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点燃 什么现象会出现什么现象?

蜡烛燃烧是有什么化学现象_百度作业帮
蜡烛燃烧是有什么化学现象
蜡燃烧有2个过程:受热熔化和生成别的物质 1.蜡受热时熔化是物理现象 2.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反应 蜡燃烧是先受热熔化,当达到可燃温度后进行的化学反应,生成了别的物质
固体蜡烛熔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消失。
就是普通的燃料燃烧,再就是石蜡融化,不属于化学现象。当前位置: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家里的镜子,会发现镜子中出现了多个蜡烛的..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家里的镜子,会发现镜子中出现了多个蜡烛的像,如图所示。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镜子的质量不好,反射面不平整B.光经玻璃前表面和后表面发生多次反射后形成了多个虚像C.烛焰将附近的空气加热后,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导致的折射形成了多个虚像D.火焰抖动的过程中,由于视觉暂留效应形成的错觉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由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故蜡烛在玻璃的前后面上发生多次反射,从而形成多个虚像,故B是正确的。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家里的镜子,会发现镜子中出现了多个蜡烛的..”主要考查你对&&光的反射现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桥在水中的倒影、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等。光反射图中一点、二角、三线的认识:如图所示,要弄清一点(入射点)、二角(反射角、入射角)、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涵义。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O表不。二角:指入射角i和反射角r。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三线:指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NO。法线是通过入射点作的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这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没有具体的物理含义,但在确定入射角、反射角时法线却是关键。因为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发现相似题
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家里的镜子,会发现镜子中出现了多个蜡烛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639120059842977639126653413187898点燃一支蜡烛后,用一只玻璃杯罩好,会有什么现象_百度作业帮
点燃一支蜡烛后,用一只玻璃杯罩好,会有什么现象
实验器材 器材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火柴;一个大号烧杯;器材如图1所示图1实验方法和步骤 点燃两支蜡烛,先用烧杯罩住,慢慢的,高蜡烛先熄灭,矮蜡烛后熄灭;如图2、图3、图4所示图2图3图4实验原理 通常学生会认为矮蜡烛先熄灭,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会聚集在矮蜡烛周围,使矮蜡烛得不到氧气而先熄灭.但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是在相同温度下得出的,而现在实验中的二氧化碳是在燃烧中产生的,它的温度远比周围空气的温度高得多,密度也比空气小,所以二氧化碳会上升,聚集在烧杯上方,高蜡烛周围的氧气就减少,因此高蜡烛先熄灭.过一会以后,二氧化碳渐渐冷却,沉到烧杯底部,短蜡烛就熄灭了.探究活动设计评价 方案对象:初中学生目标:学习观察,激发兴趣模式:演示,讨论,实验教师演示,或网上展示,请学生观察后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交流.教师需了解学生进展情况,必要时可以就下列问题进行引导(不要一次把所有问题全盘托出):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你是怎样思考这一问题的?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它与你的预想是否一致?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哪些?你经过什么样的推理过程得出结论的?思考一下,你的错误可能出在哪里?这是一个小型的探究活动,需要的器材很容易解决,实验的难度也不高,但能够很好地体现科学探究的特征,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展开,重点在启迪学生领会如何提出猜想和假设,以及如何对收集的证据进行批判性思考.案例中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指导的一些观点,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注意探究活动的开放性等.进一步思考 一定是矮蜡烛先熄灭吗?利用特大的玻璃罩再试一试,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和前面的结论正好相反?实验步骤:仍然点燃两支蜡烛,用特大玻璃罩罩住,慢慢的,矮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因为通常学生会认为矮蜡烛先熄灭,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会聚集在矮蜡烛周围,使矮蜡烛得不到氧气而先熄灭.但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是在相同温度下得出的,而现在实验中的二氧化碳是在燃烧中产生的,它的温度远比周围空气的温度高得多,密度也比空气小,所以二氧化碳会上升,聚集在烧杯上方,高蜡烛周围的氧气就减少,因此高蜡烛先熄灭.过一会以后,二氧化碳渐渐冷却,沉到烧杯底部,短蜡烛就熄灭了.
因为蜡烛燃烧消耗氧气,所以罩住后没有氧气就会熄灭
杯子内壁会有水气
蜡烛会熄灭。。。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当前位置:
>>>蜡烛燃烧和铁生锈都是化学变化,其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都需要燃..
蜡烛燃烧和铁生锈都是化学变化,其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都需要燃烧的条件B.都有发光放热现象C.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D.都是氧化反应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燃烧需要燃烧的条件,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不需要燃烧,不需要燃烧的条件,故A错;B、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但不发光,故B错;C、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反应,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蜡烛燃烧和铁生锈都是化学变化,其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都需要燃..”主要考查你对&&爆炸、自燃&&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爆炸、自燃
自燃:1. 概念: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如果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当温度升高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如果再遇到氧气就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这就是自燃。爆炸:1. 概念:通常说的爆炸指可燃物拒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量,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的爆炸。 自燃:&&& 露在地表的煤层,由于气候炎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导致自燃。贮存棉花、饲草的仓库,沾满机器油的破布、棉丝等堆积时间长了,通风不好有时就会自燃。在干燥的季节,森林也会自燃。 在坟地里出现“磷火”也是一种自燃现象。人和动物机体里含磷的有机物腐败分解能生成磷化氢气体。这种气体着火点很低,接触空气就会自燃。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时代,常把这种自燃现象说成是“鬼火”。 平时将白磷浸泡在冷水里,防止自燃。白磷的着火点低(40℃),可用它做自燃实验。取出少许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然后把溶液倒在滤纸上,待二硫化碳挥发后,白磷在滤纸上与空气中氧气充分接触就会自燃。爆炸:&&&& 爆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观象,但有的爆炸仅仅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如轮胎爆炸;有螳爆炸则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火药爆炸,汽油、液化气等燃料的爆炸等。其中,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是学习的重点,这种类型的爆炸主要是由于:①在有限的空间 (如炸弹)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问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②氧气的浓度高,或者可燃物 (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防止这类爆炸的方法:通风,禁止烟火等。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比较: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易燃物:一般来说,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常见的有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氢气、乙炔、沼气、石油产品、面粉、棉絮等。(2)易爆物:指的是那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4)再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 ①对厂房和仓库的要求:与周围建筑物间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车间,仓库要有防火、防爆、通风、静电除尘、消防等器材设备,严禁烟火,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容器要求:要牢固、密封、警示标志明显且要注明物品名称、化学性质、注意事项。③存放要求:单存、单放、远离火种:注意通风。④运输要求:轻拿轻放、勿撞击。⑤工作人员要求:严禁烟火、人走电断。火灾自救及逃生策略:(1)可燃性气体泄漏时的注意事项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中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开关,可能产生电火花,造成爆炸、所以应先关闭总阀、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露的原因。(2)火灾自救策略 ①迅速找到安全通道;②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以要匍匐前进:③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时开门开窗,开门开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④火灾时,会产生大量浓烟,使人窒息,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⑤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因为顺着风更容易被烧伤或发生危险。爆炸极限:(1)概念: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人们把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称为该气体的爆炸极限。①当可燃性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含量高于爆炸极限的上限时,可燃性气体可以安静地燃烧;而低于爆炸极限的下限时,则无法燃烧。②我们通常所说额可燃性气体检验纯度,其实就是检验可燃性气体有没有达到爆炸极限,只要超过爆炸极限的上限,可燃性气体就可以安静的燃烧。(2)几种常见物质的爆炸极限
粉尘爆炸实验:(1)实验装置及步骤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2)现象:砰的一声响,伴随着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3)分析:面粉被吹起,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空间内发生急剧地燃烧,并让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物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发现相似题
与“蜡烛燃烧和铁生锈都是化学变化,其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都需要燃..”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597116373322957818094823659941322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会有什么现象_百度作业帮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会有什么现象
冒烟,发光、放大量热,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有液滴生成,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蜡烛点燃 什么现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