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由碘是固体还是液体加热成液体原子不变体积变大 ...

根据"氯化镁和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硫酸镁的溶解度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然后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由于制取熟石灰的原料丰富,并且价格经济,可以用熟石灰作氯化镁的沉淀剂.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掌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过程.
)小亮对晒盐后的苦卤进行探究由图中可知,时,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故填:.由图中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可能有硫酸镁析出.故填:硫酸镁.试剂最好选用熟石灰,试剂选用稀盐酸.故填:熟石灰;稀盐酸.氯化镁电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二)小芳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进行溶液的配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计算,称量,溶解.故填:.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为:.故填:.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和玻璃棒.故填:玻璃棒..选取量筒时应该选择量程比需要量取的体积大,并且和量取的体积最接近.所以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的量筒.故填:.如在称量氯化钠固体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说明氯化钠偏多,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减少左盘中氯化钠的质量.故填:减少左盘中氯化钠的质量.
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配制溶液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91@@3@@@@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104@@Chemistry@@Junior@@$104@@2@@@@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14@@Chemistry@@Junior@@$14@@1@@@@身边的化学物质@@@@@@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36@@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98@@Chemistry@@Junior@@$98@@2@@@@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951@@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99@@Chemistry@@Junior@@$99@@2@@@@基本的实验技能@@@@@@13@@Chemistry@@Junior@@$13@@1@@@@科学探究@@@@@@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1037@@3@@@@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102@@Chemistry@@Junior@@$102@@2@@@@水与常见的溶液@@@@@@14@@Chemistry@@Junior@@$14@@1@@@@身边的化学物质@@@@@@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14@@2##936@@98@@13@@2##951@@99@@13@@2##@@14@@2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海水中的宝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小亮对晒盐后的苦卤进行探究(1)海水晒制后得到的晶体是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苦卤,右图是苦卤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已知{{t}_{1}}{{}^{\circ }}C时,氯化镁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为M,N,则它们溶解度大小的关系为___;将苦卤加热到{{t}_{2}}{{}^{\circ }}C以上(溶剂量不变),根据溶解度曲线,有可能析出晶体的应是___.(2)化工厂利用苦卤生产镁的流程如下:试剂A最好选用___(从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试剂B选用___,氯化镁电解后还生成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单质,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探究二)小芳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进行溶液的配制她想配制100g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能涉及以下操作:\textcircled{1}称量\textcircled{2}过滤\textcircled{3}计算\textcircled{4}蒸发结晶
\textcircled{5}溶解.(1)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填序号).(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是___mL(水的密度是lg/立方厘米).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和___.实验室有10mL,50mL,100mL三种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___mL的量筒,如在称量氯化钠固体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当前位置:
>>>把20.95g干燥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到质..
把20.95g干燥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剩余固体为16.15g,则:(1)求生成的气体在标态下的体积(2)剩余固体各成分的物质的量(3)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浓硫酸,全部氯元素成为两种含氯的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碘化钾溶液,生成的碘被0.02mol Na2S2O3吸收,则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标态)是多少升?(已知:2Na2S2O3 +I2 →&&Na2S4O6+2NaI)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3.36L& (2)KCl 0.1mol& MnO2&&&0.1mol&&(3)Cl2& 0.224L& HCl 1.792L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氧气质量是20.95g-16.15g=4.8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根据方程式可知2KClO32KCl + 3O2↑2mol&&&&&&& 2mol&&& 3mol0.1mol&&&&& 0.1mol& 0.15mol所以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物质的量0.1mol氯化钾的质量是74.5g/mol×0.1mol=7.45g则二氧化锰的质量是16.15g-7.45g=8.7g因此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是8.7g÷87g/mol=0.1mol(3)在加热的条件下,氯化钾和浓硫酸反应生成氯化氢,然后生成的氯化氢再被二氧化锰氧化生成氯气。根据方程式 Cl2+2KI=2KCl+I2、I2+2Na2S2O3=2NaI+Na2S4O6可知:Cl2&&&&~&&& 2Na2S2O1mol&&&&&& 2mol0.01mol&&& 0.02mol即生成的氯气是0.0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224L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氯化氢是0.1mol-0.01mol×2=0.08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8mol×22.4L/mol=1.792L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试题综合性强,贴近高考,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然后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原子守恒以及电子的得失守恒灵活运用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把20.95g干燥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到质..”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量: 物质中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发光强度、温度、物质的量)符号:n 计算公式:物质的量(n)=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种化学常用量间的关系:n=N/NA=m/M=V/Vm=cV=ρV/M 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指定粒子的多少,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适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物质的量的相关解法:
&问题探究:
(1)1mol氢这种说法正确吗?如何表示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答: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离子的种类,1mol氢的说法不正确,因其咩有指明是氢分子还是氢离子、氢原子。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分别表示为1molH、1molH2、1molH+。(2)阿佛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mol-1在实际使用上有何区别?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字,而6.02×1023mol-1只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一个近似值。在关于概念性描述时要求非常准确,要使用阿佛加德罗常数,而在涉及计算时,则用6.02×1023mol-1进行粗略计算。二者关系类似于数学上的圆周率∏与3.14的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把20.95g干燥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到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58973315219332719359757328976335842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09高考化学熟记知识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2 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 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把苯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高考答题易错点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22:12:2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09高考化学熟记知识.PDF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测试题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1:59:3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奥秘测试题.DOC
官方公共微信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蒸发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水蒸发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水分解时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水分解时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_百度作业帮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蒸发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水蒸发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水分解时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水分解时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答案DA、水蒸发时分子之间的间隔逐渐变大,故A错;B、水蒸发时发生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故B错;C、水分解时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种类不改变,故C错;D、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所以水分解时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碘是固体还是液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