sin(2Pi*f*t+w);& && & //t = (0.5,xx},电流的变化导致一个感应电动势?,是否还是完整的正弦?应该有一个振荡吧
&&本贴少儿不宜,请珍惜脑细胞。对基础知识不感兴趣或不喜欢思考的童鞋请无视或点击窗口右上角的X。
&&俺最近一直在思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数学是科学研究的金钥匙,是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数学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没有数学,我们无法想象和理解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很多现象在被发现之前,数学就已作出大胆而明确的预测,并且屡试不爽。。。
&&数学是如此的成功和重要,以至于很多人疑惑,到底是数学在主导物理世界还是物理世界在主导数学?是世界的运动要遵循数学原理还是数学原理决定着世界的运动?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已经够吓人了,后来人们又吃惊地发现宇宙一直在加速膨胀,如今不知哪里又蹦出希格斯粒子和暗能量,毁了无数人的三观。。。如此这般,上帝到底想干什么?
&&俺认为,上帝既不是数学家,也不是物理学家,而是一位绝顶高明的逻辑学家。他可能不懂物理和数学,只是制定了几个最基本的逻辑规则而任凭宇宙自生自灭,其中之一就是矛盾律。
&&规则,创造了一切。(学软件的应该都知道啥叫“规则驱动”吧)可能好问的童鞋又要问了,是什么创造了规则?倒。。。老纳也在思考中。。。
&&矛盾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俺认为这个规律比1+1=2以及能量守恒定律更基础。
&&一个人,可以不懂数学,不管1+1=2;也可以不懂物理,不鸟能量守恒定律。但是,唯一不能的就是——自相矛盾。
&&我们可以规定1+1=3,或者能量不守恒,但如果按照既定的规则却推导出与前提自相矛盾的结果,那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没有自相矛盾,不一定是对的;若有自相矛盾,那一定是错的。
&&所以,我们应当养成一个好习惯:得到一个自认为满意的结论后,记得检查是否自相矛盾了。
&&不幸的是,很多时候矛盾点并不那么显而易见。
&&举个例子。
&&对楼主位的电路,二极管短路后,不管你是认为电流增大2倍还是根号2倍,都无法解释高中同学的一个疑问。(以下描述是基于高中物理知识,并且电流是指有效值)
&&1、短路二极管后,根据电功率的定义,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将翻倍。
&&2、因为初级电压即电源电压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如果电源电流是增大根号2倍,电源提供的功率也应该增大根号2倍。按照理想变压器的特性,负载电阻的功率也应该增大根号2倍。这跟第1点的已知结果相矛盾。
&&3、如果电源电流是增大2倍,按照理想变压器的特性,负载电流也应该增大2倍,所以负载电阻的功率应该增大4倍(焦耳定律)。这也跟第1点的已知结果相矛盾。
&&既然出现了自相矛盾,那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对于以上矛盾,我们该如何向中学生们解释?个人认为,该题目作为中学试题似有不妥。
&&题外话:&&
&&俗话说,人急出错,马急失蹄。这人一急嘛,智商立马下降到女司机的水平(呵呵,打个比喻,没有恶意啊),就会考虑不周,容易出错。
&&平心静气的讨论,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平心静气,不骄不躁,才能临危不乱。
&&唉。。。话说老纳也时有急眼,在此自我检讨下,当与各位共勉。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围观,完全不会解决这样的问题了啊
各位大师好有耐心
本贴少儿不宜,请珍惜脑细胞。对基础知识不感兴趣或不喜欢思考的童鞋请无视或点击窗口右上角的X。
1、短路二极管后,根据电功率的定义,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将翻倍。
&&2、因为初级电压即电源电压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如果电源电流是增大根号2倍,电源提供的功率也应该增大根号2倍。按照理想变压器的特性,负载电阻的功率也应该增大根号2倍。这跟第1点的已知结果相矛盾。
&&3、如果电源电流是增大2倍,按照理想变压器的特性,负载电流也应该增大2倍,所以负载电阻的功率应该增大4倍(焦耳定律)。这也跟第1点的已知结果相矛盾。
从你这三点看你完全没有理解有效值与平均值两个概念。
正弦交流电适用于有效值而不是平均值.
去掉二极管前: U(有效电压)=U(峰值电压)*0.5,I=U(峰值电压)*0.5/R, P=I*U=(U(峰值电压)*0.5)^2/R=0.25*(U(峰值电压)^2)/R;
去掉二极管后:U(有效电压=U(峰值电压)*0.707(根号二)。I=U(峰值电压)*0.707/R, P=I*U=(U(峰值电压)*0.707)^2/R=0.5*(U(峰值电压)^2)/R;
所以:P(去掉二极管)=2*P(没有去掉二极管.I(去掉二极管) : I(有二极管)=0.5 : 0.707
测试结果是两种情况输入电流相等??怎么可能??
想问下楼主,两种情况下负载温升一样??
输出功耗变大了 ...
题目是理想器件啊
俺读的书少,怕被你们骗了,连夜从开大书店的好心老板那借了套中学物理教科书,翻啊翻啊。。。 就是找不到“平均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这些鸟东东
哪位好心的小妹妹大哥哥教教俺,啥叫”平均功率“”功率因数“,还有啥叫”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gzhuli 发表于
他们不是在纠结输入电压不变,输入电流变为0.707倍,和后面电阻上的有功功率变为0.5倍对不上嘛,所以我告 ...
那也就是说能证明pf=1的话,D选项纠就正确了吧?
那也就是说能证明pf=1的话,D选项纠就正确了吧?
D肯定是错的。因为加入二极管后(变压器的初级也等效于串入一个二极管,因为这是理想变压器,加在次级上的元件会被按比例等效到另一边),电路的波形由正弦波变为半波整流后的正弦波。如果要计算功率,交流电必须用电压有效值。因为半波整流后的电压有效值为电压峰值的1/2(这个就像全波正弦交流电有效值为峰值的0.707一样,是经过实验及计算出来的)。那位老纳推算出来的结果自相矛盾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初级的电压是不变的。其实不变的是电压的峰值。但有二极管和没有二极管时在波形上是有变化的。所以其电压有效值是变化的。全波整流时有效电压为值峰值的0.707倍,半波时有效电压值是峰值的0.5倍.如果你用这个有效值来推算的话,加在初给的电流电压都是按比例地反映到次级上,而且初级与次级之间的功率是相等的。
jiangxingyuan 发表于
D肯定是错的。因为加入二极管后(变压器的初级也等效于串入一个二极管,因为这是理想变压器,加在次级上 ...
同意你的观点,在电阻两端可以用你说的根2电压与根2电流的乘积。但如果把整个电路做黑盒测试,只知道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请问你怎么计算盒子里设备消耗的功率。
同意你的观点,在电阻两端可以用你说的根2电压与根2电流的乘积。但如果把整个电路做黑盒测试,只知道输入 ...
只需要用次级有效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就可以得出整个系统的功耗。因为理想变压器和理想二极管是不会消耗功耗的。
clough2004 发表于
那也就是说能证明pf=1的话,D选项纠就正确了吧?
你真是无可救药
所谓有效值不就是等效为直流吗?是直流为什么不能是I1=I2+I3?
是等效为发热功率相同的直流值,这个发热功率相同,是较长一段时间的积分值,而不是瞬时值
否则工频交流电的有效值岂不是高低根本没法用肉眼看清的一个不稳定值了?
看来很多人疑惑的是:&&从ab输入端看,根据P=UI,在U不变时,负载功率加倍,I是不是也应该加倍?
“由于串入二极管后功率因数不等于1,所以电路不再是纯电阻性的,即电路和电源间存在能量交换。”您这个说法我不赞同。
1、串入二极管以后,正半周电流正比于电压变化,负半周电流为0。正半周电源向电阻供电,负半周没有电流,整个过程中只有能量向负载的流动,所以电路与电源之间不存在能量交换。
“如果用示波器实测察看,应该可以看到因能量交换留下的蛛丝马迹,比如波形尖峰、过冲、失真、振荡等。”
2、您说这些都是由于二极管和变压器的非理想性导致的。题目中是理想的,所以不存在这些问题。
只需要用次级有效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就可以得出整个系统的功耗。因为理想变压器和理想二极管是不会消耗功 ...
没错,同意你的观点,但之后我们怎么求输入电流呢?
本帖最后由 laoshuhunya 于
09:38 编辑
那也就是说能证明pf=1的话,D选项纠就正确了吧?
这位同学勤奋好学、刨根问底的精神令人感动^_^&&俺就回个贴吧
如果你真想刨根问底,俺建议:
1、按273楼的建议办
2、买本《农民进城防骗手册》,免得被“不明真相的”或“坏蛋”骗了
3、一定要弄懂啥叫作“电”。哪一天你弄懂了,什么“功率因数”“集总参数系统”“分布参数系统”“场论”。。。统统见鬼去吧
看过武侠小说没?没看过也请去补补。
搞技术跟练武功一样,大抵也有三个层次:
一是剑在手中。这个相当于应届童鞋的水平,有理论知识但不知道该怎么用(剑在手中不知道怎么使,还往往误伤了自己)
二是剑在心中。这个相当于工作几年的工程师,有理论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独立做设计,但还不能独立做产品。(剑在心中已知道怎么使,但功力尚浅)
三是心中无剑。这个嘛,相当于技术总工或总监的水平,能够确定技术方案,能看到行业发展方向,能敏感的捕捉市场信息,能引领技术团队。(心中无剑则无招无式,如水无状,伤人无形,功力深不可测)
俺认为,只要弄懂了啥叫作“电”,就能达到心中无剑的层次^_^
练功须知:
& &有所闻,有所不闻;
& &有所看,有所不看;
& &有所想,有所不想;
& &有所问,有所不问;
& &有所答,有所不答;
& &有所为,有所不为。
编辑添加:没有恶意,请不要误解俺了。
没错,同意你的观点,但之后我们怎么求输入电流呢?
次级电流I=次级有效电压U/R
初级有效电流I=次级电流I/N(变压比)
D肯定是错的。因为加入二极管后(变压器的初级也等效于串入一个二极管,因为这是理想变压器,加在次级上 ...
百度概念【有效值在相同的电阻上分别通以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经过一个交流周期的时间,如果它们在电阻上所消耗的电能相等的话,则把该直流电流(电压)的大小作为交流电流(电压)的有效值】
220V的市电,电压的有效值是220V,可以在市电上接上任意电阻,在该电阻上产生的能耗与通直流220V产生的能耗相当。电压的有效值是对任意电阻说的,电路可以是开路的。
电流的有效值,只能对某个具体的电路来说,比如市电上接了一个220欧姆的电阻,电流的有效值为1A,等同于1A的直流电流在220R上消耗的能量。这说明电流的有效值与电压有效值靠一个固定的电阻关联起来了。
从电源端来看输出功率 P=U(RMS)I(RMS),本质就是把电路中所有的负载转换成纯阻负载R来算的
是否选D的分歧在与如果理解电压的有效值
选D的同学:认为不管开不开灯,市电的有效值一直都是220V
不选D的同学:认为开灯的时候,市电有效值是220V,不开灯,市电的有效值是0,如果开关灯时间一样(类似与二极管),市电的有效值是0.707*220V。
我再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问题的本源还是在与有效值的概念与检测手段的分歧。
有效值是用直流量来衡量交流量的一个参数,它的用途只有一个,用于能量守恒。实际上,我们会用仪表来测量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从得出能耗。
但问题是,电流,电压的有效值都是在直流量下,用纯阻负载等效的。 在非纯阻负载电路中,用仪器能测出来吗?
我认为电流表是测不出真正的有效值的(除非电流表可以将非纯阻等效成纯阻来算),而电压表还是可以测出有效值的(电压表可以通过内部电阻来等效)。
LZ的题目: 如果电路图中串联的是实际的电流表,电流表的读数不会是2倍的关系。
& && && && && && &如果电路图中的电流表只是示意有效值的话,电流的有效值应该是2倍的关系。
这是个人浅薄的愚见,欢迎拍砖。
那也就是说能证明pf=1的话,D选项纠就正确了吧?
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回去重读语文吧,你这理解能力实在不能愉快的交流。
本帖最后由 wicy001 于
10:10 编辑
百度概念【有效值在相同的电阻上分别通以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经过一个交流周期的时间,如果它们在电阻上 ...
真对我对有效值的理解,我特意画了电路来表示
一:电路里的表都是实际的电流电压表。
R上消耗的电能=U2*A2
电源提供的电能=U1*A1
U1=1.414*U2,这个试验也是通过的,相信大家没有意见吧。
A2=A1,这个大家也没有问题吧。
最后算出来电源上提供的电能比电阻上消耗的电能还要多,这不符合能量守恒。
这说明:某一个或某几个表测的不是有效值。
二:电路里的表都是测有效值的电流电压表
我认为:电压表是可以测有效值, 电流表可以测纯阻负载的电流有效值,不能测非纯阻负载的电流有效值
R上消耗的电能=U2*A2(U2,A2 与用实际电流电压测的值一样)
电源提供的电能=U1*A1(U1与用实际电压表测的值一样, 但A1流经的是非纯阻网络,所以与用实际电流表测的值不同)
根据能量守恒U1*A1=U2*A2
因为U1,U2是根2的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是一个能测非纯阻网络的电流有效值的电流表来说,A1与A2也是根2的关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百度概念【有效值在相同的电阻上分别通以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经过一个交流周期的时间,如果它们在电阻上 ...
选D的同学:认为不管开不开灯,市电的有效值一直都是220V
不选D的同学:认为开灯的时候,市电有效值是220V,不开灯,市电的有效值是0,如果开关灯时间一样(类似与二极管),市电的有效值是0.707*220V。
这个结论与你的推断正好相反。
1. 市电的有效值一直都是220V,与开不开灯没有关系。 但加入二极管后,市电的电压峰值是不变的,但波形是变了,由原来的正弦波变为只上部的半波整流后的波形。同时电压有效值也跟着变化了。由原来的峰值的0.707倍变为0.5倍。P=(0.5*U)^2/R=0.25U^2/R;
2.如果从时间关系来算,不工作的那半个周期不要了。那有效值还是峰值的0.707,但做功时间只有一半。所以P=(0.707*U)^2/R/2=0.5*U^2/R/2=0.25U^2/R;
可见两种计算方式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化为有效值来计算是最简单的。只要用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电阻电流及功率了。
同意你的观点,在电阻两端可以用你说的根2电压与根2电流的乘积。但如果把整个电路做黑盒测试,只知道输入 ...
对瞬时功率做积分,现在的数字电能表都是这样做的,同时采样瞬时电压和电流,算出瞬时功率,积分后就是总用电量,再除以积分时间就是平均功率,这种方法对PF&1照样适用。
本帖最后由 wicy001 于
10:22 编辑
选D的同学:认为不管开不开灯,市电的有效值一直都是220V
不选D的同学:认为开灯的时候,市电有效值是220 ...
市电加入二极管后, 二极管后的电压有效值变了,二极管之前的电压有效值仍然是220V。
你可以在看看,我发的分析仪器与有效值的帖子。
市电加入二极管后, 二极管后的电压有效值变了,二极管之前的电压有效值仍然是220V。
你可以在看看,我 ...
其中U2=U1/1.414就是大错特错。经过一个二极管怎会变为原来的0.707倍?有效值是一个长期等效的虚似值,不是即时值
高中考这个题,我认为D答案是对的,因为老师学生都认串的电流表应该测试的有效值。
就像我小学三年级,刚学钝角,锐角,直角的概念时,试卷上出了一套题问时钟走到9:30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什么角?
我当时选了钝角,答案却是直角。
真对我对有效值的理解,我特意画了电路来表示
回帖都不看帖的吗?
说了多少次P=UI只适用于纯电阻负载,因为U是从U=IR推出来的,是指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你用P=U2*A2来算是对的,用P=U1*A1来算就是错的。
P=U1*A1算出来的叫视在功率,P=U2*A2算出来的叫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是可以大于有功功率的,当视在功率大于有功功率就叫做功率因素小于1,出现功率因素小于1就意味着负载非纯阻。
在交流电路中,我们将正弦交流电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称为视在功率,即S=UI视在功率不表示交流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只表示电路可能提供的最大功率或电路可能消耗的最大有功功率。
其中U2=U1/1.414就是大错特错。经过一个二极管怎会变为原来的0.707倍?有效值是一个长期等效的虚似值,不 ...
有效值是个虚值,但是可以通过纯阻网络,算出电压的有效值(根据定义)。电压的有效值要比电流的有效值好算多了。
我认为电压表可以直接测出有效值。 这个仿真图,就是证明,当然你可以用你的表,搭个电路测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高中考这个题,我认为D答案是对的,因为老师学生都认串的电流表应该测试的有效值。
就像我小学三年级,刚 ...
和你举的例子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道题高中生就算不知道视在功率、RMS这些概念也应该能判断出D是错误的,因为基础公式是焦耳定律Q=I^2Rt,根本就没U什么事,U是通过U=IR带进来的,这都反反复复说了多少遍了。
本帖最后由
11:00 编辑
有效值是个虚值,但是可以通过纯阻网络,算出电压的有效值(根据定义)。电压的有效值要比电流的有效值 ...
我去 这两个电流表显示还不一样?欢迎谁再来给套个公式。
还有你用的软件是proteus吧?这个软件仿真逻辑电路还行,仿真这个是不是太垃圾了,换个其他软件试试。
那也就是说能证明pf=1的话,D选项纠就正确了吧?
现在我就证明给你看,半波整流的功率因数到底是多少
先理论推导(高手看了笑笑,小白看了哭哭)
等下再试验证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去 这两个电流表显示还不一样?欢迎谁再来给套个公式。
按这个模似,电学所有理论得重新论正了。
有效值是个虚值,但是可以通过纯阻网络,算出电压的有效值(根据定义)。电压的有效值要比电流的有效值 ...
你又断章取义了,只看第一段不看第二段:
有效值(Effective value)在相同的电阻上分别通以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经过一个交流周期的时间,如果它们在电阻上所消耗的电能相等的话,则把该直流电流(电压)的大小作为交流电流(电压)的有效值,正弦电流(电压)的有效值等于其最大值(幅值)的1/√2,约0.707倍。
在正弦交流电流电中根据热等效原理,定义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为其瞬时值在一个周期内的方均根值。
有效值的真正定义是“其瞬时值在一个周期内的方均根值”,无论电压还是电流都是完全可测的。
我去 这两个电流表显示还不一样?欢迎谁再来给套个公式。
还有你用的软件是proteus吧?这个软件仿真逻辑 ...
说垃圾是你不会用而已,Proteus AC电流表的默认时间常数是100ms,对于50Hz非正弦波电流来说积分时间太短,数字实际上是在不停跳变的,截图刚好截在两个表跳变不同步的时间上而已。
把时间常数改为1s以上就可以得到稳定的读数,这个技巧我在258楼就已经说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去 这两个电流表显示还不一样?欢迎谁再来给套个公式。
还有你用的软件是proteus吧?这个软件仿真逻辑 ...
电流不一样,是因为我选的二极管模型是M7,不是理想器件,M7自身带了2.2nf的电容。
说垃圾是你不会用而已,Proteus AC电流表的默认时间常数是100ms,对于50Hz非正弦波电流来说积分时间太短 ...
对,大师是对的。 问题是,我刚才修改电路图时,忘了设了。 有一个是设为1s,新拉入的一个是100ms。
修改后,数值是一样的。
和你举的例子一点关系都没有,这道题高中生就算不知道视在功率、RMS这些概念也应该能判断出D是错误的,因 ...
电压在电路里是表像,而电流才是实质。电压是因电流流过导体而产生,而不是与生而来的实质。
你又断章取义了,只看第一段不看第二段:
对于开路的市电,电压的有效值是多少?
电压在电路里是表像,而电流才是实质。电压是因电流流过导体而产生,而不是与生而来的实质。 ...
电荷流动形成电流;
电荷流动的动力,来源于电压(电势差)。
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电压只是表象。实质是:电压使电荷流动,导体阻碍电荷流动,因而体现为电阻。
对于开路的市电,电压的有效值是多少?
明知故问,有啥想不通就直说,别浪费大家时间。
电荷流动形成电流;
电荷流动的动力,来源于电压(电势差)。
电流是之一,电压是导出单位,定义是“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电荷移动首先就产生电流,电流做的功才换算出电压。
没完全看明白,不过交流电的电流实际没什么卵用
现在我就证明给你看,半波整流的功率因数到底是多少
先理论推导(高手看了笑笑,小白看了哭哭)
D是错的,谢谢了,一直都没有理解RMS值的意思,现在明白了,RMS值都是算数值。真的谢谢了。
电流是7大基本单位之一,电压是导出单位,定义是“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电荷移动首 ...
电场力导出电场,电场导出电势,电势导出电压。
或者,电场力导出功,功导出电压。
但不能说电压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勉勉强强可以说,电压是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的。
D是错的,谢谢了,一直都没有理解RMS值的意思,现在明白了,RMS值都是算数值。真的谢谢了。 ...
现在来试验证明:
功率分析仪的电压通道接输入端
半波整流:
可以清楚的看到:PF=0.707,以及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不相等。
全波整流:
可以清楚的看到:PF=1,以及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相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clough2004 发表于
D是错的,谢谢了,一直都没有理解RMS值的意思,现在明白了,RMS值都是算数值。真的谢谢了。 ...
不知道怎么的,看到你明白了我真高兴
说垃圾是你不会用而已,Proteus AC电流表的默认时间常数是100ms,对于50Hz非正弦波电流来说积分时间太短 ...
原来如此 多谢
本帖最后由 wicy001 于
12:20 编辑
明知故问,有啥想不通就直说,别浪费大家时间。
我是真不明白。
我再次摘录343L的理解:
220V的市电,电压的有效值是220V,可以在市电上接上任意电阻,在该电阻上产生的能耗与通直流220V产生的能耗相当。电压的有效值是对任意电阻说的,电路可以是开路的。
电流的有效值,只能对某个具体的电路来说,比如市电上接了一个220欧姆的电阻,电流的有效值为1A,等同于1A的直流电流在220R上消耗的能量。这说明电流的有效值与电压有效值靠一个固定的电阻关联起来了。
从电源端来看输出功率 P=U(RMS)I(RMS),本质就是把电路中所有的负载转换成纯阻负载R来算的
我这样说对不对? 我认为开路时,市电的有效值依然是220V。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明知故问,有啥想不通就直说,别浪费大家时间。
对于之前你的回帖,功率因数什么,我是明白了。
思考了一圈,发现有绕回电压有效值的概念上了,我又不理解矛盾在哪了。
不知道怎么的,看到你明白了我真高兴
,弄清楚了,真是一身清爽。
现在来试验证明:
谢谢高手指点,已经明白了。
144楼的仿真为啥是这个结果我解释给你听,你好好听着:
全波交流电流有效值: 12mA
半波电流有效值(AC+DC): ...
您这种方式,更便于理解一些
本帖最后由 kickdown 于
13:17 编辑
你这个解释靠谱,和该链接102楼吻合(截图如下),
他说的不是直接叠加,而是平方和
算了,我这句说的不是太合适,算我没说哦
高中考这个题,我认为D答案是对的,因为老师学生都认串的电流表应该测试的有效值。
就像我小学三年级,刚 ...
您这个钝角,答的真好
本帖最后由 kickdown 于
13:27 编辑
高中考这个题,我认为D答案是对的,因为老师学生都认串的电流表应该测试的有效值。
就像我小学三年级,刚 ...
回复多发了一句,为了避免被莫大收拾,借回您帖子的位置,干脆编辑一下,保留一下这个4页帖子的心得
1、功率因数的定义,本质上是为了让视在和有功统一起来,人为制造出的一个概念,其中无功电流部分,并非完全能代表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能量来回交换的关系,楼上用WT210做这个半波整流实验,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2、今天才明白,为何I是基本单位,而U不是。同时,也明白了为何P=I*I*R*t是焦耳“定律”,U=I*R也是欧姆“定律”,而P=U*I不是“定律”。
3、平方累加后开方得到有效值,必须保证累加量之间满足“正交”关系
4、即使如Fluke289之类的“真有效值”,测试的也只是不含有DC分量的“真有效值”,如果含有直流分量,需要用平方和公式推导。
5、本人基础确实差的还远,与各位高手差距显著,努力学习吧!
很多人不知道真有效值电表也有二类,那是AC和AC+DC。
要量半波整流输出,要使用AC+DC真有效值电表,或用AC ...
看到大家实验用的各种仪器,我有个疑问
真正产品中,有AC+DC的真有效值表吗?还是所有产品都需要分别测试AC和DC,然后均方根处理才行?
本帖最后由 kickdown 于
13:47 编辑
现在来试验证明:
381楼,我请教alias的问题,您能否顺路也给我个指导呢?
您的WT210,是否就是AC+DC的?
明知故问,有啥想不通就直说,别浪费大家时间。
1.根据有效值的定义,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都是针对纯阻算出来的,所以从消耗能量来看:P(有用功)=U(RMS)I(RMS)是成立。
2.再看视在功率的定义就是电源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这样推断,电源电压并不是RMS。
3.也就是说,电流表可以测任意负载的有效值,电压表只能测电阻负载的有效值。
4.开路市电的有效值并不是220V。
5. 进而跟电压的有效值的定义有矛盾。
请大师分析,问题出现在第几步?
,弄清楚了,真是一身清爽。
恭喜你,走出去了。
我还没有完全明白。
1.根据有效值的定义,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都是针对纯阻算出来的,所以从消耗能量来看:P(有用功)=U(RMS ...
第一步就错了,你自己已经说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是针对纯阻算出来的,那么220V经二极管接电阻,此时对于220V来说负载还算是纯阻吗?
但是电流不一样,串联电路各段电流是相同的,无论在二极管前还是后,电流都是纯阻上的电流。
所以,你要算有用功就必须取电阻两端的电压,不能取二极管前的电压。
381楼,我请教alias的问题,您能否顺路也给我个指导呢?
您的WT210,是否就是AC+DC的? ...
WT210测的是真有效值
第一步就错了,你自己已经说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是针对纯阻算出来的,那么220V经二极管接电阻,此时对于22 ...
第一步就错了,你自己已经说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是针对纯阻算出来的,那么220V经二极管接电阻,此时对于220V来说负载还算是纯阻吗?
嗯。此时测量电源电压确实不是针对纯阻负载的电压了,220V不是有效值了。
但是电流不一样,串联电路各段电流是相同的,无论在二极管前还是后,电流都是纯阻上的电流。
嗯,明白了。 所以,二极管前面的电流表A1 测的仍然是有效值。
所以,你要算有用功就必须取电阻两端的电压,不能取二极管前的电压
嗯,明白了。
根据理解,我认为下面两条是正确的:
1. P(有用功)=U(RMS)I(RMS)是成立
2. 电流表可以测任意负载的电流有效值(因为电流表是串联的,把其他任何形式的负载变换阻性负载后,电流表的值就相当于变换后阻性负载上的电流),电压表只能测电阻负载的有效值。
看到大家实验用的各种仪器,我有个疑问
真正产品中,有AC+DC的真有效值表吗?还是所有产品都需要分别测试 ...
电压、电流,如果不加特别说明,都指的是有效值。
有效值,不加特别说明都指的是(AC+DC)真有效值。
AC有效值指的是AC成分的有效值。
第一步就错了,你自己已经说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是针对纯阻算出来的,那么220V经二极管接电阻,此时对于22 ...
不是这样理解的,交流除了电压和电流,还有个相位,这是你们一直忽略了的。
实际上,P=UI是默认了电压和电流相位相同这个条件,所以二极管前的全波电压和半波电流不能用P=UI这条公式来算。
按你那样理解,如果把二极管换成电容或电感,估计你又要晕一阵子了。
电流是7大基本单位之一,电压是导出单位,定义是“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电荷移动首 ...
我正是这个意思,不如大湿表达清楚准确。
不是这样理解的,交流除了电压和电流,还有个相位,这是你们一直忽略了的。
实际上,P=UI是默认了电压和 ...
那得用复数算感抗与容抗,并与频率相关了吧,如果大学学的记错的话。。
电压、电流,如果不加特别说明,都指的是有效值。
有效值,不加特别说明都指的是(AC+DC)真有效值。
按照254楼的截图,即使Fluke289也无法满足AC+DC的真有效值测试,最差也得是WT210这一类的功率分析仪了,对吧?
一个50Hz的半波整流电压的测试,又不是PWM输出的高频调制电压,居然测试也这么麻烦,没想到啊
不是这样理解的,交流除了电压和电流,还有个相位,这是你们一直忽略了的。
实际上,P=UI是默认了电压和 ...
加入二极管,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就已经不一致了, 准确的说是半波一致,半波不一致。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是与功率因数一致的。
我是这么想的:
P(有用功)=U(RMS)I(RMS)=U*I*功率因数
因为RMS是对纯阻网络的等效,对于非纯阻网络,RMS用仪器不一定能直接测出来。
UI相当于流经负载的值,
U(RMS)I(RMS)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负载产生的能量,在纯负载网络上的等效值。
我是不是对RMS理解还不对?
wicy001 发表于
加入二极管,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就已经不一致了, 准确的说是半波一致,半波不一致。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 ...
P(有用功)=U(RMS)I(RMS)=U*I*功率因数
你说说看,等式最右边的U和I到底指的是什么值?
P(有用功)=U(RMS)I(RMS)=U*I*功率因数
你说说看,等式最右边的U和I到底指的是什么值? ...
UI可以理解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值, 功率因素是一个周期上电流电压的等效相位。
wicy001 发表于
加入二极管,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就已经不一致了, 准确的说是半波一致,半波不一致。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 ...
这样吧,你先算算把一个1uF电容接到220v 50Hz交流电源上的电流有效值,和有功功率吧。
wicy001 发表于
UI可以理解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值, 功率因素是一个周期上电流电压的等效相位。
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值,难道不是有效值,还有别的值?
agilityChen 发表于
这样吧,你先算算把一个1uF电容接到220v 50Hz交流电源上的电流有效值,和有功功率吧。 ...
我看到了好大一个坑呀
加入二极管,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就已经不一致了, 准确的说是半波一致,半波不一致。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 ...
有效值的正式定义是“瞬时值在一个周期内的方均根值”,和纯不纯阻没关系。
阿莫电子论坛, 原"中国电子开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必修一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