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能改上下一句是什么么

近期热文推荐
光晕文字个性空间情感文字素材 我
带字的好看个性空间素材大图 哪怕
近期火爆头像
本站为娱乐门户站点,致力于为大家分享模块,,,,优美句子,心情短语的专业个性站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都会犯一些过错人不是圣贤,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人呐,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不犯错呢?知道错了又能改正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就这意思 很浅显。
就是一个人犯错只有要能改正错误就很好
每个人都会犯错,知错就改就是最好的
人非圣贤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也不能得过且过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也不能得过且过吧?大家怎么理解呢?
09-08-08 & 发布
道理都对,可现实要面对很多无奈,不能天马行空呀。只能尽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尽力让自己快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有点饶。。。不能得过且过 要知错就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No one is perfect,and everyone makes mistakes.没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但是不能知道自己错了,还不去改,还是那样,过着天又一天的日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小错可以容忍  一而再再而三谁也受不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释义]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语出]  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成语故事]  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两个宫人奉命把尸体装在筐里,抬到宫外去埋葬。  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故我。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宜忠贞的赵盾,宁可自杀。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坚持善良之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说的好,人应该有追求而不能碌碌无为过一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听不进,于是派人暗杀了赵盾。人们奋起反抗,赵穿将穷凶极恶的晋灵公杀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释义:“非”,不是。“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就算是圣人,也会犯错的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则成语中的非是“不是”的意思;孰是“谁”。整句话的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两个宫人奉命把尸体装在筐里,抬到宫外去埋葬。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故我。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宜忠贞的赵盾,宁可自杀。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我们人类对婚姻追求的最高理想,始终寄予了对家庭幸福美满的最大渴望。  可是,在浮躁的社会,打破禁忌,放弃约束,为尝试自我心理和情感“蜕变”的快感,有的人恬不知耻地鼓吹:“婚姻没有浪漫,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为此,出轨、红杏出墙成了另类人释放欲望的借口。情感的出轨:畸情孽缘、心理的扭曲和生活的困惑,就宛如婚姻家庭爱巢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事实上,九十年代兴起的“傍大款”、“养小蜜”、“包二奶”等现象已经证明,现在有的人正在“让性解放”的道路上走向更远。这些颇具挑衅意味的事实与暗地繁荣的性产业共同构成了此后现代人婚外的“性情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性、爱与婚姻三者间的传统关系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现在婚姻中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是对婚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究竟婚姻是什么?我想还是听一听柏拉图与苏格拉底老师的一段对话;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说:“你到树林走一次,不许回头,然后,在途中取一棵最好用的树材,而且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话去做。半天之后,他拖了一棵不算最好也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而且害怕空手而归,因此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就拿回来了。”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在制度与人性的龃龉间,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之间这场著名的对话或许能为在婚姻中寻找幸福的人们以启发。  婚姻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完美。婚姻是温馨幸福的家园,是完美人生的驿站,是情感愉悦的爱泉,也是人类繁衍的必然……婚姻,在于相互之间的绝对信任、相互欣赏、彼此尊重、互为依存,如同一对连体姐妹,各自发挥自己拥有的一切长处,弥补对方的不足,一起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应对人生中挑战,实现享受人间幸福美满的天伦之乐。  是的,不同的人上演着不同的婚姻,不同的婚姻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滋味。婚姻幸福的人,说婚姻是个温馨的港湾,是个温暖的乐园,是个如春的花园。婚姻使他们懂得了相互尊敬,相互包容和理解,也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婚姻平淡的人,说婚姻是杯水不冷不火,温温和和,平淡无奇,无色无味。岁月的变迁和近距离的审美疲劳让一切归于平静,只得任其自然,得过且过。在责任和亲情中演绎平淡。平淡也是婚姻的必然。婚姻不幸的人,说婚姻是一次可怕的旅程。本以为携手共游仙境,到头来却面目全非,支离破碎,碎了两颗心,累了两个身,残了两个魂。遍体麟伤。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拼得精疲力尽,以至劳燕分飞,断了翅膀又断了魂。  婚姻,是一种契约。男女组成了一个家庭,就要合力经营一份感情,共同享受两个人努力的成果;只有患难与共,才能共同品尝幸福的果实。那一纸婚约的背后,早已不是一种关系的变更,它赋予爱情以更加篷勃的生命,更加博大的内涵.。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领悟到婚姻的实质。因为现实是婚姻最好的试金石。没有人能够脱离现实独立存在,没有人逃得出现实,柴米油盐酱醋茶,会一点点地磨掉爱情浪漫的外表,让生活的本质透出来.摩擦,矛盾随之出现。有人会因此而彼此了解,有人则会因此而分开。这其中的差别就是对爱的理解不同,对爱的处理也自然有了差异。  婚姻,是心灵休憩的场所。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是你在外受尽委屈能让人放松让人感到安全的地方;是你无论身在何处,无论你走多远,总能让你牵挂的地方。家不需要有多大,不需要有多华丽,只要有爱,就可盈满人整个的心房。只要有爱,就能让人深深的陷入其中,任凭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多诱惑,也不会动心和理睬。因为,自己的婚姻独有自己的精彩。  婚姻,是一种责任。有句话说得好“爱情是短暂的浪漫,婚姻是永久的责任”。爱情,往往多是一时的享受与满足,婚姻更多的是责任。婚姻是赡养上辈延续后代的殿堂,夫妻双方的义务和责任是把这个殿堂打扮的漂漂亮亮,给前辈和后代提供一个舒适祥和的家园。婚姻是生命中最复杂、最凝重的一份答卷,它担负着牵扯着的是爱情、亲情、友情,它包含着尊重、关爱、容忍、珍惜。所以,每个人要用一生的精力、心血、智慧找寻最完美最得体的答案来完成它,要用一生的爱经营它、耕耘它。  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只有把浪漫的因素融合到现实之中,才会使爱情更加甜蜜和丰富。婚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锅碗瓢勺的交响曲。如在爱人口渴时递上一杯水,出门时送上一句叮咛,爱人哭泣时张开你的怀抱,匆忙回家的路上脑中闪过的“如果我不回家,她就会睡不着”的念头,爱人病痛时恨不的替她去痛的一种心情,“只要她开心,我愿意做一切”的固执,把她看做是世界上最脆弱、最需要呵护的人。带着这样现实朴素的爱情不虚饰,也不夸张,它在爱者的心中深深的驻扎着,随时准备给被爱者提供保护和温暖。  我在傍晚散步时经常地看到一对对在夕阳中漫步的银发夫妇,谈笑着、温馨着,原来这就是“爱情”!只是,此时的“爱”是关爱、“情”是亲情,虽不浪漫,却难以割舍!“爱情的生命越长,这份亲情就越是厚重,如一坛美酒,年代愈久、愈是香醇!纵是关山万里,也隔不断那份绵长的惦念;每个被风雨惊醒的夜晚,你都会为他(她)掖好掀起的被角……其实,平平淡淡的婚姻生活会将心灵中的杂念涤荡一清,一份安然、一缕温馨会令你甘之如饴。这才是婚姻,真正的生活!”  我村有一对夫妻共同生活了65年了,夫妻恩爱,相伴相行,形影不离。她们在平时虽没有浪漫的情调,却有关爱的情感;虽没有甜言蜜语的呢喃,却有无微不至的关怀;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业,却有无私奉献的情操。她们懂得生活,懂得满足,日子平平淡淡地过。于是,能相敬如宾,相濡以沫,走过65年的超钻石婚姻生活。  有一次,我问这对夫妻:“你们这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她们说:“我们是在信任、包容、关爱、呵护中度过的。夫妻一生中不可能没有矛盾,我们有好几次吵架的很厉害,双方都闹着离婚。可是冷静下来后,双方检讨了自己的不足,矛盾就迎刃而解了。夫妻没有过夜的仇。一句话:婚姻幸福美满,靠的是责任。”是的,道理很朴实,也很简单,却不容易做到。这样无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坚持65年更不容易。他们走过高高低低的人生,享受过荣华富贵,也经历过人生的苦难,却能始终淡泊从容。  情感世界中,没有十全十美的婚姻,婚姻是双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不要光图漂亮,舒服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从这对老夫妻婚姻中告诉我们:只要你一生中负有一种责任,无论你选择了哪一株,即使不是最好的那株,你都会用全部的身心来接纳她,优点也好,缺点也罢,因为她是你牵手走完今生的人。是的,婚姻需要责任,爱巢需要经营,感情需要培植,性爱需要默契。在夫妻一生生活中,更需要彼此的呵护、宽容和温暖,那才算是幸福美满的婚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对啊,要上进还要有激情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论语·学而篇 - 清流中华传统文化网
论语·学而篇
&&&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 相关内容、注释  &&&&& 【原文】   && 一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
(8),不亦君子(9)乎?”   &&&&& &&&&& 【注释】   &&&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为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的。
  (2)学:孔子在这里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 (3)时习:“时”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也指“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
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 &&& (4)说:(yuè),同悦,是愉快、高兴的意思。   &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 &&&&&&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
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 【原文】
二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
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 【译文】&  &&&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
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   【原文】   
三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   【原文】   
四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   【原文】
五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 &&  【原文】
六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  【注释】   &&&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  【原文】
  七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  【原文】   八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
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 【原文】  
 九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一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是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  【原文】  
 十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十一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十二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指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
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原文】   十三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  (1)近:是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分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原文】
  十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原文】  
 十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
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不过不如虽贫穷却乐观,富裕而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啊,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前面的你就能知道后面的。”
&  【原文】  
 十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  【译文】   &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一句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