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学生三年级作文学生作文

化成—李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
小学三年级“怎样修改作文”说课教案
上传: 朱桂玉 &&&&更新时间: 19:41:19
怎样修改作文?
修改作文从哪里入手?这是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每次学生作文打完草稿后,我都要求他们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修改,最后抄写交上来。可到我批改时,仍然有许多错别字、病句,最为明显的是篇幅短,内容不具体,而且语句罗嗦,前后重复,几句话来回转着说。每次判作文,都是我最头疼的事。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觉得除了必要的指导之外,还应重视作文的评改,使学生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学习目标:
  1.通过评改,教给学生修改字、词、句及标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
  2.指导学生修改一段话,把内容写具体。
  3.引导学生修改结尾,懂得作文首尾要呼应。
  学习重难点:把一段话修改具体。
  指导思路:
  作文评改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所以我为学生创设了作文树生病,同学为其治病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第一步,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并相应贴出保健医生啄木鸟和生了病的作文树,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修改作文。
  第二步,出示&病文&(文后附有&病文&),明确修改目标。首先让学生回忆本次的习作要求(开学以来,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把它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首尾呼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读文、讨论、交流,归纳出这篇文章的三大病症:(1)字、词、句、标点有错误;(2)内容不够具体;(3)结尾不能与开头呼应。老师相应把写有三个&病症&的卡片,逐条贴在树干、树根、树梢上,确定为本次的修改目标。
  第三步,引导学生修改,激活学生思维。老师仍以故事过渡,激发学生修改的欲望,然后小组讨论本组想要修改的方面,再推荐代表接受任务,最后集体进行修改。改完之后在全班交流评议,并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改,同时渗透修改方法。教师根据评议结果,相应撕去贴在大树上的三条病症。
  第四步,汇报收获,总结修改方法。这一步主要是汇报学习体会,交流修改方法,使学生在以后修改作文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修改能力。
  第五步,感受成功的喜悦,布置作业。通过学生朗读修改后的作文,师生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后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布置作业,修改自己的作文,并提出修改要求:文章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首尾呼应。
  附&病文&
  我该取下&帽子&了
  开学以来,流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该给我取下帽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在家里,爸爸觉对是个&全威&,因为在文学知识方面,我从没胜过爸爸。爸爸是一位优秀文科大学的毕业生。我呢,小学生,一个&错别字大王&,因此,每次爸爸检察我的作业,我只能洗耳恭听,认真更正。我的错别字可多了,什么&已经&变成&以经&啦,&幻想&写成&幼想&啦,所以全家给我取了一个外号&错别字大王&。
  一次,爸爸又要检查我的作业了,翻着翻着,突然眉头一皱。我一看爸爸的神色,就知道他准又找出错别字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爸爸指着本子上的&亮&字,告诉我写错了。他说下面是个&儿&,不是&几&。可我总觉得是&几&,就查了字典,果然是。爸爸看了看字典,又看了看我,说:&这次你赢了我,下一次还要赢我,我给你取帽子。&&取帽子?什么帽子?&&错别字大王的帽子呀?&
  我可高兴了。从此以后,我在学习上更加细心了,错别字也越来越少了。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51.la的网站统计分析吉水县刘素琴小语工作室 /xxjs
当前位置:&&&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
上传: xiejiangu &&&&更新时间: 12:51:22
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习作指导,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特别强调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由此可见,三年级习作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在让学生无话不说,有话可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 创设情景,交代写法,引导写作。
三年级学生从二年级写几句话过渡到写一段话,从以看图写话为主过渡到联系自己的实际写话,这过程比较艰难,很多时候学生都感到为难。为此,老师就要注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写作,重在教给学生观察与写作的方法。
在写《观察日记一则》时,我原来是让学生自我发挥,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可是在检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写不出几句话,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由此我也发现其实是学生不知观察的方法,不知写作的顺序。为此,我便创设情景,让学生观察,再说话,最后写。
我根据学生好玩的年龄特征,让学生进行了吹泡泡活动,并在活动开始之前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小组内分工,每人都要有观察或记录的任务;(2)注意怎样吹的(动作);(3)注意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颜色;(4)观察全班同学的表情以及当时的气氛;(6)发挥你的想象,想象泡泡会飞到哪里。
布置完后,便让学生尽情地吹了。在学生吹的时候,我还把当时的情形用数码相机拍了下来。接着,我便引导学生说话,由于在观察时注意了观察点,而且学生刚刚玩过,再加上我用电教平台再现他们活动的情景,因此,学生们都踊跃发言,畅谈自己观察的收获:有的同学说自己看到的泡泡像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有的同学说自己看到的泡泡五颜六色,有的学生说泡泡飞到妈妈的脸上,为辛勤的妈妈送上清凉&&同学们说的都是那么实际,想象的又是多么的丰富。在他们畅所欲言的时候,我让他们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一下子,人人动笔,往常咬笔头的现象不见了。后来批改的时候,发现这一次作文,学生写的比原来进步多了。而且,学生还学到了观察的方法。
其实创设情景并不难,只要老师化点心思而已。
二、& 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大量阅读,注意积累&的兴趣。
在第一点&创设情境,引导写作&中,我重视的是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可是,教学经验告诉我,只有方法还不行,很多时候学生词汇贫乏,不知怎样才能写具体。面对学生存在的这一普遍现象,我知道只有做到&大量阅读,注意积累&才能解决。因此,我从各个方面,各个渠道来指导学生阅读。
(1)从童话入手,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童话,以它的内容通俗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吸引着每一个小孩子,每个小孩都喜欢看,三年级学生也不例外。如果让学生看各类作文书,学生兴趣不大,走马观花,&水过鸭背&,甚至产生厌倦感,但是,如果让学生看童话书,学生是百看不厌的。由于有兴趣,学生不但爱看,还在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描写手法。如人物外貌的描写,人物语言的描写,心理描写等等。而这些描写手法靠老师去教是不够的,还要学生领悟,所以,看童话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在三年级上学期里,每个星期六我都要求学生到书店,书摊,图书馆去看至少半天的童话故事。学生对这一学习任务非常乐意完成,开始还要我布置,后来,就成了习惯,就算我忘记布置了,他们也会自觉地去看。
(2)师生共同看书,交流看书感受。我们要求学生多看书,但我们自己却把书放在一边,这样,老师没起到榜样作用,没法和学生身同感受,开展读书活动就很难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从每周的语文课里拿出一节来,师生共同看书。每人都静静地看,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互相问问。而我呢,边看边指导他们怎样在书上作批注,引导他们体会那些优美词句,有时个别指导,有时让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读书感受,有时我自己也把自己看到的有趣的、好笑的、体会深刻的内容与同学们分享。就这样,这一节读书课,成了我和学生们互相学习的阵地。而我的做法,也起到了榜样作用,只要有谁在讲话了,旁边的同学就会说:&你看老师多认真,你别吵了。&这真是&润物细无声&。
(3)做好阅读积累记录。我们要求学生大量阅读,目的是让他们的词汇丰富些,使写出的文章具体些,生动些,而不是干巴巴的。但如果学生只是读,那么,很快会把看到的好词好句遗忘的,因此,我要求学生每人设一个&课外积累本&,把看到好词好句收集在本子上,常常拿出来读、记。为了让学生做好这一项任务,我采取各种方法方式检查,有老师的随机检查,有同学之间的检查,有小组内交换检查,每周小组内竞赛,每月在班上竞赛,并以展示形式进行,看谁的书写好,谁收集的句子多,谁的词语最丰富、、、、、、一系列检查方式,一连串的竞赛,使学生由老师强迫积累变成了自觉积累。学生的词汇也慢慢丰富起来。每次作文,每篇作文,都有其闪亮点,或是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或是精彩的片段。这些都显示了同学们的进步。看到这一点一滴的进步,有谁会不开心呢?
三、&&& 轮流写日记,轮流当老师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百炼成钢&,作文也是这样,不常练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但是,天天写,学生也感到厌烦,老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批阅。为解决这问题,我采取了&轮流日记本&这一方式,即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一个日记本,每人轮流每天写一篇日记,后面写的同学要对前一篇文章加上评价后再写。老师每天只需要批改几篇作文就可以了。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也训练了学生的批阅能力。读到这里,有的老师就会问,就这么简单?学生能做吗?实践告诉我,在开展这项活动时,老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分组时,每组的学生要均衡,即好中差都有,让他们自己选好组长,组长每天负责安排写日记的同学,负责督促组内同学按时写日记,负责保管好日记本。
(2)教师要逐步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三年级修改作文,重在看标点符号有没有用错,有没有错字错词,哪个句子写得不通顺,哪个句子写得好&&我们就是要慢慢渗透这些修改作文的一般知识。
(3)教师批改最好当面批改。因为改的作文只有十篇左右,每天是有时间当面完成的,面批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批改方法,因为你写的评语他们还不会理解,领悟,但当面说他们会明白很多。
(4)教师要注意鼓励。英国学者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迫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写作水平,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篇篇优秀作文来,我们只能从他们的作文中找出可取之处,来加以鼓励,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我们更要努力找闪光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词语,一句有趣的话,都可以成为鼓励的依据。只有经常鼓励,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写下去。
(5)教师要重视优秀作品的展示。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轮流日记本里就会出现好的文章,这时,我便让他们读出来,还把文章发送到我的个人网页上,学生在网上看到自己的文章,那成就感就会得到满足,写作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有了。而且,一个学期下来,我还把他们优秀作文订成本子,让他们共同分享同学们的快乐。
&&&& &轮流写日记,人人当老师&,不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更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这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训练他们写作能力的好方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只有在三年级这一转折阶段里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进步,他们的写作水平才有所提高。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