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本专业的,听说是有难度,毕竟南大研究生院的环...

南大环科伦理
当前位置:考察旅游/正文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伦理学》本科选修课
老师和同学到七里海考察
上次实习的照片,我挑了一些,给您寄去。请您看看。见附件。
谢谢您给我们的讲解。学生们回来都写下了实习报告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非常好。
也希望有机会再到七里海,并欢迎您来南开讲学。
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伦理学》本科生选修课野外实习考察
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伦理学》本科生选修课师生到位于宁河县七里海的“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实习考察。通过吕绍生老师的现场讲解和同学们实地考察,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并应用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环境伦理学角度剖析保护区保护与开发利用和发展生产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亲近自然,增强了同学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素质。
王南林 姬亚芹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陈力浩 0411099
时间:日 6:00――12:30
地点:七里海湿地,位于天津市宁河县西南部,属湿地,是国家级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历史上曾为常年的蓄水洼淀。本区由天然的垄岗分隔,自西北向东南分为后七里海、前七里海、曲七里海3个部分,总面积约170km2。
实习辅导:吕绍生老师
实习内容:
应南开大学环科院邀请,6月9日,宁河县县委党校校长吕绍生教授带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做了一次“七里海生态实习”。吕绍生教授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在实习中进行了愉快地讨论。
主要观察、了解到:
(图片省略)
芦苇:又称铁杆庄稼,以前是国家二类物资,现在质量有所下降。芦苇是造纸的最好材料,比树木产量高、质量好。冬季成熟后,收割,转夏又长得茂盛(如图),成为夏候鸟――绿头鸭和斑嘴鸭,长鹭和白鹭的栖息地。偶尔可听到杜鹃的叫声。
(图片省略)
狭叶香蒲,叶子的上半截可以用作包装材料;下半截可以生产工艺品,经济环保;根富含淀粉,可以充饥;蒲公杆可以做能源;蒲穗,又称蒲黄,可以入药、食用;蒲公毛是填充枕头的最高级材料。冬季水面结冰后收割。
(图片省略)
打碗花,食用会腹泻,根部含淀粉17%。
(图片省略)
中华大蟾蜍
(图片省略)
盐地碱蓬。叶子呈线状,圆柱体,排列规则,稠密,光滑,可食用。
灰绿碱蓬。叶子条形叶,半圆柱体,排列不规则,含碱高,不可食用。
两种碱蓬为伴生植物,通常生长在一起。
(图片省略)
(图片省略)
深入腹地,与芦苇亲密接触,感受自然魅力。
(图片省略)
我与吕绍生老师
感想总结:
七里海生态环境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七里海面积正在不断缩小
二、 七里海被零碎分割
三、 七里海水源逐渐枯竭
四、 七里海植物群落严重衰退
五、 七里海已无野产鱼蟹资源
六、 七里海鸟类形不成群落
吕绍生教授介绍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七里海的自然资源牡蛎滩和湿地是海路变迁、地质变化的珍贵遗迹,属珍贵的不可再生性资源,所以一定要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
第二、水是关系到七里海湿地一个关键因素,近几年来,由于连续干旱,七里海严重缺水,现在面临着三大问题:七里海缺多少水、水源从何而来、如何将水灌入七里海。
第三、要恢复七里海面积,就要取消分割围堤保持统一,并且在各个乡村间科学调度水源,打群井恢复“八大沟”的自然给水系统。
这是一场生动的实习。我为吕绍生教授对七里海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与努力感染,决定为将天津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努力。
七里海实习报告
环境科学系 0411127 范圆静
[实习时间]
日 星期六 6 : 00 C 12 : 30
[实习地点]
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
[实习报告]
周六清晨6点整,我们环境伦理课的23名学生准时在蒙民伟楼前集合,踏上了前往七里海湿地考查实习的旅程。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七里海边缘的农家院。在农家院前,我们受到了七里海研究专家吕绍生老师的热烈欢迎。吕绍生老师自身的工作其实与环境保护并不相关,但他心中却充满了对七里海的热爱和致力于环保的强烈责任感。作为一名民间环保人士,吕老师利用20多年的时间对七里海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的观察与研究,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果,这样的热情甚至令我们这些环境专业出身的学生也自愧不如。吕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吕老师首先带我们参观了农家大院,了解当地民生民情。我们参观了典型的农家院落,见到了吕老师多年来收集的古农具和他制作的古牡蛎壳标本,并听了吕老师做的有关七里海湿地地理面貌的简单介绍。
接下来,我们便出发开始向七里海内部前进。因为七里海的鸟类多集中在芦苇深处,观测机会较少,所以我们的活动主要是沿途观察七里海野生植物。
七里海中数量最多的优势植物为芦苇。一路上,大片大片碧绿的芦苇群与我们相伴。放眼望去,高大而葱郁的芦苇群随微风摆动,如海中碧波般美丽宜人。芦苇多生长在旱地,而近水区域则集中了与芦苇外形十分相似的亲水植物蒲草。在吕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分辨这两种植物。
除了芦苇之外,我们还观察了许多小范围的草本植物群落,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种类繁多的野菜。据吕老师介绍,有很多种类的野菜都是可以直接采摘后食用的,许多当地人就以野菜自给自足,这样原始而纯真的生活方式在城市中已经十分少见了。看到这样的一幕,我深深地感受到自然环境,以及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与人和谐共处的怡然自乐之意。
虽然一途很少见到鸟禽,但却随时可以听到轻微的风声伴随着鸟儿愉悦的欢唱之音。即使无法用双目确认它们的存在,只要闭上双眼,就随时都能感受到它们聚集在自己的身旁,此起彼伏的聆叫声美妙如同天音。
旅途中的最高潮可以说是进入到七里海最深腹地之后,在一人多高的芦苇丛中的穿行体验了。以前只是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景象,从来不曾想过竟有一天可以亲身经历。在穿行过程中,我们与自然做了最亲密的接触,如此难得的体验对我们来说可谓弥足珍贵。
这次七里海的实习可怀念的很多,可珍惜的很多,可深感的很多,但在我心中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七里海中蕴藏的那份安然与恬美。由于保留的是纯自然的生态,所以这里的每一个物种都能够以最原始,最舒适的方式生活着。比起城市中疲于奔命,抑或鸟笼中失去自由的同伴,他们真的是太幸运太幸福了。其实,对生物的尊重很简单,只要可以还给它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可以让他们以最原本的方式生活的家园,就足够了。可惜,现在的我们,却连这样简单的条件也无法提供,能够做到的,大概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印象七里海
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们一行人在王老师和姬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天津市宁河县的七里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河县党校副校长,潜心研究七里海湿地多年的吕绍生老师亲自带我们深入七里海进行实地考察。
一、诗意七里海
第一次听说七里海,就觉得这个名字朴素中充满梦幻般的诗意。第一次踏上七里海的土地,放眼四周一望无际的芦苇丛,更加印证了我的这种感觉。七里海的土地是如此朴实,踩在上面感觉很舒服,很塌实。又听吕老师介绍古语里的蒹就是芦苇。原来古人也对芦苇颇有感触,要不然怎么会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佳句流传。
二、沧海桑田
走在七里海的堤坝上,随处可见黄土地中星星点点的白色。挖出来一敲,竟是一个个贝壳。听吕老师介绍,七里海的形成要从七千年前的海水回侵说起。那时,七里海及其周边地区强烈下沉,海水侵入,七里海真正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此后,虽然在汉朝又有一次海水侵入,但总体上讲,海岸线不断回迁,直到唐代以后,海水退到了现在的位置。在这里留下了一连串的泻湖,就是现在的七里海。同时也留下了一道道贝壳堤,记载着海岸线的推移。原来我们脚下的一只只普通的贝壳,竟已有几百年甚至更长的历史,他们见证了这里沧海桑田的巨变。而曾经沧海的现实结果是土地的盐碱度高。在围埝两侧,我们看到了许多灰绿碱蓬和翅碱蓬(黄须菜)的生长。而这些都是盐碱土质的特征植物。
三、湿地不湿
七里海湿地作为一片重要的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气候和维持区域水分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七里海湿地正在严重萎缩,面积从最初的200多平方公里减少到解放初的108平方公里,到现在只有不足45平方公里。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天津地区降水量连年减少,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湿地的加剧疏干已经导致这里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让七里海“湿地不湿”(见下图)。七里海的沟渠和湖泊都要靠人工引水来补充。而当我们深入七里海腹地时,在吕老师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无处不在的蚁穴和蚂蚁,这在原来是不可想象的,说明七里海已经干涸见底。听吕老师介绍,只有在汛期的时候,这里才能恢复往日“极目无涯,汪洋如海”的景象。
图:干涸的七里海
七里海的干旱已经威胁到了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芦苇正逐渐替代其他植物,香蒲、水葱等挺水植物数量越来越少。如果不是吕老师的指导,我们很难发现还有几丛香蒲生长在芦苇丛间。七里海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比过去有所下降。终年在当地生活的留鸟只有10余种。考察中,我们观察到的只有野鸭、Gf、喜鹊、杜鹃等几种,而且全都是零星的几只,并不成群。
四、人与自然
在七里海,可以深切的感觉受到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在保护区内应禁止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然而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七里海被划片承包,有人在这里养鱼养虾,有人在冬天收割芦苇,有人甚至在围埝两边种起了棉花,而西七里海还算幸运的,毗邻的东七里海早已因旅游开发而被严重破坏。但我们可以因为这些而斥责当地人吗?恐怕很难。七里海人世代以七里海为生,祖祖辈辈在这里挖野菜,找蘑菇,打苇子,拾柴禾,捕鱼捉蟹,围鸭子赶雁。这里的芦苇,这里的鱼虾,都是七里海人赖以为继的饭碗,总不能因为七里海成了自然保护区而砸了这些人的饭碗吧。这里的人民不是不想保护七里海。在村里我们看到了“优化环境,保护资源”的标语,还看到许多人家用上了太阳能。我们的向导吕老师更是自发的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研究七里海。七里海人爱七里海,但七里海人也要吃饭,而要吃饭就不能不利用七里海。恐怕这就是人与自然间最无奈的矛盾和悲哀。而这种矛盾似乎还有恶化的趋势。因为气候变化和开发不合理等原因,这里的芦苇质量大不如前,鱼虾常有大规模的死亡,造成七里海人的收入越来越少。而收入越少,越要加大开发利用七里海的强度。可谓越穷越用,越用越差,越差越穷,真的步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要化解这种矛盾,需要七里海人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加强对七里海湿地的保护。用吕老师的话说,就是要除去围堰,恢复规模,人工蓄水。另一方面要解决当地人的实际困难。如发展高效农业、投资乡镇企业,扩展第三产业等,改善民生。对七里海的开发利用要适度、要科学、要可持续。可以在保护区的外围开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也可以发展生态养殖等环境友好的项目。
像七里海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并不鲜见。这也给相关部门带来一个启示:在设立环境保护区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怎样保护自然资源,还要着重关注当地的民生。要保护后代人的利益还是要先保证当代人的幸福生活。
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实习报告
日上午,在《环境伦理学》课程王老师、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南开大学环科院一行25人赴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湿地保护区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实地考察,对七里海的历史、现状,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使自己对自然、对生命、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了些新的认识与思考。
6月9日清晨,我们乘坐校车从南开大学出发,奔赴七里海。七里海地处天津东北,宁河县西南部,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目的地,受到了宁河县党校校长,著名民间环保组织者、七里海问题专家吕绍生老师的热情接待。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距湿地不远处的一个村子里休整。据吕老师介绍,这里是他为接待全国各地考察及到七里海旅游的朋友特地开办的农家院旅店,在这里不但可以体验农村人自然淳朴的生活,还有条件可以通过PPT展示等方法对七里海的形成、发展、现状及植物志等知识进行讲解。在农家院简单而清雅的小客厅里,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七里海的有关地址及生态知识。七里海是自全新世晚期以来的海退过程在天津平原残留下来的众多泻湖之一,后演化为淡水沼泽,属沼泽湿地。三千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滨海湖泊、沼泽的湿地自然景观。七里海湿地及其附近的近地表和地表以上至今还保留着近岸地带形成的牡蛎滩,因此,七里海湿地以作为研究渤海湾西岸古海岸带变迁的遗迹而闻名于世,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地域辽阔,地势低洼,水源充足,为常年性蓄水洼淀,是典型的芦苇沼泽湿地,孕育了典型的多样性的生物物种。吕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所研究并发现总结出版的关于介绍七里海多种动植物情况的书籍,简要介绍了七里海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在后院,我们还见到了许多诸如牛耕、碾子、石磨等过去农民生态型生产生活的用具,再现了在机械化还不发达时农民与土地与自然的劳动关系形态。
走出农家院,在去往湿地的路上,我们也看到了七里海周边农村的现状。村子并不是很大的样子,但道路蜿蜒曲折、狭窄,明显是缺乏有效规划的表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与设计,各家在建设自己的宅院的同时,为了扩大面积,共有地的面积被不断缩小,造成道路狭窄,同时庭院位置随意分布,导致道路曲折崎岖。由此造成的公共设施不到位可能在将来七里海的不断开发利用过程中成为严重的制约与限制因素。
分批乘坐着农用机动三轮车,我们走进了七里海的深处。路上,左边是人工挖掘的一条平底深渠,挖出来的土铺成了我们脚下的路,路两边到处生长着芦苇,很是壮观。吕老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芦苇。早在《诗经》中便有记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描绘的就是湿地的美丽景色。芦苇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在过去属于是国家二级物资、现在虽然随着芦苇质量的下降不再由国家统一收购,但仍然作为重要的造纸原料,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芦苇的管理成本极低,自然即可生长,当地人每到人秋以后收割即可。据吕老师介绍,过去当地还有许多挺水性植物,但由于近年环境的变化,七里海水量的减少,芦苇因其强适应性在种间竞争中获胜而成为绝对优势种。
走在路上,我发现地上有很多贝壳残骸,吕老师介绍,这些都是过去落海时形成的遗迹,由于路是挖湖时的土堆积成的,所以能看到许多残骸。由此也可以推断到,当地的土壤是严重偏碱性的,这也得到了吕老师的认同。吕老师介绍,当地土壤属于偏盐碱性,所以当地乔木植物几乎被不能生存,过去有人想要在这里植树,但几十年的时间,树仍只有一人多高,不能继续生长而发挥其生态效应。该地区本身的湿地功能也决定了它应发挥的作用,当地曾经开发的耕地作物也以耐碱的棉花等为主,利用价值及可选择性并不高。
一路上,我们还见到了许多当地的特色动植物,包括各种野菜、蜻蜓、中华大蟾蜍等。吕老师介绍说,当地共有四种主要的野菜,其中以盐地碱蓬,又名黄苣菜最为有名,他偏碱性,有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吕老师还教我们如何分辨黄苣菜与碱蓬的区别,而后者是不能食用的。同时,还可以注意到,路上有很多蚂蚁,而蚂蚁本不应该是湿地生长的生物,这也是由于七里海连年缺水,湿地被破坏所致。
在考察活动的最后,也是最为精彩和难忘的,我们在吕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芦苇荡,深入七里海湿地的腹地,与最最原始的自然接触,最直接的感受了七里海所带给我们的震撼。走在芦苇丛中,拨开两侧的芦苇,感到被我们压倒的芦苇的反作用力把我们往后推的感觉。到了最深处,周围到处散发着一股泥土与青草混合清香。在这里,吕老师也跟我们说出了他认为的七里海所面临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他所构想的未来。七里海由当初的接近200多平方公里,到解放初期的108平方公里,再到如今的45、46平方公里,保护七里海,首先就要恢复它的面积,“退田还水,退粮还苇”。同时,要取消分割苇面,也就是我们进来时候所走的那些路,使芦苇连成一片,解决水源问题干旱问题,使水可以自由流进整个湿地范围,恢复湿地生态环境,各种动植物、微生物、底系动物也就可以逐渐恢复,生物链也便可以恢复其完整性与复杂稳定性。伴随着生态效应的恢复,通过合理的经济开发,其经济效应就可以显现:一亩苇田用来养河蟹可以有4500元的年收入,但现在开垦的耕地每亩种植棉花的每年收入只有800元,同时,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各种野生动物,可以经过驯化搞特色养殖(人工驯养野鸭大雁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生物链恢复后,生态资源可以用来开发生态旅游,发展经济。但这一完整的修复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这需要几届领导的配合,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同时前期投入不能立刻得到收益,需要现阶段做出一定政绩上的牺牲,这也是困扰七里海生态修复开发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与矛盾。
从芦苇丛中出来,半天的实习考察活动也接近了尾声。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但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十分深刻的。通过与吕老师的接触、对当地人生活现状的一些简单直接的观察,以及与七里海湿地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对七里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观察与感受,使我对自然、对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产生了些新的认识。
七里海作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于提示天津滨海平原的成陆史,追索天津及我国东南沿海的海陆变迁,研究古地理、古气候、海洋生态、海平面变化及新构造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科学价值。同时,作为天津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湿地资源,七里海在生态净化、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必须予以及时恰当的保护。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七里海当地的现实经济状况并不十分发达,当地人的生活条件仍比较低。作为农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七里海,靠土地吃饭,他们是这里的主人,对七里海湿地的保护必须要保证他们的权益,这其实对于环境的公平性原则的体现乃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都是十分重要的。按照吕绍生老师的观点,保护湿地、恢复其功能,与发展七里海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保证湿地的存在与发展对当地人是十分重要的。但发展经济的基础与前提是要恢复七里海湿地的功能与本来面貌,在此基础上的生态型的开发利用才是可行的,并且要确保把保护放在首位。这一方面是七里海当地经济现状寻求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把发展作为保护的一个现实收益,也为争取地方政府与群众的支持,促进七里海湿地保护工作的实现提供现实保证。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七里海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七里海现有植物以芦苇为绝对优势,单一性的植物组成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使得开发过程面临极大风险;同时,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不够,也同样是一个较难以权衡的问题,据姬老师介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是严格禁止人进入的,像我们这次的考察活动严格意义上说对湿地本身是有损害的,但这种严格的保护与计划中的开发利用的矛盾也就显现出来了。
通过这次实习考察活动,使我产生了不少思考。我个人认为,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的。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乃至破坏;同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对自然的不恰当利用亦会使自身的生活包括经济遭受损失乃至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互利发展,在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有很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的矛盾问题是有着现实意义的。从群体层次上说,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应该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及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伦理观低于当前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就会超过当前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而透支环境资源造成破坏;反之,伦理观过高,脱离了社会经济的实际,使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过度限制,便达不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成为一种空想。
以上,就是这次七里海湿地考察中我个人的收获及一点心得体会。这次活动,让我获得了很多新的体验与思考,使我意识到了研究环境问题,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除了理论的思考,必须走进大自然,亲自去体验、去感知,才能有不断的突破与新的收获。最后,要特别感谢《环境伦理学》课程王老师、姬老师为我们提供的这样好的一次学习机会,感谢吕绍生老师的热情接待与悉心指导。相信在所有善良的环保人共同的努力与呵护下,七里海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
(图片省略)
六月,七里海之行
最早听说七里海,是在刚刚进入大学时,环科协会纳新时提到过。而真正走进七里海,那是2005年的7月,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来到七里海大坨小学,感受到那里纯朴的民风。今天,当我真正的与七里海美丽的景色零距离接触时,我感受到了,她不愧称为“青青七里海”,称为“绿色肺叶”。
吕绍生老师作为一名自发的七里海的研究与保护者,全程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过程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七里海好像就是吕老师的孩子,他用心呵护着孩子的每一份成长,让更多的人了解她,呼吁更多的人关心她、保护她。吕老师大概每周都要来一次,这其间的不解情缘我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体会到的。
看到一望无际的繁茂苇草,让我不禁联想到了中学课本中学到的课文白洋淀,联想到课本中介绍的游击战。吕老师介绍,这里地势低洼、常年积水,非常适合芦苇的生长,年产3000多万公斤,是天津最大的芦苇产地。由于它旱涝保收,被当地人称为“铁杆庄稼”。但是由于近几年来连续干旱,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湿地正在严重萎缩,昔日&沧波浩渺&的景观已不复存在,目前只有在前七里海部分残留有沼泽湿地,面积不足45平方公里。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来实习的另一个内容,在参观学习之外,面对七里海的生态退化,我们这些环境专业的学生该做些什么?
芦苇不仅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养育野生动物等多种功能,又是造纸、纺织的好原料,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通过吕老师的介绍我还知道,原来芦苇塘非常适宜鱼、虾、蟹生长,用它来养蟹,每亩经济效益大概4500元左右,而单卖芦苇的话,每亩也就300元左右。我想这也是生态效益拉动经济效益的一个典型代表吧。
这里不仅水草丰美,而且鸟类众多。沿途中,有不同的鸟在我们车边飞过,时而听到布谷鸟和美的叫声,让人不禁对这里的恬静幽美产生一种向往……
虽然家住农村,我还是第一次在这里看到这么大的鱼塘,沿途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撒落的鱼干,真的难以想象这塘里鱼的数量。比较有意思的是,我还看到鱼塘边装有简易的“撒食器”,原理好像就像那种节水灌溉的撒水器。小弟弟介绍说,“渔民”们可以把食料装在桶里面,接上电源就可以把鱼食均匀的撒出去,这时候鱼群就会向这边拥过来。当时还真想看到这样的场面呢,该有多么的壮观!
通过吕老师介绍得知,经常会有人过来七里海这边参观。利用七里海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组织七里海周边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活动,激发青少年保护七里海的热情。还记得05年在大坨小学支教结束后,大婶兴致勃勃地要带我们到七里海看一看,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七里海,就像家里的宝贝,有着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愫。
我想也许所有的景色都是有形的,而吕老师,吕叔叔,还有小弟弟,他们那种热情,憨厚,朴实,也正是这次七里海之行让我看到的无形的人文关怀,他们对七里海,对七里海的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也许他们只能这样默默的关心,默默的为七里海争取更好的明天,但我们环境专业的学生,真的该思考为了七里海湿地、为区域生态、为整个环境更好的发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吕绍生老师与王南林老师在七里海
上传时间:2007.9.20&欢迎谈论考研历史学如何选择学校
考研历史学招生简章什么时候出来?我比较迷茫报学校,听说武汉大学改三年后如果奖学金还是那么少的话20%自费,我还得换学校啊!大二时候定的厦门大学中近后来这今年推免比例斗增一个方向才要两三个。由于家庭关系我想考个奖学金很多的34所我知道北京师大中国人大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改分严格,大家说一下复旦大学怎么样啊?应该比华东师大好考吧?上海改分一般…武汉大学也不错就是改了三年那学费俺负担不起啊!
热心网友 |
如果考虑学费你复习得不错的话南大吧。我网上查说它的历史系是很有钱的,学术型硕士不用学费每月补贴五百不算助教之类的
热心网友 |
支持楼主考中大
热心网友 |
楼主说的几个学校都不错。我一同学武大复试被刷,另一同学中大自费。南开南大人大公费比例(奖学金)还是很多的。
热心网友 |
中山大学两年,奖学金覆盖率比武大要好许多
我来帮他解答
相关考研资料
考研相关课程
课时:1345Min
课时:822Min
课时:543Min
课时:1703Min
课时:645Min
课时:720Min
课时:255Min
课时:181Min
课时:176Min
课时:152Min15年考研 想考南大的环科 有学长学姐可指导的吗? 有木有人一起_南京大学研究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028贴子:
15年考研 想考南大的环科 有学长学姐可指导的吗? 有木有人一起收藏
有木有人一起考的?想考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但不知道专业课咋准备?有一起考的吗?
1楼 10:56&|
相关的贴子3938139358
我打算考的环工~~~
2楼 12:43&|来自
以前也打算考环境规划的~~~可是最后听说考试战况激烈无比,果断选择自己的对口专业了!!
3楼 12:45&|来自
我正在打算中
4楼 10:53&|来自
正在打算考这个专业中,就是难度好大的赶脚
5楼 10:53&|来自
握个抓,我一个在读的学长跟我说这个专业课不是很难,偏文科,所以才决定的
6楼 15:15&|来自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大研究生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