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吸氧操作低流量给氧,氧浓度如何计算?

肺心病患者吸氧有说道
肺心病患者吸氧有说道
年近七旬的老刘不慎着凉住进了医院。本来患有慢阻肺(对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统称)、肺心病的他,这次明显感到心慌、胸闷、气短较平时加重。医生说他并发了呼吸衰竭,需要吸氧治疗,但嘱咐护士给氧时气流量一定要小一点儿,以每分钟2升左右为宜。老刘心里直纳闷,为什么吸氧还要限制气流量?原来,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多为慢性,此时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出现了明显障碍:体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为了纠正患者的这种状态,必须及时、迅速地进行氧疗。通常使用鼻导管或鼻塞对患者进行低浓度持续给氧,氧浓度保持在30%左右,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如果患者吸入氧的浓度过高、速度过快,体内的缺氧状况虽能很快得到缓解,但由于失去了轻度缺氧对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反而会造成患者的呼吸变浅、变慢。而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又不敏感,这样一来,过不了多久,患者又会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导致病情反复。因此,在对肺心病患者进行氧疗时,给氧浓度不宜过高,给氧速度不宜过快。此外,吸氧时还要注意湿化。一般来讲,从压缩氧气瓶放出的氧,湿度低于4%,不适于人体直接吸八,所以要经过气体的湿化过程,也就是在患者吸氧时,低流量的氧气先要流经泡式湿化瓶进行湿化。然后才能被吸入人体。德国Nasser Dmkhshan医学博士在研究了众多补氧方法后说,喝水补氧是最科学的补氧方法,不仅补氧的效率高而且安全没有任何副作用。喝水补氧是利用纳米技术将氧溶解在液体里,形成过饱和的富氧溶液。这种高溶氧液体不仅氧含量丰富,而且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它通过胃肠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根据组织细胞需要持续供氧,所以更高效、更安全,营养也更全面,使用也更方便,是肺心病患者的最佳选择。这类产品最早由美国军方研究成功,作为美国大兵的“护身符”在越南战场上使用,并在1997年获得了美国“先进科技奖”。它就是由美国新科技公司生产的上海赛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大陆总经销的赛鼎牌细胞食物。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下一篇:鼻导管吸氧时,氧流量是否是决定吸入氧浓度的唯一因素?
鼻导管吸氧时,氧流量是否是决定吸入氧浓度的唯一因素?
&&& 鼻导管吸氧是常用的氧疗手段。吸入氧浓度不仅受氧流量的
影响,也受病人呼吸模式的影响。
&&& 下面以正常人为例,作一简要说明。呼吸模式:潮气量
500ml、呼吸频率20次/分、吸呼比为l:2(吸气和呼气时间分
别为l和2秒)。口鼻咽腔等解剖死腔为50ml。鼻导管流量6L/
分。假设呼气主要在呼气期前1.5秒完成,则呼气后0.5秒的呼
气流速趋于零。在呼气期后0.5秒,来自鼻导管的氧气就可完全
预充解剖死腔(50mL/.5s)。那么,在1秒的吸气期中,吸人的
氧气就包括3个部分:①来自解剖死腔的氧气50ml;②来自鼻
导管的氧气lOOml,即lOOmb,秒x 1秒;③500ml潮气量中,有
350ml为空气.则含有氧气350ml×20%=70ml。因此,经鼻
导管吸氧6L/min时,500ml潮气量中共含氧气220ml(50+100
+70ml),吸入氧浓度为44%(220ml/500m1)。
&&& 呼吸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氧流量从lL/min逐步增加到6L/
min,则吸人氧浓度分别为24、28、32、36、40、44%。从吸人
氧浓度的变化可以看出.氧流量每增加lL/min.吸入氧浓度大
约增加4%。这就是计算吸人氧浓度经验公式(吸入氧浓度=
21%+氧流量×4%)的由来。
&&& 病人只有处于基本正常的理想呼吸模式条件下,由经验公式
计算获得的吸人氧浓度才可能是准确的。病人的呼吸模式,包括
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气时间等因素均明显影响吸人气的实际氧
浓度。同样利用上述实例,潮气量降低到250ml,而其它条件均
保持不变,则病人实际的吸人氧浓度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明显不
同。250ml潮气量中含有氧气170ml,分别为来自解剖死腔的
50ml、来自鼻导管的lOOml(100ml/秒×1秒)、来自空气中的
氧气20ml(100ml×20%=20m1),那么病人实际的吸人氧浓度
为68%(170ml/250ml),明显高于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
(45%)。另外,呼吸频率和吸气时间对吸人氧浓度的影响也很
大。总的来说,利用鼻导管等低流量氧疗系统,病人的潮气量越
大、呼吸频率越快,则吸入氧浓度越低;潮气量越小或呼吸频率
越慢,则吸人氧浓度越高。因此,利用鼻导管等低流量系统实施
氧疗时.不应单纯注意氧流量,应当根据病人的呼吸模式及病情
改变对氧流量进行调整。
【】【】【】杨丽萍 (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 151801)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2
&&&&&&& 氧气吸入疗法,在改善缺氧状态,挽救病人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对各种给氧方法简要评价如下。
&&&&&&& 一、控制性氧疗法
&&&&&&& 用于缺氧伴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及长期慢性缺氧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由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减低,呼吸主要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所以必须掌握低流量(1-2升/分)、低浓度(24-29%)持续给氧的原则,以免低氧状态骤然解除造成呼吸抑制。
&&&&&&& 1.鼻导管给氧法
&&&&&&& ①深插法:自鼻孔插至鼻咽部、相当于鼻翼至耳垂的距离。鼻导管给氧时氧浓度与流量大致呈如下关系: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升/分)。
&&&&&&& 此种方法使用简单安全,即能纠正缺氧,又不致引起PaCO2明显增高,是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吸氧方法。缺点:管端易堵塞,导管对鼻咽部的刺激性大,插入对能引起鼻腔酸、胀、疼痛、鼻腔分泌物增多及粘膜损伤,故不易被患者所接受。
&&&&&&& ②浅插法:导管端位于前鼻腔内,插入长度约4-5cm。
浅插法对病人刺激小,患者易接受。缺点:管端易堵塞,夜间睡眠时易脱出,吸入气体含氧量低于深插法。
&&&&&&& 2.鼻塞给氧法
&&&&&&& 将鼻塞塞入鼻孔内,鼻塞的大小以恰能塞严鼻孔为宜。
&&&&&&& 该法适用于长时间给氧的病人,可避免导管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病人易接受。经血气分析表明,鼻塞法吸氧较鼻导管吸入气体含氧量为高。
&&&&&&& 3.文丘里面罩法(可控吸入氧浓度面罩)
&&&&&&& 是利用氧射流产生负压,吸入空气以稀释氧的浓度。纯氧喷射管使用时直接与氧气表连接,改变壁侧孔口大小,即可控制空气混入量,从而达到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目的。
&&&&&&& 优点;①可以调节保持一定的吸入气氧浓度(自24%至50%),②吸入氧气浓度不受患者潮气量和呼吸类型的影响,③有湿化器连接管,可避免气体过于干燥。
&&&&&&& 文丘里面罩能保证吸入氧浓度的稳定。无病人张口呼吸、鼻导管插入太浅或被分泌物所阻塞这些弊病,将在控制氧疗法方面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缺点:耗氧量大。
&&&&&&& 二、高浓度氧疗法
&&&&&&& 1.面罩给氧
&&&&&&& 此法较简便,且无导管刺激粘膜的缺点,适用于病情较轻,神志清醒的病人,用于严重缺氧但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患者的短期和间歇的辅助呼吸。通常每次20-30分钟,一日数次。
我院使用短暂间歇正压呼吸高浓度氧治疗一组30例慢性肺心病的观察表明,低流量吸氧不能迅速纠正组织映氧状态,间歇正压呼吸高浓度氧能较快地改善血氧分压,而又不至引起过度二氧化碳潴留。
&&&&&&& 用面罩吸氧,因患者不习惯,配合不好常感憋气,张口呼吸时,大量氧进入胃内而致腹胀。因此,向患者说明面罩给氧的作用,鼓励病人克服困难,配合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面罩和面部接触要紧密舒适,特别是鸟牌呼吸机,接口不紧,容易漏气,机器不能起动,若使用中见患者憋气加重,甚至出汗,应考虑面罩扣得过紧及位置不当,患者鼻翼被压住,宜及时调整。因此,掌握好面罩的使用方法十分重要。扣得紧并不一定好,关键在于位置要适宜。还应特别注意观察因氧气大量进入,通气改善而致血压下降和氧中毒。面罩给氧前后应做血气监测。
&&&&&&& 2.氧帐
&&&&&&& 优点是患者较舒适,适用于儿童和重症不合作的患者。缺点是耗氧量大,设备复杂,价格昂贵,氧浓度难以控制,护理困难。临床上较少使用。
&&&&&&& 三、机械呼吸合并氧疗法
&&&&&&& 呼吸机给氧与病人的连接包括面罩或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三种方式。
&&&&&&& 气管内插管适于抢救或估计病人在数日内可以撤除机械呼吸。缺点是清醒病人不易接受,进食不方便,口腔护理较为困难。
&&&&&&& 若病情严重,需持续长时间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宜早作气管切开或经插管机械通气病情尚未缓解者,应做气管切开继续行机械通气。我病房近期收洽一例肺性脑病患者,行气管切开接SCⅡ型呼吸机。开始接中心氧站氧气(2升/分),因氧流量不稳定(夜间常常不足),病人缺氧症状不见缓解,PaO2仍在30mmHg以下。第二天改用氧气简按3升/分给氧,氧浓度37%,辅以其它治疗,三个半小时后,病人神志逐渐清醒,血气显示PaO2在40mmHg以上。可见合理氧疗及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改善缺氧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 给氧浓度应根据患者肺部病变情况和给氧后临床表现(面色、脉搏、紫绀等)及血气分析来决定。
&&&&&&& 四、高频通气
&&&&&&& 与常规机械通气相比具有频率高、潮气量小,很少影响心输出量,以较低的气道压力即可维持良好通气的特点。
&&&&&&& 高频通气在临床上用于喉镜,支气管镜检查,胸部外科手术,支气管胸膜瘘等情况,也可用于治疗呼吸衰竭。但目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尚缺乏观察资料。
&&&&&&& 我病房使用双阀式高频喷射呼吸机,对一组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进行治疗观察,经鼻塞搏动性给纯氧输入,驱动压力0.4Kg/cm2,喷射频率为60次/分,经测定每分钟供氧约4.2升,由小瓶湿化后喷入,按每次3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治疗七天为一疗程。高频通气间期予持续低流量吸氧。高频通气前和通气后30分钟作血气分析,发现PaO2平均升高41mmHg,PaCO2无明显升高,多数患者症状好转,紫绀减轻。
&&&&&&& 评价:①经初步观察即刻提高血氧分压效果很好,对二氧化碳分压影响不大,无呼吸抑制现象。②对肺心病人应用指征为:低氧明显,二氧化碳分压无显著升高者(&75mmHg)。
&&&&&&& 氧疗是一种至关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氧疗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以上是我们通过实践总结的体会,供参考。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鼻导管吸氧法和面罩吸氧法浓度分别是多少
鼻导管吸氧法和面罩吸氧法浓度分别是多少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鼻导管吸氧法和面罩吸氧法浓度分别是多少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5884
问题分析: 你好,这个症状,一般是可以做把气压调整为1个单位做吸氧治疗就可以的!意见建议: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有便于遵医嘱对症药物治疗,!祝健康快乐!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245365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症状,一般是可以做把气压调整为1个单位做吸氧治疗就可以的!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有便于遵医嘱对症药物治疗,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氧疗、吸氧浓度控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鼻导管吸氧操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