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经管院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参考...

欢迎你,    
2017考研: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三大参考资料
16:50:07 来源:新东方在线
最新资讯:
考研关注:
【】【】【】【】【】
历年真题:
课程推荐:
<a title="2017考研签约全程联报【政治+英语】<font color="#FF【政治冲击70分直播密训班】
  西方是很多考经济学的同学会面临的一门科目。分别从课本,真题,笔记三大方面总结了西方经济学的复习方法,2017年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建议规划好西方经济学的复习。  1.课本。  主要就是看指定的厦大版教科书,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厦大的西方经济学其实不是很难,主要注重的是基础,特别要学会融会贯通,主要是总论与分论的融会贯通,一个抽象,一个具体,在理解抽象时要结合具体,在阐述具体是要概括成抽象,这一点在答题时也很重要。首次看书不用记笔记,就认真的把书和课后题仔细看了,按照自己的方法把课后题自己想想做一遍,其实书上都能找到答案的,如果实在没有把握,可以买一本解析,一般解析里面包含了所有教材的分析解释,只要你肯花时间看最终都会理解的。如果有时间,先粗略的看一遍,再细看一遍,我当时在第二遍看书时,就根据里面的核心考点解析将重点划在课本上,瞬间觉得清晰多了。再有,每本书的课后测试题目都要过一遍,  2.真题。  真题一定要好好研究,可以对做笔记有指导作用,而且厦大出题多有重复。其实不光是厦大,其他学校也一样,出题方式都是换汤不换药,万变不离其宗,记得一个人说过,凡事每套测试试题,每个选项书本上都有的,如果找不到的都是不合格的题目。至于答题,由于我做笔记就是以题目的形式,所以也没有专门弄过,至于书上或者笔记上没有涉及的那些,就靠平时的积累和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了,答题中注意多糅合书中的观点。  3.笔记。  我一直将笔记和重复作为考专业课法宝。我在前期是好好地将书看了几遍,根据自己的理解、上去年的西方经济学大纲、历年真题的笔记,将觉得有可能会考大题的知识点都抄了一遍,抄的时候要注意有自己的理解!理解得比较透了,然后开始做笔记,我的笔记比较详细,是按答题的形式来做的,主要是3个方面,首先是书中的内容整理,笔记可以在后面不断地完善。需要强调的是厦大很重视西方经济的总论部分,这部分一定要好好吃透,以不变应万变。笔记做完之后就是重复的理解和记忆了。
本文关键字:
考研网络课堂
考研公共课
考研专业课
考研直通车
快速响应:购课即开展择校择专业指导,且有一次更换所报专业课机会;
专属小灶:名师直播互动式教学,真正的“零”起点授课,就是让你入门;
专属辅导:班主任+科目老师,多对一全程辅导,智能讲练结合,随时检验效果;
签约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业内最低重读标准
2017考研直通车【政治70分速成直播密训班】
¥3980.013609试听
新东方在线考研政治实力派主讲老师,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知识点解析总主编;讲课内容与方法紧密结合,善...
2017考研直通...
2017考研政治实战特训营
¥9.913569试听
新东方在线考研名师团
新东方在线考研名师团。
2017考研政治...
2017考研政治答题技巧班【分析题】
¥280.013561试听
政治经济学博士,省级政研机构思政教育专员。考研辅导专家,新东方在线名师,考研政治全国巡讲师。长期...
2017考研政治...
2017考研政治答题技巧班【选择题】
¥240.013561试听
政治经济学博士,省级政研机构思政教育专员。考研辅导专家,新东方在线名师,考研政治全国巡讲师。长期...
2017考研政治...
2017考研政治答题技巧班【含选择题、分...
¥380.013563试听
政治经济学博士,省级政研机构思政教育专员。考研辅导专家,新东方在线名师,考研政治全国巡讲师。长期...
2017考研政治...
2017考研政治任汝芬序列(1-4)配套精讲班
¥690.013513试听
新东方在线名师。哲学系教授,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从1981...
2017考研政治...
李剑考研英语模糊阅读(强化班)(适用于...
¥580.013314试听
北京新东方学校国内部优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课风格严谨理性、条理清晰、...
李剑考研英语...
2017考研时事政治分阶段精讲精练
¥49.013461试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后,政治学博士。考研政治辅导专家,新东方教育集团优秀教师,新东方在线名师...
2017考研时事...
2017考研全科直通车 【经济学】
¥11980.013402试听
新东方在线考研政治主讲教师,北京新东方优秀教师,新东方全国考研巡讲师,新东方考研政治全国标准化教...
2017考研全科...
2017考研全科直通车【教育硕士】
¥9980.013403试听
新东方集团十大演讲师冠军,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梦想之旅&讲师团成员,多次与俞敏洪老师同台演讲...
2017考研全科...
2017考研全科直通车【应用心理硕士】
¥9980.013402试听
新东方在线考研英语与上海口译名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培训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考研全国训讲师...
2017考研全科...
2017考研全科直通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9980.013402试听
新东方在线名师。考研政治资深辅导教师,四位一体教学法创始人。至今拥有20余年考研政治辅导历程,讲课...
2017考研全科...
2017考研全科直通车【翻译硕士】
¥9980.013426试听
新东方在线名师。考研政治资深辅导教师,四位一体教学法创始人。至今拥有20余年考研政治辅导历程,讲课...
2017考研全科...
2017考研全科直通车 【企业管理】
¥9980.013408试听
新东方在线考研政治主讲教师,北京新东方优秀教师,新东方全国考研巡讲师,新东方考研政治全国标准化教...
2017考研全科...
2017考研全科直通车 【会计学】
¥9980.013402试听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新东方在线特训优秀师资,曾以401分的成绩考入人大企业管理系,研究方向为企业国...
2017考研全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考研网络课堂
<a rel="nofollow" href="/alliance/clickword?userid=fffed9efcd60001&kid=ffced1759&url=/kaoyan/3/learning/555/14/800788" title="2017考研政治全程班试听
考研热点专题
考研实用 o 工具
考研交流 o 下载
考研课程排行榜
考研公开课金融考研的学校分析与选择 - 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网的日志,人人网,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网的公共主页
经管考研论坛
推荐! 15年考研的童靴请加15年中央财经大学考研交流QQ群,这样交流起来更有针对性!
金融考研的学校分析与选择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五道口) 1)师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最大的优势就 在于学校里的导师大多是奋斗在金融前线的高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想在银行或国内证券公司就业,这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老师,所以学术氛围差了一些,不适合立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业内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学术论文水平一般,但是从是实际工作的能力比较强。由于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录取比较公平。最近几年招生人数都稳定在7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公费。 2)考试特点 专业课考试内容广泛,是所有院校中考试范围最广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目的院所。 专业课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面,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题型上看,不需要计算能力,不考察数理分析能力。对于阅读面比较广以及记忆力比较强的学生是一个优势。从试卷给分情况来看,高分也有不少,不及格的也有很多。所以,专业课是可以拉开差距的。如果能够考到120分以上就比较高了。从分数线来看,没有380分以上是很难最终被录取的。所以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没有130分以上,除非其它几门考试成绩有竞争力,否则是很难被录取的。复试以口试为主,包括英语和专业课。 推荐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考这里,主要是因为要看的书太多,如果全部从头学,要花很多时间。也不建议数学比较弱的同学考这里。考试难度很高。 3)就业前景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内金融系统培养人才,所以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国内金融系统,包括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等。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不错。进外企和私企的非常少。整体来看,如果想出国,建议不要考这里。最大的优势是这里的导师都是人民银行系统各个司局的干部,人际关系非常强,这一点重要性不言而喻。
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1)师资 人大在中国的金融界历来被视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土鳖和海龟。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货币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是人大前校长,中国金融学会前会长,也是中国金融学会历任会长中唯一一位学者会长(其余都是由在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周升业教授也是中国金融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在中青年一代学者中,也有像陈雨露教授(人大副校长兼任财长金融学院院长,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和现代金融理论),吴晓求教授(人大研究生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资本市场和证券投资),张杰教授(原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金融制度学),赵锡军教授(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瞿强教授(院长助理,原应用金融系系主任,主要研究货币金融理论)这样的在国内金融界声名显赫的。国内很多金融界著名学者都是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攻读的学位。 2)考试特点 人民大学的金融理论自成体系,照自己的体系来出题。从专业课试题上来看,比联考难度要大得多。分数线至少是90分,但是高分很少。110分以上的很少,所以拉不开差距,除非是专业课很强的。所以,如果要考上,主要是两个障碍:一个是专业课,可以分数不高,但是一定要过线,这个还是很有难度的。特别是有些年份老师改卷子的分寸很紧,比如2004年。还有一个是数学,由于其他三门课分数拉不开差距,所以数学成绩就成了重中之重。每年数学成绩都是高分如 云。不过人大金融的复试线不是很高,所以如果数学能拿到120分(这个不是很难的),是完全可以通过初试分数线的。总体上看,由于招收人数和专业课成绩的区别,人大总体难度比复旦大学还是要容易一些。但是要特别重视专业课。往年很多高分都是卡在了专业课上,这点一点儿也不比北大容易。虽然人大的专业课最近几年加强了计算题的比重,不过总体上还是以简答论述为主,侧重综合分析能力,出的试题结合参考书和现实,不求死记硬背。记忆力很重要,但排斥死记硬背的学生。只要下功夫努力学,跨专业的同学未必比本专业的同学差。这一点,人大没有歧视。人大金融的排外程度也不高,每年外校外地考入的占50%以上,北大、清华考入的每年有之。 3)就业前景 人大金融的就业前景非常只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人大金融设有实验班,是从所有硕士生中严格选拔出来的。其就业形势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相比。普通班的情况也很好。人大金融学硕士生找工作的情况在整个人大都是数一数二的。从这几年来看,进入国际级大投资银行的每年都有,比如高盛,摩根。当然了,这些企业对学生素质要求很高的。国际大企业每年也都在人大金融招人,像宝洁,联合利华等等。从整体上看,毕业后进各大金融机构总行和分行的人也很多,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进入了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这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国企的人数也很多。 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师资 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今年来,有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升更快。 2)考试特点 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还有就是考试范围要广,和人大一起是全国仅有的两所院校初试中强化财务管理知识的学校(联考只是稍微涉及)。专业课给分情况与人大差不多,但是对公共课要求比人大高,所以不建议数学英语不好的同学报名。理工科考生还是很有优势的。出国机会比较多,很多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这一点人大比不了。整体上看,北大光华的金融学考研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当然,专业课的难度比较大。如果不下大功夫,还是不要尝试了。另外,与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要求考数学三,难度大大增加。 3)就业前景 北大的金融学虽然还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但牌子在这摆着,所以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而且有很多的出国机会。 4.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师资 导师主要有两个有名的,一个是中国金融工程学会会长宋逢明教授,还有一个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 2)考试特点 非常重视金融学中的数理分析,不过有时候给人感觉是过分的迂腐在数学模型之中,对实际问题重视程度有所不够。由于偏好理工科学生,复试的时候还得考计量经济学,所以报考者基本上是跨专业,考取难度很大。它是全国唯一一个要求考数学一的学校,这一点,基本上堵死了经济类本专业读的可能性。 总之,清华大学的金融学比起北大和人大还是比较弱的。不过金融工程还是比较强的。
5.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国际金融的实力很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绝对的一流。和人大同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不过,由于天津市本身的魅力这两年在下降,学校的生源也有大幅度的下滑,前年居然跌到了315的低分。今年分数反弹,但还是没有办法和人大,复旦比。考试难度中等。全国金融学联考得国际金融部分的出题学校。应该说,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还是排名全国第一。在教育部的评估中,其国际金融的科研实力甚至超过了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国第一。钱荣堃教授是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泰山北斗,是中国的MBA之父,不过其现在已经过世。现在的学术带头人是马君潞教授,在国内很有名。据说南开大学培养的硕士全部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保险学是传统优势。刘茂山教授非常有名。保险精算专业全国第一,中国保险精算师老师委员会就设在南开大学。由于联考难度不大,对跨专业的考生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几年,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给人的感觉是国际金融水平已经不如复旦大学有名,但是其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业内其地位不容质疑。学生素质比较高,但是就业不如人大和复旦。这一点主要是在与天津的城市环境不好。 6.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 1)师资 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绝对的名牌。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海龟)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 2)考试特点 虽然复旦的金融学不过是这两年突然起来的,但是由于招生人数比较少,大部分名额给了保送和单独考试的学生,加上上海的吸引力,考取难度实在太大。06年录取线达到了惊人的422分。复旦大学是联考的领头学校,大部分试题是复旦大学出的。联考的范围比较广,但是难度不大。专业课成绩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英语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数学没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应该注意的是,同样是参加联考,复旦大学的专业课成绩给分很高,而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则判卷尺度比较紧。总之,考研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录取比例远远超过了20:1。而且,由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内部其他专业是参加复旦大学自己组织的经济学统一考试,所以金融专业的考生不能在本院调剂。这一点,更加大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还有一点,人大的学生在选导师的时候是双向选择,而复旦大学是指定,所以即使考上,也没有自己选择导师的权利。 3)就业前景 学科底蕴虽不如人大,但毕竟是名校,而且有着一批海归,所以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国的机会。 7.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原先是人民银行直属学校。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但是,由于成都这座城市地处西部,本身的吸引力不够,再加上前两年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走下坡路的迹象。再加上招生规模与日俱增,几乎有些过于饱和了。像前年,金融学参加复试的居然有260个人。另外,西南财大的保险精算专业考数学四,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像南开大学,考数学三。还有一些学校考数学一。不过,考试难度不大,如果数学不好,可以考这里试一试。由于地处西部,英语分数线可以比国家线降5分,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就业形势一般,很多毕业生都去了南方。总体上就业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这一点是考试难度比较低的最大原因。 8.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04年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重点学科。参加联考 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 招生规模不大。总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录取了。但是据说专业课判卷尺度比较严。 优势: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实力比较强,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如张亦春、江曙霞、郑振龙、林宝清等)学生素质比较高。还有,厦门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整体上很强,如财政学,会计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学校也很重视。所以学生的知识面和资源享受方面有一定优势。 劣势:就业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区优势。整体上一般。不过,在南方,还是很不错的。 9.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金融学实力本来一般,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有一些比较好的老师,如戴国强。前年聘请了美国著名学者,美国康乃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黄明教授担任院长。不过这点与整个专业实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关系。但是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上海,也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的加入,就业形势较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证券投资专业。相反,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专业的毕业情况就要差一些。考取难度比复旦小很多,也是参加联考,推荐跨专业学生报考。 很多人都认为上海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很强,个人认为和人大,南开,复旦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如果考复旦没有把握,考上财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整体难度属于中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每年的招生简章上写的是招120人左右,但实际上每年都会扩招很多。所以也降低了难度。正常情况下,360分应肯定可以去复试了录取也没什么大问题。扩招是这些财经类院校的共同特点。 10.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学校不大,不过最近几年扩招速度比较快,每年招生人数也比较多,基本上超过百人。可能是要把目前的旧校址改为研究生部,学校名气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中财的金融还是不错,是全国第三个国家重点学科,老师的水平比较高,比如王广谦校长,李健教授等。学生就业的情况也比较让人满意。考取难度属于中等,还有一点中财招生比较公平。由于学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就是金融(虽然这一点在同类财经院校中明显处于劣势),所以金融学专业很受学校领导重视。初试只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类似于西南财经大学。试题有一点难度,但过线的可能性比人大和北大还是大很多。复试的三门课都是属于金融学的基础课,金融市场学但就指定教材来说,很难。但是考试难度不大。复试三本书都是全国比较流行的教材。 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最强的还是货币银行理论。应该说,全国财经类院校都是如此,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包括现在并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原陕西财经学院。这一点与国内金融理论界长期以来的重视国内金融的传统有关。 说起各校的金融学专业,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金融学的专业排名,其实排名实在是没有意思,原先教育部有个金融学学科的排名,人民大学的金融学排在第一,北大紧接其后,今年5月16日,教育部和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一系列最新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又将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排在了第一,连该校的学生都说&排名第一位还是没有想到&(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2级刘刚同学说),在这个排名中清华大学金融学排在了第47名,这种排名使我想起今年上半年南航获得最受学生欢迎的学校一样不可信(尽管我作为该校的老师,确实希望南航能够是这样的学校),更别说广受争议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始于1993年)、网大(始于2001年)和中国校友会(始于2003年)的排名了。金融学的学科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不具有什么可比性的。
  根据发展历史背景,我将有金融学专业的学校大致分成这样几个类型,它们的学科优势领域和特色应该也能够从中表现出来的,我也一并作一个总体的一般评述:
  一、综合大学的金融学专业
  综合大学的优势就是综合的学科特点,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成为它们引领学科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看看诺贝尔经济学的获奖者,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学科交叉的结果。但综合大学金融学的明显弱点是学习的浮夸,不注重对实际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偏重于理论和宏观,所以研究生之后若不继续都博士,常常是眼高手低。这类学校主要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其中相待一批是金融学拔尖的,也非常难考。
  二、文科综合大学金融学专业
  文科综合也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学科之间的交流更具有天然的可能性,使得学生的基本功比较扎实,经过文科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交流,学科发展可能会更快。这类学校主要是中国人民大学。
  三、原中国人民银行所属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
  原中国的金融业基本上可以由银行业所替代,所以原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学校自然拥有了先天的优势,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无论是学生的就业还是金融学科的交流都与银行有着天然的割不断的联系,据说现在各银行的主要负责人大多是这些学校毕业的,在中国这种重人际关系的地方,作为其中一个学生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这些学校一个共同的弱点恰恰是它们原来归属中国人民银行领导,教学的组织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围绕银行展开限制了其与现代金融的接轨,现代金融是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金融,金融机构只是金融市场的一个主体而已,尽管很多学校做了转型,但原来的惯性是不容易改变的。这类学校是:西南财经大学、外经济贸易大学(指并入的中国金融学院)、湖南大学(指并入的湖南财经学院)、西安交大(指并入的陕西财经学院),还有一大批原来的金融专科学校,相当一部分已经并入其他学校。
  四、原财政部所属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
  按照原来的分工,财政部的学校主要是培养财政管理干部的,所以这些学校的金融学专业原来并不强项,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融合成为必然,所以这些学校的金融学专业发展也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些学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应该还是财政、会计等其他专业比较强,不过这并不是说这些学校的金融学研究生好考,事实上由于近年来金融的热门,所有这些学校的金融也是非常非常难考的,有点人满为患的感觉。这类学校是: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而成)、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财政学院。
  五、原其他经济部门所属财经学校金融学专业
  这些学校的金融基本上也都是后来办的,由于没有先天的优势,学校又没有其他数理基础的支撑,所以其发展速度并不快。不过这其中的一些学校原来也是非常地了的,譬如安徽财经大学(原安徽财贸学院)在经济学界也是响当当的,这几年落伍了而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由于并入了中国经济学院,在金融上的势力范围得到了一定的加强,总体上,这类学校的金融学专业较弱。这类学校主要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外经贸部直属)、重庆工商大学(原重庆商学院,与渝州大学合并)、兰州商学院、天津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与北京轻工业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浙江工商大学(原杭州商学院)(上面属于原内贸部直属)、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原安徽财贸学院)(以上为原全国供销社直属)等。
  六、中国人民银行专门的研究生院金融学专业
  这是一个特别的金融学学校,它没有本科生层次,只有硕士和博士层次,所以层次高,加上它中国人民银行的背景,一些大腕级的教师(该校主要是兼职教师)教授课程和做导师,它就有了其他学校不可及的优势,号称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它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俗称五道口)。
  七、原省属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
  这些学校由于原来的地方特色,在一方天地范围内还是很有影响的,但就全国而言,它们就没有什么名气了,一般也比较好考的。这类学校有:新疆财经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河南财经学院、广东商学院等。
  八、工科大学的金融学专业
  工科学校办经济类,办金融学专业的历史应该都是比较短的,但工科的优势是它的雄厚的数理基础,而现代金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定量分析,这些学校在人才方面比较有优势,所以金融工程这种金融专业的优势就变得比较明显,加上工科学校特有的名气,所以专业上升的速度很快,特色明显,成为今后金融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潜力股。这类学校主要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九、原其他部门所属大学金融学专业
  部门办学是我国的一个特色,上面一类的工科学校其实绝大多数也是部门办学的,单独出来主要是他的工科基础。尽管1999年之后的改革,已经取消了部门办学,但它们过去的联系还是存在的,但这些学校的金融学专业就没有什么优势了,它们或者走工科的路线,或者走部门的路线,但都逐渐有边缘化的趋势,即使是原来金融学非常强的一些学校(如华东师范大学)也由于环境和人才的变化而正在落伍。这类学校很多,譬如: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
近四年录取新生中,跨专业报考占30%以上,外校考生占70%以上。 &
以上是在西财研究生部网页上查到的,(个人不知最后一条是否真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跨专业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1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学校里的导师大多是奋斗在金融前线的高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想在银行或国内证券公司就业,这应该是个很好的选择。最近几年招生人数都稳定在7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公费。  考试:专业课考试内容广泛,是所有院校中考试范围最广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目的院所。从分数线来看,没有380分以上是很难被录取的。所以对数学成绩要求比较高,没有130分以上,除非其它几门考试成绩有竞争力,否则是很难被录取的。  就业:以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国内金融系统,包括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等。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不错。
2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人大在中国的金融界历来被视为老大哥,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土鳖和海龟。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货币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是人大前校长,中国金融学会前会长,也是中国金融学会历任会长中唯一一位学者会长(其余都是由在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  考试:从专业课试题上来看,比联考难度要大得多。如果要考上,主要是两个障碍:一个是专业课,可以分数不高,但一定要过线,还有一个是数学,是重中之重。  就业:人大金融的就业前景非常只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其就业形势非常好,完全可以和北大清华相比。
3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实力: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坐镇,虽然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金融方面最有名的导师应该是曹凤岐教授。今年来一大批海归的加盟,实力提升更快。  考试:专业课考试难度比较大,侧重一定的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还有就是考试范围要广,整体上看,北大光华的金融学考研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当然,专业课的难度比较大。如果不下大功夫,还是不要尝试了。另外,与其它院校不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要求考数学三,难度大大增加。  就业:北大的金融学虽然还不是国家的重点学科,但牌子在这摆着,所以就业形势也非常不错,而且有很多的出国机会。 4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师资:导师主要有两个有名的,一个是中国金融工程学会会长宋逢明教授,还有一个是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  考试:非常重视金融学中的数理分析,不过有时候给人感觉是过分的迂腐在数学模型之中,对实际问题重视程度有所不够。由于偏好理工科学生,复试的时候还得考计量经济学,所以报考者基本上是跨专业,考取难度很大。它是全国唯一一个要求考数学一的学校,这一点,基本上堵死了经济类本专业读的可能性。   总之,清华大学的金融学比起北大和人大还是比较弱的。不过金融工程还是比较强的。
5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国际金融的实力很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绝对的一流。 和人大同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应该说,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还是排名全国第一。在教育部的评估中,其国际金融的科研实力甚至超过了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国第一。钱荣堃教授是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泰山北斗,是中国的MBA之父,不过其现在已经过世。现在的学术带头人是马君潞教授,在国内很有名。据说南开大学培养的硕士全部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保险学是传统优势。刘茂山教授非常有名。保险精算专业全国第一,中国保险精算师老师委员会就设在南开大学。由于联考难度不大,对跨专业的考生是一件好事。学生素质比较高,但是就业不如人大和复旦。这一点主要是在与天津的城市环境不好。
6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师资: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绝对的名牌。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海龟),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  考试:06年录取线达到了惊人的422分。复旦大学是联考的领头学校,大部分试题是复旦大学出的。联考的范围比较广,但是难度不大。专业课成绩普遍很高,130分以上的人很多。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英语要求一直都是60分以上,数学没有130分基本不可能考上。总之,考研难度很大,风险很高。录取比例远远超过了20:1。  就业:学科底蕴虽不如人大,但毕竟是名校,而且有着一批海归,所以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有很多出国的机会。 7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原先是人民银行直属学校。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再加上招生规模与日俱增,几乎有些过于饱和了。像前年,金融学参加复试的居然有260个人。另外,西南财大的保险精算专业考数学四,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像南开大学,考数学三。还有一些学校考数学一。不过,考试难度不大,如果数学不好,可以考这里试一试。就业形势一般,很多毕业生都去了南方。总体上就业不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校。这一点是考试难度比较低的最大原因。 8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师资:04年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重点学科。 参加联考比较公平,可能可以调剂 招生规模不大。总分只要能在370以上基本就可以被录取了。但是据说专业课判卷尺度比较严。  优势: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实力比较强,学校环境优美,有好的老师(如张亦春、江曙霞、郑振龙、林宝清等)学生素质比较高。还有,厦门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整体上很强,如财政学,会计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学校也很重视。所以学生的知识面和资源享受方面有一定优势。   劣势:就业不如北京、上海有地区优势。整体上一般。不过,在南方,还是很不错的。
9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金融学实力本来一般,是上海市重点学科。 有一些比较好的老师,如戴国强。前年聘请了美国著名学者,美国康乃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黄明教授担任院长。不过这点与整个专业实力的提高不一定有太大关系。但是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上海,也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的加入,就业形势较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证券投资专业。相反,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专业的毕业情况就要差一些。考取难度比复旦小很多,也是参加联考,推荐跨专业学生报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每年的招生简章上写的是招120人左右,但实际上每年都会扩招很多。
10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中财的金融还是不错,是全国第三个国家重点学科,老师的水平比较高,比如王广谦校长,李健教授等。学生就业的情况也比较让人满意。考取难度属于中等,还有一点中财招生比较公平。由于学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就是金融(虽然这一点在同类财经院校中明显处于劣势)。初试只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类似于西南财经大学。试题有一点难度,但过线的可能性比人大和北大还是大很多。  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最强的还是货币银行理论。应该说,全国财经类院校都是如此,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包括现在并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原陕西财经学院。关于金融考研的学校分析与选择(二)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俗称&五道口&):最大的优势在于学校里的导师大多是奋斗在金融前线的高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想在银行或国内证券公司就业,这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老师,所以学术氛围差了一些,不适合立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业内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学术论文只能算是二流,但是从是实际工作的能力比较强。录取比较公平,考取难度较大。
清华大学:非常重视金融学中的数理分析,最强的是金融工程,不过有时候给人感觉是过分的迂腐在数学模型之中,对实际问题重视程度有所不够。由于偏好理工科学生,复试的时候还得考计量经济学,所以报考者基本上是跨专业,考取难度中等。
中央财经大学(教育部直属): 学校不大,不过最近几年扩招速度比较快,每年招生人数也比较多,可能要把目前的旧校址改为研究生部,名气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中财的金融还是不错,是国家重点学科,老师的水平比较高,学生就业的情况也比较让人满意。考取难度属于中等(偏下),还有一点中财招生比较公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00年与经贸大学合并,合并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02年开始招收金融学硕士,近年招生人数比较大,试题难度一般,导师还算不错,俞天一,邱兆祥,刘亚还算可以,本校招收硕士以前一直在五道口代学生。(国贸学院)以前属于外经贸部,偏重外语,考试科目中有一般分数是专业外语,可能有加强趋势,专业课试题较简单,但报名情况较火,所以每年在360左右,据统计每年从外语专业转来的比例比较大(北外最多)。
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她的金融可能好多人没有听过,每年报考人数比较少,所以分数也不是很高,有些年份要靠调剂,但是在北京,乃至全国还是应该提上一提,李扬,王国钢,何德旭等都在里面任教,是很有实力的地方,只是因为研究所前几年有些事情弄得不太好,有些坏了社科院的名声,害的金融也跟着受苦。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刚刚起步,不过有一些老师还不错,比如何璋、贺力平,应该说潜力比较大,不过就目前而言,还只能是二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听说劳动经济学挺不错的,金融学应该要差一些,招生人数不多,考取难度中等偏下。
上海:上海这个地方搞金融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绝对的金融中心,能在这里从事金融工作,是每一个学金融的人所向往的。
复旦大学:绝对的名牌,虽然说金融学原来感觉不行,不过这两年突然起来了,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完全西化的教学,让人羡慕不已,可以说是现在中国金融学的窗口,就业形势也非常好,但是考取难度实在太大,若是数学没有125分,英语政治没有70分的把握,我劝阁下还是在考虑考虑吧。不过相对而言,专业课考得不难,推荐跨专业的学生报考。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实力本来一般,不过地处上海,也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的...
阅读(447)|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