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安全性如何?笔记本的辐射有多大大?

【核电】我国核安全现状(2)|【三海一核】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大学生在线()
【核电】我国核安全现状(2)
现有核电厂的安全评价我国的核电站分布情况如下图:我国核电站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大多数核电站都还在建设中,已完成的核电站只有: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秦山核电厂是80年代初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1985年3月开工,1991年12月首次并网运行。大亚湾核电厂是80年代初从法国引进,1987年开工建造,1、2号机组先后于1993年8月和1994年2月并网运行。这两座核电厂机组均为压水堆,是在三里岛核事故之后设计和建造的,吸取了它的经验和教训。田湾核电站采用的俄AES-91型核电机组是在总结WWER-型机组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基础上,按照国际现行核安全法规,并采用一些先进技术而完成的改进型设计,在安全标准和设计性能上具有起点高、技术先进的特点。岭澳核电站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结合经验反馈、新技术应用和核安全发展的要求,实施了52项技术改进,全面提高了核电站整体安全水平和机组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目前,这几座核电站,经过数年的运行实践、在役检查、试验分析与监测,以及国家核安全局的多次评审,表明它们的运行是良好的、安全的,放射性物质的平均泄漏率、年排放量和职业照射量水平远低于技术规范和国家的限值,外围环境的放射性水平保持在本底调查时的水平。我国核电厂继续运行的安全是有保障的。目前的核辐射问题的应对之法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我们的健康到底有多大影响?面对核辐射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请看下面一组数据对比:辐射剂量分级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6微西弗/分钟辐射。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西弗(Sv)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mSv)、微西弗(μSv)。1西弗=1000毫西弗=1000000微西弗。)。预防措施总结为:躲,蔽,宅,挡,洗,吃六个字,十分简洁易懂。我们应该注意躲开辐射源;穿严实的衣物,不要裸露皮肤;宅在家里,减少外出;出门带伞,减少辐射;经常洗澡,清除污染;多吃含维生素A、D、E、K的食物,如:芝麻,海带,胡萝卜等。
网友评论(0)
请先后再进行评论!大讲堂第4课: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安全的发展
&&&&来源:
摘要: 6月16日,由广东省总工会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广东职工大讲堂第四场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国务院参事吴宗鑫教授,在大讲堂上作题为“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安全的发展”的主题演讲。
6月16日,由广东省总工会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广东职工大讲堂第四场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国务院参事吴宗鑫教授,在大讲堂上作题为“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安全的发展”的主题演讲。
6月16日,由广东省总工会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广东职工大讲堂第四场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国务院参事吴宗鑫教授,在大讲堂上作题为“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安全的发展”的主题演讲。
6月16日,由广东省总工会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广东职工大讲堂第四场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国务院参事吴宗鑫教授,在大讲堂上作题为“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安全的发展”的主题演讲。
6月16日,由广东省总工会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广东职工大讲堂第四场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国务院参事吴宗鑫教授,在大讲堂上作题为“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安全的发展”的主题演讲。
6月16日,由广东省总工会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广东职工大讲堂第四场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国务院参事吴宗鑫教授,在大讲堂上作题为“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安全的发展”的主题演讲。
6月16日,由广东省总工会和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广东职工大讲堂第四场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国务院参事吴宗鑫教授,在大讲堂上作题为“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安全的发展”的主题演讲。
时 间:日上午
地 点:南方传媒大厦4楼报告厅
主持人:王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编辑)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广东职工大讲堂第四期活动现场。我是王宁,欢迎大家。
广东职工大讲堂是广东省总工会与南方日报社今年推出的大型公益项目,是面向职工、服务职工、以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为宗旨的文化传播和学习知识的常设性平台。每期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旨在构建一个让职工快乐学习、不断提高的平台。
前三期职工大讲堂,我们先后谈到了幸福、民生和信仰,本期我们将带领大家经历一次自然科学的普及洗礼,谈一个似乎有些陌生和神秘,但实则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安全的发展”。
首先,请允许我隆重介绍担任本期职工大讲堂的主讲嘉宾——吴宗鑫教授。
吴宗鑫教授,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享受政府特殊紧贴。长期从事反应堆工程与技术、能源政策和战略研究工作。
非常感谢吴宗鑫教授接受广东职工大讲堂的邀请担任主讲嘉宾,让广东的职工多了和您交流的机会。
出席今天活动的主要领导还有(略)。
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本次活动。今天到场的观众朋友主要来自省总工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省直机关各单位,省教育、海员、工业、财贸、省机场管理集团等系统和市企业职工代表,还有部分女职工代表,以及来自南方舆情研究院的听众朋友们。谢谢大家的参与。也感谢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
在讲座开始之前,我们有一个简单而隆重的授聘仪式。有请主办单位领导上台向吴宗鑫教授颁发聘书。
下面请先允许我对本期讲座做一个简单提要:
核电也许对在座的很多朋友来说颇有些神秘的色彩,但核电及能源实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轰动一时的福岛核危机究竟是人祸还是天灾?核能的利用真的安全吗?核电在中国能源政策中的地位如何?未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下面请吴宗鑫教授为我们一一解读。
【吴宗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对核电的一些看法。广东是我国核电最多的一个省份,而且广东对于推动中国的核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第一个核电站是在秦山,第二个是在大亚湾,而大亚湾是按照我国核电引进消化吸收这样的技术路线来走的,所以首先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核电技术。不仅是引进了技术,而且将欧洲有核国家他们在核电的管理、核电的安全文化方面,将这样的一些安全理念、管理经验也带到了中国,我认为这对中国的核电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福岛之后,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国的核电安全是有保障的。我国领导对核电安全非常关注,13号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这个会议着重谈到了核能安全问题。一方面我国能源大幅度增长,又面对着很多的挑战,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发展我们的能源?这一点对我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习近平就讲到我们要发展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体系,这个观点非常重要,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哪一个能源都不可能将全部的担子挑起来,核能可以在其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我今天的题目就是想讲一下中国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中核能的发展。首先就面临着能源必须向绿色低碳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核能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应该怎样起作用?我今天报告的主题就是围绕这个展开。一共要谈五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从大的方面来看,中国核能在中国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作用。第二个问题,中国核能发展现状和展望。第三,核电的安全性,这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第四,中国核电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第五,福岛之后中国核电发展确实受到一些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推进中国核电发展、怎么部署我国的核电发展。
第一个问题,从大局来说,中国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中核能怎么发挥作用?这几十年来,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费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我们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我记得参加过两次能源讨论,第一次是1980年代,邓小平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二番,大家就讨论GDP要翻二番,能源怎么增长?所以也提出一个目标,到2020年,比1980年GDP翻二番,也就是从人均二百多美元变成八百多美元,能源增加多少,大家讨论之后得到一个认识,中国能不能实现能源翻一番、实现GDP翻二番的目标?
1980年时中国能源消费量才6亿吨,当时设想到2020年可能是12亿吨,最后到了2020年,大体增加到13亿吨,GDP实现翻二番。到2020年大家又要讨论,到我们中长期的发展,能源要有多少。大家的思路基本上还是这样,我能不能能源翻一番、GDP翻二番。结果实际上,我们到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2020年我们希望达到的能源目标,结果在2010年就达到了,超出我们的预计。原因很多,可能在这个时期我们的经济增长超过了预期,原来大家估计8%的增长,但是实际上我们是10%的增长。再就是我们的产业结构,大家一再说投资拉动的、出口拉动的产业结构,造成了我们的工业比重很高,造成我们的出口很高。这些东西对我们的能源消费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GDP占全球大概也就是10%,而我们能源占到全球的20%,一方面我们增长很快,同时我们能源的利用效率又不是很高,10%的GDP、10%的能源消费这是平均水平,但是我们是10%的GDP、20%的能源消费。
现在我们已经是世界上能源消费最大的国家,占了全球的20%。未来会怎么样?总体来说,我个人的观点,能源消费还会大幅度的增长,现在我们的城市化水平才是50%,我们还要继续城市化、还要工业化,城市化实际上就是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还要修房子、修公路、修铁路,修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都要消耗很多的钢材、水泥、有色金属,而这些又是高耗能的资源。我们的铁路发展非常快,但是我们人均铁路的长度才是7.5个厘米,美国是75厘米,人均是我们的十倍。美国工业化之后,累计钢的消耗量是21吨,而我们现在也就是五六吨。工业化实际上是很多基础设施建成的,好消耗很多的钢材,要消耗很多的能源。
另外,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能源人均消费水平也就是世界的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要比我们高,比如说日本,我们现在人均不到2.5吨,日本是5.7吨,以前还更高,达到6吨。美国是11吨。日本工业利用效率是比较高的,一吨钢要消耗多少能量,日本在这些方面应该说还是做的不错。日本也是比较节约能源的国家,最简单来说上下班坐什么车,工业发达国家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轿车,而日本大量都是使用公共交通。人均居住面积相对来说跟我们国家差不多,我跟日本一些教授也有交往,他们的住房面积也就是120平米,我们现在人均GDP才六千多美元,日本是三四万美元,我们的住房平均水平跟日本差不多。现在我们的发展跟日本这样的国家比较,现在是2.5吨,要达到日本的水平,可能要八十亿吨、九十亿吨,现在我们是37亿吨,所以我们的能源还要翻一番。八十亿吨是什么概念呢?全世界能源消费量才160亿吨。现在我们已经是世界的能源消费大国,从我们发展的趋势来看,跟这些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还会大幅增加,这就是我们能源面临非常大的问题。不要跟美国比了,我们跟日本这样比较节约能源的国家相比,我们还得翻一番。
一般来说,世界上的国家在制订能源战略时非常重要要考虑三个问题,环境污染、能源安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发达国家来说,环境污染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他们主要是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特别是1973年爆发了石油危机,能源安全就更为大家所关注。什么是能源安全?我们的石油、天然气还要大量的依靠进口,美国现在石油、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情况(见图),依存度就是指进口量占我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是55%左右,天然气是10%左右。我国现在天然气进口大概百分之一二十,石油进口依存度我们已经差不多是50%了。估计中国到2035年,石油依存度会达到80%,也就是说我们石油消费量会快速增长,国内生产量基本上是在2亿吨左右,到2035年80%的石油要依靠进口,40%的天然气要依靠进口。怎么能够保证我们的能源安全,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制订能源政策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这个问题,这是世界气候变化组织的一个统计,从1975年到2009年,我们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水平已经占到全球的10%,我们201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到全球的26%。刚才说了我们的GDP占全球的10%,我们的能源消费占了全球的20%,而我们二氧化碳的排放占了全球的1/4,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京都议定书在1997年制订,当时我们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与发达国家是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什么是共同?我们在同一个地球上,当然有共同的责任,大家都有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但是原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都是你发达国家排放的,我们以前没有排放,我们后发展,也应该有排放的权利,当时我们是这样说的。但是在今天,我们要说这个话的硬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因为现在26%的二氧化碳是中国排放的,每年全球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30%是中国的,而且从2000年到2050年全球可能还要排放1万吨的二氧化碳,中国要排放4000余吨,也就是说有40%来自中国的排放。为了限制温度的上升,年必须达到峰值,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碳排放必须下降,否则就不可能将全球的气温在安全范围。在京都议定书我们可以硬气的说共同、有区别的责任,但是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再这样说话可能就有一点问题了。我们也曾经到联合国大会表态,当时做了承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下降4%左右,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15%。现在光是这样的表态,国际社会不可能接受了,因为中国排放那么多,如果你不承诺到一定的时候减排,到峰值就下降的话,那么全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可能,所以我们面临很大的压力。
中国和世界的能源结构差别很大,我国能源消费72%是煤炭,世界也就是30%。我们的核电占了0.9%,全世界是6%。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我们只占到4%,全世界占了差不多24%。我们的能源结构又是碳排放很强、污染很多的,清洁能源又大量的依靠进口,是这样的一个国家。这是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使得我们必须考虑能源必须要向绿色、低碳转型。刚才也说了,现在我们的消费量很大了,将来还要进一步大量的增加消费,环境压力很大,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压力很大,依存度的压力很大,我们不转型的话,能源是不好满足我们需求的,也就会直接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要转型。继续依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中国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能源要转型怎么办?中国可能是多元化的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说,我国可能是能源多元化的问题,我们要发展再生能源、核能、水电,还要发展天然气。将来中国必须要转型,而且是多元化的清洁能源。
核电是清洁能源,和煤相比较,同样是100万千瓦的核电站,和煤电厂相比较,周围居民受到的核辐射,煤电厂是0.048,核电厂是0.018,核电厂比煤电厂低的多,因为煤里本身就有很多放射性的物质,而且运输量大大减少。煤电厂每年还有大量的排放,而核电厂基本上都没有。核电和煤电相比较,要清洁很多。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往绿色低碳转型,核电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低碳的。同时燃料在发电成本中的比例相比较,煤电厂受到的影响比较大,煤电厂前两年都亏本,因为煤电非常贵,这两年煤炭价格下降,才开始赚钱。同时还有运输、储存的成本,还有就是我们的铀的能源丰富,核电能使我们的能源安全得到保证。我们必须是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核能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是第一个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中国核能发展现状和展望。
到2012年底,我国累计核电装机容量也就是1650万千瓦,核电占总发电量比重2%左右。我们的核电机组目前运行的是17座。世界一共有430多座核电厂,美国第一位,法国是58座,然后是俄罗斯,中国还排在印度的后面。法国接近80%都是核电,我们才占到2%。总体来说,目前我们的核电发展虽然有很好的条件,也是核技术掌握不错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核电发展现状,所占的比重,核电机组还是比较少。除了已经运行的17座,容量1650万千瓦,还有在建的29座。这些核电站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广东有好几个核电站,大亚湾、等。大亚湾一九八几年开始建造,现在有两台100万的。阳江有四台100万的。广东在核电方面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要不要大规模发展核电?我认为是有广泛的共识,至少在能源界大概是比较广泛的认识,中国必须要发展核电。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点,中国能源仍将大幅增长,改善环境的迫切需要,全球碳排放的压力,中国核电的安全是有保障的。我国具有每年建造8座以上核电厂规模化制造和建设的能力,李克强这次要去英国访问,其中很主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核电的方面,一个是高铁,这是我国有可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我国核电具有经济竞争能力。中国核电必须要大规模发展,从我接触的人来说已经有共识。
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包括铀矿开采,然后要进行转换、浓缩、燃烧元件制造、核动力厂运行、核废物处理。我们建立了完整的高铁工业体系,同样,将来我们将来核电大规模发展,有需要也有能力建立这一套核燃料循环体系。中国已经形成了每年生产8套-12套核电装备,包括锻件、压力容器,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工业体系。
我国核电2020年发展目标到底是怎样的?福岛事故之前我们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我们要建成7000万千瓦,但是受到福岛事故的影响,安全检查历时一年半,此期间不上新的核电项目。这之后我们又进行总结,提出要求在十二五时期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要求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原来我们还准备上一批二代加的,这些都不上了。同时还有AP1000项目延期至少二年以上,而我们这之后要上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属于AP1000项目,它一延期马上就对其他项目产生影响。现在我们重新设定了目标,原来是希望到2020年建成7000万千瓦,现在是设定5800万千瓦。现在我们已经建成、在建的也就是5000万千瓦,所以还有800万,我们还要上6台二代加的项目,有些厂址已经规划要上6台,现在已经上了4台,还有2台是留在那儿,本来准备上二代加的,前期也做了很多工作了,这样就作为遗留问题来处理。另外我们还要再建3000万千瓦。
核电是不是马上就要热起来?我认为还不是这样,中国核电还处于停滞阶段,怎么让它健康有序的发展,这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还不是过热的问题,而是怎么有序稳步,及时推动的核电发展,这是中国核电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人力电力消费量的比较,中国是3700度电,日本是8773度电,OECD国家是9005度电,美国是14320度电,随着我们的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化,我们人均电力消费还得大幅上升,至少怎么也得达到人均8000度电吧。为了达到人均8000度电,给大家一个概念,核电我设想3.5亿千瓦,全世界现在核电装机容量是3.7亿千瓦,也就是说全世界的核电在中国建,在8000度电里的贡献才是占到21.9%。水电,现在中国大概是2亿多,可能到2020年会达到4亿多千瓦,中国可开发的水电是5亿多千瓦,将我们技术能够开发的这些水电全部建起来,也只能贡献8000度电中的15.6%。风电10亿千瓦,这些全部用起来,一年也就是发2000小时的电,也就贡献8000度电中的17.9%。光伏全部发展起来,达到18.4亿千瓦,也就是占到24.6%。将这些都发展起来,除此之外我们还得有煤电,占到20%。所以我国的能源结构必须是多元化的。
目前中国虽然是核电的强国,但是我们核电占的比例相对别的国家是少的,不是多的,我们才占到能源消费的2%,世界百分之十几,一次能源我们就占到1%,全世界占到6%,我们核电装机运行比印度还少。即使全球所有的核电都在中国建设起来,也就是能够满足中国8000度电中的20%。福岛之后我们的形势并不是过热,还是怎么能够及时、稳步推进中国核电发展,我认为目前我们面临的是这样的形势。
第三个问题,关于核电的安全性。
什么会影响核电的安全?核电怎么保障安全的纵深防御体系核安全的目标是什么?核电主要靠铀的裂变产生作用,8毫米直径、10毫米高,将这个东西装在燃料棒里,它的外径才1个厘米、10个毫米,燃料棒的高度有12米高。燃料棒变成燃料组件,核反应堆中的裂变能主要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反应堆堆芯放在压力壳里,压力壳的工作温度比较高,200多度,承受170个压力,直径4米多,高度十几米。压力容器放在安全壳里。
核电站的安全性由三个要素组成,首先就是反应性的控制,核电站和核爆炸有什么差别呢?就是靠反应性的控制,因为每次的核裂变要产生两个中子,这两个中子如果再去裂变,就变成了四个中子,四个中子裂变就变成十六个中子。现在通过控制反应性的办法,出来一个中子让它裂变,将另一个中子吃掉,老是由一个中子维持裂变,这样的反应堆就能够稳定的运行,而不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而且如果出现事故,就可以将赶紧停堆。第二个因素是余热可靠载出,停堆后仍有约6%功率的热量,所以停堆之后还要保证冷却。第三个因素是阻止核放射性向环境释放的三道屏障,预防安全壳失效。如果第一道屏障坏了,第二道就必须要好,第二道坏了第三道就必须是好的,否则的话就可能出事故。要保证核安全,就必须是多道屏障的纵深防御体系,出现事故还会恢复到正常运行。
核电厂的安全目标最早是由美国提出来的,这就是核电厂“两个千分之一”的安全目标。第一是即时死亡的风险:核电厂附近平均个人因反应堆事故造成即时死亡的风险,不应超过美国公众成员通常因其他事故造成的即时死亡风险之和的0.1%。导致癌症死亡风险:核电厂附近公众群体因为核电厂运行可能导致的癌症死亡风险不应超过所有其他起因癌症死亡风险的0.1%。这样就对堆芯损伤频率、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频率提出要求。我国现在实行的核安全导则还要高。通过保证控制反应性,包括冷却,使三道屏障完整,只要三道屏障完整放射性就不会出来。
第四个问题,中国核电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世界上发生过三次重大核事故。首先是在1979年发生的美国三哩岛核事故,由于堆芯丧失冷却,约有1/3的燃料损毁,但是由于有坚实安全壳的包容功能,释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有限。三哩岛事故产生的环境辐射影响是轻微的,厂址边界最大个人剂量为1mSv,低于美国平均3.6mSv/年的环境本底辐射水平。但是由于担心放射性危害,在电厂24公里范围的公众都跑掉了。辐射源如果剂量达到4000mSv,这就会造成致命伤害。职业人员照射剂量限值是20mSv。天然本底每年的辐射剂量是2.4,包括宇宙射线、电池辐射。居住在核电边界,也就是厂址周围,一年受到的辐射剂量限制不能超过0.25mSv,比环境的本底还要低一个量级,甚至比煤电厂周围的还要低。一次X光照射检查是0.05-0.15左右,而一次CT检查是10mSv。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核电厂正常运行,辐射是非常非常低的,相当于一年就照一次X光。
1986年发生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4号机组由于丧失反应性控制和堆芯冷却冷的功能,加上没有包容放射性物质的安全壳,造成迄今最严重的放射性释放事故。51万善后工作人员中,有134人得了急性辐射综合症,其中28人死亡,他们的死亡直接归因于高辐射剂量。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超设计基准地震和海啸事件导致长时间全厂断电,堆芯因丧失冷却而严重损毁,接着由于氢爆而丧失一次安全壳和反应堆厂房的包容功能,使大量放射性物质释入环境。事故后对于16633个善后工作人员及200万的福岛县居民进行了剂量监测和健康调查,未发现因事故照射产生辐射健康效应。福岛核电厂周围的环境受到了放射性污染。福岛设计时估计的海啸是5.7米,实际海啸是14-15米。日本事故之后总结经验教训,由于海啸高度考虑不充分,由于设备海水淹没,电站长时间断电等一系列原因。
归纳起来,我认为首先是针对外部事件,这里有天灾也有人祸的问题,日本就是天灾,将来还要考虑恐怖袭击的人祸问题,所以现代核电站都加强了很多安全保证。如果恐怖分子捣乱,这也是很严重的,所以怎么对外部事件加强防范,这是必须的。同时要加强事故缓解能力,即便出现堆芯熔化,仍具备有效措施保障公众安全,将放射性影响的范围和时间限定到最小。三是增强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出现事故之后,怎么能够很好的处理中央、地方、核电站业主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经验教训。日本是在三台运行机组全部发生氢爆之后才成立政府和营运者的事故响应联合指挥部,这肯定影响了缓解事故应急响应。
世界卫生组织对福岛核事故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是这样的,估算的剂量值远低于阈值水平,因此预期不会有确定性效应(即人体组织反应)。在人群中没有确定性证据表明有辐射诱发的遗传疾病。对于日本的其他地区以及世界范围的人们,辐射有关的癌症风险远低于基线癌症风险水平的涨落范围。但是也提出心理影响是核事故重要的方面。
福岛之后德国、意大利等国决定弃核政策,日本全部核电站处于停运,将调整核电发展的方针。而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核电大国将坚持发展核能的方针。沙特阿拉伯等国仍坚持发展核能的政策。中国在福岛之后,中国核安全局、能源局、地震局联合组织对中国核电综合安全检查评估,结论认为中国核电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几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核电起步时,国际上核电安全的标准已基本完善,这时中国核电得以很好的借鉴,从而拥有较高的起点。在核电厂选址、设计、建造等方面,中国目前采用的标准都属于国际高标准。目前已基本形成完整配套的核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独立的监管是中国核电安全得以有保障。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版了很多规范和标准,我们及时跟进。我们高度重视核电的持续改进,不断的研究和跟踪核安全的最新动向,评估安全改进项的必要性并采取合适的行动。核电企业普遍对核安全高度重视,参考核电发达国家的实践建立企业管理模式、运行文件体系和人才培养制度,保证了核电厂的运行安全。同时根据我们福岛事故的经验教训,对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要求。
第五个问题,中国核电建设部署中的问题。
在堆芯问题上,李克强今年4月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上首次讲话就说到,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提高能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的水平,实施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加强生态环保的节能减排措施,促进改善大气质量,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要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重点项目建设。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电建设作出部署,包括稳妥恢复正常建设、科学布局项目、提高准入门槛。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AP1000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力堆芯。AP1000是中国第一个吃螃蟹,在中国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共同建设4座AP1000的核电站,原计划于2013年和2014年底建成,估计将推迟2年以上。同时我们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上海核电设计技术院搞了CAP1400。AP1000具有非能动安全特性,包括反应堆的注水、余热排出,加强对于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使第三道屏障得到牢固保证,这样堆芯的概率就提高到负7,大量释放就变成了负8。我们正在自主研发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总结起来,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后我们只能搞三代,现在我们要做的主力堆芯是AP1000,AP1000受到各种原因延误2年以上。华龙正处于研发的过程,投入使用还有一个过程。
内陆场址。这本来应该不是问题,世界上大部分的核电站都是在内陆,法国58座核电站,40座在内陆。美国也是如此。内陆和沿海的差别就在冷却方式,核电站的效率是20%、30%,还有百分之六七十需要冷却,海边有大量的海水,但是在内陆没有,只能采用干冷的方式。根据美国内陆核电站研究结果,证明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公众产生的实际环境辐射影响,处于美国平均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的涨落范围。法国的经验也是如此,法国各种类型机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控制在良好的状态,这保证了法国内陆核电厂运行对环境的辐射影响是轻微的。问题就出在福岛,日本福岛核事故为了冷却堆芯,向压力壳注入了大量的水,水进去之后,因为燃料破损,产生大量高浓度放射性废水,由于安全壳破碎,所以大量废水进入到海水中。中国水利界对这个问题更为关注。
厂址资源条件初步评估。从厂址资源总量上看,我国的厂址资源可以满足我国中长期核电发展需求,80多个厂址,总装机容量可达4亿千瓦左右。内陆场址约占40%,主要是在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光依靠滨海厂址资源,难实现2050年4亿千瓦的发展目标。内陆核电厂既要力争实现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也要针对发生概率极低的剩余风险做好确保水资源安全的应急预案。充分借鉴日本福岛核事故善后工作的有关经验反馈,尤其是放射性污水贮存、封堵、处理以及放射性污染源与水体实体隔离的有效措施。内陆核电站建设不单纯是技术问题,还取决于公众的接受度。同时还要协调利益群和风险群的关系。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无需永久避迁,两个千分之一即使发生三个大事故都是满足的,但是造成两个问题,还需要大量公众的迁移,长期的离开家园,这对公众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影响。核电的经济性总体是好的。世界铀资源能够满足全球核电发展的需求。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核电是我国低碳能源发展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核电安全是有保障的,当前和今后怎么稳步有序的启动核电建设,公众可接受是影响未来核电大规模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广东采取这样的形式和公众沟通,我认为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好的一步。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吴教授给我们带来了科学大课。现在想请吴教授为我们抽出十位幸运的现场朋友。
本期广东职工大讲堂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本期大讲堂的精华请大家留意南方日报、南方工报、南网、省总工会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南方日报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吴宗鑫教授、感谢出席今天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我们下期活动再见。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的辐射有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