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50赫兹伯格是怎么得出来的??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频率小于50赫兹则计算出的加速度与真实值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详解!_百度知道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频率小于50赫兹则计算出的加速度与真实值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详解!
提问者采纳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频率小于50赫兹,周期大于0.02s 使得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大于0.02s,质点间距增大,计算出的加速度与真实值相比是偏大。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打点计时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表面上的差别大致是我国220V 50Hz 而外国是22V 60Hz首先解释交流电频率最早的商用交流电频率是60Hz,电压是110V,由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实现,商用交流电网也是在美国首次投入运营,而美国是采用英制单位的,为计算方便故采用了60Hz/110V的规格。商用交流电大获成功之后,欧洲迅速引进了交流发电、馈电技术,而欧洲除英国外均使用公制单位,为计算方便将频率改为了50Hz。后因110V电压较低,电网传输损耗较大,为改善这种状况,在交流电网没有大规模建设因而没有“负担”的欧陆国家采用了220V的电压规格,这是由110V倍压而来,技术改造相对最简单,于是在欧陆国家就形成了220V/50Hz的交流电网标准。中国最早的交流电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是局部的小型电网,设备由各发达工业国提供,规格五花八门,在蒋介石基本统一中国后,选定了公制为中国的度量衡标准,故电网的建设开始全面转向公制基础。1949年以后,中国的工业化全面转向苏联模式,电网建设也遵照苏联标准,而苏联采用的也是欧陆标准,于是
220V/50Hz最终定格为中国的电网标准。
本文转自 能源观察网能源政乾方之能源常识专题 大家平时家里用的电是50Hz的,Hz是赫兹的缩写,代表一秒钟电流周期性变换方向的次数,50Hz表示1秒钟电流有50个周期,方向改变100次。世界上有些国家,例如英美用的是60Hz的交流电,因为采用的是十二进制,什么12星座、12小时、12先令等于1英镑等等。后来的国家都采用十进制了,所以频率是50Hz。当然还有某奇葩的漆器国,东边用50Hz,西边用60Hz。。。总体来说50Hz和60Hz差别不大,以下就用50Hz代表吧。那为什么要选用50Hz的交流电,而不是5Hz或400Hz呢?先说频率低了会怎么样吧。频率最低就是0,也就是直流。史上最经典的就是爱迪生和特斯拉的直流交流大战,爱迪生为了证明特斯拉的交流电有危险,用交流电电死了若干动物,其中还包括一头大象,爱老先生也是蛮拼的~(客观上说,同样的电流大小下,人体耐受直流电的时间是要长于耐受交流电的时间,跟心室震颤什么的有关系,也就是交流电更危险)不过最后爱迪生还是输给了特斯拉,凭借交流电方便改变电压等级的优势,交流电战胜了直流电。在输送功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电压,送电电流就能减小,消耗在线路上的能量就能降低。而直流电当时无法变压,发电机出口端电压只有几百伏,为了减少损耗,只能减少送电功率和距离,所以爱迪生当时建的电厂有点像现在的分布式电源,到处都是。直流送电另一个问题是难以开断,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困扰着直流输电。我们平时在拔一些电器的插销时,还会打电火花。直流输电的问题同电火花一样,当电流大到一定程度时,这个电火花是无法熄灭的,我们称之为“电弧”。对于交流电而言,电流会改变方向,因而有电流过零的时刻,利用这个小电流时间点,我们可以通过灭弧装置切断线路电流。但直流电流方向不会改变,没有这个过零点,我们想要灭弧就难了。直流讲明白了,那低频交流,比如5Hz的交流电有什么问题呢?一是变压器效率的问题。变压器是靠原边的磁场变化,感应到副边升压或降压的。磁场变化的频率越慢,感应是越弱的,极端情况就是直流,根本没有感应,所以频率太低了不行。当然,太高了也会有漏磁太多的问题,后面会讲到。(学过电机学的朋友可以回忆,变压器等效电路中间有个励磁支路,励磁电抗Xm是与频率乘正比的,只有频率足够大,励磁电抗才能足够大,以至于忽略励磁电流的分流作用,忽略励磁损耗)二是用电设备功率问题。举个身边的例子吧,汽车发动机的转速就是他的频率,比如怠速时500转/分钟,加速换挡时是3000转/分钟,换算成频率分别是8.3Hz和50Hz。这就看出来了,转速越高,发动机的劲儿(功率)越大。同样道理,在相同频率下,发动机越大,输出功率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柴油机个头都比汽油大的原因,个儿大劲儿大的柴油机才能带动公交卡车等重型汽车。同理,电动机(或者说一切转动机械)既要求个头小,有要求输出功率大,只有一个办法——提高转速,这也就是为什么交流电频率不能太低的原因,因为我们需要个头小但功率大的电动机。类似的如,飞机的航空发动机,每分钟转速高达上万转,就是为了“小身体大能量”,飞机的电源也是400Hz的(24000转/分),因为发动机转速太高,发电的频率就高了。变频空调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变换交流电的频率,来控制空调压缩机的输出功率。总之,功率与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正相关。(这里顺便说下现在汽车厂商的发动机功率参数。有些厂商为了表明今年的车型比去年的性能提高了,就把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调高了,比如把240kW调高到260kW,乍一看以为发动机更先进了。其实各位还要再看一个参数——最大功率转速,有时候这个参数也同步调高了。去年的车型是5000转时达到最大功率,今年改成6000转了,实际是用转速的提高带来了输出功率的增加,而不是性能真正提高。发动机每分钟6000转什么概念呢——大概是狠狠的地板油吧~)再说说频率大了会怎么样?比如定在400Hz怎么样?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线路和设备的损耗增加,二是发电机转速过快。先说损耗的事情,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用电设备,都是有电抗的,电抗与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电抗越大,消耗的无功就越大,能传递的有功功率就越少(回复“无功”,参见“为啥功率还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目前50Hz输电线路的电抗约0.4欧姆,约是电阻的10倍,如果提高到400Hz,那电抗将是3.2欧姆,约是电阻的80倍。对于高压输电线路,降低电抗是提高输电功率的关键。与电抗相对应的还有容抗,容抗和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容抗越小,线路的泄漏电流越大。(因为电缆的电容效应较大,所以这也是电缆线路送电距离不能过长的原因。)如果频率高了,则线路的泄漏电流也会增加。另一个问题是发电机的转速。现在的发电机组基本是单级机,也就是一对磁极。为了发出50Hz的电,转子每分钟转速要达到3000转。咱们的汽车发动机转速达到3000转时,就能明显感觉引擎在振动作响了,转到六七千转时,你会觉得发动机要跳出引擎盖。小小的汽车发动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重达百吨的实心铁疙瘩转子与汽轮机,也因此发电厂的噪音都很大。一个重达百吨的钢转子每分钟转3000转谈何容易,如果频率再高三四倍,估计发电机能飞出厂房了。如此重的转子具有相当大的惯性,这也是电力系统被称为惯性系统,能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同样也是为什么风电和太阳能这种间歇性电源对传统电源提出挑战的原因。因为风光变化很快,但几十吨重的转子由于巨大的惯性,要减少出力或增加出力的速度很慢(爬坡率的概念),跟不上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变化,所以有时不得不弃风和弃光。另外,光伏电池不是旋转设备,即非惯性系统,大量接入后,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惯性,这也会对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总结一下,频率不能太低的原因:变压器能效率高,电动机可以个头小功率大。频率不能太高的原因:线路和设备可以损耗小,发电机转速不必过高。所以根据经验和习惯,我们的电能就被定在在50或60Hz。~~~~华丽丽分割线~~~~ 能够对司空见惯的现实存在提出质疑,是学者一种可贵的特质。透过“能源政乾方”的一系列文章,展现了能源院有一批青年才俊,他们充满了追根溯源的探索精神,值得赞赏。交流电网的频率,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关系许多电能驱动设备的产品质量,如纺织业、电子业、航空航天业等;也是电网调度赖以控制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参数,比如调峰调频和互联网的区域控制误差(ACE)。如此关键的指标,为什么选取50赫兹(或60赫兹),教科书上少有述及,也罕见有人对此刨根问底,《为什么用电频率是50Hz?》一文,对电网频率的前世今生,给出了较为科学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交流电网频率从零乱到趋同,是电力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章,恰恰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篇。供电系统有史以来究竟出现多少种频率恐怕难以说清,有限的文献记载,除航空器外,高的有1331/3Hz(双极8000转),低的有161/3Hz(双极1000转),千差万别。究其原因,影响交流电网频率选择的因素复杂化是根本,但主要集中在用电设施、输变电设施和原动机方面,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必须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展开讨论。负荷特性是决定因素之一,以供照明负荷为主的电网趋于选择较高的频率,白炽灯在40 Hz下就存在明显的闪烁;而以供感应电机负荷为主的电网趋于选择较低的频率(目前有些电力机车供电系统还采用25 Hz,通过换流器与大电网连接),在19世纪末29世纪初的制造条件下,可以生产在50Hz系统能够运转良好的电机,却难造出在1331/3Hz系统运行的感应电机,因此,对于兼有多种负荷的系统,折中不失为现实方案,比如建于1895年的英国考文垂的单相电力系统的频率就选取87 Hz,一直沿用至1906年。输变电设施是决定因素之二,从变电设施的角度趋于选择较高的频率,有利于减少变压器的体积和材料,这也是为什么飞机现在依然普遍采用400 Hz供电系统的主要原因,减轻重量是飞行器制造的首选目标。但从输电的角度,尤其是长距离输电,则倾向于选择较低的频率,频率越低,线路的阻抗也越低,输电损耗就越少,仅此而言,直流输电有其优越性,兼顾两方面的特性,也需要寻求平衡。原动机和驱动系统是决定因素之三,在当时的机械制造水平,变速系统成本高昂,因此,原动机的转速直接成为发电机的转速,发电机的极数受制于材料,对频率的提高有诸多的限制,西屋公司首建于1895年的尼加拉瓜瀑布水电站,选用的频率就是25 Hz(12极250RPM),主要就是水轮机的转速限定的。由于该电站的重要性和西屋公司的统治地位,25 Hz也一度成为北美低频交流的频率标准(美国北部、加拿大渥太华、魁北克地区的一些配电系统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当然,技术上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早期电网的运行水平,频率低的系统,同步并网的难度就小,受到运行者的青睐,还有同步电钟的问题,60进制显示了优越性,后来还有交流噪音问题,林林总总。可见,诸多的技术元素左右着频率的选择。回溯交流电网频率的统一过程,不纯粹是技术之争,其中也可窥见权力角逐。技术分析表明,根据20世纪上半叶的实际,综合上述各项影响因素,40 Hz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也确实有很多系统采用了40 Hz,德国早期的劳芬--法兰克福联网系统采用的是40 Hz(1891年,输电距离长达175公里),英格兰东北部电网在20世纪20年代成立英国国家电网之前也一直使用40 Hz,意大利也是使用40 Hz系列(42 Hz),匈牙利也是接近使用40 Hz(412/3 Hz),但该频率最终没能成为标准,显然技术不是唯一的原因。在标准的形成过程中,设备制造商和电网经营者起到了决定性的的作用。在欧洲,电机、变压器生产商,德国的VDE公司推荐25 Hz和50 Hz两项标准,到1914年放弃了25Hz,全力推动50 Hz。同时,爱迪生德国公司设立的AEG公司19世纪末首次建造德国的发电设施,采用50Hz,之后依托其垂直垄断力,携手在欧洲推行50 Hz标准,历时40余年,直到二战之后才真正形成;而在美国,兼有制造和运行交流供电技术优势的西屋公司,在1890年后力推60 Hz的较高频率的标准(相对25 Hz低频交流的频率标准),在美国系统沿用至今,期间,1893年,美国GE公司按照其爱迪生系的频率标准,在加州部分供电系统采用50 Hz,但因竞争压力,最终(1948)屈从于西屋的60 Hz标准。欠发达国家,尤其是殖民地国家则主要是依附宗主国和制造商的选择,如巴西一开始就兼有50和60 Hz,1938年通过立法,力图通过8年的时间,统一到50 Hz,但最后没有成功,因为多数发达地区都采用60 Hz,20世纪60年代又改为60 Hz。50与60,成就了现有基本格局,一般而言,110V供电系统采用60 Hz标准,220V供电系统采用50 Hz标准。50与60 Hz,技术上难分伯仲,大多数家用电器也能混用,由于电力系统的地域性,似乎也没有统一成一种标准的动力,而且要从一种标准变更到另一种标准,其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平常百姓,频率的重要甚至其存在看似无关紧要,但对于将电能转变成动能的设备,它的输出功率是与频率的高低正相关的(因种类不同从1次幂到4次幂不等)。因此对于电力行业自身,频率的重要性便是不言自明的,我国60~70年代,汽轮机叶片断裂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其罪魁祸首就是频率偏差。当时由于电力严重短缺,电网长时间低频率运行(经常低到48 Hz),汽轮机的转速、振动都是按照50 Hz设计的,长时间偏差运行,除降低效率,还带来加速疲劳等问题,造成叶片断裂。对电力系统运行而言,最严重的事故莫过于频率崩溃,瞬时就会让光明世界跌入黑暗。因此了解频率,历史地观察频率,不无补益。脱离当时的技术条件讨论标准形成的对与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漠视旧标准对新技术发展的障碍也并非科学精神。回溯频率标准的演进,是否还觉得理所当然,在制造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变频技术的节能效果、双频技术对影像效果的改良,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频率的现行标准还会不会一成不变,试问谁来续写频率的明天!
总的来说,频率选择这个区间的原因,是发电机制造水平and无功损耗情况,和变压效率and传输要求的平衡。
专心学术,静心做事,诚心待人。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4.64cm,1、2间的距离x2=4.07cm,2、3间的距离x3=3.34cm,3、4间的距离x4=2.48cm,4、5间的距离x5=1.64cm.(电源频率f=50Hz).(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空格里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v/(m?s-1)
____(2)根据(1)中表格,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乐乐题库
&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知识点 & “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习题详情
14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6.8%
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4.64cm,1、2间的距离x2=4.07cm,2、3间的距离x3=3.34cm,3、4间的距离x4=2.48cm,4、5间的距离x5=1.64cm.(电源频率f=50Hz).(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空格里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v/(m?s-1)
 (2)根据(1)中表格,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4.64cm,1、2间的距离x2=4.07cm,2、3间的...”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2、3、4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1)由于电源频率f=50Hz,所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T=0.0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1=x1+x24T=1.1m/sv2=x2+x34T=0.9m/sv3=x3+x44T=0.7m/sv4=x4+x54T=0.5m/s(2)如图:作图过程注意:描的点要适当小一些,在连线过程要注意当有个别点不能落到同一条直线上时,可以尽量让他们分布在直线两侧.故答案为:(1)1.1;&0.9;&0.7;&0.5&&(2)如图所示.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并且要学会描点连线的方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4.64cm,1、2间的距离x2=4.07cm,...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4.64cm,1、2间的距离x2=4.07cm,2、3间的...”主要考察你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与“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4.64cm,1、2间的距离x2=4.07cm,2、3间的...”相似的题目: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纸带,如图所示.每隔四个点选出一个计数点,共选出A、B、C、D四个计数点.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各点对应刻度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可求出A点的速度可知BC段的运动时间可算出纸带的总长度可知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的大小
如图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由图中的数据可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VB=&&&&m/s,VC=&&&&m/s,VD=&&&&m/s,计数点A、D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在一次试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的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单位cm,那么:(1)纸带的&&&&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是:&&&&.(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Ep=&&&&,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g取9.8m/s2)(4)通过计算,数值上△Ep&&&&△Ek(填“>”、“=”或“<”),这时因为&&&&.
“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 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
2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3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度速.?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实验步骤:?(1)如图(1)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式中各量的意义是:&&&&.?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5.50×10-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2)所示,求得角速度为&&&&.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一辆小车在两个不同的斜面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记录的第一条纸带上截取A段,在记录的第二条纸带上截取B段,每段纸带中均有连续的5个计时点,如图所示.若纸带A中ae的距离与纸带B中a′e′的距离相等,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则&&&&
3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接通频率恒定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4.64cm,1、2间的距离x2=4.07cm,2、3间的距离x3=3.34cm,3、4间的距离x4=2.48cm,4、5间的距离x5=1.64cm.(电源频率f=50Hz).(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空格里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v/(m?s-1)
____(2)根据(1)中表格,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4.64cm,1、2间的距离x2=4.07cm,2、3间的距离x3=3.34cm,3、4间的距离x4=2.48cm,4、5间的距离x5=1.64cm.(电源频率f=50Hz).(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空格里结果仅保留一位小数)
v/(m?s-1)
____(2)根据(1)中表格,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相似的习题。如何将50赫兹的频率变成200赫兹?
如何将50赫兹的频率变成200赫兹?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dbgtdxzrgsfbvdzDFcDe dwaceasda
伙计应该是变为75赫兹鼠标右键——属性——设置——高级——监视器一般的电脑都是60到75玩CF降低烟雾应该调到75
没有200赫兹的好像最高就到75而已祝您新年快乐谢谢采纳哦
鼠标右键——属性——设置——高级——监视器玩CF降低烟雾应该调到75 你试一下 &谢谢
你指什么?屏幕刷新率吗?目前最高刷新率的显示器也只是144赫兹
一般都是60到75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穿越火线领域专家电机达到额定转速是频率怎么不到50赫兹?_百度知道
电机达到额定转速是频率怎么不到50赫兹?
提问者采纳
两种能:1, 电机额定频率50Hz2. 转速显示或计算错误使用变频器调速能电机参数输入准确建议准确输入做电机自识别
提问者评价
xiexei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指电机频率电源
电源能说≈50赫兹 功率电机处电网末端 要启电机 相应频率、电压降低
额定转速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赫兹伯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